Ⅰ 怎樣去感化調皮的學生
讓他們看到你的用心良苦,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真心,只有當他們真正明白老師對他們的好真正體會老師的時候他們是會變好的,用自己去感化他們吧,這對差生是很有用的,只有當他們感動了他們甚至都會為了不給老師添麻煩為了讓老師帶的班成績好而認真讀書的,他們可能對自己都沒什麼期望了,既然這樣讓他們理解老師哪怕是為了老師而認真讀書也是可以的~~`老師你覺得呢,我以前也特不喜歡我們老師,她批評過我很多次,但我現在都很挺她的,我們是大學,她還很年輕,是個新老師,我也是真的希望她好~`
Ⅱ 從心理學上談如何安撫小學生傷心的情緒
找個安靜舒適的地方讓孩子靜一靜,理清頭緒,整理心情,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耐心地傾聽,要主動跟他說話,幫他打開話匣子,這時你一定要做個好的傾聽者和交流者。
Ⅲ 對於一個班級里屢教不改的學生,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作為老師當然是希望自己班裡面的學生能夠乖巧懂事並且成績好。但畢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好管教的,一個班級裡面總是會有一兩個學生屢教不改,那麼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到底該用哪些方法管教呢?
最後提醒各位老師,在面對這樣的學生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對這樣的學生抱有歧視的眼光。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切勿通過暴力以及語言攻擊的方式來傷害學生。
Ⅳ 作為一名中學老師,到底該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學生
那就是包括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在內的全部人生,只憑借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不夠用。只有懂得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教育好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如果在這之前,家長已經做好了家長的指責,那麼「與孩子做朋友」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說每一個孩子非常任性,它本身可以做的更好的很多事情,由於任性而喪失了機會。
讓學校生活多姿多彩,舉報各種體育藝術活動,讓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發揮機會。關鍵是學習效率要高。然後再有孩子家長的配合,問題就全解決了。成果最後取決於孩子,教育取決於成人……可以跟我說多拿一個,反正這種場合里大家開心點也沒關系,不用那麼嚴肅。如果在學生時代沒有表現出來,那在生活中會不會是一個隱忍自己的人。該來就來,讓我們溫柔相待。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要去換位思考孩子的世界,並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父母、老師的想法。
Ⅳ 怎麼感化學生尊重老師
尊重老師,首先要讓學生認同你,覺得你和他是一夥的,不然很容易對著干。
Ⅵ 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學生普遍共有的。豐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學生生活得充實,可以提高學生的活力。巨大的熱情和激情能驅動和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取得豐富的學習效果。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雖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結果卻是巨大的和有形的。後進者急起上進,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出現熱情,敵視者轉為友善,悲觀者勇氣倍增,常常都是因多情感的轉變。因此,情感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們說,愛是動情的基礎,也是教育的基礎,沒有老師對學生的愛,情感教育就很難進行。教師要以溫馨的愛感動學生、感染學生、感化學生,以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情感教育,情從哪裡來呢?
一、情從誠摯中來 誠摯就是要誠心誠意地對待學生,一絲不苟地對待學生,盡職盡責地對待學生。誠心實意就是對學生成長的投入,在他們面前毫無私心和假意,苦心孤詣地設計和創造教育條件,使學生順利成長。對學生極端的負責,一絲不苟,嚴格要求,絕不馬虎放縱,這樣,學生會從中產生很深的感情,使師生關系和諧,使學生接受教育更加主動和自然。與這樣的老師長期相處,學生會受到良好的感染,也會對他人誠摯和友愛。
二、情從公正中來 由於學生的智力因系和非智力因系不相同,老師有時會有意無意表現出不公正,不一視同仁,不能公正地愛護每一個學生,使部分學生與老師的感情疏遠。有的學生最後到了很難教育的地步,往往就是這種原因造成的。他們感到老師不公正、有偏心,因此,他們就不會拿出真的情感對待老師。教師的任何不公正行為,都會造成他們的心理負擔,甚至造成他們的不滿情緒。他們會認為老師瞧不起他們,不關心他們,於是,可能產生三種後果:一是喪失信心,對老師和集體失去感情。二是產生逆反心理,三是兼而有之。所以教師一定要公正。當學生感到老師心地公正,不偏不倚,他們就會有一種平等感和尊嚴感,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他們還會從老師的公正處事中學會做人,並對老師產生尊敬之情,親切之情。情從公正中來。教師對待學生,處理事情,任何情況下都要公平公正。
三、情從實事求是中來 在教育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碰上各種復雜的矛盾,發現各具特長的學生。對待他們和他們提出的問題,我覺得應把握住一條,那就是實事求是。一個人在評價別人時常常憑主觀意斷。教師也不例外,在處理自己比較熟悉的學生存在的問題時,更容易主觀。比如:對經常出差錯的學生就會認為他們素質太差;對經常遲到的學生,會認為他們每次遲到都沒有正當理由;對後進生的進步或好的表現,總持懷疑態度;對學生中的爭議,總認為平時表現好的學生有理……教師若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最容易傷害學生的感情,會使學生蔬遠教師,有的甚至對老師耿耿於懷。
