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初中做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方法有哪些

初中做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11 11:34:45

㈠ 初中化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是哪些

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有以下八個要素:
1.提出問題
從日常生活或化學學習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能清楚地表述所發現的問題。如探
究中,我們發現蠟燭燃燒時的火焰分為三層,可提出「蠟燭燃燒時各層火焰的溫度一樣高嗎?」等問題。
2.猜想與假設
對問題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與假設。如針對蠟燭燃燒時火焰的溫度,我們可作出如下的猜想或假設:蠟燭燃燒時各層火焰的溫度不同,其中外焰溫度最高等。
3.制定計劃
在老師指導下或通過小組討論提出驗證猜想或假設的活動方案。如驗證蠟燭燃燒時外焰溫度是否最高時,可用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約1s後取出,看哪一部分最先燒焦,以此確定火焰溫度最高的地方。
4.進行實驗
按照制定的計劃正確地進行實驗,注意觀察和思考相結合。
5.收集證據
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對觀察和測量的結果進行記錄,或用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證據,或用圖表的形式將收集到的證據表述出來。如:處於酒精燈外焰部分的火柴燒焦了,處於內焰部分的火柴略有變化,處於焰心部分的火柴沒有明顯的變化等,這些都是證明酒精燈火焰哪部分溫度最高或最低的證據。
6.解釋和結論
對事實或證據進行歸納、比較、分類、概括、加工和整理,判斷事實、證據是肯定了假設或否定了假設,並得出正確的結論。
7.反思與評價
對探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和不足,並提出改進措施。如除了用火柴外,還能用其他物質或方法證明蠟燭燃燒時各層火焰溫度的高低嗎?等等。
8.表達與交流
採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將探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流和討論,既要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又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在具體的探究中,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根據需要可以是全程式的探究,也可以對部分要素進行探究。
這樣的問題你可以自己找下的,上面就是要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8618482.html?an=1&si=5

㈡ 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探究實驗的教學

把握脈絡歸類如下: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探究題 二、酸鹼中和實驗探究題 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變質問題實驗探究題 四、生活及環保保護問題實驗探究題 五、鐵、銅「生銹」問題實驗探究題 六、判斷酸鹼溶液中決定性「離子」實驗探究題 七、廢液處理問題實驗探究題 八、復分解反應實驗探究題 九、催化劑問題實驗探究 十、關於物質成分判定的實驗探究題 十一、方案設計、評價實驗探究題 十二、化肥鑒別實驗探究題 十三、粗鹽提純實驗探究題 構建離子對,解決實驗探究題 酸鹼鹽一章可以說是對整個初中化學知識的運用和綜合,它在化學概念、化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通 過對酸、鹼、鹽基本性質的講解,總結出學習無機化學的規律,這對我們學習知識,尤其是學習化學這門 課程有著很好的啟迪作用。 在中考題中,大部分的知識點要靠酸、鹼、鹽知識的有機結合才能解決。由於酸鹼鹽溶液都是由離 子構成的,離子的性質就決定了物質的性質,所以從離子角度去學習酸鹼鹽是根本,也是一個捷徑。酸鹼 + + 2+ 2+ 3+ + 鹽部分涉及到的離子只有有限的幾個,主要的陽離子有:H 、NH4 、Ca 、Cu 、Fe 、Ag 等等,主要的陰離 22子有:OH 、SO4 、CO3 、Cl 等等。學習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從離子角度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而 提高解題的效率。構建離子對,所謂離子對,指能成對地湊在一起,就會生成沉澱、氣體、水或變色的離 子。以下為初中常見的離子對: H+ H2O Ag+ OH- H+ CO32CO 2 ↑ NH4+ NH 3 ↑ OH- Ba2+ SO42- BaSO 4 ↓(白色沉澱) ClAgCl ↓(白色沉澱) Ca2+ CO32CaCO 3 ↓(白色沉澱) Ba2+ CO32BaCO 3 ↓(白色沉澱) Mg-2+ OH- Cu2+ OH- Fe3+ OH- Mg(OH) 2 ↓(白色沉澱) Cu(OH) 2 ↓(藍色沉澱) Fe(OH) 3 ↓(紅褐色沉澱) 2+ 記住這些常見的能生成沉澱、氣體、水或變色的離子對和幾種常見溶液的顏色:如:含銅離子(Cu ) 3+ 2+ 的溶液呈藍色、含鐵離子(Fe )的溶液呈棕黃色、含亞鐵離子(Fe )的溶液呈淺綠色。在解決許多酸鹼 鹽的問題時,就可以不寫出方程式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直觀的看出答案。常見的題型如: 一、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復分解反應多發生在酸鹼鹽之間,發生的條件主要是看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的兩種化合物中有沒 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鹼和鹽、鹽和鹽之間的反應還要先看反應物都必須能溶於水)。做題時大部分同 學習慣於按部就班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然後進行判斷,費時費力。若用離子對就可以直接進行判斷。 二、 解決物質在溶液中能否共存的問題 能否共存意指能否發生化學反應,即溶液中若沒有沉澱、氣體或水產生,則復分解反應不發生,在溶 液中就可以共存,這類題目可直接找離子對進行判斷。 三、解決一些簡單推斷題 推斷題往往都有一個突破口,對酸鹼鹽部分的推斷,大多以顏色、氣體或沉澱為題眼,熟練應用離子 對就是解決這類題目非常有效的方法。 四、解決一些除雜質的問題 除雜質首先不能生成新的雜質,其次要便於分離,最好還能轉化產生更多有用的物質。若遇到除雜質 問題是選擇題,可依據選項逐個排除,難度不太大,但若是填空或探究,往往讓學生無從下手。若利用離 子對可解決涉及酸鹼鹽的一部分除雜問題。 例:除去括弧中的少量雜質,將合適的試劑寫橫線上:NaCl(Na2SO4)__________ + 分析:根據離子對,依據「換啥給啥,卸啥對啥」原則,通過有用物質和雜質的比較,陽離子 Na 相 222+ 同不用考慮,陰離子需把 SO4 換成 Cl 先給 Cl ,而要卸掉 SO4 需要對應 Ba ,即需要 BaCl2 五、設計實驗方案 上面所講的一些都是日常練習中常見到的問題,如果注意在平時的教與學過程中多加應用,就能使許 多問題簡單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㈢ 初中化學如何進行探究設計

