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必修一怎麼引入電離

化學必修一怎麼引入電離

發布時間:2023-01-12 00:42:12

① 化學必修一怎麼區分可電離物質

可電離的就是電解質。
高中階段判斷方法:酸,鹼,鹽,水,活潑金屬氧化物屬於電解質。(注意前提是化合物)

② 高一必修一化學電離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其正確與否的判斷,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傳統題型之一,這類題目在解答時需注意的問題有:
1、審題:包括
①、看清題目要求選的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的答案,不要問東答西,南轅北轍;
②、所反應的兩種物質是"足量",還是其中一種是"少量"。例如Mg(HCO3)2,與Ca(OH)2的反應:a、當兩者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反應式是Mg2++2OH-=Mg(OH)2↓;b、當兩者物質的量之比為2:3時,反應式是Mg2++HCO- 3+C a2++3OH-=Mg(OH)2↓+CaCO3↓+H2O;c、當兩者物質的量比為1:2時,反應式是Mg2++2HCO- 3+2Ca2++4OH-=Mg(OH)2↓+2CaCO3↓+2H2O;
③、所反應的兩種物質是"剛好完全沉澱"還是"剛好中和",如Ba(OH)2與NaHSO4的反應。a、當兩者是剛好完全沉澱時,反應式是Ba2++OH-+H++SO2-4=BaSO4↓+H2O;
b。當兩者是剛好完全中和時,反應則是Ba2++2OH-+2H++SO2-4=BaSO4↓+2H2O。Ca(OH)2與NaHCO3的反應也屬此類。
2、檢查是否已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寫成了離子的形式",把"難溶、難電離的物質、氣體""寫成分子的形式"。這就要求學生既熟悉溶解性表,又熟悉物質的性質與電解質的電離規律。如a、碳酸氫鈣與鹽酸反應Ca(HCO3)2+2H+=Ca2++2H2O+2CO2↑,錯於沒有把易溶、易電離的Ca(HCO3)2,寫成離子的形式,b、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鹽酸CO2-3+2H+=CO2↑+H2O,則錯於把難電離的HCO- 3,寫成了CO2-3的形式;c、氫氧化銅中加入鹽酸OH-+H+=H2O,問題出在把難溶的Cu(OH)2寫成了OH-的形式;d、碳酸鈣加入醋酸CO2-3+2CH3COOH=CO2↑+2CH3COO-+H2O,錯在把難溶的CaCO3寫成了CO2-3的形式;e、氯氣跟水反應Cl2+H2O=2H++Cl-+ClO-,則犯了把弱電解質HClO當成了強電解質H++ClO-的錯誤。
3、仔細檢查,謹防疏漏。包括:
a、方程式兩邊的原子(或離子)的個數是否相等。如I-+Br2=I2+2Br-,兩邊的碘原子個數不等;
b、方程式兩邊的電荷是否平衡.如Fe3++Cu=Cu2++Fe2+,Na+H2O=Na++2OH-+H2↑。前者得失電子數不等,後者除此外還有原子個數不等的問題;
c、沉澱、氣體的符號是否標錯或漏標。如2Fe3++H2S↑=2Fe2++S+2H+,H2S的氣體箭頭標錯,S的沉澱符號漏標;
d、離子所帶的電荷及形式是否標錯。例如2H-+S2-=H2S,H+寫成H-;SO- 4+Ba2+=BaSO4↓,SO2-4寫成SO- 4;
e、離子或原子團的符號是否寫錯。如Fe3+,寫成F3+、SO2-4寫成SO2-等;
f、是否遺漏了反應物或產物。如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寫成Ba2++SO2-4=BaSO4↓,反應物中漏了Cu2+與2OH-,產物中少了Cu(OH)2;
4、寫出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反應事實。如FeBr2+Cl2(足量)的反應,寫成2Fe2++2Br-+2Cl2=2Fe3++4Cl-+Br2,雖然原子(離子)個數,電荷均已平衡,各分子式及離子符號也書寫無誤,得失電子數也已配平。但卻不符合反應實際,因為FeBr2中Fe2+:Br-=1:2,在有兩個Fe2+被氧化的同時,應該有4個Br-也被氧化,故方程式應為2Fe2++4Br-+3Cl2=2Fe3++4Cl-+2Br2。
5、熟練掌握課本知識,並能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例如:
a、寫出2HClO+CO2-3=2ClO-+H2O+CO2↑,是對"強酸製取弱酸"規律及HClO與H2CO3的酸性強弱不掌握;
b、寫出2Fe+6H+(稀硫酸)=2Fe3++3H2,這樣的方程式,是對Fe與稀酸(非氧化性酸)的性質未掌握的結果;
c、對微溶化合物,當作為反應物時,通常寫成離子的形式,當作為生成物時,往往寫成分子的形式。前者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此時Ca(OH)2應寫成Ca2++2OH-的離子形式,後者如NaOH溶液與CaCl2溶液的反應,產物Ca(OH)2應寫成分子的形式[Ca(OH)2]。但當它們是懸濁液時,則應寫成Ca(OH)2分子的形式;
d、對沒有或很少自由離子存在的反應或固態物質的反應,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原因是反應物及產物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或直接起作用的即是分子,或雖然反應物(或產物)是以離子化合物,但由於缺少能電離的條件無水或甚少水),生成物也不能或甚少電離的緣故。如濃硫酸與銅的反應,固體氯化銨與鹼石灰,實驗室制氨氣的反應等。

