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教學中如何設計導學案

化學教學中如何設計導學案

發布時間:2023-01-01 20:13:57

❶ 如何編寫導學案

定義 導學案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學習教學內容而編寫的同步紙質文案。內容 導學案包括:溫故知新、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預習、課中研討、課堂與反饋練習、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環節。 導學案的編寫導學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一)「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1、課時化原則 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教材按單元主題編寫,單元里的課由幾個項目組成,一個項目一課時,這樣有利於導學案的編寫。按課時編寫導學案,有利於控制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針對性、計劃性,有利於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2、問題化原則 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准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於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於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3、方法化原則 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4、層次化、遞進行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使用方式 可以採取學生自學,討論,展示,再由教師精講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指導思想關注學習方式改善 切實落實構建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關注課堂教學效益 堅持向「四十五分鍾要質量」的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注校本研修實效 進一步加強對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和管理,搭建備課組合作共享的實踐平台,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團隊水平的整體提升。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1、周六備課 了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2、集體備課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3、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並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4、課前備課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5、課後備課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6、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本組內保留電子稿),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導學案」 設計中學習過程 一、理清「導學案」框架結構及內部邏輯關系 1、以「課時」為基本單位設計導學案(1)一般以課時獨立成篇 目前,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是「課時授課制」,學生的學習都是以課時為基本單位的學習,導學案不能獨立於這一組織形式之外,理應為學生的課時學習服務,一般以課時為單位設計導學案。(2)應依據學生學習需要增設相應課時 學生要形成技能和穩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不斷總結歸納已有經驗,形成概念並同化原有認知結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教材的設定課時中,經常增加習題課,根據學生學習需要補充一些專題課,單元或章節完成後增加復習課。 2、理清每課「導學案」各個要素的邏輯關系(1)每課「導學案」的基本欄目之間關系 我們一般把每一課時的導學案分為以下欄目:學習目標、導學過程、資源鏈接、課後作業。其中「學習目標」板塊是整篇導學案靈魂,統領整全篇,其他板塊均為其它服務,作它的子系統,因此,它在位置上居於篇首,編輯上應用不同字體和橫線隔開的方式予以區別對待。導學過程、資源鏈接、課後作業欄目之間是並列的關系,因此,在編輯上這幾個欄目既體現整體,又相對獨立。 (2)「導學過程」中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程序、問題」之間的關系 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導學過程」是一篇導學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是導學案的最重要的設計內容。 「導學過程」要實現導學功能,學生首先要知道怎樣學和學什麼的問題,另一方面,其次,學生要知道具體可執行程序和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說,導學過程首先要告「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後進行的學習活動的設計,把「學習方式」細化為學習活動中具體為可執行程序(包括學習指令或指導語言),把學習內容細化為在學習活動中的系列問題。縱向上,把學習方式及程序概括為「學線」,學習內容及問題概括為問題線索,那麼導學過程就是圍繞「學線」和「問題線」實現的自主學習,這兩條線是並行而又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必須從縱向上清晰地展出這兩條線索。橫向上,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組合成「學習環節」,學習程序及問題組成學習活動,學習環節分解成若干學習活動,導學案設計中必須從橫向上體現出它們的總分關系。具體設計辦法見「二(1)(2)」。 二、重點設計學習目標、學習環節和學習活動 1、學習目標的設計方法 在教案中,我們經常用了解、理解、掌握來描述教學行為和目標程度,然而在導學案中,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目標來確定學習任務,並通過學習來檢測目標的達成程度,因而,學習目標的設定應概括准確、簡潔易懂、操作性強等特點。實踐中,我們辦法如下: (1)學習目標應包含三個方面的關健詞:用什麼具體方式來學,學什麼內容,學到什麼程度 如《不等關系》課的學習目標:知道不等號涵義,說出不等式的意義,會用不等號表示常見的不等關系。其中「知道、說出、表示常見的」等詞語既表示學習方式又指出了達標程度。 (2)學習目標和「導學環節」大致對應 《不等關系》課中學習目標與下面「2」中所列學習環節大體一致。 (3)學習目標和課堂檢測及課後作業要求一致 我們要求:目標定什麼,學什麼,練什麼,測什麼。這樣編寫使導學案克服了過去習題超前布置的現象,減小了學習難度,減少了作業容量。當然,目標確定的恰當是否致關重要,需要教研集體研究決定。 (4)學生重點概括目標中的重要內容 2、學習環節的設計方法 (1)「雙命名」或「三命名」學習環節 我們把每課學案劃分為3-5個大的環節,採用雙命名方式,前面是學習方式,後面跟學習內容。如:在學習《不等式關系》課的命名如下:第一環節「自主閱讀—聯系舊知識,認識不等號」,第二環節「指導學習——不等關系的意義」,第三環節「自主練習——列不等式」,第四環節「引導探究——在應用背景中列不等關系」,第五環節「歸納總結——不等關系回顧」;有時為了促進學生掌握學科學習方法,也有一些採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學習《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條件》一課中的第一環節:「自主閱讀——類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條件,思考相似條件」,其中「類比」一詞指明了學科思維方法。 (2)根據內容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導學案以自主學習為主,輔之以教師指導、引導和學生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具體的學習方式有: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模仿學習、自主練習、實踐操作、合作探究、指導學習、引導學習、歸納總結。第一,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選擇。一般地,難度較大的可選用指導、引導、合作的學習方式。第二,根據學習內容特點進行選擇。概念形成和性質定理探究一般選擇自探究、實踐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學習、綜合復習一般選擇引導、指導學習,然後模仿學、自主練習、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據學習內容的呈現階段進行適當地選擇。一般地,第一個環節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或舊知相聯系,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認知注意,採取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第二環節一般是例題示範、原理探究、方法歸納等其中內容,採取的學習方式可選擇:指導學習、引導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第三、四環節內容一般是鞏固訓練、變式訓練、方法形成,可選擇「模仿學習、實踐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練習」;最後一個環節為歸納總結。 3、學習活動的設計方法與經驗 1、指令、指導語言與問題任務的處理方法 (1)每一個活動前先指明學習的步驟,用不同的字體加以區別。 (2)在問題前用簡短的學習動作詞語概括並加標識。這些指導語言有:歸納、小結、猜測、驗證、證明、例題示範、反思、提示、分析、觀察、實驗等。下面方框是「單項式概念」的一個學習活動。通過上面兩種方式既清楚地展現了學習的程序,又較好地表達要研究的問題。 2.列代數式—觀察並歸納共同點—寫出單項式概念—閱讀相關概念—勾畫出關鍵詞 (1)火車以v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1.5時後火車行駛的路程是千米。 (2)某校學生總數為x,其中男生占總數的 ,男生的人數為。 (3)一個長方體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高為h,則它的體積為。 【歸納】以上幾個代數式都是,這樣的代數式叫單項式。特別地,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閱讀】一個單項式中,其中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系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數和叫單項式的次數。一個數字是0次單項式。2、問題的呈現方式多採用簡答或解答的方式 導學案重點是展現學生的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知識的構建過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確性,而不是展現各種不同的問題類型。填空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共同特點是形態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測量的是學生對關鍵詞的知識記憶和結論的准確. 對考生獨很難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填空題和選擇題由於材料較多,在編輯上佔去大量的版面,給閱讀者造成閱讀困難;問題的零碎呈現也不容易讓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應為問題思考留有空間 一是為問題它可以方便學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圖是留給學習者思考的空間,既便是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給予學習者思考的空間,就象作畫一樣,留有「飛白」,才能給觀賞者想像的空間。否則,學生在學案引導學生中不容易把握問題關鍵和重點。 4、每個活動應展現完整認知過程或思維過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動,應體現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知規律;例題示範活動,應體現分析過程,解答規范過程和反思總結方法或技能的環節;自主練習活動,應體現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應體現知識的前後聯系;對於難度較大又是重點的問題,應遵循低台階、高密度、緩坡度的原則,步步為營,既展現問題的發展變化,又滿足發展水平欠佳學生的學習需要;合作探究活動,應著力設計開放型問題或有認知沖突的問題。 三、導學案設計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導學案應是教師集體與個人共同智慧的結晶 教案是教師個人的藝術,學案設計既是個人的藝術與是集體的智慧。我們最開始編寫的學案,經常出現一個作者編寫設計的內容在教學中並不被其他教師採用。是由於缺乏集體共識:對用學案實現課堂導學存大分歧,對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把握差導較大。後來,我們把編寫學案的老師分成小組進行審核,對每一個教學目標必須達成共識。 2、導學案設計應方便課堂教學 (1)每堂導學案以兩頁設計為最佳,第一頁為書的左面,第二頁為書本的右面,當學生打開一節學案後將不另外翻頁。 (2)按學習活動的順序進行依次編號,教學環節前的順序符號應使用圖標表示,便於教師課堂組織教學時,學生能根據教師要求准確定位學習活動。 (3)應重視行距,以一點五倍行距最為適宜,便於學生順利閱讀而不至於上下文混淆。 (4)應為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留有空間。我們的經驗是:在每課第一頁左邊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師生備注。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❷ 如何開展化學高效課堂模式

