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引入初中化學

如何引入初中化學

發布時間:2023-03-02 20:45:32

1. 淺談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幾點做法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初中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常聽有的老師說課上這些題都講過,一考還是不會,真氣人。有的知識雖然老師講過了,但一些孩子只能掌握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於有些孩子一點也沒掌握。針對以上情況我嘗試了一些辦法,效果較好的有以下幾點,僅供大家參考。

(一)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等於找到了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打開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大門。在教學中如果只是強制學生去記憶那些枯燥無味的、難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學用語,學生就會感到很厭煩。如果通過娛樂的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使枯燥無味的、難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學用語編成順口溜,歌曲讓學生去記憶,這樣不僅使難度降低,記憶量增大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筆者在學習《鹽》時,我就結合學生對周傑倫的至愛,將其《青花瓷》進行了改編,既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青花瓷之金屬離子

色藍絮狀的沉澱躍然試管底

銅離子遇氫氧根再也不分離

當溶液呈金黃色因為鐵三價

淺綠色二價亞鐵把人迷……

又如:當筆者給學生上講解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基本操作時,就用:「茶莊定點收利息」給學生編個用茶莊作為定點來收取利息的合情合理的小故事,再給學生講「茶莊定點收利息」的引申義為「查裝定點收離熄」,是用排水法製取氣體的基本操作的概括。「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把葯品裝進大試管,「定」:把裝置固定在鐵架台上,「點」:點燃酒精燈加熱,「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離」:把導管從水槽里取出,「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例如:在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的實驗中,通過分析得知:實驗開始時先通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後再加熱,目的是防止點燃時一氧化碳不純,引起爆炸;實驗結束之後先熄滅酒精燈,等試管冷卻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金屬再次被氧化。筆者就為學生做了形象的比喻「一氧化碳:先來後走,酒精燈:遲到早退」以便記憶通過這樣的歌曲或順口溜,學生就會在娛樂中接受枯燥無味的、難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學用語。

(二)規范化學教學語言的准確和精煉,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每個化學概念、化學用語都有確切的含義,每個定義、定律都有確定的條件,因此,教師的課堂語言務必清楚、准確,要有字斟句酌的細功。為了深刻領會概念之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之嚴密性和准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之錯誤,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嚴密之邏輯思維習慣。

「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這句話是否正確?很多學生認為是正確的,單質的定義中一直強調「一種元素」組成。的確如此,相對於化合物的定義,我們強調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但是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概念中之「純凈物」三個字十分重要的。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然後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之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例如金剛石、石墨之混合物,雖然她們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但是他們是混合物而不屬於單質。

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之概念進行剖析、講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之理解和掌握。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之一大難點,不僅定義之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之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於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筆者將其定義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一條件:一定溫度下;二標准:100g溶劑(一般指水);三溶液狀態:飽和狀態;四單位:質量g。概念四要素,缺一不可。【1】

(三)將凌亂的知識高度概括,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把復雜的凌亂的知識用自己精練的語句高度的把它概括起來,這樣自然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如在對酸鹼鹽除雜專題進行處理時,首先筆者將中考常考的離子進行了整理,繪制出不共存離子表[見附表1]。參照不共存離子表將除雜概括為解題兩步走。如常見的:NaCl中含有少量的Na2CO3,解題步驟(兩步走):

1、找雜質中關鍵離子,聯想其不共存離子。

何謂關鍵離子,就是與原溶液中不一樣的離子。本題雜質中關鍵離子是CO32-,根據不共存離子表聯想到它的不共存離子有Ba2+、Ca2+、H+。

2、在原溶液中找另一半。

CO32-的不共存離子全是陽離子,要形成化合物還缺陰離子,為了不引入新雜質,我們通常到原溶液中尋找另一半即陰離子,本題的另一半則是Cl-。

通過除雜兩步走,我們可以輕而一舉找到除去NaCl里混有少量Na2CO3的方法是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稀鹽酸。

選擇題通常會給出你四個答案,讓你選擇。對於除雜的選擇題,筆者建議我的學生直接將選項帶入看是否符合除雜三原則即:1)與雜質反應。2)與原溶液不反應,3)不引入新雜質(能與原溶液分離的雜質除外)。

