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衛助理醫師考試《生物化學》維生素知識點
2017年公衛助理醫師考試《生物化學》維生素知識點
2017年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復習生物化學科目為僧俗的知識。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維生素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定義
維生素是機體必需的多種生物小分子營養物質。1894年荷蘭人Ejkman用白米養雞觀察到腳氣病現象,後來波蘭人Funk從米糠中發現含氮化合物對此病頗有療效,命名為vitamine,意為生命必須的胺。後來發現並非所有維生素都是胺,所以去掉詞尾的e,成為Vitamin。
維生素有以下特點:
1.是一些結構各異的生物小分子;
2.需要量很少;
3.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直接或間接從食物中攝取;
4.主要功能是參與活性物質(酶或激素)的合成,沒有供能和結構作用。水溶性維生素常作為輔酶前體,起載體作用,脂溶性維生素參與一些活性分子的構成,如VA構成視紫紅質,VD構成調節鈣磷代謝的激素。
二、分類
維生素的結構差異較大,一般按溶解性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 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在食物中與脂類共存,並隨脂類一起吸收。不易排泄,容易在體內積存(主要在肝臟)。包括維生素A(A1,A2)、D(D2,D3)、E(α,β,γ,δ)、K(K1,K2,K3)等。
水溶性維生素 易溶於水,易吸收,能隨尿排出,一般不在體內積存,容易缺乏。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三、命名
維生素雖然是小分子,但結構較復雜,一般不用化學系統命名。早期按發現順序及來源用字母和數字命名,如維生素A、維生素AB2等。同時還根據其功能命名為“抗…維生素”,如抗乾眼病維生素(VA)、抗佝僂病維生素(VD)等。後來又根據其結構及功能命名,如視黃醇(VA1)、膽鈣化醇(VD3)等。
四、人體獲取維生素的途徑
1.主要由食物直接提供 維生素在動植物組織中廣泛存在,絕大多數維生素直接來源於食物。少量來自以下途徑:
2.由腸道菌合成 人體腸道菌能合成某些維生素,如VK、VB12、吡哆醛、泛酸、生物素和葉酸等,可補充機體不足。長期服用抗菌葯物,使腸道菌受到抑制,可引起VK等缺乏。
3.維生素原在體內轉變 能在體內直接轉變成維生素的物質稱為維生素原。植物食品不含維生素A,但含類胡蘿卜素,可在小腸壁和肝臟氧化轉變成維生素A。所以類胡蘿卜素被稱為維生素A原。
4.體內部分合成 儲存在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成VD3。因此礦工要補照紫外線。人體還可利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醯胺,所以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人由於色氨酸不足,容易發生糙皮病等尼克醯胺缺乏症。
五、有關疾病
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極少,一般日需要量以毫克或微克計。維生素缺乏會引起代謝障礙,出現維生素缺乏症。過多也會干擾正常代謝,引起維生素過多症。因水溶性維生素容易排出,所以維生素過多症只見於脂溶性維生素,如長期攝入過量維生素A、D會中毒。
一、維生素A
維生素A又稱抗乾眼醇,有A1、A2兩種,A1是視黃醇,A2是3-脫氫視黃醇,活性是前者的一半。肝臟是儲存維生素A的場所。
植物中的類胡蘿卜素是VA前體,一分子β胡蘿卜素在一個氧化酶催化下加兩分子水,斷裂生成兩分子VA1。這個過程在小腸粘膜內進行。類胡蘿卜素還包括α、γ胡蘿卜素、隱黃質、番茄紅素、葉黃素等,前三種加水生成一分子VA1,後兩種不生成VA1。
