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校精細化管理知識
一、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方面
關於管理理念,我們可以從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教職工的管理理念進行分析。
1.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方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存在一些偏差。部分管理者利用傳統的管理理念管理教職工,不與時俱進、更新知識,缺少人文關懷,缺乏情感激勵,常以嚴格的條例約束教職工,導致領導與教職工間、學校與學生間存在隔閡,不利於人文和諧。
2.教職工的管理理念方面。管理者常用嚴格的管理制約教職工,管理者與教職工間不同的立場、價值觀、管理理念,導致教職工、領導間凝聚力不強,管理行為難以得到徹底落實,影響學校的發展。
(二)管理行為方面
管理行為是否科學對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把管理行為分為管理級層的設置、職責分工、管理流程幾方面。
1.管理層級方面。管理層級設置不科學,從校長到一線教師大約有3~4個級層,由於層級過多,導致耗時長、效率低,從決策到落實、落實到反饋失真,影響管理工作的順利進展。
2.職責分工方面。學校職責分工不明確、管理邊界模糊,沒有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系統,不利於領導的管理、教職工工作的落實,導致低效的工作。
3.管理流程方面。管理級層設置過多導致管理流程繁雜,職責分工不明確影響流程的准確性。管理流程復雜、不科學導致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周期長、效率低、效果差,影響學校管理水平甚至辦學水平。
二、學校精細化管理策略
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觀念,又是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從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兩方面介紹學校精細化管理策略。
(一)管理理念方面
1.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認為,認識對實踐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學校要進行精細化管理,首先校領導要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就是秉持著將復雜的工作簡單化,簡單的工作規范化,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化,程序化的工作標准化的觀念。需要注意的是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服務精神,服務於教職工,確保教職工工作的順利進展。精細化管理理念是動態發展的,要求管理者不斷借鑒其他教育管理經驗、更新管理知識,以創新促發展,完善精細化管理理念。
2.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加強組織文化建設有助於領導與教職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學校可以通過校訓、校規,建設學校文化陣地的方式對領導、教職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領導、教職工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奮發向上的、共同的價值觀、思想觀念、行為方式。
(二)管理行為方面
1.設立科學的管理級層。校領導可以通過優化內部組織結構的形式設立科學的管理級層,將復雜的工作簡單化。實踐證明,扁平化組織結構能更有效地適用於學校精細化管理,能夠確保精簡的管理級層,提高工作效率,打破領導與教職工間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促進學校「無邊界管理」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立科學的管理級層時要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根據學校的情況作出適當地調整。
2.確保職權分工明確。明確的職權分工可以促進學校管理的順利開展,反之,易導致低效的學校管理現象。學校要注重管理的全員性,通過建立教職工職權統一的系統,明確任職條件、崗位職責、崗位權利,完善職權分工,將簡單的工作規范化,注重發揮精細化管理的導向性,引導學校工作朝著學校既定的'方向發展,促進學校的高效運轉。
3.設置精準的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是動態的,是管理級層間實施職權的過程。管理流程與管理級層、職權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學校精細化管理要注重管理的全程性,學校可以通過精簡管理流程,確保學校管理的高效性、高效率,將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化、程序化的工作標准化。此外,精細化管理雖然是一種管理方式,在管理方面還要注意以人為本,遵循民主原則,調動教職工的主動性,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教職工的自主管理,使其能夠立足於崗位自覺踐行;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同時要注意與其他管理方法相結合,通過目標激勵、競賽激勵、榜樣激勵的方式激勵教職工,充分挖掘人力資源;學校精細化管理要有預見性,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掌握教育發展的動態,做到防患於未然,促進教育的發展。
總之,學校精細化管理要注重工作的簡單化、規范化、程序化,在科學管理理念的指導下,設立科學的管理級層、明確責權分工、簡化管理流程,確保學校沿著有序高效的方向發展。學校精細化管理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遵循民主性原則和教育發展的規律,促進教育的發展。
⑵ 落實「精細化管理」要努力做到哪幾點
(1)強化精細管理的意識如上例,全校師生都樹立了「精細化管理」的觀念,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該校把落實以學生為主體,千方百計、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關注學生寄宿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為學生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感受溫暖、關懷與幫助的寄宿環境,作為學校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初衷和歸宿。