(四)藉助課件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課件輔助教學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集合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功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使學生更直觀、生動的看到一些較難的理論知識。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學中,由於分子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學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較為困難的。利用課件輔助教學,把學生帶入微觀世界,認識分子的客觀存在,使抽象變為直觀,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又如在講解氣體的檢驗和除雜時,由於實驗儀器較多,不便在課堂上將儀器擺出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為此,筆者製作了相關的flash課件,讓學生在電腦上自己動手連接儀器,增加其形象性,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 怎樣教好初中化學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3. 如何利用新聞材料進行化學課堂導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又是一門美妙的藝術。許多學生對其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如今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化學課堂上,要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的導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我將談談我的導入方法。
1.直觀導入法。
直觀導入就是教師通過實物、圖片、圖表、模型或幻燈片的形式來導入新課,這一導入是建立在直觀的基礎上,既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可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講到電解池一課時,教師向大家展示一款精美的手機,「手機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大家看我手裡這款手機,銀白色的金屬機身,一看就很有質感,有一種典雅高貴的品質。那麼大家可知道,這么有質感的機身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你將得到答案。」手機,現在的學生們幾乎人手一部,是學生熟悉的物品,但是學生並不了解手機的金屬外殼是通過電鍍製造出來。教師通過展示手機,簡單明了,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學生,激發同學思考,從而很自然的過渡到電解池內容的學習。
2.實驗導入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用科學實驗也是化學課堂導入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實驗導入」就是指運用科學實驗導入新課,利用實驗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願望,使學生獲得課題意識,明確學習目的,動員必要的已有經驗和認識,進入探究與學習的狀態。探究式教學是現代教育的新方法,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以探究思維能力為核心發展起來的。質疑、引趣、爭辯等是引發學生進行探究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師應根據需要在探究教學活動中靈活掌握,恰當引導,以達到引發學生探究思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講到《氨和銨鹽》一節時,可以在新課前做一個「空瓶生白煙」的實驗。其實,就是事先收集好的一瓶HCL氣體和一瓶NH3氣體,打開兩瓶塞,立刻將裝有HCL的集氣瓶倒過來,緊扣在裝有NH3的集氣瓶上,口對口後,學生立刻觀察到瓶中出現了大量白煙的現象,不禁會想「白煙」到底是什麼呢?急於弄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帶著這樣的問題再進入氨氣的學習,學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當然教師在後面講到氨氣和酸反應這條性質時,還要呼應一下開始做的「空瓶生白煙」實驗,使問題得到完滿的解決。
3.舊知識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舊知識導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鞏固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為新的知識的講授作好鋪墊。通過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從已有的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學的知識,教授新課的效果也就更好了。例如,在學習氨氣的制備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回憶初中學過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總結出氣體製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①化學反應原理;②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所制備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③驗證製得的氣體就是所要製取的氣體。接下來,我們就運用上面所總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共同探討氨氣的實驗室製法,並讓同學畫出整套制備氨氣的實驗裝置。這樣不會使學生覺得新知識的出現很突兀,讓課堂有的放矢。教師可以在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知識或已有的經驗,新舊聯系,承上啟下,以舊引新,自然地導入新課。
4.利用熱門話題、新聞事件導入。
在化學教學中,從一個驚異事件或現象開始教學,會使學生充滿探究的慾望。低碳經濟、能源危機、新材料、新科學等熱門話題既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學生關心的話題,以此作為導入可以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時事、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例如,在講到《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一節時,我以介紹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科學家、有著「光纖之父」美稱的高錕博士在光纖研究方面的偉大成就導入課堂,諾貝爾獎是科學界一年的大事,而獲獎的又是一位華裔科學家,這種愛國情結自然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加上這節課的內容和高錕博士取得成就的領域又是如此接近,這就讓學生更加迫切想知道:能讓高錕博士獲得代表科學界至高無上榮譽----諾貝爾獎的「光纖」,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在實際教學中,巧妙應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話題導入課堂,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5.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指教師講述一個故事或者預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對將要學到的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為接下來的教學作更好的鋪墊。例如,在化學與生活「維生素C的作用」一節的教學中,我為學生講述了一個科學家的探險故事:「幾百年前,遠洋輪船上沒有冷藏設備,船員們只能吃麵包、餅干、鹹肉等食物,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吃不上新鮮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間船員們經常病倒,症狀是臉色暗黑、牙齦不斷滲血、渾身出現青斑,許多船員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險家哥倫布的船隊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員患上這種病。患病的船員留在了途經的一個荒島上,他們採摘了紅紅綠綠的野果調節口味並用以充飢。過了幾日,奇跡出現了,這些船員不但沒有死去,反而恢復了健康。同學們知道這些船員患了什麼病嗎?野果為什麼能夠使他們的身體恢復健康?」上述教學情景的設計,引起學生對野果成分的好奇,引導學生對維生素C的結構、功能及對人體健康有何益處探究的好奇心。從故事或其他途徑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認知好奇心,而學生的認知好奇心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會產生學習的內部動機。當然,作為課堂導入的故事首先必須和課堂內容相關,同時要求教師的語言講求藝術性,生動活潑,簡練,避免冗長拖沓。只有這樣,才會在實際教學中取得應有的效果。

