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氧化三鐵的化合架怎麼配
要先區分一個概念。氧化數與化合價的問題。
氧化數又叫氧化態,它是以化合價學說和元素電負性概念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個化學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狀態。在根據化合價的升降值和電子轉移情況來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時,除簡單的離子化合物外,對於其他物質,往往不易確定元素的化合價數;對於一些結構復雜的化合物或原子團,更難確定它們在反應中的電子轉移情況,因而難以表示物質中各元素所處的價態。1948年,美國化學教授格拉斯頓首先提出用「氧化數」這一述語來代替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時元素的價數,以便簡便地表述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情況,進而表明物質中各元素的氧化態。他規定氧化數用羅馬數字表示,以區別於阿拉伯數字表示的化合價。以後許多化學研究者對於氧化數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60年代以前,正負化合價和氧化數的概念在許多情況下是混用的。
70年代初,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無機化學命名法》中,進一步嚴格定義了氧化數概念,並對氧化數的求法作出一些規定。這些規定比較嚴格,但在具體求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數時不方便,例如一個化合物中究竟有多少鍵合電子,它們如何分配,有時說不清楚。當化合物中兩種元素的電負性相近時,如對於NCl3、S4N4等,按上述規定難於確定這些元素的氧化數。
氧化數概念可這樣定義:在單質或化合物中,假設把每個化學鍵中的電子指定給所連接的兩原子中電負性較大的一個原子,這樣所得的某元素一個原子的電荷數就是該元素的氧化數。可見,氧化數是一個有一定人為性的,經驗性的概念,它是按一定規則指定了的數字,用來表徵元素在化合狀態時的形式電荷數(或表觀電荷數)。這種形式電荷,正象它的名稱所指出的那樣,只有形式上的意義。
日本化學教授桐山良一(在1952年)和美國著名化學家鮑林(1975年)等人分別發表論說,對確定元素氧化數的方法制定了一些規則。現在化學界普遍接受的規則是:
1.在單質中,元素的氧化數為零。
2.在離子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數等於該元素單原子離子的電荷數。
3.在結構已知的共價化合物中,把屬於兩原子的共用電子對指定給兩原子中電負性較大的原子時,分別在兩原子上留下的表觀電荷數就是它們的氧化數。例如,在H2O中,氧原子的氧化數為-Ⅱ,氫的為+Ⅰ。對於同種元素兩個原子之間的共價鍵,該元素的氧化數為零。如該化合物中某一元素有二或二以上個共價鍵,則該元素的氧化數為其各個鍵所表現的氧化數的代數和。
4.在結構未知的共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氧化數可按下述規定由該化合物其他元素的氧化數算出,這個規定是:分子或復雜離子的總電荷數等於其中各元素氧化數的代數和。
5.對幾種元素的氧化數有下列規定:(1)除金屬氫化物(如LiH、CaH2)中氫的氧化數為-Ⅰ外,其餘氫的化合物中氫的氧化數都是+Ⅰ。(2)氧的氧化數一般為-Ⅱ,例外的有:H2O2及過氧化物中氧以氧化數是-Ⅰ;OF2中是+Ⅱ。(3)氟在其所有化合物中氧化數該都為-Ⅰ;其他鹵素,除了與電負性更大的鹵素結合時(如ClF、ICl3)或與氧結合時具有正的氧化數外,氧化數都為-Ⅰ。
對於某一化合物或單質,只要按照上述規則就可確定其中元素的氧化數,不必考慮分子的結構和鍵的類型。因此,對於氧化還原反應用氧化數比用化合價方便得多。現在氧化數已成為化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用來定義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的概念和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但在我國現行中學化學課本中,仍用正負化合價來定義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概念。將前面所述氧化數概念及其應用,與中學化學課本中化合價概念的定義及其應用對比一下,就可看出,中學化學課本中所定義的化合價實際上指的是氧化數,它不同於現代化學中的(如大學化學課程中所應用的)化合價概念。
氧化數和化合價兩個概念的區別
