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初中化學高效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化學高效教學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1 11:34:36

㈠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採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恆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採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分散教學,宜採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迴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採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新教材編入的「常識性介紹」及「選學」內容,語言敘述豐富有趣,學生願讀、易懂,且常常以形象逼真科學的圖表描繪。這些內容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果把這些內容同以往教學一樣放在課堂上由教師講,既造成教學課時上的緊張,又發揮不了教材特點,因此,在教學上也要靈活處理,採用詳講與學生自學,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既能解決課時緊張的矛盾,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㈡ 初中化學教學技巧有哪些

關於初中化學教學的技巧問題,很多老師都提出了很好的觀點,在這里我將部分教學技巧總結了下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教學技巧

1.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語言規范、准確能使學生得到嚴格地訓練,形成一絲不苟的學風。教學語言在字斟句酌、符合學科知識的前提下,還應精練、豐富、生動活潑,又有幽默感,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疲勞,激發學習興趣。興趣的培養在於誘導。我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學生剛接觸化學,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是對化學實驗。但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往往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為此我及時對學生進行了化學史教育,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四大發明……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並感到學好化學知識是多麼重要,增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所謂精講,指既要配合教材內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就是要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創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學知識內容龐雜,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了它們的內在聯系,區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形成網路,抓住其實質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和疏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3.加強實驗教學是抓好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

教學中我反對「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下背實驗」的應試教學。我認為實驗時要做到操作規范化,並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從具體觀察上升到抽象思維。對分組實驗應要求學生做好預習,仔細觀察實驗現象,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實驗報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因此教師的教要落實到學生的學上。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學形式,教師的一堂課不能只滿足合乎科學性、系統性,還必須看到學生是否有了獲得知識的動力,是否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進行思考和學習,是否處在積極的智力活動中。

如何學好初中化學

1.勤於預習,善於聽課做筆記,並試著做一做課後的練習。

2.常復習,多記憶,課後應及時復習,認真做作業。

3.吃透課本,聯系實際,以課本為主線認真吃透課本。

4.重視實驗,培養興趣,認真細致的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學習化學前准備兩個筆記本。

㈢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率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試教育依然搞得轟轟烈烈,我們既要切實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還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又要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減負不能降質,還要達成增效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得不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做足文章。那麼,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我認為必須進行有效教學,即從提高課堂效率做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一是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二是要理解學生,正確看待學生;三是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
二、最大化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1、開展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轉變學習方式
新課改下的教學,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問題、收集資料並形成假設方案,最後對假設進行驗證與交流。
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探究。實驗原理是什麼?難道只能用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嗎?能否用木炭來代替?如果能用,應該怎麼做?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開始了一系列探究實驗。學生設計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實驗方案,如用木炭代替紅磷,但集氣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的;有用凸透鏡聚光加熱的等等。並且要求他們講出自己所選裝置的優點和不足,分析溶液進入集氣瓶不到1/5的原因,並要求學生找到一般規律,對生成物和反應物的要求按探究的步驟嘗試寫探究報告。
學生們集思廣益、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想出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實驗設計得更加完善,實驗更加成功,那麼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師先不加以評論,讓學生通過親身實驗去探究,讓實驗事實說話,這樣學生體會會更深。
2、建立學習小組,提高學習效率
如何讓所有學生都動起來,這是現在學校,特別是農村中學的難題。
管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化整為零,使活動單元縮小化,任務具體化,效益就能最大化。我實行小組自主管理,我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每組4-6人。各小組選出組長一名,對小組負責,小組內互相督促、互相鼓勵、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展開互助學習,一個同學會,其他同學都會了;在課堂進行一些小組間的競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精神;經常搞一些辯論活動,讓學生學會溝通、表達自己、展示自我。 3、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情景,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設計幾個動情點,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酸鹼中和反應》一課時,創設這樣一個情景:【學生表演小品】上課鈴聲一響,有一同學走進教室突然感到胃很不舒服,可能是胃酸過多引起的。然後讓全班同學幫助該同學解決這一難題。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給她吃胃舒平,有的說:吃氫氧化鎂,有的說:吃雞蛋殼,有的用墨魚骨,有的用小蘇打等等。學生表演惟妙惟肖,課堂氣氛空前高漲,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4、利用多種途徑,讓學生快樂學習?
初中化學需識記的知識比較多,有時又很集中。如元素符號,學生很難很快記住,為此我從講第一節課開始,將需記住的元素符號分批地布置給學生,並實施形象化教學,如H像梯子能爬高,C像半月能照明,O像嘴巴能呼吸……並讓學生製成小卡片,上課時讓學生比賽,看誰記得牢記得快;把化合價編成順口溜;把重點內容寫成韻語,簡化記憶,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5、開展課外活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通過舉辦化學講座、化學課外實驗、化學晚會、化學牆報、參觀化工廠、進行社會熱點問題的調查、撰寫化學小論文等活動,讓學生感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化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體驗成功的喜悅。這些活動能開闊學生視野,激發他們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要經常性地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主導卻是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科了解得越多,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或者使用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游刃有餘。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在一朝一夕中鍛煉,不斷地汲取知識、充實自己、

