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電子式怎麼判斷中心原子
形成化學鍵多的就是中心原子。
寫出結構式,該原子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原子,就屬於中心原子,該原子只連一個原子,就不是中心原子。
如SO3中,S形成6個鍵,O形成2個鍵,S是中心原子;
SiCl4中,Si形成4個鍵,Cl形成1個鍵,Si是中心原子;
CO2中,C形成4個鍵,O形成2個鍵,C是中心原子;
H2Se中,H形成1個鍵,Se形成2個鍵,Se是中心原子。
(1)如何判斷化學電子式的正誤擴展閱讀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同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原子個數相乘,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加。化學式可以表示物質的1個分子,以及組成分子的元素種類和原子數量。
如果要表示某物質的幾個分子,可以在化學式前加上系數。標明該物質的分子數,如2個氧分子可用2O2表示,四氧化三鐵可以用Fe3O4表示。
Ⅱ (高中化學)關於分子間作用力判斷方法 如何看電子式對稱
1.O2<CO2<CCL4<NH3<H2O<HF
分子間的作用力,要考慮分子的極性、分子量、氫鍵等,一般情況下氫鍵作用較強,首先考慮。在這里四氯化碳分子量很大其分子間的作用力不太容易考慮。氫鍵的強弱與原子的非金屬性成正比,即氫鍵強弱順序NH3<H2O<HF 。
2.分子結構取決於分子電子軌道排布,這個涉及到雜化軌道理論。簡單的理解辦法是,若中心原子主族號判定為其最高價態,且只有兩種原子,該分子為非極性分子。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硫的最高價態是+6,則三氧化硫為非極性分子;氮最高價態為+5,很明顯在氨氣分子中的氮為-3不滿足,即為極性分子。(有機物分子或其他復雜分子不一定滿足)
Ⅲ 在寫化學電子式時怎麼判斷是公用電子對還是得失電子
在寫化學電子式時怎麼判斷是公用電子對還是得失電子
得失電子是活潑原子的性質,得失電子後成為離子。所謂失電子,就是某原子最外層電子全被吸走,其顯正價;得電子,就是該原子把另一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全部吸走,其顯負價。共用電子對形成後是分子,比如氧氣(非極性共價鍵)、HCl(極性共價鍵)。所謂形成共用電子對,是兩個原子各抽出最外層電子的一部分放在兩原子中間,共同使用,使兩原子都形成穩定結構。非極性鍵和極性鍵能分清嗎?分不清的話,可以繼續追問。
Ⅳ 化學的共價鍵的電子式如何書寫怎樣判斷一個化學式是離子鍵還是共價鍵
寫電子式可先根據共價鍵的飽和性寫出共價分子的結構式,再寫電子式,寫的時候要注意幾點:一、電子式表示的是最外層電子;二、兩成鍵原子的電子總數不變;三、要與結構式吻合。
第二個問題,離子鍵與共價鍵一般根據成鍵元素判斷,一般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共價鍵,一般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離子鍵。
Ⅳ 化學的共價鍵電子式應該怎麼寫啊怎麼判斷什麼時候有幾
如果兩個原子之間有共價鍵,那麼這兩原子之間就有共用電子對,且有幾個共價鍵就有幾個共用電子對
ph3是在p周圍點8個點後,再隨便找三個位置安h
nh3跟它的結構一樣,只不過是把p換成n
ch4是在c外點8個點後再在4個方向上各安一個h
對於常見的無機物,可以通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來判斷需要共用多少對電子才能使各個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達到穩定
對於比較復雜的有機物,則可以通過結構簡式,很方便的看出共價鍵數
Ⅵ 化學上電子式,結構式和分子式有什麼不同啊同分異構體怎樣判斷
分子式就是化學式,結構式是根據原子的結構排布寫出的式子,為了簡便起見,化學中常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小叉「×」來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相應的式子叫做電子式。
Ⅶ 化學的共價鍵電子式應該怎麼寫啊怎麼判斷什麼時候有
電子式的寫法:
用「·」等表示原子最外層電子的化學式,如
1.原子電子式的書寫要符合洪特規則,這有利於掌握洪特規則,了解最外層的未成對電子和孤對電子的情況,有利於學習化學鍵。
由於原子最外層為nsnp,一個s軌道,三個p軌道,共可容納8個電子,故可將元素符號的上下左右看成四個軌道,再分別按洪特規則填以實有的電子數。現以第2周期八種元素為例,其電子式的寫法如下:
2.離子電子式的書寫主要是陰離子要有方括弧和離子電荷。離子電荷標在右上角,且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後。如果標在正上方,且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後,則是標出化合價符號了。陽離子除氨根離子外,一般只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出數字和正號,而不再標出最外層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除氫原子外,一般最外層都是8電子的穩定結構。
3.分子或共價化合物電子式的書寫,要注意共價鍵是非極性鍵還是極性鍵;若果是非極性鍵,則共用電子對應處於兩原子的中間;若是極性共價鍵,則共用電子對應偏向於吸引電子能力大(即非金屬性較強)的原子,而偏離吸引電子能力小(即非金屬性較弱)的原子
4.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的書寫要注意陽離子的外層電子不再標出,只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正電荷,而陰離子則要標出外層電子,並加上方括弧,在右上角標出負電荷。還要注意陰離子電荷總數與陽離子電荷總數相等,因為化合物本身是電中性的。
5.用電子式表示單質分子或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用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左邊要有反應物的原子的電子式,右邊要有生成物的分子的電子式,中間用箭號連接。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原子一般有未成對電子,生成物要有共用電子對,不能有離子符號出現。
6.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用電子式表示由離子鍵形成離子化合物過程,一定要在右邊用陰陽離子來表示物質。 因此,用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首先要弄清是通過離子鍵形成離子化合物,還是用共價鍵形成共價化合物和單質,然後才能按照各自的方法來書寫電子式。
注意:
①陰離子的電子式要用[]括起來並在右上角標明電荷,陽離子的電子式除銨離子外,一般與陽離子符號相同;
②注意4類電子式:陽離子的電子式、陰離子的電子式、原子的電子式、分子的電子式;
③做題時要特別注意看清要求是「寫出化合物的電子式」還是「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Ⅷ 化學電子式(電子,結構,排布)
物質的電子式可體現其構成元素之間的結合方式,也決定著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對於簡單微粒還可以通過電子式推導其空間結構。因此電子式是近幾年高考的考查熱點之一。但由於高中教材中未涉及電子亞層、分子軌道等理論知識,學生難以較系統理解微粒最外層電子的排布,而只能靠記憶、知識積累來處理這一類問題,錯誤率較高,如將氧原子的電子式寫成 (正確應為 )。 典型錯誤歸納有以下兩類:一、無法正確排列微粒中原子或離子的順序。 例如HClO的電子式寫成: ; MgCl2的電子式寫成: 。二、不能正確表達共價鍵的數目。例如混淆O2和H2O2中氧原子間的共用電子對數目。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總結了三種書寫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的電子式的小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異性相吸、電荷交叉」讓原(離)子快樂排隊。
「異性相吸、電荷交叉」是指在書寫電子式時讓微粒中帶(部分)正電荷的離(原)子與帶負電荷的離(原)子交錯排列。如次氯酸的分子式常被約定俗成為HClO,但根據H、Cl、O個三原子的氧化性(或電負性)差異可知該分子中H、Cl帶部分正電荷,O帶部分負電荷,因此HClO的電子式應為 :。對於離子化合物Mg3N2,先可判斷出式中Mg為+2價,N為-3價,根據「異性相吸、電荷交叉」的規律其電子式為 。
這條規律幾乎適用於所有的離子化合物,運用時要求大家首先能正確判斷化學式含有的微粒種類和它們所帶的電荷的正負。如MgCl2由Mg2+和Cl-以1:2的比例構成,Na2O2由Na+和O22-以2:1的比例構成。而對於共價微粒、只有少數氧化性(電負性)相差很小的非金屬原子形成的共價體有例外,例如HCN(其中C為+4價、N為-3價,電子式為 )。高中階段涉及的常見共價微粒(由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共價微粒)的電子式基本都可以採用該規律來解決。