教育應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重視實際應用;教育應與學生經驗相聯系,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些都是改革後的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的特點。與之配套,新的初中化學教材的課程標准也更加提倡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與探究,提倡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改革後的新的各項基本要求無疑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進行探究性思維設計,促進學生形成探究性思維品質,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我覺得充分利用與結合教材進行探究性思維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一、嘗試改變課本上探究實驗的程序化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探究性實驗,但在一些實驗的設計上,傾向於把探究的過程步驟都羅列清楚,然後在過程中間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所以在探究性思維上相對比較程序化,還沒有完全放開。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使探究性思維更加深化,我嘗試將一些實驗加以改進,增加其難度,使探究效果更加明顯了。例如,在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課題教學中,我設計先告知學生一些知識信息,並讓學生收集了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然後將課題改為「據說人呼吸時吸收了氧氣,排出了二氧化碳,請利用這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設計實驗對這一說法進行驗證」。經過小組熱烈的討論後,大家得出了以下幾種方案:

方案一:向裝空氣的瓶子里伸入燃著的木條,如木條能繼續燃燒,證明吸入的氣體中含有氧氣,從而說明人吸收了氧氣;向裝有呼出氣體的瓶子里倒入澄清石灰水,如變渾濁,證明人呼出了二氧化碳氣體。

方案二:先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氣體中石灰水變渾濁,而空氣中石灰水沒變渾濁,從而證明了人呼出了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是人體排出的,因為吸入的空氣中沒有或很少量);再向這兩瓶氣體中分別伸火燃著的木條,裝空氣的瓶中木條能繼續燃燒,而裝有呼出氣體的瓶中木條熄滅,從而證明人呼吸是消耗了氧氣(吸入的空氣中含有的氧氣,在呼出的氣體中沒有了,從而證明氧氣被消耗)。

方案三:與方案二相反,是先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然後再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理由同上。

還有一些其他的設計,有的方案只分別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沒考慮氮氣),有的方案是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各放一隻老鼠(條件不允許),這些都簡單給以排除。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對方案一很容易指出不足,因為一方面只能證明吸入的氣體中含有氧氣,但不能證明氧氣被人體吸收;另一方面只能證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不能證明它一定是人體排出的。在方案二和方案三的討論中,不少學生認為二者都可行,但有極少數同學還是找到了其中的區別,否定了方案三的可行性,認為如先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雖然能證明人消耗了氧氣,但木條燃燒後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再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時,兩瓶氣體中都會變渾濁,而方案二就避免了這方面的問題。

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還得出了一點結論:在向瓶中倒入石灰水的時候,不能把玻璃片全部打開,否則空氣會進入裝有呼出氣體的瓶中,導致第二步伸入燃著木條時,木條在其中也能繼續燃燒,從而實驗失敗,所以最好使用膠頭滴管,使玻璃片開最小的縫隙,最大限度的減少空氣的進入。

可以看到,最後整個步驟以及儀器的使用,都與教材一致,但效果卻不一樣,一方面學生按教材按部就班的操作、觀察、紀錄,他們獲得知識的過程略顯簡單、被動、程序化,而且只知道那樣做,難以去想為什麼要那麼做。另一方面改變方式後,所有的步驟過程都由學生自己推導出來,學生不僅知道為什麼,而且能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體現得更加完美。

二、適當提高課本中實驗的操作要來

適當提高教材中實驗的一些要求,也可以創造探究性思維的環境。在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演示實驗時,學生發現瓶內水面上升的體積小於瓶內空氣體積的1/5,在討論完幾個方面可能的原因後,我給學生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精確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學生們都十分有興趣的進行討論設計,並得出了多種方法,然後讓大家加以比較。一種方法是先往瓶中裝滿水至膠塞位置,然後倒入量簡測量這部分水的體積(即瓶內空氣的體積),待紅磷燃燒後,冷卻至室溫,再測量一次進入瓶內的水的體積(即氧氣的體積),從而可算出氧氣的含量。該方法原理上看正確,但被別的同學評價有失誤,認為導管里還有一部分水,該水的體積沒法測量,改進的方法是直接用量筒盛水來代替燒杯盛水,這樣通過兩次讀數之差可更精確的測定出氧氣的體積,因為它避免了導管中留有水引起的誤差。還有的同學設計了如附圖所示的裝置:先向針筒裝入一定量的水,然後點燃燃燒匙中的紅磷,蓋緊膠塞,則燃燒過程中,隨氣壓的減小,針筒中的水會逐漸流入瓶中,且可直接讀出流入瓶中水的體積,即瓶中原有氧氣的體積。這種裝置避免了使用導管,所以既避免了反應後導管中空氣進入瓶中引起的誤差,又避免了導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的誤差,能使測量更精確,被認為設計最佳。通過這種教學設計,可以看出學生是在探究中思考,在探究中充分掌握了知識,在探究中領悟了科學研究中的嚴密性與趣味性,它不失為一種值得借鑒的途徑。