(2)精細化管理要構成有效的運行系統一所學校可以很輕松地提出「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但很難將精細化管理堅持下去,原因就在於沒有形成支持精細化管理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包括師生的觀念、素質、紀律性、制度的完善和相互支持、監督力和執行力。在上例中,這所學校實施寄宿學生的精細化管理,首先關注的就是管理的「元素」問題,將有可能影響精細化管理落實的因素逐一羅列,並想法克服。同時,加強師生的培訓、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監督、執行的考核等工作,通過構建「『四會、三層、兩步、一線』的立體網狀管理體系」,重視縱向管理與橫向管理的結合,形成了精細化管理運行的邏輯系統,營造了良好的精細化管理的氛圍。還通過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行為規范水平,思想素質和學習能力,促使精細化管理從外部到內部都得以有效落實。
(3)精細化管理必須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平台是一系列適宜的、必需的制度的建立、執行、考核。在上例中,該校為實施好寄宿生管理,建立了大大小小30餘項制度,大到《寄宿生管理基本規則》,小到《寄宿生晚自習上下樓梯制度》,幾乎是哪裡需要規則,哪裡就有制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制度不是制定在文件里的,而是通過入學教育,學校行政、教師、學生各管理層共同落實等,讓制度成為學生的行為規范,從而保證了數量龐大的寄宿生有序、有效、健康地學習和生活。
(4)精細化管理重在對管理細節的落實學校後勤管理大多管的是「小事」,但「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學校後勤管理也要千方百計落實「嚴、細、實、恆」四字的管理。為此要細化管理內容,落實崗位管理。如上例中,該校圍繞寄宿生的生活、學習、文化,分析「管理元素」,通過落實學校行政、教師、住管人員、後勤服務人員、學生幹部和一般學生的職責,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能管事」,讓管理在細節上得到落實。同時,明確了後勤管理的標准、考核的辦法,輔之以校園文化建設,將管理落實到每班、每生、每時、每處,隨時監督考核,使精細化管理落到了實處。總之,精細化管理需管理者有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和耐心、恆心,還需要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只有讓精細化管理服務於學生發展,才能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⑶ 學校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
導語:深化實施精細化管理,需要多方面做工作,是一項帶有探索性、實踐性的工作,是觀念、思路、方法、藝術的一項深刻變革,在認識上要有高度,工作上要有力度,思考上要有深度。要不斷的適應新形勢,發現新問題,研究新情況,把精細化管理工作推向新水平。
一、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的發展已由低質量的規模增長轉向擴大優質資源總量,由粗放型的學校管理轉向集約型學校經營,由只關注學生升學轉向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
學校管理精細化,有助於學校管理邁上科學、規范與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教育是個戰略問題,質量也是個戰略問題,一所學校的精細化管理質量和水平決定著教育、教學、服務等方方面面的質量和水平,代表著一所學校的形象,體現著一所學校的校本精神。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說:「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並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這是企業管理達到的境界,學校也同樣可以借鑒。如何做到讓教學管理歸於平淡,讓平時可能發生的教學問題都轉化為例行作業,關鍵是要切實貫徹精細化管理的思想。
精細化管理就是管理責任的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精細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重要性就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學校管理的精細化既是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的目標,還是我們的標准。
二、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源於發達國家的一種管理思想,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並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關鍵一步。我校結合辦學實際,在「系統管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指導下,經過不斷探索和科學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校「精細化」管理思想和操作方法,即「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的管理理念和「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
為此,我們首先確立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
1.組織建設
重視層級結構和扁平結構的有機結合,重視學校黨政工團、學生自治組織和各種社團組織的整體化運作。提出了黨政合力、分層管理、責任到崗、重心下移的管理體制,旨在將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並凝聚在一起,在同一作用點上,朝同一方向,同時發力。
2.分層負責
