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血清化驗單怎麼看貝克曼化學

血清化驗單怎麼看貝克曼化學

發布時間:2022-12-22 01:03:21

Ⅰ 求助:血清化驗單

有可能是最近服用過抗生素引起的,沒什麼大問題

Ⅱ 化驗單怎麼看科普

化驗單怎麼看,很多人拿到檢驗報告後,看著各種符號,不少人一頭霧水。化驗單到底應該怎麼看?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下化驗單怎麼看。

Ⅲ 如何查看化驗單

1.看肝功能化驗單。

在膽紅素定量試驗中,100毫升血清中膽紅素含量超過1毫克的為異常。含量越高,表明黃疸程度越深。

還有一種是「黃疸指數」,正常值為8單位以下,如果超出正常值,也表示有黃疸。

在麝香草酚濁度試驗中。也稱T.T.T,可了解肝細胞損害的程度。正常數值為0~6單位,如果超出6單位則為不正常。

在谷一丙轉氨酶活性試驗中,也稱C.P.T,當肝細胞受到損害時,血液里的C.P.T濃度增高。由於各醫院測定的方法不同,所以各醫院對谷—丙轉氨酶正常值的規定也不同。

2.看糞便常規化驗單

正常人的糞便,一般是黃色成形的,沒有血和黏液,沒有紅細胞、白細胞、蟲卵和原蟲。

如果糞便的顏色是陶土色或灰白色,可能是得了膽道梗阻。

如果糞便是柏油樣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有出血,或者服了活性炭、鐵劑等葯物。

如果糞便是紅色,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有結腸、直腸或肛門疾患,要加以重視。

大便中驗出有紅、白血球在「+~++」以上,可能是菌痢;只查出白血球,多是腸炎;只查出紅血球,多半是結腸炎、腫瘤、息肉、腸結核和痔瘡出血等。驗蟲卵可以從大便中查出蛔蟲卵或絛蟲卵。

3.看尿常規化驗單

在一張尿化驗單上,如果一些項目後面寫了「+」號(或「++」、「+++」,表明程度不同),表明是陽性結果,相反。「一」號就是陰性結果。

陽性結果通常是泌尿系統患有疾病的標志。

如報告單上報告驗出大量白血球(WBC++~+++)和上皮細胞,多提示泌尿系統感染。

尿中有量紅血球(RBC+~+++),說明患有腎臟結石、腫瘤、急性腎炎、膀胱炎和泌尿系外傷。

如果尿中化驗出有管型陽性,那就表示腎臟有一定損傷,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和腎綜合症等;如果尿糖試驗是陽性。那就很可能是糖尿病。

4.心電圖的用處

一般來說,心電圖可以識別出各種心律不齊,可以診斷心房、心室肥大,可以診斷心包炎、心肌炎及心肌病等等。

在沒有條件進行生化測定的情況下,低血鉀、高血鉀及低血鈣在心電圖上均有特異的改變,為治療贏得時間。

另外,葯物對心肌是否有影響,也可以通過心電圖的檢查得到反映。如治療心力衰竭的洋地黃是否達到治療效果,就可從心電圖上反映出來。

Ⅳ 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這是我之前寫的一個文章,如何簡單快速的看懂血常規報告。

這是一張常見的血常規報告單,上面有紛繁復雜的好多項指標

是不是感覺眼花繚亂

那麼多項目,對的起那十幾塊錢了!

所以現在大街小巷很多身穿白大褂的大忽悠

「大媽,過來啊,免費給您進行血液檢查,我們的這個檢查可以測幾十項項目呢!」

進入正題,血常規單首先可以分三個大的部分

然後我們再劃掉一些大家看不懂,實際生活中也不需要理解的項目,讓這個檢查單簡單一點

對了,血型和RH血型在血常規中是不包含的。

好,其他的就別看了。

掌握這幾項就可以了。

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所有的檢查都是服務於臨床的,所有的檢查報告一定要結合臨床的症狀和體征來分析。這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作為病人,了解個大概和常見的情況就可以了。

第一,我們先看紅細胞部分:

這一項在臨床中主要用來判斷你的血量!

