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題方法怎樣去解那些初中復雜的化學計算競賽題
解題方法怎樣去解那些初中復雜的化學計算競賽題
初中化學競賽試題中常設置新穎、靈活的計算題,藉以考查學生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為了提高解題速率,提高學生的邏輯、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初中化學競賽題 。急求!!!(共三個問題,只求思路)
初中化學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化學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⑶ 一道化學競賽的計算題(請寫出計算過程,謝謝)
發生的反應:
CaO+H2O=
Na2CO3
①
NaHCO3+
Ca(OH)2=
CaCO3↓+NaOH+H2O
②
NaHCO3+
NaOH=
Na2CO3+
H2O
③
Na2CO3+
Ca(OH)2=
CaCO3↓+2
NaOH
④
反應發生後,溶液中的Ca2+.CO32-.HCO3-反應發生後,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轉化為沉澱.將反應容器內的水分蒸干,得到白色固體為CaCO3和NaOH的混合物。反應前反應物中有NaOH
,而反應的終態仍有NaOH,我們可以認為反應前的NaOH沒有參加反應,在反應加合時,可不考慮反應③.。
①+②得:
CaO+
NaHCO3=
CaCO3↓+NaOH
⑤
①+④得:
CaO+H2O+
Na2CO3=
CaCO3↓+2
NaOH
⑥
由反應⑤CaO與NaHCO3反應,不會引起固體質量的增加;有反應⑥
知,
CaO與Na2CO3反應時,由於H2O參與其中,會引起固體質量增加,且固體增加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的水的質量.。
H2O---------
Na2CO3
18
---------------106
29.0-27.2
------------X
X=10.6克
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為10.6克.
⑷ 初中化學競賽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可能有1~2個正確答案)
1.由X、Y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6,已知Y元素核內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X元素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分別比Y元素少1個,則該化合物化學式為
( )
A.X2Y5 B.X2Y C.XY2 D.X2Y3
2.X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1個電子,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由X、Y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
A.XY2 B.X2Y C.XY D.X6Y
3.氫氣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為原料大量製取氫氣最理想的途徑 ( )
A.由熱電站提供電力電解水 B.改進以焦炭和水制水煤氣的方法
C.利用太陽能電解水 D.使熾熱的鐵與水反應放出氫氣
4.山茶油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檸檬醛。現從山茶油中提取7.6g檸檬醛,使其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檸檬醛中 ( )
A.只含有碳、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無法判斷
5.與Na+具有相同質子數和電子數的微粒是 ( )
A.F- B.NH4+ C.OH- D.H2O
6.某元素的陽離子A3+的核外有23個電子,核內有30個中子,則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和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 ( )
A.23 53 B.26 30 C.26 56 D.23 46
7.元素R與元素X間能形成下列化合物,其中R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
A.RX2 B.R2X3 C.R2X D.R2X5
8.某同學測得海水中含有Cl?D的質量分數為2.19%,如果其中的Cl?D全部以NaCl計算,則海水中所含NaCl的質量分數是 ( )
A.2.18% B.5.85% C.3.61% D.4.19%
9.三種元素的離子Xm-、Yn+、Zp+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已知n>p,則它們的核內質子數(依次用X、Y、Z表示)的關系為 ( )
A.X=Y=Z B.Y>X>Z C.Y>Z>X D.Z=X>Y
10.在地球上空10~50Km的大氣層中,集結著大量的臭氧分子,形成臭氧層,吸收了太陽光中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過量紫外線的輻射的危害。但空調器和冰箱中的製冷劑「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學式)逸散到大氣中可破壞臭氧層,其反應過程可簡單表示為:M+O3 MO+O2 MO+O M+O2。據此判斷,「氟里昂」在破壞臭氧層的反應中是 ( )
A.氧化劑 B.還原劑 C.催化劑 D.穩定劑
11.有一不純的(NH4)2SO4樣品,測得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8%,則所含的雜質可能是( )
A.CO(NH2)2 B.NH4NO3 C.NH4HCO3 D.NH4Cl
12.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質量比為11:9的CO2和H2O,則該物質的化學式
