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茶中有哪些化學

茶中有哪些化學

發布時間:2023-01-08 04:37:36

Ⅰ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有哪些

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1)茶中有哪些化學擴展閱讀:

一些人喝茶後會把茶葉渣咀嚼吃下去,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但從安全性上考慮,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因為茶渣中也可能含有微量的鉛、鎘等重金屬元素,以及水不溶性農葯。如果吃茶渣,就會把這些有害物質攝入體內。

時新茶是指鮮葉炒制不足半個月的新茶。相對來說,這種茶喝起來確實味道更好。不過,從中醫理論講,剛加工的茶葉存有火氣,這種火氣需存貯一段時間才會消失。因此,飲用過多時新茶可使人上火。

另外,新茶中的茶多酚、咖啡鹼含量較高,容易對胃產生刺激作用,如果經常飲用新茶,有可能出現胃腸不適。胃不好的人,應少喝加工後存放不足半個月的綠茶。另外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種類的茶都是新的比陳的好,比如普洱茶等黑茶就需要適當陳化,品質更好。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鹼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因此,一直就有睡前喝茶會影響睡眠的說法。同時,咖啡鹼也是利尿劑,加上喝茶攝入大量水分,勢必增加夜間上廁所的次數,從而影響睡眠。但據消費者反映,喝普洱茶對睡眠的影響並不大。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普洱中所含的咖啡鹼更少,而是因為其他還不明確的原因。

Ⅱ 茶葉的成分有哪些

茶葉生物鹼、茶多酚、氨基酸

茶葉生物鹼是茶葉中重要的化學成分之一,特別是嘌呤鹼中的咖啡鹼,易溶於水,是形成茶葉滋味的重要物質。茶葉生物鹼不僅是茶葉中化學成分的特徵物質,也是茶葉區別於其它植物而成為飲料的主要原因。生物鹼中的咖啡鹼具有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程度,減少疲乏感等生理功能。

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茶多酚是決定茶葉色、香、味及功效的主要成分。茶多酚按主要化學成分分為兒茶素類、黃酮類、花青素類、酚酸類四大類物質,前2種稱非酯型兒茶素,後2種稱酯型兒茶,其中以黃烷酮類(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最為重要,占茶多酚總量的60%~80%。

氨基酸:茶氨酸是茶葉中特有的游離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種、部位而變動,是茶葉中生津潤甜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隨發酵過程減少。

Ⅲ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有哪些_茶葉的化學成分分析

茶葉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們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茶葉中氨基酸
茶葉中含有約1%~4%的氨基酸,已發現的有26種,包含20種蛋白質氨基酸和6種非蛋白質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幾乎為茶葉所特有,占茶葉干物質的1%~2%,約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於是我們討論茶葉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葉當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環的一類非常重要的代謝產物,也就是氮素營養被根部吸收,然後轉運到茶樹的芽葉等各部位,從而使茶樹慢慢長高長大,積累越來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發現從而加以利用。茶葉氨基酸不僅代表著茶樹營養的供給與轉化,也與茶葉的品質有著直接而重要的關系,其重要的程度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葉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鮮、爽、甜的特點,部分氨基酸還略帶微酸。如果茶葉當中氨基酸含量較高,那麼口感就會表現出鮮、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較恰當,那麼這個茶的口感就表現出醇爽的特點。

實質上氨基酸是組成茶葉滋味最重要的三大類物質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茶湯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三類物質的含量與比例關系。

部分氨基酸還表現出一定的良好香氣,如腥甜、海苔味、鮮甜、紫菜氣味等等,這些感覺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優細嫩綠茶當中常被發現,這是由於這些茶當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較高。此外,有些氨基酸還能與 其它 物質相結合,在制茶過程中參與良好香氣的形成。