2004年秋季山東省作為全國四個試點省區之一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並作為全國第一個正式啟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省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為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改進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創建師生雙向互動、以探究創新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什麼是高效課堂呢?在高效課堂中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一切圍繞學生的學習,一切以學生為根本,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並且課堂上人人有收獲,課堂上目標達成度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好,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自身發展規律。通過高效課堂,學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識,又能獲得全面發展、和諧發展,使學生既能學得愉快,又能學有所成。簡單地說:「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一定的時間內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高堂效率的構建,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全方位、多渠道為學生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努力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進入樂學境界,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我們高二化學備課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行高效課堂:

一、實施「導學案」教學模式 實現化學高效課堂

從08年秋天50級新生入學開始,普通高中實施統一的科目及課時設置,化學由原來的5、6課時變為現在的2課時。一時間大家感到手足無措,許多教師感到不會上課了。面對這樣的困惑,開學之初,我們在集體備課過程中也討論過,爭論過,但最終也沒有找出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是通過一些自編提綱或是多媒體來提高課堂容量。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模式的探討成了我們的一塊心病。後來,學校多次組織我們去其他的學校參觀學習,同時還組織觀看了許多相關的教學視頻,這些活動在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上給了我們很大的沖擊和啟示,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要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必須進行教學改革!經過大家的集體討論,我們決定首先從新授課入手,利用學案導學,進行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導學案」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思路

