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概念知識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化學概念知識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1 08:57:32

Ⅰ 化學理論性知識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化學理論性知識是高中化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抽象、概括的特點和較嚴密的邏輯性,既是化學教學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內容,也往往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化學理論性知識的學習效率,克服理論性知識的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煅煉學生的化學思維品質,我結合中學教學實踐,探討並提出高中化學理論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本策略從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了解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採用靈活的課堂教學模式三個方面,研究如何分析每一節理論性知識課在整個化學理論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准確定位已有知識,尋求已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並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合理劃分一節課的時間;運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學生的思維潛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本文認為,零散、孤立的知識在大腦中不僅難以再現,還容易遺忘,因此將知識圍繞核心概念或大觀點組織,形成一個體系,更有利於知識的再現。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分析知識,清楚其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以及與其它知識之間的聯系;才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設計層次性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多方面的煅煉和提高。因此系統分析整個教材,整體把握整個教學過程,讓每一節課成為體系中的一部分;參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設計教案,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採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來實現化學理論性知識的學習,並讓學生的多種能力在此過程中得以充分鍛煉和提高,是本策略的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以教學策略理論為指導,結合中學化學理論性知識特點,對化學教學中「如何運用教學策略」進行探索研究,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從而使化學教學理論在實踐上得到豐富和發展,為化學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Ⅱ 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平日的新授課主要以實驗開始。具體教學步驟基本如下:
一,提出問題,引發興趣
二,觀察現象,思考問題
三,真對現象,討論問題
四,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總結
五,由現象到規律,逐步得到結論。
六,舉一反三,深刻理解。
策略,如果要探究問題,一定要目的性強,給出學生足夠的知識准備,有階梯性的一步步前進。任務布置要明確,討論什麼問題一定要清晰。總結時一定要強調出重點詞。
再就是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好腦子不如爛筆頭,筆記的整理一定要容易理解,概括性強。
習題課上,一定要精選題目,典型題目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講完的題目一定要回頭總結出思路,在此基礎上,給出幾個同類型題目,小組合作解決。即可使大多數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以上內容由優秀教師個人總結,完全原創!必須最佳!

Ⅲ 化學概念類知識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人們認識事物時,把事物的屬性及其相互的關系,經分析、比較、綜合等作用,概括的、定型的代表一個物體、動作、性質、狀況等抽象的共同觀念叫做概念.化學概念是將化學現象、化學事實經過比較、綜合、分析、歸納、類比等方法抽象出來的理性知識,它是已經剝離了現象的一種更高級的思維形態,因此化學概念的學習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好概念內容本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智力水平、思維特徵,超前預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和問題,預先設計好有效對策,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應當注意有效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

Ⅳ 化學學科素養各維度教學策略(一)

本文的內容摘抄於《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一書,作者:王鋒

素養緯度一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該素養反映了化學學科的思維本質,要求從宏觀視角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並從微觀層面揭示物質及其變化本質。

在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思維模式,並貫穿於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不僅學科素養的整體提升。

初中化學課程素養目標解讀:

1、通過觀察能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

2、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

    表徵,是指信息在人腦中呈現和記載的方式。

    用化學學科特有的語言來表達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變化等的過程即為化學表徵過程。

3、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初步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能從微觀視角解釋宏觀現象。

教學策略:

一、 基於直觀形象策略突破微觀概念教學

微觀概念是達成該素養的載體。

現階段的學生對化學的認識是感性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化抽象為直觀,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轉變到抽象思維。

1、藉助形象性教學語言,善用類比。

在《費曼講物理》一書中,關於分子在不斷的做無規則運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根據文字在腦海中可以呈現出逼真的畫面,十足的畫面感,有助於加深印象和理解。

2、應用實驗感受微觀世界的性質。

如苯分子和硅原子圖片,氨水擴散,對空氣進行壓縮等。

在實驗前,用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描述實驗過程,認真觀察並記錄現象,實驗後引導學生由宏觀現象逐步深入,分析其微觀實質,而非簡單對號入座。應讓學生感受證據推理的過程。

3、利用微觀模型是微觀問題具體化。

微觀模型是對微觀世界特徵的具體化表徵,能夠很好的反應宏觀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

利用模型、圖片、動畫,先讓學生對微觀世界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逐步抽象出感性背後的本質規律;然後自己建立相應的分子、原子概念模型,進而建立分子圖示、原子圖示、原子結構圖;最後理解  解離,微觀反應過程。

