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究實驗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指導思想、設計原則、內容及意義
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強調在實踐教學中要運用探究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媒體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對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
具體方法可參考以下具體案例:
開放性實驗探究:金屬鈉與稀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物探究
3.1引入問題
通過《鹼金屬元素》的學習以及教師課堂演示實驗,學生掌握了鈉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了解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反應產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活潑性質非常強的鈉與硫酸銅溶液作用時,會得到什麼產物?部分同學根據鈉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知識,毫不猶豫地任務鈉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也有部分同學會產生疑問:鈉是先給水反應,還是先把銅置換出來呢?這時,通過教師引導,就形成了很好的探究「焦點」。
3.2猜想與假設
教師可組織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並對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全班同學的猜想和假設主要為兩大類。一是鈉先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生成產物問單質銅的紅色沉澱和硫酸鈉溶液;二是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
3.3提出實驗方案
因為探究課題的開放性強,學生各個小組提出的實驗方案五花八門。總結起來,主要部分基本相同:取綠豆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洗干煤油後,加入一大試管中,用分液漏斗向大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其中有的實驗小組,為了驗證實驗中有氫氣產生,還添加了其他實驗裝備。有代表性的兩類為:一是用導管將氣體導入灼熱的氧化銅試管中。二是在分液漏斗的頂端套一氣球。
3.4實驗探究,實驗現象
通過分組實驗,同學們主要得到了如下幾種實現象。
項目
人數
猜想與假設
預測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
9組(32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4組(16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3組(12人)
置換出銅
生成紅色的氧化銅沉澱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
3.5解釋交流
當學生完成了實驗探究之後,互相協作交流,最後得出結論。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首先是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蘭色的氫氧化銅沉澱。部分實驗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有黑色的固體物質為氧化銅。學生交流討論後,認為,金屬與水反應是劇烈的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使部分氫氧化銅分解產生黑色的氧化固體。那麼為什麼鈉會先和水反應呢?對於這個問題,有2個學生在實驗報告提出由於硫酸銅溶液中水分子的密度比銅離子大,此時相當於生成了水合硫酸銅,銅離子被水分子包圍,因此鈉先與水接觸反應。
3.6教師評價
通過探究性實驗,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實驗的過程及現象,對產生現象的原理能提出合理的結實。通過批閱學生實驗報告發現,同組成員論記錄一欄大部分學生未填寫,說明學生合作討論意識還比較薄弱和不善於記錄學生在自我評價部分寫道:「說實話,我比較喜歡實驗,更喜歡從實驗中發現特情況去研究,當然,做實驗自己的切記要細心,實驗很多東西是無法挽回,象這引起的損失是不必要的」;「只要實驗操作規范,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能培養一個人的實驗興趣,找出實驗方法」;「這次實驗不僅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讓我們自己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能提高我們的興趣實驗操作比較強,知識基礎比較好,對實驗很有興趣,實驗方法還要進一步提高,希望可以有更多做實驗的機會」;「我認為實驗中,我們體現的動手能力差,而且從實驗結果看,我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周全,基礎不夠扎實;通過這次實驗,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課外知識,還讓我體驗到對客觀事實要嚴謹對待」,等等。學生的自我評價表明,所有學生都表示實驗興趣濃厚,建議以後多提供機會。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知識基礎較好,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實驗操作及實驗方法評較教低。同組成員評價部分,學生打分大多是「很好或較好」,沒有層次性,彼此間評價較高,跟自我評價部分相矛盾。因此,學生對相互評價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態度,評價失真。
4 結語
回首探究性實驗教學所經歷的歷史擅變和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清醒的認識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在當前化學教育教學改革中所承載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的基本過程;全面認識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究基本方法、發揮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團隊精神、形成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結合案例從認識論的角度,解釋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認識科學探究過程、為學生掌握化學科學知識,檢驗化學理論和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依據等發面所具有的認識論功能。
展望未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將逐漸「精細化」,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踐將越來越豐富,它將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將成為高中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塊沃土。隨著經濟的發展,化學實驗儀器、設備和條件日趨完善,相信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前景將越來越美好。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沉澱中夾雜黑色固體,並有氫氣放出。
② 如何進行化學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教學設計是以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與技術分析、研究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它們的途徑和方法,以保證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過程。以下提出優化教學設計的幾點策略,與各位同仁一起探討交流。1、教學目標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就是教師要對學生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應達到的行為狀態做出具體、明確的說明。(1)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點。(2)教學目標可分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長期目標被稱為教育目標,如「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等等,這些無法在具體教學中一次性實現,而是長期努力的方向。因此在適當的教學中要有體現。近期目標被為教學目標,這一目標,主要確定一節課教什麼內容,通過哪些活動方式來學習。(3)教學目標盡可能用實驗、觀察和總結作為教學結果的指標,並確定它們之間的層次關系。設計者開始任何教學,設計以前必須能回答的問題是「經過教學之後學習者將能做到哪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或者「教學之後學習者將會有何變化?」(4)一個完整、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四個要素,即行為主體、行為活動、行為條件和行為標准。2、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就是要明確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背景分析。重點分析這部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在社會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2)功能分析。主要分析這部分內容在整個化學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對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3)結構分析。主要分析這部分內容知識與技能結構、過程與方法結構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特點,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4)資源分析。主要對本節課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了分析。如實驗條件、課件、習題等進行分析,以確定能否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3、學習者分析 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分析,大體包括以下內容:(1)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學習新內容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的知識、技能可以分為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了解學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學概念。(3)了解學生對新內容的情感態度。哪些學生能適應,哪些學生不能適應。(4)了解學生對新內容的自我監控能力。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和「怎樣做」4、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設計:這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此階段的設計必須建立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分析的基礎之上。包括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媒體設計。(1)教學的組織形式:講授、談話、實驗、演示是常規組織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課程理念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如果採用這種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從座位的編排到小組成員的組合、從教材的運用到資源的開發過程、從學生參與方式到教師的引導方式方法等都必須在教學組織設計時加以考慮和整合。(2)教學方法:教無定法,教學有法。面對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哪些是教學設計優先考慮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應該如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些都是制定教學策略的基本問題。從教學方法選擇的指導思想上,應該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從教學方法選擇的原則上,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教學內容、教師特點、教學資源、教學時間、教學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來選擇教學方法。(3)學法指導: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既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動機的激發,重視教學過程的情感化,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養成,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4)教學媒體設計:教學媒體設計包括怎樣選擇媒體、如何運用教學媒體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運用的問題。 在選擇教學媒體時,首先了解各種教學媒體的特性,然後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相應的媒體。關於如何運用教學媒體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運用的問題這是媒體設計的核心內容,設計者一定要明確所選用媒體是什麼,要避免濫用媒體的現象出現。5、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首先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組成部分,並明確各組成部分的意義與作用,然後安排恰當的順序進行組織。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導入、新課和結尾三個環節。