四、情從和諧中來 師生關系的和諧,是增強學生自覺性、主動性的重要條件。教師付出多少愛,就會得到學生多少「情」。師生關系的建立,還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既尊重教師又在教師面前無拘無束。
教師要從心底真正明白一個道理,靠「威嚴」和教訓不會得到真正的信任,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的說教不會讓學生信服。教師不是因為「說」通了道理就通達到教育的效果,學生是否「聽」得進才是主要的;教師不能靠板面孔讓學生尊敬和信服,就能達到學生只有「心服」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育。與學生形成和諧友愛的關系,要防止另外一種偏向,那就是不恰當地與學生親昵,在學生面前隨隨便便,凡事不拿主意,或是不講原則,這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正常關系,不能產生真正的師生之情。
五、情從解決困難與化解矛盾中來 學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種困難,教師要幫助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對學生中比較復雜的矛盾,教師要有耐心,要更為體貼、關心,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在這過程中師生之情會油然而生,並能得到長久的保持。
Ⅶ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需要用愛去感化學生嗎
「沒有教不好得學生,只要不會教得教師″,任何學生都不是天生就調皮,並不是教不會,關鍵是教師教育得辦法要得當,要用心感動,用愛感染,水滴石穿。具體辦法如下:
三、用真愛感化學生
愛是開啟心靈得鑰匙,愛也視為一種傳遞。當你支付愛得時分或許得到雙倍得愛。學校便是溫暖得大家庭,滴水石穿,總有一天他會被感化,報答無限得愛,讓愛充滿周圍。作為教師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自己得情和愛、光和熱去感染每個人,讓學生縱情地玩耍,快樂地成長。
Ⅷ 如何轉化特殊學生 用愛去感化特殊學生
新余雙林中心學校:袁慶生 當過小學班主任的人都知道,每個班或多或少總有一些讓人很操心的「特殊生」。他們的特點是好動、貪玩,學習靜不下心,懶惰,經常會犯點小錯。有時可能會讓教師很頭痛。對這些學生的教育方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談談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運用的幾種方法。 一、談心-----讓學生感動,促其轉變。 孔子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又有人說:「最大的觸動莫過於心靈的顫動。」其實談心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教育。也就是說服教育。要做好說服教育首先要做好兩項准備工作:一是要全面了解學生。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這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了解了病因才能對症下葯。二是對特殊學生要充滿期待,充滿愛。就是要喜歡這些學生,相信他們一定能成為好學生。如果不相信他們,不喜歡他們,就不能有成功的教育。其次,確定談話內容,也就是說談什麼。我是談「情」,說「愛」。愛,就是說你相信他、喜歡他。這是談話的基礎。情,就是用你的真情去打動他,讓他感動,讓他愧疚。讓她心靈為之震顫,撥動他的心弦。讓他的內心深處與你的談話產生共鳴。此時的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心悅誠服的聽從你的教育。你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最終實現徹底的轉變。比如我班有個小男孩的轉變就是成功的一例。(事例略)每次和他談話都讓他涕淚橫流,使他內心受到震撼,從而使他從內心深處產生改變的願望。這樣堅持下來,他逐漸的轉變了。不罵人了,不打架了,基本能遵守各項紀律了。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了。 二、在活動中找到特殊學生的閃光點,增強轉變的動力和自信心,促其轉化。 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讓「特殊生」參與進來,使他們融入到集體中去,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找到他們在活動中的優點,以增強他們轉變的動力和自信心。這種方式的關鍵是要讓「特殊生」感覺到自己也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激發他為班級爭光的信心。例如我班有一名同學,家庭條件優越。就是行為習慣不好,不是愛打人,就是愛鬧。經常管不住自己,錯誤經常犯,老師一批評,認錯態度好,發誓要改,可是時間不長又犯同樣的錯誤。但是他為人正直,有熱心腸。樂於幫助別人。在歷次的捐款活動中,他捐的錢都是最多的。我就抓住他的這一閃光點,在班級中大肆的表揚他,使他在班級中有了主人翁的感覺。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自己也能做好,自己也是一名好學生,慢慢的就把打架、大鳥、打鬧等壞習慣改掉了。去年教師節,他們來我家看我,我才知道他已經是班級的團支部書記了。 三、一對一結成對子,幫助轉化。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班上實施「小老師一幫一」活動計劃,讓「特殊生」與優生搭配而坐,同路而行,感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在有意無意中得到進步。這中方式的關鍵是被結對的優生一定要性格溫和,立場堅定,不會受不良習慣和風氣的影響。 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 傳統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數﹑升學率,使師生間關系嚴重失衡,教師一味地用「管制、訓斥」的方式去「燙平﹑制服」學生,表面上看學生是「馴服」了,不再「頂嘴」了。可是我們忽視了最關鍵的——學生內心深處的感受。現在獨生子女難教育,難就難在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個性上,特別是情感的冷漠。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多做情感的投入,用我們的情感去感化學生的心靈。