㈣ 學好初中化學的七大方法技巧

學好初中化學的七大方法技巧具體如下

第一 勤思考 敢提問

化學作為初三才開始的一門新學科,本身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同學們要多問為什麼。一定要敢說,敢問,敢質疑,不要擔心說錯會被老師會批評。(相反老師喜歡這樣的學生)

第五 勤動手,細觀察

做實驗前要寫好實驗報告,在理論上理清本次實驗的內容,去了實驗室要從現象上驗證它。如果沒有出現理論上的現象,要分析為什麼。(是操作問題,還是葯品量的問題)這樣做實驗才有樂趣。

一定要自己動手。同學們去了實驗室,一般都是膽子大的操作,其他人只是圍觀或者遞個東西什麼的。久而久之,膽大的學生越做越好,圍觀的那群人幾乎不會做實驗。

第六 求落實

不管是學到的理論知識還是做過的實驗,我們一定要落實。這樣我們才能把老師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總結,學習化學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水到渠成!

㈤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 通過化學史教學感悟科學方法
自然科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學家們長期的科學實踐中,逐步摸索、積累、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們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創造思維,具體體現在他們探索自然世界的足跡之中。化學發展史能充分展現科學發現的過程,為化學科學方法教學提供生動而豐富的材料,使學生更全面而系統地體會科學方法。
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如拉瓦錫、盧瑟福、侯德榜、門捷列夫等眾多中外化學家,他們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精妙絕倫的實驗構思,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科學方法教學素材。例如,盧瑟福的原子結構行星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粒子散射實驗,標志著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征程邁進了一大步。他所採用的實驗、模型的科學方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可以提供這樣的素材:17世紀時,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敞口的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發現加熱後質量增加了,他得出結論,反應後物質質量增加。事隔百年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做了密閉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的實驗,他發現密閉時稱量反應前後質量不變。
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作為學生學習的範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仿效、去運用。從化學發展史中吸取化學思維、化學方法的精髓。
二、根據初中生認知特點進行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的起始年級。從學生學習和運用科學方法的角度考慮,完全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觀到微觀、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示的過程,這一過程也體現了科學方法本身的層次性。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科學既是知識體系,更是研究過程。掌握科學知識,理解科學過程,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素養。同時,學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按科學研究的要求來要求學生,否則學生會因達不到要求而失去興趣。
1.通過知識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於科學方法的應用處於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狀態下,完全是靠教師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其中的。尤其是在化學教學的初始階段,如果直接將各種科學方法以顯性的形式教給學生,並要求他們機械識記,學生不但難以理解,而且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科學方法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在學生不經意間引入某種科學方法,誘導學生自主能動地去了解和運有科學方法,真正把握某種科學方法的精髓。將科學方法教學的內容滲透在知識教學中,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建立、發展,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不斷完善和應用過程中,以及各知識點相關聯的地方,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因此抓住知識和方法的結合點是通過知識教學滲透方法教育的關鍵。
2.促進知識網路的形成
化學知識涉及的面寬且量大,內容分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心強、易沖動、學習的韌性與持久性欠缺,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知識網路、使學習更具持續性和連貫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化學科學方法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幾種認知規律,建立一個知識網路。
為了系統掌握所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就必須找出各種元素的單質、化合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根據這些知識體系,建立一個完整的網路,從而將單一的知識系統化、網路化,以便牢固掌握。而基本理論的學習則要善於聯系實際,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將所獲得的一些知識串起來,進行整理,從而形成固有的規律。
三、通過實驗探究強化科學方法教學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滲透是科學方法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驗中經常要用到各種科學方法,實驗的過程也往往是科學研究過程的縮影,實驗探究更是科學探究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化,是化學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探究法。
例如,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紫色石蕊小花為什麼變紅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水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物)等等實驗探究中就體現了實驗條件控制的方法。由於科學方法的培養是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的,學生就能在運用科學方法的實踐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方法,這些對科學方法的認識也就能動態地存儲在學生的意識中。
總之,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方法,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科學方法作為正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蘊含有極大的知識價值,它能夠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必將使當前的化學教學能盡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化學學科發展的需求、學生終生發展的需求。