三、創設學生自學閱讀時的探究思維活境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我們要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探究思維的機會,包括一些可由學生自學閱讀的內容,我們也可以進行探究思維教學設計。例如,在學習拉瓦錫是如何研究空氣的組成的時候,如按照常規教學,學生只需要知道它的大概過程和基本內容就行,但我在此安排了兩個思考討論題:①拉瓦錫經過實驗得出了幾個結論?②他的那些實驗事實是如何支持這幾個結論的?第一個問題是十分容易得到正確答案的,一個結論是發現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另一個結論是發現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但是在第二個問題上卻歷經波折,大部分同學的最初視點都是:拉瓦錫首先發現汞在空氣中加熱反應完全後,剩餘的氣體既不能供給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燒,從而得出空氣中含有氮氣;然後拉瓦錫再把得到的紅色粉末加熱得到汞和氧氣,從而得出空氣中含氧氣。這種觀點是否能成立呢?它很快被另一些同學否認,因為這兒氧氣是由紅色粉末反應得到的,而不是來自於空氣,這兒存在科學性上的漏洞。於是有的同學加以補充,說還有一個實驗事實是氧化汞分解得到的氧氣的體積恰好等於開始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體積,但其實這仍然不夠,還存在科學性上的統漏,因為這兒不能排除兩體積相等是一種偶然的結果。要完全支持那兩個結論,必定離不開第四個實驗事實:除了體積相等,拉瓦錫把得到的氧氣加到前一個容器里剩下的4/5體積的氣體中,結果發現所得氣體和原空氣的性質完全一樣。假如沒有這一個實驗,拉瓦錫的兩點結論都是站不住腳的。通過這個對閱讀材料進行的簡單的探究思維,我想學生應該有兩點印象是深刻的:一是對任何一個實驗課題進行探究時,都必須嚴格注意實驗的科學嚴密性,不存在隨隨便便成功;另一點就是平常看書時,一些看似平常的知識結論、實驗操作等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厚的科學道理,值得去仔細探究。這個簡單的問題探究,無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探究思維品質。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學生探究式學習方式

新教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把保護環境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包含了如保護空氣、愛護水資源、水的凈化、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多個課題。出於這方面內容教材上涉及的還不是很全面,而且文字內容十分易懂,所以教師在處理這方面內容時可以完全放開,大膽的進行探究式學習設計,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其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路技術就是一個十分好的途徑。現代網路信息資源的海量化和強大的檢索功能,使學生很輕易的就能獲取遠比教材要廣泛得多的知識。教師可以將這些課題分解成一個個的子課題,由學生分小組上網去查找、去探究。去自己學習與合作學習,並可以寫成小論文的形式或利用其他信息技術將所獲得的知識展示出來,共同完成每一個大的課題,這種學習方式無疑具有探究性和先進性。我在處理保護空氣這一課題內容的時候,就是將它分成了若干個小課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與學習,例如溫室效應、臭氧空洞、光化學煙霧、熱島效應。厄爾尼諾現象、酸雨、沙塵暴現象、電磁污染等多個課題,然後由學生分組選題,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該課題,並將成果加以匯報。在給課題的同時,為了促進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一定的探究質量,我對探究內容進行了設計,要求各小組匯報的成果中,必須包括造成的危害、形成的原因、涉及的反應原理、防治的方法、最新的科技成果幾個方面的介紹。最後,我將各類課題的探究活動成果在校園網的共享區域進行展示,並且利用綜合活動課的時間進行討論,各小組派代表講解,並進行評比。通過這種探究式活動,學生很好的達到了學習目的,不僅了解了很多課外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撰寫論文的能力等等。

五、改造經典實驗裝置,提供學生探究空間

經典的實驗裝置所涉及的儀器往往是成套使用的,只要其中的一個部件發生損壞,則整套儀器就無法使用,所以在實驗室里經常使用的是它的簡易裝置。簡易裝置的使用其實就是儀器的組裝的問題,在理解了儀器使用的原理後,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實驗資源,由學生自由選擇與組裝,使之成為學生探究思維活動的課題之一。例如在學習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內容時,可先讓學生討論啟普發生器使用的方法、原理和使用條件,然後向學生提供一些儀器與器材,由學生組裝盡可能多的可以制備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

六、精心設計探究性習題,提高學生探究思維能力

選擇好的探究性習題,對於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可以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實驗方面的探究性學習會占據大量的時間,而且會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習題只需要利用大腦的思維,避開實驗條件,利用已有的知識,在大腦里形成探究步驟,在大腦里比較分析各種可能情況的利與弊,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所以它不僅能很好的鍛煉探究性思維能力,而且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維品質,學會把握探究過程的脈絡,有利於提高在實際探究中更快的找到最佳方法的能力。關於探究性習題有很多,下題就是一例。

例: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H2、CO、CO2、H2O(氣)四種物質,請設計實驗:(1)只驗證混合氣體中確有氫氣,(2)要同時驗證混合氣體中即有H2又有CO。

這道題中要考慮的問題較多,H2、CO的驗證一般都是需要用到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通過檢驗產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來證明氫氣與一氧化碳的存在,但是會受到原氣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擾,所以就必須先將它們除去再進行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除去原混合氣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還是檢驗產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都存在先與後的問題,一個是需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去水,一個是需先檢驗水再檢驗二氧化碳,同時還存在尾氣處理的問題,它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探究思維能力才能找到准確的路線與方案。通過這類試題的訓練,無疑將深刻的影響到他們的實際探究中去,能給他們創造出更多的思維訓練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

