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是化學之父
近代化學之父——約翰·道爾頓
現代化學之父——安東尼·拉瓦錫
化學之父——安東尼·拉瓦錫
有機化學之父——李比希
現代有機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無機化學之父——戴維
物理化學之父——奧斯特瓦爾德
高分子化學之父——施陶丁格
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
氣體化學之父——普利斯特里
俄國化學之父——門捷列夫
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中國高分子化學之父——徐僖
中國化學工業之父——范旭東
中國放射化學之父——楊承宗
地球化學之父——邵躍
膠體化學之父——格雷哈姆
現代表面化學之父——紹莫爾堯伊
超分子化學之父——萊思
生命起源化學之父——米勒
水環境化學之父——Werner Stumm
② 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在綠色化學領域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綠色化學核心是實現零排放,而加成反應和
(1)重氮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之間的共用電子對是由氮原子一方提供的,重氮甲烷的分子結構為CH2-N≡N,
將共價鍵換成電子對,且最外邊的N原子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所以其電子式為:.
③ 化學界傑出人物
化學是在近代興起的一門學科,無數的科學先驅者為這門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約翰·道爾頓就是其中的一位。道爾頓既具有敏銳的理論思維頭腦,又具有卓越的實驗才能,尤其是在對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成為近代化學的奠基人。
道爾頓在化學方面提出了定量的概念,總結出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當量)定律。在此基礎上,1803年又發現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概念,並製成最早的原子量表。
道爾頓出生在英國坎伯蘭的一個貧困的鄉村,他的父親是一個紡織工人。當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期,很多破產的農民淪為僱用工人。道爾頓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頓,道爾頓的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因為飢餓和疾病而夭折。道爾頓在童年根本沒有讀書的條件,只是勉強接受了一點點初等教育,十歲時,他就去給一個富有的教士當僕役。也許這也算是命運賜予他的一次機會吧,在教士家裡他有讀了一些書,增長了很多知識。於是兩年後,他被推舉為本村小學的教師。
1781年,年僅十五歲的道爾頓隨哥哥到外地謀生。不久後,他就成為了肯達耳中學的教師。在教學之餘,他一邊系統的自學科學知識,一邊進行氣象觀察。在這里他還結識了著名學者豪夫(Johann Hauf),他從豪夫那裡學習了很多知識,教學水平迅速提高,四年以後,便成為了肯達耳中學的校長。1793年,在豪夫的推薦下,道爾頓又受聘於曼徹斯特的一所新學院。在這里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學著作 — 《氣象觀察與研究》。第二年,他在羅伯特·歐文的推薦下成為曼徹斯特文學哲學會的會員。
1799年,為了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道爾頓離開了學院。他在幾個富人家裡做私人教師,每天教課時間不超過兩小時。這樣,既能謀生又保證了他的科研工作。現在,他越來越重視對氣體和氣體混合物的研究。道爾頓認為,要說明氣體的特性就必須知道它的壓力。他找到兩種很容易分離的氣體,分別測量了混合氣體和各部分氣體的壓力。結果很有意思,裝在容積一定的容器中的某種氣體壓力是不變的,引入第二種氣體後壓力增加,但它等於兩種氣體的分壓之和,兩種氣體單獨的壓力沒有改變。於是道爾頓得出結論:混合氣體的總壓等於組成它的各個氣體的分壓之和。道爾頓發現由此可以做出某些重要的結論,氣體在容器中存在的狀態與其他氣體無關。用氣體具有微粒結構來解釋就是,一種氣體的微粒或原子均勻的分布在另一種氣體的原子之間,因而這種氣體的微粒所表示出來的性質與容器中沒有另一種氣體一樣。道爾頓開始更多的研究關於原子的問題,他頑強進行研究工作,尋找資料、動手實驗、不斷的思考……
同年10月21日,道爾頓報告了他的化學原子論,並且宣讀了他的第二篇論文《第一張關於物體的最小質點的相對重量表》。道爾頓的理論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重視。他應邀去倫敦講學,幾個月後又回到曼徹斯特繼續進行測量原子量的工作。有些時候,道爾頓也遇到一些困難。有些物質被氧化後生成不同的氧化物,這是一種難解釋的現象,當然前人已經進行了分析化驗,為了進行計算,道爾頓就只能利用這些結果;有時他在原始文獻中發現的結果只是由一位科學家側得的,為了保證可靠性,道爾頓就再做一次分析。道爾頓所得出的原子量有很多是不準確的,但實際上他所計算出來的正是今天所謂的當量。例如他把氧的原子量確定為7而不是16。
1804年以後,道爾頓又對甲烷和乙烯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實驗,他發現,甲烷中碳氫比是4.3:4;而乙烯中碳氫比是4.3:2。他由此推出碳氫化合的比例關系,並發現了倍比定律:相同的兩種元素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時,若其中一種元素的質量不變,另一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對重量成簡單的整數比。道爾頓認為倍比定律既可以看作是原子論的一個推論,又可以看作是對原子論的一個證明。
1807年,湯姆遜在它的《化學體系》一書中詳細的介紹了道爾頓的原子論。第二年道爾頓的主要化學著作《化學哲學的新體系》正式出版。書中詳細記載了道爾頓的原子論的主要實驗和主要理論。自此道爾頓的原子論才正式問世。
在科學理論上,道爾頓的原子論是繼拉瓦錫的氧化學說之後理論化學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他揭示出了一切化學現象的本質都是原子運動,明確了化學的研究對象,對化學真正成為一門學科具有重要意義,此後,化學及其相關學科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哲學思想上,原子論揭示了化學反應現象與本質的關系,繼天體演化學說誕生以後,又一次沖擊了當時僵化的自然觀,為科學方法論的發展、辯證自然觀的形成以及整個哲學認識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原子論建立以後,道爾頓名震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各種榮譽紛至沓來,1816年,道爾頓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17年,道爾頓被選為曼徹斯特文學哲學會會長;1826年,英國政府授予他金質科學勛章;1828年,道爾頓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後,他又相繼被選為柏林科學院名譽院士、慕尼黑科學院名譽院士、莫斯科科學協會名譽會員,還得到了當時牛津大學授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 法學博士稱號。在榮譽面前,道爾頓開始還是冷靜的、謙虛的,但是後來榮譽越來越高,他逐漸改變了,變得驕傲、保守,最終走向了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1808年,法國化學家呂薩克在原子論的影響下發現了氣體反應的體積定律,實際上這一定律也是對道爾頓的原子論的一次論證,後來也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證實並應用於測量氣體元素的原子量。但是呂薩克定律卻遭到了道爾頓本人的拒絕和反對,他不僅懷疑呂薩克的實驗基礎和理論分析,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抨擊。1811年,義大利物理學家阿佛加德羅建立了分子論,使道爾頓的原子論與呂薩克定律在新的理論基礎上統一起來。他也遭到了道爾頓無情的反駁。1813年,瑞典化學家貝齊力烏斯創立了用字母表示元素的新方法,這種易寫易記的新方法被大多數科學家接受,而道爾頓一直到死都是新元素符號的反對派。
雖然道爾頓的後半生科學貢獻不大、甚至阻撓別人的探索,人們還是給予了他深切的懷念。
【化學諾貝爾獎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蘭人)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 E. H. 費雪(德國人)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噙誘導體