可能是 ( )
A.CO B.CH3OH C.C2H2 D.CH4
二.填空題
點燃
13.某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機動車尾氣是由汽油等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含有CO2、CO、SO2、氮的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固體顆粒等物質。由此,該同學推測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質,汽油在燃燒過程中發生了如下化學反應:
C+O2 CO2 (完全燃燒)
2C+O2 2CO (不完全燃燒)
S+ O2 SO2
(1)該同學的推測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提出一條用化學手段治理汽車尾氣的合理化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燈是實驗室常用的熱源。某課題組對酒精燈火焰部分的溫度進行探究,下面是他們利用實驗數據繪製成的溫度曲線圖。
800
溫度(℃)
600
400
200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火焰高度/cm
焰心
內焰
外焰
酒精燈各部分火焰溫度曲線圖
請回答:
(1)由上面的曲線可知,酒精燈火焰溫度最高點出現在__________(填「焰心」、「內焰」或「外焰」)部分。
室溫
(2)下列化學方程式等號上方的數據表示反應所需要的溫度,從溫度的角度來看,可用酒精加熱製取氣體的反應是_______________(用序號表示)。
①2H2O+2Na 2NaOH+H2↑
②HCOOH CO↑+H2O
③3Fe+4H2O(氣) Fe3O4+4H2
④CaO+3C CaC2+CO↑
⑤C+H2O(氣) CO+H2
15.科學家根據自然界存在的N2製取出N3,1998年底又制N5。
(1)N2、 N3 、N5在物質分類中都屬於_________________。
(2)N5分子極不穩定,需保存在-80℃的乾冰中。在通常狀況下,它會發生爆炸,反應生成氮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箭每發射1t設備,需要5t傳統燃料(如液氫),若使用N5做燃料,這一比率可以改變。假如你是一個科學家,想設計用N5做燃料發射火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6.某同學為了探究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是否一定為純氧氣,若否,則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含量極限是多少?為此該同學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氧氣進行實驗:
Ⅰ Ⅱ Ⅲ Ⅳ Ⅴ
空氣體積分數/% 50 70 75 80 85
排水體積分數/% 50 30 25 20 15
帶火星木條
復燃情況 復燃 復燃 復燃 火星明亮,
時燃時不燃 火星稍變明亮,
不復燃
(註:實驗結果與木條的著火點等因素有關,本題按表中所給數據解答)
(1)該實驗說明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____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純氧氣。
(2)氧氣的體積分數大於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就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7.某中學化學小組查閱資料發現金屬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鉀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錳最佳催化溫度均在500℃左右。於是對A和二氧化錳的催化性能進行了定量對比實驗。(實驗時均以收滿500mL氧氣為准,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1用MnO2作催化劑
實驗序號 KClO3的質量/g MnO2質量/g 反應溫度/℃ 待測數據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表2用A作催化劑
實驗序號 KClO3的質量/g A的質量/g 反應溫度/℃ 待測數據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根據表1、表2的實驗情況,請回答:
上述實驗中的待測數據應是_________________。完成此研究後,他們准備發表一篇研究報告,請你替他們擬一個報告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
18.已知某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在該有機物中,碳、氫、氧的質量分數分別為52%、13%、35%,試通過計算確定該有機物的化學式。
19.某化學葯品含碳為71.58%,含氫6.67%,含氮為4. 91%,其餘為氧,又知其相對分子質量不超過300,試求(1)該化學葯品的相對分子質量(2)該化學葯品的化學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B B C C C C C AB BD
二.填空題
13.(1)不正確 汽油不存在碳、氮、硫等單質。所列反應式不能表示汽油在燃燒過程
中發生的化學反應。
(2)改進發動機的結構,使汽油充分燃燒
14.(1)內焰 (2)②③
15.(1)非金屬單質 (2)2N5=5N2
(3)①怎樣製得N5,並防止爆炸
②如何保存N5
③發射1t設備,所需N5的成本與液氧相比是否合算
三.實驗題
16.(1)不一定 (2)36.8%
17.開始產生氧氣到收集500mL氧氣所用的時間
《金屬氧化物A與MnO2催化性能對比研究》
四.計算題
18.解: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46×52%/12=2
氫原子數:46×13%/1=6
氧原子數:46×35%/16=1
故其化學式為C2H6O(或C2H5OH)
