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應具備的安全素養
①可燃性氣體中混有氧氣點燃時會發生爆炸,故點燃前必須檢驗純度,故①正確;②濃硫酸對皮膚有腐蝕性,如不慎濺到皮膚上,應用較多的水沖洗,然後再塗上3%~5%的NaHC03溶液,故②錯誤;③給液體加熱注意事項: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液體一般不超過試管。
❷ 初中化學六大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六大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門捷列夫提出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大大促進了化學的發展。如今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等。
❸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通過觀察、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並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
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在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能從不同視角對紛繁復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能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考察、分析化學反應,預測在一定條件某種物質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能初步學會收集各種證據,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基於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或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系,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
能認識化學現象與模型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多種模型來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預測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建構模型,建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4、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
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
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實驗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具有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和批判的創新精神。
5、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
❹ 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個維度是什麼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維度。
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地分析化學反應,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3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證偽;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建立模型。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4、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異常」現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5、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贊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❺ 化學核心素養是什麼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通過觀察、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並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
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在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能從不同視角對紛繁復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能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考察、分析化學反應,預測在一定條件某種物質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能初步學會收集各種證據,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基於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或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系,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
能認識化學現象與模型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多種模型來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預測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建構模型,建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4、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
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
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實驗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具有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和批判的創新精神。
5、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
深刻理解化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贊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能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綜合分析化學過程對自然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權衡利弊,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參與有關化學問題的社會決策。
❻ 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應具備哪些安全素養
中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點較多,為便於系統復習和認真掌握化學實驗操作,現總結八點注意事項,以期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一、注意事"先後"順序
1.組裝儀器順序:先零後整,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後外,拆裝置與之順序相反.
2.加熱器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後局部加熱.
3.製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後裝入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檢查是否漏水,後洗滌干凈.
5.用排液法收集氣體時,先移導管後撤酒精燈.
6.用石蕊試紙、澱粉碘化鉀試紙、醋酸鉛試紙氣體性質時,要先用蒸餾水將試紙潤濕.再將試紙靠近氣體檢驗.而用pH試紙時,要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少許滴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乾燥pH試紙上,再與標准比色卡比較.
7.中和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凈的滴定管、移液管要先用待盛液洗滌2~3次後,再盛裝試液.注入滴定管中的液體液面開始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8.點燃可燃性氣體時,應先驗純後點燃.凈化氣體時,應先凈化後乾燥.
9.焰色反應試驗中,每做一次,鉑絲都應當先蘸取濃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至無色後再做下一次.
10.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溶液時,溶解或稀釋後溶液應冷卻再移入容量瓶.
11.氣體在熱固體表面時,應先將氣體乾燥後反應.
12.硫酸沾到皮膚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沖洗,千萬不得先用水沖洗;鹼液沾到皮膚上,立即用較多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
二、注意"數據"歸類
1.托盤天平的准確度為0.1g;在測定晶體中結晶水含量時,為保證加熱過程中使結晶水全部失去,實驗中需加熱、稱量、再加熱、再稱量,直到最後兩次稱量不超過0.1g.
2.滴定管的准確度為0.01mL.
3.酒精燈內酒精的量不能少於容積的1/3,也不能多於2/3.
4.試管在加熱時,所盛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且要與桌面成45°角.用試管夾夾試管時應夾在離管口1/3處.
5.燒杯、燒瓶加熱時,盛液體量均在容積的1/3~2/3處,蒸發皿加熱液體時,盛液體量不宜超過容積的2/3.
6.液體取用時,若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製一定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燒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燒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時,一般加到距離刻度線和1~2mL處,再用膠頭滴管定容.
8.酸鹼指示劑的用量一般在2~3滴.
9.用pH試紙測出溶液的pH,不能含有小數;任何水溶液,H+或OH-的濃度均不能為"0",而是大於"0".
10.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體體積時,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得要要"0"刻度以下;滴定管讀數時裝液或放液後,需觀察1~2分鍾才能觀察液面高度.
11.量杯、量筒、容量瓶沒有"0"刻度;溫度計"0"刻度在溫度計的中下部.
12.托盤天平中的零刻度在標尺的最左邊,天平在使用時要調"0",使用後要回"0".
13.實驗記錄中的一切非"0"數字均是有效數字.
14.焰色反應完畢,要把鉑絲放在鹽酸中浸漬2~3分鍾,再用蒸餾水洗凈,保存在試管中,使它潔凈不沾污垢.
15.需恆溫但不高於100℃,可用水浴加熱.如溶解度的測定、苯與混合酸的反應、酚酞樹脂的制備、銀鏡反應的發生等.
三、注意特徵"標志"
1.儀器洗凈的標志:以其內壁附有均勻水珠,不掛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終點的標志:滴入最後一滴液體溶液顏色發生突變且半分鍾內保持不變.
