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葯物化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哪些
葯物化學(Medicinal 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學和生物學基礎上,對葯物結構和活性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
葯物化學的任務包括:研究葯物的化學結構和活性間的關系(構效關系);葯物化學結構與物理化學性質的關系;闡明葯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鑒定葯物在體內吸收、轉運、分布的情況及代謝產物;通過葯物分子設計或對先導化合物的化學修飾獲得新化學實體創制新葯。(*≧m≦*)
❷ 葯物化學中什麼是前葯,舉例說明哪些是前葯:什麼是基本結構,舉例說明哪些是基本結構
前葯是指在原型葯物葯物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結構修飾使之降低毒性或對人體的傷害及不良反應,形成的新化合物稱為前葯。當前葯進入體內後,在酶的作用下使之還原成為原型葯物,發揮葯效。如阿司匹林就是水楊酸的前葯,水楊酸經乙醯化生成阿司匹林,減少服用時對胃腸道的刺激,進入體內後通過酶的作用還原成水楊酸發揮解熱鎮痛的作用。此外,用於腫瘤化療的5氟尿嘧啶經結構修飾生成的「卡培他濱」是最典型的多級前葯。前葯的基本結構是酯鍵、內酯間、環醯胺,甲基醚等。
❸ 什麼是葯物化學,它研究的內容和任務是什麼
葯物化學是建立在多種化學學科和生物學科基礎之上,設計、合成和研究用於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葯物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涉及發現、發展和鑒定新葯,以及在分子水平上解釋葯物及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機理。此外,葯物化學還涉及葯物及其有關化合物代謝產物的研究、鑒定和合成。
葯物化學部分主要包括葯物的名稱、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及構效關系等方面容。是執業葯師必備的葯學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葯物的名稱、 化學名稱、化學結構、理化性質、用途及重要葯物類型的構效關系。
2.掌握葯物在貯存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及其化學結構和穩定性之間的關系;以確保用葯安全、有效。
3.掌握一些重要葯物在體內發生的與代謝有關的化學變化及與生物活性的關系。
4.熟悉以光學活性體供葯的葯物的立體化學結構、生物活性特點及命名。
5.熟悉近年來上市的新葯的名稱、化學名稱、化學結構和用途。
6了解各類葯物的發展史和最新進展。
7.了解影響葯效的一些結構因素,葯物化學修飾的目的和方法,新葯開發的途徑和方法。
❹ 葯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任務有哪些
簡述葯物化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任務?
答:葯物化學是用現代科學方法和手段研究化學葯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合成工藝、構效關系、體內代謝和尋找新葯的途徑和方法的綜合性應用基礎學科.
葯物化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1.化學結構與葯名—通用名和化學名
2.理化性質—溶解性、穩定性和鑒定方法
3.合成方法和工藝;
4.葯理活性—作用機制、吸收與代謝途徑和構效關系;
葯物化學的主要研究任務:
1.為有效利用現有葯物提供理論基礎
2.為生產化學葯物提供經濟合理的方法和工藝
3.不斷探索開發新葯的途徑和方法 .
