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性食物中毒如何處理

化學性食物中毒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2-11-22 05:57:26

Ⅰ 食物中毒要怎麼緊急處理

食物中毒要怎麼緊急處理

凡是健康人,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狀為主的一類疾病,醫學上稱之為食物中毒。

常見食物中毒的分類:

細菌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 動植物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特點:

來勢兇猛,時間集中 與食物有關症狀相似

無傳染性 季節性明顯

發生食物中毒後的緊急救護:

呼救

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

催吐

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鈍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後壁,引起嘔吐,同時注意,避免嘔吐誤吸而發生窒息。

妥善處理可疑食物

對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嘔吐物、排泄物及 血尿送到醫院做毒物分析。

防止脫水

輕症中毒者應多飲鹽開水、茶水或薑糖水、稀米湯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後,再進些米湯、稀粥、面條等易消化食物。

向上級報告

除做好以上工作外不應及時向所在地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食物中毒重在預防,預防措施如下:

對食品生產人員要加強衛生宣傳教育;

在家裡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消毒;嚴禁食用病死畜禽;各

種食物都不應放置過久;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剩餘的食物在吃前應加熱或高壓處理;

對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不隨意采捕食用;

海蜇等不產品宜用飽和食鹽水常浸泡保存,食用前應沖洗干凈。

Ⅱ 在處理化學性食物中毒時應突出一個快字對嗎

在處理化學性食物中毒時應突出一個快字,非常對。
化學中毒很多都是急性中毒,例如農葯中毒,重金屬中毒,及時進行處理,方法要簡單的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小的多。例如,不小心喝了農葯,及時處理,只要洗胃就能把絕大部分毒物排出。處理晚了,導致被人體大量吸收,已經對神經和血液等造成了嚴重傷害,及時解毒了,往往也會留下非常嚴重的後遺症。例如日本的骨痛病等。

Ⅲ 食物中毒,最快的解決方法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故必須給患者補充水分,有條件的可輸入生理鹽水。症狀輕者讓其卧床休息。如果僅有胃部不適,多飲溫開水或稀釋的鹽水,然後手伸進咽部催吐。.如果發覺中毒者有休克症狀(如手足發涼、面色發青、血壓下降等),就應立即平卧,雙下肢盡量抬高並速請醫生進行治療。

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屬,非金屬及其化合物,農葯和亞硝酸鹽等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誤食有毒化學物質,或食入被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學性食物中毒的特徵主要有:

(一)發病快。潛伏期較短,多在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也有超過一天的。

(二)中毒程度嚴重,病程比細菌性毒素中毒長,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三)季節性和地區性均不明顯,中毒食品無特異性,多為誤食或食入被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較大。

細菌性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人們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類。這類食物中毒的特徵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於氣候炎熱的季節,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於較高的氣溫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內人體防禦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如肉,魚,奶和蛋類等;少數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飯,糯米涼糕,面類發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兒童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率較高,急性胃腸炎症較嚴重,但此類食物中毒病死率較低,愈後良好。

食物中毒的表象與救護

①凡是吃了被細菌(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肉毒桿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進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學物質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發芽的土豆等),由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可見個別發病也可見集體中毒(如發生在食堂及宴會上)。

②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故必須給患者補充水分,有條件的可輸入生理鹽水。症狀輕者讓其卧床休息。如果僅有胃部不適,多飲溫開水或稀釋的鹽水,然後手伸進咽部催吐。.如果發覺中毒者有休克症狀(如手足發涼、面色發青、血壓下降等),就應立即平卧,雙下肢盡量抬高並速請醫生進行治療。

③吃河豚者,食後2~3小時便會引起舌頭或手足麻木。早些催吐,效果較好,並急送醫院搶救。如耽誤4小時以上便會形成呼吸麻痹而死亡。毒蘑菇中毒除了胃腸道症狀外,還可見痙攣、流口水、出現幻覺、手發抖等症狀。急救時先催吐,然後再送醫院。