必須指出的是,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往往是同時進行的不可分割的兩個環節。6、教學媒體設計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可以將教學媒體分為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教學媒體。(1)傳統教學媒體 傳統教學媒體是指教科書、黑板、粉筆、掛圖、標本、模型、實驗演示裝置等。 傳統教學媒體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媒體也在發生著變化。如教科書內容呈現的方式,鏈接了許多信息和知識並配以光碟,使之與現代教學媒體靠近或者整合;黑板的磁性化,顏色的人性化(白板、綠板);無塵粉筆等。(2)現代教學媒體 現代教學媒體是隨著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在我國也稱之為電化教育媒體,如幻燈、投影、廣播、錄音、電影、電視、計算機、電子白板等。(3) 教學目標、教學事件與教學媒體的適當匹配 選擇和使用教學媒體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因而在選擇媒體時要保證所選的媒體能有效地實施相應的教學事件,而一系列的教學事件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這樣看來,所選的媒體要能有效實現相應的教學事件和教學目標,即要在教學目標、教學事件和教學媒體之間進行適當匹配。否則,不看教學目標,教學事件進行媒體選擇和使用,只是「做秀」、「耍花槍」,不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確立了教學目標之後,經過任務分析的環節,就可導出相應的教學事件。7、教學方案的評價與反思 教學方案的形成,不是教學設計的結束。在教學設計的後期和實施後,都要對教學方案反思和評價,以便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以使其不斷完善。這一過程是對教師教學認識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而提出的,能更好地反映教師自我認識教學,反思教學能力和提高教師對教學的評價能力,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一般而言,教師在對教學方案反思和評價時,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1)你是否考慮過學生通過這一教學過程要獲得哪些知識與技能?經歷哪些過程和方法?在哪些地方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2)你是否考慮過在這些要求中,哪些是教學的重點和關鍵?(3)你是否考慮通過這一教學過程應按怎樣的教學順序(或線索)進行?(4)你是否考慮過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應採用哪些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5)通過這一教學過程,你認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哪些已達到,哪些尚未達到?(6)你是怎樣知道學生已經學到這些內容和尚未學到那些內容的?其中的第(1)(2)題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問題;第(3)題是安排教學過程的問題;第(4)題是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問題;第(5)(6)題是考慮如何及時接收教學反饋信息的問題。上述設計過程集中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四個基本要素:(1)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什麼?(教學目標)(2)為達到預期目的,應選擇怎樣的知識經驗?(教學內容)(3)如何組織有效的教學?(教學策略、教學媒體)(4)如何獲取必要的反饋信息?(反思與評價) 總之,教學設計要重視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習規律及心理特點。教學目標要多元化;教學內容既要注重結構化,又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和社會生活實際;教學過程倡導以問題和任務為驅動、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來展開。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摸索和總結。
③ 初中化學教學視導聽評課教學反思
初中化學教學視導聽評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教學視導聽評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三化學,由於初三化學是一門新接觸的課程,又是一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再加上本班學生比較活潑,所以暫時三周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很認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中也比較活躍,但是由於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記憶能力差,使整體沒有得到平衡發展,故在教學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難。本人也就這三周的教學作一個簡單的反思,具體如下:
一、教學方面的經驗
1.認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節處理方法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入手,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認真研究新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加強了新課程觀念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不斷轉變教育理念,認真研究總結,貫穿於教學中,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熱點問題和重點問題。
3.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加強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技能的教學,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題目,有意識地去鍛煉他們思維應變、組織表達的能力。盡量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多讓他們在黑板上寫板書,發表自己的觀點,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化學實驗教學情景集色彩、圖像、聲音、動感等多種特點於一身,使學生有置身於真實情景之感,達到良好的效果。
4.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近年來對環保、能源等社會熱點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強,這就要求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學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覺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
5.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他們很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因此我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多與學生談心,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表揚鼓勵他們;當他們退步時我找他們個別談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在課堂上盡量地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加以稱贊,激勵他們喜歡上化學。
6.練習的選擇:一份好的練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要進行合理精選,減輕學生的課後負擔,使學生在輕松高效中掌握知識。
7.科學制定計劃:制定出詳細的教學、復習計劃,明確其內容和要求。有了計劃的引導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學方面的不足
我還應該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動與一些學校進行交流與學習,擴大資料來源,充分發揮信息互動,取其之長補己之短。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第二方面只有當以上思想工作基本過關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學效果上去。對於教學方面,我主要從以下五點入手,第一點: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第二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慾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第三點:每節新課後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第四點: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化學思維,強調一點是老師的練習要注重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與鍛煉,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第五點:抓好後進生工作,後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後進生跟得上。以上五點教學方面的看法我本人只是想根據自身與本班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有機結合,最終想顯露一定效果。
一、備課包括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兩項內容。
(一)制訂教學計劃通讀《初中化學課程標准》,特別是要領會課程標准中對本冊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課程標准對本冊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學期化學教學目標分析;
2、情況分析。包括尖子生、學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數、學生的學習習慣等;
3、目標要求。理解並把握《化學課程標准》關於9年級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階段目標;
4、教學進度。寫出單元和課時的教學時數,包括課題學習、復習、檢測等時間安排(要寫明具體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現。
(二)教學設計化學課教學要精心設計,注重知識的落實,必須提前備課1~2課時,並做到:
1、鑽研教材。研究並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的化學學習中,難在哪裡?為什麼難?怎樣破難?
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授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
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
②化學活動過程設計(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
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
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必須的學慣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於鞏固和反饋。
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方面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於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化學教案規范格式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教案序號,授課日期、節次。
①課題:指教學課題。
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造性或拓展性目標。
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化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
⑤作業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份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於鞏固和反饋。
⑦教學反思:教後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二、上課
1、做好課前准備。熟悉教案,理清教學思路,准備好教材、演示實驗器材等,准時進入課堂,不空堂、不拖課,不以任何理由拒絕學生進課堂。
2、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用普通話講授,教態親切、自然,語言清晰、生動、准確;板書工整、規范、有序;合理適當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3、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遵循化學學科特點和教學規律,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加以解釋,重視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5、有效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問要有思考價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活動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理好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6、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合理,結構科學。留有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認真組織好課堂的練習與反饋,及時調節,練習要有梯度、層次,適應絕大部分學生,對學困生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
