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學科科學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化學學科科學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3-03-17 00:31:40

❶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科素養

科學素養也稱科學素質,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其重點在於是對科學的態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科學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時也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知識和辦法。科學素養是有結構的,其基本結構可以表達為三個層次:一是價值取向層面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價值觀;二是知識能力層面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與能力;三是具體行為層面的科學行為與習慣。(如圖1)。
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義
圖1 科學素養的基本結構
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規定,化學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而且要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課程標准還提出,義務教育段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體現。可見,義務教育階段開設化學課程的核心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而且是在科學素養的三層結構上全面發展,只不過在科學知識方面以化學知識的積累為主;在科學方法方面既有一般科學方法滲透和訓練,也重視化學學科獨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終影響學生在社會生活活動中,增加化學視角,用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化學教師學科素養的構成

化學教師作為化學課程的實施者承擔著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重要任務。化學教師的科學素養,特別是基於化學學科的學科素養,直接影響化學課程的實施效果,影響教育目標的充分實現。
根據前面對科學素養的分析,我們認為化學教師的學科素養應該包含以下三方面內涵:學科知識與技術、學科方法與能力、學科視野與情懷。
1.學科知識與技術
學科知識與技術指化學教師需要有豐富的化學學科知識,包括了解化學學科的學科體系、研究內容、發展歷程和研究進展;理解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化學用語;熟悉較多的化學現象和化學事實;化學教師還應該掌握一定的化學實驗技術,如分離、提純、制備、研究物質性質及反應規律等的實驗技術。
2.學科方法與能力
學科方法與能力指化學教師應理解和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並能將這種思路方法應用於真實的問題解決過程,形成能力。這里的思路方法既包括一般研究方法,如科學探究,和一般科學方法,如測量法、數學法、模型法,也包括化學學科特徵的科學方法,如實驗法、化學用語。另外,化學學科中一些具體的方法也是教師必備的思路方法。如,化學學科認識物質的思路方法,認識化學反應的思路方法;以及一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如,制備物質的思路方法、分離物質的思路方法等。
3.學科視野與情懷
化學教師的學科視野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學科知識的視野,即面對同一化學問題,能否從化學學科的不同視角進行解釋或研究。比如,面對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教師能否自主的從物質性質視角、物質轉化視角、反應類別視角、能量視角、反應的微觀本質,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以及化學反應的調節與控制等多個角度理解和認識。也許對任何單一角度,一旦提示教師,教師都可能調用相關知識解釋說明,但是如果缺少提示,有些教師就會局限在很少的認識角度上,缺乏全面豐富的認識視野。化學教師學科視野的另一方面體現在化學教師對化學學科價值理解的視野。每位化學教師都知道「化學為人類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化學無處不在」,但是如果具體追問「化學到底是怎樣推動了人類的進步」,「化學具體在哪些領域做出了貢獻」就不是每位教師都能說得清的事情了。學科情懷也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情感,一是胸懷。情感指教師熱愛學科,對學科有濃厚的研究興趣、擁有學科自豪感,教師的學 1
科視野越廣闊,學科情感也就越深厚。胸懷指教師對學科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認識,既認識到學科本身發展的階段性、局限性,目前形成的理論都還有被突破、被發展的空間;也認識到學科在發展帶給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講究科學倫理,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初中化學教學課程包含五個主題: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概括而言,初中化學就是要交給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基於化學視角認識物質、認識物質的變化,並將這一能力遷移應用於理解、解釋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和問題。因此,初中化學教師的學科素養包含四方面內容:基於化學視角認識物質的知識與方法;基於化學視角認識化學反應的知識與方法;基於化學學科的思想方法,獲取、判斷化學新知的能力;有廣博的學科視野,對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敏銳發現、樂於探究、善於表達的意識和能力。「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 ,基於化學視角認識物質、轉化物質、創造物質、應用物質是化學學科的重要任務。因此基於化學視角認識物質的學科素養內涵就包括四方面內容: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認識物質的性質,認識物質的轉化,認識物質的應用。(見下圖)
2
只有教師認識到以上各方面的聯系,才能在教學中進行有效滲透。而且隨著化學新課程的實施,中學化學教學正由「知識為本」向「觀念為本」轉變。即化學教學必須超越傳授具體知識的層面,從傳授事實、掌握知識轉變為使用事實、發展觀念。要培養學生形成化學學科素養,首先要求學生形成化學基本觀念,從而逐步形成化學學科素養。
二、什麼是化學學科素養
而化學學科素養,就是指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在頭腦中留存的, 是對化學科學的本質、特徵、價值的基本概括性認識。它雖然不是具體的化學知識,但它對一般化學知識具有統率作用,對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展都有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特點:
(1)它不是具體的化學基礎知識,而是化學知識的核心和精髓,是通過具體知識與原理反復提煉形成的;(2)許多具體的化學問題能在化學基本觀念的框架下得到解決;(3)化學學科素養能引領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形成獨特的化學思維方式;(4)化學學科素養需要在不斷修改中得到完善、提升,且隨著認識事物的增多和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會逐漸豐富和透徹,進而會轉化為信念與智慧,從而在根本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科學素養。
三、初中化學學科素養的基本內容
在初中化學課程中要幫助學生形成的化學學科基本素養主要包括:形成物質觀、元素觀、微粒觀、化學反應與能量觀、分類觀、化學的社會價值觀。
1.物質組成的元素觀:認識物質由元素組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不變、同一種元素是核電荷數相同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周期表中列出了已發現的100多種元素,元素在自然界以單質或化合物狀態存在,人體中存在的各種元素,不論多或少,都與人的生長、健康有密切關系。
2.物質構成的微粒觀: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它們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可用元素化合價的概念說明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原子數的定量關系;用元素符號可以書寫原子、分子、離子的符號和物質的化學式。

