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電子排布到底是怎麼分的有的地方說有7個電子層,有的說s,p,d,f,g,h什麼的。這個說的
電子能層分K L M N……每個能層上最多容納2n^2個電子,最外層最多8個,次外層最多18個……然後每個能層內再分能級,能級即含有電子拍不軌道,s p d f……K層僅有s軌道,L層僅有s p,M僅有s p d……並且每個能級內能容納的電子數依次為2 6 10……2n。按照中學化學要求,由於元素周期表僅列出前七個周期,所以電子能層 能級基本上常考的就只有K L M spdf,另外詳細的電子排布規律請參考高中化學教材
② 化學中能級字母(s,p,d,f)是咋排列的,後面還有什麼
原子軌道形狀軌道數目電子數目字母意思
s軌道 球形 一個 兩個 s 指 Sharp (精準)
p軌道 雙啞鈴形或吊鍾形 三個 六個 p 指 Principal (首要)
d軌道 四啞鈴形或吊鍾形 五個 十個 d 指 Diffused (擴散)
f軌道 六啞鈴形或吊鍾形 七個 十四個 f 指 Fundamental (基本)
g軌道 八啞鈴形或吊鍾形〔?〕 九個 十八個 名稱開始依字母排列
③ 化學中能級字母(s,p,d,f)是咋排列的,後面還有什麼
原子軌道:s軌道
形狀:球形
軌道數目:一個
電子數目:兩個
字母意思:s 指 Sharp ,銳系光譜
原子軌道:p軌道
形狀:雙啞鈴形或吊鍾形
軌道數目:三個
電子數目:六個
字母意思:p 指 Principal ,主系光譜
原子軌道:d軌道
形狀:四啞鈴形或吊鍾形
軌道數目:五個
電子數目:十個
字母意思:d 指 Diffused ,漫系光譜
原子軌道:f軌道
形狀:六啞鈴形或吊鍾形
軌道數目:七個
電子數目:十四個
字母意思:f 指 Fundamental ,基系光譜
原子軌道:g軌道
形狀:八啞鈴形或吊鍾形(尚未確定)
軌道數目:九個
電子數目:十八個
字母意思:(從g軌道開始,軌道名稱依字母排列,往後依次為h軌道、i軌道、j軌道、k軌道、l軌道、m軌道、n軌道,等等)
④ 如何巧記能級排列呢
1.核外電子從內到外,最外層電子數依次不得超過2n²,各周期的元素數:2、8、8、18、18、32、32。
2.最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8,次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18。 這是由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規則等量子力學原理決定的,在化學中屬於結構化學的研究范疇,高中教材中只要求掌握規律,記住結論。 Ca的核外電子排布為「2 8 8 2」,如果第3層有9個電子就違反了第1條規則。事實上,第3個電子層有s、p、d這3個能級:s能級有1個軌道,最多2個電子;p能級有3個軌道,最多6個電子;d能級電子數為0。加起來最多可以排8個電子。如果有9個就不符合理論了。 您認為第3層最多有2×3²=18個電子是不是?沒錯,第3層的確最多可以排滿18個電子!不過,誰說非要先把第3層排滿才能排第4層?可能因為第1、2層情況是這樣,您就相信電子排布一定是從內到外吧?事實上,電子的填充順序是按照能量從低到高的原則,第2層的所有能級能量都大於第1層,第3層能量也都大於第2層,但是第4層的部分能級(4s能級,4表示電子層,s表示能級名稱)就不同了,位於靠外的4s能級能量居然反常地低於第3層的部分能級(3d能級)!這就是傳說中的能級交錯現象。 能級交錯的影響是:到了填充第3層電子的時候,電子會先填充第3層的部分軌道(先不填滿哦!),然後直接填充第4層的部分軌道(也不填滿),最後再回過頭來把填滿第3層的工作做完。電子層大於3時,能級交錯就很普遍了。而且電子層越多,能級交錯越復雜。 最大電子數2n²的規則並沒有改變,出問題的是電子的填充規則。它只是想把能量更低的軌道先填滿,而軌道的能量不是從內到外按順序排列的。 「這其中,是不是因為能級交錯現象,從而使d能級的電子數為0啊?」 這的確是能級交錯造成的,能自己發現這一點真不錯哦!我本來還擔心問題沒說得透徹,看來效果夠了。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原子結構基本知識,我盡量寫得淺顯: 核電荷數大的原子,核外電子就很多。事實上,核外電子並不是擠在一起繞核旋轉的。不同的電子與原子核距離是不同的,而且距離原子核更近的電子能量更低。按照經典的概念,電子是在軌道上運動的,即原子核外有許多不同能量的軌道,軌道的能量就代表了電子運動的能量,以方便研究,距離原子核近的軌道能量低。 把電子軌道按照「能量相近的劃分到一組」的原則,可以把電子軌道分為多組,每一組軌道被稱為一個能層,也就是電子層。有些相鄰軌道之間的能量差很大,而有些相鄰軌道之間的能量差很小,所以能層的劃分就變得比較簡單。具體的劃分方法是人為規定的。能層的名字有:K、L、M、N……等,一直按字母表順序接下去,目前只有7個電子層。 在同一能層(電子層)中,有多個軌道,各軌道的能量有相同的,也有相近的。把同一能層中能量不同的軌道分組,而把能量相同的軌道放在一起,就成了能級。