維生素A與暗視覺有關。維生素A在醇脫氫酶作用下轉化為視黃醛,11-順視黃醛與視蛋白上賴氨酸氨基結合構成視紫紅質,視紫紅質在光中分解成全反式視黃醛和視蛋白,在暗中再合成,形成一個視循環。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暗視覺障礙,即夜盲症。食用肝臟及綠色蔬菜可治療。全反式視黃醛主要在肝臟中轉變成11-順視黃醛,所以中醫認為“肝與目相通”。
維生素A的作用很多,但因缺乏維生素A的動物極易感染,所以研究很困難。已知缺乏維生素A時類固醇激素減少,因為其前體合成時有一步羥化反應需維生素A參加。另外缺乏維生素A時表皮黏膜細胞減少,角化細胞增加。有人認為是因為維生素A與細胞分裂分化有關,有人認為是因為維生素A與粘多糖、糖蛋白的合成有關,可作為單糖載體。維生素A還與轉鐵蛋白合成、免疫、抗氧化等有關。
維生素A過量攝取會引起中毒,可引發骨痛、肝脾腫大、惡心腹瀉及鱗狀皮炎等症狀。大量食用北極熊肝或比目魚肝可引起中毒。
二、維生素D
又稱鈣化醇,是類固醇衍生物,含環戊烷多氫菲結構。可直接攝取,也可由維生素D原經紫外線照射轉化。植物油和酵母中的麥角固醇轉化為D2(麥角鈣化醇),動物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D3(膽鈣化醇)。
維生素D與動物骨骼鈣化有關。鈣化需要足夠的鈣和磷,其比例應在1:1到2:1之間,還要有維生素D的存在。
維生素D3先在肝臟羥化形成25-羥維生素D3,然後在腎再羥化生成1,25-(OH)2-D3。第二次羥化受到嚴格調控,平時只產生無活性的24位羥化產物,只有當血鈣低時才有甲狀旁腺素分泌,使1-羥化酶有活性。1,25-(OH)2-D3是腎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作用於腸粘膜細胞和骨細胞,與受體結合後啟動鈣結合蛋白的合成,從而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和骨內鈣磷的動員和沉積。
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少,同時又缺乏紫外線照射的人易發生骨折。肝膽疾病、腎病、或某些葯物也會抑制羥化。攝入過多也會引起中毒,發生遷移性鈣化,導致腎、心、胰、子宮及滑膜粘蛋白鈣化。高血鈣也會導致腎結石,而骨骼卻因鈣被抽走而疏鬆軟化。
三、維生素E
又稱生育酚,含有一個6-羥色環和一個16烷側鏈,共有8種其色環的取代基不同。α生育酚的活性最高。
存在於蔬菜、麥胚、植物油的非皂化部分,對動物的生育是必需的。缺乏時還會發生肌肉退化。生育酚極易氧化,是良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劑。可清除自由基,保護不飽和脂肪酸和生物大分子,維持生物膜完好,延緩衰老。
維生素E很少缺乏,毒性也較低。早產兒缺乏會產生溶血性貧血,成人回導致紅細胞壽命短,但不致貧血。
四、維生素K
天然維生素K有K1、K2兩種,都由2-甲基-1,4-萘醌和萜類側鏈構成。人工合成的K3無側鏈。K1存在於綠葉蔬菜及動物肝臟中,K2由人體腸道細菌合成。
維生素K參與蛋白質谷氨酸殘基的γ-羧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肽鏈中的谷氨酸殘基在翻譯後加工過程中,由蛋白羧化酶催化,成為γ-羧基谷氨酸(Gla)。這兩個羧基可絡合鈣離子,對鈣的輸送和調節有重要意義。有關凝血因子與鈣結合,並通過鈣與磷脂結合形成復合物,發揮凝血功能。這些凝血因子稱為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
缺乏維生素K時常有出血傾向。新生兒、長期服用抗生素或吸收障礙可引起缺乏。
一、硫胺素(VB1)
由一個取代的噻唑環和一個取代的嘧啶環組成,因噻唑環含硫,嘧啶環有氨基取代而得名。他就是Funk發現的vitamine。
硫胺素與ATP反應,生成其活性形式:硫胺素焦磷酸(TPP),即脫羧輔酶。其分子中氮和硫之間的碳原子性質活潑,易脫氫。生成的負碳離子有親核催化作用。羧化輔酶作為醯基載體,是α酮酸脫羧酶的輔基,也是轉酮醇酶的`輔基,在糖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缺乏硫胺素會導致糖代謝障礙,使血液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影響神經組織供能,產生腳氣病。主要表現為肌肉虛弱、萎縮,小腿沉重、下肢水腫、心力衰竭等。可能是由於缺乏TPP而影響神經的能源與傳導。