組織的層級管理有扁平化管理不可取代的優勢,但優勢的發揮需要在責任分工上突出明確性和可行性。校黨政一把手主要的任務是概念化管理,即重點研究理念、目標、方針、策略和決策等問題,為全校教職工導引方向;副職和部門主管的任務是實施思路化管理,將學校已確立的理念、目標等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思路;中層幹部和年級、教研組負責人的主要任務是措施化管理,將已經明確的思路,細化為操作性極強的措施和方法;崗位教師、員工和學生的主要任務,則是行為化的管理,將措施具體化為管理行為。
3.評價激勵
在制度建設中,擴大激勵性規章制度比重。主張將線性評價、立體互動式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讓評價主體具有廣泛性,體現評價的民主、平等,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旨在使全校師生員工隨時隨事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發展的快樂和貢獻的自豪。
4.約束規范
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交通的暢通。在關注激勵制度建設的同時,約束、規范、懲戒性制度的建設永遠是必須的'。精細化與人性化是辯證統一的,治亂必先重典。新制度的建立,人性化應服從於制度化,因為新的規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種規范和引導,久而久之,約束、規范下的行為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還需要強調的是約束、規范、懲戒應只有一把「尺子」。
5.原則指導
精細化的管理源自對管理活動的認識和對相關原則的把握。思想領先原則、目標導向原則、科學規范原則、層層負責原則、民主參與原則、情感催化原則、科學評價原則、機制激勵原則等八條原則既是全程管理的基礎,反過來又成為全程管理得以實施的保障,保證了全程管理以人為核心、以人為主體,以人為對象、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
三、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步驟
如何解決粗放型的學校管理的問題,在教育教學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措施呢?
第一,要讓精細化管理思想成為教職員工的共識。
通過各種學習、研討,鼓勵教師把精細化管理思想轉變為自己的認識。學校鼓勵教師用自己所學到的和領悟到的思想大膽實踐,不斷積淀,並逐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經歷了一個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各種思想不再是文本或書面上的東西,而是已經落實了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具體行動,並能夠加以例證和說明。
轉變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時間和反復磨合,要允許教師有一個逐步認識和吸納的過程。在教學理念的最初學習和研討中,教師們習慣說的一句話就是「校長說如何如何」,當教學管理的精細化思想形成教師的共識以後,教師不論在怎樣的場合發言,無不都是「我認為怎樣怎樣」。
第二,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
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就要從大事著眼小處入手。一是從目標抓起,細化目標,層層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一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二是從組織上抓起,組織是學校管理的基礎,通過健全組織,實行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使各項工作和活動之間和諧同步,讓學校目標變為行動。三是從制度上抓起,學校規章制度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便於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從問題抓起,那兒有問題就研究到那兒,就解決到哪兒。五是從質量上抓起,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一種質量觀念,而且把質量觀貫穿於整個工作的始終。
第三,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實行「誰分管的誰負責」、「誰的崗位誰負責」、「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課堂誰負責」、「誰的宿舍誰負責」的崗位責任制,一方面可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提高教師自我成就感,增強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於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增強認同感,使學校與教職工形成一個整體,人人明確自己的成長、發展與學校事業發展的密切關系,提高了教職工的自豪感、責任心和使命感。
第四,教學工作日日清。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重視教學的「五環節」,杜絕課堂「顯性」和「隱性」浪費。為使教學管理工作進一步精細化,就課前、課內、課後的教學和管理細節提出了具體的規定:要求全校教師要牢固樹立質量形成於過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課、每堂課的每個步驟以及各個教學環節都科學、規范、高效,力爭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學質量管理從傳統的質量檢查、「事後把關」、「秋後算賬」轉移到質量形成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上。
第五,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
學校管理不同於足球比賽,不能只看輸贏,只有把結果與過程有機統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學質量評價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學率及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教師工作成績,而應側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評價與考核,應改變那種單純總結過去的評定方式,給教師貼上「優,合格,不合格」的標簽,把教師分等分級。而要慎重選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立足於教師的發展,幫助教師分析過去,探討如何使教師明天更好地發展。