「導學案」設計重點突出一個「導」字,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發現疑點,強化思維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遵循以下原則:

1、導學案編寫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

學生預習的主要載體是教材,這決定了導學案的編寫思路要與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導引」、「活動·探究」 、交流·研討」等欄目,問題設置要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去探究,要體現出本課時的主要學習內容和重點。

2、導學案中所設置的問題必須是有效的。

導學案中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預習和學習過程。導學案的內容不能是簡單的填空,應該多設置「理解型」和「應用型」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新知識在提問中升華和鞏固。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重難點的突破、問題的梯度等。

3、導學案中要設置一定量的習題。

習題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基礎鞏固」、 「反饋練習」,難度不大,緊扣基礎知識,用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要求全體學生在預習時完成的;第二個層次是 「典例分析」 、「達標體驗」,是經過學生討論和教師的點撥後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第三個層次是「銜接高考」,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完成的。最後還配備了 「隨堂練習」等,是新授課後學生課後要完成的,其設置也要體現出層次性。

<二>「導學案」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方法

1、動員學生動腦、動手,在導學案的指引下認真預習。鼓勵學生在導學案上做標記,可以是預習知識的重點,可以是相關的已學的知識,也可以提出質疑,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寫出類似讀書筆記的東西,把本節課在導學案上體現的重點,根據自己的預習進行簡單的再現(例如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

2、及時掌握學生對本節課的認知程度。導學案有的是需要認真批改的,對於不需要批改的,老師要通過檢查掌握學生的填寫情況,同時可以利用課間時間有意識地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預習情況中了解到: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這樣上課就會有的放矢的去處理。上課前老師一定要進行提問或小測,尤其是學生通過預習應該掌握的知識。也可以在導學案中留出相應的小練習上課進行即時練習。對於簡單的知識不要再重復講解,可以做「淡化處理」。

3、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察言觀色」 ,做「導演」 ,而不是「主角」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上有時候是大家的交流、研討,也有時侯是各組間的質疑等等。對於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耐心地去「傾聽」 ,關注學生的想法,但不能急於去解決,要交給學生自己去解決,即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絕對不多說一句話。新授課時,教師只板書提綱,課堂抽出十分鍾時間讓學生自己補充具體的重點知識,然後交流,可以以此來代替以往的由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小結。如果需要,最後可以留出五分鍾的時間完成幾道「當堂檢測」題來檢查學生本節課掌握的情況。

4、對於難點,以往我們總是放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和突破,現在課時大量減少的情況下很難完成,因此我們將難點分散在導學案中(必要時給予一定的「知識支持」等,至少要讓中游以上的學生有成就感)。通過批改或課代表的調查收集學生對難點的解決情況或症結所在,最終利用上課集中點撥。

<三>「導學案」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效果

在我們剛開始使用學案輔助教學時,並未引起學生重視,經常出現還沒上課「學案」已經丟失的現象,學生的提問也經常是就題論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這道題怎麼做或者道題的答案是什麼?」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已經體會到「學案」的好處,驚喜的看到了學生的變化、教師的變化以及師生關系的變化。

1、導學案的實施讓學生感受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導學案的實施增加了同學間的交流,融洽了同學間的關系。

3、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4、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通過導學案的引導,同學們養成了「課前主動學習、課上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活動、課後反思問題、總結知識規律和學習方法」的好習慣,知識整合能力、質疑答疑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均有提高。

<四>「導學案」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困惑

我們高二化學組,在實行導學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團隊精神。大家坦誠相待,彼此取長補短,只要有問題,大家都會提出來,共同討論,共同分享。在這種和諧的工作環境中我們的心情是舒暢的,鬥志是昂揚的。導學案的設計匯集了集體備課的智慧,體現了新課改所要求的三維目標,但仍有一些困惑,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能給我們一點意見或建議:

1、課堂氣氛還不那麼活躍,是不是課堂氣氛越活躍越好?活躍什麼程度才能達到導學案的最佳效果?

2、如何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保證預習效果?

3、考試的評價方式考察的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何判斷我們的「導學案」教學模式比以前的教學方式有優越性?

4、實施「導學案」教學模式後,如何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評價,才能體現我們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 實現化學高效課堂

心理學認為:學生由於先天的遺傳素質及後天的教育環境不同,在化學學習活動中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完成同一化學活動時具有能力的差異,同一學生在完成不同類型的化學活動中表現的能力也有差異。適度的焦慮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能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但過度焦慮勢必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建構就是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適度焦慮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更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一>「分層次」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方法

1、學生分層——分層次教學的首要前提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分層次教學應用的對象,所以對學生進行分層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有效程度。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化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按5:4:8比例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學優生,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方法正確,成績優秀;B層為中等生,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C層為學困生,知識基礎、水平智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欠佳。其次,要注意三層次學生之間的搭配與合作,A層學生在掌握教材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基礎上,能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C層的難點,與C層學生結成學習夥伴;B層學生能在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積極向A層同學請教;C層學生在教師和A層和B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最後,分層時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