硫胺素在糙米、油菜、豬肝、魚、瘦肉中含量豐富。但生魚中含有破壞B1的酶,咖啡、可可、茶等飲料也含有破壞B1的因子。
二、核黃素(VB2)
核黃素是異咯嗪與核醇的縮合物,是黃素蛋白的輔基。它有兩種活性形式,一種是黃素單核苷酸(FMN),一種是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這里把核黃素看作核苷,即把異咯嗪看作鹼基,把核醇看作核糖。
異咯嗪的N1、N10能可逆地結合一對氫原子,所以可作為氧化還原載體,構成多種黃素蛋白的輔基,在三羧酸循環、氧化磷酸化、α酮酸脫羧、β氧化、氨基酸脫氨、嘌呤氧化等過程中起傳遞氫和電子的作用。
主要從食物中攝取,如谷類、黃豆、豬肝、肉、蛋、奶等,也可由腸道細菌合成。冬季北方缺少陽光,植物合成V-B2也少,常出現口角炎。缺乏V-B2還可引起唇炎、舌炎、貧血等。
三、泛酸(VB3)
也叫遍多酸,廣泛存在,極少缺乏。由一分子β丙氨酸與一分子羧酸縮合而成。
泛酸可構成輔酶A,是醯基轉移酶的輔酶。也可構成醯基載體蛋白(CAP),是脂肪酸合成酶復合體的成分。
四、吡哆素(VB6)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3種,可互相轉化。吡哆素是吡啶衍生物,活性形式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轉氨酶、氨基酸脫羧酶的輔酶。磷酸吡哆醛的醛基作為底物氨基酸的結合部位,醛基的鄰近羥基和對位氮原子還參與催化部位的構成。在轉氨反應中,磷酸吡哆醛結合氨基酸,釋放出相應的α酮酸,轉變為磷酸吡哆胺,再結合α酮酸釋放氨基酸,又變成磷酸吡哆醛。
缺乏V-B6可引起周邊神經病變及高鐵紅細胞貧血症。因為5-羥色胺、γ-氨基丁酸、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合成都需要V-B6(氨基酸脫羧反應),而血紅素前體的合成也需要V-B6。肉、蛋、蔬菜、谷類中含量較多。新生嬰兒易缺乏。
五、尼克醯胺(VPP)
尼克醯胺和尼克酸分別是吡啶醯胺和吡啶羧酸,都是抗糙皮病因子,又稱VPP。其活性形式有兩種,尼克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在體內先合成去醯胺NAD,再接受谷氨醯胺提供的氨基成為NAD,再磷酸化則成為NADP。
NAD和NADP是脫氫輔酶,分別稱為輔酶Ⅰ和輔酶Ⅱ。二者利用吡啶環的N1和N4可逆攜帶一個電子和一個氫原子,參與氧化還原反應。輔酶Ⅰ在分解代謝中廣泛接受還原能力,最終傳給呼吸鏈放出能量。輔酶Ⅱ則只從葡萄糖及葡萄糖酸的磷酸酯獲得還原能力,用於還原性合成及羥化反應。需要尼克醯胺的酶多達百餘種。
人體能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但合成率極低(60:1),而且需要B1、B2、B6,所以仍需攝取。抗結核葯異煙肼的結構與尼克醯胺類似,兩者有拮抗作用,長期服用異煙肼時應注意補充尼克醯胺。花生、豆類、肉類和酵母中含量較高。
尼克酸或煙酸肌醇有舒張血管的作用,可用於冠心病等,但可降低cAMP水平,使血糖及尿酸升高,有誘發糖尿病及痛風的風險。長期使用大量尼克酸可能損害肝臟。
六、生物素(biotin)
由雜環與戊酸側鏈構成,又稱維生素H,缺乏可引起皮炎。在生雞蛋清中有抗生物素蛋白(avidin),能與生物素緊密結合,使其失去活性。
生物素側鏈羧基可通過醯胺鍵與酶的賴氨酸殘基相連。生物素是羧基載體,其N1可在耗能的情況下被二氧化碳羧化,再提供給受體,使之羧化。如丙酮酸羧化為草醯乙酸、乙醯輔酶A羧化為丙二醯輔酶A等都由依賴生物素的羧化酶催化。
花生、蛋類、巧克力含量最高。
以上六種維生素都與能量代謝有關。下面兩種維生素與生血有關。
七、葉酸(folic acid,FA)
又稱維生素M,由蝶酸與谷氨酸構成。活性形式是四氫葉酸(FH4),即蝶呤環被部分還原。四氫葉酸是多種一碳單位的載體,分子中的N5,N10可單獨結合甲基、甲醯基、亞氨甲基,共同結合甲烯基和甲炔基。因此在嘌呤、嘧啶、膽鹼和某些氨基酸(Met、Gly、Ser)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缺乏葉酸則核酸合成障礙,快速分裂的細胞易受影響,可導致巨紅細胞貧血(巨大而極易破碎)。
葉酸容易缺乏,特別是孕婦。葉酸分布廣泛,肉類中含量豐富。苯巴比妥及口服避孕葯等葯物干擾葉酸吸收與代謝。
八、鈷胺素(VB12)
