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學學科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高考結束了,對照高考試題去分析,高考的導向作用,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但是學生手頭沒有相關的材料,上網搜索很多需要付費下載,因此將相關內容整理出來。希望學生每次考試後都能針對試題,認真分析每個錯點產生的真正原因,仔細甄別是自己學習中哪些問題沒有認真關注,積極訓練,反思提升。不要僅僅歸結為沒有記住,沒有見過,粗心馬虎等。因為每個失誤背後都有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的問題,只有正視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否則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甚至諱疾忌醫,最終無可救葯。
高中化學學習要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凝練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包括五個方面: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並根據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高中學生發展的要求,提出如下高中化學課程的五大目標。
(1) 通過觀察能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並能解釋其原因。
(2) 認識物質是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的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的能量轉化;能從不同的視角對紛繁復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能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考察化學反應,預測在一定條件下某種物質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
(3) 初步學會收集各種證據,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基於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和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和結論之間的關系,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能認識化學現象和模型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多種認知模型來描述和解釋物質的結構,性質和變化,預測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結構模型,建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4) 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養成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5) 具有安全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增強探究物質性質和變化的興趣,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綠色化學」觀念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能較深刻理解化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能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綜合分析化學過程對自然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權衡利弊,強化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有關化學問題的社會決策。
求真務實 腳踏實地
一絲不苟 分分計較
理順思路 規范表達
② 簡要說明高中化學新課程有哪些特點
科學素養的提出是本次改革最大特點,具體包括宏微結合,變化守恆模型認知,科學探究,科學精神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體現了具有化學學科特質的思想和方法;「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從實踐層面激勵創新,「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進一步揭示了化學學習更高層面的價值追求。上述素養將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化學思想觀念的建構、科學探究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為一體,形成完整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
③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課程結構是怎樣的
高中化學新課程目結構特點
:
分為必修和選修模塊
,
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
,
使
學生有更全面的發展。
必修模塊
化學
1
、化學
2
:認識常見的化學物質,學習重要的化學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學
觀念和科學探究能力,認識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
響,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學習內容主題包括「認識化學科學」、
「化學
實驗基礎」。「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與能
量」、「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等。(自成體系,代表了過去三年的內容)
選修模塊
化學與生活
: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物質的性質,
探討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
體會化學對提高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的積極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學品的意識,
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化學與技術
:了解化學在資源利用、材料製造、工農業生產中的具體應用,
在更加廣闊的視野下,
認識化學科學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培養社會責
任感和創新精神。
物質結構與性質
:
了解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重要意義和基本方法,
研究物質
構成的奧秘,
認識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反應原理
:
學習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認識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基本
規律,了解化學反應原理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有機化學基礎
:探討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及應用,學習有機化學
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機化學對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貢獻。
實驗化學
:
通過實驗探究活動,
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
進一步體
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
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提
高化學實驗能力。
上述課程模塊從不同的層面和視角建構內容體系,
有關科學探究能力和情感態
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在各模塊中都應有所體現。
設計思路
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設計思路
高中化學課程基於義務教育的化學學習背景,
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
科學素養
為
宗
旨
,著眼於學生未來的化學發展,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學生志趣
和潛能的差異和發展的需要。
為充分體現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
基礎性
,
設置兩個
必修課程模塊,
注重從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為
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和高中階段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在內容選擇
上,力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的成果和發展趨勢,積極關注
21
世紀與化學相關的
社會現實問題,
幫助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
更好地
體現化學課程的時代特色。
同時,
考慮到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需要,
更好地實現課程的選擇性,
設置
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課程模塊。
在設置選修課程模塊時應充分反映現代化學發展
和應用的趨勢,以物質的組成、結構和反應為主線。