能級的劃分與能層相似,屬於能層的下一級。能級有s、p、d、f、g、h……等,一直按字母表順序接下去,而不同的能層中能級數量也不同。第1個電子層只有1個s能級,第2個電子層有s、p2個能級。第3能層有3個能級……第7能層有7個能級。 對於每一個能級,都含有能量完全相同的軌道。s能級有1個軌道,p能級有3個軌道,d能級有5個軌道……之後每個能級的軌道數依次遞增2。 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每個軌道最多容納2個電子,而且這2個電子必須是自旋相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觀粒子叫費米子,例如電子、中子、質子,而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觀粒子叫玻色子。 能層、能級、軌道、躍遷(電子在能量不同的軌道之間跳躍,會吸收或者釋放能量)……這些概念都是量子物理學家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提出來的,在結構化學中,由量子化學家鮑林加以推廣。海森堡建立現代量子力學後,這個模型在物理中逐漸被淘汰,甚至已缺乏正確性,而在基礎化學中得以保留,以簡化問題。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電子填充開始在多個能層之間反復迂迴,而且能級交錯越來越復雜。
⑤ 化學,能級怎麼比較能量大小
化學中的:「能級」「能級」一詞是從物理學中借用過來的概念,原意是說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繞核運轉的電子構成,電子由於具有不同的能量,就按照各自不同的軌道圍繞原子核運轉,即能量不同的電子處於不同的相應等級,這種現象在管理學上同樣存在。能級原理是指在現代管理中,機構、法和人都有能量問題,根據能量的大小可以建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規范或一定的標准。這些你看看,或許有用!一:電子先填最外層的ns,後填次外層的(n-1)d,甚至填入倒數第三層的(n-2)f的規律叫做「能級交錯」如圖的箭頭所指二:若主量子數n和角量子數l都不同,雖然能量高低基本上由n的大小決定,但有時也會出現高電子層中低亞層(如4s)的能量反而低於某些低電子層中高亞層(如3d)的能量這種現象稱為能級交錯。能級交錯是由於核電荷增加,核對電子的引力增強,各亞層的能量均降低,但各自降低的幅度不同所致。能級交錯對原子中電子的分布有影響。」三:能級交錯是指電子層數較大的某些軌道的能量反低於電子層數較小的某些軌道能量的現象。如4s反而比3d的能量小,填充電子時應先充滿4s而後才填入3d軌道。過渡元素鈧的外層電子排布為4s23d1,失去電子時,按能級交錯應先失去3d電子,成為4s23d0,而從原子光譜實驗得知,卻是先失4s上的電子成為4s13d1。這是由於3d電子的存在,削弱了原子核對4s電子的吸引而易失去的。過渡元素離子化時,大體是先失去ns
電子,但也有先失去(n-1)d電子的,像釔等。能級交錯的順序不是絕對不變的,在原子序數大的原子中,3d軌道可能比4s軌道的能量低。上面的內容,不知道你們學了沒!
⑥ 化學電子排布是怎麼排的
電子排布,即電子組態,也即電子構型,是指電子在原子、分子或其他物理結構中的每一層電子層上的排序及排列形態。正如其他基本粒子,電子遵從量子物理學,而不是一般的經典物理學;電子也因此有波粒二象性。而且,根據量子物理學中的《哥本哈根詮釋》,任一特定電子的確實位置是不會知道的(軌域及軌跡放到一旁不計),直至偵測活動進行使電子比偵測到。在空間中,該測量將會檢測的電子在某一特定點的概率,和在這一點上的波函數的絕對值的平方成正比。電子能夠由發射或吸收一個量子的能量從一個能級移到另一個能級,其形式是一個光子。由於泡利不相容原理,沒有兩個以上的電子可以存在於某個原子軌域(軌域不等於電子層);因此,一個電子只可跨越到另有空缺位置的軌域。知道不同的原子的電子構型有助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結構。這個概念也有用於描述約束原子的多個化學鍵。在散裝物料的研究中這一理念可以說明激光器和半導體的奇特性能。原子軌道的種類主條目:原子軌道作為薛定諤方程的解,原子軌道的種類取決於主量子數(n)、角量子數(l)和磁量子數(ml)。其中,主量子數就相當於電子層,角量子數相當於亞層,而磁量子數決定了原子軌道的伸展方向。另外,每個原子軌道里都可以填充兩個電子,所以對於電子,需要再加一個自旋量子數(ms),一共四個量子數。n可以取任意正整數。在n取一定值時,l可以取小於n的自然數,ml可以取±l。不論什麼軌道,ms都只能取±1/2,兩個電子自旋相反。因此,s軌道(l=0)上只能填充2個電子,p軌道(l=1)上能填充6個,一個軌道填充的電子數為4l+2。具有角量子數0、1、2、3的軌道分別叫做s軌道、p軌道、d軌道、f軌道。之後的軌道名稱,按字母順序排列,如l=4時叫g軌道。排布的規則電子的排布遵循以下三個規則:構造原理整個體系的能量越低越好。一般來說,新填入的電子都是填在能量最低的空軌道上的。