2、教學過程分層——分層次教學的堅固保障

(1)教學目標分層

完成了學生分層以後,要以實現全體學生發展為原則,以化學課程標准、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三維目標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並將層次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於化學教學目標,可分三個層次:①識記並領會。②簡單的綜合應用。③復雜的綜合應用。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層學生要達到全部三個目標;B層學生達到前兩個目標;C層學生要達到第一個目標。

(2)課堂教學分層

課堂是分層次教學的主陣地,合理的教學設計關繫到分層次教學成功與否,而調動教與學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在教學中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3)布置作業分層

在教完一個化學概念或一節內容後,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因此課後布置多層次習題是分層次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後作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處於「跳一跳,夠得著」的境地。為此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後作業,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性作業、略有提高的題目、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

(4)課外輔導分層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但這種延伸不是課堂的延時,而是因材施教,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性指導。對於C層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找出學習困難的症結;對於A層和B層的學生,則主要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幫助提高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5)單元考核分層

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完成以後,均安排一次過關考核,它以課本習題為主,著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據A、B、C三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同一份試卷擬定出不同層次的單元測試題,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個層次學生按規定要求自由選擇完成,也可直接註明部分題目只要求C層學生完成,部分題目只要求A層學生完成(如附加題)。

<二>「分層次」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效果

1、課堂氣氛比以前明顯活躍,各層次學生的參與意識明顯提高

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到輕松自如,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符合因材施教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

A層次學生得到很好的培養,他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化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思維、實驗、觀察、分析等綜合能力;B層次學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他們的弱項給與專題訓練,真正做到查漏補缺,不斷縮小與A層次學生的差距;C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利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一定分析、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分層次教學,每一個學生個體都能融入到化學課堂教學中,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3、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分層次教學培養了學生觀察、實驗、分析等能力的同時,也帶動了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以及興趣、動機、情感等多種心理素質的提高。從而更能滿足未來社會發展對於多規格、高標準的人才的需求。

<三>「分層次」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反思

由於時間問題,高二化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尚不夠成熟,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

1、課堂教學設計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身特點方面尚需作進一步的探索;

2、課堂教學安排如何才能更加科學合理,並達到較高的效率;