臨床中最常見的就是貧血,紅細胞數量下降,血紅蛋白數量下降!

導致貧血的原因就很多了,比如慢性失血、缺鐵性貧血等等。

紅細胞數量增加的情況有造血異常,脫水等。

第二,看白細胞

在臨床中用得最多的是看你有沒有感染,比如你喉嚨痛,發燒了,去醫院。醫生就要給你做一個血常規,看看白細胞的變化情況。

如果細菌感染,白細胞的數量會上升,

而且中性粒細胞的比例會明顯上升,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時候

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細胞上升的不會太明顯,但是淋巴細胞的比例會明顯上升,比如流感。

寄生蟲感染時,嗜酸性細胞的比例會上升

白細胞過分的上升了,那還有可能是韓劇三寶白血病,不過發生的概率非常低,免得有人要瞎想

白細胞下降,有可能是嚴重的感染,造血系統疾病等

還要進行進一步檢查

第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用來止血的,因此一些紫癜的病人,血小板會下降。

(受邀回答嘉賓:瑞金檢驗李博士)

去醫院看病做化驗,血常規做得最多的項目了。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血常規是手工法檢測的,一般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和白細胞分類。隨著全自動血球儀的廣泛應用,血常規報告單上也有20個左右項目了。那麼要重點看哪些指標、這些指標又告訴我們什麼呢?

血常規報告單上的項目雖然很多,但仍然是圍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來進行的。

(一)白細胞

白細胞項目包括計數、分類(中性粒、淋巴、單核、嗜酸粒、嗜鹼粒細胞等)。對計數來說,雖然不同醫院、不同設備的參考范圍不完全一樣,但對成人而言,都以高於10×109/L也就是1萬/微升作為判斷是否存在炎症或者細菌感染的指標;而以低於4×109/L也就是4千/微升作為判斷是否免疫力降低的指標。分類計數時,主要看「中性粒」和「淋巴」。一般認為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升高,例如超過70%,傾向於「化膿性細菌感染」。單核、嗜酸粒、嗜鹼粒細胞與一些感染及過敏反應有關,但因為其本身所佔比例較小,影響了其實用價值。

白細胞項目在兒科的意義更大,因為兒童的造血功能更為旺盛,對感染的反應性也更強。對兒童來說,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的結果分析要考慮其年齡,一般而言,新生兒的白細胞計數可以達到20×109/L也就是2萬/微升,隨後隨年齡增長而降低。總體上,6至8歲以內的兒童,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可以略微放得高一些。另一個現象是中性粒和淋巴細胞的比例倒置,這個時間大約在4-6天到4-6歲。就是說,新生兒是中性粒多於淋巴,到了4-6天二者相等,然後淋巴超過中性粒,到4-6歲時,二者再度相等,6歲以後直到成人,便是中性粒多於淋巴了。在看兒童的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時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C反應蛋白(CRP)已成為許多醫院血常規的伴隨項目,其臨床意義是連同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分類來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

(二)紅細胞 (三)血小板

眾所周知,血小板是管凝血的。血小板指標包括計數、壓積、平均體積、分布寬度等。最主要就是看血小板計數,一般認為低於100×109/L時,患者會有凝血功能降低的風險,且隨著血小板計數的降低而更為嚴重;如果低於50×109/L時,就要考慮進行血小板輸注了。

看血常規化驗單,除了要抓住一些重點指標,主要還是要結合我們日常常患疾病來注意辨別。

下面我教大傢具體怎麼來看血常規化驗單:

現先附上一張標準的血常規報告單( 我畫了重點,顏色相同可以歸為一類一起判斷 )!

