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危險化學品生產事故的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危險化學品事故具有突發性、復雜性、激變性、群體性,在發生重大或災害性事故時常可導致嚴重事故後果,因此現場急救工作不同於一般的醫療救護工作,有其特定的內涵,再加上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門和多種救援專業隊伍的配合協調,致使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現場急救的組織工作尤其重要。
㈡ 化學泄露事故有何特點及其防護辦法
【】特點:突然性、嚴重性、危害性
【】防護辦法:及時保養搶修、安全管理嚴格!!
㈢ 化學有哪些特點
重視規律,各種物質的性質。
熟記方程式以及各種反應現象!
我自己總結的!
下面是資料:
化學科有兩大特點:(一)化學的形成和發展,起源於實驗又依賴於實驗,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二)化學「繁」。這個「繁」實際上就反映了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分散,並且大量的知識需要識記的特點。因此,我們不能把以前學數學、物理的方法照搬來學化學,而要根據化學科的特點取捨、創新。筆者根據化學科本身的特點和本人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總結出了「觀、動、記、思、練」的五字學習法,供同學們參考。
(一)觀
「觀」即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實驗室的牆壁上寫著六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於敏銳的觀察看到「水蒸氣沖動壺蓋」而受到有益的啟發後,發明了蒸汽機,這些都說明了觀察的重要性。我們在化學實驗中,培養自己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那麼怎樣去觀察實驗呢?首先應注意克服把觀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興趣中,要明確「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在老師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觀察實驗現象。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進行,具體步驟是:(1)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2)反應條件;(3)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象;(4)反應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最後對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論,形成准確的概念,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緒言部分的第四個實驗,在試管中加熱鹼式碳酸銅,觀察目的是鹼式碳酸銅受熱變化後是否生成了新物質;觀察內容和方法是(1)反應前:鹼式碳酸銅是綠色粉末狀固體;(2)反應中:條件是加熱,變化過程中的現象是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壁逐漸有水霧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3)反應後:試管里的綠色粉末全部變黑,試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渾濁。經分析得知鹼式碳酸銅受熱後生成了新物質黑色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最後與前面三個實驗現象比較、概括出「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的概念。
(二)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這也是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的、同學們必須形成的一種能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們要在老師的安排下積極動手實驗,努力達到各次實驗的目的。
(三)記
「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於:(l)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怎樣去記呢?本人認為:(1)要「因材施記」,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概念、定律、性質等要認真聽老師講,仔細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元素符號、化合價和一些物質俗名及某些特性則要進行機械記憶(死記硬背);(2)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花時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於動腦,即多分析、思考。要善於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麼」想「怎麼辦」?碰到疑難,不可知難而退,要深鑽細研,直到豁然開朗;對似是而非的問題,不可朦朧而過,應深入思考,弄個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
(五)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練習和課外練習題,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並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參考資料:http://www.wsbe.com/eng/huxue.asp
㈣ 常見的化學事故有哪些
化學毒物經大量排放或泄漏後,污染空氣、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因而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引起群體中毒甚至死亡事故發生,稱化學性事故。化學危險品種類繁多,有特殊的毒害作用,化學事故具有突發性強、擴散快、范圍廣、時間長、後果復雜等特點,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化工廠附近為事故多發地帶,而地鐵站等高人群密度地區也有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場所。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苯、液化氣、香蕉水、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農葯、油漆、煤油、液氯等。常見化學事故有以下幾種:
1.刺激眼睛,流淚致盲。
2.灼傷皮膚,潰瘍糜爛。
3.損傷呼吸道,胸悶窒息。
4.麻痹神經,頭暈昏迷。
5.燃燒爆炸,物毀人亡。
㈤ 化工裝置爆炸事故的特點,一般包括什麼
爆炸事故的特點和預防措施
化工生產中的爆炸事故有以下特點:
1.
爆炸事故往往不僅單純地破壞工廠設施、設備或造成人員傷亡,還會由於各種原因,進
一步引發火災等。一般後者的損失是前者的
10~30
倍;
2.
化學工業的爆炸事故最多,而且爆炸後引發火災事故所佔的比例也最高;
3.
在很多情況下,爆炸事故發生的時間都很短,所以幾乎沒有初期控制和疏散人員的機會,
因而傷亡較多。
預防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主要以下幾點:
1.
採取監測措施,當發現空氣中的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濃度達到危險值時,就應採取適
當的安全防護措施。
2.
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應盡量避免動火作業,進行動火作業的地點必須要和易燃
易爆的生產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
如需對生產、盛裝易燃物的設備和管道進行動火作業是,應嚴格執行隔絕、置換、清洗、
動火分析等有關規定,確保動火作業的安全。
4.
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合,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上要安裝阻火器;為防止煙囪飛火,
爐膛內要燃燒充分,煙囪要有足夠的高度。
5.
搬運盛有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容器、氣瓶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防止相互撞擊。
6.
進入易燃易爆車間應穿防靜電的工作服、不準穿帶釘子的鞋。
7.
對於物質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氣能自燃的物質以及遇水能燃燒爆炸的物質,
應採取隔絕空氣、防水、防潮或採取通風、散熱、降溫等措施,以防止物質自燃和爆炸。
8.
相互接觸會引起爆炸的兩類物質不能混合存放;遇酸、鹼有可能發生分解爆炸的物質應
避免與酸鹼接觸;對機械作用較為敏感的物質要輕拿輕放。
9.
對於不穩定物質,在貯存中應添加穩定劑。
10.
防止生產過程中易燃易爆的跑、冒、滴、漏,以防擴散到空間而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11.
鍋爐、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有資格的培訓單位培訓並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以後
方可進行操作。
12.
鍋爐、壓力容器須在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等安全裝置保持良好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嚴禁超溫超壓運行。
㈥ 化學恐怖事件的特點是什麼
1.突發性
2.群體性
3.隱匿性 -病因不能馬上確定,難以監測,中毒發生時,經常會被誤診
4.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 -可在數分鍾、數十分鍾內致人死亡(CO),甚至可於數秒鍾內使人發生「電擊樣」死亡(氰化物氣體、H2S、N2 )。
㈦ 化工生產過程中的事故有哪些特點
1、事故徵兆不明顯;
2、事故擴展迅速,不易控制;
3、一般產生大量的毒氣;
4、危險因素多;
5、救援救助難度大,後果嚴重。
㈧ 解釋:化學事故
化學毒物經大量排放或泄漏後,污染空氣、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因而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或粘膜進入人體,引起群體中毒甚至死亡事故發生,稱化學性事故。
㈨ 化學事故具有什麼和什麼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 -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谷里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日到5日的幾天里,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累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一周內有60多人喪生,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牲畜死亡。這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2、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1943年
夏季,美 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該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後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許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彌漫,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死亡。
4、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 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俁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 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1956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鎘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鎘河水生產的稻穀,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幾十萬只雞吃了有毒飼料後死亡。人們沒深究毒的來源,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病人開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著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這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
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葯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9、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後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 這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污染。
10、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 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㈩ 危險化學品火災有什麼特點
(1)燃燒速度快、火勢猛、容易擴大蔓延;
(2)爆炸破壞力強、毒性大;
(3)火場情況復雜,滅火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