那麼在選購茶葉時,哪種茶葉氨基酸含量會比較高呢?這里先說一個最簡單的竅門:茶葉帶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時我們在沖泡茶葉時,湯面上漂浮著一層白白的細毛,很多朋友以為這茶湯不幹凈,以為是灰塵,但其實不然,這是茶葉自身生長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組成物質就有氨基酸。因此,無論白毫也好,金毫也好,大家品茶時最好瞅個仔細,認真辨別清楚是真渾濁還是“假渾濁”。

茶葉氨基酸在不同的茶樹品種、 種植 環境、栽培 措施 和加工工藝下,會表現出更多的分布規律,這是由茶葉氨基酸這類物質的合成原理以及生化物理特性所決定的。我們了解這些,對把握茶葉的品質會有更清晰的概念。

(1)對不同的茶樹品種:小葉種含氨基酸比大葉種多,而小葉種的細嫩部位含量又比粗老部位多。因此,我們似乎都在追尋嫩的茶,總感覺越嫩的茶葉,品質越好,這其實也不無道理。

(2)對不同的種植環境:北方的茶生長維度高,氣溫相對低,光照相對弱,所含氨基酸多,而南方的茶生長維度低,氣溫相對高,光照相對強,所含氨基酸相對也低。在同一緯度,高海拔的高山茶比低海拔的低山茶氨基酸含量高,人們常說的“高山雲霧出好茶”跟這個就很有關系。

(3)採用遮陰種植 方法 的茶樹氨基酸含量相對較高,如日本煎茶。有些茶園種植遮陰樹就是為了遮擋部分太陽光,從而使茶葉生成更多的氨基酸。

(4)在不同的制茶工藝所製成的六大茶類當中,不發酵的名優綠茶和後發酵控制良好的黑茶所含的氨基酸較多。前者工藝可最大限度保留鮮葉原有氨基酸,後者工藝可在後發酵過程合成大量氨基酸(主要通過微生物作用)。

氨基酸的保健功效很高,在人的生理過程中,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及蛋白質的基本單位,通常兩個氨基酸脫去一個分子水就變成二肽,n個氨基酸脫去n-1個分子水後就會變成多肽或者大分子蛋白質。茶葉的氨基酸提供了人體生理代謝所必需的氨基酸,從而促使人體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

相關實驗證明,茶葉氨基酸有助於大腦進入狀態,對人的思維、記憶、學習等腦力活動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茶葉氨基酸還可以抑制由咖啡鹼引起的人體興奮,使人鎮靜,促使注意力集中。茶葉知識學習網覺得:早上工作,品飲一杯清清細嫩的名優綠茶,實在是非常不錯。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茶葉的咖啡鹼
咖啡鹼在茶葉中的含量很低,但卻有著重要的作用。

鹼,估計大家都比較熟悉,是相對於酸而言的一類物質,而這類物質都能使pH試紙變成不同程度的藍色;生物鹼,顧名思義,是指一類僅僅來源於生物界的鹼類物質,這類物質都含有一個共同的元素——氮(N),或1個N分子,或好幾個N分子,因此生物鹼又被稱為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較廣。

而嘌呤鹼呢?可以把嘌呤理解為兩個並起來的環狀的分子結構,兩個由分子組成的"圈圈",這個"圈圈"因為都帶有4個氮(N)原子,所以也屬於生物鹼的一類。如果這"圈圈"再接上其它的一些不同的分子或基團,那麼我們又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圈圈鹼”,即不同的嘌呤鹼。這其中就有我們十分關注的影響茶葉滋味的咖啡鹼(接上了3個-CH3)、茶葉鹼和可可鹼。由於含量的關系,咖啡鹼是最最主要的,所以聊到茶葉的生物鹼,我們也都是著重的聊咖啡鹼(又叫咖啡因)。

茶葉中的咖啡鹼約占茶葉干物質的2%~5%,約佔到了茶葉生物鹼總量的95%以上,與茶葉氨基酸一樣,均為茶樹氮素循環的重要物質。實際上,咖啡鹼與茶樹的生長代謝有著密切的關系,茶葉新稍哪裡生長旺盛,哪裡的咖啡鹼含量越多;茶樹哪個季節長得快,哪個季節的咖啡鹼含量就多。