第一,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主要看 綠色部分 指標)

細菌性感染: 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絕對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會明顯升高,但有些嚴重細菌感染可能會出現白細胞總數降低。

病毒性感染: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但淋巴細胞百分比會增加;如是EB等特殊病毒感染,白細胞可能也會升高。

第二,是否貧血?屬於哪一類的貧血?(主要看 紅色部分 指標)

記住一點:血紅蛋白降低就說明貧血。 接著區分貧血類型:

大細胞性貧血(包括有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和吸收障礙) :表現為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 升高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正常 ;

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包括有慢性炎症以及尿毒症引起) :表現為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 降低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正常 ;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包括缺鐵性、維生素B6缺乏、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慢性失血等): 表現為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都降低。

第三,可能過敏的提示(主要看 黃色部分 指標)

正常情況下,過敏性疾病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但注意:不是說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就不一定能明確診斷過敏性疾病,像寄生蟲感染、風濕以及血液系統疾病等也會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第四,血小板是否異常,不可小覷(主要看 藍色部分 指標)

血小板增多: 常見急性感染、失血、溶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減少: 常見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血小板破壞增加如血小板減少症、脾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血常規可以檢查哪些疾病?這也是平時普通大眾常常問起的疾病。首先說血常規可能提示的疾病很多,可以主要分為三大類,也就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相關的疾病。今天,張大夫以最常見的一些疾病作為例子,給大家說一說。

1、感染

平時普通人都有感受,如果是感冒發燒了,到了醫院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查血常規。這種情況下,查血常規的目的是明確感染的性質,比如說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升高了,這多數是因為存在細菌感染;而如果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不高,同時淋巴細胞升高了,這可能提示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2、貧血

血常規中有一部分指標是提示紅細胞相關信息的,比如說紅細胞數、血紅蛋白、紅細胞比積等等,這一部分化驗數值最常用來診斷貧血。比如說貧血是大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還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等等。總之,看貧血要看這一部分。

3、血小板疾病

剩下的最後一般分是血小板,血小板的相關指標包括血小板的數量、比積、分布寬度等等。一般這一部分指標是來初步篩查血小板疾病的,比如說血小板減少或者增多的相關疾病。

以上說到的血常規可能提示的疾病,只是很多疾病中幾種常見的疾病,以點帶面,讓大家對於血常規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如何看懂兒童血常規化驗單?其實主要看的是以下幾項,可以初步判斷下寶寶是否感染或者是否存在貧血等。


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比率(L%)

對於小孩來說,4歲以前他的這些數據和成人是相反的

4歲以前的孩子:淋巴細胞比例是高的,中性粒細胞比例是低的

6歲以後的孩子:這些數據才和正常人一樣,淋巴細胞30%~40%,中性粒細胞為40%~60%

如果說白細胞總數在4000~10000這是一個正常的值。


血紅蛋白總數(Hb)

世界衛生組織貧血診斷標准:

0-1月:Hb<145g/L

1-4月:Hb<90g/L

4-6月:Hb<100g/L

6月-6歲:Hb<110g/L

6歲以上:Hb<120g/L.

一旦確定貧血,一定要早期治療,因為長期貧血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遲緩、認知障礙、煩躁、異食癖、反甲等。


血小板總數(PLT)

血小板是反映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標,正常值為(100-300)×1012/L。如果血小板明顯減少,考慮凝血功能異常,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

圖片有水印,因為本文轉載自我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萌醫生說。

導言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抽血檢查的經歷,而在所有的血液檢查項目里,血常規應該是最常見、也最基礎的一項檢查了。在入學體檢、職工體檢、感冒發燒、出血、貧血等不同的情況下,查一個血常規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很多人拿到了血常規的單子後,看著單子上朝上朝下的幾個箭頭,總是一頭霧水。問門診醫生吧,醫生忙的連頭都來不及抬,簡單的回復很多人也聽不懂。今天呢,我們就來聊一聊怎麼看懂血常規。出於實用和簡潔的考慮,我將選擇血常規檢查中最有意義和最重要的六項指標進行講解。


白細胞

它的名字叫白細胞,但是其實它是一個沒有顏色的球形物質。正常人在不同的階段,白細胞的計數也是呈動態變化的。新生兒期白細胞的總數可以達到15X10 /L;到了嬰兒期,白細胞的總數會下降到 10 X10 /L左右 ;到了兒童期再往上,白細胞的總數一般也就固定在了(4.0~10.0)x 10 /L。