❷ 科學學科素養的分類

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是一個動態概念,其內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具有動態性、發展性特點。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我國專家對科學素養的內涵也進行過探討,有專家認為,可把科學素養分成四個方面來闡述:一是科學知識、技能和科學方法,二是科學能力,三是科學觀,四是科學品質。對科學素養涵義的理解和表述,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而更新,而且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至今,人們對科學素養的研究依然處於研究完善階段,還沒有形成統一、廣泛認可的表述。
無論科學素養的概念如何變化,科學素養教育已成為提高國民綜合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和途徑,它不僅關繫到個人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理解,而且關繫到科學技術對人類、對地球未來的影響。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要求廣大公眾的理解,更要求廣大公眾的參與,包括決定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研究和發展。對於一個人來說,科學素養是最基本又是終身起作用的科學素質和心理品質,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品質、道德修養的重要方面,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核心。科學素養是可以通過學習、培訓、科普教育等手段來培養、提高並不斷發展的。
科學素養也稱科學素質,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其重點在於是對科學的態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科學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時也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知識和辦法。科學素養是有結構的(如圖1),其基本結構可以表達為三個層次:一是價值取向層面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價值觀;二是知識能力層面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與能力;三是具體行為層面的科學行為與習慣、科學技術與社會。
教育是影響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的主要因素。建立和完善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特別是大力發展社會教育,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互相銜接,是持續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
對中學生來說,科學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學知識過程中所形成的適應社會發展和人類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質和能力。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主要依賴於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育教學活動。學科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不同的學科就是不同的科學知識體系。因此,加強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從而很好地把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科素養,是一個寬泛的學科涵養概念,是指學生在本學科領域通過系統的專業教育與自我研修而形成的專業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從事專業活動的基礎性能力(如專業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信息素養與反思能力等)和綜合性學養(如學科思想與方法、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等)。對學科素養的理解和界定,需要考慮學科固有的本質特徵和學力訴求。以數學為例,其學科素養不僅是掌握算術法則、計算技巧與基本的數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符號與數字的關系,理解數字背後的概念,掌握相關理論法則,形成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等思維方式或數學思想,並用以理解和解釋相關現象與關系、解決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可見,學科素養超越了學科知識和能力的意蘊,包括掌握學科思想、學科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理論素養,學會利用學科方法與思維方式的方洞滾法論素養,合理運用學科知識與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素養以及尊培則重客觀規律、追求真理的嚴謹態度與科學精神的品格素養。
學科素養的培育,通常基於學科教育與養成教育實踐。一方面,課程教學需要針對學科特點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學生需要具備深度學習的心向和學力,積極主動內化知識、習得能力,通過深度思考與研修,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合理的素養結構。可以理解,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發展與其學科素養的培育密切相關,深度學習的發生離不開學科背景;而學科素養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深度學習來實現,即需要學納中餘生通過思考、探究、推理、反思等深度學習過程的直接和間接的學習體驗與感悟,形成個體的知識結構、專業智慧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及穩定的學習品格。因此,在學科教學中,要努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積累基本經驗、培養基本品質、反應生活態度,從而生成基本的學科素養。
早在2001頒布的國家義務教育化學、物理、生物和科學的課程標準的框架就是科學素養,到了2011年新修訂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仍然也是這個框架(如圖2)。在科學素養之下就是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就是常說的「三維目標」。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教育,必須通過學科教學與學生自身的需要結合起來協調一致才能真正達到目的。可以說,科學素養在化學、物理、生物學科里已經牢牢地站穩了地位,在中國基礎教育課程園地中至少有20年的歷史了。