㈥ 如何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正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要運用教學這門藝術,從各個環節和因素做起,讓化學課更精彩更高效,讓初中化學這門新開的自然科學成為學生的歡樂的學習天地。對於初中化學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時還可能沒有掌握其特有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們要運用教學這門藝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省時省力。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因此結和我校的「指導自學,以練促能」教學模式,淺談幾點如何構建高效課與大家探討: 一、課堂要簡約、行之有效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中心 極值原理,又稱簡約性原理,即用最簡潔、最凝練的模式或定律去囊括和濃縮最大量、最豐富的事物和理象。所以說在化學課堂其實不必要搞的很華麗,而在教學過程中,用最簡單,最直接,最明了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所學的重點,難點,及知識要點。就象一把劍一樣直擊要害,而不必有那麼多的花架子。因些我們在化學課之前讓學生預習(這樣的預習可以有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學習起來效果更高),然後在課堂上,直接讓學生互動或都提問的形勢。這樣課堂學習就非常直接簡單,簡約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討論後能明白的不講,學生討論後還不明白的教師給予點撥。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要「精講」。既然要做到課堂精講,教師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備課是基礎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功。教師只有備好課,做到有備無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應該是演員與觀眾的關系應該是導演與演員的關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課之前就應該想好如何去做,就好象導演的劇本一樣,本節講的重難點內容,如何突破,如何實施在課前就要想好,才能達到精講的目的。例如在教到第一章第三小節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時,我在備課過程中設想到把講台完全讓給了我的學生。我預先把儀器和一些葯品放在實驗桌上,讓學生他們自己去觀察,然後我就把實驗操作的注意點說了一下,讓學生到講台上來邊演示邊講解實驗操作的注意點,演示完了再讓其他同學來指正和評價。這樣一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上課的氣氛活了,學生們學得有勁,教師教的輕松。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講得口出白沫,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狀況,在課堂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在備課過程中都要設想到,在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要真正做到精講,教師就必須精心設計上課要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竭力避免教學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2、課堂精講是關鍵 課堂是教與學的主陣地,無論是進行何種類型的教育,無論教育發展到何種程度,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要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始終是一個真理。那麼,怎樣的課堂才算高效呢?最重要的就是在課堂上精講。在課堂上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應該就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的課堂。從新課程的視角來衡量課堂教學是否實現了高效,首先要看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是否達到了相應的維度;其次要看教學過程是否是真正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高;最後要看教與學的過程是否是和諧、靈動、充滿生命力的,是否能夠體現出教、學雙方的相互激勵、共同成長。哪么這些最終的實現就是要將課堂上的時間還給學生,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講解要精練,點撥在精確。作為學生必須成為是表演的主體,作為教師應該通過主導性的指導、點播,濃縮課堂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但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演戲」,至多偶爾客串一下「配角」,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須做到啟發性、點播性的講授,做到點到為止;讓你的學生充分去「演」去「練」,在充分地、有效地練的過程中進入「角色」、領悟知識,理解原理,發展能力。 3、精練精反饋是課堂高效明證 精講到位了,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精練的問題。精練與及時反饋在課堂教學中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講不練,就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反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將大量的參考資料上的習題印給學生做,搞題海戰術,這種無效的練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而且消磨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了真正做到精練,我們現在使用的是「習題剪貼法」,即教師在詳細了解教材內容(包括教材中的插圖、實驗活動與探究、討論、資料、習題等),確定出重點和難點後,把幾本參考書上有價值的題目剪貼到一張白紙上,整理成一份考卷。關於「重點知識怎樣讓學生掌握?難點又准備採取什麼方法予以突破?「哪些知識需要進行重新整合?」等等問題,只有通過教師多研究教材,多鑽研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來解決。我相信這樣做,不僅可以為學生節省了寫化學作業的時間,又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的練習,大大提高化學課的教學效果。總之,精講精練及時反饋的目的在於使在學生主動的練習中,認真體會教師的講,進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古人曰: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教會學生學習必須重視方法的傳授,即把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教給學生。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綜合學科,它的基礎不僅體現在知識方面,而且更重要是在科學思維的方法方面。為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必須考慮學生學習方法的問題,採取的教學方法,必須能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領悟和掌握,教法一定要為學法服務。只有這樣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達到事北而功半的效果,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因些在課堂上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突出科學方法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獲取知識的方法有效的指導,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探究,交流與合作等方法,利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去提煉相關化學信息,促使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獲取新知識,新思想,從而得到全面的發展。(如哪些學法的培養 我們目前的教學,偏重了雙基。但我們也看到了這種現狀,有些學生,特別是女學生,「雙基」比較牢固,但成績一直不理想。這樣我們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運用模式中的合作探究,將化學實驗合理安排其中;在模式中的總結評價不但要讓學生相互點評,同時教師也要重點點評特別是一些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大,效率更高。 三、化學實驗是建構高效課堂的本質 化學是一門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能產生問題和問題情境。好的實驗能立刻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利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明顯現象使學生感到疑惑和不解,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使其產生探究的學習動機,那麼就能很順利地完成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理解。比如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得出,我們只需要營造這樣一個環境就行了:把金屬鎂、鋅、鐵、銅分別放在稀硫酸中,讓學生仔細觀察是否放出氫氣,以及放出氫氣的快慢,他們就能得出金屬的活潑性有快有慢。