第六,管理的關鍵在落實。
管理的關鍵在落實。要特別賦予學校辦公室新的職能,除了日常工作、接聽家長意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管理監督,過程式控制制。校辦直接對校長負責,擔負起全面檢查、監督權,發揮了對過程管理的監控作用,隨時檢查各部門工作,定期通報,及時反饋,獎罰分明。在探索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重點抓領導幹部蹲組包級制度的落實,所有中層以上幹部全部按照專業相近的原則,劃分到相應的教研組參與教研活動;各年級組則由校級幹部任組長,其他幹部任副組長,全面承包本年級的管理,明確責、權、利,要求人人會管理,時時在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獎懲每月兌現,期末總評表彰。通過落實管理責任,變校長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這樣一來,學校幹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大家心裡高興了。
⑷ 學校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2)
四、凸現精細化管理的效應。
學校的精細化管理要找到與人本管理的最佳結合點,組合各種教育元素,如師生關系的調整、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的發展及學校與社區、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相互協調,形成學校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包括學生來源質量與學校畢業生質量的良性循環機制,教師合理流動的良性循環機制,學校特色的形成與社會聲譽提高的良性循環機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間的良性循環機制等等。要實現這一精細化管理效應,形成精細化管理的良性循環機制學校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和完善學校的基本規章制度。
與精細化管理相適應的合理的規章制度與人本管理不是「兩張皮」,而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制度與人的素質是相輔相成的,高素質的人在完備的制度環境下會養成一種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的學校制度,只會有利於學校的持續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2.加強學校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
人才是第一資源。古漢語講「領導即接生婆」,就是能讓他人順利生產的人。用人,調動員工們工作的積極性是領導的首要職責。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不斷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教師的主體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要不斷推進學術自由,鼓勵教法創新,深化教學改革;要改革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在培養、引進和使用教師問題上,要注意選人一定要選最適合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要格外注意人品與工作作風;要注意考查與使用上的公正與公平;要防止人才的特權感和優越感。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訓體系,使教師培訓從「外部培訓」逐漸轉向學校內部進行的「校本培訓」,以取得最佳人才教育效益。
「教無定法,但有良法」,管理也應有良法。精細化管理能有效實施優化學校的管理品質,提高管理的效能,繼而提升學校的教育力。
一、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涵義
(一) 學校管理的三重境界: 規范化 精細化 個性化
(二)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所謂「精細」就是精密細致之意。精細化不是什麼新東西,精益求精的追求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說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說,對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細致,好了還要求更好。現代意義上的精細化管理起源於日本的豐田汽車,他們以「精益」相號召,切實改進了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流程,達到「零缺陷」、「准時化」、 「零庫存」的目標。推動了日本經濟增長,使日本很快超過德國,成為世界 第 二經濟大國。如日本的索尼、豐田、美國的戴爾等企業。
我國海爾引進這一思想,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他們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
我國教育引入精細化管理是近幾年的事情。細化管理指精密、細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態度實施細致的管理過程,以獲取精品的結果。
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登記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精細化管理要求層層完善、系統健康,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精細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作為學校,實行精細化管理,首先必須使全體師生在思想上得到轉變,認識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擔。
二、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價值
(一)細節決定成敗
縱觀國內的優秀學校,都在細節的管理上下過很大功夫。學校靠口號和粗放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就能培養出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想法是極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細節的毛病使很多有潛質的教師不能成為一流名師,使無數智力出眾的學生和理想失之交臂,使不少硬體一流的學校不能成為一流名校。教育資源閑置浪費、課程改革裹足不前、教學質量每況愈下、人浮於事相互推諉……凡此種種,無不可以在細節上找到源由。