19.解:①因為化學葯品中含C為71.58%、H為6.67%、N為4.91%,
則含O為:1-71.58%-6.67%-4.91%=16.84%
②由上可知N的質量分數最小,設該化學葯品中只有一個氮原子,則化學葯品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4.91%=285<300,由此說明化學葯品中僅含有一個氮原
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85。
③化學葯品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為:285×71.58%/12=17
氫原子數為:285×6.67%/1=19
氧原子數為:285×16.84%/16=3
即此化學葯品的化學式為C17H19O3N(或C17H19NO3)
⑸ 初三化學競賽計算題
把這三個可以看成 CO CO+H2O 2CO+H2O
然後已知X(H)=Y
那麼X(H2O)=9X(H)=9Y
根據分解後的最簡式可以看出整個混合氣體是由CO+H2O構成
那麼1-9Y=X(CO)
又因為X(C)=12/28X(CO)
所以X(C)=3(1-9Y)/7
⑹ 2010全國初中化學競賽第28題計算題再問
我們一步步分析: 首先是加到50g鹽酸時不再產生氣體,那麼此時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就是NaCl,因此可以看做是NaOH和HCl反應,生成了NaCl和水
NaOH --------HCl
40 36.5
X 50x18.25% 解得X=10g 所以質量分數為10/50=20%
第二部 我們可知從12.5g開始產生CO2,那麼這個起點的CO2都以NaHCO3形式存在,那麼根據消耗量鹽酸的量我們可以求得NaHCO3的量
HCl--------NaHCO3
36.5 84
37.5x濃度 X X=15.75g 我們知道一個CO2跟1個NaHCO3對應
所以 CO2-------NaHCO3
44 84
X 15.75 所以X=8.25g 這是通入CO2的量,為8.25g
已知2NaOH------CO2---------Na2CO3
80 44
Y 8.25 可知要完全吸收8.25gCO2生成Na2CO3需要Y=15g NaOH 而我們現在只有10gNaOH,顯然NaOH不足量,那麼必須繼續反應,生成NaHCO3,如果全部生成NaHCO3,
NaOH----CO2----NaHCO3
40 44
10 Y 需要CO2=11g 那麼CO2又不足量,所以最後的產物必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通過計算到此,我們可知NaOH肯定已經反應完,不可能有剩餘
只有通過分析才能知道產物是什麼,所以你鏈接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在考試時這樣的回答應該要扣分甚至不得分的。
⑺ 求初中化學競賽計算題。
20、已知A和B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後能發生反應,設A物質的式量為m,B物質的式量為n,當A和B按質量比m:n反應後,溶液的PH的>7,如果A和B按質量比2m:n反應後,溶液的PH=7,A、B是下列物質中的……………………………………………………………………(
)
(A)NaCl和Ba(OH)2
(B)HCl和NaOH
(C)HCl和Ba(OH)2
(D)NaOH和H2SO4
【A和C好像都可以】
42、已知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不同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又知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時點燃就會發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氫氣混入空氣時所佔的不同體積分數,如按理論計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
)
(A)氫氣佔10%
(B)氫氣佔50%
(C)氫氣佔29%
(D)氫氣佔70%
⑻ 初中化學競賽,計算題(為避免零回答,追加懸賞分)
碳酸氫鈉先是受熱分解,然後產生CO2跟Ca(OH)2反應
CO2+Ca(OH)2====CaCO3↓+H2O
44/CO2質量=100/2.5克
CO2質量=1.1克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
2NaHCO3(加熱)=====Na2CO3+CO2↑+H2O
168/NaHCO3質量=44/1.1克=106/Na2CO3質量
NaHCO3質量=4.2克;Na2CO3質量=2.65克
產生的Na2CO3質量先反應掉一些HCl
2.65克/50ml=0.53克/10ml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0.53克=73/HCl質量
HCl質量=0.365克
現在還剩下HCl質量為:1.825克-0.365克=1.46克
這些HCl於NaOH反應
設原先有NaOH質量為X克
則10ml中有NaOH的質量為X/5克
NaOH+HCl=NaCl+H2O
40/(X/5克)=36.5/1.46克
X=8克
原有雜質質量分數=(17.11克-氫氧化鈉質量-碳酸氫鈉質量)/17.11克×100%=28.6967%
⑼ 問幾道初中化學競賽的計算題
總共4人一天需要50*4*24=4800L2Na2O2+2H2O=4NaOH+O2(g)156g過氧化鈉產生32g氧氣比例為4.8754800*1.5=7200g=7.2kg7.2*4.875=35.1
Mg+H2SO4=H2+MgSO4Zn+H2SO4=H2+ZnSO4Fe+H2SO4=H2+FeSO4這三種金屬與氫氣,硫酸根的比例都為1所以這道題與金屬種類無關用218-50這就是硫酸根的重量為168g所以氫氣的質量為(168/96)*2=3.5CaCO3+2HCl=CaCl2+CO2+H2OMgCO3+2HCl=MgCl2+CO2+H2O假設該混合物全是CaCO3,那麼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就最小,為(9/100)*44=3.96假設該混合物全是MgCO3,那麼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就最大,為(9/88)*44=4.5
