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危險化學品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哪些
燃燒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蝕性、放射性等。
1、燃燒性: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中的可燃性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有機過氧化物等,在條件具備時均可能發生燃燒。
2、爆炸性: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危險化學品均可能由於其化學活性或易燃性引發爆炸事故。
3、毒害性:許多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當其在人體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
4、腐蝕性:強酸、強鹼等物質能對人體組織、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壞死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後可引起炎症,甚至會造成死亡。
5、放射性:放射性危險化學品通過放出的射線可阻礙和傷害人體細胞活動機能並導致細胞死亡。
② 如何預防危險化學品事故
(1)危險化學品中毒、污染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①替代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代替有毒有害化學品,選用可燃化學品代替易燃化學品。②變更工藝採用新技術、改變原料配方,消除或降低化學品危害。 ③隔離將生產設備封閉起來,或設置屏障,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 ④通風藉助於有效的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降低,通風分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局部排風適用於點式擴散源,將污染源置於通風罩控制。
③ 如何預防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
對危險化學品危害的防治單靠某一種措施是難以奏效,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措施,多管齊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組織管理措施:
1.1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我國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必須嚴格貫徹執行。
1.2 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應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或明確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部門,不能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在管理層應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對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的安全健康進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必須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和衛生習慣。
2、工程技術措施:
2.1 堅持「三同時」: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進行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引進的工程項目時,其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工程主體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對工程設計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預評價;對工程竣工後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的竣工驗收。
2.2 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消除職業危害: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工藝應盡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採用微機控制,隔離操作,消除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危險化學品。
2.3 加強通風,改善作業環境:生產裝置盡量採用框架式,現場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產廠房應加強全面通風和局部送風,使作業人員所在環境的空氣一直處於新鮮狀態。
2.4 安全檢修,避免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都要定期檢修。檢修時都要拆開設備,發生泄漏,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檢修前一定要制訂檢修方案,辦理各種安全作業證,做好防護,專人監護,防止事故發生。
3、衛生保健措施:
3.1 職業健康監護: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作業人員都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並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3.2 作業環境定期監測:危險化學品的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危險化學品濃度要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要公布,並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監測結果要存檔。
3.3 發放保健食品:給有毒有害的作業工人要發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強作業人員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4、做好個體防護:
4.1 發給個體防護用品:企業按國家的規定要發給作業者合格、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護器、防護手套等,並教會工人能正確使用。
4.2 不佩帶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人員不佩帶好個體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管理人員應嚴格檢查,嚴格執行。
4.3 對防護用品做好檢查、維修:企業對防護用品應加強管理,放置固定地點,定期進行檢查,及時進行維修,使其一直處於良好的狀態。
④ 預防有毒化學品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①技術控制
技術控制的目的是通過採取適當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場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業時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害。採取的措施主要有替代、變更工藝、隔離、通風、個體防護和衛生等幾個方面。
a、替代。控制、預防化學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不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學品,通常的做法是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選用可燃化學品替代易燃化學品(如:甲苯替代噴漆、除漆中用的苯)。
b、變更工藝。
c、隔離。隔離就是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最常見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這類方法在上了一定規模的化工企業里早已採用,較為普遍。
d、通風。通風是控製作業場所中有毒氣體、蒸汽或粉塵最有效的措施。藉助有效的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濃度低於安全濃度,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也能較好地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e、個體防護。當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超標時,工人就必須使用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它是一道較為有效的阻止有害物進入人體的屏障。防護用品包括:頭部防護器具、呼吸防護器具、眼防護器具、身體防護用品、手足防護用品等。至於採用哪類防護用品,主要是根據該化學品的特性及危害性而定。
f、衛生。衛生包括保持作業場所清潔和作業人員的個人衛生兩個方面。經常清洗作業場所,對廢物溢出物加以適當處置,保護作業場所清潔,也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作業人員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附著在皮膚上,防止有害物質通過皮膚深入體內。
②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通過各種管理手段,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類標准而建立起來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預防危險化學品事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如建立隱患排查制度、對作業場所進行危險識別、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禁令四十一條、張貼警示標志、操作規程、貼制安全標簽、產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等。
⑤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體現哪三個方面
【1】,理化危險:
1.1爆炸物:爆炸物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6。
1.2易燃氣體:易燃氣體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7。
1.3易燃氣溶膠:易燃氣溶膠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8。
【2】,健康危險:
2.1急性毒性:急性毒性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2。
2.2皮膚腐蝕/刺激:皮膚腐蝕/刺激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3。
2.3嚴重眼損傷/眼刺激:嚴重眼損傷/眼刺激性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4。
【3】,環境危險:
3.1危害水生環境:對水環境的危害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602。
3.1.1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對短期接觸它的生物體造成傷害的固有性質。
3.1.2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在與生物體生命周期相關的接觸期間對水生生物產生有害影響的潛在性質或實際性質。
關於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職責
1.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熟悉本單位儲存和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有關消防安全規定;
2.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儲存管理制度;
3.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出入庫手續,對所保管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做到數量准確,帳物相符,日清月結。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庫手續,完成當月原材料、產成品盤寸報表;定期清點庫存,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按生產計劃提前上報采購計劃,保證生產;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關要求對倉庫內的消防器材進行管理、定期檢查、定期更換;
5.定期對庫房進行定時通風,通風時不得遠離倉庫。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盜;
6.對因工作需要進入倉庫的職工進行監督檢查,嚴防原料和產品流失;
7.對危險化學品按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分垛儲存、擺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確使用勞保用品,並指導進入倉庫的職工正確佩帶勞保用品;
9.定期對倉庫內及其周圍的衛生進行清掃;
10.按時完成廠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⑥ 危險化學品的毒害包括什麼方面
1.消化道 主要是指由於口服或吞咽危險化學品,經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內造成的毒害,也有可能造成灼傷,還有可能因接觸了有毒物質後未徹底洗凈,由於喝水或吃東西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內.