4. 如何讓生活常識走進初中化學課堂

化學知識來源於社會生活,在教學中充分抓住化學知識與社會的聯系,對學生學好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學習化學,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化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體現新課程標准對化學教學的要求;使學生從化學角度逐漸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社會現象
一、化學教學面向學生生活的理論依據
1、生活經驗知識的存在形式
教材是課程的物化形式,是師生開展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知識以物化形式和心理形式兩種方式存在,物化形式的知識存儲於書本等媒介之中,屬於人類共同的經驗;心理形式的知識存儲於個體頭腦之中,屬於個體經驗。這兩種知識形式是有機結合,而非機械的疊加。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設計中所隱含的知識往往是強調知識的物化一面,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往往更關注知識內容的選擇、知識的邏輯體系和系統性,而對學生的個體體驗和心理水平的關注不夠,忽略了知識的個體性特徵和價值屬性。現代知識觀的轉變,要求教學設計體現以人為本,對學生情感體驗的真切思考和充分尊重,體現對人性的追求。
對於教師而言,根本任務就是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重新創造和恢復知識的活力。課程和教材作為一個事先設計的情境,知識就是其中的一個要素,必須將知識納入一定的情境中。知識的情境化不僅是使知識走向生命化的前提與途徑,而且是學生在與知識對話中享有自由的根本保證。教學設計應具有一種主動走向學生、向學生靠近的姿態與傾向,不能只是靜靜地站在遠處等候學生的靠近。要實現知識的活化和生命化,精心設計必須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要消除知識的冷漠外殼,破除知識的邊界,為學生進入知識並與知識對話鋪設多樣的路徑,具備將知識與學習者捲入其中的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課堂的設計中更加突出知識的心理形式一面,提高其親和力,盡可能通過恰當的設計方式來消除知識對於學生的控制,形成知識與學生之間的對話。
2、生活經驗的教學理論設計
學習准備是指學習者在從事新的學習時,他的原有知識水平和原有心理發展的適應性。學習可分為認知、運動技能和態度的學習,學習准備也可以這樣劃分,學習者原來具有的學習准備狀態。教學目標是目的地,學習者的起點能力是教學的出發點,起點能力一般是指學習者對從事科學的學習已具備的有關知識、技能的基礎,以及對有關內容的認識與態度。對教師而言又是教學的起點。
學習者的起點能力的分析與學習內容的分析密切相關,如果忽視對學習者起點能力的分析,學習內容的確定就會脫離學習者的實際。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因此,比較准確的確定學習者的起點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豐富的。學習化學前,學生對化學現象及事實已經形成了大量的感知和表象,同時形成了大量的等待探求和解釋的化學問題,這些問題將使學習者對自然現象產生進一步的、有目的的觀察與思考,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在化學教學設計中,要善於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作為認識抽象概念的基礎,引導學生的抽象思維逐漸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的初步探究
1、教學情境生活化
學習情境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新舊知識經驗的作用,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作用過程,也就是學生與特定情境之間互動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協作、交流和意義構建的重要環節。設置有效的學習情境要以富有直觀性、啟迪性、現實性、開放性和發展性為原則。以培養學生具有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以實際應用為宗旨,關注學生的發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構建有價值的相關聯的知識,體會學科與自然、社會、人類生活的聯系,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最終能使學生自學自勵,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責任,形成持久的優良學習品質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意識。現以化學教學為例談談我對教學情境生活化的初步認識:
(1)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創設學習情境
教學中要善於用各種教學直觀手段,找出與教材內容的最佳切入點,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實、生活情景素材進行加工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境素材作為課堂情境。如使用生活展觀、實物展示、演示實驗,新聞媒體、電視錄像等方式刺激學生的感知器官,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驚喜和感嘆中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有利於學以致用。