④如果是集體中毒,救護工作要有條理。還應迅速通知衛生檢疫部門檢疫。最好能保留吃剩下的食物,以利於診斷、治療或檢疫。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盛夏時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

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一至二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二十克,加開水二百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薑一百克,搗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迅速嘔吐。有的患者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時間超過二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葯,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二十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亦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病人的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控制食物中毒的關鍵在於預防,搞好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有些動物和植物,含有某種天然有毒成分,往往由於其形態與無毒的品種類似,是混淆而誤食;或食用方法不當,食物貯存不當,形成有毒物質,食用後引起中毒。此類食物中毒的特徵主要有:

(一)季節性和地區性較明顯,這與有毒動物和植物的分布,生長成熟,採摘捕捉,飲食習慣等有關。

(二)散在性發生,偶然性大。

(三)潛伏期較短,大多在數十分鍾至十多小時。少數也有超過一天的。

(四)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但與有毒動物和植物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冰箱內食物也能引起中毒

冰箱並不是食品保鮮、儲藏的保險櫃。許多疾病正是來源於吃了冰箱內不新鮮的或是被污染的食品所致。人們在往冰箱中存放食物時常出現生熟食品的混放現象,以致食品污染或變質,造成食品再污染。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0—5℃左右,這溫度對大多數的細菌的繁殖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可是一些嗜冷菌,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依然很活躍。它們的大量繁殖自然會造成食品的變質。所以,食用這樣的食物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全身症狀。這就是人們所不知道的「電冰箱食物中毒」。

要想防治「電冰箱食物中毒」其實也不難,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

(1)家庭可考慮選用-18℃的低溫冷凍箱,它對於家庭食品保鮮和存儲,以及減少食品再污染方面都具有較好的效果。(2)熟食在冰箱冷藏的時間不宜太長(食用前要經過加熱處理),一般說來,細菌耐寒不耐熱,在高溫下很快死亡。(3)在電冰箱使用過程中,要長期保持電冰箱的內部清潔衛生,生、熟食要分開放,並且存放時間不能過長。

Ⅳ 食物中毒要怎麼處理

食物中毒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動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五類,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見。

(1)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及其製品,其次為禽肉、蛋類、奶類及其製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的很少見。

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4~48小時,主要表現為頭痛、惡心、食慾減退、嘔吐、腹痛、腹瀉和發熱。腹瀉一日可數次至十餘次,為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有惡臭,有時有黏液、膿血。體溫高達38~40℃,病程3~4天,嚴重者可引起痙攣、脫水、休克等。

治療與預防:對症治療,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重症可用抗生素。預防措施主要為防止污染、控制細菌繁殖、食前徹底加熱。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海產品,以帶魚、墨魚、蝦、蟹、貝和海蜇較為多見。其次為直接或間接被本菌污染的其他食品,如鹽漬和腌製品。

臨床表現:潛伏期14~20小時。發病初期上腹部疼痛或胃痙攣,繼之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發熱等症狀。發病5~6小時後腹痛加劇,以臍部陣發性絞痛為特點,腹瀉一日數次至二十餘次,多為水樣便,重者黏液或膿血,里急後重不明顯,體溫37.7~39.5℃,病程3~4天,愈後良好。

治療與預防:對症治療為主,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預防同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尤其對海產品及其製品要加強防止細菌污染、低溫儲藏、食前徹底加熱等措施。涼拌海鮮類食品時要清洗干凈、食醋浸泡10分鍾或沸水漂燙數分鍾。

(3)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常見於奶類及奶製品、蛋類和各類熟肉製品等。

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2~4小時,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其中嘔吐劇烈而頻繁,可呈噴射狀,嘔吐物常含有膽汁、血液或黏液。腹瀉多為水樣便或黏液便,每天3~4次。體溫正常或低燒。病程1~2天,兒童對腸毒素較成人敏感,故發病率較高,症狀較重。

治療與預防:對症治療,及時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一般不需用抗生素。防止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對食品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對奶和奶製品等一定要消毒處理;為防止腸毒素形成,食物應冷凍或冷藏。

