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三化學所有化學元素符號
以下為元素對應方式:
原子序號(元素周期表中) 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1氫 H ※ 1(1.00794)
2氦 He 4(4.002602)
3鋰 Li 7 (6.941)
4鈹 Be 9(9.012182)
5硼 B 10.8(10.811)
6碳 C ※ 12(12.0107)
7氮 N ※ 14(14.0067)
8氧 O ※ 16(15.9994)
9氟 F 19(18.9984032)
10氖 Ne 20(20.1797)
11鈉 Na ※ 23(22.989770)
12鎂 Mg ※ 24(24.3050)
13鋁 Al ※ 27(26.981538)
14硅 Si 28(28.0855)
15磷 P ※ 31(30.973761)
16硫 S ※ 32(32.065)
17氯 Cl ※ 35.5(35.453)
18氬 Ar 40 (39.948)
19鉀 K ※ 39 (39.0983)
20鈣 Ca ※ 40 (40.078)
其他常見的元素 :
25 錳 Mn ※ 55 (54.938049)
26 鐵 Fe ※ 56 (55.845)
29 銅 Cu ※ 63.5 (63.546)
30 鋅 Zn ※ 65 (65.39)
47 銀 Ag ※ 108(107.8682)
53 碘 I 127(126.90447)
56 鋇 Ba ※ 137(137.327)
74 鎢 W 184(183.84)
79 金 Au 197(196.96655)
80 汞 Hg ※ 201(200.59)
82 鉛 Pb ※ 207(207.2)
50 錫 Sn 119(118.710)
78 鉑 Pt 195(195.078)
36 氪 Kr
54 氙 Xe 86 氡 Rn
口訣:氫氦鋰鈹硼碳氮 氧氟氖鈉鎂鋁硅 磷硫氯,氬鉀鈣。
(1)化學元素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元素的種類
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例如:氕、氘、氚三種原子質子數都是1,中子數分別是0、1、2,這三種原子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統稱為氫元素。
再如: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碳原子和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7的碳原子,由於兩種原子質子數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3.元素的種類:共有100餘種。按質量計,地殼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鋁、鐵
4.元素的分類:可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兩大類。碳、氫、氧等為非金屬元素,鐵、銅、鋁為金屬元素。
5.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核電荷數(即質子數)不同。
6.元素中文名稱的特點:金屬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屬元素按其單質在通常情況下的存在狀態分別加「石」「氣」等偏旁。因此,根據「偏旁」可以判斷它們屬於哪類元素。
7.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貳』 化學元素共有多少種
到1990年為止,已經確認的化學元素共有109種。其中,常溫下是氣體的有11種,它們是氫、氟、氯、氧、氮、氦、氖、氬、氪、氙、氡;常溫下是液體的有兩種,即汞和溴;其他元素在常溫下都是固體。有28種是放射性元素
,其中8種是天然放射性元素,20種是自然界極少存在或完全沒有的,是用人工核反應製取的元素。
『叄』 化學元素周期表總共多少個元素
118個。(截至2017年1月15號)。隨著時代的發展元素周期會越來越豐富,元素種類會越來越多。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
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又分為7個主族(ⅠA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7個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一個第Ⅷ族(包括三個縱行),一個零族。
元素周期表上的0族元素屬於稀有氣體(惰性氣體)。在常溫常壓下,它們都是無色無味的單原子氣體,很難進行化學反應。稀有氣體共有七種,它們是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放射性)、氣奧(Og,放射性,人造元素)。
(3)化學元素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不可作為公式)
『肆』 求全部化學元素名稱和符號,急需!!謝謝!!!
氫[化學符號]H,
氦[化學符號]He,
鋰[化學符號]Li,
鈹[化學符號]Be,
硼[化學符號]B,
碳[化學符號]C,
氮[化學符號]N,
氧[化學符號]O,
氟[化學符號]F,
氖[化學符號]Ne
鈉[化學符號]Na,
鎂[化學符號]Mg
鋁[化學符號]Al,
硅[化學符號]Si,
磷[化學符號]P
硫[化學符號]S
氯[化學符號]Cl
氬[化學符號]Ar,A,
鉀[化學符號]K,
鈣[化學符號]Ca,
鈧[化學符號]Sc,
鈦[化學符號]Ti,
釩[化學符號]V,
鉻[化學符號]Cr,
錳[化學符號]Mn
鐵[化學符號]Fe,
鈷[化學符號]Co
鎳[化學符號]Ni
銅[化學符號]Cu
鋅[化學符號]Zn
鎵[化學符號]Ga
鍺[化學符號]Ge
砷[化學符號]As
硒[化學符號]Se
溴[化學符號]Br
氪[化學符號]Kr
銣[化學符號]Rb
鍶[化學符號]Sr
釔[化學符號]Y
鋯[化學符號]Zr
鈮[化學符號]Nb
鉬[化學符號]Mo
礙[化學符號]Tc
釕[化學符號]Ru
銠[化學符號]Rh
鈀[化學符號]Pd
銀[化學符號]Ag
鎘[化學符號]Cd
銦[化學符號]In
錫[化學符號]Sn
銻[化學符號]Sb
碲[化學符號]Te
碘[化學符號]I
氙[化學符號]Xe
銫[化學符號]Cs
鋇[化學符號]Ba
(4)化學元素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3(鉍之後)的元素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參考鏈接:化學元素-網路
『伍』 元素是怎麼分類的
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一般少於4個,為金屬元素。
一般多於或等於4個,為非金屬元素。
等於8個(氦為2個)為稀有氣體元素。
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
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3(鉍元素之後)的元素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5)化學元素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倫人和古埃及人曾經把水(後來又把空氣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說。古印度人有四大種學說,古代中國人有五行學說。