1903年 S . A . 阿倫紐斯(瑞典人)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 W . 拉姆賽(英國人)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 A .馮·貝耶爾(德國人)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國人)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畢希納(德國人)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英國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 W. 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國人)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國人)發現鐳和釙
1912年 V. 格林尼亞(法國人)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 —— 有機鎂試劑
P. 薩巴蒂(法國人)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維爾納 (瑞士人)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茲(美國人)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爾斯泰特(德國人)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F. 哈伯(德國人)發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H. 能斯脫(德國人)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國人)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頓(英國人) 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人)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國人)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 T. 斯韋德貝里(瑞典人)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H.O. 維蘭德(德國人)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 A. 溫道斯(德國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 哈登(英國人),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爾(德國人)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國人),F.貝吉烏斯(德國人)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 I. 蘭米爾 (美國人) 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 尤里(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國人)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國人)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人) 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從事類胡蘿卜、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庫恩(德國人) 從事類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人)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魯齊卡(瑞士人) 從事萜、聚甲烯結構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 O. 哈恩(德國人) 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人)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1946年 J. B. 薩姆納(美國人) 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 諾思羅普,W. M. 斯坦利(美國人) 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 R. 魯賓遜(英國人)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 W.F. 吉奧克(美國人)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物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爾斯、K.阿爾德(德國人)發現狄爾斯 – 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麥克米倫(美國人) 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 A.J.P. 馬丁、R.L.M. 辛格(英國人)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國人)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鮑林(美國人)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 V. 維格諾德 (美國人)確定並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1956年 C.N. 欣謝爾伍德(英國人)
N.N. 謝苗諾夫(俄國人)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 A.R. 托德(英國人)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國人)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 W.F. 利時(美國人)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 M. 卡爾文(美國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 M.F. 佩魯茨、J.C. 肯德魯(英國人)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 K. 齊格勒(德國人)、G. 納塔(義大利人)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人)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國人)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 R.S. 馬利肯(美國人)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 R.G.W.諾里會、G. 波特(英國人)
M. 艾根(德國人)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1968年 L. 翁薩格(美國人)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 O. 哈塞爾(挪威人)、K.H.R. 巴頓(英國人)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茲伯格(加拿大人)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國人)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爾(德國人)、G. 威爾金森(英國人)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國人)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人)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國人)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時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 米切爾(英國人)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國人)、G. 維蒂希(德國人)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國人)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F. 桑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國人) 從事化學反應過程的理論性研究