1、作業設置。要求:
①從課本作業題、作業本中精選習題;
②作業難度適當,份量適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作業要求。除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課型外,每節課後留3—4道作業題(解答題),選擇題、填空題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題作業。初三總復習教學階段,每周至少批改2次單元或綜合檢測題。
2、作業輔導。
輔導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要求:
①針對學生水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特別要面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關注尖子生的發展和提高,提倡多作個別輔導,多作學習方法上的輔導;②輔導要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後。指導學生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③輔導學生應耐心,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3、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了解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的重要渠道。
①作業全批全改,批改須及時,重視反饋;
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定;
③登記學生平時作業成績;
④批改既要嚴格,更要正面鼓勵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態度和習慣。
4、作業講評
①講評及時,時間安排適當;
②對學生作業中有創見的解答或典型錯誤,要做好摘錄,作為教學資源備用。對錯誤原因要適時作出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措施和辦法;
③講評形式多樣,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可採取面批輔導、學生互助等多種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錯誤,可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以講解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糾正;
④有計劃地進行優秀作業或數學實踐成果的展評(每學期1—2次)。
四、質量測評
教學質量檢測評價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評,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化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1、化學教學質量測評應以化學課程標准為依據,注重學生發展的進程,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測評體系。應積極採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成長記錄和綜合表現等多種方式,質量測評的內容應全面。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評價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出發,注意適度性和科學性。
2、對化學學習的測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化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質量測評的試題編制應以教學課程標准為依據,並參考所選用的教材。注重對化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內容應盡可能全面並突出重點。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適度加強對化學應用意識和用化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考查,適當體現對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查,試題應有層次性,但容易題(難度系數0.8以上)應佔70%,試題表述力求科學、規范、簡潔、無歧義。
4、科學選擇測評方式和方法,恰當安排單元檢測和期末考試。認真做好單元檢測,期末考試的組織、批改、成績記載,以及試卷分析等各項工作。每學期單元形成性檢測不少於5次,要全批全改,並有講評與訂正。及時對檢測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反思與反饋,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5、建立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質量測評體系,讓學生、教師能多渠道獲取信息,以利於反思、調整,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6、建立學生數學學習成長檔案,並及時予以記錄,教師每學期寫一份所任教班級的質量分析報告
試卷講評是九年級化學復習階段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高效的化學試卷講評不僅能糾正學生平時化學學習中對某些知識點的錯誤認識和理解,還能規范解題、熟練技巧、查漏補缺,同時也能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聽了馬老師期中考試試卷講評課,受益匪淺,以下是幾點體會:
一、統籌分析、充分准備
1、化學試卷講評課應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准確把握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方面的缺陷;注意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重點關注學生在哪些知識和能力上還不到位,找准學生現狀與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講評時才能對症下葯。
2、做好試卷的統計工作。
統計時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試卷得分的統計,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得分率;知識點分布及得分率的統計;學生錯誤類型的統計,包括基礎知識(如: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實驗技能不掌握、雙基識記不牢靠等)、能力因素(如:看不懂題目或審題不清、不會分析問題或分析問題不到位、語言表達不準確、計算能力差等)、解題技巧(如:答題不規范、卷面不整潔、化學術語不科學等)、臨場心理因素等。同時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錯誤率較高的問題、典型錯誤答案以及有創意的解法,做必要的記錄。
二、講究策略、精心設計
一節高效的化學試卷講評,除了教師課前深入分析試題內容、全面把握學生的答題情況,還要講究一定的教學策略,同時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1、試卷講評要有側重
試卷講評一般不側重於知識的系統性,而是強調其針對性。試卷講評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而應重點解決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給學生的答題指點迷津,同時深化試卷所考的內容。有了課前詳細的數據統計,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典型錯誤問題,應對這些問題進行「歸類」和「歸因」,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等形式有重點地進行分析講解。試卷講評過程中對試卷內容的分析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點的講解上,更應重視提高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析錯誤的原因:是化學基本概念、原理不清,還是審題粗心大意;是化學術語書寫錯誤還是表達能力欠缺;是解題格式不規范還是考試心理緊張等等。教師評析時應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重視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的指導,突出對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的培養。
2、試卷講評要有拓展
初中化學各個章節中主要的知識點是相對穩定的,而不同考試的試題卻不斷推陳出新,其主要原因是受考試層次、考試時間等因素的限制,試卷不可能涉及所學知識的全部,命題人往往通過變換題意、角度、題設條件和設問方式等,以點帶面來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顯然教師試卷講評時就錯論錯、就題論題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師應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試題,把題目的知識點向廣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盡可能地構建知識間的廣泛聯系,從「點」出發,把「面」帶出來呈現給學生。也可以把原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向多側面、廣角度進行合理發散、變換,引發設題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
3、試卷講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基礎教育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化學試卷講評課也應體現這一核心理念。首先發給學生講評試卷,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糾錯。對於經組內討論分析後仍存在疑惑亦或無法解決的共性問題,由組長整理後進行匯報,教師統籌,然後精講點撥。
三、突出鞏固、注重反思
試卷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多數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教師的一次講評,學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試卷講評以後,教師還要注意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講評課中,針對本節課中講評的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答題易錯點設計一定分量的變式訓練題,在試卷講評後預留部分時間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以期達到反復強化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及時消化講評內容、固講評效果的目的。
同時引導學生做「題後小結」和「題後反思」(錯題集右側專門留白用於記錄)。反思主要包括:對錯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的反思,同一知識點還可以以何種形式呈現和考查,對比做過的同類試題和練習,進行小結;對所用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反思,特別是一些重點試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對於多種不同求解方法,那種方法更好?同類題型試題一般的解題思路是什麼?所用解題方法中有無規律可循?通過這類反思,進一步強化解題能力,提高解題效率;對錯誤原因的反思,是知識缺陷、能力不足還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如答題方法、書寫規范、應試心理調控、答題時間的合理安排等),及時整理,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沒有反思,就沒有積淀、沒有升華;樂於反思、善於反思才能同化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提高解題的效率。
總之,要上好化學試卷講評課,教師應在以上三個方面多下功夫,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諸方面都得到訓練和提高,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一、啟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發現初三學生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藉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了化學這么多年,在教學中遇到過很多問題。通過這此培訓學習,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對於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在此也作了個總結,於同行交流。
一、讓學生做好筆記相當重要。
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是經過濃縮的,可我們不能只讓學生學習「精華」,還得把內容講細,講完整,要補充很多知識,所以讓學生做好筆記,把各知識點進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筆記,對學生課後的鞏固、復習也相當重要,否則,學生連一些基本的題目都沒法解答。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
有人說化學是理科中最簡單的一個學科,可我認為化學是理科,卻又像文科,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如:元素符號、原子團、化合價、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還有很多概念、定義、規律、原理等,這些知識在上新課的時候,逐漸向學生介紹,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歸納、小結,讓學生讀、寫,讓學生記,給學生聽寫。特別是化學方程式在會考中佔有一定比例,要求學生必須過關。
三、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選擇教學方法。
