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幫我找出高中階段化學物質的全部簡稱,如純鹼NA2CO3,
1,CuSO4*5H2O五水硫酸銅,藍色晶體,易溶於水,低溫加熱失水,生成一水合物,兩百以上溫度繼續加熱可得無水物.實驗室製法,CuO + H2SO4=CuSO4+H2O;再蒸發溶液至結晶即可;
2,CuSO4無水物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常做乾燥劑.製法:兩百以上五百以下溫度加熱五水硫酸銅可得無水物.
3,H2SO4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液體,有強酸性,強氧化性:2H2SO4+Cu=CuSO4+SO2g+H2O加熱;和強的吸水性:H2SO4+HCOOH=CO+H2SO4*H2O
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
4,HCl無色有刺激性氣體,室溫下一體積水可以溶解500體積HCl,溶液就是大家熟悉的濃鹽酸,溶液也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實驗室製法:H2SO4濃+NaCl=NaHSO4+HClg
5,HNO3濃溶液為無色油狀液體,但是在儲存時常常發生分解而顯宗紅色:4HNO3(光或熱)=4NO2g+2H2O+O2g.有強氧化性,可以和銅,銀等直接反應,和酸性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實驗室製法:H2SO4濃+NaNO3=NaHSO4+HNO3g或NO2溶於水中:3NO2+H2O=NO+2HNO3.
6,KNO3,白色或透明晶體,溶於冷水,在熱水中溶解度急劇加大.2KNO3(600度)=2KNO2+O2g,所以在酸性溶液(可以看做是硝酸的溶液)或固體在熔融時(起氧化作用的是分解出的氧氣)是強氧化劑.實驗室製法:K2CO3+2HNO3=2KNO3+CO2g+H2O 然後在蒸發結晶.
7,CaCl2,無水物為白色固體,易溶於水,有強的吸水性,可以做固體乾燥劑.實驗室製法:碳酸鈣溶於鹽酸中在蒸發結晶後,強熱灼燒可得.
8,CO2,無色無味氣體,可溶於水,一體積水可以溶解一體積該氣體(常溫)
水溶液呈酸性.遇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產生沉澱:CO2+Ca(HO)2=CaCO3s+H2O,該反應是鑒別二氧化碳的重要反應.實驗室製法碳酸鈣溶於鹽酸:CaCO3+2HCl=
CaCl2+CO2g+H2O
註:其中在答案中用到的g表示該產物為氣體;s表示固體;產物水和可溶解的產物未標明.
⑵ 高中化學中,常見的那些具有俗稱 俗名的物質都有哪些越多越好!
1、碳酸鈉:俗稱純鹼,蘇打。
碳酸鈉 [497-19-8](Na2CO3),分子量105.99 。化學品的純度多在99.5%以上(質量分數),又叫純鹼,但分類屬於鹽,不屬於鹼。國際貿易中又名蘇打或鹼灰。
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於平板玻璃、玻璃製品和陶瓷釉的生產。還廣泛用於生活洗滌、酸類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2、氫氧化鈉: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
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氣中的水蒸氣(潮解)和二氧化碳(變質),可加入鹽酸檢驗是否變質。
3、氧化鐵:俗稱鐵紅,鐵銹。
氧化鐵(ferric oxide),化學式Fe2O3。又稱燒褐鐵礦、燒赭土、鐵丹、鐵紅、紅粉、威尼斯紅(主要成分為氧化鐵)等。,易溶於強酸,中強酸,外觀為紅棕色粉末。
其紅棕色粉末為一種低級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用於油漆、油墨、橡膠等工業中,可作為催化劑,玻璃、寶石、金屬的拋光劑,可用作煉鐵原料。
4、氧化鈣:俗稱生石灰。
氧化鈣(calcium oxid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它的化學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質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純者為灰白色,含有雜質時呈淡黃色或灰色,具有吸濕性。
5、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
氫氧化鈣(calcium hydroxide),無機化合物,化學式Ca(OH)2,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種白色粉末狀固體,加入水後,呈上下兩層,上層水溶液稱作澄清石灰水,下層懸濁液稱作石灰乳或石灰漿。
上層清液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下層渾濁液體石灰乳是一種建築材料。氫氧化鈣是一種二元中強鹼(氫氧化鈣在中學階段被認為是強鹼,而實際上其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因此在大學教材中被認為是中強鹼),具有鹼的通性,對皮膚,織物有腐蝕作用。
⑶ 高中化學常見物質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從微觀來看,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能獨立存在。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 、 、 、 、S等單質,稀有氣體,非金屬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大多數有機物等,它們都屬於分子晶體,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物質。原子間結合可形成分子,如 分子, 分子,也可以直接形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Si晶體, 晶體。金屬晶體也可看成是由金屬原子構成的物質,實際上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通過金屬鍵結合而成的,金屬單質都屬於金屬晶體。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由陰陽離子結合而構成的物質,屬於離子晶體,大多數的鹽、強鹼、活潑金屬氧化物都屬於離子晶體。