(4)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尤其是熟肉和內臟的熟製品,也見於豆製品、涼拌菜、剩飯、水產品等。

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5~18小時。臨床特徵一般以上腹部刀絞痛和急性腹瀉為主,腹瀉為水樣便,伴有黏液,惡臭,一日數次至十餘次。有惡心、嘔吐、頭痛、發熱症狀,體溫一般38~39℃。病程1~3天,多數在24小時內恢復,預後良好。

治療與預防:對症治療,重症者可用抗生素。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防止污染,食品須冷藏,食用前徹底加熱。

(5)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

表5列出了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表7其他化學性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和預防措施

Ⅳ 發生化學性食物中毒,該怎麼辦

1、確定引起中毒的物質是什麼
2、通知醫生,便於快速搶救
3、常規手段是催吐、洗胃等
4、針對不同的中毒物質,使用不同的葯品
5、如果有條件,建議不要自行處理,交給醫生最好

Ⅵ 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或者誤食化學品時,最先採取的急救措施是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可使用緊急催吐方法盡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

(3)盡快將中毒病人送往就近醫院診治。

拓展資料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據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一般治療

卧床休息,早期飲食應為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病情好轉後可恢復正常飲食。沙門菌食物中毒應床邊隔離。

2.對症治療

嘔吐、腹痛明顯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魯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鹼。能進食者應給予口服補液。劇烈嘔吐不能進食或腹瀉頻繁者,給予糖鹽水靜滴。出現酸中毒酌情補充5%碳酸氫鈉注射液或11.2%乳酸鈉溶液。脫水嚴重甚至休克者,應積極補液,保持電解質平衡及給予抗休克處理。

3.抗菌治療

一般可不用抗菌葯物。伴有高熱的嚴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選用抗菌葯物。如沙門菌、副溶血弧菌可選用喹諾酮類抗生素。

Ⅶ 吃物中毒該如何處理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葯),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症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意見建議: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120呼救.在急救車到來之前,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復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の葛つ?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
導瀉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時間較長(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採用服用瀉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保留食物樣本
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Ⅷ 食物中毒怎麼解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細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們攝入含有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細菌污染。據我國近五年食物中毒統計資料表明,細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總數的50%左右,而動物性食品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類及熟肉製品居首位,其次有變質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魚、奶、剩飯等。
食物被細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禽畜在宰殺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潔,生熟交叉感染;
3、衛生狀況差,蚊蠅滋生;
4、食品從業人員帶菌污染食物。
並不是人吃了細菌污染的食物就馬上會發生食物中毒,細菌污染了食物並在食物上大量繁殖達到可致病的數量或繁殖產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這種食物才會發生食物中毒。因此,發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貯存方式不當或在較高溫度下存放較長時間。食品中的水分及營養條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徹底加熱,殺死病原菌的話,也不會發生食物中毒。那麼,最後一個重要原因為食前未充分加熱,未充分煮熟。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與不同區域人群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美國多食肉、蛋和糕點,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魚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國食用畜禽肉、禽蛋類較多,多年來一直以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門茵、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肉毒桿菌、肝炎病毒等。這些細菌、病毒可直接生長在食物當中,也可經過食品操作人員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當人們食用這些被污染過的食物,有害菌所產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種微生物生長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細菌數量較多,加速了其腐敗變質;加之人們貪涼,常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穀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長繁殖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人和動物食人這種毒性物質發生的中毒,稱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發生主要通過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三、動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動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動物性食物中毒。動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兩種;①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當做食品,誤食引起中毒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動物性食品,如食用鮐魚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國發生的動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魚中毒,其次是魚膽中毒。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種。①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製品當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將未能破壞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當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條件下,不當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鮮黃花菜、發芽馬鈴薯、未腌制好的鹹菜或未燒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誤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種子,或烹調加工方法不當,沒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質去掉而引起。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馬鈴薯、曼陀羅、銀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數沒有特效療法,對一些能引起死亡的嚴重中毒,盡早排除毒物對中毒者的預後非常重要。
五、化學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①誤食被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②因添加非食品級的或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導致的食物中毒;③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發生化學變化的食品,如油脂酸敗造成中毒。食入化學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化學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發病特點是: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一般進食後不久發病,常有群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床表現。剩餘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測出有關化學毒物。在處理化學性食物中毒時應突出一個「快」字!及時處理不但對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時對控制事態發展,特別是群體中毒和一時尚未明化學毒物時更為重要。