再如空氣的組成用實驗測定:當集氣瓶內的紅磷燃燒完畢,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時,我立即提出了問題:為什麼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圍繞這個實驗,引發了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空氣的組成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同樣,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時,教師並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講解,而是設計一系列問題逐步引導: 1.氧氣和氫氣實驗室製法的裝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異同?為什麼一個需要加熱,一個不需要加熱;一個用向上排氣法,一個用向下排氣法? 2.制二氧化碳的裝置應該怎樣裝配儀器? 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又應該怎樣收集、驗證、驗滿?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是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具有連貫性。學生通過討論能逐一得出結論。所以我在這一內容的處理上由學生自己討論,然後上台說出他們的實驗設計方案,並親自動手操作整個實驗過程,其他學生觀察,如有異議,可相互補充,並鼓勵創新設計。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我們必須重視和挖掘化學實驗的功能。新教材中沒有明確的學生分組實驗,很多教師怕麻煩,要麼不做實驗而純粹講實驗,要麼把實驗全部作為演示實驗處理,甚至將實驗的答案告訴學生讓學生背記。在從表面上看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但化學實驗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功能給抹殺。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需要一個過程,但這種能力一旦形成必將對教學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並將使學生受益終生,從長遠角度和知識運用等方面是高效。因此教師必須對化學實驗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監控學生,一種可能是實驗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白白浪費了時間;另一種可能是學生因隨意操作而造成意外傷害。因此,教師在這方面對學生的要求必須是嚴格的,必須讓學生明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比如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之前必須要對學生說清楚化學實驗室中的基本要求,如規范的操作和各種葯品的使用與保管等;在進行每一次實驗之前要讓學生通過預習明確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步驟、明確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事先要審查學生的實驗設計,並要求學生按規范步驟認真操作;要和學生一起做實驗,師生共同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體會成功的快樂、失敗的苦澀,師生共同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要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體驗收獲的快樂,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通過傾聽、交流、合作,學會知識、發展能力、完善人格。 四、媒體運用應簡單而清新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教學領域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尤其是針對一些微觀粒子的運動,速度較慢的化學變化,瞬間發生的化學反應,化工生產流程,以及一些有危險的實驗描述、模擬,是以往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比擬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和虛擬技術「標新立異」的模擬,能很容易地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直觀的環境中獲得知識。比如講一氧化碳的性質時,由於一氧化碳有劇毒,而中學化學實驗室又沒有製取有毒氣體的通風櫥,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網上資源來完成一氧化碳可燃性、還原性的實驗。這些形象逼真的實驗時而停止、時而展現、時而分散、時而組合,學生一目瞭然,無疑會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合理設計「學案」,確保高效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 「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課程標准、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要求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學法特點和心理特徵等情況,為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其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何引領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習得能力,求得發展。 1、「學案」設計的原則 (1)探索性原則。編寫學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學案的編寫要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重新實現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啟發性原則。學案中設置的問題應富有啟發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知識的奧妙,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頓悟性。 (3)靈活性原則。由於學生的基礎不同,在編寫時,形式上應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內容上也應盡量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4)梯度化原則。問題的設置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淺入深,小台階、低梯度,讓大多數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積極性。 (5)創新性原則。編寫學案時,強調內容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學案」編制的內容 (1)把教學中常用的基礎知識、化學思想、科學方法,以及常規的預習、聽課、查閱資料,重點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應用信息和評價信息的能力。 (2)隨堂性的「導學提綱」,將本堂學習資料或任務作學法上的加工,轉化成學生易感興趣、易於掌握的具體形式,從而指導學生快速、有效地 學習。在設計上突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練導引,主要是提出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重點知識、難點分析、教學時間安排,以及教學過程中需要的預備知識、工具和參考資料等。二是導學內容,主要是提出學習要求和對知識、學習方法、思維方法,以及學習的情感、意志、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提出自學思路,提出重點內容或討論課題等。其重點在於「導」,主要包括向學生導法、導路、導疑、導思。Ⅰ、導法,指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本堂內容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閱讀、自己分析。Ⅱ、導路,指引導學生理清教材的邏輯順序,讓學生遵路識其真,循序見其明。Ⅲ、導疑,指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質疑問難,學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生疑、答疑中把問題引向深入。Ⅳ、導思,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交給他們科學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學會思維。三是評價方法,主要是提出當堂達標的要求和考核辦法,其目的是鞭策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適時在課堂的最後一段時間內進行「課堂五分鍾達標檢測」。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說明的是,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化學反應原理等,「學案」設計的思路、內容會稍有差別。學生通過「學案」中的課前預設內容的引領,自己閱讀教材,獨立思考問題,或是小組實驗,同學間交流,討論等方式,對將要學習的內容自覺作了對比,帶著尚存的疑問走進課堂,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為了達到課堂高效,我們必須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實踐、總結、積累,發揮群體的智慧,不斷探討,挖掘自己的潛能,就一定能實現課堂高效化,達到省時又省力的效果。