㈣ 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題技巧初中

很多初中的同學都想知道化學實驗探究題有沒有什麼好用的解題技巧,我整理了一些解題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題方法

首先,要尋找解題的突破口,比如特殊的顏色,如鐵離子是黃色的,亞鐵離子是淺綠色的;氯化銀和硫酸鋇是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等,這樣會縮小你思考的范圍。

然後,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從突破口往兩邊推測,如果兩條路都通了,就證明你做對了。

最後,是整理階段,看看你的推測從頭到尾能走通嗎,如果可以,就證明你做對了。

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判斷各儀器的作用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誤差分析。做實驗題就是解決好兩個方面:裝置原理和反應原理。

實驗題目,重在平時積累,一些常見的考點,需要在平常做題目後總結一下,形成一些程序化的操作,至少大致的原理不會相差太遠。

實驗探究的類型

1.對基本技能和觀察能力的考查;(儀器的使用和實驗基本操作);對氧氣、二氧化碳以及與它們性質類似的未知氣體制備、檢驗、收集、除雜、乾燥、性質實驗。

2.C、Fe、Cu、Fe2O3、CuO等物質綜合應用的還原反應及金屬活動性的探究題。

3.CaO、Ca(OH)2、CaCO3、NaOH、Na2CO3性質有關的探究題。

4.對未知物或非初中常見物質的研究,主要採用提供信息的方式,考查快速提取有效信息,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這種題型難度較大。

以上就是一些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答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㈤ 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主要有哪些具體方法

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指導思想、設計原則、內容及意義
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強調在實踐教學中要運用探究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媒體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對中學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
具體方法可參考以下具體案例:
開放性實驗探究:金屬鈉與稀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物探究
3.1引入問題
通過《鹼金屬元素》的學習以及教師課堂演示實驗,學生掌握了鈉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了解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反應產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活潑性質非常強的鈉與硫酸銅溶液作用時,會得到什麼產物?部分同學根據鈉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知識,毫不猶豫地任務鈉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也有部分同學會產生疑問:鈉是先給水反應,還是先把銅置換出來呢?這時,通過教師引導,就形成了很好的探究「焦點」.
3.2猜想與假設
教師可組織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並對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全班同學的猜想和假設主要為兩大類.一是鈉先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生成產物問單質銅的紅色沉澱和硫酸鈉溶液;二是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
3.3提出實驗方案
因為探究課題的開放性強,學生各個小組提出的實驗方案五花八門.總結起來,主要部分基本相同:取綠豆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洗干煤油後,加入一大試管中,用分液漏斗向大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其中有的實驗小組,為了驗證實驗中有氫氣產生,還添加了其他實驗裝備.有代表性的兩類為:一是用導管將氣體導入灼熱的氧化銅試管中.二是在分液漏斗的頂端套一氣球.
3.4實驗探究,實驗現象
通過分組實驗,同學們主要得到了如下幾種實現象.
項目
人數
猜想與假設
預測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
9組(32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4組(16人)
生成氫氧化銅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並有氫氣放出
3組(12人)
置換出銅
生成紅色的氧化銅沉澱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
3.5解釋交流
當學生完成了實驗探究之後,互相協作交流,最後得出結論.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首先是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然後氫氧化鈉在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蘭色的氫氧化銅沉澱.部分實驗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有黑色的固體物質為氧化銅.學生交流討論後,認為,金屬與水反應是劇烈的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使部分氫氧化銅分解產生黑色的氧化固體.那麼為什麼鈉會先和水反應呢?對於這個問題,有2個學生在實驗報告提出由於硫酸銅溶液中水分子的密度比銅離子大,此時相當於生成了水合硫酸銅,銅離子被水分子包圍,因此鈉先與水接觸反應.
3.6教師評價
通過探究性實驗,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實驗的過程及現象,對產生現象的原理能提出合理的結實.通過批閱學生實驗報告發現,同組成員論記錄一欄大部分學生未填寫,說明學生合作討論意識還比較薄弱和不善於記錄學生在自我評價部分寫道:「說實話,我比較喜歡實驗,更喜歡從實驗中發現特情況去研究,當然,做實驗自己的切記要細心,實驗很多東西是無法挽回,象這引起的損失是不必要的」;「只要實驗操作規范,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能培養一個人的實驗興趣,找出實驗方法」;「這次實驗不僅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讓我們自己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能提高我們的興趣實驗操作比較強,知識基礎比較好,對實驗很有興趣,實驗方法還要進一步提高,希望可以有更多做實驗的機會」;「我認為實驗中,我們體現的動手能力差,而且從實驗結果看,我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周全,基礎不夠扎實;通過這次實驗,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課外知識,還讓我體驗到對客觀事實要嚴謹對待」,等等.學生的自我評價表明,所有學生都表示實驗興趣濃厚,建議以後多提供機會.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知識基礎較好,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實驗操作及實驗方法評較教低.同組成員評價部分,學生打分大多是「很好或較好」,沒有層次性,彼此間評價較高,跟自我評價部分相矛盾.因此,學生對相互評價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態度,評價失真.
4 結語
回首探究性實驗教學所經歷的歷史擅變和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清醒的認識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在當前化學教育教學改革中所承載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的基本過程;全面認識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究基本方法、發揮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團隊精神、形成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結合案例從認識論的角度,解釋了探究性實驗教學在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認識科學探究過程、為學生掌握化學科學知識,檢驗化學理論和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依據等發面所具有的認識論功能.
展望未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將逐漸「精細化」,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踐將越來越豐富,它將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將成為高中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塊沃土.隨著經濟的發展,化學實驗儀器、設備和條件日趨完善,相信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前景將越來越美好.
產生藍色絮狀沉澱,沉澱中夾雜黑色固體,並有氫氣放出.