物質根據其組成和性質,可分為純凈物和混和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混合而成的,沒有固定的組成和熔沸點、如空氣、溶液、汽油、玻璃等。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同素異形體混在一起稱為混合物,如金剛石和石墨在一起為混和物。同理, 與 的氣體也為混合物。另外,聚合物因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沒有固定熔點,也被視為混合物,純凈物指的是由同種分子構成,有固定的組成和熔沸點。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結晶水合物屬於純凈物。另外,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些礦物,材料往往不是純凈物。這時要求我們掌握的是它的主要成份,例如硫鐵礦的主要成分是 ,菱鎂礦的主要成分是 等。純凈物根據組成元素種類,又可細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指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又細分為金屬、非金屬和稀有氣體。金屬單質在常溫下降 為液態外,都是固體。它們具有金屬光澤、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在化學反應中表現還原性。非金屬單質中只有 為液態,其它均為氣態或固態,金剛石,晶體硅和晶體硼屬於原子晶體,石墨屬於混合晶體,其餘多為分子晶體。與金屬單質對比,非金屬單質通常沒有金屬光澤、導電、導熱性能差,在化學反應中,象 等常表現氧化性,象C、 等常表現還原性。稀有氣體因其特殊的結構而單列為一族,它們都是單原子分子,因為其最外層電子排布已達到穩定結構。化合物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又可分為酸、鹼、鹽、氧化物。其中酸指的是在水溶液中電離所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酸的分類有多種方式:①根據構成元素分為含氧酸(如 )和無氧酸(如 等);②根據可電離出的 數目分為一元酸( )二元酸(如 )和多元酸(如 );③根據酸性強弱可分為強酸(中學階段掌握的強酸有 )和弱酸( 等);④根據是否具有氧化性可分為氧化性酸(如 )和非氧化性酸( 等);⑤根據沸點高低分為高沸點酸(如 )和低沸點酸(如 )。凡是酸應具有酸的通性:①使指示劑變色;②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 ;③與鹼發生中和反應;④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⑤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這里要注意的是水溶液顯酸性的物質不一定都是酸,例如強酸的酸式鹽,或水解顯酸性的強酸弱鹼鹽,應強調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 。鹼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中學常用的可溶性強鹼為如下四種: 。 是常用的弱鹼。鹼的通性如下:①使指示劑變色;②與酸發生中和反應;③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④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鹼與鹽的復分解反應要求反應物都可溶,產物中至少有一種是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鹽是酸、鹼中和的產物,大多數的鹽屬於強電解質。鹽的溶解性差別很大,鉀鹽、鈉鹽、硝酸鹽、醋酸鹽、銨鹽大都易溶於水,碳酸鹽、磷酸鹽、硫化物、亞硫酸鹽等大都不溶於水。根據鹽的組成,可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復鹽。正鹽指酸鹼完全中和的產物,酸式鹽指酸中的氫部分被中和的產物,如 等;鹼式鹽指鹼中的 部分被中和的產物,如 等;復鹽指多種陽離子與一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如 。部分鹽可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另外,鹽與酸、鹽與鹼均可發生復分解反應,氧化物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氧化物又可以細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和過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氣,如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是非金屬氧化物,也可以是金屬氧化物,如 等,酸性氧化物中元素的價態必須與對應的酸和鹽中的價態一致,例如 的酸性氧化物是 ,鹼性氧化物指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如 等。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兩性氧化物指與酸、鹼反應都能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如 。另外,有一類氧化物不能與酸、鹼反應生成鹽和水,或者沒有對應價態的酸、鹼或鹽,這一類物質稱為不成鹽氧化物,如NO、 等。還有象 稱為過氧化物。
以上是無機化合物的主要種類,有機物可分為烴和烴的衍生物兩大類,每一類里又根據不同的結構特點和官能團細分為不同類的物質,這部分內容到有機再詳細復習。
2、化學用語
化學用語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表示構成物質的微粒的化學用語;(2)表示物質宏觀組成的化學用語;(3)表示物質變化的化學用語。現分別區分如下:
(1)表示微粒組成的化學用語有元素符號,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電子式、離子電子式、離子符號等。
(2)表示物質宏觀組成的化學用語有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對分子晶體來講即為分子式),最簡式(用元素符號表達其組成元素原子的最簡整數比的式子)、結構式(用短線表示共用電子對的式子),結構簡式(結構式的簡寫)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表示最外層電子得失或形成共用電子對的情況)。