3.容量瓶不漏水的標志: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觀察,然後將容量立正,並將瓶塞旋轉180°年塞緊,再倒立,均無液體滲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達到刻度線的標志:平視時,液面凹面與視線相齊.
5.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收集滿的標志:用濕潤的試紙靠近瓶口,試紙變色.
6.天平平衡的標志:指針在分度盤的中央或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上)
四、"大小"關系明確
1.試劑保存在某液體中,試劑密度應大於液體密度(如鋰可保存在液態石蠟中而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2.稱量時先估計出其質量,加砝碼的順序是先大後小,再調游碼;去游碼時次序相反.
3.使用乾燥管乾燥氣體時(或除雜時),氣體的流量應是從大管進從小管出(即大進小出).
4.溶解氣體時,溶解度較小者(SO2、H2S等)可把導管直接插入水中,而溶解度較大者(NH3、HCl等)需在導管末端接一倒扣的三角漏斗,讓漏斗邊緣稍接觸液面,以防止倒吸.
5.葯匙兩端為大小兩匙,取葯品多時用大匙,少時用小匙.
6.裝入乾燥管內的葯品顆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時乾燥管效果不好,太小時氣體不通暢.
7.固體葯品要保存在廣口試劑瓶中,液體葯品要保存在細口試劑瓶中.
五、"上下"不能混淆
1.收集氣體進,相對分子質量大於29的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小於29的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2.分液操作是時,下層液體應打開旋塞從下方放出,上層液體要從分液要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要引流時,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則應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下的內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線下).
4.用水冷凝氣體時,冷凝管中水從下埠進上埠出(逆流原理).
5.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水銀球應在液面上.
6.制氣體實驗中,長頸漏斗的末端應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時,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
六、理清"內外"關系
1.酒精燈加熱時,利用外焰而不是內焰.
2.用滴定管加液體時,滴管不能插入反應器中,以免接觸器壁而污染葯品;從細口瓶向反應器中傾倒液體時,注入所需量後,將試劑瓶口在容器中靠一下逐漸豎起來瓶子,以免遺留在瓶口的液體流到瓶的外壁.
3.在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時,要用玻璃棒引流的方式將燒杯中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以免倒到容量瓶外.
七、"長短"也有講究
1.洗氣時用帶雙導管的洗氣瓶,氣體應從長導管進入,短導管出(即長進短出).
2.用排液法測量氣體體積時(量液裝置),氣體應從短導管進入,液體則從長管被壓出(即短進長出).
3.用作安全瓶時,兩導管與瓶塞相齊.
八、切記多個"不能"
1.使用膠頭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觸容器內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隨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別的試劑.
2.酸式滴定管不能裝鹼性溶液,鹼性滴定管不能裝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
3.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為反應容器,也不能互用.
4.燒瓶、燒杯、錐形瓶不能直接加熱.
5.葯品不能入口或用手直接接觸,實驗剩餘葯品不能放回原處(Na、K、白磷等危險品除外),不能隨意丟棄,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不能用待測液潤洗.
7.溫度計不能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測液體溫度計時不能與容器內壁接觸.
8.天平稱量葯品時,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9.量筒不能用來加熱或量取熱溶液.
10.酒精燈的使用不能用燈,不可用嘴吹燈,燃著時不可加酒精.
11.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時,定容搖勻後液體低於刻度線時不能再加蒸餾水.
12.試紙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鑷子夾取.
13.用試管加熱液體,試管口不能對著人.
14.進行焰色反應選用材料本身不能帶有顏色,最好選用鉑絲或無銹鐵絲.
15.濃硫酸與其液體(水、稀硫酸、乙醇、苯等)混合時,不能將其他液體倒入濃硫酸,應將濃硫酸沿器壁緩慢倒入其它溶液中,以免出現液體飛濺等危險.
