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活潑性的比較
化學活潑性的比較分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金屬性:
1、周期表: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
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增強
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
3、常溫下與水反應劇烈程度
4、常溫下與酸反應劇烈程度
5、依據金屬活動順序表
6、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
7、高溫下金屬與金屬氧化物置換如鋁熱反應
8、電化方法
非金屬性:
1、周期表:同周期從左至右非金屬性增強
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減弱
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3、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4、與H2化合的難易
5、與鹽溶液之間置換如:Cl2+2Br^-=Br2+2Cl^-
6、具體反應如Fe+I2=△=FeI2
2Fe+3Cl2=點燃=2FeCl3
氯氣非金屬性大於碘
『貳』 化學里怎麼判斷一個原子的化學性質活不活潑
呃呃,如果這個化學元素能夠以單質存在比如銀、金,則說明越不活波;如果在自然界不能以單質存在,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則說明活潑;還有與水反應越劇烈則非常活潑;與氧氣反應條件越容易則說明活潑~~~~
『叄』 物質的化學性質活潑由什麼決定就是怎麼比
比方說決定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主要因素是構成物質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當最外層電子數目為8時,原子處於穩定狀態,不容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當最外層電子數目小於8但大於4的時候,原子比較容易得到電子從而形成穩定結構.當最外層電子數目小於4的時候,原子比較容易失去電子,並與其他的物質反應,形成穩定結構.
『肆』 如何判斷某一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否活潑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的應用了
對周期表元素一般來說: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引力增大,導致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增強,失電子能力減弱,從而原子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對於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序數增加,電子層數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減小,原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從而原子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伍』 怎樣比較化學性質的活潑程度
若是非金屬:(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橫行)從左到右非金屬性活潑程度漸強。(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豎行)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活潑程度漸弱。(3)比較非金屬與氫氣反應的難易程度,越難反應則非金屬性活潑程度越弱。(4)比較非金屬元素形成氫化物的穩定性,越穩定則非金屬性活潑程度越強。(5)比較非金屬元素得電子能力的強弱,越強則非金屬性活潑程度越強。(6)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化合價為負的非金屬性活潑性較強。(7))比較非金屬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的酸性強弱,酸性越強則非金屬活潑性越強。
若是金屬:(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橫行)從左到右金屬性活潑程度漸弱。(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豎行)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活潑程度漸強。(3)利用金屬活潑性順序表。(4)利用金屬與酸(或水)反應的劇烈程度,越劇烈則金屬活潑性越強。(5)比較金屬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的鹼性強弱,6)比較金屬元素得電子能力的強弱,越易失電子則金屬性活潑性越強。(7)比較金屬與同種非金屬反應的難易程度,越難反應則金屬性活潑程度越弱。
『陸』 如何判斷某一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否活潑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的應用了
對周期表元素一般來說: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引力增大,導致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增強,失電子能力減弱,從而原子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對於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序數增加,電子層數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減小,原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從而原子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柒』 化學元素如何區分化學性質是否活潑 比如 Mg屬於活潑是因為可燃燒嗎
你們的化學書後面一般都有一個元素周期表,那個表是很重要的,對於哪些比較活潑這個問題你應該去背下那個表,但是一般你要是記不下來的話,你可以只背前20號元素。一般同一行的,越靠左的元素越活潑,如果是一列的話,越下的元素就越活潑。Mg它活潑是因為他最外層電子只有兩個,而它的電子層表示為2,8,2.最外層只有兩個電子的話,它想自己變得更穩定的話,只有失去這兩個原子。但是對於Mg後面的Al來說,Al的電子層表示為2,8,3.但是Mg比Al還要活潑,因為Al想要穩定的話,Al必須要失去3個電子,而Mg,只需要失去兩個電子。所以Mg相對Al來說,Mg更容易失去電子而達到穩定。所以Mg比Al更活潑。但是Mg活潑不是因為它的可燃性,而是因為Mg本身的電子層結構,因為它比較活潑,所以才可燃。如果還是不懂,還是可以問我的。
『捌』 怎地判斷元素的活潑性
(親:覺得回答有幫助,給個好評,謝謝)
化學元素的活潑性,是指元素與其他物質反應的難易程度。越易和別的物質反應,元素越活潑。越難與其他物質反應,元素越不活潑,即越穩定。
注意一下,你所說的氮氣不如氧氣活潑,這是單質(或者說是分子)的活潑性,而不是元素的活潑性。化學中要注意區分這些概念。因為,元素活潑性和分子活潑性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氮氣和氧氣,氮氣的活潑型低於氧氣的活潑性,本質是每個氮氣分子中有三個氮氮鍵,加起來鍵能很高,所以氮分子中的氮原子結合得很牢固,其間的化學鍵不易斷裂,導致不易發生原子重組(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所以不易反應,活潑性低。而氧分子中只有兩個氧氧鍵,加起來鍵能比較低,所以易反應。當然,這也與氧元素的易得電子的性質有關聯。但是,分子的活潑性,主要是看鍵能大小。(到了大學,也可以用分子軌道理論來解釋,通過比較鍵級,從而比較分子的穩定性)
對於元素的活潑性,我們就主要考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排布情況。在這里,我也曾有過誤區,現在明白了。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八(除第一周期外),最外層電子少於四(尤其是只有一個或兩個電子時),易失電子,活潑;最外層電子大於四(尤其是有六個或七個電子),易得電子,同樣活潑;而最外層電子為四或接近四時,不易得失電子,不活潑;最外層電子為八(第一周期,最外層電子為2)的元素,最穩定,組成惰性氣體一族,因為不易一下失掉八個電子,也不易再得電子(因為得的電子填充到下一層,整體能量將增高,而物質要穩定是趨向於能量最低的狀態,即能量最低原理)。
這樣解釋,你應該就可以瞭然了。
1.鉀(K)
2.鈣(Ca)
3.鈉(Na)
4.鎂(Mg)
5.鋁(Al)
6.鋅(Zn)
7.鐵(Fe)
8.錫(Sn)
9.鉛(Pb)
10.氫(H)
11.銅(Cu)
12.汞(Hg)
13.銀(Ag)
14.鉑(Pt)
15.金(Au)
K(鉀) Ca(鈣) Na(鈉) Mg(鎂) Al(鋁) Zn(鋅) Fe(鐵) Sn(錫) Pb(鉛) (H)(氫) Cu(銅) Hg(汞) Ag(銀) Pt(鉑) Au(金)這是由活潑到不活潑排列的,K(鉀) Ca(鈣) Na(鈉) Mg(鎂) Al(鋁) Zn(鋅) Fe(鐵) Sn(錫) Pb(鉛)都是較活潑的,可以在酸性溶液中置換出H2(氫氣),而Cu(銅) Hg(汞) Ag(銀) Pt(鉑) Au(金)則是較不活潑的,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置換出H2(氫氣).
在非金屬之間也有同樣的情況,例如:F(氟) Cl(氯) Br(溴) I(碘)等非金屬也可以發生置換反應!~
還有稀有氣體則是氦 氖 氬 氪 氙 氡是很不活潑的,一般情況下不與其他物質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