看到這張圖就感覺看到了一個藍色的巧克力球


白細胞其實並不是一類物質,而是包含了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等五中細胞的一個總稱。不過以上的五種 白細胞,它們的主要功能都可以理解為殺滅病原體,參與機體的免疫和防禦功能。這么說,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在感冒發燒的時候,會出現白細胞總數的增高了,因為聰明的白細胞敏銳的察覺到了細菌和病毒的入侵,隨機大量增殖,以殺滅病原體。 反過來說,當白細胞升高的時候,最常見的原因也就是感染了。


那麼,這五種白細胞又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就挑選其中最重要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來說一說他們的作用和意義。


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在透明的外觀以外,還有一個深紫紅色的細胞核,一會排成一個U形,一會排成一個S形,但是它絕對不會排成一個B形。

沒有找到S形,大家將就著看吧


中性粒細胞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的免疫作用, 在發生感染時,往往都伴隨著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兩者計數的同時增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非常嚴重的時候,也會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情況,我們就簡單的理解為病原體太兇殘,中性粒細胞被殺光了吧。出現這種情況的病人,一般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除了感染,嚴重的外傷、手術、大出血、血液系統疾病、中毒、蛇咬傷等情況下也都可以見到中性粒細胞的升高。


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有大有小,大的直徑在10-15um,小的直徑在6-10um,在高倍顯微鏡下,能看到它們都有著深藍色的迷人的細胞核。

右上角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那是個中性粒細胞


淋巴細胞在人體內也發揮著重要的免疫作用,在發生感染時,淋巴細胞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發揮自身的作用。一方面,它會轉變為效應細胞,迅速來到感染的部位,吞噬和殺滅病原體,讓人體更快的恢復 健康 。另一方面,它會轉變為一種記憶細胞,記憶細胞雖然不具備直接殺滅病原體的功能,但是,他能記住每一種入侵人體的病原體的長相。這樣在下一次有同類病原體入侵時,它能迅速的識別出這是個壞東西,它更能在短時間內召喚大量的效應細胞來到戰場。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傳染病,比如水痘,腮腺炎不會出現第二次的原因,因為在他們還沒有發病之前就已經被淋巴細胞幹掉了。


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都會在人體出現感染時升高,他們的區別就在於,當細菌、支原體感染時,一般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當病毒感染時,一般以淋巴細胞升高為主。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存在於紅細胞內的,而紅細胞之所以呈現紅色,也正是因為有血紅蛋白的存在;而血紅蛋白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血紅蛋白內含有大量的鐵元素。但是,其實紅細胞並不是一直呈現紅色的。在將氧氣從外面運輸進人體時,它呈現的實現紅色;而當紅細胞將人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到體外時,這個時候它會呈現暗紫色。

像不像一片片的玫瑰花


男性和女性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計數有一定的差別。男性的紅細胞計數在 (4~5.5)X10 / L之間,女性則在 (3.5~5.0)X10 / L之間 ;男性的血紅蛋白120-160g/L之間, 女性則在110-150g / L之間。至於女性為什麼比男性低,原因你們自己去發揮想像力吧,我可什麼都沒說。


當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低於以上數值時,就可能是存在貧血。一旦存在貧血,就必須明確貧血的原因。常見的貧血原因可能有血液系統疾病(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等各型貧血)、消化系統疾病(長期便血導致血色素流失)等。


血小板

血小板的直徑非常小,一般在2-3um之間。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血小板都被認為是沒有任何功能的一種物質,直到1882年比佐澤羅發現了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掀開了血小板的糾結人生。

本來只想一個人呆著的血小板,自從被發現之後,就一直處在糾結之中


正常人的血小板計數在 (100~300)X10 / L之間,當血小板計數過低時,有可能會導致出血,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時,這個時候需要通過葯物增高血小板計數,嚴重的話可能需要輸血治療;當血小板計數過高時,可能會發生血液凝集,導致栓塞,比如在發生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時,這個時候又需要抗血小板治療。總之,血小板高了也不是,低了也不好。



結語

啰里啰嗦寫了這么多(這真的是目前為止我最長的一篇的科普文),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如果不明白的話,要不我給大家寄一本診斷學的書?唉,醫學科普不好做啊!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大家平時上醫院看病做檢查,其中,血常規就是很常見的一種。但血常規中有很多項目,包含各種眼花繚亂的指標,經常上上下下的箭頭直看得人頭暈。

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血常規怎麼看。

其實作為普通非醫學群眾,我們只要抓住三個主要指標可以了,哪三個?

