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元素周期表多少年了

化學元素周期表多少年了

發布時間:2022-12-08 01:01:27

① 元素周期表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製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作者是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語: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准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門捷列夫對化學這一學科發展最大貢獻在於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了訂正、分析和概括,總結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門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稱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前身

公元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元素進行反復排列,發現第八個和第一個元素性質相近。他把這叫做「八音律」。若他繼續研究或許現在就沒人知道門捷列夫。可惜他並沒繼續研究元素之間的規律。

門捷列夫的改進

門捷列夫把每張紙正面標明已知元素名稱、原子量、化合價等基本信息。他發現夾在碳與氮中間的鈹是多餘的,進一步發現鋅後面本來是砷,但砷的化學性質與磷相似。門捷列夫通過排列紙片,在35歲這年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主要成就

研究領域

1、化學,特別是無機化學、物理化學

2、門捷列夫除了發現元素周期律外,還研究過氣體定律、氣象學、石油工業、農業化學、無煙火葯、度量衡,由於他的辛勤勞動,在這些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成績。

人物貢獻

向左轉|向右轉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手稿

在門捷列夫編制的周期表中,還留有很多空格,這些空格應由尚未發現的元素來填滿。門捷列夫從理論上計算出這些尚未發現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質,斷定它們介於鄰近元素的性質之間。例如,在鋅與砷之間的兩個空格中,他預言這兩個未知元素的性質分別為類鋁和類硅。就在他預言後的四年,法國化學家布阿勃朗用光譜分析法,從門鋅礦中發現了鎵。實驗證明,鎵的性質非常像鋁,也就是門捷列夫預言的類鋁。鎵的發現,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充分說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條客觀規律;為以後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資、新材料的尋找,提供了一個可遵循的規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一樣,在世界上空轟響了!

② 元素周期表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元素周期表發明者:德米特里·門捷列夫,發明時間是1869年。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鹵素、鹼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又稱惰性氣體或貴族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與零族、八族。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教學上長期慣用的是長式周期表。

③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史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1789年,安托萬-洛朗·拉瓦錫出版的《化學大綱》中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元素表》,在該表中,他將當時已知的23種元素分四類。 1829年,德貝萊納在對當時已知的54種元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之後,提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組規則。他發現了幾組元素,每組都有三個化學性質相似的成員。並且,在每組中,居中的元素的原子量,近似於兩端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1850年,德國人培頓科弗宣布,性質相似的元素並不一定只有三個;性質相似的元素的原子量之差往往為8或8的倍數。
1862年,法國化學家尚古多創建了《螺旋圖》,他創造性地將當時的62種元素,按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為序,標志著繞著圓柱一升的螺旋線上。他意外地發現,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都出現在同一條母線上。
1863年,英國化學家歐德林發表了《原子量和元素符號表》,共列出49個元素,並留有9個空位。 上述各位科學家以及他們所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說是一個前期的准備,但是這些准備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而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德國化學家邁爾和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在元素周期律的發現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865年,紐蘭茲正在獨立地進行化學元素的分類研究,在研究中他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元素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起來時,每隔8個元素,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就會重復出現。由此他將各種元素按著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起來,形成了若干族系的周期。紐蘭茲稱這一規律為「八音律」。這一正確的規律的發現非但沒有被當時的科學界接受,反而使它的發現者紐蘭茲受盡了非難和侮辱。直到後來,當人人已信服了門氏元素周期之後才警醒了,英國皇家學會對以往對紐蘭茲不公正的態度進行了糾正。門捷列夫在元素周期的發現中可謂是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他在研究工作中亦接受了包括自己的老師在內的各個方面的不理解和壓力。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俄國西伯利亞的托博爾斯克市,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因雙目失明出外就醫,失去了得以維持家人生活的教員職位。門捷列夫14歲那年,父親逝世,接著火災又吞沒了他家中的所有財產,真是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頓的門捷列夫藉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後來成了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系規律。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作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原子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年,紐蘭茲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
門捷列夫顧不了這么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進行反復排列比較,才最後發現了元素周期規律,並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門捷列夫。

④ 元素周期表完成用了多少時間

元素周期表沒有完成,因為新元素在斷的被發現,而人類也在不斷創造新元素,所以元素周期表沒有完成時間。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製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

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4)化學元素周期表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元素周期表特點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性質有明顯的規律性,科學家們是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VIII族包含三個縱列)。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氫屬於I A族元素,而氦屬於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被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⑤ 118號元素在十幾年前就被證實存在,元素周期表到盡頭了嗎

自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提出元素周期表之後,元素周期表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當時的63種元素擴充到了現在的118種元素,其中92種為天然元素,26種為合成元素,即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

但是自2006年俄羅斯科學家宣布合成118號元素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元素出現了,難道元素只有118種嗎?元素到底有多少呢?

