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危險化學品泄露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1.泄漏源控制2.停止一切操作,關閉相關閥門;3.管道發生泄漏後,應及時關閉供應閥;4.泄漏物處理 現場泄漏物要及時進行引流、覆蓋、吸收、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為有效控制危險化學品、油品泄漏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油品泄漏事故時做出響應,將危險化學品、油品泄漏事故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保護公司環境及內部生產穩定。
一、關於危險物品肇事罪、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托運人未向公安部門申請領取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擅自通過公路運輸劇毒化學品的;
2.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運輸危險化學品,不配備押運人員或者脫離押運人員監管,超裝、超載,中途停車住宿或者遇有無法正常運輸的情況,不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的;
3.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運輸危險化學品,未向公安部門報告,擅自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區域,或者進入禁止通行區域不遵守公安部門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的;
二、處理條件以及其次方法:
1.疏散與隔離 在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防止擴散,緊接著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
2.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則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3.應急救援 參加泄漏處理的人員應對泄漏的危險化學品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了解,要於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身邊一定要有監護人。
法律依據:《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治安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 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在道路運輸途中丟失、被盜、被搶或者出現流散、泄漏等情況的,駕駛人員、押運人員應當立即採取相應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並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立即向同級應急管理、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部門通報,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
⑵ 化學品泄漏的應急處理措施
在化學品、危險品的生產、儲運和使用過程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灑等事故,造成化學危險品的外漏,因此需要採取簡單、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來消除或減少泄漏危害,如果對泄漏控制不住或處理不當,隨時都有可能轉化為燃燒、爆炸、中毒等惡性事故。下面著重談一談化學品泄漏必須採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1.疏散與隔離
在生產、儲運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啟用應急產品防止擴散,接著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的大量泄漏;這時一定要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同時要保護、控制好現場。
2.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則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3.個人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人員應對泄漏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於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並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應用水槍、水炮掩護。要根據泄漏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加強應急處理個人安全防護,防止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統防護
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應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防護器具。 對於泄漏化學品毒性大、濃度較高,且缺氧情況下,可以採用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送風式長管面具等。
對於泄漏環境中氧氣濃度不低於18%,毒物濃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場合,可以採用防毒面具(毒物濃度在2%以下採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濃度在1%以下採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濃度在0.1%以下採用防毒口罩)。在粉塵環境中可採用防塵口罩等。
(2)眼睛防護
為了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可以採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面罩、安全護目鏡、安全防護罩等。
(3)身體防護
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可以採用帶面罩式膠布防毒衣、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橡膠工作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等。
(4)手防護
為了保護手不受損傷,可以採用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鹼手套、防化學品手套等。
4.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要在統一指揮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來控制化學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發生泄漏,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堵塞和修補裂口,制止進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築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口時,要及時處置泄漏物,嚴密監視,以防火災爆炸。
5.泄漏物的處置
要及時將現場的泄漏物進行安全可靠處置。
(1)氣體泄漏物處置
應急處理人員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話,用合理的通風使其擴散不至於積聚,或者噴霧狀水使之液化後處置。
(2)液體泄漏物處置
對於少量的液體泄漏物,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劑吸附,收集於容器內後進行處理。 而大量液體泄漏後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可以採用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降低泄漏物向大氣的蒸發,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進行覆蓋,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後,抑制其蒸發,而後進行轉移處理。
(3)固體泄漏物處置