重視反映化學、技術與社會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
STS
)的相互聯系
。
重視課程整體設計,突出模塊功能
,體現綠色化學思想
,
關注可持續發展,強化實驗功能,轉變化學學習方式
主要功能
(
1
)建立有共同基礎而又能適應不同學生發展需要的、適應時代需要的、可選
擇的化學課程體系;
(
2
)強調化學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能
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參與社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3
)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
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
(
4
)建立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
(
5
)充分發掘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和價值觀,
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
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提高科學素養和人
文素養。
④ 如何培養學生高中化學的科學素養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探究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究慾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來創設有效的問題探究情境,來鼓勵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進而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在夏天的時候,我們將食物放在冰箱里是為了防止腐壞,思考:這是依照什麼化學原理的?(2)在一些化學實驗中,我們為什麼要用催化劑,它的使用原理是什麼?(3)如果反應A(s)+2B(g)?2C(g)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當改變下列條件之一時,如何能夠增大反應速率?……這樣的問題探究過程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能力,而且,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最終,確保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二、組織自主實驗,提高操作能力
實驗是高中化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化學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採取的是「背實驗」的教學方式,嚴重不利於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更不利於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組織自主實驗活動,要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硫實驗室製法」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藉助「圓底燒瓶、玻璃導管、滴液漏斗、玻璃棒、亞硫酸鈉、濃H2SO4、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液」等實驗用品進行自主實驗,並從自主實驗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在自主實驗中加深印象,提高能力,進而大幅度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創造開放環境,培養創新意識
開放環境是相對於封閉式教學環境而言的,開放性習題的練習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習題練習中,我們要改變以往為了考試而練習的封閉模式,要藉助開放習題的練習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例如,由金屬鋁製取氫氧化鋁時,可以用不同的途徑來實現,如利用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等。請假設幾種有效的方法,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並比較得出最佳製取方法。
組織學生在解答該題時,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進而為學生良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從不同的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為培養合格的人才作出相應的貢獻。
⑤ 高中化學學科能力是什麼
1、對化學學科知識的認知能力
2、對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力
3、對化學學科在生活中和應用問題的解決能力
4、對化學學科所涉及問題的認同能力
⑥ 高中干化學有哪些核心觀念
1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建構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實驗)》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相融合制定了高中化學課程目標[1]。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在知識與技能維度突出了「化學概念原理、化學變化規律、化學基本觀念、化學實驗」等關鍵詞,強調高中化學課程要提供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學科觀念;在過程與方法目標維度突出了「科學探究、信息獲取和加工、自主學習」等關鍵詞,強調高中化學課程要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並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突出了「樂於科學探究、感受世界奇妙、贊賞化學應用、關注化學發展、養成科學態度」等關鍵詞,強調高中化學課程要發展學習化學、探究物質變化奧秘的興趣,能夠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能夠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科學素養和化學課程的價值等方面綜合分析,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應該包含「化學學科觀念、化學學科思維、科學探究實踐和化學學科價值追求」等方面,因此高中化學課程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形成和發展化學學科觀念、化學思維方式、科學探究能力,樹立和發展科學精神和價值觀。從三維目標相融合制定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可以看出,十多年前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倡導的課程目標中就包涵了化學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2]。
1.1 從學科觀念建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科學的形成源於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活動,而自然界又是一個普遍聯系、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因而,科學領域不同的學科之間就必定會存在一些共通、跨越學科界限、具有普適性的科學主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版的「科學框架」(Scienc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中,將「尺度與結構」、「變化的形式」、「穩定性」、「系統與相互作用」、「能量」、「演化」提煉為科學主題,上述科學主題在化學學科中以學科觀念或核心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表1)[3]。
「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同樣是化學學科觀念的特徵。人們通過觀察(特別是通過實驗觀察)、辨識並表徵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的存在狀態和變化現象,如物質的形態改變、新物質的生成、能量的轉化等,這種直接觀察或通過一定的儀器或技術間接觀察所得到的物質存在狀態和變化現象往往是宏觀的,可用文字或化學符號對其進行描述,即「宏觀辨識」。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並不僅僅滿足於對物質的存在狀態和變化現象的觀察、辨識和表徵,還必須探析其運動變化的本質原因。化學學科中主要從兩個視角進行探析,一方面從物質的結構和性質相聯系的視角分析,即「微觀探析」,另一方面從變化和平衡相統一的視角分析,即「變化思想與平衡觀點」。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不停運動變化的,平衡和運動是不可分的,客觀世界是不斷地沿著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軌跡運動著。而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思想與平衡觀念」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統領性和遷移性的化學學科觀念。
理解「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思想與平衡觀念」的內涵,我們不能只看到「宏觀、微觀、變化、平衡」幾個簡單的詞,不能僅從化學一般概念或原理層面進行理解,「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思想與平衡觀念」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涉及化學變化的條件、方向、限度、能量轉變,涉及物質及其構成微粒的作用力和作用力平衡,涉及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辨識、探析和表徵等。