但因為強力的作用距離太短,如果質子和中子數過多的話,力就會「減小」,從而發生衰變,因此質子數就大不了,原子核也不能大於強力,於是就限定了原子序數的上限,相應的元素也就有了上限。

至於元素周期表的盡頭,有科學家預測是137號元素,也有預測是155號元素、172號元素等等,事實究竟如何,現在還無法得知。

⑥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起源簡介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跟元素的原子結構有如下關系:

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鎵、鈧、鍺)。

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射線X,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排列。後來又經過多名科學家多年的修訂才形成當代的周期表。

將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並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列。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序號,大小恰好等於該元素原子的核內質子數,這個序號稱為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6)化學元素周期表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氮元素+5(氟無正價,氧無最高正價),其他周期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都由碳族-4遞增到-1。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最低負價均相同。(ⅥA、ⅦA、0族除外)

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副族熔點在VIB族達到最高,以後依次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副族不規則)

元素的金屬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鹼性: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F和O除外)

⑦ 元素周期表是誰發現的是幾幾年

19世紀中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因雙目失明出外就醫,失去了得以維持家人生活的教員職位。門捷列夫14歲那年,父親逝世,接著火災又吞沒了他家中的所有財產,真是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頓的門捷列夫藉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後來成了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系規律。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作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原子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年,紐蘭茲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

門捷列夫顧不了這么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仍種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進行反復排列比較,才最後發現了元素周期規律,並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稱: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在物質上會出現明顯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性質;可根據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後來一個個發現新元素的實驗證實,反過來,元素周期表又指導化學家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尋找新的化學元素。至此,人們對元素的認識跨過漫長的探索歷程,終於進入了自由王國。

門捷列夫,這位化學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在他死後;人們格外懷念這位個子魁偉,留著長發,有著碧藍的眼珠、挺直的鼻子、寬廣的前額的化學家。他生前總是穿著自己設計的似乎有點古怪的衣服。上衣的口袋特別大,據說那是便於放下厚厚的筆記本——他一想到什麼,總是習慣地立即從衣袋裡掏出筆記本,把它順手記下。

門捷列夫生活上總是以簡朴為樂。即使是沙皇想接見他,他也事先聲明——平時穿什麼,接見時就穿什麼。對於衣服的式樣,他毫不在乎,說:「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他的頭發式樣也很隨便。那時,男人們流行戴假發,對此,門捷列夫總是搖著頭說:「我喜歡我的真頭發。」

⑧ 化學元素周期表歷史

19世紀中葉,世界上已經發現了60多種元素。這些元素從表面上看沒有什麼關系。然而門捷列夫對這些「雜亂無章」的元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按照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找到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即元素的性質隨原子量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的變化。他把這一規律定名為「化學元素周期律」,並排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後來,英國科學家莫斯萊提出了原子序數的概念,指出了原子序數和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間的關系,使人們認識到元素的性質實質上是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的變化。隨著人們對元素周期律認識的深化,元素周期表也幾經變化,並越來越能反映元素間的內在聯系。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開創了化學發展的新紀元。元素周期表具體地反映著元素周期律,成為指導科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化學元素只有92種,它們排列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前92號個格內。92號元素鈾以後的化學元素,以鎿(93號)、鈈(94號)、鎇(95號),直到1982年10月9日德國科學家越過108號元素的空位合成出的109號元素,都是通過人工方法得到的。到目前為止,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公認的化學元素,總共109種。

那麼,元素的這張名單,到底有沒有盡頭,會不會再有新元素出現呢?人們普遍認為109號元素決不是元素周期表的終點。不過再發現新元素將越來越困難,因為這些元素的壽命都很短很短,有的只有一百億分之一毫秒左右(1秒等於1000毫秒)。