❺ 誰有葯物化學物質的化學式和結構式 跟我說下好嗎
1 洗手液: 苯酚 C6H5-OH
2 胃舒平: 氫陽化鋁 Al(OH)3
3 通用名 酮康唑
化學名 1-乙醯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甲基)-1,3二氧戊環-4-甲氧基]苯基]-哌嗪
分子式 C26H28Cl2N4O4
分子量 531.44
自1802年道爾頓提出原子假說,1811年阿伏加德羅又提出分子學說以來,化學一直在原子和分子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著。1869年門捷列夫所發現的元素周期律及在此基礎上構成的元素周期表,使化學從而成為一門有著嚴密體系的學科。由於當時對於原子和分子的結構理論還停留在假說的階段,化學家的研究工作主要側重於元素的發現、分析或分離組成復雜的樣品的方法以及新化合物的合成,所以化學的傳統定義中只強調合成和分析兩個方面。這個傳統在基礎化學教育中至今仍然有著深刻的影響。20世紀物理學家對原子結構及有關分子、晶體結構的實驗研究成果和以量子力學為代表的諸多理論研究成果,使晶體、分子與原子結構的測定結果和化學家為分子、晶體所設計和編制的化學式與結構式在元素論的基礎上演化成為化學家的一種學科語言。在此基礎上,合成和分析方法的設計與實踐便從主要依靠化學家的個人經驗和技術的方式轉為同時在理論的指導下的半經驗方式。化學學科發展的階段特點在今天的化學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痕跡。這個事實說明,在考慮21世紀的化學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目標和內容時,不可不研究20世紀的化學現狀,並對其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作出合理的預測,至少也應該對21世紀初的化學學科特點作出有根據的預見和合理的分析。
化學學科的現狀可以從理論和技術兩方面對其目前的水平及問題作一簡單扼要的介紹。
雖然發現元素的工作,早年是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共同努力的一個領域,但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逐一被填滿並發現天然存在的元素已經告罄之後,用核反應的方法製造人造元素的工作,幾乎成了物理學家的專利。而以原子為基礎的化學鍵理論的發展,深化了對分子結構(包括晶體和原子的其他聚集態)、性質及反應性能的了解,並喚起對分子及其聚集態體系功能的研究與開發的重視。因此,分子及其聚集態等逐步成為現代化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由於合成化學和分析方法的多年積累,加上檢測和分離技術的進步,已經發現並確定了其組成和結構的化合物以及在實驗室里合成出來的新化合物,到20世紀末將超過2 000萬種(1999年12月已達到2 000萬種),其中有一小部分已建成資料庫,但目前資料庫的使用率大約只有10%左右。
利用物理效應和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多種譜學方法和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例如,利用掃描隧道顯微技術(STM),人們已經能夠探測到原子或分子在固體表面上的排布規律,也可以探測到鹼基對在DNA雙螺旋中的排布情況。水平檢出靈敏度達到10-1 nm的量級,垂直檢出靈敏度達到10-2 nm的量級。在動力學過程中,譜學方法的解析度已經可以滿足由10-15 s到以d(日)為量級的從超快過程到與生物體系有關的極慢過程的研究。在有機合成方面,化學家在合成時似乎已經不再存在禁區,只要預先設定的化學式和結構式是「合理的」,合成的問題就僅在於方法和路線的選擇,以及產率的高低了。藉助於資料庫和專家系統,結合已有的一些經驗規律,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方法在葯物化學及材料科學中已經取得很大的成績。近幾年來興起的組合化學方法,通過把中等數學中的概率論及排列組合方法和反應試劑固定化技術結合起來,使具有預期葯效或功能的化合物的合成與篩選的效率提高了幾個量級。在研究對象方面,化學家的視野已大為擴展,由地球擴展到了其他星球和整個宇宙,由各種外場效應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擴展到在無重力條件下的化學反應等等。這一切成就使得20世紀的化學家的目光更加敏銳和開闊,信心更為堅定,和其他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互相支持的自覺性也遠非昔日可比。