洪特規則電子盡可能的占據不同軌道,自旋方向相同。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體系中,沒有兩個電子的四個量子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亞層中的各個軌道是簡並的,所以電子一般都是先填滿能量較低的亞層,再填能量稍高一點的亞層。各亞層之間有能級交錯現象:有幾個原子的排布不完全遵守上面的規則,如:Cr:[Ar]3d54s1這是因為同一亞層中,全充滿、半充滿、全空的狀態是最穩定的。這種方式的整體能量比3d44s2要低,因為所有亞層均處於穩定狀態。排布示例以鉻為例:鉻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可以填滿1s至4s所有的軌道,還剩餘4個填入3d軌道:1s22s22p63s23p64s23d4由於半充滿更穩定,排布發生變化:1s22s22p63s23p64s13d5除了6個價電子之外,其餘的電子一般不發生化學反應,於是簡寫為:[Ar]4s13d5這里,具有氬的電子構型的那18個電子稱為「原子實」。一般把主量子數小的寫在前面:[Ar]3d54s1電子構型對性質的影響主條目:元素周期律電子的排布情況,即電子構型,是元素性質的決定性因素。為了達到全充滿、半充滿、全空的穩定狀態,不同的原子選擇不同的方式。具有同樣價電子構型的原子,理論上得或失電子的趨勢是相同的,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質相近的原因;同一族元素中,由於周期越高,價電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元素周期表中的區塊是根據價電子構型的顯著區別劃分的。不同區的元素性質差別同樣顯著:如s區元素只能形成簡單的離子,而d區的過渡金屬可以形成配合物。
⑦ 化學中的能級的符號是什麼。應該有7個吧。別只說前4個。
核外電子排布形式SPDFGHIJ等,如: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如此排列下去…到第八層8s
5g
6f
7d
8p
現在只排布到F,G還沒開始排布。另外軌道的順序為KLMNOPQRS······
希望能給你幫助,謝謝!
⑧ 化學元素周期表裡的能級排列是啥意思啊 順便解釋一下元素符號下面s p d f 的規律 寫了啊
能級就是S P D F啥的。s能級能量最低,有一個軌道。最多可以有兩個電子。P能級有三個軌道。最多六個電子。d有五個軌道,最多十個電子。排列是先充滿能量比較低的。還有就是全充滿狀態和半充滿狀態比較穩定,能量較低。高中只要掌握這些吧。我也是高三的。
⑨ 高中化學電子排布問題
最外層的2p能級有4個電子,佔有3個軌道。其中有1個2p軌道填滿了2個電子,有2個2p軌道都只有1個未成對電子。因為這3個軌道位於同一能級,能量相同,彼此互相排斥(因為軌道是電子雲的輪廓,而帶負電的電子彼此排斥),所以2p能級的這3個軌道兩兩垂直,每個軌道都是啞鈴形狀,伸展方向類似直角坐標系的3個坐標箭頭方向,3個軌道分別用2px、2py、2pz分別表示。
電子排布式:
1s2
2s2
2p4
軌道排布式:
[↑↓]
[↑↓]
[↑↓][↑][↑]
1s
2s
2px
2py
2pz
2Px,2Py和2Pz呈啞鈴狀排列,並且成相互垂直分布(2Px,2Py,2Pz
are
mb-bell
shaped,and
are
oriented
at
right
angles
to
each
other)。
對於您補充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後面兩個軌道上上面的兩個箭頭不能朝下而要向上?」
這是軌道排布式的人為規定,只是為了統一和方便起見。就像一般說「熱量」而不說「冷量」一樣。
「為什麼第一個軌道裡面兩個電子不能在後面的兩個軌道裡面呢?」
電子會盡量往能量低的能級里排布,這樣符合最低能量原理,可以到達最穩定的狀態。一個軌道最多放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這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它是根據實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沒有為什麼。所有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自旋數為整數,叫費米子,而不遵守這一原理的粒子自旋數為分數,叫玻色子,電子屬於費米子。後面的兩個軌道能量高,前面的軌道能量低,電子就會優先排滿能層的軌道,以達到最穩定狀態。對於2p能級,有4個電子和3個軌道,其中3個電子先按洪特規則各占據一個軌道,最後一個電子就隨便選擇一個空位入住就行了。[↑↓][↑][↑]3個符號的順序也是屬於人為規定。如果各種順序可以亂寫,那麼圖看起來會很不方便(尤其是到了識別核外電子很多的原子,若要識別隨意書寫的軌道式,眼睛都會看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