要搞好教學光憑自己的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上課一聽就明白,課後卻糊塗,做練習題時,心中沒有一點底,也有人反映說每節課的內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屬於正常的教學進度。問題出在哪兒呢?後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懂了,課後沒有及時復習,該記的沒有記住,知識沒有得到鞏固,於是問題越堆越多,學生覺得記不了,更不要說綜合運用了,這樣,學生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感到要學好化學好難。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學時,加強趣味性和新舊內容的聯系,以舊引新,講新復舊。
(二)用綜合對比法,對知識進行總結,融會貫通,揭示規律。比如在學完實驗室制氧氣和二氧化碳後,把實驗室製取這兩種氣體的葯品,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方法、檢驗的方法、驗滿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對比。
(三)針對他們的畏難情緒、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沒有收獲的心理。我專門安排時間,讓他們記憶,復習某部分的知識,然後找一些相關的題目進行練習,結果多數學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題目。這樣的結果讓他們感覺到,化學還是可以學好的。
四、對兩類題的教學探討。
簡答題和綜合實驗題,是很多學生感到很難的兩類題,包括一部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屬於這種情況,在歷次的考試中,丟分嚴重。
對於簡答題,有一部分學生是無從下手,不知道用哪個或哪些知識或什麼化學原理來解答;成績好一點的知道解答題目所要用到的知識原理,可也是表達不清楚,寫了一大篇卻沒有說到點子上。所以在這類題上,我們還要多下功夫,找一些題多讓學生練習。讓他們弄明白,題目的意思,該用什麼知識原理進行解答,怎樣描述得准確、完整。
綜合實驗題文字多,信息新、閱讀量大、隱蔽性強,學生一見就怕,為了答好綜合實驗題,應該做到:
1、務實基礎、聯系實際、訓練多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2、重視培養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會審題,通過閱讀,能對題中的一些信息進行摘取,重組和加工,找出實驗目的、已知條件、有關數據、相關信息等。
五、做好期末復習工作,爭創會考好成績
期末復習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會考的成績,所以期末復習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每個階段,都做到心中有數。復習的練習題,測驗題都要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會考;對稍差一些的學生,布置一些難度較低的題,爭取提高會考的合格率,在復習過程中,通過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復習重點。
;④ 化學教學論的課程目標細化為哪些層次要求
教學目標可分為教學總目標、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是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要求,是一種原則性規定。
而學習目標(對教師而言,它也通常被稱為教學目標)則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之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具體的表述。
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習目標。
可以把學習目標因素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技能領域,其中認知領域又包括知道、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
2. 教學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教學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師自己的主觀意願,這就不得不讓在教學設計時必須主動地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對課文、對問題等方面的處理方式方式是否符合學生。
3.處理好老師與學生的教學關系,那就是也必須遵守「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教學設計的預期效果也只有要老師的達牽引下,由學生個體主動地進行信息交流、學習與老師達成共識,並形成一種合力,方能實現這預期效果。
設計課堂有效提問應注意的原則有:
實效課堂提問應把握的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的前提是了解學生,吃透教材。
教師所提的問題必須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服從教學標的需要。
2.啟發性。
精心設計的問題要重視思考型、鼓勵啟發型和開放型的問題,輕視記憶型、檢查型、封閉型的問題。
好的提問應該富有啟發性,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而不應該急促地邁向結果。
啟發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師的問題能引發出學生提出新的問題。
3.創造性。
指關注學生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反應。
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創造性應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標,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品質靈魂。
問題是開放的,不是封閉性的,不只有一個標准答案。
語文學科是人文性最濃的學科,最好的問題大概是沒有完全明顯的答案的。
這樣的問題常常帶有假設性,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使保持對語文的喜愛,對問題的興趣,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多向聯想,多方面地思考,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同時通過對發散出來的想法的分析、比較、綜合,又可實現思維的優化,求得思維的共鳴。
4.適度性。
包括適度、適時、適量。
一適度,是把問題提得准、提得富有啟發性的關鍵。
要根據具體課文內容,提問難易適度,選擇不同的對象,對語文基礎知識內容提問時,可面對中、差生,而對知識難度較高的提問應對優、良生。
每一堂課的提問要有廣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體學生。
問題過易或過難,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或抑止心理。
每一個提問後,要有一定的停頓時間,以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對問題考慮的全面周到。
5.雙向性。
課堂提問也要有互動,高質量的教師提問能激發學生的疑問、追問、深問。
巧妙的提問一定能啟迪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想問題、發現問題。
老師的問是為了讓學生問,類似這樣的課堂提問是傳統課堂提問的轉型,從課堂的反映中看出這種提問有利於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學習,這種提問應該成為課堂提問的發展趨向。
6.層次性。
教師要將不同層次的問題和不同水平的學生優化組既要給能力強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又要給一般學生創機會,還要讓差生不做局外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顯示自己的才能,並且在解答問題時得到發展。
7. 尊重性。
提問語有時可能會帶有批判性,一是對學生觀念的不同,二是對學生行為的批評。
但老師一定要注意禮貌用語,必須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用溫和的態度讓學生重新思考,一定要體現「寓教於樂」的原則。
⑤ 九年級化學元素教案及教學反思
導語: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元素和元素符號及元素周期表三個部分知識,下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元素》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理性認識統一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常見27種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課題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個部分。前面課程學生已經知曉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需要結合原子結構知識,從微觀結構的角度對元素進行比較確定的概念定義,將物質的宏觀元素組成與微觀粒子構成的認識有機統一起來。
1、元素概念是化學概念的教學難點,這里可以淡化概念的具體教學,可以通過生活物品中元素組成的大量實例,促進學生認識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只需了解決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內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2、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根據,因而是教學重點。要求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表示意義,以課本列舉27種元素為重點,包括每種元素的符號、名稱,做到會寫、會讀、會用。
3、簡介元素周期表,讓學生初步認識這個化學工具,依據學生有限的知識基礎,可以安排學生組織探究活動,從原子序數查找一些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以及確定元素分類等信息,為今後的化學學習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學習工具習慣。
教學准備:
系列生活物品,教學課件,學生導學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展示課題:
【生活啟示】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實物、圖片、食品包裝標識等,讓學生閱讀分析這些物品所給出的信息。
【展示實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飲料和日用品等)。
【教師導語】生活中我們使用過「加碘食鹽」「含氟牙膏」「AD鈣奶」,這里的「氟」「碘」「鈣」分別指的是什麼?應該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種呢?
【學生回答】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課題】第2課題:元素
(評析):化學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要注重化學聯系生活,積極與我們的生活、學習緊密聯系,將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運用化學的觀點認識。
二、廣泛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理解元素的概念:
【問題探究】那麼什麼叫做元素?
【學生演板】要求書寫幾種常見物質的化學式:O2、CO2、H2O、H2O2等。
【共同分析】四種物質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雖然它們的性質各不相同,從上次所學的「原子結構知識」中知道:這些氧原子的核電荷數都是8,即核內都含有8個質子,於是將這些氧原子統稱為氧元素。
【學生1】我們把核電荷數為1的所有的氫原子統稱為氫元素。
【學生2】把核電荷數為6的所有的碳原子統稱為碳元素。
【定義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例題講解】氧元素和氫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 B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相對分子質量 D、核外電子數
【師生分析】在原子結構中,決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內質子數(即核電荷數),因此選擇(B)。
【引導討論】下述化學反應:2H2O==2H2↑+O2↑,S+O2===SO2中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1】分子種類和性質發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2】元素種類沒有發生變化。
【生活應用】
1、生物細胞無論來源於動物還是植物,微生物,其中元素種類及其質量分數都相近。
2、從生物學或科普書刊中查找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並列表說明。
【閱讀圖表】了解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質量分數。
【發現規律】地殼中元素含量(質量分數)從多到少次序:氧硅鋁鐵
【師生討論】為了加強記憶,可以採取諧音記憶技巧:養閨女貼(心)。
【知識拓展】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引導歸納】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發現和合成的物質已超過2千萬種,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100多種。
(評析):現階段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間的關聯,認識到分析物質宏觀組成時用「元素」,在研究物質微觀結構時則用「原子」,運用形式多樣的訓練方式,加強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突破兩個概念容易混淆的認識誤區。
三、熟記常見元素符號,領悟元素符號的國際通用性
【趣味話題】外國友人不會認識實驗桌上的三瓶金屬材料,他問都是些什麼物質?他說我不認識。
【教師提問】科學上使用什麼來表示元素呢?
【學生討論】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需要採用國際統一的符號表示各種元素。
【閱讀資料】常見元素符號的歷史演變過程,了解道爾頓在化學上的又一貢獻。
(評析):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動漫形式介紹,有利學生從樂於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號的國際通用性,這樣就便於不同國度的化學界進行學術交流。
【學生1】書寫元素符號應該注意法則:一大二小。
【提出問題】氧元素符號為O表示什麼?
【學生2】O表示氧元素
【學生3】O表示一個氧原子
【共同歸納】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閱讀資料】從中文元素造字規律來看,將元素分成哪三種?