(二)習慣決定命運
希特勒·希爾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好習慣是我們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階梯。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是新時期社會賦予學校的新理念,更是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
三、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操作
(一)培養意識
創造精細化管理的文化環境,克服大而化之、粗放型管理的舊習。讀《沒有任何借口》的這本世界暢銷書。西點軍校的秘密在於「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借口」所體現出的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正是秉持著這一重要行為准則,西點學子在任何一個團體里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工作能力,他們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榮譽感和紀律意識,自信、主動、敬業,從而成為了可信賴和承擔責任的人。通過學習,全體教師認識到:借口只能讓人逃避一時,卻不能讓人如意一世;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學習不負責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就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對待工作與學習的正確態度是正視現實,踏實敬業,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發現並肯定自己的能力。
(二)掌握精細化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1、精確管理目標――明確
制度是學校目標在工作規范上的具體體現,學校制訂、完善各項制度,引導教職工日常工作規范,約束教職工個體工作行為,明確教職工遵守或者違反規定的獎勵懲罰措施,保障學校各項措施執行的政令暢通,對學校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嚴格管理過程――到位
再好的制度也須在執行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否則就是一堆廢話。事實證明,制度制定以後關鍵是執行,沒有人去執行或執行力不到位也是沒有用的。對制度執行的跟蹤管理不是對職工的不信任,而是基於執行過程信息溝通的需要,避免出現理解不一致導致執行結果偏差的需要。跟蹤執行管理實際上就是執行的信息反饋辦法。實現對制度執行全過程的監督控制。
明確和運用「熱爐定律」,理解其內涵。「熱爐定律」的主要內容為:當人要用手去碰燒熱的火爐時,就會受到「燙」的懲處。該法則形象地闡明了懲處的四個原則。
①警告性原則。
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即懲罰通常是可以預見的。學校領導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教育,違反規章制度做某事或該做的事情不做,就會受到懲罰。
②確定性原則。
每當你碰到熱爐時,肯定會被灼傷。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學校組織的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如果觸犯了規定而不一定受到懲處,那麼人們往往會冒風險。當然,「重獎勵、輕處罰」是現代員工管理的一個趨勢。特別是當多數員工在某方面出現錯誤時,表彰出色者無疑會有很大的帶動作用。表彰優秀者也是對犯規者的一種懲處。
③即時性原則。
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因此,要求管理者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有所考慮,要形成及時發現違規行為的機制。否則,勢必導致制度形同虛設、違規行為猖獗。
④公平性原則。
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懲處的規章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管理者要不偏不倚。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制度是對事不對人的。否則,難以維護制度的嚴肅性。「熱爐定律」對領導對教師都要認真領會,堅決執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涉及諸多層面,師資隊伍、學生管理、教學流程、後勤保障、基礎建設等方面無不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探索和實踐。精緻管理是一種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於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我們必須不斷改變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細」,持之以恆地做下去,長期行為就會形成習慣,良好習慣就會成為品質,這種品質最終將決定個人、單位和事業的命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精細化」成為每一個教育者內在的一種品行時,它將不只是一種管理體制,也不僅是一種思想方法,它必將作為一種生存方式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⑸ 什麼是精細化管理,什麼是目標式管理
「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等等。」
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我們認為,任何一所學校,在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針對自己的辦學實際,針對自己的生源特點,研究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管理。為了實施精細化管理,我們學校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明確各自責任