二、「電子分配求差量」揭開共用電子對數目的面紗。
該方法的理論依據來源於配位化學中的「18電子規則」。(參見《中級無機化學》唐宗熏主編,2003,高等教育出版社)雖然該方法僅適用於計算共用鍵的數目,對配位鍵則愛莫能助。但在高中階段要求掌握的配位化合物較少,典型代表為Fe(SCN)3、[Ag(NH3)2]OH、
, 。該方法在高中階段應用較廣。具體演算法以例說明:
1、CO2
根據「異性相吸、電荷交叉」的規律其原子排列順序為O C O,其中O原子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還需2個電子,則O、C原子之間需共用兩對電子對,此時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已全部被共用,因此CO2電子式為:
2、N2和Na2O2
N2:每個N原子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還需兩個電子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因此N、N之間共用兩對電子對,其電子式為 。
Na2O2:Na2O2為離子化合物,O22-得到了兩個來自Na的電子,則其最外層共計有14個電子(2×6+2),這樣平均每個O原子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還需1個電子,因此O22-中有一對共用電子對,則Na2O2的電子式為:
此方法對於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價微粒中共價鍵數目的計算很有效,但O2除外。
三、「等電子體」帶動「家族」亮起來。
在2004年江蘇省高考試題化學卷中給出了「等電子體」的概念並有以下引申(第二卷第22題):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數相同,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相同,可互稱為等電子體,它們也具有相似的結構特徵。根據此定義我們可以從一種微粒的電子式推導出上述概念范圍內的等電子體的電子式。如:
N2( ) CO( )、
NO+( )、
CN-( )、
C22-( )
CO2(電子式見前) NO2+、N3-、CNS-
SO42-
PO43-
掌握了微粒電子式的寫法,就可以快速書寫該微粒的結構式,也可以用電子式來表示微粒的形成過程。對於簡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微粒還可以依據其電子式推導其空間結構,
如BF3 ( )中B原子上無孤對電子,此分子應為平
面型,而3個F原子的的相互作用力相同,因此BF3的空間結構為平面正三角形。
NH3 ( )中N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相當與在已
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上方增加了一對孤對電子。它對N、H鍵的共用電子對有排斥作用,因而該分子應為立體型,而N原子連接3個原子且相同,因此NH3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型。
Ⅸ 有關高中化學電子式問題,
首先第一,二氧化氮的電子式不方便書寫。第二.次氯酸的氧外面6個電子,容易得到2個電子,而氯和氫容易失去一個電子,所以氧分別與氫和氯共用一對電子,達到穩定結構。 H-C-N即可,至於遵循的規律,無非就是讓原子最外層電子達到穩定結構就可以了。第三,至於共用多少對電子數,就看原子需要幾個電子才能達到穩定結構了唄
第四,我覺得只要你懂得該怎麼書寫電子式,然後還有一點就是要記住常用原素是第幾號元素,就能知道其最外層電子數是多少了,自然就能知道其電子式是什麼樣的了
如果這樣的話二氧化氮的電子式就可以是O-N-O
Ⅹ 化學,怎麼通過電子式判斷一個物質是否導電
通過電子式一般很難判斷一種物質是否導電
導電主要看物質是否有自由電子或者自由離子,比如金屬單質,在金屬內部結構中含有自由電子,因此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就能夠導電;比如NaCl固體,在其結構內部含有離子,但是這些離子被離子鍵約束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能自由移動,所以氯化鈉固體也不導電,如果將其溶於水中或者加熱到熔融狀態,那麼離子可以自由移動,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就能夠導電。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