如對於水及常見溶液的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關於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師一方面應了解學生已有的有關溶液的知識,盡量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引導學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學概念轉化。此時,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以獲得情感體驗為目的,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矛盾點亮學生質疑的火花,以疑入境、以問為境。
教學中要善於設障和立疑,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時時處於有疑難問題可思,有各種矛盾待解的境地,從而促使他們聯想比較,運用已學知識去探求和解決遇到的各種新問題。
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一課時,教師在准備好的金屬器皿中點燃一定量的酒精並問問學生如何將火熄滅?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用水來滅火,可當他們嘗試後,發現水不一定能滅火。當有了這一矛盾沖突時,教師再用濕的抹布將火蓋滅,由此物質燃燒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這一思維的火花也被點燃,接下來的內容學生將圍繞這一問題進一步展開。
又如在在分子的性質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1+1=?這一學生再熟悉不過的數學問題,可是接下來,在用酒精與水的混合實驗中,1ml水+1ml酒精<2ml。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出於學生意料之外,教師讓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各種猜想,然後通過學習課外或小組研討去尋找答案,從而得出分子間有間隔的結論。
(3)利用小故事、日常社會生活中的事例等創設教學情景。
如在講第八單元課題 1《金屬材料》的時候就可以講這兩個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在 1912年,英國斯科特探險隊的船隻,在去南極的途中,因天氣十分寒冷,可是用於取暖的煤油卻漏光了,以致探險隊員全部凍死在南極冰原。原來裝煤油的鐵桶是用錫焊接的,而錫卻莫名其妙地化為了灰塵。1867年冬天,俄國彼得堡海軍倉庫的大批錫磚,一夜之間不翼而飛,留下了泥土一樣的灰色粉末。 通過這兩個短小而精緻的歷史故事,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知識建構理論認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學習不僅是知識由外向內的轉移和傳遞,而且是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經驗的相互作用,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收集一些有關生活的教學資料,在教學時要認真分析教材,創設生活情景,將問題巧妙的設計到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學有情趣、學有所得。
2、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即生活,生活世界成為課程的內容。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論述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解題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學情分析;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學生的實踐;學生的創新意識沒有得到培養,創新能力也就沒有得到提高。事實上,教學的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教學活動內容應紮根於現實生活,對生活的意義進行探尋,對人生進行有意義的指導,使自然生命體在體驗存在、體驗生活、體驗生命中達到對人生意義的感悟與領會。也就是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聯系生活事例,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充滿了化學知識。廚房裡、餐桌上、洗衣盆邊、建築工地旁,甚至是在廢品回收站,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會提出形形色色的化學問題。例如:菜刀、鋤頭在潮濕的空氣中為什麼會生銹?蠟燭燃燒有何現象?蠟燭熄滅時產生的白煙和黑煙分別是什麼?如何證明?為什麼有的鐵制容器(如水龍頭)要鍍鉻?若是鍍金會怎麼樣?你身邊發生過那些污染?老師還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去看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在接觸和觀察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同時將環保教育融人其中,提倡保護環直觀的現象,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很快地進人學習狀態,積極地開動腦筋去聯想並解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
(2)將化學實驗教學與生活聯系,對生活資源進行實驗開發。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實驗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方法。如在課堂學習了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後,教師再讓學生用事先從家裡帶來的蘇打與食醋進行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與前者對比其產物和反應速度。然後,布置給學生一個簡單家庭實驗補鈣的偏方即是:用雞蛋皮泡醋。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反應就在身邊,也使學生理解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促使學生深刻地思考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去。