1982年 A. 克盧格(英國人)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國人)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 R.B. 梅里菲爾德(美國人)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爾、H.A.豪普特曼(美國人)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遠哲(中國台灣人)、
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國人)
J.M. 萊恩(法國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爾、H. 米歇爾(德國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9年 S. 奧爾特曼, T.R. 切赫(美國人)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國人)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 R.A. 馬庫斯(美國人)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國人)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 G.A. 歐拉(美國人)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 P.克魯岑(德國人)、M. 莫利納、
F.S. 羅蘭(美國人)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1996年 R.F.柯爾(美國人)、H.W.克羅托因(英國人)、
R.E.斯莫利(美國人)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國人)、J.E.沃克爾(英國人)、
J.C.斯科(丹麥人)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1998年 W.科恩(奧地利)J.波普(英國)提出密度泛函理論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美籍埃及人)將毫微微秒光譜學應用於化學反應的轉變狀態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國人)、麥克迪爾米德(美國人)、白川秀樹(日本人)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諾爾斯(美國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萊斯(美國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約翰-B-芬恩(美國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規模光譜測定分析中發展了軟解吸附作用電離方法。
庫特-烏特里希(瑞士)以核電磁共振光譜法確定了溶劑的生物高分子三維結構。
2003年 阿格里(美國人)和麥克農(美國人)研究細胞隔膜
2004年 以色列 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
美國 歐文·羅斯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一種蛋白質「死亡」的重要機理
2005年 法國伊夫·肖萬、美國羅伯特·格拉布 理查德·施羅克 有機化學的烯烴復分解反應
2006年 美國 羅傑·科恩伯格 「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
2007年 德國 格哈德·埃特爾 表面化學研究
2008年 下村修 美籍日本人 馬丁•查爾非 美國人 錢永健 美籍華人 GFP(綠色熒光蛋白)的發現與進一步研究
④ 綠色化學這個概念誰提出的誰提出的,他獲得了哪年的諾
綠色化學的口號最早產生於化學工業非常發達的美國。
⑤ 世界上被稱為 什麼之父的人 有那些
1、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羅斯文學之父)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
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代表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
2、詹天佑(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漢族,字眷誠,號達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3、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AK-47之父)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是蘇俄著名的槍械設計師,以設計「AK-47突擊步槍」而聞名。卡拉什尼科夫的代表作是AK系列步槍、輕機槍RPK、通用機槍PK、霰彈槍SAIGA系列等。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曾在1991年到中國進行技術交流。2013年12月23號,"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在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去世。
4、愛德華·泰勒(氫彈之父)
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為Teller Ede),是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生於匈牙利,曾長期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高校。
1952年,他與歐內斯特·勞倫斯共同創建了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1959年又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愛德華·泰勒被譽為「氫彈之父」,但他本人對此稱號並不在意,而除氫彈之外,他對物理學多個領域也都有相當的貢獻。
5、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
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⑥ 有哪些化學的名人
1、安托萬-洛朗·拉瓦錫
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法語: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國貴族,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拉瓦錫被後世尊稱為"化學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現代化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硅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錫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錫的貢獻促使18世紀的化學更加物理及數學化。
他提出規范的化學命名法,撰寫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導並改進定量分析方法並用其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他創立氧化說以解釋燃燒等實驗現象,指出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這些劃時代貢獻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
2、凱庫勒
