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險化學品對人體會造成哪些傷害
主要表現在:
一、對血液系統的破壞
例如:苯、砷、鉛等,能引起貧血;苯、巰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現為皮膚、粘膜青紫等
二、對神經系統的破壞
可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周圍神經病、中毒性腦病等。
三、對消化系統的破壞
有毒物質對消化系統的損害很大。如:汞可致汞毒性口腔炎,氟可導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經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腸炎;鉛中毒,可有腹絞痛;黃磷、砷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質可致中毒性肝病。
四、對呼吸循環系統的破壞
有機溶劑中的苯、有機磷農葯以及某些刺激性氣體和窒息性氣體對心肌的損害,其表現為心慌、胸悶、心前區不適、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現的休克;長期接觸一氧化碳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化學致傷情況分類有哪幾類
(1)單純性化學灼傷,即僅化學性因素致傷者,包括:一種或一種以上化學物質所致的化學灼傷;以化學灼傷為主,合並一定程度的化學物質中毒。此類單純性化學灼傷,多見於化工生產中物料的跑、冒、滴、漏,以及化學物質在運輸、儲存、裝罐過程中所造成的濺染。
(2)復合性化學灼傷,即致傷因素中,化學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同時存在造成的復合性損傷。包括:熱力燒傷合並化學物質灼傷或中毒;機械性外傷合並化學灼傷或中毒。復合傷多發生在對帶壓力、帶熱化工設備進行安裝、檢修時或發生於化工生產中的爆炸性事故,或發生在消防隊員在化工車間的滅火過程中。
3. 化學實驗室的主要傷害類型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的主要傷害類型有:火災、爆炸、中毒、灼傷、觸電等。
2、物理危害性:惡劣的天氣如洪水、雷電等自然災害引起化學品的泄漏,發生化學反應等實驗室自身的條件簡陋,空間小,不能有效劃分安全區域。
一般儀器、設備、電能或高壓氣體鋼瓶所造成之直接危害,及儀器設備產生之噪音,有害光線所產生傷害。在實驗室中有許多地方存有潛在此類危害,如刀具、切割工具、跌落、背傷及由於儀器設備不良造成電的傷害,所以實驗操作前必須了解各項儀器操作使用說明,避免因操作不當而造成身體的傷害。
3、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是在生化實驗室或進行水質檢驗時,常有微生物、病毒、病菌,甚至昆蟲所引起之危害。
不論是學校還是企業內部的化學實驗室都建立有詳盡的安全准則,雖然化學實驗室存在很多危害因素,但如果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實驗室人員(學生)具有基本的安全常識和正確的操作方法,化學實驗室會更加安全。
4.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類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理化危險、健康危險、環境危險。
理化危險有爆炸物、易燃氣體、易燃氣溶膠、氧化性氣體、壓力下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自燃液體、自燃固體、自熱物質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氧化性液體、氧化性固體、有機過氧化物、金屬腐蝕劑。
健康危險有急性毒性、皮膚腐蝕/刺激、嚴重眼損傷/眼刺激、呼吸或皮膚過敏、生殖細胞致突變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異性靶器官系統毒性、吸入危險等。
環境危險有危害水生環境、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
應急要點: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5. 化學物品對人體的傷害
化學品究竟會對人體造成的害有
1、化學品活性與危險性許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質其活性都很強,活性越強的物質其危險性就越大。
2、危險化學品的燃燒性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均可能發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
3、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危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氣體、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4、危險化學品的毒性許多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人的肌體,當其在人體達到一定量時,便會引起肌體損傷,破壞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
5、腐蝕性強酸、強鹼等物質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發生破壞作用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後可引起炎症,甚至會造成死亡。
6、放射性放射性危險化學品可阻礙和傷害人體細胞活動機能並導致細胞死亡。
6. 引起化學灼傷的物資有哪些
(1)酸類,包括無機酸(硫酸、鉻酸、硝酸等)和有機酸(醋酸、草酸等);
(2)鹼類,包括無機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銨等)和有機鹼(乙醇胺、甲基胺等);
(3)某些元素單質及其鹽類,例如磷及磷鹽、銻及銻鹽、砷及砷鹽等;
(4)有機物,直鏈有機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環狀有機化合物,如氨基酚、高分子化合物等。
26.怎樣防治化學灼傷
化學灼傷的特點
化學灼傷與熱力燒傷有許多相同的改變,但化學灼傷又有化學致傷物所造成的特殊病理變化:
(1)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