3、在層次變動性方面,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實現層次的

❸ 化學教學設計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我認為有效的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下面幾個主要環節:
一、明確教學內容:這里應包括版本、學科、單元、課時及課題。
二、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里是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這是教學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不能偏離主幹知識。
四、教法:即教師如何「教」。
五、教學准備:與本節教學相關的工具,如課本、教具、多媒體等。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節課的導入,不僅作為教師講授新課的鋪墊,而且為進入新課學習提供背景,還應具有引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功能和作用。 (二)課堂新授:是課堂教學的主幹部分,也是一節課的核心,應考慮怎麼樣「教」和怎樣「學」才更有效。 (三)反思交流,鞏固提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體驗發現,鞏固提高。(四)拓展延伸:由課內遷移到課外,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人文素質。(五)課堂小結:對一節課所學知識的系統歸納和總結。
七、板書設計: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力求簡練、精當地表現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八、課後反思:客觀公正的教學反思不僅能矯正教學行為,還能提高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❹ 如何進行化學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教學設計是以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與技術分析、研究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它們的途徑和方法,以保證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過程。以下提出優化教學設計的幾點策略,與各位同仁一起探討交流。1、教學目標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就是教師要對學生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應達到的行為狀態做出具體、明確的說明。(1)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點。(2)教學目標可分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長期目標被稱為教育目標,如「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等等,這些無法在具體教學中一次性實現,而是長期努力的方向。因此在適當的教學中要有體現。近期目標被為教學目標,這一目標,主要確定一節課教什麼內容,通過哪些活動方式來學習。(3)教學目標盡可能用實驗、觀察和總結作為教學結果的指標,並確定它們之間的層次關系。設計者開始任何教學,設計以前必須能回答的問題是「經過教學之後學習者將能做到哪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或者「教學之後學習者將會有何變化?」(4)一個完整、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四個要素,即行為主體、行為活動、行為條件和行為標准。2、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就是要明確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背景分析。重點分析這部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在社會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2)功能分析。主要分析這部分內容在整個化學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對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3)結構分析。主要分析這部分內容知識與技能結構、過程與方法結構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特點,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4)資源分析。主要對本節課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了分析。如實驗條件、課件、習題等進行分析,以確定能否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3、學習者分析 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分析,大體包括以下內容:(1)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學習新內容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的知識、技能可以分為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了解學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學概念。(3)了解學生對新內容的情感態度。哪些學生能適應,哪些學生不能適應。(4)了解學生對新內容的自我監控能力。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和「怎樣做」4、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設計:這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此階段的設計必須建立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分析的基礎之上。包括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媒體設計。(1)教學的組織形式:講授、談話、實驗、演示是常規組織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課程理念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如果採用這種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從座位的編排到小組成員的組合、從教材的運用到資源的開發過程、從學生參與方式到教師的引導方式方法等都必須在教學組織設計時加以考慮和整合。(2)教學方法:教無定法,教學有法。面對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哪些是教學設計優先考慮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應該如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些都是制定教學策略的基本問題。從教學方法選擇的指導思想上,應該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從教學方法選擇的原則上,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教學內容、教師特點、教學資源、教學時間、教學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來選擇教學方法。(3)學法指導: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既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動機的激發,重視教學過程的情感化,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養成,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4)教學媒體設計:教學媒體設計包括怎樣選擇媒體、如何運用教學媒體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運用的問題。 在選擇教學媒體時,首先了解各種教學媒體的特性,然後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相應的媒體。關於如何運用教學媒體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運用的問題這是媒體設計的核心內容,設計者一定要明確所選用媒體是什麼,要避免濫用媒體的現象出現。5、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首先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組成部分,並明確各組成部分的意義與作用,然後安排恰當的順序進行組織。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導入、新課和結尾三個環節。必須指出的是,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往往是同時進行的不可分割的兩個環節。6、教學媒體設計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可以將教學媒體分為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教學媒體。(1)傳統教學媒體 傳統教學媒體是指教科書、黑板、粉筆、掛圖、標本、模型、實驗演示裝置等。 傳統教學媒體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媒體也在發生著變化。如教科書內容呈現的方式,鏈接了許多信息和知識並配以光碟,使之與現代教學媒體靠近或者整合;黑板的磁性化,顏色的人性化(白板、綠板);無塵粉筆等。(2)現代教學媒體 現代教學媒體是隨著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在我國也稱之為電化教育媒體,如幻燈、投影、廣播、錄音、電影、電視、計算機、電子白板等。(3) 教學目標、教學事件與教學媒體的適當匹配 選擇和使用教學媒體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因而在選擇媒體時要保證所選的媒體能有效地實施相應的教學事件,而一系列的教學事件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這樣看來,所選的媒體要能有效實現相應的教學事件和教學目標,即要在教學目標、教學事件和教學媒體之間進行適當匹配。否則,不看教學目標,教學事件進行媒體選擇和使用,只是「做秀」、「耍花槍」,不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確立了教學目標之後,經過任務分析的環節,就可導出相應的教學事件。7、教學方案的評價與反思 教學方案的形成,不是教學設計的結束。在教學設計的後期和實施後,都要對教學方案反思和評價,以便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以使其不斷完善。這一過程是對教師教學認識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而提出的,能更好地反映教師自我認識教學,反思教學能力和提高教師對教學的評價能力,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一般而言,教師在對教學方案反思和評價時,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1)你是否考慮過學生通過這一教學過程要獲得哪些知識與技能?經歷哪些過程和方法?在哪些地方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2)你是否考慮過在這些要求中,哪些是教學的重點和關鍵?(3)你是否考慮通過這一教學過程應按怎樣的教學順序(或線索)進行?(4)你是否考慮過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應採用哪些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5)通過這一教學過程,你認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哪些已達到,哪些尚未達到?(6)你是怎樣知道學生已經學到這些內容和尚未學到那些內容的?其中的第(1)(2)題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問題;第(3)題是安排教學過程的問題;第(4)題是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問題;第(5)(6)題是考慮如何及時接收教學反饋信息的問題。上述設計過程集中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四個基本要素:(1)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什麼?(教學目標)(2)為達到預期目的,應選擇怎樣的知識經驗?(教學內容)(3)如何組織有效的教學?(教學策略、教學媒體)(4)如何獲取必要的反饋信息?(反思與評價) 總之,教學設計要重視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習規律及心理特點。教學目標要多元化;教學內容既要注重結構化,又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和社會生活實際;教學過程倡導以問題和任務為驅動、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來展開。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摸索和總結。

❺ 初中化學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和考試指揮棒的束縛,中學化學課堂主要體現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直至得出預定的答案,學生在課堂上則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任務的角色。於是,我們就見到這樣的景象:課堂成了演出「任務劇」的「舞台」,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而課余時間則用大量的練習題來鞏固課堂上所聽到的內容。這樣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機會,課業負擔太重,對學習失去興趣乃至厭學。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關注學生的發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模式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學習實際考慮,幫助並促進學生自學,力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和主人地位上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學會」轉變為「會學」。
一、巧設「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導學案」是由教師精心設計的一份學案,由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及資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後小組協作,組間互助,通過多種形式解決問題,最後師生總結、評價,達到知識的內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處於主導地位,學生的學處於主體地位。「導學案」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誘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知識遷移,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
「導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目標、背景資料、學法指導、預習思考、課堂探究、隨堂檢測等。為充分發揮「導學案」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又能減輕學生負擔,「導學案」的內容可以根據不同課型靈活確定,但必須列出學生要預習和初步了解的知識點,以及知識構架。所以學案的設計首先要有啟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並配以一定的知識鏈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其次,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導學案」在導學的同時,更應導思。例如,初中化學學了氫氣、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都可以把CuO還原成Cu。這三個實驗產物有相同,也有不同,三個實驗都能還原出Cu,但另一種產物卻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讓學生思考這些,便可得出這三種物質的組成不同。又如:O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而CO2隻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為什麼?通過學生的思考,便可知道:氣體的收集方法取決於兩個條件:水溶性和密度。
二、採用小組互助,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的教學中我採取小組自主互助式學習,小組自主互助式學習的一般步驟是:情景導入、目標展示、問題設置、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記錄、成果展示、同學補充、學科班長點評、教師總結。如講「愛護水資源」時,針對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這一知識點,學習步驟如下:1.小組成員分配角色和任務。2.小組長組織小組活動,激勵所有成員積極參與。3.小組內的主持人可用提問方式組織小組成員開展活動。如「某某,請你談談目前對天然水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如何預防」4.記錄員要及時進行必要的記錄和總結。5.小組選出代表准備發言,組內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還可以讓其他組的成員進行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爭論,以激發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
在小組互助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要根據學生學情,合理分配時間,對各小組的互助學習進行現場觀察,傾聽各小組的討論,必要時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並對小組交流順利的小組及時給予表揚;對有問題的小組加強指導。當小組內分工不清、討論無序時,教師要耐心講解,幫助學生明確角色和互助方法,盡快進入有效的討論,對偏離主題的,要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將學生引回正題;當學生討論受阻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和途徑。