【學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屬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五金」即金銀銅鐵錫Au、Ag、Cu、Fe、Sn。
【學生2】有「氣」字頭一般是氣態非金屬元素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常溫下的固態非金屬元素,C、S、P等。
【學生3】記住三種常見稀有氣體元素:氦He、氖Ne、氬Ar等。
(評析):元素符號作為學習化學的第一種化學用語,加強書寫化學用語的規范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體悟運用元素符號的重要作用,為馬上學習的化學式做好准備。
四、開展課外探究,簡單認識元素周期表
【類比引入】超級市場為了便於顧客選購採用分門別類、有序方式排放成千上萬種商品。而化學上為了便於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需要尋求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性。
【規律探索】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有序排列構成元素周期表。
【學生1】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
【學生2】共有18個縱行,其中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共有16個族。
【教師提問】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叫做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我們可以從元素周期表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
【學生2】通過計算還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中子數等。
【學生3】確定該元素屬於金屬、非金屬還是稀有氣體元素等。
【拓展視野】通過科普書刊或互聯網查詢: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評析):由於認識元素種類不多,暫時無法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內在規律,因而需要適當降低運用知識的難度系數,重要的讓學生積極拓寬知識視野,體驗門捷列夫和道爾頓等科學家研究化學的樂趣。
【教學反思】
一、組織科學探究要重視學習過程和探究經歷
化學新課程組織化學原理的學習,需要學生參與體驗學習的快樂,注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過程,重視科學探究的全程經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學習方面的巨大收獲,知道學習上的暫時失敗,還是今後人生的偶然失敗都是難得的人生經歷,是人生中一筆精神財富,遭遇失敗的滋味也許是刻骨銘心的永久記憶,自我慢慢體味,但是要在不成功的記錄中尋找失敗的經驗教訓,這就是我們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收益。
強調元素符號記憶的學習任務,可以採取分散難點,逐步記憶,前三單元教學中有計劃的逐步提供元素符號和化學式,讓學生逐步熟悉常見元素符號和物質化學式,著實減輕對枯燥無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體現出化學用語的啟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學生個人自製學習卡片或學習包,將化學用語記憶分解成階段性學習任務,加強書寫化學用語的規范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體悟運用元素符號的重要基礎性,體現認知發展規律的漸進性。
二、廣泛聯系社會生活,將抽象的知識原理具體化
本單元組織「元素」化學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學,都可以運用類比方法,有利將「元素」、「元素周期表」內容結合生活和學習的實際,將抽象的知識體系具體化,增強學生對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認識。
前三個單元知識學習,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接觸和認識常見物質有空氣、氧氣和水,但是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這樣勢必要求組織教學時,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化學新課程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在生動、豐富的情境中通過師生對話和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分析歸納形成概念,明確強調要求進一步淡化化學概念的教學,對於概念的知識要求只需學會應用,能夠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正確運用,因而理解「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這個問題,領悟元素和原子之間有什麼異同,可以通過類比的事例進行講解:0-9九個數字就是組成無數個數字的元素,26個字母就是英文的基本元素等,讓學生知道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引入「元素周期表」這個化學學習工具,不直接介紹元素周期律的內在規律,而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為了取用存放的方便考慮,例如超市的商品需要分門別類、有序的排放,其中有共同的有序性,那麼為了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也需要科學的有序排列。總之,化學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學,要注重聯系生活、學習的每個方面,評價方式可以設計成社會調查、課外探究、課前導學單和課後檢測等。
⑥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示例五篇
自信,務實,勤奮,樂觀是我一貫堅持的生活態度,也是我孜孜以求的人生態度。我堅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找到那片屬於我自己的晴朗。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化學教學工作評價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1
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本學期我擔任了化學教學工作。九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化學這門課程,大部分的學生沒有找到學習化學知識的 方法 ,多部分學生基礎差,理解本事也比較差,教師布置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還抄襲作業,上課有時不能專心聽課,學校施行的階段性考試,多學生被歸為三類。針對這種問題,我著重抓好學生的思想 教育 ,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忙工作,這類的學生我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學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我工作的不足。這樣,學生對我也就慢慢的喜歡和尊重,也開始喜歡學習化學,養成學習的好習慣。現將本學期的工作評價如下
一、上學期工作回顧
1、認真備好每節課。不但備教法、備教材更應備學生。本屆學生,學生沒有以前那麼整齊,所以我盡量根據教材資料,設計課的類型,備課前盡量做到自我先完成每節課的作業以及課外練習,從中選取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題目。認真寫好教案,做到每節課都"有備而來"。每節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准備,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後認真作好評價,及時從課堂教法和學生的反映情景評價出每節課的得與失,從而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
2、虛心請教其他教師。在教學上,能和其他教師團結協作,有問題及時向他們請教。在每個章節知識的處理上,經過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進取徵求其他教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優點以彌補自我教法上存在的不足。
3、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也有針對性。為此,我常常到網上搜資料,對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次作業都能起到的效果。對學生的每次作業都能作到認真批改,經過作業及時發現自我在課堂教學上及講解時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分析原因並評價,進行透徹的評析,俗話說"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構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堅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二、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此刻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化學的知識日新月異,發展很快。本學期在學校的工作中,我經常去聽學校各科組的公開課,虛心向教師們學習更新的 教學方法 ,取別人之長、補自我之短。並注意創新,構成自我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三、成績與 反思
班上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欠進取,在考試中成績不夢想,雖然也掌握了一些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技能。可是,有個別同學上課不正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有些同學考試不認真,成績很差也沒有羞恥感。由此,導致部分同學學習成績很差。所以也是我最覺得頭痛的地方
四、下學期教學工作打算
1、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拚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一樣,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本事不一樣,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景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後面。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經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本事。
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本事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本事,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事的培養。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當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資料,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當准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資料,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構成科學探究本事。
3、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中考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 熱點 資料,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本事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來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2
本學年度,我擔任 高一化學 (3至7班共5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學備課組組長,化學科組長。此刻就高一化學備課組和科組建設中,本人的工作作一個評價。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團體高一化學備課組成員由詹海東和楊健敏教師、孔毅英教師組成。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備課組,各成員間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和學生的一致好評。現簡單評價如下:
一、有計劃的安排高一第一學期的 教學 工作計劃 :
新學期開課的第一天,備課組進行了第一次活動。該次活動的主題是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及討論如何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滿完成,所以必須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視,並要努力做到保質保量完成。高中化學新教材第一冊共分七章,第一學期完成前四章資料的教學,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每周一次的關於教學工作情景評價的備課組活動,發現情景,及時討論及時解決。
二、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高一化學備課組,做到了: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備課組每周一次大的活動,資料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都有專人主要負責發言,時間為二節課。經過精心的准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三、進取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序,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進取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後團體備課,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共享,全備課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輪流製作,一人一節,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師的電教課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要求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課後認真書寫實驗 報告 ;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必須的知識覆蓋面,有必須的難度和深度,每章由專人負責出題;每章一次的測驗題,也由專人負責出題,並要到達必須的預期效果。