食物中毒是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含有毒素的動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
此病的潛伏期短,可集體發病。表現為起病急驟,伴有腹痛、腹瀉、嘔吐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常有畏寒、發熱,嚴重吐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和休克。本病處理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重症可用抗生素。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肉毒中毒者可及早給於肉毒抗毒血清。
【處方】
1.搞好食品衛生監督和食堂衛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變質肉類。醉蝦、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應保質、保鮮,動物食品食前應徹底加熱煮透,隔餐剩萊食前也應充分加熱。
3.烹調時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4.腌臘罐頭食品,食前應煮沸6~10分鍾。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動植物。
6.炊事員、保育員有沙門菌感染或帶菌者,應調離工作,待3次大便培養陰性後才可返回原工作崗位。
(上海醫科大學蔡則驥教授)

食物中毒是指在正常進食狀態下,食入正常數量、可食狀態,但具有毒性的食物而發生感染或中毒的疾病,屬食源性疾病的范疇。因此,食物中毒不包括因暴飲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食源性腸道傳染病等。
除了細菌性食物中毒外,還有有毒食物如誤食河脈魚,有毒植物如毒蘑菇、四季豆中毒,還有農葯污染、霉變甘蔗中毒等等。與細菌性食物中毒相比,這類發病雖少,胃腸炎症狀輕,但神經系統症狀明顯,有的中毒如河脈魚中毒,病死率達50%,即使不死,也會留下終生殘疾,因此,也需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
食物中毒是可以防治的。首先要防止細菌污染。購買生肉時,要注意識別有衛生檢疫部門的檢疫圖章。作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炊具分開使用,改善衛生狀況。食品監督部門要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的定期體檢,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化膿性疾患的患者,在治癒前不應參與食品操作。第二,食品要低溫貯藏,一般低溫就能控制一般細菌的繁殖,肉及熟肉食品應貯存於10℃以下的低溫條件,但對存在於海產品上的副溶血性弧菌無效,它耐低溫,在低溫冰箱中能存活幾個月,因此,在吃涼拌海蟄時,用醋泡或用100攝氏度沸水漂燙數分鍾。最後一個措施就是徹底加熱,殺滅病原體及破壞毒素。肉類食品必須煮熟、煮透,肉塊不宜過大,並保證加熱時間,熟食品應及時食用,剩飯剩菜要加熱後再存放,食前再重新加熱。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四季豆中毒、農葯中毒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四季豆烹調加熱時要徹底,蔬菜水果上有殘留的農葯,食前要用清水多清洗或浸泡一段時間。
食物中毒分類 姚永青 穆麗苑
食物中毒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的食品,或者把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有害的微生物一般嘴都很「刁」,喜歡聚集在營養價值高的食品中繁衍。比如放置時間較長而未經充分加熱的熟肉、魚、奶製品中,往往會有沙門菌;用蛋黃醬制備的飯菜是細菌最愛的「溫床」。貯藏不當的罐頭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肉毒桿菌,危害較大,所以千萬不要食用已變形的罐頭食品,一旦發現有肉毒桿菌中毒應立即住院治療。水產品,尤其是被污染的貝類,最易導致病毒性食物中毒,80年代上海甲肝流行的罪魁禍首就是毛蚶。
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
通常,食物中毒可同時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或伴有其他症狀。一般餐後少則半小時、多則48小時就可發病。其症狀因進食的食物種類不同而異,總的來說有腹痛、惡心、嘔吐、腹瀉,一天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個別的便中有膿血、粘液等。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腸炎症狀外,還有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怕冷、發熱、乏力、瞳孔散大、視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難等,中毒嚴重者可因腹瀉造成脫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