❻ 如何做好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所謂化學課堂教學設計就是化學教師運用系統科學方法,根據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化學教學原理,分析教學問題,確立教學目標,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對化學教學的總體結構、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所作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劃。即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始之前教學的預謀和籌劃。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想走進新課程,首先要把課標的理念融會在教學設計之中,從教學設計中去體現課標精神。只有教師把課標精神落實在目標設計、內容優化及教學組織活動的各個方面,新課程才有可能得以實施。

❼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導學案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學案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進一步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2、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3、能正確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循的兩個原則。
過程與方法
1、在練習書寫方程式的過程中掌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奇數配偶法和最小公倍數法。
2、歸納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①寫,②配,③注,④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樂趣、成功的喜悅,體會化學用語的方便和實用。
2、使學生體會到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教學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一、回顧質量守恆定律的知識: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質量守恆定律。
2、「五個不變,兩個改變」
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一是必須以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左右兩邊原子數目相等。
討論下列方程式是否遵守書寫原則:
1、C+O2
=(點燃)
CO2(
);
2、H2+O
=(點燃)
H2O(
);
3、H2+O2
=(點燃)
H2O(
)
三、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的介紹
1、奇數配偶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
例如:C2H2
+
O2
--
CO2
+
H2O
(此方程配平先從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的系數是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他分子系數出現分數時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配2,式子變為
:2C2H2
+
O2
--CO2
+
2H2O
,由此可知CO2前系數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並註明條件即可:2C2H2
+
5O2
=(點燃)
4CO2
+
2H2O
練習:

CH4
+
O2
--
CO2
+
H2O

C3H8
+
O2
---
CO2
+
H2O
2、最小公倍數法
通過求最小公倍數以求得相應物質系數。例如:NH3
+
O2
--
NO
+
H2O
,N與H在方程式兩邊各出現一次,但N是平的,H原子個數兩邊不等,故從H開始配,方程式兩邊氫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為6,故應為:2NH3
+
O2
--
NO
+
3H2O,這時N不平,應配N,最小公倍數為2,故應為2NH3
+
O2
--2NO
+
3H2O,最後配O,最小公倍數為10,故應為:4NH3
+
3O2
=
4NO
+
6H2O
練習:

P
+
O2
--
P2O5

H2O2--
H2O
+
O2↑

Fe+
O2--
Fe3O4

H2O--
H2
+
O2
四、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書本例題: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可以看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本步驟有:
1、寫:左為反應物化學式、右為生成物化學式,中間「-」聯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3、改:「-」改「=」
4、注:註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可用「△」表示寫於等號上方)
5、標:標明生成物的狀態。(如:有氣體生成用「↑」表示,有沉澱生成用「↓」表示;反應物有氣體不標「↑」,反應物有固體不標「↓」)
練習:
①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②鎂在氧氣中燃燒
③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制備氧氣
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⑥水的電解
五、課堂練習
1、下列關於化學方程式:2H2+O2
2H2O的讀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了水
B.每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水分子
C.每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D.兩個氫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於兩個水分子
2、配平下列方程式
(1)
C2H4
+
O2
--
CO2
+
H2O
(2)
Fe
+
CuSO4
--
FeSO4
+
Cu
(3)
Fe2O3
+
CO
--
Fe
+
CO2
(4)
Na2SO4
+
BaCl2--
NaCl
+
BaSO4↓
3、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氣體,其凈化過程如下:
(1)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CO和NO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其中單質為大氣組成成分中最多的一種。
(2)再通過過量的空氣,
使剩餘的CO轉化為該種化合物,試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附: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
1、奇偶配平法
2、最小公倍數法
3、觀察分析法
例如:配平氫氣還原三氧化鎢的方程式
H2
+WO3
–W
+
H2O
一個氫分子奪取三氧化鎢分子中一個氧原子,形成一個水分子。三氧化鎢的分子中有三個氧原子,需要3個氫分子生成三個水分子和一個鎢原子。
3H2
+WO3
=(△)
W
+
3H2O
練習:H2
+
Fe3O4
---
Fe
+
H2O
4、化合價升降法
個別化學反應,元素的化合價要發生變化,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總數與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總數必然相等。
課後反思:
你會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了嗎?