咖啡鹼是苦的,而且苦的有點讓人難受,幾乎不能轉變成回甘。咖啡也含有較多的咖啡鹼,初次喝咖啡的那個苦呀,印象特別深刻吧。但是茶葉的苦卻並非僅僅因為咖啡鹼那麼簡單,還有多酚類化合物、茶皂素、部分苷類等共同作用形成。如果要簡單的辨別,那麼咖啡鹼是苦而不回甘的,多酚類化合物則能轉變成回甘,轉變的快慢則又在於不同多酚類化合物的含量比例關系及刺激性的強弱。

咖啡鹼還是形成茶湯爽口感覺的重要物質。因為咖啡鹼能與兒茶素,茶黃素形成絡合物,從而提供了一定刺激性而又較為協調的爽口感。此外,在冬天沖泡綠茶和紅茶容易出現"冷後渾",也是因為咖啡鹼與兒茶素,茶黃素,茶紅素等形成絡合物的大分子,從茶湯中析出,從而出現茶湯冷後變渾的現象。不過冷後渾的茶反而是更好的,說明茶中的這幾種主要的滋味成分含量較高。

茶葉咖啡鹼的一般分布規律,有些獨特的地方。對於茶樹新稍的老嫩程度,其與茶葉氨基酸的分布規律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品種和季節性上,似乎又與茶多酚保持一致。因此,這滋味成分的“三國”,還有點“演義”。

(1)茶樹新稍,越嫩的部位,含咖啡鹼越多,反之越老的原料,含咖啡鹼越少。

(2)大葉種類含咖啡鹼普遍比中小葉種要多,似乎都是因為大葉種長得飛快呀,這可是從咖啡鹼生物合成的途徑得出的結論。

(3)夏季氣溫較高,茶樹生長最旺盛,夏茶所含咖啡鹼最高。茶多酚也是一樣,於是夏茶往往就是又苦又澀的。想不想從茶葉當中找到濃咖啡般的感覺?你可以夏天最熱的時候去雲南摘一些芽頭炒成綠茶試試。

(4)咖啡鹼在溫度達到178℃時開始變成氣體升華,因此高溫長時炒制或有揮鍋工序的茶葉咖啡鹼含量相對較少,茶葉 烘焙 過程咖啡鹼部分減少。

需要注意的是,咖啡鹼雖然是茶葉滋味的重要組成物質,但卻並不是說含越多便越好,大家還要往下看看,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對於某類人群,甚至並不適宜喝含有咖啡鹼的飲料。

咖啡鹼的功效作用較多,茶葉沖泡後約有80%的咖啡鹼溶解在茶湯中,人喝了茶後,咖啡鹼在人體內會迅速被分解,以甲基尿酸或尿酸的形式被排出體外,因此不會在人體內產生積累。喝茶多了,上洗手間的機會也多了,如果想知道茶葉含咖啡鹼多不多,那就得看你喝了後有多快就上洗手間。

(1)興奮作用。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從而使頭腦清醒,幫助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為啥喝茶睡不著覺呀?就是你惹了咖啡鹼。

(2)利尿作用。咖啡鹼通過興奮血液運動中樞、舒張腎血管、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的過濾率來實現利尿作用。對於心臟性水腫、水滯留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也對腎結核和腎結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個字:護腎的。

(3)強心、解痙、平喘作用。主要由於咖啡鹼可以鬆弛冠狀動脈、促進血液循環和鬆弛支氣管平滑肌,從而可以解痙平喘、治療支氣管咳喘。

(4)解酒精毒害作用。咖啡鹼能提高肝臟對物質的代謝能力,增強血液循環,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體外,緩和與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不過千萬別以為“酒喝多了不怕,咱有茶來解。”喝多了,你遲早要吐的。