㈦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化學課程的改革涉及到多個方面,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調整課堂教學策略,以新穎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實現化學教學效率的整體提升。
一、實施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教師在講授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知識時,可以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將化學教學拉近於日常所見的事物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夠集中精力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可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訓練中,如,使用化學知識解答以下各題:
(1)新鮮果蔬里包含的營養物質主要有哪些?
(2)用何種方法快速辨認羊毛與合成纖維?
以上例題都是生活當中較為多見的問題及現象,教師藉助這些可以設計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化學習題,經課堂學習後,學生能夠領悟到化學內容的隨處可見,從而增強對化學內容的學習熱情和研究興趣。
二、積極開展化學探究活動
化學實驗是十分關鍵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藉助課堂實驗,可讓學生直觀、明了地觀察到化學反應的整個過程,進而提升學生作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在解答某實驗題時,教師可啟發學生的探究性意識。例題:學生為了研究CO2與NaOH會否產生反應,並設計如圖1所示的3種實驗裝置,請嘗試解答下面的問題;
(1)圖1中裝置a、b為用到的儀器,請回答其名稱;
(2)這3項實驗當中,①③出現明顯變化,試想反應中觀察到的具體現象是什麼?
(3)②實驗因為儀器運用不正確,致使反應不夠明顯,如果替換裝置設備中的玻璃廣口瓶則可成功發生反應,應替換為何種儀器?改進後能看到什麼反應現象?
設計以上例題的初衷是指導學生研究CO2與NaOH之間可否產生反應,經過探究這個化學實驗題,學生能夠看出實驗裝置設計對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同時,觀察到CO2與NaOH進行反應時,容器內部的壓強比外界氣壓小[1]。探究類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自主能力、創新能力都有較大的幫助。
三、注意培養多種運用思維
教師可適時變換教學方法,使用多種不同的途徑來解答同一個問題,即以「一題多變」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2]。建立系統的化學知識網路,是快速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式。如圖2為鹽酸物質的化學性質網路圖,其中,「-」代表互相連通的兩物質間可進行反應,「→」代表前一物質轉變為後一物質,化合物A與C的類型不同,請進一步補充這個化學知識網路:
(1)A、B、C分別是何種物質,請寫出其化學式;
(2)按照補充後的知識網路,試寫出復分解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鹽酸物質間的化學反應比較復雜,學生難以快速掌握相關的反應知識,通過這個習題,學生可清晰地了解酸、鹽、鹼、金屬和氧化物間的反應聯系,因此,構建化學知識的網路圖,可幫助學生激發創造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四、結束語
化學學科和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理論和實踐的良好結合,積極培養學生探究化學相關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和深化理論類知識,並將其用於指導實際操作。此外,化學教學不僅要鍛煉學生的常規性學習思維,還要培養多方面思考的應用思維,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切實掌握處理具體問題的有效思路與應對方法。