⑽ 初中化學競賽常用技巧有哪些能不能多舉幾個例子非常感謝
學生學習初中化學時普遍感覺到知識比較散、知識點比較多,所以復習時看起來准備得很完整,到考試時卻總發現有些知識出現漏洞。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注重查漏補缺,使知識完整化。如學習物質時常涉及到物質的檢驗,如果一處一處來記,就會感覺到很散,那麼我們不妨總結出來幾種常見物質的檢驗方法如: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硫酸、鹽酸等,這樣就會使知識完整如:物質的鑒定,根據物質特有性質確定是否為該物質,一般須將被確定物質一一檢驗出來。鑒定時主要依據一些特殊離子,因而必須對一些特殊離子的鑒定較熟悉,如:
而物質的鑒別,根據物質的性質差異,將組內各物質一一區分開來。
①物理方法:根據組內各物質的物理性質的差異進行鑒別。
如:Na2SO4溶液與CuSO4溶液(顏色)
CO2與NH3(氣味)
濃H2SO4與濃鹽酸(揮發性)
②化學方法:利用組內物質化學性質的差異進行鑒別。
a.酸鹼性:同組內物質的溶液酸鹼性若不同,可藉助紫色石蕊試液區分。
如:鹽酸、NaCl溶液、NaOH溶(紫色石蕊試液)
b.特殊離子法
說明:↑:氣體 ; ↓:沉澱。
同樣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涉及到物質制備的試題,同學們也往往感到有困難,那麼我們不妨在復習時加以總結,綜合起來,如有關物質的制備方法:
只有在復習時不斷地總結,才能使知識無漏洞,才能使知識完整。
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
要求同學們在復習能由此及彼,由某一信息源可以多方面的獲取不同的信息。如:通過如下的化學方程式H2+CuO Cu+H2O,可能很多同學僅此獲取一點信息,但是如果你學會以此為線索就可以聯系出很多的知識,我們知道,一個化學方程式而言,可以反應出其反應物的性質,生成物的可能制備方法,那麼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氫氣可以還原氧化銅,具有還原性,同樣氧化銅具有氧化性,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氧化銅可以與同樣具有還原性的一氧化碳和碳發生類似的反應。同時我們還可以得知,可以通過氫氣與氧化銅發生的反應來製取銅和水,當然這只時可能的製法,在實際中是否用到,我們又要綜合考慮操作、經濟、環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我們還可以從相關的實驗的角度獲取信息:如這一實驗的操作步驟及相關的實驗現象等。另外還可以以相應的元素和化合物作為獲取信息的載體,如:從水這一常見的化合物出發,我們就可以從化學的角度聯想到它的性質、用途,又從社會角度聯想到水污染的形成及防治措施等等,從二氧化碳這一物質出發,可以從化學的角度聯繫到它的性質、用途及實驗室製法等,從社會學的角度可以想到二氧化碳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等等。只有在復習過程不斷總結,才能使本來覺得比較亂的知識,實際上它們內在有很多的聯系,使知識系統化。
綜合應用,使知識實用化
解題能力是建立在對知識掌握的深、廣度及熟練基礎上,對所解過的題要深入反思歸類總結,培養自己的聯想能力,從而在考試中能快速、准確、有效地解出題目。為了更好地提高解題能力,同學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落實基礎,提升解題能力
一般說來,在考試中出現的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往往是由若干個基本知識點所組成的,這些知識點又是最基本的知識。那麼為了提升解題能力,首先要掌握了基礎知識。在考試中,要能從考試中題目中找出所考查的知識點,再具體一一回顧這些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從而更有方向地解出這些題目。如化學中的推斷題看起來是比較綜合的題型,實際上你可能一一分解成多種物質的性質或製法,再如,同學們認為比較難的,也就是比較綜合的實驗探究題,如果你細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它往往也是考查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等問題,只不過把它們綜合在一起了。由此可見,夯實基礎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基礎也是關鍵。
2、掌握方法,提升解題能力
在平時的訓練中,要不斷是總結一些方法,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一例多解,養成解題的思維習慣
一例多解,也就是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思考相同的問題,一般來說訓練某一方法,開始應該是模仿老師的方法,然後再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創新。
例:請你利用圖中所提供的3個數據,自擬一道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並寫出解答過程:
解答這一類質量問題的計算題時,既可以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進行計算,也可以運用質量分數來進行計算。
(2)多向探索,培養解題的靈活性
多向探索,就是要探索當題設條件改變,解題角度改變,應該如何著手的問題。