茶葉中的咖啡鹼對大腦有興奮作用,對心臟有一定的刺激性,這使得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婦、 兒童 、心臟病人及神經衰弱患者只能遠離茶葉。茶葉知識學習網聽說現在有茶葉專家在培育和開發低咖啡鹼的茶樹品種,力求制出低咖啡鹼茶。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芳香物質
在有氧環境下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茶葉香氣逐漸減弱,甘美口感逐漸喪失,陳味開始顯露,直至質量完全變劣、陳化,失去飲用價值。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脂類物質,特別是一些游離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們都是構成茶葉香氣的重要化學基礎,但又是一些很不穩定的成分。在溫度較高和有氧的條件下,脂類會發生水解生成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的進一步氧化分解,就會產生具有不良氣味的低分子醛、酮、醇等揮發性物質,這是引起貯藏茶葉香氣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貯藏過程中亞油酸、亞麻油酸等游離脂肪酸的變化與脂類物質基本相似。

目前普遍認為,綠茶具有"新茶香"的成分主要是二甲硫、正壬醛、順-3-己烯乙酸脂和其它一些未知成分,在有氧的情況下這些成分在貯藏過程中,下降趨勢十分明顯,貯藏2個月,二甲硫較貯藏前減少43%,正壬醛減少80%,順-3-己烯乙酸脂減少39%.而與此相反,貯藏過程中新產生出1-戊烯-3-醇、順-2-戊烯-1-醇、2,4庚醛、3,5-辛二烯-2-酮和丙醛等。貯藏中這些物質逐漸產生,並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含量逐漸增加。這些物質在貯藏前(新茶中)未曾發現過,這些化合物具有青草氣和油臭味,由於它們的閥值很小,即使產生的數量極微,也會感到有不愉快的陳化氣味。

另外,類胡蘿卜素也易被氧化,綠茶貯藏過程中2,6,6-三甲基-2-羥基環己酮,β-環檸檬醛,α-紫蘿酮,5,6環氧紫蘿酮,等胡蘿卜素的氧化物也有一定的增加。這些化合物與綠茶的陳味也有很大的關系。

紅茶貯藏過程中香氣變化更為復雜,隨著脂類物質的水解和自動氧化,除了一些陳味物質的含量增加外,紅茶中很多具有花香和果香味物質如苯乙醇、橙花叔醇等一以及對質量有利的異丁醛、異戊醇,芳樟醇等含量顯著減少。這種變化不但使茶葉失去香味,還會顯示陳味和酸敗味。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之一,在綠茶中含量較豐富。在有氧環境下茶葉貯藏過程中,維生素C會因發生水解、褐變等一系列化學變化而減少,從而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由於維生素C氧化產生的2,3-而酮古羅糖酸極易與氨基酸發生羰氨反應;同時,2,3-而酮古羅糖酸脫水、脫羧後會產生褐色的羥基糖醛聚合物。使綠茶褐變,茶色澤和湯色變深、變暗,失去茶葉應有的新鮮感,從而降低了茶葉質量。

據研究,在有氧環境下綠茶貯藏4個月後,維生素C由貯藏前的306.75mg/100g下降至191.59mg/100g,下降幅度達37.54%,貯藏8個月後,下降至173.57mg/100g,下降幅度達42.32%,貯藏12個月後,下降至166.10mg/100g,下降幅度達45.85%.研究指出,貯藏過程中維生素C保留量為80%以上時,質量變化較少,當保留量下降至60%以下時已可感覺茶葉顯著變質。

Ⅳ 茶的成分 茶的成分有哪些

1、茶葉的主要化學成分 ,據現代科學研究已發現 700餘種。構成這些化學物質的基本元素已發現有 29種: 碳、氫、氧、氮、鉀、硫、鈣、鎂、鐵、銅、鋁、錳、硼、鋅、鉬、鉛、氯、氟、硅、鈉、鈷、鎘、鉍、錫、鈦、釩等。其中多數含量很少 , 稱微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又分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主要的有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酶、茶多酚、糖類、有機酸、脂肪、色素、芳香物質、維生素等。無機化合物總稱灰分 , 約占干物質的 4% 。