四、進取參加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處推進
本學期學校推行了多種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進取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本學期分別安排了詹海東教師的名師示範公開課、中段考復習公開課,楊健敏教師的新教師上崗公開課。都能進取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高一化學備課組,充分發揮每個備課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學的教學任務如期完成,並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肯定。高一化學備課組,會再接再厲,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五、以老帶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楊健敏教師是剛 畢業 的教師,是學校安排給我的「幫帶」對象。她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虛心請教老教師。楊健敏教師在一學期中聽課共計有53節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教師的課。楊健敏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成長,迅速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六、進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
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由詹海東教師負責,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使學生具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本事。每周五第8節為上為上課時間,資料包括化學興趣指引及學法指導、離子反應專項練習、氧化還原反應專項練習、實驗專項練習、基本計算專項練習、阿氏定律及其應用專項練習等。楊健敏和陳銀珠教師負責高一化學的興趣組活動,每周三第8節為活動時間,主要進行了:變色溫度計、晴雨花、制葉脈書簽、化學儀器介紹、暖袋和冰袋的制備等,資料豐富,很受學生歡迎。化學科組是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體我們科組的教師,在化學的教學改革,尤其是實驗教改、教學科研、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團體力量、中青年教師鍛煉與培養、優秀生培訓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等各個方面堅持改革,勇於探索,不斷創新,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深刻體會學校教研處的《認真落實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精神的基礎上,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端正的教學態度,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共同提高化學科的教學質量。在南海一中首屆《科技周》活動中,化學科組全體教師和 高二化學 班的學生們通力合作,創作了很多有很高水準的節目,表演的效果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同時,很好地配合學校,完成了《省實驗室工作會議現場交流會》的開展。關鏡青教師的論文,在《中學化學》中發表;葉月麗等四位教師的論文,參加了南海區優秀論文的評選。盧成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說課比賽》,獲一等獎。在高考復習指導中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向中低檔題目要升學率,由胡燕華教師負責編定的《單元基礎知識訓練題》,對中低層次的學生的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幫忙作用。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3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四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經過一學期來的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教育教學,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習進取性,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評價如下:
一、重視雙基教學,夯實學生基礎,培養學生的化學素質。
重視雙基教學,夯實學生基礎,讓學生從基礎著手,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經過本學期的化學課教學,使學生能掌握本學期化學課本的知識資料,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素質。化學知識靠日積月累,化學素質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斷的滲透與熏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經常地灌輸化學的 學習方法 、分析方法、滲透化學知識、化學技能和技巧。化學教學中,要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聯系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職責感和使命感。在不斷進行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在不知不覺地自覺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學習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識,分析許多實際問題。如有關環保問題、生態問題、資源的開發利用等等,同學們都能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
二、激發興趣,樹立信心
九年級化學 是啟蒙課程,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的培養尤為重要,在第一節課,我首先出示一塊手帕,讓大家猜想:用火點燃後會是什麼樣貌同學們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燒壞了,我微笑著沒有說話,把一塊手帕在酒精燈上點燃,熊熊大火持續了1分鍾左右,火滅了,手帕完好無損,同學們驚呆了。緊之後,我又變了幾個小 魔術 :魔棒點燈、藏貓咪、清水變牛奶等,同學們強烈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_,我將他們帶入化學的王國。接下來,我就說,同學們我從不打聽大家以前的學習成績,化學是一門新課程,不存在什麼基礎,在我的化學課堂不存在什麼差生。化學是理科,但比數學、物理要好學的多,是理科中的文科,讓學生消除恐懼心理,只要想學好化學,從這堂課開始,你就能學好,大家有信心么同學們就舉起有力的拳頭,高喊有;就在這一聲響亮的回答中,我和這些同學的合作就建立起來了,我們的命運就緊緊的聯系在了一齊。
三、精心准備好每一堂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強烈的職責心、使命感和敬業精神,精心准備好每一堂課,在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精心選題,上課時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使學生能經過化學課的學習,不僅僅能系統全面地掌握知識點,更能運用知識解決學習、生活和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歸納及綜合運用本事。這樣使教學相長,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並且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法水平和本事。
四、幫忙學生改善 學習態度 ,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
化學課的學習具有與 其它 學科的不一樣之處,在於它雖然是理科學科,在某種程度上卻具有文科學科的一些特點,比如,許多的化學知識點需要機械性記憶和理解記憶;同時化學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必須要以科學的態度來認真做好化學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本事和實驗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幫忙學生改善學習態度,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以提高學習成績,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重視作業的布置、檢查、批改和講評,注意學生的學情和信息反饋,及時講評,以增強作業效果。同時,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師架子,與學生共同商討學習化學的好方法、好點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們推薦介紹給學生
回顧我的教學工作,我一向以來都能全身心地付出,雖然伴隨著很多挫折和無奈,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從中我深深的體會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學海無涯,藝海無邊。今後,我要進一步加強自我的修養,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做一個教育事業這塊沃土上勤耕不輟的孺子牛。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4
本人本學期擔任九年級(3)班化學科教學工作以來,能認真做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完成,並取得了必須的成效。現將本人教學工作方面評價如下:
一、精講精練,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中我緊扣課標要求、考試說明,利用教材資料,面向全體學生,創造情境,設疑破難。教學中總是提醒學生學法-----「念」和「練」,這是鞏固知識的途徑。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這些問題,讓他們動手練習或口頭表達練習以到達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學完煉鐵的原理是還原時,我讓學生書寫出換一種還原劑氫氣或炭粉還原氧化鐵、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進而明確異同點,進一步復習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等。
二、盡力做好單元復習工作
初中化學知識資料繁雜,涉及到幾十種元素及化合物和數量眾多的化學方程式,所以要抓住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區別異同,歸納比較,幫忙學生構成知識體系,是提高化學成績的途徑之一。我在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做好每個階段的復習工作,每一章都幫忙學生進行歸納,列印相應的過關復習作業,讓學生學有所依、學有所獲;練習題、測試題都精心選擇,量質合理。對於學生作業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時批改,在作業上針對個人提出要求和意見。
1、激發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先讓學生喜歡你和你的學科
化學作為起始學科,需要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先讓學生喜歡你和你的學科。教師要在「引路、指導、習慣、興趣」上與學生搭建和諧的橋梁,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學習。「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給學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從諸多方面關心學生,引導學生正確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對他的關系和愛護,讓學生有內動力。「指導」就是在學生剛開始學習這門學科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講題、只講道理,學生需要的是「鑰匙」。所以,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說,多在同類問題上歸類,讓學生能自覺走上「知識的高速公路」。「習慣」就是教師要嚴以律己,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外,要有垂範作用,在課堂上要建立自我的教學風格,不能隨意性太強,要建立「緊張有序的課堂」,讓學生明白教師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麼,同時,要開始要求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天干什麼要讓學生自覺構成。「興趣」就是經過教師的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有興趣學、願意學、想學,尤其是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關心、關愛學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業的教師。經過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礎,學生就會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學科,學生的入門就相對容易。
2、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自覺學習和自主探討
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建立「戰場課堂」和「程序課堂」,培養學生緊張的課堂習慣,把節節課堂演化為戰場,讓學生始終有緊張感,始終處於主動的思維狀態。製造緊張的習慣,經過將「閱讀「、「練習」、「討論」、「抄筆記」等在課堂上都規定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資料。所謂「程序課堂」就是根據課型展現出自我的教學特點,讓學生按照程序去思維,一步一步往前走。同時,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景採取三個確定:一是看課堂上舉手人數,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大膽回答,也便於教師確定知曉率。二是練的習慣,我在課堂上的練習是根據學生舉手情景實行點名制,點名都是分中、上、下來看知曉率,並且練是學生黑板上練和桌上練相結合,對與錯用「兵閱兵」的方式解決,以鼓勵學生自覺思考的習慣。三是閱讀習慣。我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有兩點規定,即規定閱讀的資料,規定帶