例: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甲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點燃後立即插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水注入集氣瓶。(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生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的結果是: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正常值有較明顯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生也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裝置和操作同上,只不過用木炭代替了紅磷。當木炭停止燃燒,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後,水能否進入集氣瓶?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紅磷,丙生的實驗方案應作何改進,才能保證實驗成功?(只需答出實驗方案中須改進的地方並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改進方案: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聯系對比,提高解題的准確率
在平時訓練中,加強聯系對比,這一點在理科試題中尤其常見且十分重要,因為很多同學往往做題過程中同時有記題,對一些題目的解法不是真正弄懂,而是只知大概,當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時就誤認為與原來的某題相同,從而錯誤地用原來的方法來解析,因此我們在平時訓練時,要不斷對比不同的題目的異同點,掌握其中的關鍵,這樣就能在考試中不斷應變,從而提高解題的准確率。
例:下列四個圖象分別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應的四種操作過程,其中所畫圖象能與操作相符合的是( )
A.用水稀釋NaOH溶液,溶液的pH的變化
B.向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過量
C.常溫下把足量的鋅和鐵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
D.常溫下,把等質量的鋅和鐵分別與等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反應
其中B選項的變化,如換成氯化鈉和氯化銅的混合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直到過量,畫出這一過程的圖像,又該如何?
再如:有關實驗結果與圖形對應相符的是( )
A.圖①用H2還原CuO測定銅元素的含量
B.圖②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FeCl3溶液中不斷滴加NaOH溶液
C.圖③向某飽和的NaCl溶液中不斷加水的過程
D.圖④用適量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熱制O2的過程
該題的正確選擇為:B、C,其中圖④中當圖像的橫坐標改為「反應時間」,那麼大家再來考慮。
3、掌握幾類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縱觀全國各地中考題不難發現,各地的考查難度有所不同,方式有所不同,但題型基本固定,一般有選擇題、物質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及探究題等五種題型,不同題型應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選擇題作為客觀性試題,具有知識覆蓋面寬,形式靈活多樣,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點,因而在全國各地的中考化學試題中,選擇題在各類題型中所佔比例最大,可以說選擇題解答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份試卷分數的高低。每次考試完畢,總有一些同學因選擇題耗時過多,從而導致後面能做的題沒有時間去做,惋惜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求解這類題的方法欠妥,習慣於常規方法去處理,結果造成「小題大做」。如果能夠抓住客觀性試題「不表述推理過程,方法靈活多變」的特點,實施「靈巧多變」速解策略,則可事半功倍。特別是計算型的選擇題,如果不運用簡單可行的解題方法,按部就班去求解,往往影響解題速度和答案的准確性;要提高此類選擇題解題速度,就要簡化數字運算或不用數字運算,集中討論、分析、判斷、推理和計算於一體,加強思維和解題技巧訓練,強化「綜合智力」,運用巧解方法,從而提高考試成績。化學選擇題一般由題乾和選項兩部分組成,其特殊的結構即決定了它具有多功能性。研究選擇題材的常見題型,探究其解法,是提高解題技巧,減少失誤,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其主要題型有以下幾種:
①直選型選擇題:
緊扣題目的已知條件(或信息)直接推論或計算出答案,從而做出選擇。真正做到平時總結,用時直接。
例1、過氧化氫(H2O2,它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劑,在實驗室里可用它來製取氧氣:2H2O2 2H2O+O2↑,下列關於過氧化氫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每個過氧化氫分子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構成
B.每個過氧化氫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
C.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D.由一個水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審題與思路:
由題給信息2H2O2 2H2O+O2↑可知,過氧化氫是一種具有一定組成結構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獨立存在的粒子是分子,即它是由大量的過氧化氫分子構成。故A、B、D是錯誤的說法。
解答:選C
②篩選型選擇題
根據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對題目中給出的選項逐個進行甄別,可以做到去偽存真,排除不合題意的選項而得到正確的答案。
例2: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到水中,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