凱庫勒,德國有機化學家。主要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在夢中發現了苯的結構簡式,被稱為一大美談。
1829年9月7日生於達姆施塔特。1848-1851年進入吉森大學,原先學建築,後來他多次聆聽化學大師李比希的講演,深受吸引和啟發,遂改攻化學,並在李比希的實驗室里積極、嚴謹地進行研究工作,完成了《關於硫酸戊酯及其鹽》的實驗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1875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77年任波恩大學校長。1867—1869年,凱庫勒在演講「關於鹽類的結構」和《關於萊1,3,5—三甲苯的結構》一文中,發表了有關原子立體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價的概念從平面推向三維空間。
3、德米特里·門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語: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
4、瑪麗·居里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
5、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啟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
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⑦ 閔恩澤為什麼是中國綠色化學之父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於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閔恩澤1924年2月出生。上世紀50年代,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並已工作的閔恩澤,毅然放棄優裕的生活,攜妻回國。他沖破重重阻撓,繞道香港終於踏上故土,並迅速投身新中國的石油煉化事業。
20世紀60年代初,閔恩澤參加並指導完成了移動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鋁催化劑,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鋁催化劑,鉑重整催化劑和固定床烯烴疊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劑制備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產業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急需。
20世紀70年代,他指導開發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篩催化劑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他還開發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及其重要活性組分超穩Y型分子篩、稀土Y型分子篩,以及鉬鎳磷加氫精製催化劑,使中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主持的「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和反應工程」項目推動了中國綠色化學研究的廣泛開展,「非晶態合金催化劑和磁穩定床反應工藝的創新與集成」獲得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國際小行星中心2010年9月23日發布公報,將第3099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閔恩澤星」。
⑧ 近代化學之父有幾個
近代化學之父有一個,是約翰·道爾頓。
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近代原子理論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關鍵的學說,使化學領域自那時以來有了巨大的進展。
最先從事測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對比較的辦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並發表第一張原子量表,為後來測定元素原子量工作開辟了光輝前景。
此外,道爾頓在氣象學、物理學上的貢獻也十分突出。1801年還提出氣體分壓定律,即混合氣體的總壓力等於各組分氣體的分壓之和。他還測定水的密度和溫度變化關系和氣體熱膨脹系數相等等。
道爾頓一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化學新時代是從原子論開始的,所以道爾頓應是近代化學之父。
(8)綠色化學之父有多少擴展閱讀
道爾頓的主要貢獻有:
1、創立原子論。1803年繼承古希臘樸素原子論和牛頓微粒說,提出原子論。
2、道爾頓提出了較系統的化學原子學說,引入了原子和原子量,並在容積分析方法上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3、道爾頓建議用簡單的符號來代表元素和化合物的組成。
4、道爾頓是首位發現色盲現象的科學家。
5、1801年道爾頓將水蒸汽加入乾燥空氣中,發現混合氣體中某組分的壓強與其他組分壓強無關,且總壓強等於兩者壓強和,即道爾頓分壓定律。
⑨ 化學歷史上的名人
1、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語: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
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
2、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近代原子理論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關鍵的學說,使化學領域自那時以來有了巨大的進展。 附帶一提的是道爾頓患有色盲症。
這種病的症狀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開始研究這個課題,最終發表了一篇關於色盲的論文──曾經問世的第一篇有關色盲的論文。後人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爾頓症。
3、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法語: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國貴族,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
拉瓦錫被後世尊稱為"化學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現代化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4、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發現者。
1903年和居里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里在一場馬車車禍中不幸遇難。
5、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⑩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化學家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
歐文·朗廖爾(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國化學家、物理學家。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電器工作,發明了氫氣焊接、在燈泡充入氣體的技術,因在表面化學的貢獻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
歐內斯特·盧瑟福在放射性和原子結構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盧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證實放射性涉及從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的嬗變。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與β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氦離子。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