問題閱讀的時間,提高時間和學習效率,包括討論時間、作業時間也規定,課堂上的「點名制」讓每位學生有緊張感,要保證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在認真聽講的同時,做到多引導和鼓勵學生進取、主動的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並勇於將自我的觀點表達出來,以鍛煉自我的語言組織本事,從而將本節課的知識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認真細致地觀察、如實准確地記錄、進取主動地思考,要善於合作、敢於質疑、勇於探索。3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全新而又陌生的學科。部分同學自學本事較差,沒有預習的習慣,不懂得預習的重要性,往往簡單認為預習就是念一遍課文,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就需要我們教師最好讓學生先進行 課前預習 ,做到有目的的去聽課。預習時,要把新課資料仔細通讀,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帶著疑問去學,聽課的效率就會提高。科學的預習方法能為學生學好教學資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師課前依據本章節知識目標及歷年熱點考題,設計好預習提綱,然後引導學生寫出預習中的收獲即本節重難點,最終讓學生團體交流預習體會,互相評點,互相促進。這樣進行一段時間後,學生養成了習慣,教師就能夠稍放開手,只供給給學生章節知識目標,要求學生自我列出預習提綱,進行自行預習。好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將終生受益。
4、要提高課堂吸收率,必須做到「聽、思、問、練」的四個學習環節,力求到達懂、會、透
學生對一堂課所學資料掌握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聽課的效果,指導學生科學的聽課方法很重要。課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會神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還要會聽課,不僅僅聽會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概念、例題要能理解,同時更要學習和感受教師講的每一知識點的方法與思路。另外課上必須要養成先聽後記的習慣,將聽到的資料加以思考整理,提綱挈領地記錄本節的重點、難點,須掌握的資料和課本上沒有的資料、易錯、易混或對自我有啟發的地方。當時沒聽懂的,沒明白的地方,課下要及時請教教師和同學。及時復習,每一天認真閱讀課堂筆記,回憶教師的講解、板書、演示操作等,同時對知識點要進行梳理歸納,到達對課本資料融會貫通。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5
本學期的化學教學按計劃順利完成,以實際出發,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向前提高及格率,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評價了幾條 經驗 :
1、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拚命趕進度不可取。
中考最關鍵的要准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把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一樣,學生對化學的知識掌握本事不一樣,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景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進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拚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經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本事。
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本事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本事,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事的培養。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當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我們應當准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資料,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構成科學探究本事。
3、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鑽研教學大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們學校雖然還沒有實驗化學新課程標准,但教師們都已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所以,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5、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聽完課後能與上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到達要好的課堂效果。
6、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探究題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復習中加強這部分的力度。
7、抓好學有餘力,有特長的學生,給有特長的學生創造發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將來培養專門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8、從實際出發,評價經驗,收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提高與成長。首先扎扎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畢業合格率,最終取得高的升學率。
化學教學工作評價示例五篇相關 文章 :
★ 化學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
★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精選
★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總結最新範文5篇
★ 2020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計劃5篇
★ 關於化學教學學習心得體會5篇
★ 學校安全工作評價示例5篇
★ 2020最新高三化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5篇
★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2020精選5篇
★ 高中化學個人教學工作總結最新範文5篇
★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與反思2020年度總結5篇
⑦ 化學教學設計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我認為有效的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下面幾個主要環節:
一、明確教學內容:這里應包括版本、學科、單元、課時及課題。
二、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里是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這是教學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不能偏離主幹知識。
四、教法:即教師如何「教」。
五、教學准備:與本節教學相關的工具,如課本、教具、多媒體等。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節課的導入,不僅作為教師講授新課的鋪墊,而且為進入新課學習提供背景,還應具有引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功能和作用。 (二)課堂新授:是課堂教學的主幹部分,也是一節課的核心,應考慮怎麼樣「教」和怎樣「學」才更有效。 (三)反思交流,鞏固提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體驗發現,鞏固提高。(四)拓展延伸:由課內遷移到課外,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人文素質。(五)課堂小結:對一節課所學知識的系統歸納和總結。
七、板書設計: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力求簡練、精當地表現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八、課後反思:客觀公正的教學反思不僅能矯正教學行為,還能提高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⑧ 什麼是化學教學評價
一、化學教學評價的現狀及其問題
1 .評價的三個階段
教學的評價問題近 20 年來受到國內化學教育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對此開展了許多的研究,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獲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我國,從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起,隨著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趨於規范,中考和高考要求提高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出現·了對考試和測驗客觀化、定量化的研究。美國布盧姆等人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傳人我國後,對國內化學教與學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們開始建立以目標為導向、以客觀性試題和標准化測驗為基本方法的化學教學評價體系。
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課程和教學目標重視和提倡培養能力,開始關注學生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評價,人們普遍認為應該在紙筆測驗和考試內容上體現對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評價,中考題和高考題的出題方式和導向發生了明顯變化,同時認識到用紙筆測驗考查實驗能力的局限性,開發了實驗技能操作考查的評價形式,制定了具體詳細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的考查評價指標,在會考中加入了專項的實驗操作考試,部分地區的中考也附加了實驗操作考查,採用現場的活動評價方式,這是我們國家基礎教育評價方法改革的一大進步。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理科教育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理科課程開始重視學科間的綜合。這些反映到評價上的變化是考試題目的內容強調要更多地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用社會生活實際包裝雙基內容,同時出現了跨學科的綜合考試內容和題目形式。
2 .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化學教學的評價也受到現行的教育觀念和目標、課程結構與內容、教學方式以及中考與高考制度和升學壓力的強烈影響和制約,因此化學教學的評價仍然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缺陷和問題。總體上說主要是評價觀念陳舊落後、評價功能過於褊狹、評價手段過分單一等。這在教學實踐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具體反映在:將評價僅只作為對於教師和學生進行管理的工具;過分強調評價的競爭刺激作用;將評價等同於考試和測驗;將考試和測驗全部集中在對知識學習水平的評價上;評價過於追求客觀、標准、量化,導致評價要素的細節化;將過程性評價排除在中考、高考之外等等。
另外,人們已經對於現行的標准化的考試測驗產生了強烈的心理依賴,即使學生在其他的活動表現評價中表現較好,但是教師甚至學生本人都仍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表現,認為只有在紙筆測驗中獲得好的成績才算有真本事。有的學生上課積極參與討論,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實驗動手能力強,也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但是在紙筆測驗中成績並不理想。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其他學生都會認為這名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紙筆考試成績已經作為一名學生評「三好」、分班、從家長處獲得獎勵、贏得同學尊敬等等的不是惟一也幾近惟一的根據和標准。無論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員還是教師對於學生的學業成就的評價幾乎就只剩下紙筆測驗以及圍繞著測驗成績的對學生的評判。更加可悲的是有些人非但沒有深刻反省自己在評價方面的觀念落後和偏差、手段和方法的貧乏、意識和行動上的懶惰,反而借故說非紙筆的、非純認知的評價方法不客觀、不夠標准化,與中考在形式和內容上不匹配等等理由而拒絕和排斥使用其他的評價體系。
總之,化學教學評價正在經歷著從知識取向一雙基取向一能力取向一實際應用取向一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以及從單純基於考試和測驗的評價向基於多樣化的評估手段的轉變。但是這個轉變過程非常艱難和緩慢,還遠未完成。
⑨ 從課堂教學觀察與評價的角度如何評價一節課