用適當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後用水沖洗被污染的地面。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對化學品的泄漏,我們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平時要做好泄漏緊急處理演習,准備好化學品危險品的'一些應急產品,擬定好方案計劃,做到有備無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產、使用、儲運化學品的安全。
化學品泄漏的應急處理措施 [篇2]
1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液化氣體、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有毒品和腐蝕品等。建築工程涉及的主要危化品包括:油漆、烯料、塗料、膠、油品硝酸、硫酸等化學品。
2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及處置措施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根據化學品的泄漏量和濃度的大小,確定控制范圍,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和肢體防護具。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訓練。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泄漏源控制
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
擰緊桶蓋堵漏,採用木塞堵住泄漏處。
如堵漏困難,則應考慮更換容器。
(3)泄漏物處理1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液化氣體、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有毒品和腐蝕品等。建築工程涉及的主要危化品包括:油漆、烯料、塗料、膠、油品硝酸、硫酸等化學品。
2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及處置措施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根據化學品的泄漏量和濃度的大小,確定控制范圍,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和肢體防護具。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訓練。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泄漏源控制
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
擰緊桶蓋堵漏,採用木塞堵住泄漏處。
如堵漏困難,則應考慮更換容器。
(3)泄漏物處理
圍堤堵截:築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汽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於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爆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回收集中處理。
圍堤堵截:築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汽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於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爆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回收集中處理。
⑶ 化學品急救應如何處理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燒傷、凍傷等。必須對受傷員人進行緊急救護,減少傷害。
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1、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把患者從嚴重污染的場所救出時,救援人員必須加以預防,避免成為新的受害者。
2、應將受傷人員小心地從危險的環境轉移到安全的地點。
3、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監護照應,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須是防爆的。
4、急救處理程序化,可採取如下步驟:先除去傷病員污染衣物------然後沖洗------共性處理------個性處理------轉送醫院。
5、處理污染物。要注意對傷員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
一般急救原則
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幾項首先要做的緊急處理是:
1、置神志不清的病員於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給予氧氣吸入。
2、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
3、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頭面部灼傷時,要注 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眼睛污染時,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
5、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採用40℃~42℃恆溫熱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鍾內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6、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7、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有必要進行洗胃。
8、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記住: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
⑷ 危化品泄漏應急處置措施
一、泄露源控制。
泄漏源控制常用到的物品有:粘合劑、修補劑、橡膠修補劑、環氧堵漏棒、濕面修補劑、高溫耐磨修補劑、普通耐磨修補劑、陶瓷修補劑、水泵修補劑、鈦合金修補 劑、可塑鋼修補劑、塑料鋼修補劑、不銹鋼修補劑、銅質修補劑、鋁質修補劑等。
泄露源控制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圍堤堵截法
針對較大面積以上泄漏的危險化學品,為防止四處蔓延,造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採取先用沙土圍堵,然後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理化特性進行相應安全處理的辦法。
2、 覆蓋法
針對泄漏的易迅速形成爆炸極限范圍和易揮發的有毒液體危險品,選用泡沫等物質覆蓋在上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然後再根據其特性進行安全處理。
3、 稀釋法和中和法
針對泄漏的具有較強腐蝕性的危險化學品,加水稀釋或用其他物質使之進行中和反應,從而降低液體危險品的濃度或直接消除其危險性。
4 、吸收法
針對泄漏的液體危險品,根據其易被吸收的特性,先用蛭石或其他惰性物質進行吸收,再移至其他空曠處深埋或做其他安全處理。
5 、沖洗法
針對少量泄漏的危險化學品或經過用吸收法處理後的污染現場,有條件地用消防水沖泄漏現場的危險化學品,使之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不能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的,必須用大量消防水進行沖洗,直至消除對周圍環境的危害為止。
以上方法不是獨立的,而是有序的且緊密相連的整體。例如,針對較大面積易揮發性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圍堤堵截法是對泄漏物採取的第一步,然後根據泄漏的液體危險品的易揮發性選用覆蓋法,再用收集法,用沖洗法是對泄漏現場採取的最後一步。處理泄漏危險化學品應根據其特性選用不同的方法,這一點很重要。
二、泄漏物處置與收集。
泄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泄漏物處置常用到的物品有:吸附棉、吸油棉、吸收棉、吸液棉、化學品吸附棉、油品吸附棉、通用型吸附棉等。
泄漏物收集常用到的物品有:防化垃圾袋、防火垃圾桶、油漬廢棄物防火垃圾桶、防飛濺托盤、盛漏托盤、盛漏卡板、聚乙烯盛漏托盤、高密度聚乙烯盛漏托盤、寬口收集罐、廢液罐、金屬罐、安全罐、廢液儲存桶、儲存桶、千升桶、噸裝桶、中型散裝容器、集裝桶、噸包裝、IBC桶化學品儲存桶、中型散裝容器等。