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在2011年修訂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前言中這樣描述: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課程標准提出,義務教育段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體現。可見,義務教育階段開設化學課程的核心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而且是在科學素養的三層結構上全面發展,只不過在科學知識方面以化學知識的積累為主;在科學方法方面既有一般科學方法滲透和訓練,也要重視化學學科獨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終影響學生在社會生活活動中,增加化學視角,用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

❸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通過觀察、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並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

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在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能從不同視角對紛繁復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能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考察、分析化學反應,預測在一定條件某種物質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能初步學會收集各種證據,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基於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或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系,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

能認識化學現象與模型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多種模型來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預測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建構模型,建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4、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

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

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實驗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具有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和批判的創新精神。

5、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

❹ 初中化學學科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初中化學學科素養包括化學基本觀念、化學思維方式、科學探究、化學學科價值與社會責任以及初中化學核心知識等基本要素。每個核心要素都離不開化學學科核心知識。

在該結構體系中,首先,塌迅化學基本觀念、思維方式、實驗探究和社會廳亂責任四個核心要素其地位是相同的,每-個要素與其他三個要素的關系是等同的,四者的關系是正四面體結構。核心知識填充在整個球體。其扮衫檔次,四個要素不能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

❺ 科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科學素養包含哪些內容
科學素養由三個組成部分組成:

1、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2、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3、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科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學前兒童科學素養主要應包括三個方面:

科學知識經驗的獲得,

科學方法的學習,

科學情感態度的培養。
科學素養包含哪些內容
科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在研究科學知識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注意傳統教育對知識的錯誤理解。傳統教育認為:1、知識是被動接受的;2、知識的學習過程主要是記憶過程;3、知識的學習帶有社會強制性。這些特徵對現代科學和科學學習有如下的影響:1、重結果甚於重過程;2、重標准答案甚於智慧開發;3、重教育者對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的看法甚於重社會、市場對科學知識的需要。

二、技能

技能是主體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練習形成的執行某種任務的活動方式。操作技能亦稱「動作技能」。在操作性知識指導下,經練習而形成,是由人體動作構成的合法則的隨意行動方式,是培養人的技術能力或才能的重要因素。

三、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

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運用的各種方法和手段的總稱。科學方法通常指各個科學部門中較為通用的一般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是人們揭示客觀世界奧秘、獲得新知識、探索真理的工具。

哲學方法是最高層次、應用最普遍的方法,能夠運用於以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為研究對象的所有科學部門,可以視為科學方法的組成部分。科學方法還可以按照適用范圍的大小,區分羨團為一般科學方法和特殊科學法、理論性科學方法和橫向學科方法三類。經驗性科學方法是獲取經驗材料或科學事實的一般方法,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調查方法、測量方法等。理論性科學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等邏輯方法以及假設方法、思想實驗、理想化方法等。橫向學科方法指的是由數學、一般系統論、資訊理論等橫向學科抽取出來的一般方法,如各種數學方法和系統方法、黑箱方法、反饋方法、信息方法等。特殊科學方法是個別科學領域或學科所運用的各種特殊方法,如物理中的光譜分析法,化學中的電解法,生物中的同位素示蹤法、醫學中的免疫法,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法,人口學中的人口普查法等。現代科學方法建立陪穗在實踐經驗和經實踐檢驗過的科學理論的基礎上。

思維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活動形式、方式和程序的總稱。人的一切活動兄亂橘,無論認識活動還是實踐活動,都離不開思維和思維方法。思維方法的類型是與思維類型相對應的。按照思維活動所運用的信息形式,思維方法區分為抽象思維方法和意象思維方法。按照思維結構的程式化程度,思維方法區分為邏輯思維方法和直覺思維方法。按照思維過程的方向性,思維方法區分為逆向思維方法、側向思維方法、發散思維方法、收斂思維方法等。