二、結合思維導圖思想,讓學生逐步樹立分類思想

不僅讓學生學會判斷物質的類別,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逐步樹立分類思想。在思考和解決相關問題時,能從分類的方法入手,進而利用 同類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開展研究,提升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效率。

1、突破物質分類概念的難點,明確各類物質的本質特徵。

    如在學生易混淆的「混合物與化合物」、「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與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等,通過尋找概念的關鍵字、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對比,更換個別必須製造偽命題等方式,突破概念難點,達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2、明確分類標准,逐步構建分類樹形示意圖,不斷完善分類知識結構。

明確: 同一層次,不同的分類標准則有不同結果

教學中,涉及到相應內容的分類時,都要聯系原有分類知識,一定要從最頂層自上而下展開,從「樹干」到「次樹干」,再到「樹枝」,找到新分類知識的邏輯位置,幫助學生將新知建構到已有經驗的框架中,讓學生形成清楚的知識結構網路。

3、在其他內容的學習及應用中逐步形成分類的思維方法。

如碳單質、金屬、酸鹼鹽等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分類的思維方法,即從物質的分類入手,把 個別物質上升為類別代表物,從類別代表物深入研究某類物質相關的性質及變化,把特殊的內容上升為一般規律,再用一般規律去指導、預測並驗證新物質。 從而提升學生的認識深度和廣度,也提升了認識物質的效果。

三、循序漸進地開展化學用語教學,讓學生熟練規范地應用化學用語表達相關信息

      化學用語是聯系宏觀物質與微觀世界的橋梁,是學生達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的重要手段。

整體規劃、循序漸進

        二、三單元是化學用語教學的預備期,需要分散記憶部分元素名稱及符號,還需要了解分子、原子、元素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它們與物質之間的關系,為後續的化學用語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五單元是化學用語教學的重點期。

一定要讓學生理解符號背後的化學事實及理論依據;明確哪些需要記憶,哪些是按照規則書寫;再此基礎上通過必要的適當練習,使學生不斷鞏固和靈活運用化學用語。

在整個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規范書寫和使用化學用語。

      第五單元後的內容,是化學用語的應用鞏固期,還需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不斷強化和鞏固。

四、重視培養表徵能力,形成「宏觀—符號——微觀」的表徵思維能力。

學生需要  從現實情境入手,觀察、分析相關現象和事實,抽象出化學本質並用化學需要進行表徵,再進行推理、歸納、建立相關的化學概念或化學模型,最後應用這些化學概念或化學模型解決更多的與化學有關的問題。

自我感悟:

學科素養的落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逐漸滲透的過程。我們要通過整體教學規劃,將核心素養分散到相應的單元,具體細化到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中。

教師的站位要高,一覽全局,做到眼裡有人,心中有數。通過一系列的課程下來去逐步滲透,最終達成相應的學科素養。要把心放寬放大,不要焦慮於每一課時達成了什麼素養。

Ⅳ 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一、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教材在內容上有許多有趣的實驗,都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以後,自行歸納總結物質的性質、用途。例如水的凈化原理,通過自製的簡易的凈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凈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帶給人類的危害。不少學生還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創造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簡易凈水器。教材上還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廠、農村去實地參觀學習,參加實踐活動,這樣使許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
1、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
在新課程標准下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策略,就要從化學實驗教學入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和合作實驗。學校可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實際問題,鞏固和運用課堂中所學的化學知識,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確的目標追求,能積極地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些學生內存動力的支持去達成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學習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學習中,個體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把自己與別人的做法相互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做法的不同,對別人的做法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在這種交往中,他們學會擺脫權威的束縛,相互尊重,互相協作,發展自己獨立的評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會中去。
2、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轉換。
實驗課上,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參與、組織交流等活動,建設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和諧平等的交往場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適當減少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動手的時間,營造課堂教學的創新情景。讓學生在現代化環境中學習。通過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開發,不斷地提供給學生以新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這樣既有利於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超前學習和競爭性學習,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和提高其自學能力;也有利於基礎差的部分學生,讓他們能按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來選取知識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和合作化的學習,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防止其產生厭學情緒而失去學化學的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
3、 教師要細致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實驗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新現象所吸引,從而忽略了真正的觀察。為此,教師一開始就注意當好領航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麼。其實,所謂觀察實驗現象,就是要觀察實驗過程中物質的狀態和顏色的變化以及是否伴有發熱、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澱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領」,使學生逐步形成獨立觀察習慣。其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怎麼觀察。實驗前,我們要求學生觀察葯品的狀態、顏色、儀器的形狀和連接。實驗中,我們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於帶著問題去觀察,抓重點,抓本質,對一些異常現象也不放過。例如,做鎂帶的燃燒實驗,學生指導實驗現象簡單描述為「劇烈反應,發出耀眼的強光」,其實伴隨鎂帶的燃燒,還向上升起了一鏤白煙,更重要的現象是燃燒前物質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有彈性,而燃燒後物質是白色,無光澤,鬆脆粉米狀固體。這一現象說明反應變化後,生成了新的物質,這正是此實驗的本質。我們抓住此實驗的本質,進一步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4、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探究。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了走過的路線,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合理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參與,自己去探索,即教會學生學會探究。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對一些知識,盡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尋找問題,解決一些疑難。