㈥ 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主要有哪些具體方法

如何開展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如何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利用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勢和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是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可以建構實驗教學新模式,不斷誘導學生建立新的目標,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並採取一定的輔助教學途徑,實現初中化學實驗的有效教學。並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這一實踐活動來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習學生能力是最佳選擇。一、讓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唱主角通過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的感性認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理性認識而忽視感性認識的錯誤做法。在化學實驗中讓學生尋找操作錯誤的原因,探索最合理的操作程序,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明白了知識的結論重要,獲取知識的過程、手段更重要。通過化學實驗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判斷能力,分析現象的能力,讓學生透過簡單現象發現內在的本質。若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的意識,協作的精神,這也是素質教育最新要求。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能提高環保意識,節能降耗的意識。例如在實驗結束時,對實驗廢棄物(包括用剩的葯品,取葯品用的紙槽等)的處理,以及實驗室制氧氣後對催化劑的回收再利用,能讓學生懂得環保是每一個人的義務,節約是有理論依據的,通過實驗可培養學生的科學作風,科學習慣。利用好化學實驗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素質,要使之落在實處。二、讓化學實驗貼近現實生活現行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有典型性,實驗現象也很吸引人,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於課本中所列實驗用品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沒法在生活中得以親身體驗。所以學生往往把教師的演示實驗看成一次精彩的魔術表演,而學生只不過是一名觀眾。為了避免化學實驗脫離實際,使學生不僅喜歡看演示實驗,更喜歡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合適的物品自己設計方案自己親手做實驗。例如在歸納物質的物理性質時,通過日常生活中人人離不開的食醋、食鹽、醬油的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三者的區別後,再歸納物理性質包括的范圍;利用兩張廢紙,一張撕成碎片,另一張點燃,來推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利用廢電池的金屬外殼,水垢來製取氫氣和二氧化碳;到學校附近的化工廠考察化學變化在工業上的應用;到大自然中採集土壤樣品;利用植物來製取酸鹼指示劑;通過調節水樣的酸鹼度現象觀察牽牛花顏色的變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滅火比賽,教師製造出不同位置不同燃料的火災,讓學生自己尋找滅火的材料,設計滅火的方案,通過親身的體驗讓學生明白滅火的原理。同時也增強消防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從家中自製一些溶液互換後通過簡單的實驗推出溶液的名稱。指導學生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進行科技小發明,利用木炭的吸附製作凈水裝置。總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創立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實驗情境,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到化學實驗中,讓學生在實驗中收獲知識,得到樂趣。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學習的過程關鍵在於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存在不足或者錯誤,然後在外界和內部的推動下形成完善和優化認知結構的意識,形成預期的認知目標,才能實現認知結構的轉變。教師作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就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在化學實驗課堂上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幫助。通過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進行指引。首先,問題導入設置問題情境;其次,建構概念創設判斷條件;再次,問題解決形成最近發展區,獲得獨立概念和結果;最後,歸納總結,通過獲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認知結構進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許多實例進行有意識的應用和嘗試。例如在進行下面的實驗時,就可以進行嘗試。在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對白磷的燃燒演示實驗進行改進,用導管向燒杯的熱水中緩緩通入氧氣,可看到熱水中的白磷與氧氣接觸後,也開始燃燒,產生火光。演示結束後,引導學生思考3個問題:在介紹上面的問題後,繼續向同學演示紅磷燃燒的實驗。先將少量紅磷放在鐵紗網上,然後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思考現象背後原因和規律。藉助於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由於實驗現象饒有趣味,所提出的問題富有思考性,可以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四、讓化學實驗成為探究性課題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也是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最好方法。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是關鍵,要求教師把握好尺度,所定實驗用品從生活中能找到、實驗操作簡易無危險、實驗目標比教材中要求略高、實驗方案要求多樣化、實驗內容融合相關學科,例如可以設置如下實驗項目:(1)證明自來水不是純凈物(2)驗證白酒中含有水(3)收集一瓶你卧室里的空氣樣品(4)收集一些利用水生植物製得的氧氣(5)測定蘋果、桔子的酸鹼度(7)證明紙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氫元素對教材中的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讓學生利用物理中學過的電學知識設計一套檢驗酸、鹼、鹽溶液導電性的裝置。讓學生利用實驗中破損儀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如飲料瓶、葯瓶、輸液管、廢筆桿等製作簡單的儀器。例如可製作簡易的啟普發生器,洗氣瓶,沖洗瓶,集氣瓶等儀器。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認識的源泉,是訓練科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是養成科學態度的必由之路。在素質教育全面的今天,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獨特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構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習平台,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展示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獲取真知,收獲樂趣。