科學過程或過程技能(Science Process or Process Skills)。

西方特別是美國把對科學過程的理解作為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成分。有的學者把科學過程(或科學過程技能)稱為科學家學習和研究時所做的事情。科學過程技能是產生內容的載體以及概念藉以形成的方法。

根據美國1979年出版的,由芬克等5人撰寫的《學習科學過程技能》一書,科學過程技能分為基本科學技能和綜合科學過程技能兩大類:前後包括觀察、分類、交流,米制測量,預測和推理;後者包括鑒定變數,作數據表,作圖表,敘述變數間的關系,獲得和處理數據,分析研究,作出假說,在運算上規定變數,設計研究和進行實驗。

把這16個科學過程技能逐一分析,得出結論是,它們都相當於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主要是科學方法。

四、價值觀

在復雜的問題,多重價值及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具有科學素養的人要能進行價值判斷,並在沖突的觀念中尋找妥協的途徑,要具有與人、與自然進行協商的能力,尊重他人的意見。

五、解決社會及日常問題的決策

能鑒定作為全國和地方的決策的基礎的科學問題以及表示在科學上和技術上有見識的觀點。一個有素養的市民必須能夠在科學信息的資源以及用來產生它們的方法的基礎上來評價科學信息......>>
學生科學素養主要表現有哪些方面
1、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對科學的興趣

2、引領兒童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

3、幫助兒童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4、使兒童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5、培養兒童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
科學素養包括內容包括哪些a科學和社會的相互關系
一:科學素養內容

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即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具備基本科學素養:只有在上述三個方面都達到要求者才算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

二:科學和社會的相互關系

(1)科學與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社會推動著科學的進步。

(3)科學對社會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4)對於科技與社會的關系,我們要看到其兩面性,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因為今天的社會已經無法離開科學技術,它滲透在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中,並發揮著它的獨特作用。所以,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充分的發展利用科學技術,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使它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基本的科學素養的內容到底是指什麼內容?
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也就是常說的三個維度:

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與社會(知識)。

具體你可以參考《2003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報告》(科學普及出版社,我手頭只有它,但後來的一樣,都是沿用美國的標准做的)。
科學素養四模塊結構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 1.科學基本知識2. 科研方法技能 3. 科技探索實踐 4. 環境相關因素

「科學素養四模塊結構」主要包括 科學基本知識 、科研方法技能、科技探索實踐、環境相關因素
科學素養包括哪些對公務員宣傳科普知識,有哪些內容
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即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目前各國在測度本國公眾科學素養時普遍採用這個標准。

具備基本科學素養:只有在上述三個方面都達到要求者才算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

❻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

三維目標隨著核心素養的出台很快退出化學學科的視野,三維目標從化學教學視野中消失了。我們要搞清楚二者之間的變化和相互關系,是否應該完全放棄三維目標,弄清楚這些問題,有最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化學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繼承

三維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背景都是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消除單純追求分數與升學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

三維目標的提出目的在於改變傳統化學課堂過分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忽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三維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的科學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形成重要的價值觀念、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所以二者在價值取向上一脈相承。

三維目標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保持一致。都包括學科觀念、學科思維、科學探究與科學精神等要素。學科核心素養來源於三維目標,三維目標包含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三維目標的三個方面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嚴密對應,保證了內容的統一性。

2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超越表現在內涵、評價和性質三個方面。

首先,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較三維目標更加具體明確,更有科學內涵,更具有功能性。三維目標的一些表述模糊不清、不夠具體、功能性不夠。如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形成有關化學學科基本概念中,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觀念有哪些?所有的基本規律和觀念都要形成嗎?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作出審視和分析,確立並聚焦其中關鍵的選項。如學科觀念中化學元素觀、物質結構觀、化學變化規律是化學核心素養重點關注的。強調的是核心素養,不對各種目標平均用力。

其次,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能夠進行水平劃分,體現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三維目標缺乏水平劃分,給評價帶來了問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可以劃分水平,具有階段性、連續性。2017課程標准按照思想與內化程度、問題情境的復雜度、應用水平的高低將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體系分為1、2、3、4四級水平。從課程結構看,1、2級對應的問題比較簡單,涉及的核心內容僅限於必修課程;3、4級水平,對應的問題比較復雜,涉及的核心內容包括必修內容和選擇性必修課程。