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
審題思路:
此題根據篩選方法求解,思路較清楚,根據「無色」這一條可篩掉A。因為含有Cu2+的溶液是藍色;根據「透明溶液」這一條件可篩掉B和D,因為B中的K2SO2和BaCl2反應生成白色的BaSO4沉澱,D中FeCl3和KOH反應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澱。即只有C符合題意。
解答:選C
③推斷型選擇題
抓住題目中提供的前提設置和提出的問題,扣准題眼,運用規律,尋找突破口,對選項逐個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例3:在不同指示劑的條件下,欲將含有鹽酸的氯化鈣溶液變為中性,應該選用的試劑是( )
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粉末
C.澄清石灰水 D.硝酸銀
解答:A
④分析比較型選擇題
根據題意,聯系和運用已學過的、已掌握的有關知識,對題目進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將題中列出的幾種答案相互對比,從而快速選擇和確定正確答案。
例4:向盛有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質量稀硫酸的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固體物質,使其與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審題與思路:
此題是一道典型對比分析選擇題材。由題干給定信息可知:四個反應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應,則說明四種物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溶質)的質量也相等,所以判斷得到的硫酸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的關鍵是:確定反應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質量分數越小。由化學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MgO+H2SO4=MgSO4+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CO3+H2SO4=MgSO4+H2O+CO2↑
不難看出,只有Mg(OH)2與此同時H2SO4反應生成的水最多。
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反應前,由於硫酸溶液的質量及溶質質量分數是相同的,且四選項的物質與水都不反應,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為反應後所是溶液中的水,質量也相等(不變)。因此,本題求解簡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較各種的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和生成水的質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由於硫酸的質量相同,且與各物質正好完全反應,故生成的硫酸鎂質量相同,通過反應方程式分析,顯然Mg(OH)2與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項符合題意。
解答:選C
⑤平均值型計算選擇題:
抓住題目中所提供的物質的反應特徵,抓住平均相對原子質量和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實質,然後解題,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兩種金屬粉末的混合物30克,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只生成氫氣1克,則這種混合物中的兩種金避可能是( )
A.Mg Al B.Zn Fe
C.Mg Fe D.Al Fe
審題與思路:
由題意可知,題中提供的金屬有四種,它們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Mg+H2SO4=MgSO4+H2↑
242
Fe+H2SO4=FeSO4+H2↑
562
2Al+3H2SO4=Al2(SO4)3+3H2↑
546
183
Zn+H2SO4=ZnSO4+H2↑
652
無論是哪一個化學方程式,我們都可以使氫氣前的化學計量數為1,使氫氣下面對應的相對分子質量均為「2」
這樣我們不妨設金屬混合的的化學式為R(在其化合的中顯+2價),其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有:R+2HCl=RCl2+H2↑
x2
30 1
x:2=30:1,解得x=60。
即得金屬混合的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60。
由題目所提供的答案我們可以分析出答案為B,因為對於A來說,Mg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Al的相對原子質量雖為27,但當氫氣下的相應相對分子質量為2時,我們可以把Al的相對原子質量看成是18。而24 18相混合,所得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只能是大於18而小於24。如此類推,B中Zn、Fe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65、56,則它們混合後所得的混合的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小於65而大於56的數。題中x平均相對原子質量正好在這一數當中,故選B。C中,Mg、Fe相混合後,平均相對原子質量應為一個小於56而大於24的數;D中Al、Fe相混合,其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一個小於56而大於18的數。
注意:①要理解Al的相對原子質量應為27,為什麼這里說可以看作為18。②AL與酸(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很容易出錯。