㈧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奠定基礎,也能為學生將來參加工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做好准備。鑒於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特點,要想提高初中化學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打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下面本人根據兩年多來在初中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談一談對構建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一點粗淺的認識,僅供參考。
一、教師要明確高效課堂的概念以及對其有一個准確的認識
(一)高效課堂教學:就是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與作用,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三維目標的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高效課堂」屬於「有效課堂」的范疇。「有效課堂」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層次的追求應該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更符合時代和個體的價值取向,其顯性標志是:課堂教學既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又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還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說,「高效課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觸及人格和靈魂。
二、教師要掌握一些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是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於誘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引導並及時排除不利於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
初中化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大部分學生開始會對化學學習頗有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是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因此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或認為化學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不能靈活地理論聯系實際,原有的興趣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知識的分化,使原有的、暫時的興趣轉變為穩定的、持久的興趣呢?本人採取的方法是:結合書本中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對學生進行化學發展史的教育,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發明如造紙術、火葯等,論化學與現代化建設和生活的密切關系等等。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知識將直接關繫到祖國的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性,從而增強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初中化學需識記的知識比較多,有時又很集中。如人教版教材上冊第四單元課題2元素一節就出現了二十七種元素符號,如果讓學生一下都記住很難,為此我從第一章開始,將需記住的元素符號分批分期地布置給學生,並經常提問檢查,分化難點。同時把元素符號、原子團等製成小卡片,把化合價編成順口溜,把重點內容寫成韻語,簡化記憶。例如在煉鐵的實驗過程中,應是先通一氧化碳,把試管內空氣排凈後再用酒精燈加熱,當紅色氧化鐵完全變為黑色時,要先撤酒精燈,等試管完全冷卻後再撤掉一氧化碳。這個實驗經演示講解後,我們用氣—燈—燈—氣四個字來表示,使學生很快地掌握,並能完整准確地說出其四個字順序的含義及為什麼。
另外,我們還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於學習興趣、其形象識記能力超過抽象識記能力、再造想像力比較豐富的特點,成立了化學興趣小組,目的即為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筆、動口能力。從激發興趣著眼,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發動學生利用小葯瓶、塑料袋、鐵絲、蠟燭等廣泛開展微型實驗活動和將教材中的個別演示實驗改成家庭小實驗。例如學習了著火點以後,我們組織了學生做「燒不焦手帕」、「玻璃棒點燈」等實驗。除引導學生做實驗外,在教學中我還藉助於圖片、模型、幻燈、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教學。這些活動的開展消除了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感到化學有趣、樂意學,智力和能力同時得到了發展。
(二)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打造高效課堂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初中化學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要在四十五分鍾課堂內向學生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使學生能輕松接受,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除了要求教師自身有極其淵博的知識,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外,還要求教師在課前要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掌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暴露的問題、瞄準學習目標,深入准確、畫龍點睛地講,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激發思維,擴大密度,使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分鍾內思維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所謂精講,既要配合教材內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就是要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創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有些問題能學生自己解決或小組合作解決和自我展示的,教師只糾正和點評就可以了。
例如:初中化學知識主要分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計算、化學與生活五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來說,知識內容龐雜,涉及到三十多種元素,七十多種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們的內在聯系、區別異同、歸納對比、形成網路,抓住其實質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在教學中我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和疏通,從而達到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讓學生由感知知識走向動手實驗
化學教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講實驗不如給學生演示實驗,演示實驗不如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這三種方法掌握知識的效果是逐漸遞升的,講實驗和演示實驗只是學生的一種感知,只運用了學生的眼和腦,而動手實驗則是一種感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它能讓學生體會知識獲得的全部過程。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由「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進行實驗」、「獲得結論」、「交流評價」的全部過程。這樣學生的眼、手、腦、心等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參與了學習,效果自然就會很好,掌握的知識也就非常牢固。合作探究是學生掌握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實驗並不會都能成功,那麼失敗時分析失敗的原因也就是發現新問題,發現新知識的過程。這樣書本上的知識就會在實驗中得到擴展,得到升華。現在的化學試題中往往設計一些問題實驗探究題,這也是學生的一個弱項,把分組實驗搬進課堂,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應試技巧,避免在考試中失分,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動手實驗既能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實驗知識和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也能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發現問題,進而引出書本上沒有但在試題中常見的化學問題,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又達到知識在實驗中升華的效果。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學習化學的程度參差不齊,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差生更要多加關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知識傳授嚴謹的同時,更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建立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融洽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的學習氛圍。
總之,高效課堂是當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深化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它的開展既減輕了教師負擔,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