第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進一步提煉和整合,從性質上體現了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超越。三維目標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存在相互割裂、相互脫節、缺乏聯系的問題。過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分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是將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化學觀念的建構、科學思維和認知方式的形成、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意識的發展、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要求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繼承、發展和超越,但三維目標仍需要,學科核心素養不能取代三維目標。

❼ 科學素養是指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這一術語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在我們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時候,弄清其內涵以及構成要素是一個基本的前提。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結構。以物理學為例,從歷史年代來看,可以劃分為普通物理學、理論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從觀察角度來看,可以劃分為微觀物理學、中觀物理學、宏觀物理學。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方法,比如數學這一科學中就有數學演算、幾何證明等;而交響派鏈樂中則有樂章的劃分。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知識體系,如托勒玫「地心說」的科學體系是建立在靜止力學的基礎上的,在數學上和它相對應的是歐幾里德幾何學;哥白尼―牛頓的科學體系是建立在動態的力學和靜止的宇宙觀基礎上的,數學上則以微積分與之相對應;愛因斯坦―霍金的科學體系是建立在發展演變的動態宇宙觀的基礎上的,它的相對應的數學基礎是非歐幾里德幾何學。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知識加工的過程,所以科學與研究等同。有人說:科學是一種生產力,美國微軟公司的發跡與發達是最為典型的實例。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哲學思維、一種理性思維。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文化,它擁有自己的文化規范、沉澱出自己的文塵哪孫化精神,它一方面內化為科學家的良心,一方面內化為廣大公眾的科學意識。
有人說:科學是一種對待事物的基本態度與方法,與迷信、盲從相對應。
關於素養一詞,人們的思考與理解很多,但是給予的解釋則相對較少。所謂「素」,原意是「本色」、「本來的」、「原有的」;所謂「養」,原意是「培植」、「教育」、「熏陶」、「培養」。所謂「素養」,就是「平日的修養」、「經常修習涵養」。
科學素養一詞源自英文literacy
。這個詞有兩種不同的含意。一個是指有學識、有教養,跟學者有關;另一個是指能夠閱讀、能夠書寫,有文化,對象是一般的普通大眾。
美國人認為:科學素養是指人們具備並使用科學、數學和技術學的知識做出有關個人的和社會的重要決策。
我們認為:科學素養是指主體在掌握科學概念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對現實中的個人、科學、社會有關緩瞎問題做出明智的抉擇。它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意識、科學精神。所謂科學知識包括著科學知識、技能,科學方法、能力;所謂科學意識包括著科學熱情與 *** 、科學行為與習慣;所謂科學精神包括著人們的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在科學素養中,最核心部分是科學精神,即人們對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中間部分是科學知識,即人們在學校中、在社會生活中所學習並掌握的知識、技能、方法與能力;最外圍部分是科學意識,即人們在科學素養教育中所形成的、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熱情、 *** 以及自覺運用科學的行為與習慣。