2、綠茶中的主要成分維生素 C,是各種茶類中含量最高的。其次與綠茶品質關系較大的主要是氨基酸、咖啡鹼、水浸出物和粗纖維等。與紅茶品質有關的主要是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黃素、茶紅素等。茶葉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茶葉中的氨基酸有 20多種 ,很多是人體所需要的。茶葉中的維生素主要有 A、 B、 C、 D、 E、K、 H、 P 和肌醇等 , 這些對人體都十分有益。茶葉中的維生素可分水深性和脂溶性。

3、水溶性在飲茶中既可以得到 , 如維生素 C、 P、 B等。維生素 B,可全部溶解於茶湯 , 飲茶可以全部吸收 , 對身體有良好的作用 , 維生素B,能維持神經、心臟及消化系統的正常機能 , 參加機體內糖代謝過程; 維生素 B可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 ,維持視網膜正常機能, 維持眼的正常視覺功能 ; 維生素 B參與體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加強脂肪代謝功能; 維生素 B也能加強脂肪的代謝功能。所以飲茶是人攝取維生素 B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國的綠茶 ,較好的春茶一般每克含 2毫克維生素 C, 如果每天飲 25克茶 , 所得到的維生素 C就可基本滿足需要。

Ⅳ 茶葉中主要生物化學物質有哪些

1.茶多酚

(Tea.polyphenols)亦稱茶鞣酸、茶單寧。是一種存在於茶樹中的多元酚化合物的混合物,約占干物質的15%~40%,主要組分為兒茶素(黃烷醇類)、黃酮、黃酮醇類、花青素類、酚酸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兒茶素為主體的黃烷醇類,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樹新梢干物質的20%左右,是茶樹次生物質代謝中心。它對茶葉色、香、味品質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茶葉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

2.兒茶素

(Catechins)亦稱兒茶酸。屬黃烷-3-醇類衍生物,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兩類。新梢是形成兒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於葉細胞的液胞中,約占茶葉干物質的16%~23%。酯型兒茶素具有較強的苦澀味和收斂性,是賦予茶葉色、香、味的重要物質基礎。兒茶素是茶葉中最具有葯效作用的活性組分,現已表明它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輻射、防癌等功能。

3.氨基酸

(Amino.cid)是蛋白質、活性肽、酶和其他一些活性分子的重要組分。茶葉中以游離狀態存在的「游離氨基酸」有甘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絲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谷氨酸等26種,約占干物質的2%~4%,是茶湯鮮味的主要呈味物質,其中,精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及異亮氨酸等都可轉變為香氣物質或作為香氣的前體。茶葉中還有一類由根部生成的非蛋白質氨基酸——茶氨酸(Theanine),它呈甜鮮味,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對綠茶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也是紅茶品質評價的重要因子。因它是茶葉的特徵性化學物質,故也是鑒別茶組植物的生化指標之一。氨基酸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如谷氨酸能降低血氨,蛋氨酸能調整脂肪代謝。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茶樹新梢中的谷氨酸在厭氧和好氣情況下交替處理製成的γ-氨基丁酸(GABA),具有較顯著的降血壓等保健功能,日本已有商品茶投放市場。

4.蛋白質

(Protein)是由各種氨基酸連接成的高分子量聚合物。茶葉中主要蛋白質種類有白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等。幼嫩芽葉中蛋白質含量約占干物質總量的25%左右,一般中小葉茶高於大葉茶,春茶高於夏、秋茶。但只有占蛋白質總量2%左右的水溶性蛋白才溶於水,它既可增進茶湯的滋味和營養價值,又能保持茶湯的清亮度和茶湯膠體液的穩定性。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與芽葉中蛋白質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濕潤多雨,弱光照可使蛋白質含量提高,這是「高山出好茶」的重要原因之一。