㈨ 如何開展高效課堂教學九年級化學

一、認真鑽研教材 選用教學模式
作為知識載體的教材,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以使自己明確教學目標與方向,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鑽研教材是在對教材理解、領會的基礎上,再對教材進行深加工處理。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教學設備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駕馭教材,把知識、技能和能力三者以及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把新舊知識相互聯系起來並注意前後照應。以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促進學習新知識,同時為以後有效學習作好鋪墊。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學化學用語,教師可以運用「講授——掌握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掌握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實驗,可以運用「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計算,可以運用「指導——自學式」的教學模式。
二、掌握學生學情 實施分層教學
差異性是學生個體之間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式,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具體對待。對於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難度大的問題上給與指導,並且要增大訓練的難度,以保持他們學習化學的持久熱情與動力,如單獨給這些學生開「每日一題」的「小灶」,要求解題時盡量用多種方法,鼓勵創新解題方法。對於學習勤奮,但成績平平的學生,教師一般在學習方法上指導,加強對他們學習筆記的檢查,科學講解例題,增強他們對概念的領悟,拓寬他們的解題思路。對於智力較好,然而學習鬆懈馬虎的學生,要重點對他們進行學習品質的教育,指定他們去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以此來強化他們的責任心,培養他們認真學習的態度。對於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不佳的學生,可以降低要求,慢慢教育和感化他們,鼓勵他們克服缺點,盡最大的努力學習。+
三、優化教學過程 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教學內容是化學知識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師要充分利用好40分鍾的教學時間和課堂之內的教學空間,這是優化教學過程,獲得高效率、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一)優化教學策略 提高教學效率
1.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深入分析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和新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教學《製取氧氣》一課,教師在已知學生的認知狀況和新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教材的特點,抓住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與興趣感,從實際生活出發,先指出氧氣在各個領域的重要用途,再引申到氧氣製取方法的學習上。這樣學生就覺得學習化學有了一個實際情境,感到化學與自己的生活很貼近,學起來就會覺得輕松多了,最後模擬氧氣的工業製法,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此時,教師提出「實驗室製取少量的氧氣是否也需要具備這樣一套大規模的工業製取氧氣的設備?」這樣的問題,學生會在思考中很自然地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2.以合理組織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教師在教學時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措施。可以有選擇性地對化學舊知識的要點進行檢索,指導學生對化學新舊知識構建聯系,為學生指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中觀察的要素和實驗重點,提供指導意見給學生,創設成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快樂。例如教學《製取氧氣》,教師並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加熱得到氧氣,而是要使學生通過自己預習,以及設計對比實驗方案,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從而使他們懂得是什麼物質的分解才得到氧氣的,這樣就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效率。
3.以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合、總結,理清與理順知識脈絡,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實現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示或幫助,促使學生能夠歸納總結、概括整合,這樣,學生懂得了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去理解和把握,並且能夠自覺地把握各個知識間的整體聯系。如教學《製取氧氣》,學生在掌握氧氣制備的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其它氣體的制備奠定了探究學習的基礎。學生能夠運用舉一反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充分說明他們已經邁出了學會學習的第一步。
4.以指導訓練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解決相關實際問題,不但為教師反饋了教學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鞏固。因此,教學中適當地加大學生練習訓練的力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訓練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練習訓練的內容必須根據所學化學知識的實質性內容或者是容易混淆、容易錯誤的部分來選編;②要控制好練習數量;③練習形式上力求豐富多彩;④練習層次上應多種多樣。此外,教師還要做好指導訓練的工作,惟有如此學生才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注重信息反饋 反思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教學過程應該具有民主氣氛和科學氣息,教師切忌「一言堂」、「滿堂灌」,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過程中的差異。課堂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發言,在交流討論中,要傾聽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某種見解。教師應切實重視學生反饋的信息,認真研究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更好的教學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教師的信任與鼓勵增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積極的影響,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親切、自然、愉快、順暢,課堂氣氛活潑而有序。
(三)強化課堂練習 彌補學習缺陷
課堂練習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鞏固已教知識的必要手段,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有力措施。因此,教師在備課中應科學而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以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課堂練習的設計重要的是針對性強,針對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既要有用、有效、有趣,還要兼顧習題的使用性、靈活性、分解性和趣味性。通過課堂練習,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同時學生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和薄弱之處並及時進行彌補。