科學素養的發展以科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和積累為基礎;科學知識、技能的內化、升華有利於逐步形成一個人的科學能力。科學方法是形成科學精神的操作規范基礎,科學方法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與實施步驟,來不得半點的馬虎與隨意性。科學意識包括對於科學的熱情以及對於科學的關注、想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慾望。著名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曾經指出:「要是沒有熱情,世界上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創造需要人類特殊的熱情,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談戀愛的人的精神狀態相類似―― *** 不斷;我從事科學研究完全出於一種不可抑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慾望,別無其它動機。的的確確,無數科學家走過的路告訴我們:任何科學都是始於好奇。好奇就是人們不可遏止的求知慾望,具有研究頭腦的人常常受到未知世界精神上挑戰的吸引,並樂於施展才智以尋求答案。
科學精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科學精神是指科學家處身立世的方式和態度,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問題二:科學素養包含哪些內容 科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在研究科學知識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注意傳統教育對知識的錯誤理解。傳統教育認為:1、知識是被動接受的;2、知識的學習過程主要是記憶過程;3、知識的學習帶有社會強制性。這些特徵對現代科學和科學學習有如下的影響:1、重結果甚於重過程;2、重標准答案甚於智慧開發;3、重教育者對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的看法甚於重社會、市場對科學知識的需要。
二、技能
技能是主體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練習形成的執行某種任務的活動方式。操作技能亦稱「動作技能」。在操作性知識指導下,經練習而形成,是由人體動作構成的合法則的隨意行動方式,是培養人的技術能力或才能的重要因素。
三、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
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運用的各種方法和手段的總稱。科學方法通常指各個科學部門中較為通用的一般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是人們揭示客觀世界奧秘、獲得新知識、探索真理的工具。
哲學方法是最高層次、應用最普遍的方法,能夠運用於以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為研究對象的所有科學部門,可以視為科學方法的組成部分。科學方法還可以按照適用范圍的大小,區分為一般科學方法和特殊科學法、理論性科學方法和橫向學科方法三類。經驗性科學方法是獲取經驗材料或科學事實的一般方法,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調查方法、測量方法等。理論性科學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等邏輯方法以及假設方法、思想實驗、理想化方法等。橫向學科方法指的是由數學、一般系統論、資訊理論等橫向學科抽取出來的一般方法,如各種數學方法和系統方法、黑箱方法、反饋方法、信息方法等。特殊科學方法是個別科學領域或學科所運用的各種特殊方法,如物理中的光譜分析法,化學中的電解法,生物中的同位素示蹤法、醫學中的免疫法,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法,人口學中的人口普查法等。現代科學方法建立在實踐經驗和經實踐檢驗過的科學理論的基礎上。
思維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活動形式、方式和程序的總稱。人的一切活動,無論認識活動還是實踐活動,都離不開思維和思維方法。思維方法的類型是與思維類型相對應的。按照思維活動所運用的信息形式,思維方法區分為抽象思維方法和意象思維方法。按照思維結構的程式化程度,思維方法區分為邏輯思維方法和直覺思維方法。按照思維過程的方向性,思維方法區分為逆向思維方法、側向思維方法、發散思維方法、收斂思維方法等。
科學過程或過程技能(Science Process or Process Skills)。
西方特別是美國把對科學過程的理解作為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成分。有的學者把科學過程(或科學過程技能)稱為科學家學習和研究時所做的事情。科學過程技能是產生內容的載體以及概念藉以形成的方法。
根據美國1979年出版的,由芬克等5人撰寫的《學習科學過程技能》一書,科學過程技能分為基本科學技能和綜合科學過程技能兩大類:前後包括觀察、分類、交流,米制測量,預測和推理;後者包括鑒定變數,作數據表,作圖表,敘述變數間的關系,獲得和處理數據,分析研究,作出假說,在運算上規定變數,設計研究和進行實驗。
把這16個科學過程技能逐一分析,得出結論是,它們都相當於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主要是科學方法。
四、價值觀
在復雜的問題,多重價值及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具有科學素養的人要能進行價值判斷,並在沖突的觀念中尋找妥協的途徑,要具有與人、與自然進行協商的能力,尊重他人的意見。
五、解決社會及日常問題的決策
能鑒定作為全國和地方的決策的基礎的科學問題以及表示在科學上和技術上有見識的觀點。一個有素養的市民必須能夠在科學信息的資源以及用來產生它們的方法的基礎上來評價科學信息......>>