關於元素的學說,即把元素看成構成自然界中一切實在物體的最簡單的組成部分的學說,早在遠古就已經產生了。不過,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式的這種近代觀念是不存在的。
無論在我國古代的哲學中還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學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種表現形式,或是物質所具有的基本性質。
古希臘自然哲學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說。這不是希臘哲學家創造的,四元素說在古希臘的傳統民間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對上來說)堅實的理論體系支持。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借用」了這些元素的概念來當作本質。
『陸』 共有多少種化學元素
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化學元素包括原子序為93以上的人造超鈾元素,已有109種。其中在常溫下有兩種是液體,11種為氣體,81種是固體(其中72種是金屬),其它12種是人造合成的。
還會不會有新的發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對原子的結構做一簡單的介紹。現代原子模型奠基於二十世紀初拉賽福的阿爾法粒子撞擊實驗。現在我們知道,原子的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原子核當中,原子核內包含了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在原子核外圍通常環繞著一些帶負電的電子。在中性的原子內電子數與質子數相等,有時電子數會稍多於或少於質子數,我們通常將其分別稱為負(陰)離子或正(陽)離子。各種元素原子的差異在於原子核內的質子數不同,因而影響到電子組態乃至於化學性質的不同,比如說碳原子核有六個質子而氮原子核有七個質子,因而造成這兩種元素在化學性質上極大的差異。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稱為同位素,例如氫與氘(重氫)都含有一個質子但氘原子核還包含了一個中子。同位素原子的大部分化學性質非常類似。
從天文的觀測中我們知道,這些種類豐富的元素並不是地球上所獨有的,而是分布在於宇宙的各個角落。並且很明顯的,大部分的這些元素已經存在非常久的時間了。因此,要了解這些元素的起源我們必須從宇宙發展的歷史談起。自從西元1929年天文學家哈伯發現宇宙持續膨脹的現象之後,科學家一般都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大爆炸,時間大約在一百三十七億年前,一切的物質、能量、時間都由此產生。在大爆炸的那一瞬間宇宙中可看成為只有強烈的輻射能量而沒有任何物質。一般相信在大爆炸之後約 0.0001 秒左右溫度降至 1012K,此時宇宙中的質子與中子脫離與輻射線的平衡而成型。到了大約在大爆炸之後四秒左右溫度降至低於 1010 K,此時宇宙中的電子也脫離與輻射線的平衡而成型。至此,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都已經出現,但由於溫度仍然太高,宇宙中尚無重於氫的穩定原子核,此時宇宙中充斥著高速運動的質子、中子、與電子以及非常高能量的輻射線。
在大約宇宙型成三分鍾後,質子與中子開始可以結合而成重氫的原子核而不立刻被光子所分解。接下來一連串的核反應將絕大部分的重氫很快的轉變成包含二個質子及二個中子的穩定氦原子核。然而,比氦更重的原子核此時不易形成因為自然定律中不容許有原子量為五或八的穩定原子核存在;而缺乏這些作為橋梁的原子核,更重的原子核不易快速的被製造出來,而宇宙仍持續的膨脹、冷卻。在大約宇宙生成30分鍾後,大爆炸所產生的核反應完全停止進行。此時,宇宙中的物質以質量而言約含75%的質子、25%的氦原子核、大量很輕的電子、以及非常微量的重氫及鋰原子核。此時的宇宙溫度仍然非常高 (108 K 左右),強大的輻射線使電子無法停留在固定的原子核上,物質主要以單原子離子狀態存在。由於自由運動的電子很容易散射光線,此時宇宙是處於名符其實的混沌狀態;光子無法自由穿越,輻射場與物質間不斷的進行能量交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大約 四十萬年後,當宇宙的溫度降到了約一萬度以下,電子才開始能與原子核結合型成中性的原子,宇宙也在此時便成透明,輻射場與物質間的作用大幅降低,而重力的作用正開始逐漸朔造新的宇宙結構。
化學元素的製造如果到此結束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宇宙。此時宇宙中主要的元素只有氫和氦,實在沒有多少化學可言,任何人都可以把化學學得非常透徹,只不過在這種宇宙中是不會有任何生物存在的。我們生命所需得其他元素大都是數十億年後在我們銀河系恆星的演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至於宇宙是如何從早期物質均勻分布的狀態迅速的型成星系及恆星目前仍然不是非常清楚。一般認為很可能由於一些量子效應使得早期的宇宙在能量分布上就有一些不均勻;這些微的不均勻性經過會重力效應的放大作用使得物質迅速的向物質密度高的地方聚集而型成星系以及恆星。目前的證據顯示第一顆恆星可能在宇宙誕生後的 數億年就開始型成而發光,而在其內部的熱核反應中進行宇宙中下一步的元素合成。
『柒』 元素種類有哪些
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常見元素有氫,氮和碳等。2019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後)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發生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自然界現存最重的元素是93號鎿。
西方的自然學派:
13-14世紀,西方的煉金術士們對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補充,增加了3種元素:水銀、硫磺和鹽。這就是煉金術士們所稱的三本原。但是,他們所說的水銀、硫磺、鹽只是表現著物質的性質:水銀--金屬性質的體現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屬性質的體現物,鹽溶解性的體現物。
到16世紀,瑞士醫生帕拉塞爾士把煉金術士們的三本原應用到他的醫學中。他提出物質是由3種元素——鹽(肉體)、水銀(靈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組成的,疾病產生的原因是有機體中缺少了上述3種元素之一。為了醫病,就要在人體中注人所缺少的元素。
『捌』 化學元素分類
可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兩大類。
金屬元素有可再分為過渡元素,鹼金屬,半導體元素
非金屬元素可分為稀有氣體,半導體元素,鹵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