如前所述,氧化數概念是從正負化合價概念分化發展產生的,這既說明它們有歷史聯系,又表明氧化數和化合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化合價的原意是某種元素的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相化合時兩種元素的原子數目之間一定的比例關系,所以化合價不應為非整數。例如,在Fe3O4中,Fe實際上存在兩種價態:+2和+3價,其分子組成為:Fe+3·Fe+2[Fe+3O4]。氧化數是形式電荷數,所以可以為分數。引入氧化數概念後,化合價概念可保持原來原子個數比的意義,而不必使用「平均化合價」等容易使化合價概念模糊的術語了。這也正是氧化數概念在正負化合價概念的基礎上區分出來的理由之一。
化合價的意義和數值與分子中化學鍵的類型有關。對於同一物質,其中同一元素的化合價和氧化數兩者的數值一般是不同的。對於離子化合物,由一個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簡單離子的電價正好等於該元素的氧化數。其他離子的電價數與其中元素的氧化數不一定相等。對於共價化合物來說,元素的氧化數與共價數是有區別的。第一,氧化數分正負,且可為分數;共價數不分正負,也不可能為分數。第二,同一物質中同種元素的氧化數和共價數的數值不一定相同。例如,H2分子和N2分子中H和N的氧化數皆為0,而它們的共價數分別為1和3。在H2O2分子中O的共價數為2,其氧化數為-1。在CH3Cl中,碳的共價數為4,碳的氧化數為+2,碳和氧原子之間的共價鍵數卻為3。
則,鐵在四氧化三鐵中有兩種化合價,四氧化三鐵可視為FeO·Fe2O3,有2價的也有3價的,但它的氧化數是8/3.
B. 化學方程式配平
鐵:0價到+3價,升高3價
硫:+6價到+4價,降低2價
根據最小公倍數,Fe前面應該乘以2,H2SO4前面乘以3
但是要注意,H2SO4前面乘以3僅僅表示的是發生化合價變化的S,因此SO2前面應該是3,但是在Fe(SO4)3中還有3個硫酸根化合價沒有變化,即有3分子硫酸是作為酸參加反應的,因此H2SO4前面應該乘以6才對,這樣根據H可以知道,H2O前面配6
2Fe+6H2SO4=Fe2(SO4)3+3SO2+6H2O
這道題目的關鍵是其中的硫酸有一部分是作為酸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你在配硫酸前面的系數時,一定要把作為酸的這部分硫酸加上去。
化合價下降的是氧化劑,即H2SO4
化學家上升的是還原劑,即Fe
C. 碳酸水是什麼怎麼配製
碳酸水(英文:Carbonated water),亦稱蘇打水(soda water廣東話音譯),是溶入了二氧化碳的水。溶入二氧化碳的過程叫做碳酸化。碳酸的化學分子式是H2CO3。
從前,碳酸水由一家德國賽爾脫茲的天然氣泡礦泉水公司生產,他們將水放入瓶中,然後加入碳酸氫鈉製成。根據蘇打俱樂部出產的碳酸水瓶上標示之製成分量,也是用小量的食鹽、檸檬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銨、硫酸鉀或磷酸鹽製成,這些添加劑使得碳酸水略帶鹹味。
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為發現碳酸水製作方法的第一人。他在利茲的一間啤酒廠中,將一碗水放啤酒桶之上的一個地方。之後,二氧化碳和氮兩種氣體便覆蓋住發酵啤酒桶上的水碗。當時,人們多是用二氧化碳和氮來滅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意想不到,水加入了氣體之後更有宜人的口感,於是他為朋友提供碳酸水作一種刷新的飲料。1772年,約瑟夫·普利斯特里出版了一本書,《水和氣之結合》,描述把硫酸滴在白堊上,會釋放二氧化碳,並且鼓勵人們用盛滿水的碗收集氣體。
1771年,瑞典化學家盧本·貝格曼獨立發明一種與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發現碳酸水製作方法相似的製造過程。但不太成功,他設法再生產自然地冒泡的泉水,當時認為冒泡的泉水對健康有益。
現在,碳酸水都是由被加壓的二氧化碳通過水做成。加壓之壓力比標准大氣壓力更強,使其增加溶解度,令更多二氧化碳溶入。當瓶蓋打開,壓力被釋放,氣體形成泡沫出來,如此形成獨特泡影。
碳酸水最出名是好處是去除污跡,例如咖啡杯中的咖啡污跡,或銀的污跡 。據說葡萄酒污跡可以混入食鹽,然後加入大量碳酸水去除。
今天,碳酸水在雜貨店有售,製作亦非常簡單。
軟飲料和碳酸飲料(汽水)其主要材料就是碳酸水。
D. 斐林試劑是怎麼配製的
A液配製是把50g氫氧化鈉和137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ml蒸餾水中;
B液配製是將34.5g結晶硫酸銅和0.5ml硫酸溶於500ml水中。
斐林試劑A液和斐林試劑B液反應生成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A液和B液必須反應完全後再加入待測樣本里,而且必須是現用現配。
因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放在一起會產生氫氧化銅沉澱,所以現配置的斐林試劑才能不使兩者反應完全,時間長了都變成沉澱就沒效果了。
(4)化學家怎麼配擴展閱讀