原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米盧的帽子上有一行字,寫的是「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先利用各種方式對學校教職工進行觀念培訓,要求大家「在細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工夫」,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形成精細化管理的輿論氛圍。然後,我們通過召開學校事務擴大會議,在討論的基礎上,出台了《西宅小學管理規定》,用這把尺子來加強對教職員工的管理。在規定中,實行「誰的課堂誰負責」、「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任務誰負責」、「誰分管誰負責」的的崗位責任制。除此之外,大到教育教學行為,小到教師的言行舉止,也都給以明確的規定。我們認為,只有嚴以律「師」,才能嚴以律「生」,只有老師緊起來,老師才能把這種「緊」傳遞給學生,學生才能緊起來。
2、重視過程管理
曾有一著名學者如是說,學習如登山。登山的路徑選擇,一般有三種。第一種,山上本無所謂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路多的是,自己選擇一條上去即成。其樂趣既在於「無限風光在險峰」,又有許許多多個體化的體驗和過程性的享受。第二種,是選最好走的路,大家一窩蜂地擠在「預設」的水泥石板路上,這樣登山,尚有過程,但個體化的體驗少了。第三種,是省事省時省力,坐纜車「呼啦啦」直奔主要景點而去。這樣「登山」,不僅沒有個體化的體驗,連過程性也被省略了。
其實,學校管理也如同登山一樣,老是走第三條路,只重視結果肯定是不行的。走第二條路,缺少「過程」中的個性化體驗,這樣的管理既不利於學校的發展,也不利於管理者個性的張揚。結果是重要的,過程也十分重要,我們應盡可能走第一條路,在「過程管理」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在「過程管理中」享受結果的快樂。新課程改革不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嗎?其中,「過程與方法」首次作為一個教育目標提出,這意味著教育將普遍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我們的管理也要跟上這一轉變,必須關注學生的每一個行動(如聽課、筆記、作業、提問等),關注學生的每一天,甚至每一節課,構建學生的成長記錄。
3、堅持制度管理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水平,是學校多年來的重要工作方法和管理經驗。完善教師督導、綜合管理制度,突出反饋環節;強化中層目標管理,建立年度中層述職和群眾考評制;完善考核、職稱晉升等制度,努力構建優質高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堅持校務公開制度,完善每年一次的財務內審制度和行風監督制度;加強行風建設,嚴格收費管理,管好用好有限經費;完善公物財產的保管賠償制度,制定各專用教室的使用細則;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建立教師定期體檢制度。
4、加強監督力量
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制度建立以後,推行制度的過程,就是對教職工的行為進行外部約束、限制的過程。這種外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學校領導層的意志。但進行單純的外部約束,只能束縛師生創新的積極性,使師生成為喪失個性的一個消極的結果——為執行制度而執行制度。我們認為,應該逐步把制度文本轉化為學校組織成員共同的文化,讓師生員工從依賴規章守則轉變為能夠習慣地、自覺地遵守制度。為此,我們學校設置了一個「監督組」,監督組直接對校長負責,擔負起全面檢查、監督的權利,發揮對學校管理的監控作用。採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對責任人通報檢查結果。學校的各項檢查做到標准明確,檢查結果在校園公告欄上及時公布,以增強透明度。 目標管理是目標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應用,它是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以至每個職工,從上到下圍繞企業安全生產的總目標,層層展開各自的目標,確定行動方針,安排安全工作進度,制定實施有效組織措施,並對安全成果嚴格考核的一種管理制度。安全目標管理是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是根據企業安全工作目標來控制企業安全生產的一種民主的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我國施工企業實行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⑹ 什麼是教育質量 實施精細化管理
所謂教育質量實施精細化管理,就是學校採取各種有效手段,對各種要素實行最付佳組合,以達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目的的過程,它是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穩定教學秩序,嚴格教學紀律,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⑺ 如何落實學校的精細化管理
一、以計劃為前提,推進精細化管理
凡是預測立,不預測廢。要想做一件事,必須預先想到並且想得越周全越好。為杜絕工作中的隨意性,讓精細化管理要求在實踐層上得到保障。學校每開展一項活動,每做一件事,必須預先制定全面、詳盡、周密的計劃,甚至要考慮到細節。一是學校發展要有細致精細的方案。二是具體活動要有實施方案。
二、以制度建設為基點,推進精細化管理
學校在實施精細化管理中必然會形成很多好的做法、經驗,這些需要進行整理、提煉、以補充分和完善現有的制度,同時,穩定的制度又反過來保證工作精細化的延續性、持久性。一整套精細化、可行性強的制度可以引導工作規范,約束工作行為,明確獎懲措施,保政令暢通,對學校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應建立好四種制度。一是職責類:其目的在於明確每個人、每個部門的工作崗位及職責,各盡其責,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人人有事負責。二是規范類。其目的在於提供具體的工作規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約束性。三是鼓勵類。其目的在於彰顯學校品牌和特色建設方向,而以鼓勵為主,減少教師“必須這么做”,“不得不這么做”的被動接受,可以使教師發展具有個性特色和活力,同時可以把教師注意力引導到為學校整體發展盡心盡力上來,使用權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和諧共進。四是制度建設類。要求制度要符合新的管理理念,具有創新性、示範意義;可操作化,制度內容要具體,要便於教師操作和量化考核;民主化,制度建設必須集全體教師的智慧,充分吸納教師的合理化建議;靈活化,定期根據實際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制度修改完善。