❽ 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處理好課堂上探究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的關系

激趣導學、合作探究,打造化學高效課堂2011-12-13 02:32:52 字體:大 中 小 列印 收藏 摘要:打造化學高效課堂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正在深入開展,新課程的實施已經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我省也正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逐步地還課堂、還自主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這樣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結合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 激發興趣 學案導學 合作探究

一、 想方設法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高中生學好知識首先就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只要教師肯動腦筋,培養學生的興趣並不是件太難的事情。教學中可以通過幾個途徑來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首先,我們要做好化學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實驗是研究和學好化學的基礎,我們不僅要做好課本的實驗,還要補充一些趣味實驗,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這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我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興趣。高中生對新鮮事物都很好奇,而我們的化學奧秘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這種好奇心,所以課堂上我總是巧妙地結合STSE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讓學生積極地進入情景,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問題的猜想以及結論的分析總結。另外我也穿插講一些化學趣味故事和化學名人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我們製作化學多媒體課件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課件的直觀、生動正好能夠吸引高中生的眼球。所以課堂中,只要有機會我就會使用多媒體教學,比如化學課上在講同位素時,我穿插了一小段《氫彈和原子彈爆炸》的視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第四,開放化學實驗室,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們讓學生自己設計探究實驗,把所需儀器和葯品提前報給實驗老師,老師提前准備好儀器和葯品,在實驗室開放時,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很多學生積極參與。二、 精心編制導學案進行導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高中化學教學中採用「學案導學」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把導學案作為問題的載體,以問題的解決為整個學習過程的驅動力。通過學案引導學生自學、自練,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發揮與施展,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樂學、活學、會學。學案導學法的實施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將學案精心編印後,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目標,並在學案的指導下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自主的預習。同時教師要對學習方法進行適當的指導,如控制自己的預習時間,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學生用紅筆劃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帶著學案上的問題看書,並標出自己尚存的疑問,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逐步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教師通過批改獲得學生預習的反饋信息,使上課的講解更具針對性。第二階段課堂合作討論、探究階段。在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綜合問題。對於一些重點難點,一

❾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導學案

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以書寫碳在高溫時跟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例,歸納步驟如下:①根據反應的事實(該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氣體),在式子的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在式子的右邊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分別用加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反應物之間的「+」號表示「……跟……反應」,生成物之間的「+」號表示「……跟……」),並在式子左、右之間劃一條短線段.在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種物質的化學式寫正確,否則,寫出的式子無意義!C+Fe2O3──Fe+CO2 ②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用配系數的方法,使左、右兩邊同一元素原子的個數相等(即配平),然後將短線段改為等號(等號表示「生成了……」).應當注意,配平時只能選擇適當的系數,不能改變化學式.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號或箭號上、下方註明反應條件,如點燃、通電、高溫、加熱(用「△」號表示)、催化劑等,同時,標明生成物中的氣體或沉澱產物的狀態.生成物是氣體的在其化學式的右邊加上「↑」號(反應物中如有氣體,則氣態生成物不再標「↑」符號);產物是沉澱的加「↓」號.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要符合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不能憑空臆造.書寫程序一般是:寫好化學式—系數要配平—中間聯等號—條件要注清—生成氣體或沉澱,要用箭號來標明.要寫好化學方程式,還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酸、鹼、鹽的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和常見元素、原子團的化合價,以及書寫物質化學式的技能.
書寫方法及注意要點
寫出符號表達式 例:H20=電解=H2+O2(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2.配平 例:2H2O=電解=2H2+O2 3.註明反應條件和物態等 例:2H2O=電解=2H2↑+O2↑
反應條件
1.熱化學方程式不寫反應條件.寫上是否正確,沒有定論,但中學所有資料中不寫.2.常溫常壓下可以進行的反應,不必寫條件;但是題目中的實驗若有特定的條件,一律標注該特定條件.3.反應單一條件時,條件一律寫上面;有兩個或更多條件的,上面寫不下的寫在下面;既有催化劑又有其它反應條件時,一律把催化劑寫在上面.4.是可逆反應的一律用雙向箭頭表示.
箭頭與等號
在專業領域的文獻中,不論無機、有機反應方程式中均使用箭頭號「→」來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國外化學教科書、上海市中學化學二期課改教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鵬主編)、上海高考的化學卷、理綜卷中也採用了箭頭號.但在多數省市的中學教學中,仍建議按照教材在書寫無機化學反應方程式時使用等號,以更好地表示反應中的「生成」與「質量守恆」含義.(2011-2012蘇教版也用的箭頭) 目前中學階段無機反應方程式一律用等號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有機反應一律用箭頭來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
反應物狀態
熱化學 加熱化學方程式需要標出每一個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可分g (氣體)、l (液體)、s (固體)、aq (溶液)四大類.字母外需要打括弧,例如H2O (l)、Na2CO3 (aq)、CaCO3(S).普通方程式則不是很嚴格,一般不用g、l、s、aq的標記.生成物方面,當反應物中不含氣體時,氣體生成物要用「↑」標記;只有在溶液中,反應物中不含固體時,難溶或固體生成物一律用「↓」標記(如電解池反應Cu+2Cl=Cu+Cl2↑,由於生成Cu吸附在電極上,故不寫「↓」).水蒸氣 水蒸氣一般不打箭頭,但偶有例外(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反應物狀態的不同反應不同
反應物若以特殊狀態參加反應,例如濃硫酸、熔融氧化鋁,過量,少量,一律在相應的反應物後打括弧註明狀態 反應物濃度不同,產物不同 Cu + 4HNO3(濃)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反應物量不同,產物不同 2NaOH + CO2(少量) = Na2CO3 + H2O NaOH + CO2(過量) = NaHCO3 反應物物態不同,產物不同 2NaCl + 2H2O =電解= 2NaOH + H2↑ + Cl2 2NaCl(熔融) =電解= 2Na + Cl2↑
結構簡式與分子式
化學方程式中,有機物需要用結構簡式 燃燒反應無需考慮有機物結構,因此理論上可以寫分子式.(但還是寫結構簡式為妙.) 個別相對復雜的有機物允許寫分子式(例如葡萄糖),但是在相應的分子式下方要用中文註明反應物名稱,並打括弧.無機物一般使用分子式而不用結構簡式(例如硝酸通常不寫為HO-NO2).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❿ 如何提高化學問題編寫技巧