臨床上常見一些食物中毒的患者,開始就醫時,胃腸症狀不很明顯,主訴的症狀都是:自冷、發熱、頭疼、乏力等,易與普通感冒相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鑒別。如果症狀持續超過2天,不妨化驗一下大便、血或嘔吐物以明確病因。對於先後發病,症狀大體相同,又曾食用過同一種食品的人群,應高度懷疑是食物中毒,尤其是在夏季高發季節。如沙門茵中毒常在餐後8—48小時發病,表現為水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病程一般2—5天。
如何確診食物中毒
我國對食物中毒制定了詳細診斷標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潛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現為依據。最明顯的特徵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後,發病很快停止;潛伏期較短,發病急劇,病程亦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食物中毒不可小窺,它不僅危害個體,還常常危害在集體食堂(廠礦、機關、幼兒園、學校)就餐的人群,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發現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發現食物中毒的情況,切莫慌張。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對病人採取催吐、洗胃、清腸等急救治療措施。由於反復嘔吐和腹瀉是機體排泄毒物的途徑,所以在出現食物中毒症狀24小時內,不要擅用止吐葯或止瀉葯。需值得注意的是,人體水分大量散失可造成脫水,尤其是兒童及青年患者,必須及時補充丟失的液體,如喝水或通過靜脈補液。第二,應及時報告當地的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部門,採取病人標本,以備送檢。第三,要保護現場,封存中毒的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對已售出的應即時追回,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第四,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以免擴大中毒范圍。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生產經營者疏於食品衛生管理,對食品加工、運輸、貯藏、銷售環節中的衛生安全問題注意不夠。此類中毒發生率最高,出現在學校食堂和飲食服務單位的食物中毒多屬此類。1999年9月11日發生在西安市勝利飯店的城運會部分運動員食物中毒、1999年9月15日西安市十餘所中小學的食物中毒事件,均是由於食品生產、加工環境受到細菌污染而引起的。
二是濫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非食品原料。繼1997年山西朔州發生甲醇中毒、1998年江西毒豬油中毒事件後,1999年8月9日。廣東省肇慶市又發生因食用摻雜液體石蠟的食用油引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多達681人,這是1999年9月底之前中毒人數最多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三是誤食。主要是食用亞硝酸鹽、河豚魚、毒蘑菇和農葯、鼠葯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這類中毒發生的數量較多,且中毒者病情危重,死亡率極高。3月3日,廣西忻城縣3名兒童因撿食被鼠葯污染的紅薯片,食後3人均中毒,l人死亡。5月11日,廣東省汕頭市一外地打工夫婦誤食河豚魚中毒,1人死亡。9月18~21日,重慶市石柱縣黃鶴鄉3戶農民誤採食毒蘑菇,9人食用後全部中毒,其中2人死亡。
四是群眾食品衛生知識匱乏,食品加工、貯存不當,濫用農葯。去年細菌性食物中毒導致死亡的7人中。有6人是由於食用加工、製作不當的酵米面引起的。99年3月11曰,河南省周口地區478人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於四季豆加工處理和烹調不當所致。衛生部門在對貴州省安順市發生的鼠葯中毒事件調查中發現,由於該村長期使用氟乙醯胺滅鼠,鼠葯和沾有鼠葯的食餌到處丟棄,環境已受到嚴重污染,村裡無雞、狗、貓存活,說明當地農民對急性劇毒鼠葯和科學滅鼠知識一無所知。
五是投毒。近年來,衛生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報告,投毒物質常為劇毒鼠葯或亞硝酸鹽。2月2曰發生在重慶市彭水縣6人中毒、l人死亡的亞硝酸鹽中毒事件,7月5日重慶市南川2名兒童飲用注人「毒鼠強」的飲料後引起的死亡事件等,均屬犯罪分子故意投毒殺人。這些案例提示我們,目前對劇毒品的管理仍有疏漏。
六是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不完善。截至9月底。衛生部共收到由農葯引起的食物中毒報告31起,中毒1108人,死亡59人,超過了總死亡人數的70%。這些中毒事件均是由氟乙醯胺、毒鼠強、「1605」、「1059」等國家已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的鼠葯、農葯引起的。可見,這些早該絕跡的東西仍在某些地區生產、銷售和使用。此外,因農葯使用不當造成上市農作物農葯殘留超過國家標准,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個重要原因。

