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化學的溶解度曲線如何理解,重點是什麼!
近年來,以溶解度曲線為切入點的試題已成為學業評價考試命題的熱點之一。此類題往往需要學生在全面了解溶解度曲線意義的基礎上,運用數學知識比較一些物質在同一溫度或不同溫度溶解度的大小,進行物質結晶或溶解的相關計算等。下面,從三個方面對溶解度曲線的理解及其應用進行探析。
一、溶解度曲線的特點
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左低右高,呈「陡升型」,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等。
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較平緩,呈「緩升型」,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氯化鈉等。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是左高右低,呈「下降型」,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如氫氧化鈣等。
4.氣體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曲線也呈「下降型」。
二、溶解度曲線的含義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是在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所給出的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因此,同學們應從點、線、面三個方面去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的含義。
1.點。(1)每條曲線上的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溫度下該物質的溶解度。如點a表示A物質在ta℃時的溶解度是mag
(2)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點所示的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如上圖中b點表示tb℃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都為mbg。
2.線:不同的溶解度曲線表示不同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如上圖中,A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最大,而C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最小。
3.面。(1)曲線上面的各點,表示在對應溫度下的溶液是飽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晶體。如,上圖中的c點表示在tc℃時A的飽和溶液,且有(mc-m)g未溶解的固體析出。
(2)曲線下面的各點,表示該物質在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如,在上圖中d點就表示在tc℃時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還需再加(m—md)gA物質,溶液才能達到飽和。
三、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1.查找指定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並根據其溶解度判斷溶解性。
2.比較同一溫度下(或一定溫度范圍內)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位於上方的曲線所代表的物質的溶解度大於位於下方的曲線所代表的物質的溶解度。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則在交點所對應的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比較和確定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並據此確定物質從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或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
4.確定溶液的狀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