「三為主」高效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之一是「導學案」。新模式下的導學案有其特殊地位及意義,概括來說導學案可稱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導學案的編寫更要突出「導」和「學」兩個關鍵字。「導」是目的,是關鍵,預習材料必須具有引導學習和突破問題的功能。「學」,應以幫助學生學習方便為根本出發點。在要求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的前提下,問題設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問題設置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學生預習的效果。結合近一年的導學案編寫和教學實踐,我發現問題設置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接下來我將以化學學科為例談談導學案編寫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策略。
一、導學案編寫中問題設置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問題引入過於平淡,無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慾望和積極性。
2、設問缺乏探索性和啟發性,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知識的奧妙,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
3、課堂小結草草收尾,缺乏整合性問題,無法培養學生收斂和發散思維。
二、針對導學編寫中問題設置方面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針對上述導學案編寫中問題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我接下來將重點從新課引入、學習推進(重難點突破)、收尾總結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1、引入策略
目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份優秀的導學案必須重視導引的設計,導引設計在要求符合學科特點的同時,還必須能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而創設情境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我認為化學知識絕不只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號和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例如超市中常見的含氟牙膏、硫磺皂等。所以在設計化學導學案時,可以取材於生活生產實際,緊密聯系時代熱點,將知識放在真實的、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知識,體驗方法,培養能力。如對「原電池」這節內容,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在於概念陌生、原理抽象,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導學案導引環節是以一個小故事引入的,具體導引如下: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開朗、樂觀的婦女,當她開懷大笑時,人們可以發現她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中鑲有兩顆假牙:其中一顆是黃金的——這是她富有的標志;另一顆是不銹鋼的——這是一次車禍後留下的痕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從車禍後,格林太太頭痛、夜間失眠、心情煩躁……醫生絞盡腦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轉…… 一天一位年輕的化學家來找格林太太卻發現了她的病因。接下來設置疑問:這位化學家是如何發現病因的?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有聯系嗎?這樣設計學生就會帶著極大的興趣進一步進行新課探究。

2、重難點突破策略
目的: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按照導學案這個路線圖推進到每節課的重點時,教師必須將教材嚴謹的、邏輯性強的、抽象的知識深入淺出地「翻譯」成能讀懂、易接受的知識。此時導學案問題設置首先要具有啟發性,能最大限度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其次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要針對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難、容易出現的差錯。而且設計的問題要難度適中,最好是學生通過思考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有些比較難的問題就要想辦法,如補充適當的輔助性的問題,把大題化小,分步提問,忌有意設計太難的問題為難學生,這樣會使學生無所適從,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如在學習「合成氨條件的選擇」時,如果導學案直接設問:怎樣選擇適宜條件?由於問題難度太大而使學生不知從什麼角度下手,此時可以把問題層層遞進設計成以下幾個小問題:
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從化學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4、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5、綜合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兩個方面,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由於用精心設計的層次化問題就大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引領學生輕松去探究,最終獲得探究的結論。
3、結尾策略
目的:收斂思維與發散思維並舉
在課堂學習中既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過程獲得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同時還要保證教學實效,我們發現學生往往擁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思維遷移方法,無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此及彼」。因此在導學案的整合環節,要幫助學生將自主探究過程中得到的支離破碎的知識和方法通過整合使知識系統化、整體化,讓學生在思維的基礎上更好地體會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把知識與思維、理論與實際、感性與理性統一起來,從而有利於他們學會如何更好地學習。如在學習《SO2》這一節時,在引導學生探究SO2的化學性質後,可在收尾處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
1、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是通過什麼樣的過程、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習的?
2、 SO2具有漂白性,你是否還能想到其它具有漂白性的物質?並對比它們的漂白原理和效果。
由於學生已經站在知識相對的「制高點」上,分析問題的視野變寬闊了,思路也就變暢通了,因此這些問題的提出會觸發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理解,使思維更有條理性。如果每節課都嘗試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將知識結構化、網路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知識牢固地掌握。例如這張有機化學知識點結構網路化框圖,如果每節課學生都能歸納出其中的一小塊分支,直到最後將整個有機框架構建出來,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就是我對「三為主」高效課堂導學案編寫問題設置策略方面的思考,總的來說,所有的策略就是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人,真正實現從「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的飛躍。

閱讀全文

與化學教學中如何設計導學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