怪病原來是中毒
明明是中了毒,可本人及家屬卻全然不知,還以為是得了什麼怪病,結果常常失去救治良機,甚至導致二次中毒或多次中毒。近來媒體多有類似報道。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以下介紹幾種食物中毒的識別和救治常識。
廚房裡的提示
不吃病死牲畜肉,加工肉製品和海鮮時應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低溫冷藏,方可有效防止沙門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細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類、魚、禽、奶、蛋類,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了病死牲畜肉或在宰後被污染的牲畜肉,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儲存場所生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熱處理或加熱不徹底。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海洋細菌,主要來源於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中毒食品主要是海產品,其次為鹹菜、熟肉類。禽肉、禽蛋類,約有半數為腌製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調時未燒熟、煮透,或熟製品污染後未再徹底加熱。因此,加工海產品一定要燒熟煮透;烹調或調制海產品、拼盤時可加適量食醋;加工過程中生熟用具要分開,宜在低溫下儲藏。
自製發酵食品要保持衛生,防止霉變,以杜絕椰毒假單胞菌、肉霉梭苗等中毒。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食物中毒是我國發現的一種病死率很高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主要為發酵玉米面製品,如糯米面湯圓、吊槳粑、小米或高粱米面製品。病死率高達40%-100%。所以,家庭制備發酵谷類食品時要勤換水,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污染。
肉毒梭菌中毒食品與飲食習慣有關,主要為家庭自製的發酵豆、谷類製品(面醬、臭豆腐。中毒原因主要是被污染了肉毒毒素的食品在食用前未進行徹底的加熱處理。家庭自製發酵醬類時,應注意鹽量要達到14%以上,並提高發酵溫度,要經常日曬,充分攪拌,使氧氣供應充足。不吃生醬。

嚴禁採摘和食用剛噴灑過農葯的瓜、果、蔬萊。
有機磷農葯是當前使用最廣、品種最多的農葯之一,國內每年因此發生中毒和死亡者居各種化學物中毒之首。食用噴灑有機磷農葯不久的水果、蔬菜,用裝過有機磷農葯的容器「盛裝食品,食用了有機磷拌過的種子,用受到有機磷污染的車輛、倉庫運儲糧食等都可造成中毒。

加工菜豆、豆漿等豆類食品時,一定要充分加熱,以防其中的有害物造成食物中霉。
菜豆又叫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菜豆中毒致病物質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甙有關。一般認為菜豆烹調加工方法不當,加熱不透,毒素不能被破壞,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加工菜豆要注意翻炒均勻、煮熟燜透,使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綠色和豆腥味。
豆漿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當豆漿加熱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泡沫,此時豆漿還未煮開,應繼續加熱至泡沫消失,豆漿沸騰,再持續加熱數分鍾。當豆漿量大或較稠時,一定把豆漿攪拌均勻,防止燒糊鍋底,影響熱力穿透。

不隨便吃不認識的魚和蘑菇。
食用了含有河豚毒素的魚類可引起食物中毒。河豚魚的卵巢和肝臟毒性最強,肌肉和血液中也含有毒素。河豚魚中毒的病死率為40%-60%,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最快的可在發病後10分鍾死亡。漁民捕撈時必須將河豚魚剔除,不得流入市場銷售。消費者也應注意不擅自吃沿海地區捕撈或撿拾的不認識或未吃過的魚。
我國毒蘑菇約有100種,據資料記載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種。毒蘑菇中毒多發生在夏秋陰雨季節,以家庭散發為主。由於辨別毒蘑菇非常困難,所以在採集野生鮮蘑菇時,一定要掌握相關知識,避免誤采毒蘑菇食用而中毒。食入干毒蘑菇也可中毒。