(3)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如:為了增強市民環保意識,變廢為寶,政府部門率先在城市實行垃圾分類回收。通常,綠色箱用來裝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黃色箱用來裝不可回收垃圾。大家思考一下,能放人綠色箱的垃圾有哪些?該放人黃色箱的垃圾又有哪些?講到空氣的成分及氧氣和氮氣的性質時,讓同學們思考生活中拔火罐的原理。燈泡里的氣體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大家喜歡吃的土豆片包裝里裝有什麼氣體?作用又是什麼?讓學生了解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認識人類影響環境的性質和含義,從中培養學生愛擴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在講到農葯和化肥時,要講清農葯和化肥的使用,對農業的高產豐收產生重要的作用,又要強調農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會導致地土壤退化及水、大氣和環境污染的問題。講到合成材料,介紹三大合成材料的應用與發展,推動了其它行業的進步,在大大的方便了人類的生活,同時合成材料廢棄物的急劇增加也帶來了環境問題,現在的白色污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當學到碳及其化合物這一課題時,在講過二氧化碳的一般性質後,就可以介紹濕室效應及其危害,那麼,如何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呢?可讓學生思考、討論後,再看二氧化碳的循環示意圖,此時,保護森林資源、綠化荒山的意義就不言自明了。再如講到愛惜水資源課題時,要介紹我國每年排入江和湖泊的有害有毒物質總量,據有關部門統計在13萬噸以上,這些污染使我國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1.5億人口的飲用水未達到衛生標准,引導並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的污染。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列舉歷史上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如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慘案等等,使學生在震驚之後感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3、作用布置生活化
學生學習化學就是要應用到社會社會生活實踐中,因此,課外作業不應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生作業應該由封閉走向開放,由獨立完成走向協同合作,由題海走向求精、求活,應該具有個性化、活動化、生活化。因為生活世界是生動的,作業與生活世界緊密聯系,從而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與價值,增強學習化學知識和技能的信心與動力。例如,在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之後,就可以布置作業,引導學生把自己經常食用的食物進行歸類,讓學生收集有關食物營養成分的資料,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如果家裡有肥胖者,在平時的飲食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家裡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飲食要注意哪些?家裡有脂肪肝的人,其飲食又有注意哪些問題呢?等等。
總之,將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既擴大了學生知識面,讓學生用書本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慢慢的也就會主動地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同時他們也逐步將化學知識與最新科技相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採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恆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採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分散教學,宜採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迴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採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新教材編入的「常識性介紹」及「選學」內容,語言敘述豐富有趣,學生願讀、易懂,且常常以形象逼真科學的圖表描繪。這些內容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果把這些內容同以往教學一樣放在課堂上由教師講,既造成教學課時上的緊張,又發揮不了教材特點,因此,在教學上也要靈活處理,採用詳講與學生自學,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既能解決課時緊張的矛盾,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 初中化學 化學式與 化合價 課時 用什麼引入課堂