解答:選B
(2)物質推斷題
考查重點:物質推斷題是對元素及化合物知識體系熟練程度和靈活運用能力的考查。
復習方法:以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為素材,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鐵等。第一輪復習重點是建構知識網路,第二輪復習重點是建構知識體系和綜合運用知識。
一般說來,物質推斷題總可以採取:估計可能、縮小范圍、試探求解、精心驗證的步驟來完成。
例:(黃岡市中考題)A~J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且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已知A、C、F均為單質,其中F為亮紅色固體,其它為化合物,其中J是常用的建築材料的主要成份,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__________、H__________、G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審題與思路:
此題從F為亮紅色的固體一般可知為銅,再從A、B、C分別與E反應得到F,可估計分別為氫氣、一氧化碳、碳,然後再依據相關的條件來縮小范圍,再分別試探各為什麼物質,最後將這些物質分別代入題中,看是否符合題意,從而驗證該答案是否正確。
解答:
(1)CO; CaO[或Ca(OH)2]; H2O
(2)H2+CuO Cu+H2O
(3)實驗題
考查重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的能力
對化學實驗的考查,中考中曾多次出現以下方面問題:①常見儀器的使用;②常見物質的制備;③基本實驗操作;④物質分離提純;⑤多種基本操作的組合;⑥實驗的安全性。
從近幾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來看,中考實驗試題的內容有向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自然科學現象和結論的探索和驗證轉化的趨向。
復習重點:課本上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
復習方法:從原理、裝置、操作、現象、結論等幾方面來進行每一個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復習,並能從原理上對學生實驗進行改造、重組和聯合以完成新情境下類似的實驗。
解答實驗題,我個人認為不管多麼難的實驗題總是由若干個小實驗內容組成的。總是涉及到儀器的使用、物質的制備以及實驗操作等多方面的基本內容。因此我們可以從掌握一些基本內容入手。如:裝置連接順序
(1)整套裝置的組裝順序應遵循「四先四後」原則,即①先下後上;②先左後右;③先長後短(適用於洗瓶);④先除後干:先連接除雜裝置,後連乾燥裝置。
(2)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應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發生裝置+凈化裝置+性質實驗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3)凈化氣體時,一般除雜在先,乾燥在後(即先除去其他雜質,後除去水蒸汽;驗證水的存在時,一般驗證在先。
(4)常見氣體的除雜(凈化)試劑與方法的選擇是:①O2:銅網,加熱;②CO、H2:CuO,加熱;③CO2:NaOH鹼溶液吸收;④HCl:水或飽和食鹽水洗滌或NaOH等鹼溶液吸收。
(5)尾氣處理:①溶液吸收,如濃H2SO4吸收氨氣,鹼溶液吸收酸性氣體(HCl、CO2、SO2);②尾氣點燃,一般針對CO。
(6)檢驗:①若要證明某混合氣體中某氣體的存在,必須先除去干擾氣體;②驗證水蒸氣:無水硫酸銅變藍;驗證CO2:澄清石灰水變渾;驗證HCl氣體: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驗證CO:通過灼熱的CuO後再通人澄清石灰水中,黑色粉末變為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驗證H2通過灼熱CuO後,再經過白色CuSO4粉末,黑色粉末變為紅色,白色粉末變為藍色。
另外,解答實驗題時一定要明確該實驗的目的,這一點是十分重要。
例:為了測定某石灰石礦樣的純度(其中所含雜質不與酸反應)。某同學按如下流程進行實驗:用鹽酸溶解礦樣→乾燥所得氣體→用NaOH溶液吸收氣體→根據NaOH溶液的增重計算礦樣的純度,實驗過程中所取礦樣的質量為10.0g。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A為溶解礦樣的裝置,若已准備了長頸漏斗、雙孔橡膠塞、導氣管,為完成溶解至少還需要的實驗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所盛的試劑是__________。
(4)根據上述裝置進行實驗,下列情況會使實驗結果產生偏差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①實驗開始前A、B裝置及導氣管內殘留有少量空氣
②進入C裝置的氣體中還混有少量HCl氣體
③氣體通過速度過快,CO2來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④實驗結束時,系統內還殘留有少量CO2氣體
(5)將插入溶液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圖中的D),有利於提高實驗的准確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進實驗裝置並進行正確操作可以准確測定出礦樣的純度。若此時C裝置在實驗前後其質量增加了3.6g,則該礦樣的純度為__________%。
解析:
此題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一道比較典型的綜合題。定性實驗涉及到氣體的製取,定量涉及到物質含量的測定,並且有實驗結果的誤差討論。此類各步驟的綜合題一定要從所給的題目中分析出本題的實驗目的:用鹽酸溶解礦樣→乾燥所得氣體→用NaOH溶液吸收氣體→根據NaOH溶液的增重計算礦樣的純度,再來分析題中所提供的裝置的作用。如由此題中實驗目的可對照知道A裝置就為用鹽酸溶解礦樣,聯想到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相當於礦樣),從而遷移到此裝置就相當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因些(1)中除以上儀器還應該有大試管或錐形瓶。那麼發生的反應即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
回答第(2)問,再來對照實驗目的是乾燥,那麼其中應該濃硫酸。第(4)問為誤差分析,諸如此類問題可以先根據題意寫出所要討論的結論的原始表達式(即用題中所提供的數字)此題為礦樣的純度。第(5)問是對新儀器的討論,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要善於分析新儀器的特點。依次即可解決。第(6)問的定量分析實際是根據化學方程式來進行相應的計算。
答案:
(1)大試管或錐形瓶
(2)CaCO3 +2HCl=CaCl2 +H2O+CO2↑
(3)濃硫酸
(4)①②③④
(5)增大接觸面積,有利於氣體的吸收
(4)探究題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以理論為指導)的科學,由於實驗探究題比較符合化學學科特點,所以這類題型在近幾年來的中考中是比較熱門的題型,它著重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有關科學探究的內容會涉及到全書各部分內容,但常見包括的內容有:空氣的成分、反應的催化劑、水的組成、合金的成分、微粒的性質、質量守恆定律、碳的化合物的性質、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方法、離子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防銹措施、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酸鹼鹽之間的關系等。
考查重點: 科學探究雖然包括八個要素,但在命題上一般選取幾部分要素考查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精神,主要從下面幾方面進行考查
1、考查提出猜想的能力。
2、考查利用化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和實施實驗的能力。
3、考查實驗分析與評價能力,主要從實驗方案、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結論、實驗誤差以及到環境、能源等角度對實驗進行分析和評價,創新改進實驗方案,完善實驗結論方面考查。
復習重點:以課本的《活動與探究》、《家庭小實驗》為主
例(黃岡市課改區中考題):下面是學習了化學第二單元課題3後,進行「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和氧氣性質」的探究,請你回憶並回答下列探究內容:
(1)製取並收集兩瓶氧氣時,我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儀器和葯品。
(2)製取操作過程中,氧氣收集完成後,停止加熱時,我是先_____________,然後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氧氣的性質探究時,我用了如下圖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操作,為了使__________與氧氣完全反應,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操作用燒杯傾倒的液體是________,得出的探究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集氣瓶、玻璃片、試管、導氣管、鐵架台、酒精燈、葯匙、火柴、棉花、高錳酸鉀、水槽。
(2)從水中取出導氣管;熄滅酒精燈。
(3)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什麼? 木炭; 將紅熱木炭自上而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
(4)澄清石灰水;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這道題來源就是課本上的《活動與探究》,起點不高,但是學生並不是很好拿分,原因是並沒有真正弄清它探究的目的和要求。
(5)計算題
考查重點:以考查基本原理的運用為主如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
復習重點:根據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結合對一些實驗問題的判斷等。
計算題解題時先要弄清題中的原理,再弄清兩個「什麼」,一般都應該能完成。
4、重視模擬考試,提高解題能力
模擬考試,實際上是從實戰的角度來訓練,一般很有針對性,而且比較綜合,通過幾次模擬考試,往往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5、把握熱點,關注社會,知識遷移,靈活應用
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中考的熱點,如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安全常識及科學新發現、新技術等,這類題目即體現了化學學科的應用性,也考查了學生關注社會、自然的情感和品質,同時也體現了當前中考的熱點。所以考生必須密切關注這些信息,與所學知識聯系,適當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做到應對自如,得心應手。
總的說來,可以用如下幾句話來概括:
理解重點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突破難點知識,把握知識網路;
強化盲點知識,梳理知識脈絡; 關注熱點知識,探索知識規律。
以上僅就平時學生容易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從我個人的理解的角度來分析,可能不一定適用於某個同學,請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