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是為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高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接受,才能燃起學生前進的動力。 愛,是師德的重要內容,是老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用愛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教師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班主任要把真誠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從老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信和自強。所有學生,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都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打開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 那麼如何用愛去感化每個學生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去探討: 1、了解和研究學生 注意觀察小學生在學習、交往、生活中的行為、個性和情意表現,一旦發現他們有自卑、焦慮、抑鬱、懼怕、孤獨等現象,要及時關懷和援助。從多方面了解其造成原因,為進行有效的輔導與幫助提供依據。 2、及時交流 學生帶有疑慮、封閉和壓抑的消極情緒,這些情緒妨礙教師對他們的輔導和幫助,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和他們進行交流。正如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這樣一句話:「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手,我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教師應通過種種語言與非語言信息向學生傳遞對其重視,表達對其愛意:親切的口氣、關切的眼神、甜美的微笑、輕拍肩膀、握握手等,使學生感到溫暖,從而將淤積在心頭的憂悶情緒宣洩出來。這種宣洩不僅使學生感到由衷的舒暢和輕松,而且可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也是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條件。 3、定時家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里復雜的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老師如能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家庭,深入了解學生,加強學校﹑老師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掃除學生不良的心理障礙或品行,則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有人說:「教育是塑造心靈的藝術,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播下「愛的陽光」,不灑下「激勵的雨露」,讓孩子們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呢? 五、反復抓,抓反復。 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而教育好特殊學生也是一項長期工程。誰想一蹴而就,誰就必然失敗。小學生還是孩子,有一些缺點和不足是正常現象。對他們的錯誤進行教育,他們今天改了,過幾天又犯了,這也是正常現象。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愛心、有耐心、有毅力、有恆心,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這些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反復抓,抓反復。和他們打持久戰,才能攻破他們的堡壘。 總之,對特殊學生的教育,要先查明特殊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措施,因人而異,因人施教。才能事半功倍,得心應手。
Ⅸ 遇到不講理的學生,老師該怎麼辦
我沒是老師,沒有發言權,但他們都回答到點子上了,
要耐心跟他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教師與家長交流溝通時,首先,匯報孩子近來的發展情況。多談孩子的優點和發展變化,談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時要婉轉、含蓄、淡化。其次,了解在家裡的情況及家長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分析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和方法及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不講理的學生背後肯定有一個不講理的家庭,真真需要教育的不是不講理的學生,而是不講理的家長!
不講理的學生,肯定家長也不講理,所以跟學生或家長講理訴苦都沒有用。只能用心感化學生,讓他知道老師是在關心他,而不是討厭責備他,多談心,少批評。當你感化學生的時候,他們就明白基本道理跟尊敬他人了。
學生的個性、才能千差萬別,老師總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那種類型。
常言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試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不講理,你會怎麼教育?
因此對不講理的學生,過分體罰和語言侮辱,顯然只會適得其反,加重學生反叛心理,甚至招致惡劣的 社會 影響。
老師必須不斷升級自己的業務能力,才能游刃有餘地處理各種師生問題。
那麼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後秦僧人佛陀耶舍、竺佛念所譯的《佛說善生經》中,就詳細地規定了對老師的五項基本要求。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雲何為五?