一、評價教師的教 (一)評價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及達成 除了考慮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以及對教學策略的運用之外,應充分考慮到對學情的了解,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1.評教學目標的設定,一看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落實了三維教學目標,是否考慮到三者的有機整合和體現學科特點。二看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具體---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否用可以檢測學生學習行為的動詞來闡述;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描述,是否落實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過程中。三看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適切----是否以本學科的課程標准為指導,難易適當,是否能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和個體差異。 2.評教學目標的達成,一看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全面落實三維教學目標;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實;是否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注意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是否注重學生學習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如何。二看是否以簡馭繁,使學生易懂、易掌握,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三看教學效率是否高,學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 (二)評教學思想是否體現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教學就應該以適合學生主動發展為出發點,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把教學的重點從單一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應該讓學生自己學。以往評課強調教師要精講多練,而現在應關注教師精講精練,學生想講想練。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有利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知識。而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客觀審視,傳承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思考的講授式教學,提倡啟發式教學,揚棄被動的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接受式學習。評課時要善於分析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從課堂中看到教師是否真正用新課程理念上課。 (三)評教師的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事件和教學措施的編排和組合,銜接過渡的設計,詳略安排情況。一看整堂課的設計脈絡是不是清晰、科學有序,如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層次是否分明,詳略是否得當等。二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學生實際,符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三看整堂課安排的幾個大的教學環節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出和上下環節的過渡是否自然,設計的問題是否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學習。四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如教法的選擇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教學坡度的設置是否適合學生,教學容量的確定是否得當等。五看教學結構是否嚴謹、環環相扣,過渡是否自然,時間分配是否合理,密度是否適中。六看教學思路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是否有個性特點。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四)評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在評課時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一份好的設計體現在教師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充分地估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出現的各種困難,制定出各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既有教的過程,又有學的過程。評課要從課堂教學分析中分析教師的教學設計意圖是否明確,每一個教學環節是否合理。 (五)評教師的基本素養 主要是從教師的基本功來評析。包括教態、情感、理念、風格、語言、手段等。一看教態是否親切、自然、端莊、大方。二看是否說普通話,語言表達是否准確清楚,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語調高低是否適宜,快慢是否適度,是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有感染力。三看媒體的運用,能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否運用多種媒體,並將它們有機整合起來。四看教學的應變和調控課堂能力。 (六)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從教的方面來說,看教學方法是否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量體裁衣,靈活運用,富有藝術性以及是不是有改革與創新的精神。還要看教師是否關注學法指導,是否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是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精神等。具體說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平等的機會,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感悟、思考、表達的過程,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探究、深入思考(防止被動思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從中情感得到升華。教學中還要採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具備靈活應變性,能根據學生反饋信息,既是對教學進程、問題的難度、教育學的方式、課時長短等進行適時調整。 (七)評教學的內容 一看教學內容的正確性。教學過程中是否有知識性或思想性錯誤。內容的選擇是否凸現學科學習的價值功能。二看教學內容設計的整合度。內容設計是否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教師是否從整體把握學科知識體系,反復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教材作為教學的必備工具,創造性靈活運用教材,能否能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加工、處理成符合學生認識水平和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易懂、樂學。 二、評價學生的學 要確立以學論教的觀念,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具體說就是教師的教是否有針對性,看教師能否從學生現有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教學的實際效果出發來設計、實施教學活動,教師的評價是否促進學生改進學習、增強信心、提高效益;與此相對應的是看學生的學是否有實效性,看學生的情感是否被調動,知識、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和諧發展。 (一)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 課堂上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後,應以學生的參與度為保證,學生沒有參與或參與度不夠,都算不上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深度而言,學生是被動地、應付地學習,還是積極主動地探究。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引起學生多少認知沖突的課不是好課。 (二)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 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從交流中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首先教師要創設民主、平等、歡送、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能和同學、教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一堂好課,教師會十分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會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只要有道理都會肯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一堂好課,應體現教師教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角度的思考,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以及用同一種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讓學生講述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對多種方法進行異同比較,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有了深度和廣度的認識。 (三)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評課時關注學生的生成性問題十分重要。首先,要分析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什麼,有哪些收獲,這些收獲是通過怎樣的途徑獲取的,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所學知識以及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還要分析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跟進行為是否落實,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盡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尤其對於課程生成性問題,教師是否把握住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有時學生的小小錯誤,被教師抓住了,將它看成生成性資源進行教學,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三、對課堂教學的觀察與評價要處理好幾對關系 (一)教學與教育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學校育人的主要陣地,發揮課程和學科育人功能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所以科學合理、全面准確的課堂教學定位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體現教學與教育的有機整合,首先要有效落實教學的三個維度目標。上海二期課改中提出各學科要發揮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兩個綱要提出的育人功能,同樣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主題之一。為此,一堂好課,必須在正確處理知識與技能、注重方法能力的教學同時,要注意與情感和責任等方面的培養實現有機結合。 (二)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對課堂教學目標、內容、進程、條件等方面的預設是成功的基礎。上好一節課,預設的功勞不可抹殺。預設體現了一位教師對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效果追求的價值思想,是長期積累的經驗表現。但是預設也不是一帖萬能葯,原因在於對學生群體的差異性與發展性的預測不是絕對正確的。所以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還要重視生成,給學生生成的權利,留有生成的空間,這也是考察教師在理念基礎上的靈氣與智慧。如引導學生解答和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個不同的課堂教學行為,前者試圖要學生接受預設的答案,而後者是給學生以方向,同時考慮教學應變,體現生成。一堂好課,必然是預設與生成的完美結合。 (三)接受與探究的關系 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以較少的時間了解到較多的前人經驗和文化,這就是接受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有學習效率比較高的好處。我們的課堂文化中,提倡接受式學習是符和國情包括校情的實際舉措,也證明了是有效教學之一。現在的問題是在前人經驗十分豐富並不斷增加呈現知識爆炸的態勢下,單一的接受式學習在課堂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惑和尷尬。進入一個學習型社會,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變成課堂教學的新任務。其出路就在於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注重探究的實踐體驗,包括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訓練的改進,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所以新的課堂應該是接受與探究兼顧。 (四)自主與合作的關系 在學生學習的層面上,我們很看重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的能力和方法,更注重主動性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行為的素養培養。但是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發生了變化,「和諧社會」建設注重溝通交流,注重團隊合作等素養,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列為培養要素。合作學習應有基本的要求,包括合作的要求,角色的分工,實現成果的共享等。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當然,我們也不能輕視個體化的自主獨立學習,而且覺得應該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發展合作學習能力,主張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擔負起個人責任,這就是實現自主與合作相輔相成。 (五)細節與整體的關系 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一個傳統,就是對課堂教學比較注意觀察細節上的科學性、藝術性。象對課堂教學行為的的指標分解,也是表達了對細節的關注。比如,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哪些地方是合理的,哪些地方是優缺點甚至是錯誤的;在充實資料方面哪些是先進的可取的,哪些是無意義的;教具學具的運用、演示試驗的操作、教學時間的掌握等等方面,觀察和評價的視角很仔細。我們不能說這種傳統不對,尤其對那些有可能影響成敗的細節必須關注,但也不能忽視整體,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例如,教師能否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有效調控學習方式,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培養科學思維方法、學科基本思想方法和綜合素養;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注意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些都是一種著眼大局的觀察與評價。 總之,一堂好課具有在發揮育人功能基礎下的學科特徵,而不是貼標簽,是在效率、效益、效能等方面都體現有效教學的要求,而不是盲目熱鬧的泡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