隨著電學、光學和放射學的發展,通過人工方法製得的92號以後的這十幾種元素,都符合人們所預言的特性。例如,預言從100號元素開始,人造元素的「壽命」越來越短,事實恰恰如此。107號元素的「壽命」是千分之一秒;109號元素是五千分之一秒;理論估計,110號元素只能存在10-15秒。如此「短命」的元素,目前雖然還不能被利用,但卻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近幾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理論,根據這種理論,有人預言,在尚待發現的元素中,還存在著一些孤立的穩定元素。據有的科學家推算,114號元素的壽命可達1億年,將要像金、銀、銅、鐵一樣「長壽」,可以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當然這種理論是否正確,還有待於證明。

從104號元素開始,人們進入了周期表中相對來說還未開發的區域。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量子力學推算,人們預測第七周期(不完全周期)可以是32種元素,其結尾的元素為稀有元素118號(稱為類氡);第八周期可以是50種元素,其結尾的為168號元素,稱為超氧。以後的元素將進入第九周期。

目前尋找新元素的工作,主要從人工合成和在自然界里尋找兩個方面進行。人工合成新元素是主要的。它主要是利用高能中子長期照射、核爆炸和重離子加速器等現代實驗手段來實現的。另外,也可從宇宙射線,從隕石和月岩中,以及從自然礦物中尋找新元素。

元素新周期的開發和新元素的發現,是化學工作者十分感興趣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據報道,不久前,幾位美國科學家用20號元素鈣轟擊96號元素銅,產生了116號元素。這項研究如果被進一步檢驗證實,那麼,周期表中又增加了新的成員。

元素周期表的「大廈」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座「大廈」中究竟有多少「住戶」?是否有一天會宣告「客滿」?這還要化學工作者們不懈的努力。展望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科學家的努力,化學新元素將不斷被發現,元素周期表的「大廈」定會建造成功,「大廈」中的所在「住戶」們也一定會為人類做出更新的貢獻!

⑨ 求元素周期表發展史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的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首創的。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數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原子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數)排列,經過多年

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常見的元素周期表為長式元素周期表。在長式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數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縱列稱為一個族,最後有兩個系。
除長式元素周期表外,常見的還有短式元素周期表,螺旋元素周期表,三角元素周期表等。
道爾頓提出科學原子論後,隨著各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數據日益精確和原子價(化合價)概念的提出,就使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性質(包括化合價)之間的聯系顯露出來。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就提出了「三元素組」觀點。他把當時已知的54種元素中的15種,分成5組,每組的三種元素性質相似,而且中間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等於較輕和較重的兩個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的一半。例如鈣、鍶、鋇,性質相似,鍶的相對原子質量大約是鈣和鋇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的一半。法國礦物學家尚古多提出了一個「螺旋圖」的分類方法。他將已知的62種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順序,標記在繞著圓柱體上升的螺旋線上,這樣某些性質相近的

元素恰好出現在同一母線上。這種排列方法很有趣,但要達到井然有序的程度還有困難。另外尚古多的文字也比較曖昧,不易理解,雖然是煞費苦心的大作,但長期未能讓人理解。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做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他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那樣,也許會得到更加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德國化學家邁耶爾借鑒了德貝萊納、紐蘭茲等人的研究成果,從化合價和物理性質方面人手,去探索元素間的規律。在他的《近代化學理論》一書中,刊登了元素周期表,表中列出了28個元素,他們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的順序排列,一共分成六族,並給出了相應的原子價是4、3、2、1、1、2。1868年,發表了第二張周期表,增加了24個元素和9個縱行,並區分了主族和副族。邁耶爾的第三張元素周期表發表於1870年,他採用了豎式周期表的形式,並且預留了一些空位給有待發現的元素,但是表中沒有氫元素。可以說,邁耶爾已經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後人在做出表。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詳細解讀

⑩ 元素周期表誰發明的

元素周期表誰發明的?元素周期表的發明者是俄國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他的原名是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但是發現化學元素周期性規律的是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經過門捷列夫對紐蘭茲發現的元素周期律進行總結才有了後來的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根據化學元素的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所製作出的元素周期表,對於化學科學研究來說是歷史性的巨大貢獻。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在當時梅捷列夫所發明的元素周期表也並不是非常完整而沒有缺陷的,正是在後來一位又一位化學家的補充與完整下,元素周期表才在學習與研究的領域上,發揮出了越來越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現在的化學教科書當中的最後一頁上總會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也是我們進入化學世界的敲門磚,它不僅僅向我們展示出化學世界當中物質元素的秘密,科學家們還能夠利用它來尋找新的物質元素。

閱讀全文

與化學元素周期表多少年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