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於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或者採用低溫冷卻來降低泄漏物的蒸發。
法律依據: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七十二條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境保護、公安、衛生、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按照本地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一)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測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事故的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
(三)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採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四)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進行監測、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
⑸ 危險化學品泄漏該怎麼處理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4、居民小區施工過程中挖掘出有異味的土壤時,應立即撥打當地區(縣)政府值班電話說明情況,同時在其周圍拉上警戒線或豎立警示標志。在異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圍居民和單位不要開窗通風。
(5)如何採取措施處理化學品擴展閱讀
造成泄漏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由於機械加工的結果,機械產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種缺陷和形狀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機械零件連接處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間隙;
二是密封兩側存在壓力差,工作介質就會通過間隙而泄漏。消除或減少任一因素都可以阻止或減少泄漏。就一般設備而言,減小或消除間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徑。
⑹ 化學品泄露的應急處理方法
在化學品的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盛裝化學品的容器常常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灑等事故,造成化學危險品的外漏,因此需要採取簡單、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來消除或減少泄漏危險,如果對泄漏控制不住或處理不當,隨時有可能轉化為燃燒、爆炸、中毒等惡性事故。下面介紹一下化學品泄漏必須採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一、疏散與隔離
在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大量泄漏,這時一定要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同時要保護、控制好現場。
二、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的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則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三、個人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人員應對泄漏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徵有充分的了解,要於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要用水槍(霧狀水)掩護。要根據泄漏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防止事故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統防護
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應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防護器具。
對於泄漏化學品毒性大、濃度較高,且缺氧情況下,必須採用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送風式長管面具等。
對於泄漏中氧氣濃度不低於18%,毒物濃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場合,可以採用防毒面具(毒物濃度在2%以下的採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濃度在1%以下採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濃度在0.1%以下採取防毒口罩)。在粉塵環境中可採用防塵口罩。
2.眼睛防護
為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可採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防護面罩等。
3.身體防護
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可以採用帶面罩式膠布防毒衣、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橡膠工作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等。
4.手防護
為了保護手不受損害,可以採用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鹼手套、防化學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要在統一指揮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來控制化學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發生泄漏,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堵塞和修補裂口,制止進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築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時處置泄漏物,嚴密監視,以防火災爆炸。
五、泄漏物的處置
要及時將現場的泄漏物進行安全可靠處置。
1.氣體泄漏物處置
應急處理人員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話,用合理的通風使其擴散不至於積聚,或者噴灑霧狀水使之液化後處理。
2.液體泄漏物處理
對於少量的液體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劑吸附,收集於容器內後進行處理。
而大量液體泄漏後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可以採用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降低泄漏物向大氣的蒸發,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進行覆蓋,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後,抑制其蒸發,然後進行轉移處理。
3.固體泄漏物處理用適當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後用水沖洗被污染的地面。
⑺ 目前我國處理化學物品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要通過飛秒檢測方法鑒定出其中的化學成分和含量,其次分級採用不同方法處理:
一、露天焚燒法
此法最簡便,凡可燃性廢物均可適用。對於易燃物,可放在地上,置入金屬淺盤內,或挖一土坑,然後引燃燒除。操作宜選風向穩定的天氣進行。操作者應站上
風處,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為了確保安全,可用導火索引燃。對一些較難起燃的物品,可添加適量廢紙(揉皺)、木材或廢易燃溶劑(如乙醇、苯等)。
焚燒地點應選僻遠無人的空曠處所。必要時應配備防火衣,手套和灑水壺,此法的缺點是易於造成環境污染,處理量大時尤甚。由於燃燒不完全,常可形成多量黑煙