一者順法調御: 用善巧機變的方法來調服學生。往往一個學生剛跟從你的時候,會有種種的個性惡習,要慢慢調服他們,雙方也需要慢慢磨合。氣急敗壞地責罰,只會使關系惡化。
當然, 順法調御也要講究細節, 實際而且具體的操作。
關於這方面內容,老師可以多看看有經驗的前輩出版的書籍。
比如《重建師生關系》一書中,作者史金霞老師結合自己近20年的從教經歷,對師生關系之「愛」、「理解」、「對話」、「尊重」及師生關系在 社會 關系中的意義做出了獨到的解讀。
裡面有很多發人深省的金句:
以及《尋找有意義的教育》、《「事」說師生關系》等書,看完他們獨到的見解,相關的案例分析,相信老師們也一定會對師生關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者誨其未聞: 要教給他沒有聽過的知識,未曾掌握的技能,不曾明白的道理。
三者隨其所聞,令善義解: 學識淵博,能夠解決弟子心中的疑惑,講解時還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四者示其善友: 鼓勵學生多交趣味相投,品行端正的朋友。如果他與品行不端的人相交,也要善意地提醒。
五者盡己所知,誨授不吝: 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給學生,無所保留。
善生,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如果一個老師能夠做到這五件事,無疑他能得到大多數學生的敬重和愛戴。
換一句話說,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因材施教任重道遠
以上
看到這個題目,我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曾經教過一位非常不講理、也非常沒有禮貌的學生。表現在: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他是故意上黑板前去,在講台那裡搞東搞西的,還要拿粉筆在黑板上亂塗亂畫,引的同學們哈哈大笑。有一次還惹得那個語文老師上不了課,氣哭啦,上不了課。還有更過分的。因為在我們村小有些路很遠的同學,中午不能回家吃飯,冬天因為天黑的太早,偶爾還在學校住,在學校自己做飯吃,然後准備有簡單的生活用品。那個愛不講理的同學是學校附近村莊的。以前的學校放學後和雙休,都沒有大門關閉,那個學生雙休日偷去學校把人家洗衣粉和鹽混在一起,好壞的。更缺德的是,還在人家的飯盒裡拉了一坨屎。那時候我們老師真的拿他是沒辦法,連校長也是拿他沒辦法。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他跟我們班一個男同學打架。傷到人家了。被打的男同學的爸爸想去學校揍他。這回他害怕了。然後我就找了他們倆談話。我是想小事化了,我就跟那個被打的同學說,如果我讓打你的同學向你道歉,你可以勸你爸爸不來學校鬧事l嗎?被打的那個同學說可以呀,我要他向我道歉。然後我就跟那個不講理的同學說。我說如果你不想他爸爸來學校揍死你的話,你現在就要向這個同學道歉,不然的話他爸爸來了,揍死你,我是不理你的啊(嚇唬他)。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很有信心說服他們。後來那個打人的同學可能想到他爸爸來的後果,就向人家道歉啦。道歉之後,我先讓那個被打的同學回教室。我單獨的跟那個打人的同學說,如果不是我讓那個同學接受你的道歉的話。他讓他爸爸來學校,不把你揍死才怪,我是為你好的。我是在幫你的啊。通過這件事之後,我跟那個調皮鬼說,以後上課要像上課的樣子,不能隨便走動。也不能幹壞事,不能打架,不能欺負同學。通過這件事,那位同學改了很多。最後總結一句話,遇到不講理的學生,就要以他的利益為出發點,而不能一味的批評他,斥責他。要讓他覺得你真的是對他好,他才信你,趁機教育他說服他,因為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他的弱點,再不講理的學生也一樣。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就加關注吧。
也可以打,先合家長溝通好,這樣的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你厲害。但是不能鄙視學生或長期歐大。本人經歷過!最後老師認輸
講真,這個問題戳心了。
從業最初,遇到不講理的學生,幾乎都是自己氣到爆炸,同時還要剋制自己,不碰教育高壓線。那滋味,很酸爽啊……
隨著閱歷增長,遇到不講理的學生,幾乎不再去辯駁,而是先認真傾聽。那些不講理的學生,其實思維很敏捷,總有自己的辯解角度,當我們因此氣憤,其實我們的思考角度就已經被這些不講理的孩子牽著走了,哈哈哈哈哈~
另外,那些不講理的學生,其實大多在家中不被認可,在家經常被說教,沒有宣洩口,更沒有人能聽到他說,幾乎他一說都會被按壓下去,孩子沒有自己的表達自由;到學校,終於逮到老師這個軟瓜子了,可以不講理,而老師也不能怎麼他,這學生會格外舒爽,尤其是看到你因此而生氣的表情,有些孩子甚至會沾沾自喜;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平和心,微笑聽他說完他的道理,最後問一句:講完了,對嗎?想一下,還有什麼要講的?當確認學生都講完後,再按他不講道理的原話,去反提問,你會發現特別好玩。
當不被不講理的孩子影響情緒,我們具有理智,並且可以啟動大腦的「慎思系統",也就是史蒂芬科為提到的"系統1",我相信,能為人師,一定是有自己的墨水在腹,只需要找到不講道理的孩子其中一點突破口,不講理的孩子,反而會被「收服」,甚至「為我所用」,幫我們維持孩子們之間的和諧~~~
有時候即便遇到不講道理的孩子,完全不理睬自己,我也不再生氣,反而覺得這孩子真是可愛的幼稚,青春真好。但不會放棄日常滲透影響,反而會專門制定一個「掰正」這孩子不講理的計劃。
我說我是邊笑邊寫,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相信。總之,那些不講理的孩子,如果我們以暴怒或無奈的負面情緒對待,反而很難解決的好。
最好和家長溝通一下,如果家長支持那您不必客氣;家長不支持讓他領回家去。
Ⅹ 作為班主任如何做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師愛
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除了在生活中積極關心和盡己所能幫助學生之外,還需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一、尊重學生
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學生由於生理、心理的發展,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希望家長、老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這種自尊心往往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保護和發展學生的自尊心。