2.呼吸道 人類的生理機能決定了人類需要呼吸含氧量高、且不含污染物的空氣.但在事故救援、火災事故現場等環境的空氣中通常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氯化氫、氰化氫、硫化氫、氯氣、丙烯醛等有毒氣體,無法保證呼吸到充分清潔的空氣.一旦吸入含氧量低或有毒物的空氣,就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或毒害,導致人體損害或死亡.據有關資料表明:當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為0.5%時,人經 20分鍾就會死亡;濃度1%時,人只吸幾口就會失去知覺,經1~2分鍾就會嚴重中毒,甚至死亡.而一般火災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可達4~5%,最高可達10%左右.氫氰酸氣體的毒性更大,可以使人「閃電中毒」而致死.
3.皮膚和粘膜 皮膚主要是通過防護外界物理、化學效應來維持人體內部正常的「生態環境」,是人體最具威力的屏障.皮膚有三層:表皮、真皮、皮下組織.表皮含角質層,可以很有效地抗禦外界影響.表皮內層即真皮,含豐富的結締組織和血管、汗腺,另外還包含感受器和皮脂腺,皮膚腺分泌含特殊成分的油脂可以潤滑皮膚,並且有防水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防止細菌侵害.最內層皮膚便是皮下組織.人的皮膚因長期接觸水而引起的角質層變厚(如游泳者皮膚皺縮的手)或含水量過低引起的脫水(在冬天,手上、皮膚上會有緊綳乾燥現象)都會導致皮膚抵禦功能的下降;再就是與化學物質的接觸也會由於化學物質通過鹼性或酸性反應,或生成過敏性物質降低皮膚的抵禦功能.如果生皮膚病則更會降低皮膚的抵禦功能.雖然有些物質完全無法滲透到皮膚內,但也有一些有毒物質可以很容易地滲透皮膚進入人體內,對人體造成損害,例如:甲苯、二甲苯等溶劑,或以游離方式溶解於石油/汽油的物質,如四乙基鉛等.
⑦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類,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些
1.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理化危險、健康危險、環境危險。
2.理化危險有爆炸物、易燃氣體、易燃氣溶膠、氧化性氣體、壓力下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自燃液體、自燃固體、自熱物質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氧化性液體、氧化性固體、有機過氧化物、金屬腐蝕劑。
3.健康危險有急性毒性、皮膚腐蝕/刺激、嚴重眼損傷/眼刺激、呼吸或皮膚過敏、生殖細胞致突變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異性靶器官系統毒性、吸入危險等。
4.環境危險有危害水生環境、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
5.(7)從哪些方面警惕有害化學品擴展閱讀應急要點: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6.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
7.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8.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9.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⑧ 危險化學品需要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1、替代
控制、預防化學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學品,但這很難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學品,選用可燃化學品替代易燃化學品。例如,甲苯替代噴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烴替代膠水或粘合劑中的芳烴等。
2、變更工藝
雖然替代是控制化學品危害的首選方案,但是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別是因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產、使用有害化學品。
這時可通過變更工藝消除或降低化學品危害。如以往從乙炔制乙醛,採用汞做催化劑,直到發展為用乙烯為原料,通過氧化或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劑。通過變更工藝,徹底消除了汞害。
3、隔離
隔離就是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最常用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
隔離操作是另一種常用的隔離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把生產設備與操作室隔離開。最簡單形式就是把生產設備的管線閥門、電控開關放在與生產地點完全隔開的操作室內。
4、通風
通風是控製作業場所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最有效的措施。藉助於有效的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低於安全濃度,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通風分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局部排風是把污染源罩起來,抽出污染空氣,所需風量小,經濟有效,並便於凈化回收。全面通風亦稱稀釋通風,其原理是向作業場所提供新鮮空氣,抽出污染空氣,降低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在作業場所中的濃度。全面通風所需風量大,不能凈化回收。
對於點式擴散源,可使用局部排風。使用局部排風時,應使污染源處於通風罩控制范圍內。為了確保通風系統的高效率,通風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對於已安裝的通風系統,要經常加以維護和保養,使其有效地發揮作用。
對於面式擴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風。採用全面通風時,在廠房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空氣流向等因素。因為全面通風的目的不是消除污染物,而是將污染物分散稀釋,所以全面通風僅適合於低毒性作業場所,不適合於腐蝕性、污染物量大的作業場所。
像實驗室中的通風櫥、焊接室或噴漆室可移動的通風管和導管都是局部排風設備。在冶金廠,熔化的物質從一端流向另一端時散發出有毒的煙和氣,需要兩種通風系統都要使用。
5、個體防護
當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超標時,工人就必須使用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既不能降低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也不能消除作業場所的有害化學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進入人體的屏障。
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著保護屏障的消失,因此個體防護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措施。
防護用品主要有頭部防護器具、呼吸防護器具、眼防護器具、身體防護用品、手足防護用品等。
6、保持衛生
衛生包括保持作業場所清潔和作業人員的個人衛生兩個方面。經常清洗作業場所,對廢物、溢出物加以適當處置,保持作業場所清潔,也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作業人員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附著在皮膚上,防止有害物通過皮膚滲入體內。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
1、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危害源,測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事故的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
3、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採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4、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進行監測、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危險化學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