5.咖啡鹼

(Caffeine)亦稱咖啡因。是茶葉中嘌呤鹼類(Purines)中的一種。白色針狀結晶,無臭、味苦,遇120℃高溫開始升華,易溶於水和有機溶劑,茶葉中一般含2%~5%,細嫩芽葉高於老葉,夏秋茶略高於春茶,也是重要的滋味物質。在紅茶加工過程中與茶黃素絡合的復合物具有鮮爽味。茶葉中的嘌呤鹼除了咖啡鹼外,還有可可鹼、茶葉鹼、黃嘌呤、腺嘌呤等,它們的含量都非常少。咖啡鹼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具有提神的作用。由於它常和茶多酚成絡合狀態存在,不僅形成了茶的固有風味,而且它與游離狀態的咖啡鹼在對人體生理機能上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故在正常的茶葉飲量下,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

6.芳香物質

是揮發性物質的總稱,主要是醇類化合物。

(1)芳樟醇(Linalool):又稱沉香醇,是茶葉中含量較高的香氣物質之一。在茶樹體內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葉採摘後由葡糖苷水解酶水解後才成為游離態的芳樟醇。具有鈴蘭香氣,在新梢中芽的含量最高,從一葉、二葉、三葉到莖依次遞減。一般大葉茶含量高於中、小葉茶,春茶又高於夏、秋茶。在紅茶製作的揉捻、發酵、乾燥過程中含量呈低、高、低的變化。

(2)香葉醇(Geraniol):亦稱牻牛兒醇。在茶樹體內也以葡糖苷形式存在。茶葉採摘後由葡糖苷水解酶水解而得,具有玫瑰香氣。新梢各部位和春、夏茶含量與芳樟醇相似,只是大葉茶含量較低,中、小葉茶含量較高。安徽祁門種含量高出其他中、小葉品種幾十倍,因此使「祁紅」具有明顯的玫瑰香氣特徵。

(3)橙花叔醇(Nerolidol):倍半萜烯醇類。在茶樹體內亦以葡糖苷形式存在。具有木香、花香和水果百合韻,是烏龍茶及花香型名優綠茶的主要香氣成分,亦是綠茶中最具有抗菌力的成分。烏龍茶在製作過程中會顯著增加。

(4)2-苯乙醇(2-Phenylethanol):亦稱β-苯乙醇。芳環醇類。亦具有玫瑰香氣,以糖苷形式存在於鮮葉和成品茶中,不同葉位的含量由芽、一葉、二葉、三葉依次遞減。經β-葡糖苷酶水解後,鮮葉中含量明顯增加。中國安徽和福建紅茶中的含量高於印度和斯里蘭卡紅茶。

(5)順-3-己烯醛(Z-3-Hexenal):亦稱青葉醛。是茶葉的揮發性成分,具有青草氣,當濃度低於0.1%時呈新鮮水果香,故茶葉在製作過程中鮮葉必須先經過攤放,以降低青葉醛含量,減少青草氣。芳樟醇與順-3-己烯醛的比值可用來判斷紅茶香氣品質的優劣。

7.茶葉維生素

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兩類。茶葉中水溶性的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P、肌醇、維生素U。它們的分子量較小,但與茶樹的物質代謝、茶葉營養及葯用價值有著重要關系。脂溶性的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它們同樣對茶樹某些代謝起調節作用。

(1)維生素C:亦稱抗壞血酸。茶鮮葉中含量較多。在加工過程中雖會有所損失,但由於茶葉內含有較多的生物類黃酮物質,故成品茶含量仍較高,綠茶中含量約2.50mg/g,紅茶約0.60mg/g。它能防治壞血病,增強人體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2)維生素B1:亦稱硫胺素。茶葉中含量比蔬菜還高,成品茶中含量約為乾重的0.015%~0.06%。它能維持人體神經、心臟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