和有毒的刺激性煙霧,嚴重時可使作物枯萎,家畜中毒,甚至可使周圍建築物的門窗、傢具上的油漆遭受損壞,因此,當處理量大時,不宜用此法。
二、焚穢爐焚燒法
在焚穢爐中焚燒化學廢物,若控制適當,可免除上述危害,但在處理易爆物時,應注意防止發生事故。為了保證充分燃燒,焚穢爐應設復燃室。如有有毒氣體
(如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產生,應設洗滌器。在處理時,可先燒危害性不大的廢物,如廢紙等,待爐溫升高後再燒其它物品。這樣可使易燃液體的蒸氣獲得充
分的燃燒,並使刺激性有毒物質分解。大型的焚穢爐可設聯鎖裝置,使待處理物只有在爐溫升到一定溫度(通常可控制在950℃左右)之後才能進入爐內。有些物
質(如醛、胺、硫醇、肼類,氯苯等)可先用廢易燃溶劑溶解,再噴入焚穢爐內燒掉。使用焚穢爐,應注意安全。操作者應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如工作服,防護
眼鏡,手套等)。室內應有滅火設備,設有安全出口。
三、下水道排放法
適用於可溶性廢物,排放應滿足以下要求:①不污染水源,排放濃度應符合國家有關河道污染容許水平的規定;⑧不形成易燃蒸氣或其它危險性產物;⑧不會腐
蝕或損壞下水道,不影響下水道的正常運行。凡不能滿足上述要求者,應在排放之前作適當的處理(參見下節)。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應符合特殊的要求。
四、蒸發法
一些具揮發性的有機物或溶劑,數量不大時,可用此法,如:甲醇、二硫化碳、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等。操作應在通風櫥內進行。操作者應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如手套,防護眼鏡,面罩等)。
五、掩埋法
此法常用,但在將有害廢物埋入土裡對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掩埋地點應遠離居民區,且有一定的深度,防止被旁人挖出;⑥防止污染水源(地下水或露天水
源)。一些水溶性物質在埋入土裡後,由於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可向周圍擴散並污染水源,為此必需採取預防措施(如用塑料袋封裝等);②有毒物品的掩埋處,
不得種植作物。必要時可在四周設置障礙物及醒目標志;④掩埋地點應有記錄,此後如需施工或整土時可作相應的處理。
六、易爆化學品的處理
處理易爆物品,應特別小心。無論是在由存放處運至銷毀場所的途中,或是在銷毀時,均應注意人身安全,使用必要的防護用具和屏蔽。容器應妥加包紮;外墊
防震墊料。途中應防劇烈震撞或滾動。消毀處應選空曠無人場所。避免在酷暑高溫時進行處理。醚類、有機過氧化物可用露天焚燒法,用導火索引燃。三硝基苯、三
硝基甲苯及苦味酸等雖也可用焚燒法處理,但通常以用化學法分解放為安全。無機過氧化物可用過量的亞硫酸鈉溶液分解。鹵氮化合物、雷酸銀、重金屬乙炔化初相
應可用氨、酸化、硫化銨溶液處理。在有些場合,如含有多量過氧化物的乙醚等,可直接用撞擊、引爆的方法處理。
⑻ 化學品泄露處置的辦法有哪些
幾種常見的泄漏物處理方法
1、用固化法處理泄漏物
通過加入能與泄漏物發生化學反應的固化劑或穩定劑使泄漏物轉化成穩定形式,以便於處理、運輸和處置。有的泄漏物變成穩定形式後,由原來的有害變成了無害,可原地堆放不需進一步處理;有的泄漏物變成穩定形式後仍然有害,必須運至廢物處理場所進一步處理或在專用廢棄場所掩埋。常用的固化劑有水泥、凝膠、石灰。
(1)水泥固化
通常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固化泄漏物。對於含高濃度重金屬的場合,使用水泥固化非常有效。許多化合物會干擾固化過程,如錳、錫、銅和鉛等的可溶性鹽類會延長凝固時間,並大大降低其物理強度,特別是高濃度硫酸鹽對水泥有不利的影響,有高濃度硫酸鹽存在的場合一般使用低鋁水泥。酸性泄漏物固化前應先中和,避免浪費更多的水泥。相對不溶的金屬氫氧化物,固化前必須防止溶性金屬從固體產物中析出。
(2)凝膠固化
凝膠是由親液溶膠和某些增液溶膠通過膠凝作用而形成的凍狀物,沒有流動性。可以使泄漏物形成固體凝膠體。形成的凝膠體仍是有害物,需進一布處置。
選擇凝膠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凝膠必須與泄漏物相容。
(3)石灰固化
使用石灰作固化劑時,加入石灰的同時需加入適量的細粒硬凝性材料如粉煤灰、研碎了的高爐爐渣或水泥窯灰等。
2、用吸附法處理泄漏物
所有的陸地泄漏和某些有機物的水中泄漏都可用吸附法處理。吸附法處理泄漏物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吸附劑。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碳、天然有機吸附劑、天然無機吸附劑、合成吸附劑。
(1)活性碳
活性碳是從水中除去不溶性漂浮物(有機物、某些無機物)最有效的吸附劑。
活性碳有顆粒狀和粉狀兩種形狀。清除水中泄漏物用的是顆粒狀活性碳。被吸附的泄漏物可以通過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後的活性碳可以重復使用。
(2)天然有機吸附劑
天然有機吸附劑由天然產品如木纖維、玉米桿、稻草、木屑、樹皮、花生皮等纖維素和橡膠組成,可以從水中除去油類和與油相似的有機物。
天然有機吸附劑的使用受環境條件如刮風、降雨、降雪、水流流速、波浪等的影響。在此條件下,不能使用粒狀吸附劑。粒狀吸附劑只能用來處理陸上泄漏和相對無干擾的水中不溶性漂浮物。
(3)天然無機吸附劑
天然無機吸附劑有礦物吸附劑(如珍珠岩)和粘土類吸附劑(如沸石)。
礦物吸附劑可用來吸附各種類型的烴、酸及其衍生物、醇、醛、酮、酯和硝基化合物;粘土類吸附劑只適用於陸地泄漏物,對於水體泄漏物,只能清除酚。
(4)合成吸附劑
合成吸附劑能有效地清除陸地泄漏物和水體的不溶性漂浮物。對於有極性且在水中能溶解或能與水互溶的物質,不能使用合成吸附劑清除。常用的合成吸附劑有聚氨酯、聚丙烯和有大量網眼的樹脂。
3、泡沫覆蓋
使用泡沫覆蓋阻止泄漏物的揮發,降低泄漏物對大氣的危害和泄漏物的燃燒性。泡沫覆蓋必須和其它的收容措施如圍堤、溝槽等配合使用。通常泡沫覆蓋只適用於陸地泄漏物。
選用的泡沫必須與泄漏物相容。實際應用時,要根據泄漏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泡沫。常用的普通泡沫只適用於無極性和基本上呈中性的物質;對於低沸點,與水發生反應,具有強腐蝕性、放射性或爆炸性的物質,只能使用專用泡沫;對於極性物質,只能使用屬於硅酸鹽類的抗醇泡沫;用純檸檬果膠配製的果膠泡沫對許多有極性和無極性的化合物均有效。
對於所有類型的泡沫,使用時建議每隔30~60分鍾再覆蓋一次,以便有效地抑制泄漏物的揮發。如果需要,這個過程可能一直持續到泄漏物處理完。
4、中和泄漏物
5、低溫冷卻
⑼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哪幾個方面內容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化學品事故是指一種或數種化學品意外釋放造成的事故。如1979年,溫州電化廠氯氣泄漏造成人59死亡,下風向成片草木枯黃,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元。由此可見,化學品事故與其它事故相比,其後果更嚴重,因此如何預防化學品事故的發生,以及怎樣將化學品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小(即應急處理),已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進行簡略的介紹。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
1、事故報警
1.1 報警
及時傳遞事故信息,通報事故狀態,是使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處理得當會使可能形成災難性事故變成災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處理不當,延誤時間,也能形成滅頂之災。
當發生突發性危險化學品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現場人員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檢查事故部位,並向有關人員和「119」報警;如果是發生在企業內部,應向當班車間主任或值班長,同時向企業調度室報告;如果是在運輸途中應向當地應急救援部門或「119」報警。
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1.2救援隊伍
各主管單位在接到事故報警後,應迅速組織一個應急救援專業隊,各救援隊伍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並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域和組織群眾撤離、疏散,做好危險化學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以便事故調查。
等待急救隊或外界的援助會使微小事故變成大災難,因此每個工人都應按應急計劃接受基本培訓,使其在發生化學品事故時採取正確的行動。
2、緊急疏散
2.1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後,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並有專人警戒。