(3)表示物質變化的化學用語包括電離方程式(強調強電解質的電用「=」表示,弱電解質的電離用「 」表示)、化學方程式(要注意配平,有氣體,沉澱生成時要註明「↑」或「↓」)。熱化學方程式(必須要註明各物質的狀態,且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與方程式系數成正比)、離子方程式(只有可溶性強電解質才能以離子形式存在並參加反應,其餘物質都應該以化學式表示,並且要注意方程式兩邊帶電荷量應相等),電極反應式(注意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陽極上發生的是氧化反應,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陰極上發生的是還原反應。
3、化學中常用計量
化學中常用計量指圍繞物質的量展開的計算。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質所含的微粒個數,它的單位是摩爾。它可以與微粒數,物質質量,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溶液的濃度之間進行換算,在高中化學計算中起橋梁作用。關於氣體的問題,經常應用到阿佛加德羅定律和它的推論。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將它擴展,就是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於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因為氣體的體積受分子數多少,分子間距離決定,在同溫同壓下,分子間距離相等。
4、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在討論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之前,首先我們明確什麼是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這兩種變化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新物質產生。從微觀上理解化學變化,就是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個數沒有變化,僅僅是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發生了改變,例如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結晶水合物與無水鹽之間的轉化等都屬於化學變化。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可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有些屬於氧化還原反應,有些屬於非氧化還原反應。
分解反應指一種物質分解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些分解反應屬於非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復分解反應指的是兩種化合物相互起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氣體,沉澱或難電離物生成。這里的復分解反應主要指的是離子交換反應,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化學反應從微觀來看還可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有電子轉移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它的特徵是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得電子的物質為氧化劑,具有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失電子的物質為還原劑,具有還原性,發生氧化反應。常見氧化劑和它的還原產物為
等。常見還原劑和它的氧化產物為
等。從化合價來判斷,一般最高正價的元素只能表現氧化性,而最低負價的元素只能表現還原性。物質之間反應遵循如下規律:
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弱還原劑+弱氧化劑
sssssssssssssss(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遵循電子守恆的原則,即氧化劑得電子總數=還原劑失電子總數。
離子反應指有離子參加的化學反應。離子反應包括兩大類:①復分解反應,需要滿足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一般情況下,向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②氧化還原反應,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反應。生成弱氧化劑和弱還原劑。
5、溶液
按照分散系微粒直徑大小不同,將分散系分為濁夜,膠體和溶液。溶液中微粒的直徑小於 。
溶液中主要涉及下面幾個概念。
(1)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它的單位為克。對於飽和溶液,存在如下關系:
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例如 溶液,即使飽和,濃度也很小。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例如 溶液,即使濃度很大,仍未飽和。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程度不同,這里我們重點記住三種物質:
① 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迅速增大;② 的溶解度基本不受溫度影響。
③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溶液的質量分數——用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表示的濃度
(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1L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
這三者之間的相互轉換(對於飽和溶液)
6、物質結構
物質結構包括原子結構。化學鍵和晶體。