鯖魚中毒||甲醇中毒

何謂食物中毒?�
凡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入含有毒性物質(如升汞、砷劑及有機磷等)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有毒魚類等)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均屬於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特徵是突然暴發、潛伏期短、易集體發病以及發病者均與毒性食物有明確的聯系等。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可分為兩大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於下列疾病:
①沙門氏菌屬性食物中毒;②金黃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③變形桿菌性食物中毒;④嗜鹽菌性食物中毒;⑤肉毒中毒;⑥致病性大腸桿菌性食物中毒;⑦綠膿桿菌性食物中毒;⑧韋氏桿菌(耐熱型)性食物中毒;⑨真菌性食物中毒。
(2)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於以下疾病:
①植物類急性食物中毒:a.「臭米面」食物中毒;b.發芽馬鈴薯中毒;c.白果中毒;d.火麻仁中毒;e.毒蕈中毒(毒蘑菇中毒);f.桐油中毒;g.蒼耳子中毒;h.烏桕中毒。
②動物類急性中毒:a.河豚魚中毒;b.動物肝中毒;c.魚膽中毒。
③化學毒劑急性中毒:a.急性有機磷農葯中毒;b.急性氟矽酸鈉中毒;c.急性鋅中毒;d.急性砷中毒;e.急性銻中毒;f.急性重鉻酸鉀中毒。

食物中毒防制
提要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徵及分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臨床特徵、處理原則和預防措施。非細菌性食物中毒的臨床特徵、治療和預防。
案例 某日下午4點起,某縣中心醫院附近居民數人先後因胃腸疾病症狀來院就醫,患者發病急驟,惡心、嘔吐,腹瀉呈水樣便,無里急後重。體溫38℃左右。到夜間10點前後,共診治96例病人,醫考慮可能是食物中毒。詢問48小時內所吃食物,發現在上午7~10點都習了某飯店的豬血食用。當即報告縣衛生防疫站。經調查縣肉聯廠於前一天加工豬血800餘斤,煮後置熱水中浸泡,次日出售。用盆接豬血時,豬體上泥土、糞便也滴落盆內。加工豬血的炊具、容器均未加洗刷或消毒,當天室溫35~36℃。無菌操作采患者糞便8份,嘔吐物4份,吃剩的豬血5份,進行病原菌分離培養。所有標本均檢出沙門菌,未發現其他病原菌。未吃豬血的無一人發病。
我國建國四十多年來,對預防食物中毒做了大量工作,採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建立了食物中毒調查和報告制度,特別是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以來使食物中毒發病率明顯下降,但目前仍時有發生。
我國各類食物中毒中,以細菌性食物中毒佔多數,約占食物中毒總起數的58.6%,其中又以沙門菌食物中毒占首位。
食物中毒有明顯的地區性,肉毒中毒90%以上發生在新疆;河豚魚中毒多發生在沿海與長江下游;農村多見農葯中毒與粗製棉籽油中毒和桐油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率高,除肉毒中毒外病死率低,多由受污染的動物性食品所致。其他食物中毒發病率低,但病死率高,發病分布較分散。
第一節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徵和分類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凡健康人經口攝入正常數量、可食狀態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學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動植物食物)後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統稱為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凡食入非可食狀態(未成熟水果等)食物、暴飲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因攝入食物而感染的傳染病、寄生蟲病、人畜共患傳染病等食源性疾病、或攝食者本身有胃腸道疾病、過敏體質者食入某食物後發生的疾病,均不屬於此范疇。不論是一次性還是長期連續攝入「有毒食物」,凡是以慢性毒害為主要特徵的也不是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特徵
雖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狀各異,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①潛伏期短,一般由幾分鍾到幾小時,食入「有毒食物」後於短時間內幾乎同時出現一批病人,來勢兇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發流行;②病人臨床表現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腸道症狀為主;③發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時間內都食用過同一種「有毒食物」,發病范圍與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發病,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後很快不再有新病例;④一般人與人之間不傳染。發病曲線呈驟升驟降的趨勢,沒有傳染病流行時發病曲線的餘波;⑤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
三、食物中毒的分類
通常按病原學將食物中毒分為:
(一)細菌性食物中毒
1.感染型食物中毒 包括沙門菌屬、變形桿菌屬、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腸菌屬、韋氏梭狀芽胞桿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2.毒素型食物中毒 包括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動物中毒 如河豚魚、有毒貝類、魚類組胺、動物內臟(過冬的狼和狗肝臟)、腺體(甲狀腺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2.有毒植物中毒 如毒蕈、木薯、四季豆、發芽馬鈴薯、新鮮黃花菜、生豆漿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三)化學性食物中毒
食物被某些金屬、類金屬及其化合物、亞硝酸鹽、農葯等污染,或因誤食引起食物中毒。
(四)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食入含有被大量黴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麥、霉變甘蔗等。
四、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
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原料選擇不嚴格,可能食品本身有毒,或受到大量活菌及其毒素污染,或食品已經腐敗變質;②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銷售等過程中不注意衛生、生熟不分造成食品污染,食用前又未充分加熱處理;③食品保藏不當,致使馬鈴薯發芽、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增高、糧食霉變等都可造成食物中毒;④加工烹調不當,如肉塊太大,內部溫度不夠,細菌未被殺死;⑤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帶菌,個人衛生不好,造成對食品的污染;⑥有毒化學物質混入食品中並達到中毒劑量。