Ⅵ 常用的化學教學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初中加入的理科學科,跟語數英三門基礎學科同要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些化學的常用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通過循序漸進的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規律、定律、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並促進學生的智力與品德的發展。由於語言是傳遞經驗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講授是教學的一種主要方法,運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講授。講授法要求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系統、全面,使學生獲得可靠知識同時在思想上有提高;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啟發,講究語言藝術。

二、實驗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化學實驗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堅決反對「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下背實驗」的應試模式,要把教材中選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做到課前進行周密的准備,使現象明顯,效果良好,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實驗時要做到操作規范化,並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從具體觀察上升到抽象思維。對分組實驗應要求學生做好預習,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聯想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實驗報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對於選做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在課外活動中老師應指導和鼓勵學生做,培養他們綜合運用知識,善於自學和勇於創新的意識。

三、實驗探究法

所謂「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發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角色,通過自己設計方案,進行操作實驗,去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基本結構為「問題 ----實驗事實----結論----應用」。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是:為了認識某物質,探究某種化學現象,常常提出一個問題,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作出與問題有關的推測,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化學實驗,查閱資料,通過分析、歸納、推理和論證,證實、修正自己的猜測,得出合理的結論和問題的答案。

四、廣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作為新生事物,進入課堂已經顯示它強大的生命力。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在以下情況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

1、化學課堂不能做實驗時宜用多媒體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應用性較強的基礎課,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在教學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實驗(如危險性大)不能現場操作,這樣就會使某些教學內容抽象、枯燥、說服力不強,造成學生難以理解,達不到較好的課堂效果。如果這時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用多媒體畫面中的模擬事實來吸引學生、刺激學生感官,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例如在講一氧化碳的毒性時,我們不能用具體的實驗來表達,但為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這一性質,我們可以通過形象的動畫來演示,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解決抽象問題時宜用多媒體

初三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現象能力,但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還很缺乏,在講原子的構成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形象的表示出原子的結構:原子核、核外電子,電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運動,把抽象概念具體化。

3、對結構相似、性質相似的物質進行比較時宜用多媒體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很多,但有些物質具有相似的結構或性質,對比學習利於知識的掌握。例如在進行一氧化碳的性質教學時,可以將一競聘演講稿 氧化碳和氫氣的性質作比較,可以用幻燈片將要比較的內容呈現出來。對於一氧化碳的性質我們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對於氫氣的性質我們已經學過,可以通過錄象的形式放映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同時強化了安全教育。通過對兩種物質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的比較,找出不同點,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各章復習課和總復習宜用多媒體

復習階段往往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很難把這些內容條理化,教師串講起來也感到費時費力。這時應將這些知識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譬如,將所要復習的內容分類總結後利用 PowerPoint軟體製作一個課件,同時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顯示提綱,讓學生回答問題,再顯示提綱以下內容,使得條理非常清晰。教師利用這些課件進行串講,學生很容易弄清知識的脈絡,便於系統理解和掌握。

5、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宜用多媒體

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證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化學。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化學工藝的貢獻,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能源、材料、健康、環境等方面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化學工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化學現象和化學本質的本辨證認識,樹立物質由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些知識的介紹光靠語言描述,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果通過觀看錄象、影片等形象直觀的手段,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五、觀察法