㈦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總匯

初中化學實驗匯總

1.常用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 2.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葯品的取用和稱量 (2)給物質加熱 (3)溶解、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 (4)儀器連接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5)儀器的洗滌 (6)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3.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及收集 (1)三種氣體(H2、O2、CO2)的制備 (2)三種氣體的收集方法 4.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1)常見氣體的檢驗及鑒別 (2)兩酸、兩鹼及鹽的鑒別 5.化學基本實驗的綜合 把握好以上這些知識點的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化學實驗就要動手,要進入化學實驗室,參與化學實踐的一切活動。在實驗室要觀察各種各樣各具用途的實驗儀器、實驗用品、實驗葯品試劑,各種各類葯品,它們的狀態、氣味、顏色、名稱、使用注意事項。還要觀察各種各類成套的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自己也應動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種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去觀察和記憶。例如:①各種儀器的名稱、形狀、特點,主要用途,如何正確使用,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②無論做什麼內容的實驗都離不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練掌握各項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明確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項,且能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③還應注意觀察各種實驗現象,這是培養觀察能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開始的一步。下面還要進一步詳細說明。④動手做記錄,因為在實驗活動中感性知識很多,如不做記錄,可能被遺忘或遺漏。這都不利於對實驗的分析和判斷。 (2)如何做好觀察 觀察能力是同學們應具備的各種能力之一,觀察是獲得感性認識最直接的手段,學會觀察事物,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是受益匪淺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對於化學實驗的現象更要求學會觀察,要求:觀察要全面、觀察要准確,觀察要有重點,觀察時還要動腦思考。 ①觀察實驗現象要全面。一般應包括,反應物的顏色、狀態,生成物的顏色、狀態,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光、焰、聲、色、放熱、沉澱、氣味等變化、反應劇烈的程度等。 例如:將銅絲插在硝酸汞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銅絲表面由紅逐漸變為銀白色,另一個是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色。而不少同學只觀察到了銅絲變為銀白色而忽視了溶液顏色的變化,就屬於不全面。進而分析反應本質時,就不深刻,同時,也說明不了生成物中還有硝酸銅藍色溶液存在。 ②對於觀察到的現象描述要准確。注意「光」和「焰」的區別,「煙」和「霧」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氣體物質燃燒有火焰,而固體物質燃燒沒有火焰而發光。如:氫氣、甲烷、一氧化碳這些氣體燃燒,分別為淡藍色火焰及藍色火焰。硫雖然是固體,但它在燃燒時先熔化進而揮發成硫蒸氣,所以,它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微弱的淡藍色,在氧氣中為明亮藍紫色火焰。固體物質,如木炭、鐵絲、鎂帶等燃燒,分別為發白光,火星四射,耀眼強光。 「霧」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如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遇水蒸氣結合成鹽酸小液滴,在空氣中形成酸霧。「煙」是指固體小顆粒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如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大量的、濃厚的「白煙」,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小顆粒聚集而成的。 ③對於實驗現象的觀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化學實驗現象五彩繽紛,多種多樣,有的現象十分突出而明顯,有些轉瞬即逝,而有些隱蔽不易察覺,觀察時注意抓住反應變化本質的現象。如何才能抓住反應本質的現象呢?為此,實驗前要仔細研究實驗目的、過程,確定觀察現象的重點。 例如,在實驗驗證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時,重點觀察物質是否發生了改變,有否不同於原物質的新物質生成,才是觀察的重點。如將鎂條剪短,說明只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它仍保持了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和富於彈性。但是,把鎂條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後,產生了耀眼的白光,冒煙,反應劇烈且放熱,熄滅後生成了白色粉末。這一系列的實驗現象,重點即是生成了不同於原來鎂帶的白色固體物質,這是一種新物質,這才是觀察的重點,白色固體物質無論從光澤、狀態及彈性等方面都不同於原來的鎂條,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而發生反應時出現的白光、放熱,則是伴隨化學變化的現象,不是判斷物質變化的本質現象。 ④觀察現象要深化,要思考,力求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每次實驗後要將觀察到的現象給綜合加以分析,認真思考找到原因進行對比、推理、判斷,然後得出結論,以求對事物深入了解和認識,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對化學學習中出現的概念、原理、定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 ⑤正確地記錄和准確描述實驗現象。例如:鋅和稀硫酸反應,正確的實驗現象描述如下:試管內有大量氣泡產生,鋅粒逐漸變小,用手握試管感到有些發熱。錯誤的描述說成:「試管內有氫氣產生」。眼睛只能看到氣泡,至於氣泡是什麼氣體,眼睛是分辨不出的。又如: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鹽酸溶液,正確的描述應為「溶液變紅」或說「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而不能說「鹽酸變紅」。

化學實驗考試應對策略
一、實驗裝置方面的應對

對於實驗裝置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審題和應答。

1、反應裝置部分:主要從選用的儀器是否符合試劑的狀態,是塊狀固體或是粉末狀固體;溶液試劑的濃度和試劑用量;是否恰當選用的儀器能否加熱;選用的儀器的裝配是否恰當等方面考慮。例如:在啟普發生器里的固體物質應塊狀且難溶於水。燒瓶、錐形瓶等可以加熱但還應墊石棉網。試管內盛固體加熱時,應管口略低於底部。用MnO2作氧化劑制Cl2時應選濃鹽酸;除長頸漏斗外,導氣管在反應儀器中應盡量短些等。

2、除雜部分,主要從選用試劑是否恰當;濃度是否恰當;連接的順序是否正確;進出導氣管的長短是否正確。例如:除去CO2中的HCl應選飽和NaHCO3而不宜選飽和Na2CO3;除去空氣中的CO2等酸性氣體應選濃NaOH溶液而不宜選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中的SO2應選溴水而不宜選品紅溶液;除去NH3中的水蒸氣應選鹼石灰而不宜選用濃H2SO4;除去SO2中的SO3應選98.3%的濃H2SO4,而不宜選用H2O。除雜的進氣管一定要伸入試液中才能除去雜質,若在試液上面,既難除去雜質,還會把試液從另一導管壓出。連接乾燥管一定要從大口端進從小口出,才能保證除H2O效率最高;在利用加熱裝置除雜時,通入的混合氣必須先乾燥,但一般乾燥裝置都應連在除雜的末端。