三、以落實到位為關鍵,推進精細化管理
再好的制度得不到執行,或者執行不堅決、不持久,也就是只能淪為擺設,必然不能產生應有的效益。為了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度和執行效果,應從以下幾個措施上下功夫。一是管理目標一定要細化。學校制定的目標要集中致力於實現看得見、摸得著的管理目標,少提大而空的目標,多做細而實的目標。二是安排措施要具體。以“做好細節”為口號,提倡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的工作作風。三是學校要高度重視檢查工作。工作安排不等於完成,在管理中要有布臵就有檢查,有檢查必須有反饋,有反饋就必須有考核。特別在檢查中要看檢查是否落實到位、是否按標准去做,同時,要將檢查中形成的過程資料,在在教師的月考核中逐項量化,提高教師重視的程度和自覺的意識。
總之,學校抓好精細化管理對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學校的各項工作一定要在“精”上做文章,“細”字上下功夫,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形成人人會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能管理的良好局面。
一、制定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目標
制定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目標,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在現代管理中,實行目標管理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也必須制定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目標。
一是全方位,立體化。根據《“十一五”發展規劃》,學校制定了年度、學期的管理目標;以學校的管理目標為綱,部門、行政幹部,年級、班級、班主任,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分別制訂了各自的詳細的、可行的努力目標,使全校管理目標全方位,立體化。比如說,高一年級控制學生分化,明確各類班級對每個同學的成績要求,高二年級明確各個班級學業水平測試的過關率,高三定下奧賽獲獎人數、高考各級指標;青年教師,一年適應,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幹,八年成為在市、區有一定影響的名師。
二是不缺位,不越位。學校細化部門和年級的職能,強化年級的責權利。部門主要負責全校性相關工作,負責督查、協調、服務,年級要對師生的常規管理負責,要具體到對教師的師德師能全方位考核,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檢查等。部門和年級各司其職,不缺位,不越位,達成“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標。
二、完善可監控的精細化管理過程
對管理過程實施有效的監控,是精細化管理的保證。如果缺少了對管理過程的有效監控,那精細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細化管理必須有監控,在監控中反思,在監控中修正,從而實現在監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學校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面對有鮮明個性、各有特點的廣大師生,一定要有效的監控其成長過程,及時溝通與修正,讓其少走彎路,順利成長。
學校各部門、各年級制訂的周工作計劃一要公布,二要交一份給學校督導人員,全體師生一般監控,督導人員重點監控工作開展的情況。學校有行政值班,年級有導護隊,監控指導學校和學生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年級分兩個級部,每個級部配三名主任,教育、教學、教師管理三條線,一人負責一條線,指導、修正師生的行為。心理咨詢室建立師生心理檔案,跟蹤部分師生,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讓他們以更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三、落實可操作的精細化管理措施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精細化管理的內涵,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起點;制定並落實可操作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則是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的起點時,管理措施是不全面、不完善的,伴隨著精細化管理措施的不斷深化,接近精細化管理過程的終點時,那管理措施一定是全面、完善的,更高層次的,而這正是精細化管理的歸宿。
一、完善常規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規范化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如果管理還沒有達到規范的話,就沒有精細化管理可言。學校要組織前期調研,發現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規范的地方,從而完善地做好常規管理工作。
1、找問題,找原因,找出路。
首先學校分層、分類開會座談交流,組織中層幹部、教師、家長和學生研究交流,找出現行的管理中不規范的地方,並分析其原因。其次形成統一意見印發給老師再次商量討論,並商定要採取哪些改進措施。最後匯總信息形成工作方,以全面指導開展工作。
2、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好的制度渾然天成,清晰而精妙,能夠自行‘區別真偽’,自行給人們誠實守信的引導與激勵”。因此,學校一方面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根據新時期的需要制定一些新的規章制度。制度要涵蓋學校人、財、物、時、空、信息管理各個領域,力求全面。制度的制定要求教師、學生和家長廣泛參與,要有群眾基礎,為其以後的順利推進提供民意保障。
3、加強落實執行,注重過程跟蹤。