(1)原子結構——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所帶正電荷等於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因此整個分子呈電中性。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的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質量數,質子數寫在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質量數寫在元素符號的左上角。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為同位素。同位素是微觀概念,適用於原子。同位素原子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另外,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不變的。我們要了解的有:H元素有三種同位素:IH、 、 ,C有三種同位素: 、 、Cl有兩種同位素 。由於有些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因此,元素的種類一定小於原子的種類。元素的原子量定義為以 原子質量的 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為核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簡稱原子量。這樣求出的實際上是某種同位素的原子量。若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時,則應分別求出各同位素的原子量,然後分別乘以這種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物質的量百分含量,加和,即為該元素的原子量。同位素的質量數稱為這種原子的近似原子量。若用同位素的近似原子量分別乘以這種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物質的量百分含量,加和,得到的是這種元素的近似原子量。
原子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排到在離核電近到遠的空間,每個電子層最多容納電子的數目為2 個,且最外層不超過8個電子,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2)化學鍵
化學鍵指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它的主要類型有離子鍵和共價鍵。(3)晶體
經過結晶過程而形成的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稱為晶體。晶體根據其組成的微粒和微粒間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為 種: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子晶體。
離子晶體是由陰、陽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熔、沸點較高,硬度較大,要求掌握 晶體的空間結構圖,要知道在離子晶體中,沒有單個的分子,因此其化學式實際為比例式。
分子晶體是由分子通過范德華力結合而成的,熔沸點較低,硬度較小。對於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例如有機化合物中同系物隨著 原子數的增加熔沸點升高,鹵素單質在常溫下由氣態逐漸過渡到固態等。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主要受范德華力的影響,它發生狀態變化時,僅僅是范德華力被破壞,而沒有影響到分子內原子間的共價鍵,一般發生化學反應時共價鍵才被破壞。例如,水凝結成冰或揮發成氣體時,僅僅是分子間距離變了,H—O鍵並沒有被破壞。另外,稀有氣體也屬於分子晶體,但由於其特殊結構,原子間不形成化學鍵。
原子晶體是由原子直接通過共價鍵形成的晶體,它的熔沸點很高,硬度很大。中學階段學的原子晶體主要有金剛石、晶體硅和二氧化硅。金剛石與晶體硅的空間結構是相似的,只不過金剛石中C—C鍵的鍵能比晶體硅中 ~ 鍵的鍵能更大。熔沸點更高,硬度更大。這兩種晶體都是空間網狀結構,每個 原子與4個 成鍵,鍵角為 ,在 晶體中,1個 原子與4個O原子結合,1個O原子與2個 原子結合。也形成空間網狀結構,二氧化硅晶體中同樣沒有單個的 分子,它也是比例式而非分子式。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表現形式。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一個橫行,稱一個周期;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由上而下排成縱行,稱為一個族。周期表中共有7個周期,前3個為短周期,四、五、六為長周期,第七周期為不完全周期,各周期含有元素的數目依次為2,8,8,18,18,32,元素所在周期數等於該元素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周期表中共有18列,其中有7個主族,7個副族,一個第Ⅷ族,一個O族。主族元素所在的族數等於該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周期表的結構可以簡單概括成下面的內容: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O族鑭錒系。
元素原子的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及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關。原子的電子層數和最外層電子數分別決定它在第幾周期,第幾主族。主族元素的族數=元素的最高正價=最外層電子數。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增大,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增強,因此,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表現在物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方面,則是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減弱,酸性增強;②非金屬氫化物的穩定性增強,還原性減弱。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遞增,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逐漸減弱,因此得電子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因此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減弱,金屬性增強,表現為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減弱,鹼性增強,金屬與水或酸反應出 越來越劇烈。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為氟元素,但氟沒有正價。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下角,為 。