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多媒體導入法、直觀導入法、歌曲、音樂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問題導入法、自由談話式導入法、情景劇表演導入法、講故事導入法、直接導入法、情境導入法、懸念導入法

7. 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厭惡老師,自然就談不到對老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所以,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一環。
首先,我要求自己要轉變觀念,在教學中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不歧視,不放棄,經常找他們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上的困難,耐心的傾聽他們的觀點和意見,發現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用愛心喚起他們學好化學的信心。
其次,我在班內按學習層次分成幾個小組,在探究實驗和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協作完成探究活動,讓學困生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和老師的關愛,從而產生學習化學的動力。「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學生知道你是真誠的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才會向你敞開。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會激發起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對化學知識的積極探索和對科學的執著追求,讓每個學生的思維在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優化課堂教學
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高效率的聽課狀態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精心的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時刻注意強化學習動機,使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導入新課,就是激發學習興趣的第一關。好的導入方法,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產生巨大的求知慾望。19世紀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說:「保持和重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在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的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如緒言課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系統化學知識的前奏,要認識化學學習價值,增強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為學好化學打下基礎。我運用「實驗導入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以「魔棒點燈」、「白紙變字」、「燒不壞的手帕」等幾個小實驗引入,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很容易就產生學習積極性。在「燃燒和滅火」一節里,我用「情境導入法」引入,先電腦播放原始社會人們鑽木取火的圖片,介紹火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巨大意義,再播放某火災現場火光沖天,救援人員救火的視頻,然後提出問題:「我們要想用火給人類造福,減少火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該掌握哪些化學知識呢?」,學生在積極的思考中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生探究活動中,適時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也能起到激發興趣,培養發散思維的作用。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思想。在「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一節里,學生通過探究活動選出了製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裝置後,我提問:「如果我們想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該怎麼辦?」,先展示啟普發生器,簡介其原理,再讓同學們用實驗台上提供的儀器和葯品來研製自己的發生裝置,並在小組間交流展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和創造的樂趣,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樣,在結束教學時,也要注意讓學生產生「言猶盡而意無窮」之感,或自行小結本節課要點,或留下問題讓其思考探究,以鞏固知識,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三 、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漸彰顯其獨特的優勢。它為化學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教學空間和更靈活的教學方式,也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提供了平台,在實施新課程教學目標中起到重要作用。多媒體教學能帶給學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從而改變傳統教學手段的單一和枯燥,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習興趣。化學內容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微觀粒子在化學反應中的運動情景,通過電腦展示圖片,Flash課件等可以讓學生看到分子的再分和原子的重新組合,增進對化學反應本質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表象,突破知識難點。還有些具有危險性,實驗室無法完成的實驗可以用電腦模擬,避免知識的死記硬背,有力的補充了常規教學手段的不足。特別是網際網路上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讓學生可以匯集多方面的信息材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當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不能取代必要的演示實驗和學生探究實驗,不能為了趕時髦,擺花架子而濫用,必須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只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才能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新課程標准把「過程與方法」作為重點實施目標之一,體現了指導學生學法的重要性。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只單方面強調教師教好,卻對學生如何學好,很少探討,使學生長期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困難境地,難以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挫傷,甚至出現學習分化而掉隊。當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不再局限於課本,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職能已經弱化。要順應時代要求,培養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新一代,就要教會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
對九年級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但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仍應經常指導他們,避免把其他學科中的學習方法照搬到化學學習中來,否則,容易出現「三分鍾熱度」現象,影響其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比如有些知識難記易忘,我讓同學們自己編制歌訣,然後通過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在此過程中,即記住了知識點,又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對於一些瑣碎知識點,指導學生通過對比、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形成知識系統,提高學習效率。根據「活動元」理論,設計小組探究活動,也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除課本學生探究實驗外,開展如「比比誰會學」的學習方法探究活動,讓學生代表談談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與同學們共享,即解決了個別學生的學習困難,又培養了學生與他人的合作精神。
另外,合理的評價方法也是使學生形成持續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以考試成績為單一標准評價學生的做法還需改變。相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會有更能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好的評價方法出現。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立足本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認真鑽研新教材新教法,做新課程改革的積極傳播者和參與者,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理念,才能不斷的發現激發學生興趣的好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才不是一句空話。

8.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過渡

一是做好知識上的銜接。

教師應熟悉初中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高考要作要求,例如:酸性鹼性氧化物的定義及分類、同素異形體;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完全解決,應在高中教學中拓寬和加深,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初中只是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斷,而高中是從化合價的升降角度來判斷。高中化學要對初中有關知識進行拓展、完善,開學初首先要復習並拓寬初中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化合價的概念及規律,原子結構中對電子的認識,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分類及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及應用,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及守恆法、差量法等常用的計算解題技巧,溶解度的概念等等。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能讓學生從更高層次上來准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銜接教學中同時還要把握好知識的深廣度,要選擇好教學切入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是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