問題三:科學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學前兒童科學素養主要應包括三個方面:
科學知識經驗的獲得,
科學方法的學習,
科學情感態度的培養。

問題四:科學素養什麼意思 科學素養,科學素養由三個組成部分,即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教育是影響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因素,經濟是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驅動因素,政治因素對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起指導性作用,文化也深刻影響中國公民科學素養,有促進作用也有制約作用。

問題五:基本的科學素養的內容到底是指什麼內容? 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也就是常說的三個維度:
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與社會(知識)。
具體你可以參考《2003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報告》(科學普及出版社,我手頭只有它,但後來的一樣,都是沿用美國的標准做的)。

問題六:什麼是科學素質 第一,知識是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結晶。它由許多科學用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組成。它是人類世世代代積累和傳遞下來的寶貴遺產。知識在科學素養中起著基礎和核心的作用。沒有科學知識就根本不可能有科學能力。第二,技能是構成科學素養的第二種要素。科學能力是在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技能包括觀察、實驗、思維和創新等因素。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準備、有組織的知覺,人們只有通過對事物進行系統、周密和精確的觀察,才能從自然現象中獲得有意義的材料,進一步發現隱藏在現象背後的規律,因此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開端和源泉,是獲得感性知識的前提,是提出科學學說的基礎。觀察能力是衡量人們科學素養水平高低的一把智力量尺。實驗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去模擬自然現象,以便從中認識和發展某種自然規律。良好的實驗素質應包括:①能設計實驗去實現某種認識的目的;②能根據實驗設計去裝務儀器,並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③能對實驗現象進行全面的、准確的觀察和記錄,④能合理地對實驗數據和材料進行處理,從中導出結論,並寫出實驗報告。思維包括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是藉助於符號、數字、圖表、框圖等進行的思維,它在科學活動中的作用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從而發現事物的異同,為抽象和概括建立必要的前提。抽象思維是藉助概念,判斷、推理等進行的思維,它在科學活動中的作用是認識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本質。創新是在頭腦中獨立地創造新映象的心理過程,其結果是發現新思想、新方案、新技術和新產品。第三,科學方法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方法。從方法論的高度看,方法要素主要包括數學方法和邏輯方法。學校在教學實踐中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要素的培養。邏輯方法是指科學的思維必須合乎邏輯,並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邏輯方法可分為:比較與分類、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證實與證偽等。第四,品德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品德的要素主要包括興趣、情感、意志、作風等。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特殊認識傾向。對科學的興趣具有以下特徵:①廣泛性:對許多學科都具有興趣,因而學識淵博;②深度性:對某一學科有特殊的中心興趣,因而學有所專;③穩定性;對所攻學科有一貫和持久的興趣,堅持不懈,矢志以求。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態度的反映。科學的情感具有以下特徵:①熱情:對科學有一種特殊的愛,一往情深,②自信:對科研活動有成功的信心;③責任:追求客觀、准確、可靠、真實;④美感:追求對稱、整潔、和諧的自然美。意志是在科學活動中克服困難,不畏難險、向上攀登的心理特徵。良好的意志品格具有如下特徵:①自覺性:按照預定的目標自學地支配自己的引動;②果斷性:善於抓住時機,當機立斷;③頑強性:不畏失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④自控性:勝不驕,敗不餒。作風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良好的作風具有如下特徵:①求實;②謙虛;③勤奮;④高尚。綜上所述,科學素養是指人們在認識自然和應用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內稟特質。前者指人們對知識的識記、了解、理解和掌握;後者指人們應用科學知識的能力,以及發現新的自然規律的能力。因此,科學素養是人們能夠認識自然和應用自然規律的特質。

問題七:1 什麼是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由文化素養引申而來的。科學素養一詞譯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素養和素質含義接近,但素養與素質相比更強調後天修習涵養的作用,即學習提高的重要性。判別一個人是否具備科學素養,這個問題與如何給科學素養下定義、如何界定科學素養的內涵密切相關。然而,迄今為止,學者們對科學素養的理解仍然是不統一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科學素養包括運用科學基本觀點理解自然界並能做出相應決定的能力。科學素養還包括能夠確認科學問題、使用證據、做出科學結論並就結論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在世界范圍內,由於人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社會信息流動的速度及信息內容的不同,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獲得科學技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的不同,因而對科學素養內涵的看法存在差異。發達國家將研究重點放在了解本國公眾是否具有參與各種公共政策討論的能力,是否保持決策的民主化和公開化,是否了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發展中國家更關心的是本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並且認為科學素養是國家綜合國力和勞動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世界各國學者對科學素養內涵的見解各異,但又不乏相互共同之處。綜合學者們的觀點,科學素養的內涵主要涉及以下三個部分:科學術語和科學基本觀點;科學的探究過程;科學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科學素養是可以測度的。美國國家科普作家協會於1957年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科學素養調查。1972年以來,美國一直堅持開展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並把調查結果發表在《科學與工程指標》上。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少數發展中國家都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了本國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但是,目前各國的這種調查仍處於探索和研究階段。對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只有在長期的連續不斷的調查過程中才能建立起成熟的、符合本國文化和特點的測試指標體系,才能觀察到本國公眾科學素養的發展和變化的趨勢。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於1992年、1994年和1996年組織了三次全國范圍的調查,這是中國學者在這個領域內探索和研究的初步嘗試。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又組織了公眾科學素養的第四次調查。這次調查不僅改進了調查方法而且建立了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觀測網,為今後長期開展此項調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❽ 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哪些

素養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地分析化學反應,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3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證偽;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建立模型。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素養4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異常」現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素養5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贊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❾ 化學學科的科學素養是什麼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