還有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27 15:24電解質 非電解質這個就要從電解質的概念出發,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酒精不是化合物,是有機物。
判斷某化合物是否是電解質,不能只憑它在水溶液中導電與否,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其晶體結構和化學鍵的性質等因素。例如,判斷硫酸鋇、碳酸鈣和氫氧化鐵是否為電解質。硫酸鋇難溶於水(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4×10-4 g),溶液中離子濃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導電,似乎為非電解質。但溶於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鋇卻幾乎完全電離(20 ℃時硫酸鋇飽和溶液的電離度為97.5%)。因此,硫酸鋇是電解質。碳酸鈣和硫酸鋇具有相類似的情況,也是電解質。從結構看,對其他難溶鹽,只要是離子型化合物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盡管難溶,也是電解質。
氫氧化鐵的情況則比較復雜,Fe3+與OH-之間的化學鍵帶有共價性質,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鋇還要小(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9.8×10-5 g);而落於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膠體,其餘亦能電離成離子。但氫氧化鐵也是電解質。
判斷氧化物是否為電解質,也要作具體分析。非金屬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們是共價型化合物,液態時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導電,但也不是電解質。因為這些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了新的能導電的物質,溶液中導電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電離,而它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為電解質。金屬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離子化合物,它們在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因此是電解質。
可見,電解質包括離子型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非電解質包括弱極性或非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電解質水溶液能夠導電,是因電解質可以離解成離子。至於物質在水中能否電離,是由其結構決定的。因此,由物質結構識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是問題的本質。
另外,有些能導電的物質,如銅、鋁等不是電解質。因它們並不是能導電的化合物,而是單質,不符合電解質的定義。
⑷ 高中常見物質名稱和化學式
一、
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乾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鹼、燒鹼:NaOH
(10)純鹼: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鹼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氣:NH3
(鹼性氣體)(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鹼,具有鹼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鹼)(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
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
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
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澱(即不溶於水的鹽和鹼):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AgCl、BaSO4(也不溶於稀HNO3)
等
②鹼: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餘鹼。
⑸ 高中常用的化學物質
1.紅色Fe(SCN)]2+(血紅色);Cu2O(磚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紅棕色);液溴(深紅棕色);Fe(OH)3(紅褐色);I2的CCl4溶液(紫紅色);MnO4-(紫紅色);Cu(紫紅色);在空氣中久置的苯酚(粉紅色).
2.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
3.黃色:AgI(黃色);AgBr(淺黃色);K2CrO4(黃色);Na2O2(淡黃色);S(黃色);FeS2(黃色);久置濃HNO3(溶有NO2);工業濃鹽酸(含Fe3+);Fe3+水溶液(黃色);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成I2)
4.綠色:Cu2(OH)CO3;Fe2+的水溶液;FeSO4.7H2O;Cl2(黃綠色);F2(淡黃綠色);Cr2O3
5.藍色:Cu(OH)2;CuSO4.5H2O;Cu2+的水溶液;I2與澱粉的混合物.
6.紫色:KMnO4(紫黑色);I2(紫黑色);石蕊(pH=8--10);Fe3+與苯酚的混合物.
7.黑色: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
8.白色:Fe(OH)2,AgOH,無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
Al(OH)3,三溴苯酚,MgO,MgCO3,絕大部分金屬等.