俗話說:「情不通則禮不達」,教育需要愛的情感,需要對學生有滿腔的熱情。在教育過程中要實現師生間的情感共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應當自覺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懷有高度的愛,以平等、公正、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
實際上,熱愛學生本身就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教師愛學生,學生體會到這種溫暖之情,內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進心必然更強烈,就會自覺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同時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形成一種求學上進的熱情。一般說來,當一位熱愛體貼學生而又被學生愛慕和尊敬的老師走進教室時,學生樂意接受他的情感傳遞,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便油然而生。教師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這樣,學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
二、鼓勵理解學生
教育過程是師生間的認識、情感等心理交流過程。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鼓勵學生,理解學生就會使師生關系愉快。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鼓勵教育,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能夠理解學生,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學生才能更加尊敬,愛戴老師,師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每當講解難題時、充分給學生討論發表見解的機會,對於不同的看法我總是鼓勵的態度。使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能積極的調動教學。但學生的個性由於多方面原因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例如我班的王首元在周六休息時與他的父親鬧別扭,離家出走,家長周一抱有一線希望來看看他來沒來上學,看到家長六神無主的樣子,我積極想辦法,在晚上放學前找到了王首元,先讓家長領回家休息,第二天,我用了三節課做他的思想工作,了解思想動態,他從小懼怕他父親,又反感父親的粗暴,進而憎恨父親,想到要報復父親,偏激一時不想上學,針對這個特殊的學生,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做耐心的思想工作,我幫他分析心理的病態,鼓勵他用正常的方式與父親溝通,還與家長協調,經過半個學期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事實證明,要想讓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批評說教的效果遠及不上和學生談話的效果明顯。老師應首先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要讓學生真正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三、嚴格要求,嚴中有度
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並不等於對學生放任自流,對他們自身存在的錯誤視而不見。尚處於成長之中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難免犯錯誤,班主任對學生的感情灌注和對學生提出嚴格、合理的要求相統一。嚴格要求學生正是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總是能把愛與嚴結合起來,做到從愛出發,從嚴出發,去教育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也是一門學問。隨心所欲、嚴格無邊不僅不會對學生的成長、進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還會使學生逆反心理膨脹,產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激化師生間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嚴格要求也要講求科學性。有這樣幾點體會:一是嚴而有理。嚴格要求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教育規律的,是由教育過程的需要及教學教育任務決定的。 二是嚴而有度。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確的了解,才能對學生提出符合他們的實際,能為他們的思想水平、認識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嚴而有方。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切切實實地執行。單純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顯著的效果,採取疏導的方式,寓教育教學要求於學生的各項活動中,效果就比較理想。四是嚴而有恆。一種要求一經提出就要使它相對穩定,不能時嚴時松。教師應該對要求的落實作經常性的檢查,而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努力達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會使我體會到教育的魅力並不在於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師生間互相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