很多同學學習初中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和簡單模仿,而學好高中化學,僅僅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高中化學學習要求學生學會分類、歸納、比較、推理、遷移等,要理解性地記憶知識,更加重視化學實驗,學會自己探究或小組合作,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獲取知識,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深刻的。從高一第一堂化學課起,教師要上好學法指導課,要指導學生要堅持課前預習,記預習筆記,答好預習思考題;專心聽課做好聽課筆記;課後及時復習並做好學習小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提高作業的正確率;學會單元的復習與整理,注意知識點的融會貫通。指導學生養成認真細致、字斟句酌閱讀教材的習慣,先課前預習,再課後細讀,既重視教材重點知識,也不忽視一些數據圖表及選學內容,如「拓展視野」、「資料卡」、「信息提示」等,因為這些有助於學生加深理解主要內容同時能拓寬知識面。

三是做好思維方式的銜接。

學生要把以前的「是什麼」的思維模式轉變為「為什麼」,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勇於解決問題;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課堅決不能「走神」,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這樣才能弄懂弄通每個知識點,從而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中化學有如下特點:①知識量明顯增大,且涉及多個模塊;②理論性明顯增強,高中學習對理解要求很高,不動一番腦子,就難以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③綜合性明顯加強,往往解決一個問題,還得應用其它學科的知識;④系統性明顯增強,高中教材的知識結構化升級;⑤能力要求明顯提高,要學會分析問題並能解決問題。如果上了高中,學生不注意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的創新,要將形象思維逐漸轉變為抽象思維,那就會使學習越學越困難。

9. 如何讓初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化學教學的過程

如何讓初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化學教學的過程
一、更新教育觀念
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掌握信息,二是具有運用知識的技能和技巧,三是善於創造性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半隻能達到第一、第二種程度,要在新課標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眼、耳、腦、手、口的全身心活動,才能使學生處於探索求知的狀態,才能在求知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想像和創造性的發展。義務教育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它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花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問題情景、研究途徑、樹立假說和誘導推理,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共同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探索結論。這樣才有望使學生發現、理解、掌握科學形成的過程。
二、改革教學策略
教無定法,教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靈活變化。一般說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提倡這樣幾種教法的運用:①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論大多編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容之中,是以鮮明的實驗事實引入揭示的。對於這樣的教學內容,要以探究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②提倡以「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化學新課標指出: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實驗,以增加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③提倡以「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精講、勤練的「講練結合法」。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復習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之後要安排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④提倡以自學為主的「導讀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類教材內容,可以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則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可讓學生演講、小結。
三、教給學習方法
要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參與的本領。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引導:①指導閱讀。學生如果不會閱讀,就開拓不了思維,也就無法順利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指導學生閱讀要做到:閱讀前,明確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閱讀後,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讓學生養成「非看書不可,看書非鑽研不可」的學習習慣。②啟發思考。善於思考才善於學習。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地去猜想。為了啟發學生的思考,應為學生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如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設問;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疑難點設問;對較難或較綜合的問題,用按認知層次分化知識點的方法從易到難步步深入地發問;對學生錯誤或不全面進行反問,不斷加大問題的思考力度等。③組織討論。討論是人們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間爭論,可使學生從中相互啟迪,提高思維的深刻性。如《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的教學,在學生進行探索性實驗後自然會提出:為什麼有許多不同的現象,這些宏觀現象與看不見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什麼關系等問題。教師可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有關內容,並進行鄰位間的討論,再把電子為什麼從活潑金屬流向不活潑金屬的關鍵性問題提到全班討論,讓他們在熱烈的氣氛中各抒己見,相互補充,得出結論。④歸納總結。歸納總結是對課本內容、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歸類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總結技能,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充分挖掘不同章節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所學的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構成一個動態的知識網路。

10. 初中化學第一節課應該怎麼講

先舉化學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引起同學們的興趣。

然後繼續深入,告訴同學們化學研究的對象和主要任務、人類對化學的認識過程。

同時需要幫助同學們學會如何區分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差異。

再告訴同學們化學學習的特點,這樣有利於學生找到學習化學的正確的方法。

最後,教會同學們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稱量和如何洗滌儀器。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化學(英語:Chemistry)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製法,以及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化學與工業、農業、日常生活、醫學、材料等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

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後產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質。化學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

傳統的化學常常都是關於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程。這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化學作用。

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於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並不涉及化學反應。

閱讀全文

與如何引入初中化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