·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
2.2緊急疏散
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並有相應的監護措施。
·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每個車間應至少有兩個暢通無阻的緊急出口,並有明顯標志。
3、現場急救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
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以下處理:
·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採用40°C—42°C恆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
·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泄漏控制
易燃化學品的泄漏處理不當,隨時都有可能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而火災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擴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學品的泄漏,必須事先進行計劃,並且對化學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4.1泄漏處理注意事項: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4.2泄漏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泄漏來消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可通過以下方法:
在廠調度室的指令下進行,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採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
·容器發生泄漏後,應採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能否成功地進行堵漏取決於幾個因素:接近泄漏點的危險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點處實際的或潛在的壓力、泄漏物質的特性。
4.3對泄漏物的處理
泄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泄漏物處置主要有四種方法:
·圍堤堵截: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於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為減少大氣污染,通常是採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氣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在使用這一技術時,將產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應疏通污水排放系統。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於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人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統處理。
5、火災控制
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於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並定期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
一旦發生火災,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他們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特殊要求等內容。
5.1滅火注意事項
發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
5.2滅火對策
5.2.1撲救初期火災
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適當移動式滅火器來控制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然後立即啟用現有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5.2.2對周圍設施採取保護措施
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須及時採取冷卻保護措施,並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有的火災可能造成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築堤攔截飄散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另外,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
5.2.3火災撲救
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安全地控制火災。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後,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必要時採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
當火滅了後,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
應急處理過程並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等等。
化學品事故生成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處理不當,又會引起二次災害。因此,各企業應制訂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計劃。讓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應急方案,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廣大職工具備對付突發性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正確處理,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
⑽ 化學事故現場應急措施有哪些
化學事故現場應急措施如下:
1、衣服著火,就地翻滾熄滅火苗,或者有安全沖洗設備可用,則立即用水浸透衣物,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2、化學品濺到身體,用緊急沖洗設備或水龍頭將身體濺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動的水下沖洗至少5分鍾,立即除去被濺到的衣物,確認化學品沒有進到鞋內,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3、輕微割破和刺傷,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沖洗傷口幾分鍾並擠出血液,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二十三條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並對生產經營場所、有危險物品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周邊環境開展隱患排查,及時採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第三條 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後,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並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
突發事件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的,應當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措施,統一領導應急處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的,從其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積極配合並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