3、收集裝置部分;應從收集的方式是否恰當,採用排液法收集氣體時所選液體和濃度是否恰當;選用收集的氣體是否符合實際要求;是否構成了一個全封閉系統,有否產生爆炸的危險。例如,收集NH3應採用向下排氣法且不宜採用排水法收集;收集Cl2若採用排液法應選飽和食鹽水而不宜選其它飽和氯化物溶液;而收集NO應採用排水法而不能採用向上排空氣法;若收集的氣體又需作其它實驗所用時,可以採用一種可壓縮容器收集,如軟質塑料瓶,橡皮氣球等。

4、尾氣處理部分,應從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會產生倒吸。例如,處理Cl2應選濃NaOH溶液,處理HCl應連一個倒放的漏斗,處理NO2應選濃NaOH溶液,而處理CO一般採用燃燒。

二、試劑保存方面的應對

1、外界條件方面的影響:應從陽光、O2、水蒸氣、CO2等多方面考慮。可以採取棕色的試劑瓶避光;可以採用密封或液封法(水封、油封、蠟封)保存;例如:氯水、AgNO3溶液、濃HNO3等應選擇棕色試劑瓶;Na等活潑金屬應採用礦物油封保存,而P4應用水封保存,而P2O5、無水AlCl3等應採用蠟封保存;無水Ca�Cl2、濃H2SO4、濃H3PO4應採用密封保存,且取用後立即加蓋。

2、選用試劑瓶的材質:應從玻璃質、塑料質、陶質、金屬質等方面。

例如:一般試劑都可以選擇玻璃材質試劑瓶,但氫氟酸和NaF等氟的鹽溶液不能選用玻璃質試劑瓶,而應選擇特種塑料瓶;工業上常採用盛量大,且相對比玻璃不易破碎且成本低的陶質容器盛裝濃H2SO4和濃鹽酸等。工業上還採用鐵質容器盛裝不易反應的物質,如濃NaOH溶液、濃H2SO4、濃HNO3等。

3、選用試劑瓶蓋的要求:應從橡膠的成份和可能發生的反應;試液與玻璃微弱應的產物的作用方面。

例如:盛裝酸和鹵素單質不能採用橡膠塞,因橡膠能與這些物質發生加成和取代反應而變質和老化。盛裝強鹼溶液或水解鹼性較強的物質不能選用磨口玻璃塞,因玻璃中的SiO2會與鹼反應產生礦物膠—Na2SiO3,會將瓶塞和瓶口粘住、不便開啟,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等。

4、其它特殊儀器的考慮:不能用容量瓶保存溶液。膠頭滴瓶保存試液時,不能保存,能與橡膠反應且易揮發的物質。例如:不能用膠頭滴瓶保存濃溴水、濃HNO3等。

5、試劑的危險性也應考慮: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試劑應專人、專櫥保管。

三、物質的鑒別應對

嚴格地說應分為鑒別和區別兩類,不過中學階段一般都是以區別為主,只有少數屬於鑒別。

這類題目審題時首先看清要求,是只允許使用一種試劑還是可以任意選用;是不用其它試劑,還是可以用其它試劑;是用一種條件,還是可以用多種條件。

例如:鑒別Na2S、Na2SO2、Na2SiO3隻允許使用一種試劑,這里只是陰離子不同,當然一般可從產生沉澱和放出氣體去考慮,若加入一種常見沉澱劑AgNO3或BaCl2便難於區分,所以應加一種提供較多H+的酸性溶液,但又不能加強氧化性的酸,因其中Na2S和Na2SO3又具有強還原性,所以,可以採用加稀鹽酸或稀H2SO4進行鑒別。

又如,區分四種固體粉末CaCO3、CaSO4、Na2CO3、Na2SO4沒有限制一種試劑,因此可以先用H2O作試劑,利用溶解度的大小分成兩組。然後再用稀鹽酸可將溶解度小的CaCO3和CaSO4中的CaCO3區分出來,同時也可以將溶解度大的Na2CO3和Na2SO4中的Na2CO3區分出來。

又如,只選一種試劑將NH4Cl、Na2SO4、(NH4)2SO4、NaCl四種溶液區分開來,本題四物質中有相互相同的陽離子或陰離子,所以,只考慮選用試劑中某一種成分離子起作用是不行的,必須使選用試劑中的兩種成分離子分別起作用才有可能,同時不要忘記有些現象的發生,還需一定的外界條件。本題從NH+4和SO2-4的特殊性出發,應選用Ba(OH)2作試劑並需採用加熱才可能區分出不同情況。

四、物質的分離應對

物質的分離是一個十分廣闊的范圍,且根據要求含有不同等級。作為中學要求,只需考慮選擇恰當的方法和力爭達到純度較高就可以了。

可根據分離的是固液混合物,固固混合物還是液液混合物等,應採用的有過濾、滲析、蒸發、分液、分餾等不同方法。值得提醒同學們的是:過濾若需晶體一定應用適量蒸餾水洗滌2—3次;若需濾液一定要經過再過濾至濾液澄清。若採用加熱法分離固固混合物,要從需要和環境保護兩方面考慮,應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且必要時應回收分離物。用分液法分離液體時,有時與萃取是聯系在一起的,因些要注意萃取劑的正確選用,分液時的正確操作。常被忽略的還有,有時應反復操作才能萃取徹底,必要時還應考慮萃取劑的回收再利用。