斐林試劑是公元1849年由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製作出來,可以用來區分水溶性的醛及酮官能基,也可以用來測定單糖。
斐林試劑可以用於鑒定含有羰基的化合物是否為醛或酮。試劑中的二價雙酒石酸鹽負離子螯合物為氧化劑和此檢測中的活化劑。若化合物中具有醛基,則會被氧化呈陽性反應,此外除具有α-羥基酮官能基的化合物,其他酮類皆不與斐林試劑反應。
該反應原理是二價雙酒石酸鹽負離子會去氧化羧酸陽離子,在這個過程中螯合物的中央二價銅離子被還原成為一價銅離子(即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形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此即斐林試劑的陽性反應結果。反之,沒有發生沉澱則為陰性結果。
E. 斐林試劑怎麼配置測試還原糖,極其原理
1、斐林試劑配製方法:0.1 g/mI NaOH(甲液)和0.05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製方法是將125 g氫氧化鈉和137 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 mI,蒸餾水中(貯於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製方法是將34.5 g結晶硫酸銅溶於500 ml水中,加0.5 mI硫酸。混合均勻。
2、測試還原糖原理: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3、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般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將混合後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現磚紅色沉澱;如待測液中不存在還原糖,則仍然呈藍色。
(5)化學家怎麼配擴展閱讀:
1、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發明的。常用於鑒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試劑與單糖中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2、斐林試劑需要現配現用,新配置的Cu(OH)2溶液呈懸濁液,與還原糖反應最充分,磚紅色的Cu2O生成也最多,均勻飽滿的分布在溶液中。放置後的Cu(OH)2溶液,一方面會發生沉澱,影響與還原糖的接觸面,另一方面Cu(OH)2自身發生分解反應,生成CuO黑色沉澱,都會影響實驗效果。
F. 斐林試劑如何配製
斐林試劑是由德國化學家斐林在1849年發明的,它由NaOH的質量分數為0.1g/mL的溶液和硫酸鈉的質量分數為0.05g/mL,還有酒石酸鈉鉀配製而成。它可與可溶性還原糖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氧化亞銅沉澱,因此斐林試劑常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存在與否。
G. 斐林試劑怎麼配
將36.4g CuSO4.5H2O溶於200mL水中,用0.5mL濃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釋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71g NaOH固體溶於400mL水中,再稀釋到500mL,使用時取等體積兩溶液混合。
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發明的。它是由氫氧化鈉的含量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含量為0.05 g/mL的溶液,還有含量為0.2g/mL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的,其本質是新配製的氫氧化銅。
它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因此,斐林試劑常用於鑒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與否。
H. 化學配平方程式C4+O2—CO2﹢H2O怎麼配
C4???是CH4吧?
CH4+2O2--CO2+2H2O
I. 含有四氧化三鐵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如何用化學家升降法配平
Fe3O4可以寫為FeO·Fe2O3,所以一個+2價Fe,兩個+3價Fe要被還原成Fe單質一共下降8價;
而CO的C為+2價,要成為CO2要上升2價,所以是1:4的關系,即FE3O4+4CO=4CO2+3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