觀察是學習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質發生的變化,必須從觀察入手,在觀察中思考,對物質的變化條件、現象和結論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還可以藉助儀器通過實驗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條件、現象和結果。在化學實驗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觀察的內容包括:物質原來的顏色、狀態;變化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例如物質的狀態與顏色的變化、發光、放熱、形成煙或霧和放出氣體等);變化後生成物質的顏色、狀態變化。

六、對比歸納法

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為了使知識便於提取和應用,就要對知識及時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初中化學知識覆蓋面大,內在聯系千絲萬縷,而化學用語和化學量的規定與運用又千差萬別,不少學生由於沒有掌握好已學過的知識,在知識系統中失去了線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識上,表示出記憶效果不佳。要幫助學提高記憶效果,就力求在教學中將新舊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真正理解並掌握一個完整的概念。例如:關於氣體的實驗室製法,我們可以通過對氧氣和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的對比、歸納和整理得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即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檢驗。

七、練習法

「練」,是知識實驗階段,也是對知識的鞏固深化、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環節,有利於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反饋。練,首先要加強課堂練習,在課堂上做到「讀做議」中有練,根據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編選基本練習題和綜合練習題,有計劃地布置給學生練習,這樣既照顧到大多數,又有利於對尖子生的培養。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統一考慮。萬能的方法是沒有的,只依賴於一二種方法進行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個教師都應當恰當地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Ⅶ 化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化學教學方法如下: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我們一直延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的向學生傳授知識,但它絕不僅僅是之前的填鴨式教學,只是教師講,學生聽。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演和講讀。

實驗與演示法是理科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種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學生實驗、演示實驗、模型演示。比如講解離子反應的實質這一節內容時,可藉助多媒體展示反應過程等。通過藉助外界道具說明或者驗證所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此外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Ⅷ 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第一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能夠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進入問題中去,不斷探究,掌握知識,獲得能力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對於學生有效學習化學具有積極的作用.比如,在教學金屬與鹽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的相關內容時,在學生對有關內容,比如,學生明白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液中置換出來的內容後,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比如,把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能不能置換成金屬銅出來?在問題提出之後,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使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學生可以實驗觀察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分析現象,學生可以得出結論,不能置換出銅來,這樣,學生對有關內容的理解會更為透徹,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有效引導學生觀察化學現象,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產生疑惑,並能夠在不斷地解決疑惑的過程中,尋求突破,這樣,學生的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此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其實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點也很多,這都為學生發現問題提供了條件.作為化學教師要積極利用語言情境、思維情境、實驗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發現,在發現中不斷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根據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比如,學生提出,洗滌羊毛製品時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洗衣粉,而要用專門的羊毛洗滌劑?為什麼羊毛製品比滌綸等材料的製品更容易蛀蟲?等等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達到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

三、加強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實驗,並把實驗步驟,過程展示給學生.演示實驗的生動直觀性很強,同時也能有效展示化學概念,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有效理解有關知識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演示實驗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實驗中的示範作用,通過教師的演示,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意識,使學生能夠規范操作,有效學習化學知識.要保證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作為教師要充分重視演示實驗,能夠認真研究演示實驗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明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的具體要求,認真設計演示實驗的程序,科學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器材的安裝,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把握實驗的最佳時期,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相關問題,等等,這樣,演示實驗才能成功實施,實驗現象明顯,學生才能在實驗中有效掌握相關內容.第二,演示實驗要盡可能使學生參與其中.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效感知實驗的變化,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器官,使學生體驗實驗,感知實驗,從而把握實驗現象,了解實驗的本質.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課堂,邊實驗,邊對學生進行解說,引導學生體味實驗現象,必要時,要利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放大實驗,使學生參與實驗,堅決杜絕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的發生,這樣,演示實驗的效果才能真正凸現出來.

四、總結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教學,通過教學使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化學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有效提升,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Ⅸ 簡述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策略的基本類型,最有效的基本策略是哪一種

一、問題提出化學基本概念及理論是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石」,同時又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特別是化學選修四集中了高中階段的概念與理論的核心內容,從2005年到2009年本人任教的班級,經本校學情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均感覺到學習該模塊難入門,但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化學成為了所任教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科,新教材教學理論下,如何搞好化學基本概念及理論的教學?二、理論依據1.國家化學課程標准:《標准》中基本理念是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化學,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標准》中的「可供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化學概念知識的教學策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