五、定量實驗的應對

定量實驗近年來考查比例有所增大,它既可以考查有關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可以考查學生的求實精神。在這方面同學們不僅應注意儀器的正確清洗、稱量試劑的正確操作,還應作好記錄,且應重復幾次求平均值。至於如何判定誤差的大小這並不是難事,只要注意誤差的產生是使有效成分增多或無效成分減少便是偏高,反之便是偏小。

例如:配製溶液時,若砝碼有污染,溶解液未降至室溫時定容,定容時俯視讀數等都會使配製濃度高於應配濃度;若物品和砝碼盤顛倒了,溶解未升至室溫,未洗滌燒杯內壁,定容時採用仰視讀數等便會便配製濃度低於應配濃度。

六、實驗設計的應對

在實驗設計方面主要考查、實驗的可行性即反應原理是否正確,反應所需條件是否能夠達到;實驗的有效率,即原材料取得的難易,實驗中有效物質的分離難易和產率的高低。實驗副產物對環境的影響,即是否盡量少或不產生污染源或採用了有效的方法處理了污染物。

遇到這類題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題目的要求,看在原料上是否有限制,包括原料的選擇和轉換,還要看在方法上是否有限制。因此一般要選擇易得價廉的原材料;條件盡可能低易達到;注意有效成份的凈化分離容易,盡可能做到原料的綜合利用;必須考慮有害成分的處理。

七、跨學科實驗應對

主要是一些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實驗,例如有關電解電鍍的實驗,有關控溫和冷凝方面的實驗;有關分子極性方面的實驗,有關膠體的特性的實驗等。

這些實驗,注意電極的連接和劃分,准確區分電子流動的方向就可以確定電極產物,當然必須同時結合化學知識才可能不出差錯。在化學中常常考慮的是電子流動的方向,而物理中卻一般是考慮電流方向。控溫嚴格時可採用專門的物理儀器,而可在—定量范圍內變動的也可以採用化學中的水浴、油浴、砂浴進行控溫。若採用冷凝器降溫,一定要使最後分離的被冷卻物接觸到降溫源的最低溫度部分。

以上這些只是一部分,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講得十分詳細。只要我們記住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認真對待,定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㈧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方法。

科學探究過程。科學探究是一種過程,有一定的活動程序或階段。盡管科學有許多門類,科學家都有各自的研究領域,不同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途徑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因而不存在統一的研究模式,但無論他們從事哪一門類或哪一領域的研究,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都要大體上經過這樣一些類似的活動過程或階段:形成問題,建立假設,制定研究方案,檢驗假設,作出結論。正是上述這些活動過程構成了被稱為「探究」的科學過程,進而也成為判斷某種活動是否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依據。探究學習是探究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最早提出了探究性學習(Inquiry Learning),他認為探究學習是兒童通過自主地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時形成認識自然的基礎——科學概念,進而培養探索世界的積極態度的學習活動。對於探究過程,施瓦布提出了五個階段:(1)明確問題;(2)收集適合問題解決的資料;(3)提出假說;(4)驗證假說;(5)導出結論。施瓦布等人的實驗探究教學思想,過分強調學生像「小科學家」那樣進行探究、發現,忽視教師在探究過程中的作用。

㈨ 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題技巧初中有哪些

化學實驗題是化學考試中一種重要的題型,我整理了一些探究題的解題技巧。

創新類探究試題

創新類探究試題涉及提出問題、作出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以探究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測試考生解決化學問題的思路、過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創新類試題一般步驟是:

首先,要能根據題干背景材料提出問題,聯想到相對應的化學知識。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設時,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學依據,要從化學的視角作出科學的猜想或假設。

第三,設計探究(實驗)方案,要圍繞尋找特徵反應作為論證(肯定或否定)的依據,同時應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

第四,對探究問題作出解釋與結論時,要通過實驗、觀察等多種手段獲取事實和證據。或通過查閱資料獲取的信息,以事實為依據,應用化學原理進行分析推理,不能隨意編造,牽強附會。

最後,從反應原理是否正確、實驗方案是否完善、探究過程是否合理以及經濟效益、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對探究方案或過程進行反思與評價。

抓好基礎

化學實驗探究題看似文字繁多,牽涉的化學知識廣,表面看來高深莫測,實際上它都是以化學實驗為載體,考查化學基礎知識。所以,首先必須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礎知識。

1、掌握重要物質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硫酸銅晶體。

(4)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5)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等(含Cu2+)。

2、了解常見氣體、離子的檢驗

(1)O2: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H2O:通過無水硫酸銅→白色固體變藍。

(4)CO2-3: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5)Cl-: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澱。

(6)SO-24: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澱。

重視過程

1、讀題需認真,找出探究內容

實驗探究題的題目一般都比較長,學生往往耐心不夠,讀題不仔細,出現「讀一題,做一題」「讀到後面,前面的內容又忘了」等現象,嚴重影響答題質量。

因此,學生答題時一定要通讀全題,找出需要探究的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心裡有數,避免答題的盲目性。

2、審題應仔細,提取有用信息

在認真通讀全題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細審題,找出題中的關鍵字、詞、重要現象,提煉出有用的信息,為順利作答奠定基礎。

例,某包裝盒裡有一包白色物質,上面寫著「生石灰乾燥劑」字樣。一段時間後,某同學發現塊狀固體變成了粉末。

以上是我整理的實驗探究題的解題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初中做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