❿ 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一、化學學科素養的涵義
1. 化學觀念:化學觀念是從化學的視角,闡述對自然、社會與化學學科的存在與發展的最基本的看法。化學觀念包括化學術語和化學學科的基本觀點以及理解化學是什麼,化學有什麼用,如何用等;它包含了對科學、工程、技術的一種意識;強調了化學與人的關系和化學作為一個載體的作用。
2. 化學能力:化學能力屬於綜合能力的種類,我們將化學能力分為對化學的認知策略、化學智慧技能、化學實踐方面的動作技能三個部分。
二、化學學科觀念生成的有效途經
1. 立足社會事實,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
從大的方面來看,它涵蓋了「公眾的科學素養問題、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環境保護與新型綠色化學問題、化學發展史與認識的問題」,也包括為什麼要學好它、如何用化學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大教育觀、確立學習化學是提高修養的一個方面的觀念;要充分引入社會事實資料,與衣、食、住、行等密切結合,不斷深入;要思路開闊、眼界遠大。
2. 解決沖突觀念,形成化學的本質觀念
(1)把握化學概念教學的關鍵點:化學概念本身是將化學現象、化學事實經過比較、綜合、分析、歸納、類比等方法抽象出來的理論知識。它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是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筆者認為,在課堂設計中,如何站在學生固有知識的層面上,認真思考學生的知識結構,找方法以實現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徵的形成與融合,以及想方設法地解決已有知識與實際本質知識的沖突。
(2)強化對化學物質世界的觀念與認識:化學基本觀念中包括原子守恆、能量守恆、電荷守恆、電子守恆等守恆觀念;包括物質的變化觀、組成和結構的主因觀、物質性質的主導觀、反應限度觀、原子經濟性觀和持續發展觀。
在課堂教學中,需拓展視野、重視聯系,統籌安排及早培養,聯系實際滲透觀念,並適當安排一些習題強化這些觀念。
三、化學學科能力生成的有效途經
1. 認知策略――創新課程設計,激發求真精神
「教」與「學」要和諧地統一起來。在講究教的方法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學生學的策略,注重教師與學生的認知策略的統一,不斷學習並掌握學習的一般性策略,使學生自如地運用對比、演繹、假設等方式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激發學生的求真精神,是學生具有可持續學習興趣的重要動力,同時也是學生認識自然與社會的基本出發點。在理論教學上,許多問題在不經意間都能激起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從而實現思想與學習行為上的統一。例如:(1)在完成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後,學生可能提出鈉能浮在水面上不能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2)教師寫出一個關於水的電離方程式,學生提問,難道不能電離成氫離子和氧離子?(3)用濃硫酸與乙醇反應制乙烯的實驗的同時,將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這里使溶液褪色的一定是乙烯的作用嗎?也可能是SO2;(4)銅與濃硫酸反應,黑色物質、白色物質是如何形成的?(5)由學生制乙烯的實驗,乙醇的沸點是78℃,為什麼可以加熱到170℃?
教師不能過分地強化主要現象、忽視次要現象,不能迴避不安全因素和過分強調規范,要讓學生體驗化學,從體驗中求真。
2. 動作技能――強調探究過程,增強合作能力
手動才能心動,在玩中學、做中學、思中學,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討問題和實踐的機會以及合作學習的機會。
(1)讓學生掌握一般探究思路,重視科學過程,強調科學方法。形成規律,建立模式,由普遍到特殊。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問題――假設――計劃――事實――檢驗――交流,同時需要提供一定的學習模式,建立一定的常規思維方式。
(2)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實驗小組合作對象,面向全體學生。如對於氯氣這一堂課,易懂,學生易於自學。從制氯氣的原理到性質及相關實驗都可以層層推進,所以可以由學生在生生交流中得到解決。
(3)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引發探索熱情。舉例:①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硫雜質?反過來又如何解決呢?②檢驗SO42-時,提供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鋇溶液、硝酸鋇溶液,有哪些方案?哪種方案最合理?③如何從環保的角度,設計如何用銅制硝酸銅的方案?
(4)總結實驗設計技術的規律,學會舉一反三。首先,理解如啟普發生器的各種簡易圖、常見安全裝置等等。其次,掌握一般的實驗技術路線,以利於學生更好地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 開發創造思維,強化創造素質
創造性是一種再生性思維。首先,發散思維是創造力提高的重要思維方式。
高中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能力,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或自由地提出問題。如在復習鋁章節時,突破原有知識網路式的總結,讓學生分組討論:寫出如何制備Al(OH)3的可能方法。結果,有的小組竟然寫出了

閱讀全文

與化學學科科學素養包括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