③ 高一必修一的化學電離方程式技巧有哪些

1.強電解質完全電離標等號,可逆反應部分電離標可逆符號
2.正鹽拆成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要注意離子個數與化學式一致)如Na2SO4==2Na++SO42-
3.酸式鹽中強酸的酸式酸根要拆,弱酸的酸式根不拆,如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④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知識點是化學必修一的重要學習資料,高一學生從此開啟高中新篇章。下面是由我帶來的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牢記很重要。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一)

1、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僅可以使有關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還可以通過分門別類的研究,了解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分類要有一定的標准,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交叉分類和樹狀分類是常用的分類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 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外觀特徵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於1均勻、透明、穩定能沒有NaCl、蔗糖溶液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定能有Fe(OH)3膠體濁液大於100不均勻、不透明、不穩定不能沒有泥水。

3、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准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特徵: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B、非氧化還原反應

4、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鹼、鹽都是電解質.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注意:

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並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

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或水.書寫方法: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鹼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5、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②能量是守恆的;

③E(反應物的總能量)>E(生成物的總能量) 化學反應放出熱量

E(反應物的總能量)

6、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放熱反應: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

吸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

7、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8、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9、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徵: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10、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鹼、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

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並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

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二)

1、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2、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反應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反應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反應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鹼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3、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澱、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恆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4、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5、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展比較

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6、飽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觀察到液體顏色為紅褐色,這是形成了Fe(OH)3膠體的緣故(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室方法)。當一束光通過該膠體時,可以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效應,這條“通路”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形成的。利用這個效應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放電影時,放映室射到銀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達爾現象。當把製得的膠體進行過濾時,濾紙上沒有留下任何物質。這個事實說明,膠體粒子可以透過濾紙,即膠體粒子的直徑比濾紙的空徑小。

7、分散系: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的體系。被分散的物質叫分散質,分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分散劑。按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分析,分散系有9種組合方式。霧是液-氣分散系;煙是是固-氣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質直徑大小可分為:溶液、膠體、濁液。膠體區別於溶液和濁液的本質特徵:分散質粒子的直徑。

分散系分散質粒子大小是否有丁達爾現象穩定性舉例

濁液大於100nm—不穩定泥水

溶液小於1nm—穩定NaCl溶液

膠體1~100nm有介穩性Fe(OH)3膠體

8、膠體的分類:

①. 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的狀況分類:

如: 膠體膠粒是由許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徑在1nm~100nm之間,這樣的膠體叫粒子膠體. 又如:澱粉屬高分子化合物,其單個分子的直徑在1nm~100nm范圍之內,這樣的膠體叫分子膠體.

②. 根據分散劑的狀態劃分:

如:煙、雲、霧等的分散劑為氣體,這樣的膠體叫做氣溶膠;AgI溶膠、 溶膠、 溶膠,其分散劑為水,分散劑為液體的膠體叫做液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均以固體為分散劑,這樣的膠體叫做固溶膠.

9、膠體的制備

A. 物理方法

① 機械法:利用機械磨碎法將固體顆粒直接磨成膠粒的大小

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形成膠體,如蛋白質溶於水,澱粉溶於水、聚乙烯熔於某有機溶劑等.

B. 化學方法

① 水解促進法:FeCl3+3H2O(沸)= (膠體)+3HCl

② 復分解反應法:KI+AgNO3=AgI(膠體)+KNO3 Na2SiO3+2HCl=H2SiO3(膠體)+2NaCl

思考:若上述兩種反應物的量均為大量,則可觀察到什麼現象?如何表達對應的兩個反應方程式?