理解「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思想與平衡觀念」的內涵,不能把其中的「與」簡單理解成兩者加和,它們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思想與平衡觀念」是指以「物質結構與性質相聯系、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變化與平衡相統一」的視角認識和分析解決相關的化學問題。
1.2 從學科思維建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人類在運用化學方法探索物質世界及其相互關系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其中極其重要的就是具有化學特質的思維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堅信有一個客觀世界存在,而人類認識世界就是不斷地通過實證研究去接近這個客觀世界。作為科學領域的一門學科,化學十分重視實證研究,堅持科學結論需要通過多次反復的證實或證偽。事實上化學科學中許多理論的建立和原理的發現,特別是中學化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化學理論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基礎上的,是根據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據)進行邏輯推理形成科學結論的,這就是「證據推理」。由於化學研究的對象是分子、原子層次的物質,且存在物質的多樣性、不同物質結構的獨特性和環境對物質及其變化影響的復雜性等特點,人類運用化學方法探索物質世界時,常常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比較分析、歸納概括後,還需要通過抽象和簡化的方法建構模型,再現物質及其變化的基本規律,這就是「模型認知」。因此「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化學特質的思維方法。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證據推理主要是指根據觀察和實驗等方面獲取的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證據),通過基於證據推理的方法形成科學結論;模型認知是指對研究的物質及其變化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假設,根據觀察和實驗得到的信息,通過抽象和模型思維,用簡化的、形象化的模型再現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內在特性和一般規律,並通過實驗驗證和完善模型。證據推理所形成的科學結論是簡單的模型認知,模型認知離不開證據推理,證據推理是建構模型的前提。
1.3 從學科實踐建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化學科學發展至今,化學實驗仍然是探索物質奧秘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學生化學學習中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活動。從化學實驗研究的對象看,有物質的合成(轉化)與分離、物
⑦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
三維目標隨著核心素養的出台很快退出化學學科的視野,三維目標從化學教學視野中消失了。我們要搞清楚二者之間的變化和相互關系,是否應該完全放棄三維目標,弄清楚這些問題,有最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化學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繼承
三維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背景都是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消除單純追求分數與升學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
三維目標的提出目的在於改變傳統化學課堂過分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忽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三維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的科學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形成重要的價值觀念、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所以二者在價值取向上一脈相承。
三維目標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保持一致。都包括學科觀念、學科思維、科學探究與科學精神等要素。學科核心素養來源於三維目標,三維目標包含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三維目標的三個方面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嚴密對應,保證了內容的統一性。
2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超越表現在內涵、評價和性質三個方面。
首先,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較三維目標更加具體明確,更有科學內涵,更具有功能性。三維目標的一些表述模糊不清、不夠具體、功能性不夠。如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形成有關化學學科基本概念中,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觀念有哪些?所有的基本規律和觀念都要形成嗎?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作出審視和分析,確立並聚焦其中關鍵的選項。如學科觀念中化學元素觀、物質結構觀、化學變化規律是化學核心素養重點關注的。強調的是核心素養,不對各種目標平均用力。
其次,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能夠進行水平劃分,體現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三維目標缺乏水平劃分,給評價帶來了問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可以劃分水平,具有階段性、連續性。2017課程標准按照思想與內化程度、問題情境的復雜度、應用水平的高低將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體系分為1、2、3、4四級水平。從課程結構看,1、2級對應的問題比較簡單,涉及的核心內容僅限於必修課程;3、4級水平,對應的問題比較復雜,涉及的核心內容包括必修內容和選擇性必修課程。
第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進一步提煉和整合,從性質上體現了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三維目標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存在相互割裂、相互脫節、缺乏聯系的問題。過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分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是將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化學觀念的建構、科學思維和認知方式的形成、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意識的發展、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要求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繼承、發展和超越,但三維目標仍需要,學科核心素養不能取代三維目標。
⑧ 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性質是什麼其課程理念有哪些內容
《標准》中明確指出,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的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把促進學生發展,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作為基本出發點。這種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不僅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注重發展的差異性和持續性。
化學(chemistry)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質組成,主要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還有核反應)。
不同於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化學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離子(團)的物質結構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觀世界中最接近宏觀的,因而它們的自然規律也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最為息息相關。作為溝通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重要橋梁,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⑨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理科實驗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符合新教材要求的實驗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各地陸續對初中畢業生進行了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可見各級教育部門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標准》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化學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提高教師自身實驗操作技能,增強演示實驗的准確性
