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讓孩子上國學幼兒園好嗎
中華文化最好的給養是國學經典, 「親愛我孝何難」;「凡是人,皆須愛」;「聖與賢,可馴致」……中國的文化之根正潛移默化地注入到孩子的心中,願經典文化寶藏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和弘揚。
在了解兒童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的基礎上,不影響兒童正常活動同時,選擇適當的時間,以游戲、故事、兒歌等多樣化的形式,選取對培養幼兒德育、智育發展起積極作用的內容進行教育,不能眉毛胡須一把抓。「經典是本,詩文是末」,在內容上要循序漸進,要先養德,再啟智。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主動的獲取新的知識和理念,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鴨式的學習,所以要求老師在尊重幼兒天性和教育規律的前提下,還是要有一定的組織和引導能力,以幼兒感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循循善誘。例如學習《弟子規》時,教師很多時候都配以情景表演進行教育教學,「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教育幼兒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告訴孩子到哪裡去都要告訴父母,回家也要稟報父母,做事要有規律。
Ⅱ 讓孩子上國學幼兒園好嗎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是想問幼兒園教國學好不好?還是想問辦一所國學特色的幼兒園前景如何?因為這兩點是有一些區別的。童風雅頌國學幼兒園從一名資深國學特色幼兒園的園長了解到,通過開園一年多的時間,發現園所確實有了明顯的變化,從孩子的變化,老師的變化,再到家長的變化,幼兒園經營得越來越好,同時也不需要擔心園所經營的問題了。起初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後來發現這是國學帶來的改變。
開辦國學幼兒園的三大主要優勢:
1、做教育的一定要懂國家政策形勢
現在國家在大力提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國家相繼出台了一些文件做相應的指示。其中包括教育部頒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還有近期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所以辦國學特色幼兒園是市場還是很火熱的。
2.國學幼兒園代表精英家庭的需求
辦一所幼兒園,實際上作為投資人時刻要認識到,我們的客戶就是家長,那麼我們實際應當要做的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客戶才會認同我們。所以開辦一所幼兒園實際上是要滿足家長的需求。人文需求是現如今家長比較急需,也就是孩子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和行為禮貌的規范等等。畢竟這些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急需的,也是能夠伴隨孩子一身成長的。
3.國學特色幼兒園有利於園所穩定
這一點也是園長感觸比較深的,幼兒園剛辦起來的時候,老師團隊特別難帶,而且流失率非常高,畢竟老師的年齡都不是太大,但至從園所定位國學特色以來,老師的整體素質也逐漸提升了,也懂得感恩了,自然而然的與家長關系處的是越來越好。
總之做國學特色幼兒園還是很有前景的,但不能僅僅是讓孩子上上國學課,更應該是園所整體運營及教學的導入。
Ⅲ 你會讓孩子上幼兒園還是國學私塾
昨天有位寶媽給我留言:再過半年,我家小孩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 盼著他長大,也不想他長大,我想作為母親的你們也能感同身受。
一直想給孩子最好的,也不想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是送去上幼兒園,還是去上國學私塾?我好糾結啊......
昨天才開了家庭會議,雙方父母和老公都希望送孩子去上幼兒園,覺得幼兒階段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會生活上的知識、與同齡人相處等,享受玩耍的快樂,逐步養成規律上學的習慣。至於學習方面,沒有那麼重要,以後該學的時候自然會學。
而我更偏向於送孩子去國學私塾,希望孩子從小接受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化的熏陶,以後不做死讀書的人,而是一個有著文化修養和良好品質的社會人。國學私塾里也會有老師、小朋友,一樣會學著相處,一樣會有生活上的認知啊。家人卻覺得我是逼著孩子從小讀枯燥的文字,以後反而會產生厭學情緒。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國學這個詞太大了,我贊成孩子小學階段側重語文,多讀經典。但是中國古代很多思想真的是把人奴化,把人教條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知道國學班到底教些什麼。幼兒園孩子又沒有作業負擔,每晚家長能帶著孩子親子閱讀,養成閱讀習慣,足夠了。
我親戚的孩子上過國學堂,經歷過一些事情後,強烈不建議讓孩子去。尤其這么小的孩子,因為國學堂普遍硬體軟體不夠。私人的沒有資金支撐,師資和生源變動都很大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是去好的幼兒園更適合。
畢竟孩子需要的是各種能力 比如動手、創新、思維、情商等等。國學堂都是死讀書 枯燥,孩子以後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寶學習要真想讓孩子學國學經典,寶媽個人陪孩子讀效果更好,千字文,詩經,唐詩宋詞三百首都是短小簡潔,通俗易懂的,大點兒了可以講點歷史,唐傳奇,世說新語的小故事,其他的真不適合小孩子。
另外,在上一篇文章講過千萬不要學什麼弟子規。我也不建議小孩子太早去上國學私塾,國學的東西有很美好的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害人不淺的思想,小孩子還不會加以鑒別,國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商榷,給孩子教出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就不好說了,和孩子一起閱讀古詩,玩玩對對子,一起寫寫書法,讀讀散文,是挺好的。
文學這個東西,畢竟講究的是愛好和堅持,天天死記硬背沒記住多少古章名句,倒背的孩子頭昏腦脹,早早厭煩,實在沒有必要的。
正經意義上的國學,不外乎是面對西學東漸的局面,把上下幾千年的中國學術拉到一起生造出來的一個概念,用現在的分科可以劃為古漢語、文獻學、博物館學、圖書館學、考古學、哲學等十幾個專業,通常包括四書五經、二十四史、四大名著、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唐宋八大家,以及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經史子集、孫子兵法、貞觀政要、呂氏春秋、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水經注、陸羽茶經等等。寶媽們真的覺得你孩子現階段適合學這個?
如果不是這些,只是《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等,不過是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些早就扔進了歷史垃圾堆的糟粕再撿回來而已,
偽國學門檻低,圈子大,極大地團結了哲學民科、職業騙子、雞湯廚子、盈利性培訓機構、神棍等人群,寶媽真的願意你的孩子用舊時代的頭腦去迎接互聯網+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
教育是一門科學,外國人不學中國國學,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的培育沒受任何影響,如果只是簡單地想讓孩子愛好中國古代文化,幼兒園是不是早了點?
幼兒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我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其教育目標應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進一步教育打好基礎「。為此,在早教行業里默認為早教的最佳時期為0-6歲。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的和生化的變化;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的發育。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確實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人類對各種信息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現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也是孩子發展的機會之窗,就是寶寶獲得智慧的最佳時機。
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在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