提示:KI+AgNO3=AgI↓+KNO3(黃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10、膠體的性質:

① 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是粒子對光散射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物理現象.丁達爾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膠體微粒直徑大小恰當,當光照射膠粒上時,膠粒將光從各個方面全部反射,膠粒即成一小光源(這一現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顯地看到由無數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當光照在比較大或小的顆粒或微粒上則無此現象,只發生反射或將光全部吸收的現象,而以溶液和濁液無丁達爾現象,所以丁達爾效應常用於鑒別膠體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運動——在膠體中,由於膠粒在各個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產生的無規則的運動,稱為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原因之一.

③ 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的微粒在分散劑里向陰極(或陽極)作定向移動的現象.膠體具有穩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種膠粒帶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另外,膠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無規則運動,使其受重力的影響有較大減弱,兩者都使其不易聚集,從而使膠體較穩定.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三)

1、膠體的應用

膠體的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如常見的有:

① 鹽鹵點豆腐:將鹽鹵( )或石膏( )溶液加入豆漿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凝聚形成凝膠.

② 肥皂的製取分離 ③ 明礬、 溶液凈水④ FeCl3溶液用於傷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⑧ 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⑨ 硅膠的制備:

含水4%的 叫硅膠

⑩ 用同一鋼筆灌不同牌號墨水易發生堵塞

2、膠體的提純凈化

利用滲析的方法,將膠體中的雜質離子或小分子除去.

3、電離 ( ionization )

電離:電解質溶於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鹼、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鹼、鹽等在熔融狀態下也能電離而導電,於是我們依據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稱為電解質.

4、電離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硝酸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硝酸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鹼還有鹽又應怎麼來定義呢?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碳酸是一種弱酸,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電離出鈉離子還有碳酸氫根離子;而硫酸是強酸,其酸式鹽就在水中則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還有硫酸根離子.

5、(1)、能夠導電的物質不一定全是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才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3)、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既不是電解也不是非電解質.

(4)、溶於水或熔化狀態;注意:“或”字

(5)、溶於水和熔化狀態兩各條件只需滿足其中之一,溶於水不是指和水反應;

(6)、化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於不是化合物的物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6、電解質與電解質溶液的區別:

電解質是純凈物,電解質溶液是混合物.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的導電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說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導電就是電解質.

7、①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是對化合物的分類,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電解質應是化合物(屬於純凈物).而Cu則是單質(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石墨或金屬),K2SO4與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 電解質應是一定條件下本身電離而導電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導電,但溶液中離子不是它本身電離出來的,而是與水反應後生成的,因此也不是電解質.例如CO2能導電是因CO2與H2O反應生成了H2CO3,H2CO3能夠電離而非CO2本身電離.所以CO2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如氨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CO

8、H2SO3NH3. H2O 是電解質

③ 酸、鹼、鹽、金屬氧化物、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為非電解質.

④ BaSO4 AgCl 難溶於水,導電性差,但由於它們的溶解度太小,測不出(或難測)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他們是電解質

⑤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熱熔化時本身能否發生電離是區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理論依據,能否導電則是實驗依據.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石墨;電解質本身不一定能導電,如NaCl晶體.

⑥ 電解質包括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是水溶液還是熔融狀態下均可導電,如鹽和強鹼.共價化合物是只有在水溶液中能導電的物質,如HCl .

{補充:①溶液導電能力強弱與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和離子所帶電荷數有關;②在溶液的體積、濃度以及溶液中陰(或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③HCl、NaOH、NaCl在水溶液里的電離程度比CH3COOH、NH3·H2O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據此可得出結論:電解質應有強弱之分.

9、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10、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⑤ 高中化學必修一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呵呵,這樣回答你吧,其實Na+,SO42-,K+,CL-四種離子在水溶液中是混合存在的,其實也有NaCl形成,但是剛形成·又電離成Na+,CL-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也就是說單位時間里形成NaCl的量與NaCl電離的量相等,所以你們老師為了讓你們好理解,就直接讓你們理解為不反應。
而(Ba2+
)+(
SO42-)則不同,由於單位時間內(Ba2+
)+(
SO42-)形成沉澱的量遠遠大於BaSO4溶解的量,所以以形成沉澱為主,所以外在表現就是你們老師說的形成了沉澱。
其實等到以後你們應該要學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四大平衡理論,熱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嘿嘿,你所提的這個問題就可用電離平衡和溶解平衡來解釋。在此不多說了,呵呵,希望你能看懂,打了好長時間呢。。。

⑥ 高一必修一的化學電離方程式技巧有哪些

1.強電解質完全電離標等號,
逆反應部
電離標
逆符號
2.
鹽拆
金屬陽離
酸根陰離
(要注意離
數與化

致)
Na2SO4==2Na++SO42-
3.酸式鹽
強酸
酸式酸根要拆,弱酸
酸式根
拆,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閱讀全文

與化學必修一怎麼引入電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