㈩ 試論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應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於好動、喜歡新鮮事物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果簡單重復太多,也會對他們失去吸引力。初中化學教學應根據學生好奇、好動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我在講二氧化碳性質的時候,不是先講它有哪些性質,而是先做傾倒二氧化碳的小實驗,讓學生去觀察,是上面的蠟燭先熄滅,還是下面的蠟燭先熄滅。有學生猜是上面的,也有猜是下面的,還有些學生說:「兩只蠟燭同時熄滅。」這樣課堂就活躍了,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在課堂上注意力就會很集中。還有一個實驗「二氧化碳的溶解實驗」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約三分之一的水,讓一位學生立即旋緊瓶蓋,振盪,同學們觀察發現塑料瓶向內凹陷,看到這樣的現象,同學們都驚訝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從而使學生們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在學習「配置溶液」時,我直接安排學生開展實驗,指導學生利用天平、玻璃棒、量筒、標簽等,指導學生邊實驗邊分析記錄,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配置溶液」的步驟。不是由老師一成不變地告訴他們按照固定的步驟去做,而是由他們在做實驗過程中總結出具體的實驗步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就能體會到探索和成功的樂趣,提高了學習興趣,就會增進學科情感。
二、加強情感教育,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我們要用愛心和真誠感染學生,善於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激起學生以積極情感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去,真正使教師的「要我學」轉變為學生的「我要學」,為教學打好情感基礎。課下多和學生交往,讓他們感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我在突破教學難點時,除了課上認真講解,還在課下對不同的同學給以相應的幫助,關心他們,讓他們主動去學,直至完全寫正確。課上做嚴師,課下交朋友,是近幾年筆者教學成功的法寶。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把抽象的概念、難以觀察清楚的現象通過動畫、錄像、投影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可以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九年級的實驗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就會使化學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筆者在教學中把原來的演示實驗事先在實驗室中錄制好,上課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實驗教學更加直觀,學生印象更加深刻。總得來說,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1.演示效果覆蓋面更廣。通過大屏幕可以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看清實驗,而課堂直接演示只能使前排同學看清楚。
2.對實驗重難點的強調更容易。通過暫停、播放的操作,教師可以自由地控制實驗的進行,對於重點的操作步驟學生可以通過回放加深印象。
3.更環保。對於硫、磷燃燒,CO還原CuO等實驗通過多媒體視頻避免了有害物質的排放,同時也避免了對學生的傷害。
4.更節省時間。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容量更大。
四、開展探究學習,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下的教學,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強調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問題、收集資料並形成假設方案,最後對假設進行驗證與交流。
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探究,實驗原理是什麼?難道只能用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嗎?能否用木炭來代替?如果能用,應該怎麼做?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開始了一系列探究實驗。學生設計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實驗方案,如用木炭代替紅磷,再集氣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用凸透鏡聚光加熱的等。並且要求他們講出自己所選裝置的優點和不足,分析溶液進入集氣瓶不到1/5的原因,並要求學生找到一般規律,對生成物和反應物的要求按探究的步驟嘗試寫探究報告。
學生們集思廣益、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想出了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實驗設計得更加完善,實驗更加成功,那麼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師先不加以評論,讓學生通過親身實驗去探究,讓實驗事實說話,這樣學生的體會會更深。
五、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化學用語的教學,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化學用語教學:1.讓學生真正理解化學用語的意義;2.對化學式、化學方程式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3.對元素符號要讓學生通過對比、形象等記憶方法,讓學生牢記;4.加強應用練習,通過適當的練習達到記熟、活用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初中化學高效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