是一個抗惡性貧血的維生素,存在於肝臟。分子中含鈷和咕啉。咕啉類似卟啉,第六個配位可結合其他集團,產生各種鈷胺素,包括與氫結合的氫鈷胺素、與甲基結合的甲基鈷胺素、與5’-脫氧腺苷結合的輔酶B12等。
一些依賴輔酶B12的酶類催化1,2遷移分子重排反應,即相鄰碳原子上氫原子與某一基團的易位反應。例如在丙酸代謝中,催化甲基丙二醯輔酶A轉變為琥珀醯輔酶A的變位酶就以輔酶B12為輔助因子。
甲基鈷胺素可作為甲基載體,接受甲基四氫葉酸提供的甲基,用於合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可作為通用甲基供體,參與多種分子的甲基化反應。因為甲基四氫葉酸只能通過這個反應放出甲基,所以缺乏鈷胺素時葉酸代謝障礙,積累甲基四氫葉酸。缺乏鈷胺素可導致巨紅細胞貧血。
胃粘膜能分泌一種粘蛋白,可與V-B12結合,促進吸收,稱為內因子。缺乏內因子時易被腸內細菌及寄生蟲奪去,造成缺乏。素食者也易缺乏。
九、抗壞血酸(V-C)
是烯醇式L-古洛糖酸內酯,有較強的酸性。容易氧化,是強力抗氧化劑,也可作為氧化還原載體。
抗壞血酸還參與氨基酸的羥化。膠原中脯氨酸和賴氨酸的羥化都需要抗壞血酸作為酶的輔因子。缺乏抗壞血酸會影響膠原合成及結締組織功能,使毛細血管脆性增高,發生壞血病。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需要V-C參加羥化。V-C可還原鐵,促進其吸收;保護A、E及某些B族維生素免遭氧化。
五、輔酶Q
又稱泛醌,廣泛存在於線粒體中,與細胞呼吸鏈有關。泛醌起傳遞氫的作用。
六、硫辛酸
是酵母和一些微生物的生長因子,可以傳遞氫。有氧化型和還原型。
例題:
(一)A型題
l,下列關於維生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維生素是一類高分子有機化合物
B.維生素是構成機體組織細胞的原料之一
C.酶的輔酶或輔基都是維生素
D.引起維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攝人量不足
E. 維生素在機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
2,脂溶性維生素
A. 是一類需要量很大的營養素 B,易被消化道吸收
C. 體內不能儲存,余者由尿排出
D,過少或過多都可能引起疾病
E. 都是構成輔酶的成分
3,維生素A除從食物中吸收外,還可在體內由
A. 腸道細菌合成 . B.肝細胞內氨基酸轉變生成
C. β-胡蘿卜素轉變而來 D.由脂肪酸轉變而來
E,由葉綠素轉變而來
參考答案
1.E 2. D 3. C
;2. VB6文件讀寫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IfDir(App.Path&"int1.txt")=""Then
MkDirApp.Path&"int"
End
Else
OpenApp.Path&"int1.txt"ForInputAs#1
LineInput#1,textline
Close#1
EndIf
Iftextline="OK"ThenForm2.Show
EndSub
要求窗體1上要有一個按鈕 並創建窗體2 代碼要先編譯後運行
3. vb6有那麼多名稱鹽酸吡哆醇和吡哆醇鹽酸鹽,鹽酸吡多辛,好像CAS號不一樣,怎麼區分,求專業人員解答
又稱吡哆素。一種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B族維生素。1936年定名為維生素B6。維生素B6為無色晶體,易溶於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穩定,在鹼液中易破壞,吡哆醇耐熱,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溫。維生素B6在酵母菌、肝臟、穀粒、肉、魚、蛋、豆類及花生中含量較多。維生素B6為人體內某些輔酶的組成成分,參與多種代謝反應,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謝有密切關系。維生素B6長期缺乏會導致皮膚、中樞神經系統和造血機構的損害。動物缺乏維生素B6的症狀為皮炎、痙攣、貧血等。單純的維生素B6缺乏症在人類極少見。臨床上應用維生素B6制劑防治妊娠嘔吐和放射病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