(2)脂肪組織不斷溶解、破壞,損傷不斷向深層擴展,組織再生極為困難;
(3)破壞組織的膠體狀態和通透性,局部充血;
(4)破壞與麻痹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出現皮膚感覺麻木或痛覺過敏等;
(5)許多化學致傷物質可導致局部或全身性變態反應,如瀝青灼傷後出現的「光敏現象」;
(6)破壞酶系統或產生毒性物質,如鋅灼傷後產生的鋅蛋白可能引起「金屬鑄造熱」樣反應。
化學灼傷的防治
輕、中度化學灼傷應防治休克,一般不需輸液,可口服燒傷飲料,不伴顱腦損傷的傷員可給予鎮靜劑、止痛劑。局部進行創面清理,採取暴露療法或包紮療法,Ⅲ度創面自然脫痂或手術切痂植皮。
重度化學灼傷主要防止化學灼傷性休克,重視早期的血液動力學改變,維持電解質平衡和掌握液體需要量,休剋期間斷應用利尿劑,對呼吸道灼傷誘發的灼傷性休克,氣管切開,使用機械呼吸器,監測血氣指標。
灼傷感染是灼傷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可採用綜合治療措施:保護創面清潔,調整液體量,早期切痂、植皮,增強機體抗感染免疫能力,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並發症發生,重症患者送危重搶救病房監護治療。
此外,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可給予完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治療,對嚴重病例可進行同種類化學物質灼傷康復血清注射,可增強免疫能力,對大面積化學灼傷或呼吸道灼傷,給予高壓氧艙治療,可減少創面滲出,提高植皮成活率,使全身症狀和呼吸系統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7. 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主要有哪些
食品中的化學危害是指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危害。常見的化學性危害有重金屬、自然毒素、農用化學葯物、洗消劑及其他化學性危害。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可能對人體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過敏、影響身體發育、影響生育、致癌、致畸、致死等後果。具體分為:
1、重金屬:重金屬,如汞、鎘、鉛、砷等,均為對食品安全有危害的金屬元素。食品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於三個途徑: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工業三廢的污染;食品加工過程所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機械、管道、容器以及食品添加劑中含有毒金屬;作為食品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含高金屬的地質中吸取了有毒重金屬。
2、自然毒素:許多食品含有自然毒素,例如發芽的馬鈴薯(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毒素,可引起中毒或致人死亡;魚膽中含的5一a鯉醇,能損害人的肝腎和心腦,造成中毒和死亡;霉變甘蔗中含3一硝基丙醇,可致人死亡。自然毒素有的是食物本身就帶有,有的則是細菌或黴菌在食品中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
3、農用化學葯物:食品植物在種植生長過程中,使用了農葯殺蟲劑、除草劑、抗氧化劑、抗菌素、促生長素、抗霉劑以及消毒劑等,或畜禽魚等動物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葯物等,這些化學葯物都可能給食物帶來危害。世界各國對農用化學葯物的品種、使用范圍以及殘留量作了嚴格限制。例如歐盟規定,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蜂蜜中氯黴素的殘留不得超過0.1ng/mI。
4、洗消劑:洗消劑是一個常被忽視的食品安全危害。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使用非食品用的洗消劑,造成對食品及食品用具的污染;不按科學方法使用洗消劑,造成洗消劑在食品及用具中的殘留。例如,有些餐館使用洗衣粉清洗餐具、蔬菜或水果,造成洗衣粉中的有毒有害物毒,如增白劑等,對食品及餐具的污染。
5、濫用食品添加劑:包括食品添加劑的超劑量,超范圍使用等。
6、食品包裝材料、容器與設備:包括塑料、橡膠、塗料、陶瓷、搪瓷及其他材料帶來的危害。
7、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包括各種放射性同位素污染食品原料等造成的危害。魚類等水產品對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強的富集作用,因此需特別引起重視。
(7)化學性物質傷害包括哪些物質擴展閱讀:
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控制方法:
1、配方之前的控制:原材料的說明,賣主的證明/保證,現場檢查——確認。
2、使用之前的控制:審查使用化學試劑的目的,確保化學試劑的純度、分子式和標簽,控制化學試劑的添加量。
3、控制儲藏和管理條件:防止自然生成毒素。
4、登記加工中使用的所有化學製品:記錄使用情況,總結使用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化學危害
網路-食品安全危害
8. 對物體產生危害的的化學物質有哪些
1. 金屬為類金屬 常見的金屬和類金屬毒物有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 化合物等。 2. 刺激性氣體,最常見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氣、 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3.窒息性氣體,如氮氣、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 硝基苯的蒸氣、氰化氫、硫化氫等。4. 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 高熱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吸入後引起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常用的單體多數對人體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