但是,也應當看到,化學在融入其他學科的同時,存在著過分重視化學物質的合成技巧和它們的功能的偏向,以至於化學家的基礎研究課題,大多是其他學科中的課題,如光合作用,生命起源,針對某種特殊疾病的有效葯物等等。對於化學本身的基礎研究課題反而被疏忽了。我們應當重視對其他學科領域及技術領域的積極參與,但是一門學科如果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不夠重視,不能吸引優秀的研究人員來從事有關的研究工作,它就會失去活力,甚至於失去存在的價值。近年來,化學學習熱情的低迷不振,不能不認為與此有一定關系。只是因為化學人才在就業與薪金方面一直保持著相對於其他自然科學的優勢,才使這個問題沒有進一步激化而已。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量子化學理論和方法的進步與發展,對化學結構理論,特別是化學鍵理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化學家研究微觀世界的能力。以物理學中的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等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化學熱力學和化學統計力學等為化學提供了化學平衡理論、化學反應速率理論以及對給定體系的基本熱力學性質的理論估算方法等等。但是應當認為,化學理論的發展速度相對於化學的整體發展速度而言,是不盡如人意的,對此本文不準備展開,只做一般性的討論。
化學在這兩個世紀里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評價體系,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化學家對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的含義往往只從狹義上來理解,因而常常疏忽理性的思維,人們習慣於接受物理學的基本原理與定律,借用物理學和其他技術科學所提供的新技術,在這方面通常表現得非常開放和非常敏感,對於新技術的採用則更為明顯。但是在另一方面,化學家很少對結合化學運動自身的更為基本的規律進行研究,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許門捷列夫的成功啟發了一些科學家,認為用分類、統計和只針對系統內的某些性質找尋規律性(經驗或半經驗的)一類的方法,加上以實驗數據(有限的)為依據,或以實驗數據(有限的)為證據的做法,就成了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的主要註解,同時可能成為化學家從化學教育中繼承下來的,最傳統的學習和研究方法。
化學運動有沒有本身的規律?現在借用的物理學規律或原理是否真正揭示了物質化學運動的化學本質?這是21世紀化學家們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化學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先由常用的化學反應判據來看,熱力學判據是:ΔG<0是體系中有關過程具有自發進行的趨勢或蘊有自發進行的推動力的方向。(這個判據在微觀世界中常以體系能量最低原則的形式出現。)熱力學判據對於平衡體系,線性化學體系來說,顯然是久經考驗,不應懷疑的。但是熱力學判據應用時的條件是必須先確定始態和終態(可以是虛擬的,但必須是確定的)。可是對於一個尚未研究過的化學過程,又如何能夠確定它的終態呢?倘若一個體系在變化後可能達到的終態不止一個,熱力學判據只能告訴我們,其中ΔG<0的數值最小的過程將是最可能的(但未必是最現實的)。例如在生物體的化學變化中,完全分解或氧化成CO2、H2O、N2等時的ΔG應是最小的,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可能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通常並不是化學變化的第一選擇。大自然里動植物化石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例子,農家肥的成熟過程也是一個例子。
現在已經知道,體系的變化往往要經過相當復雜的過程,形成許多所謂的反應通道,表現為產生多種副產物。這種情況在有機化學中十分普遍,而且分子的結構越復雜(分子包括的對稱性元素越多),分子鏈越長,分支越多,結果就越復雜。副產物,異構體,交聯率,分子量分布和介觀物相的差異,原子簇組成的變化等等,皆由化學過程的復雜性所致,可以作為遠非能量最低原理所能概括的重要例證。局部的能量或瞬時結構的判定與推測,現在仍然遵守著一個原則,即能量最低(相對於始態或另一個虛擬態)原則。在這個原則下設定的構象及其有限的變化(即準定態近似),是量子化學計算的基礎。
物理運動中,過程方向是由種種定義明確、物理圖像清晰的推動力所決定的,如萬有引力、電性力、分子間作用力和核子力等。如果把它們直接用於化學過程時,就有著定義模糊,圖像與實際體系並不完全符合的問題。這點在前面提到熱力學問題判據時已談到,不再重復。
例如,H2和O2本來是各自穩定存在的,當混合後經過引發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水,已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實。為何會發生反應?現在的化學理論提供的基本思路為:一是由過程的ΔG<0告訴我們,生成水後體系的自由能可以變得更低些;二是告訴我們在H2和O2獲得活化能後,是如何發生鍵斷裂和鍵生成過程的,由量子力學方法可以計算出過程中體系的勢能變化(如勢能面或勢能曲線),可以討論反應物分子在反應時應當取何種相對位置(如頭對頭或肩並肩等)對反應可能更為有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