食物中毒調查處理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應及時進行認真調查,查明原因,提出改進措施,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一、明確診斷和搶救病人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和體檢,初步確定是否為食物中毒,可能由何種食物引起,並將情況及時向衛生防疫站報告,通知有關食堂、餐館暫時封存可疑食物,保護好現場。同時,盡早及時就地搶救病人,重點是老人、兒童和重症患者。對已攝入可疑食物而無症狀者也應嚴密觀察。
二、現場調查
(一)中毒情況調查
當地衛生防疫站和有關部門接到報案後立即組織人中到現場進行調查,進一步了解發病經過、主要臨床表現、發生中毒的地點、單位、時間、中毒人數、重病人數及死亡人數、可疑食物、進食范圍及發病趨勢、已採取的措施和待解決的問題等。
(二)現場一般衛生情況調查
了解餐具、炊具、用具、設備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炊事人員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狀況,用膳制度等,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和條件。
(三)確定中毒食物
1.詳細了解病人發病前24~48小時內進食的各餐食譜,找出可疑食物。
2.進一步了解可疑食物的來源、運輸、貯存情況、製作過程及出售中有無污染的可能。
(四)采樣檢驗
對食剩的可疑食物、餐具及用具塗抹物、病人排泄物、炊事人員的手部等進行檢驗,查明病原。
三、現場處理
確定食中毒類型後,針對原因立即對現場進行處理,以防止事件擴大蔓延:①銷毀引起中毒的食物;②針對污染原因及時督促改進;有傳染病的炊事人員應暫時調離飲食服務工作,制定和完善衛生管理制度;③指導現場消毒。
四、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
加強衛生宣教工作,增強個人衛生意識,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食品衛生標准,搞好食品衛生工作。
其他食物中毒及防治要點見表5-1。
表5-1其他常見食物中毒防治要點

Ⅸ 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或者誤食化學品時,最先採取的急救措施是

如果食物輕微中毒的話,可用紅糖水家裡常用的解毒。化學類毒物,比如有機磷,以溫水催吐為主;碰到強酸強鹼等有腐蝕性的毒物,就用肥皂水,如果使用清水或者強酸強鹼中和,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
如果中毒嚴重的話,還要先脫了上衣,把頭發散開,有可能的話做胸部心肺按壓;緊急送醫院!!

閱讀全文

與化學性食物中毒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