說明:①元素基本上按周期表的族序數排列;②物質基本上按單質、氫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鹽、有機物的順序排列;③許多物質晶狀為無色,粉末狀為白色,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顏色;④硫化物和過渡元素化合物顏色較豐富。
一、 單質 絕大多數單質:銀白色。 主要例外:鑭系錒系及下表物質 Cu 紫紅 O2 無 Au 黃 S 黃 B 黃或黑 F2 淡黃綠 C(石墨黑 Cl2 黃綠 C(金剛石) 無 Br2 紅棕 Si 灰黑 I2 紫黑 H2 無 稀有氣體 無 P 白、黃、紅棕 。
二、氫化物 LiH等金屬氫化物:白 NH3等非金屬氫化物:無
三、氧化物 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無 主要例外: NO2 棕紅 N2O5和P2O5 白 N2O3 暗藍 ClO2 黃
大多數主族金屬的氧化物:白 主要例外: Na2O2 淺黃 PbO 黃 K2O 黃 Pb3O4 紅 K2O2 橙 Rb2O 亮黃 Rb2O2 棕 Cs2O 橙紅 Cs2O2 黃 大多數過渡元素氧化物有顏色 MnO 綠 CuO 黑 MnO2黑 Ag2O 棕黑 FeO 黑 ZnO 白 Fe3O4 黑 Hg2O 黑 Fe2O3 紅棕 HgO 紅或黃 Cu2O 紅 V2O5 橙
四、氧化物的水化物 大多數:白色或無色 其中酸:無色為主 鹼:白色為主 主要例外: CsOH 亮黃 Fe(OH)3紅褐 HNO2 溶液亮藍 Cu(OH)2 藍 Hg(OH)2 桔紅
五、鹽 大多數白色或無色 主要例外: K2S 棕黃 CuFeS2 黃 KHS 黃 ZnS 白 Al2S3 黃 Ag2S 黑 MnS 淺紅 CdS 黃 FeS 黑棕 SnS 棕 FeS2 黃 Sb2S3 黑或橙紅 CoS 黑 HgS 紅 NiS 黑 PbS 黑 CuS、Cu2S 黑 Bi2S3 黑 FeCl3·6H2O 棕黃 Na3P 紅 FeSO4·9H2O 藍綠 NaBiO3 黃 Fe2(SO4)3·9H2O 棕黃 MnCl2 粉紅 Fe3C 灰 MnSO4 淡紅 FeCO3 灰 Ag2CO3 黃 Fe(SCN)3 暗紅 Ag3PO4 黃 CuCl2 棕黃 AgF 黃 CuCl2·7H2O 藍綠 AgCl 白 CuSO4 白 AgBr 淺黃 CuSO4·5H2O 藍 AgI 黃 Cu2(OH)2CO3 暗綠 鹽溶液中離子特色: NO2- 淺黃 Cu2+或[Cu(H2O)4]2+ 藍 MnO4- 紫紅 [CuCl4]2- 黃 MnO42- 綠 [Cu(NH3)4]2+ 深藍 Cr2O72- 橙紅 Fe2+ 淺綠 CrO42- 黃 Fe3+ 棕黃 非金屬互化物 PCl3 無 XeF2、XeF4、XeF6 無 PCl5 淺黃 氯水 黃綠 CCl4 無 溴水 黃—橙 CS2 無 碘水 黃褐 SiC 無或黑 溴的有機溶液 橙紅—紅棕 SiF4 無 I2的有機溶液 紫紅
六.其它 甲基橙 橙 CXHY(烴)、CXHYOZ 無(有些固體白色) 石蕊試液 紫 大多數鹵代烴 無(有些固體白色) 石蕊試紙 藍或紅 果糖 無 石蕊遇酸 變紅 葡萄糖 白 石蕊遇鹼 變藍 蔗糖 無 酚酞 無 麥芽糖 白 酚酞遇鹼 紅 澱粉 白 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 纖維素 白 I2遇澱粉 變藍 TNT 淡黃 Fe3+遇酚酞溶液 紫
焰色反應 Li 紫紅 Ca 磚紅 Na 黃 Sr 洋紅 K 淺紫(通過藍色鈷玻璃) Ba 黃綠 Rb 紫 Cu 綠 稀有氣體放電顏色 He 粉紅 Ne 鮮紅 Ar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