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

(該化驗單來源於網路)

1、白細胞

白細胞是我們身體的防衛兵,經常在前線跟各種細菌、病毒等"壞蛋"作戰。因此,當病菌入侵時,我們的白細胞會亮紅燈,這是機體的一種保護反應。

也就是說白細胞有問題(升高或者降低),表示有病菌感染。

在有感染症狀時,醫生通過對白細胞的初步分析,判斷是不是需要抗菌的葯物幫助身體共同消滅這些外來入侵。

當然還有一部分白細胞嚴重異常,不是病菌引起的,而是跟血液系統疾病相關,這類比較少見,通常還伴有其他嚴重表現。

2、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就是我們常說的 血色素。

這一項可以反映我們是否貧血。

一般女性110g/L,孕婦100g/L,男性120g/L以上。

低於下限高於90,表示輕度貧血;90-60是中度貧血;60以下是重度貧血。

慢性腎衰竭的患者通常會伴有腎性貧血,需要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治療,應用這個葯品的患者,血紅蛋白水平應該保持在100-120g/L,美國食品及葯品管理局(FDA)於07年發布風險警告,高於這個值會增加死亡風險。

3、血小板

血小板是我們機體凝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血小板最直觀的反應就是,當我們身上被劃一個口子,血一般馬上就會被止住,就有血小板的功勞。

血小板正常是100-300(單位是*109/L)

由於免疫病、血液病和使用一些葯物如阿司匹林,都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通過這個檢查就能反應出來,早發現可以避免出血導致的問題。

另外在一些免疫病和血液病會出現血小板升高,因此血小板升高也需要警惕。

血常規項目很多,不同情況下醫生還會藉助血常規中其他指標進行分析。

但作為普通人,會看這三項,基本就足夠了,因為一般這三項沒問題,不會有大的問題。

如果血常規這三項有問題,通常會需要其他檢查進一步分析,

比如如果血紅蛋白低,表示有貧血,為了分析為什麼貧血,醫生會要求進一步查血清鐵、鐵蛋白、維生素B12等這些貧血項目。

當白細胞有問題,醫生可能會再查C反應蛋白、血沉等看看感染程度。

醫院裡面的檢查很多,其實最基本的就是三大常規,血常規就是三大常規最重要的一個, 一個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從最基本的血常規裡面發現並診斷許多重大的疾病 ,做為普通人來說,知道一些血常規的知識意義非常大的,

今天來說說血常規怎麼看,血常規到底正常不,上面有參考值,看向上,向下的箭頭就可以知道了。

不過有些指標很重要,有些就沒有那麼正常了。

紅細胞參數 ,整體來看,大於正常值臨床意義比較分散,主要造成原因有:紅細胞增多症,、先天心臟病人、脫水,高海拔人民(紅細胞參數要高於低海拔人民)等,需要與其他檢測手段一起來看。

紅細胞參數低於正常值表示貧血、失血等,根據血紅蛋白降低的程度將貧血分級,輕度貧血者,血紅蛋白(Hb)>90克/升;中度貧血者,Hb60 90克/升;重度貧血者,Hb

Ⅳ 醫院的血清報告單怎麼看

在報告單後面一般都會有一個參考值范圍,如果在正常值范圍內就是正常的,如果高出或低於就是異常,但有些微高或微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Θ

Ⅵ 血清檢驗報告單怎麼看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陰性
HBsAb 表面抗體 弱陽性(HBsAb弱陽性的時候你看看化驗單它的抗體數值過低這個時候在接觸肝炎病人的時候很容易被傳染,必須馬上注射乙肝疫苗時產生抗體)
HBeAg 說明你感染乙肝病毒,通過治療可以轉陰。
HBeAb E抗體陽性
HBcAb 核心抗體陽性

閱讀全文

與血清化驗單怎麼看貝克曼化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