(3)維生素B2:亦稱核黃素。茶葉中的核黃素主要與蛋白質結合成為黃素蛋白,參與茶樹體內物質代謝的多種還原反應,缺少它,茶樹機體呼吸減弱,氮素代謝受到障礙。在茶葉中含量約為0.012~0.017mg/g,以芽葉中最多。它有增進人體皮膚彈性和維持視網膜的功能。

(4)維生素E:亦稱生育酚。茶葉中的含量高於蔬菜和水果,約為300~800mg/kg,綠茶含量又高於紅茶。由於茶葉內含有較多的生物類黃酮物質,故能對維生素E的氧化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它本身又是一種極好的抗氧化劑,可以阻止人體中脂質的過氧化過程,故具有抗衰老作用。

茶葉中除了上述這些組分外,還有一些含量雖不高,但具有獨特作用的成分,如脂多糖具有防輻射和增加白血球的功效;幾種多糖的復合物和茶葉脂質組分中的二苯胺,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Ⅵ 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

茶葉含有的成分如下:

1、茶多酚,茶多酚有很好的提神醒腦的作用,喝茶葉能夠讓精神變的更加清爽。

2、黃酮類的物質,而黃酮類的成分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3、各種礦物質,比如鋅、硒、鐵、錳、氟,這些礦物質構成體內很多酶和輔酶的原料,對於調節體內的生化代謝的作用非常明顯,進而能夠讓身體抵抗力得到增強。

Ⅶ 茶葉裡面的化學成分

茶葉裡面的有效化學成分主要是咖啡因,茶多酚和香精。
咖啡因能夠興奮神經,茶多酚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性能,香精能夠使茶葉產生特有的茶香。

Ⅷ 茶葉中有哪些化學成分

茶多酚(占干物質總量的20%~35%),蛋白質(占干物質總量的20%~30%),氨基酸(占干物質總量的1%~4%),生物鹼(占干物質總量的2%~5%)。

Ⅸ 茶葉中含有多少種化學成分

茶葉的化學成分有500種之多,其中有機化合物達450種以上,無機化合物約有30種。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歸納起來可分為水分和干物質兩大部分。
1、水分(75%~78%):
水分是茶樹生命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過程一系列化學變化的重要介質。制茶過程中茶葉色香味的變化就是伴隨著水分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在制茶時常將水分的變化作為控製品質的重要生化指標。
2、茶多酚(占干物質總量的20%~35%):
茶葉多酚類物質是存在於茶樹中以兒茶素為主體的三十多種多酚類化合物的總稱,亦稱「茶鞣質」、「茶單寧」,包括兒茶素類、黃酮及黃酮苷類、花青素和花白素類、酚酸和縮酚酸類等四大類物質。
3、蛋白質(占干物質總量的20%~30%):
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占干物質量的20%~30%,能溶於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質含量僅佔1%~2%。這部分水溶性蛋白質是形成茶湯滋味的成分之一。
4、氨基酸(占干物質總量的1%~4%):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物質,含量占干物質總量的1%~4%。茶葉中的氨基酸已發現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等26種,且各種氨基酸季節變化規律明顯,氨基酸總量表現為春高、秋低、夏居中的趨勢,這也是春茶較為鮮爽的原因。
5、生物鹼(占干物質總量的2%~5%):
茶葉中的生物鹼包括咖啡鹼、可可鹼和條鹼。其中以咖啡鹼的含量最多,約占干物質總量的2%~5%;其他含量甚微。
6、糖類(占干物質總量的20%~25%):
茶葉中的糖類物質包括單糖、寡糖、多糖及其少量其他糖類。其含量占干物質總量的20%~25%。
7、果膠(占干物質總量的4%):
茶葉中的果膠等物質是糖的代謝產物,含量占干物質總量的4%左右。果膠的存在有利於茶葉加工過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湯粘稠度等有關。水溶性果膠是形成茶湯厚度和外形光澤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閱讀全文

與茶中有哪些化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