學校要各項規章制度匯編成冊,組織全體師生學習。要求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遵守游戲規則。學校要注重在實施過程中及時了解情況,反饋優點和不足。把老師執行情況納入期末年度考核和評優評先評價,執行得好的給予獎勵,執行得不好的適當處罰,提高教師執行力,從而使各方面的管理日趨規范。
二、有計劃地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
1、積極動員,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因為精細化強調工作的細致和追求完美,所以容易導致老師們“怕麻煩“的思想會比較嚴重。因此,學校向全體師生宣傳精細化管理的含義、意義和目的,通過專題講座、閱讀有關文章書籍、沙龍研討等途徑,讓老師認識、了解和接受精細化管理思想,從而支持和付諸實際行動。
2、交流研討,制訂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方案》。
為了使精細化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效地、系統地進行,學校組織教師們開展“精細化管理大家談”、“我為學校管理獻一策”等研討交流活動,在充分收集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制訂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確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目標,執行機構和人員職責分工,明確學校、德育、教學、後勤等部門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工作和工作步驟,對工作的開展也提出明確要求。
3、強化指導、執行和落實。
學校要求各部門負責行政加強對精細化工作落實的指導,對教師執行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及時幫助。同時,對教師的執行情況要經常關注和了解,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登記、反饋和跟進。好的表揚,不好的提醒、指導和誡勉。通過督導,提高執行力和自覺性,提高管理效率。
三、要注意的問題
1、要處理好戰略規劃和細節管理的關系。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線性的管理過程,其注某個細節,重規范,重事務本身。但是學校的管理是全方位的:既有微觀,又有宏觀;既有個體,又有集體;既關注現在,又展望將來。不要為了精細而忽略對學校的戰略管理。細節管理和戰略管理要有機統一、並駕齊驅。以“戰略”規范“細節”,同時靠“細節”貫徹執行“戰略”的始末。
2、要處理實務的好輕重、緩急關系。
精細化管理強調人人時時處處做好每一項事務及事務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管理者要做好統籌,分清輕重緩急,分清主次先後處理工作,不要因為精細而事事躬親,眉毛鬍子一把抓,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因為不重要的小事耽誤了大事,就得不償失了。
3、要處理好量化管理和過程管理關系。
精細化管理必然強調量化評價,但學校的教學很多是“良心活”,是沒法量化的。所以,學校在制度設計和評價教師時既要看量化記錄數據,又要考慮其過程的工作表現和效果,否則可能會影響教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⑻ 什麼是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等等。
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
精細化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管理要素多,對管理層、執行層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層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所以,要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著力解決好觀念、載體和制度創新三個問題。
觀念問題,包括管理層和執行層的觀念。其一是管理層的觀念。管理層在研究、規劃和部署管理工作中,要確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慮服務對象的需求和執行層的能力,真正把上級要求和自身實際充分結合起來,形成本單位具體而不復雜的貫徹落實措施;其二是執行層的觀念。執行層能不能准確地領會、精確地貫徹落實上級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能不能真正負起責任,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都是對其觀念和態度的極大挑戰。
載體問題,管理層在研究、設計載體時,要克服不顧實際貪多求全的思想。當前,部分基層單位總是抱怨載體多、不好落實,其實問題出在自身的思路不夠清晰、沒有在深刻領會與充分結合上下足工夫等方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制度創新問題,考核歷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難題,如果具備了精細化管理的觀念和思路,制度創新必然能夠走出一條新路,考核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精細化管理對制度的要求幾乎達到苛刻的地步,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流程,隨時隨地都要有相應的制度來制約和考核。制度到位與否,直接影響精細化管理的程度。所以說,制度創新是實施精細化管理最為核心、最為細致也是最大的難點所在,是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⑼ 如何做好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
所謂"精細"化管理,就是人人會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通過落實管理任務,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精細化管理,使學校管理,做到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將學校中看似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從制訂明確而具體的工作職責;工作計劃精細化;工作制度精細化;教學管理精細化;學生管理精細化等方面來闡述如何在學校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創建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