演示實驗是在學生的注視下由教師完成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操作,演示實驗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實驗操作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對演示實驗要作一次自我操練,切實掌握好演示實驗的要領,便於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改進,使每個演示實驗做到萬無一失。例如: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預留多少水才不致使集氣瓶底炸裂;鐵絲伸入集氣瓶中由上而下的速度問題;引燃的火柴桿的長度問題等。教師要親自操作,切實掌握要領和注意事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實驗時,學生要觀察化學儀器和裝置;要觀察化學實驗操作(包括觀察實驗儀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觀察實驗裝置的安裝方法,觀察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方法);要觀察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因此在演示實驗中,哪怕一個細枝末節,都要當作大事處理。教師只有提高了自身實驗技能,以規范的操作示教,才能加強學生規范實驗技能的意識,促進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
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本身就有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實驗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使學生願意進行化學實驗,樂於進行化學實驗,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在初中化學第一節課,教師要增設一些趣味實驗,比如:「魔棒點火」,「燒不壞的手帕」,「滴水著火」,「白花變成彩色花」等,我在做完趣味實驗時,問學生「你自己想不想進行化學實驗?」學生的回答震耳欲聾:「想」。當學生具有濃厚的化學實驗興趣時,其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就能夠認真操作,敏銳觀察,促進化學實驗順利進行,並能在實驗中產生愉快、滿足、喜悅等情感體驗,從而使化學實驗興趣進一步加強,接受和提高操作能力也會很快。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在積極激發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同時,要注意克服影響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消極因素,比如:化學實驗中的爆炸,衣物腐蝕,人身傷害,實驗失敗等。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實驗規則和安全要求,一定要按規則進行操作,避免發生一些實驗失敗或安全事故,從而使學生降低實驗興趣。
三、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是學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主戰場,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中心一環。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老師方面的准備:首先,要求教師做好實驗的預試。與演示實驗和邊講邊實驗的預試相比,對學生實驗課的預試實驗的要求應更高一些。除掌握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外,還要估計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生的困難,擬出上課時向學生交待的注意事項,並作好課中巡視指導計劃。指導計劃應包括重點指導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重點指導的學生以及巡視指導的路線等。比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張實驗報告單,把重點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前預習時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填的需做實驗才能完成。其次,應充分准備好儀器、葯品和器材,並將儀器,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
學生方面准備: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做到明確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內容,並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實驗裝置所需的儀器和組裝過程,並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和安裝、葯品用量、觀察現象、廢物處理,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扼要地做好實驗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
四、結合教學,開辟「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
「第二課堂」是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和發現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能培養一批實驗操作能手,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因此要把「第二課堂」看作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應列入教研活動計劃之中。實驗室是學生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的主要場所,所以要鼓勵學生在科技活動時間及自由活動時間到實驗室做一些實驗。這樣既能解決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同時通過開放實驗室也培養了一批實驗操作能手,這些操作能手在分組實驗中擔任小組長,能夠帶動和指導小組成員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
開放實驗室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訓練基本操作。第二階段是氣體的製取與物質性質實驗等,第三階段側重探究性實驗以及課後小實驗。雖然開放實驗室是以學生主體,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主導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在開放實驗室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參與學生的實驗操作,解決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五、對易錯操作進行歸納,集中訓練,反復訓練
學生在實驗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操作錯誤,教師要細心觀察,及時糾正錯誤操作,對於較普遍的操作錯誤,要進行歸納,比如易錯操作有:
(1)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實驗完畢,先移酒精燈,後把導管從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試管破裂。
(2)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速度過快。
(3)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用手撥打游碼,而未用鑷子。
(4)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沒有將試管夾夾在離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夾在試管的中部。
(5)傾倒液體時,掌心沒有對著瓶上標簽,試劑瓶蓋沒有倒放在桌子上。
(6)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沒有掌握「視線與液體凹面的最低點應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讀法。
(7)使用滴管時,將滴管口伸入試管並觸及試管內壁。
(8)振盪試管時用手臂振盪,而沒有用手腕發力。
(9)在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
(10)葯品用量太多,沒有按「最小量」原則取用。
(11)實驗結束時,沒有將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凈,桌面也沒有整理好,影響下一節課的實驗。
對於以上易錯操作,要集中時間,集中內容,進行集中訓練。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對易錯操作經常訓練,反復訓練,才能達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程度。
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在中考中的考查,是教學評價體系的一次改革,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不能講實驗,背實驗,板書實驗,也不能壓縮實驗內容和時間。不能一味追求高分而扼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不但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還要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要多措並舉,循序漸進。逐步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