望採納,謝謝
❼ 學習化學所需要的能力
1.觀察能力
解讀:觀察是全面而廣泛的,有對實驗的「觀」,有對實物、圖表、模型的「觀」,還有對自然、生活、生產中化學現象的「觀」,只「觀」而不「察」,就是只看不想,「觀」後必須對具體的表象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化學的初步結論,並運用結論解決化學問題,才能提升至能力,為此在高考化學試題中常常出現某些特徵現象、曲線、圖型等,它們都包含著大量的信息,且往往是隱含的,只有對觀察結果進行思考加工,才能發現其反映出的規律,提取出有用信息來回答相關的問題。
2.實驗能力
解讀:化學實驗能力主要包含兩部分,其一是基本操作能力,其主要是常見儀器的識別和使用、重要的基本操作,如加熱、分離提純、濃度配製等進行重組變遷,或將重要的「學生實驗」進行發展派生,或以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處理實驗數據得出正確結論的基本能力。其二是實驗探究分析設計能力,要求根據實驗目的、要求、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實驗操作程序設計、混合物組分確認及分離、驗證化學原理、純度及定性、定量實驗設計,是培養學生敏銳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及創造性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理綜合考查的熱點。
3.思維能力
解讀:思維能力它包括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針對性、適應性),思維的嚴密性(科學性、精確性、邏輯性和深刻性),思維的整體性(廣闊性、綜合性)及思維的創造性等,它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因此在高考中一直處於極為重要的位置,體現如下命題思想:①對中學化學基本知識內容能融會貫通,通過整理使之網路化,有序貯存,並正確復述、再現和辨認能力,通過考生的思考而最終獲得正確結果。②能將實際問題(或題設情境)分解,聯系所學知識遷移、轉換、重組,使得問題得到解決,並能用恰當的語言、文字、反應式或圖表表達出來的應用能力。③題目設置一些陷阱,如過程情景復雜化,但回答問題簡單化,注重對過程分析的同時,更強調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考查。
4.自學能力
解讀:自學能力是要求考生敏捷地接受新的信息,聯系已學過的知識,通過分析、判斷,去偽存真,解決新的化學問題。信息包括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獲取的已有經驗和在課堂上獲取的已有知識,也包括試題的題干中現場提供的新信息,考查考生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提取有用內容點解答試題的能力,能夠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並經與已有知識塊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在高考命題中一般與研究性問題或無機、有機信息題聯姻,形成新舊知識相交融來考查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❽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個方面。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要求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要求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的分析化學變化,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要求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政委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指導,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及相互關系建立認知模型,並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的假設出發一句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運用化學實驗調查等方法進行實驗探究勤於實踐,善於合作,敢於質疑,勇於創新。
科學的態度與社會責任具有安全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深刻認識化學對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貢獻,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自身做起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對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參與有關化學問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宏觀辨識與微觀嘆息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要求學生形成化學學科的思想和方法,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從實踐層面激勵學生,勇於創新,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進一步。
❾ 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
實施素質教育是新世紀提高公民素質,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人才的戰略舉措。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科教學,而不同的學科都具有不同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特點。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充分認識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採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一、做好演示實驗,鍛煉學生觀察能力
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也是最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人教版義務教育新教材,安排了大量課堂演示實驗。這些實驗有的是對化學概念、原理的闡述,有的是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分析、驗證,有的則是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對於這些演示實驗,要力求做到實驗操作規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准確簡練。對部分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還可作適當的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
二、開發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最可貴的素質,是對學生素質的較高要求,應在平時教學中一點一滴的培養。適當開展一些家庭小實驗,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家庭小實驗的開展,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更要發揮學生自主、能動地開展實驗,引導學生沿著「實驗目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可能出現的現象――實驗結論」的思路去設計實驗方案,思考與該實驗有關的若干問題及注意事項,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家庭小實驗――用玻璃杯、飯碗和小蠟燭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學生興趣很濃,在家裡動手做實驗,能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開展課外實驗,激發學生自主能力
組織化學興趣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很好方式。興趣小組活動除了舉辦拓展課內知識的專題講座外,還可以做化學趣味實驗,比如證明白酒中含有水、測定蘋果的酸鹼度、鑒別純鹼和食鹽等。興趣的激發會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尤其對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很有幫助。通過開展這些課外實驗,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的關心。
四、實驗與多媒體結合,增強學生分析能力
要想得到很好的實驗效果,可以運用多樣化的實驗手段。藉助幻燈投影,有助於學生更清晰地觀察到演示實驗現象,如:鎂、鋁、鋅和鐵分別與酸反應速率的比較等等,投影出的現象明顯,效果非常好。利用計算機多媒體電化教學設備,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實驗和不適合做的實驗,如:從微觀角度解釋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險的或裝置過於復雜的實驗等,製成教學軟體,在課堂上演示,通過上述方式,可以將更多的實驗進行演示,或者將各種實驗現象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增強學生對實驗的領悟和分析能力。
以上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闡述實驗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其實在每種能力的培養中,又都包含著其他能力的發展。它們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教師如何真正運用好實驗這個教學手段,直接關繫到教育效果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在化學實驗中,只要我們能抓住素材,正面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素質,使素質教育邁上一個新台階。
❿ 五大化學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維度,其內涵分述如下。
素養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地分析化學反應,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3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證偽;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建立模型。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素養4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異常」現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素養5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贊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搜狗問問
(10)做化學實驗應具備哪些素養擴展閱讀:
所謂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化學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關鍵能力」屬於智力因素,「必備品格」主要屬於非智力因素,「正確價值觀念」屬於價值取向。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於擔當的人。
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要點。
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