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課標解讀怎麼寫

化學課標解讀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3-22 13:16:11

㈠ 初中化學說課稿

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准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化學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酸的通性》是在學生學習稀硫酸、稀鹽酸後對一類物質化學性質的概括,而且是學生第一次概括一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它對學生今後學習「鹼的通性」、「鹽的化學性質」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培養學生從諸事物的個性中概括出共性並達到認識事物的能力,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酸的涵義。

2、了解酸的通性(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3、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及其意義。

二能力目標:

1、使學生逐步懂得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規律的過程(即從現象到本質)。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意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般規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學法設計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對教法和學法作如下設計:

1、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在教學中採用問題和演示實驗為教學情境,配以講授、討論、歸納、對比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提問、思考、議論(討論)、講解、練習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釋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解釋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是特殊的認識過程,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才能如期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學過程是學生認知過程和情意活動的有機結合。結合本課的實際,對教學過程作如下的設計:

一總體思路:

⑴導入→⑵回憶已學知識→⑶歸納酸的通性→⑷分析變化的本質→⑸酸的通性的本質→⑹酸的涵義→⑺鞏固練習及遷移(編有酸與金屬不能發生反應的題目)→⑻質疑→⑼金屬與酸反應→⑽金屬活動性順序→⑾本質→⑿鞏固遷移

1、以信息加工理論為基礎的設計思想

本課的總體設計思想是根據基於現代認知(信息加工)理論的學習和記憶基本模式構建的。

信息加工理論的內部過程及以此為基礎構建的學習過程可描述如下:

信息加工理論的內部過程學習過程(學習事件)

①接受器接受刺激①引起注意,確保刺激被接受

②通過感覺登記器登記信息②告知學習目標,建立適當的預期

③選擇性知覺信息,以便在STM中儲存③提示從LTM中提取先前學習的內容

④通過復述在STM中保持信息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現材料,確保選擇性知覺

⑤為在LTM中保存對信息進行意義編碼⑤以適當的語義編碼指導學習

⑥將LTM中的信息提取到STM中⑥引出反應,包括反應生成

⑦反應生成並進入效應器⑦提供學習結果的反饋

⑧學習結果學習者的環境中⑧評估作業,包括提供學習結果反饋機會

⑨通過執行策略對過程實行控制⑨安排多種練習以幫助將來的提取和遷移

根據本課實際——教學重點(酸的通性、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安排兩次上述的學習過程(學習事件)以此達到課堂教學重點突出。即⑴—⑺為第一次學習過程,重點落實酸的通性;⑺—⑿為第二次學習過程,重點突破金屬活動性順序。

2、以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過程為基礎的設計思想

人類認識自然、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是從外現的、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的感性認識逐步升華為內在的、本質的、抽象的理性認識。因此,在設計中要體現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以便使學生感到學得自然、學得輕松。本課總體設計中的「⑵→⑶→⑷⑸⑹」、「⑼→⑽→⑾」均體現了認識規律(即:現象→規律→本質)。同時設計中的「⑵→⑶⑷⑸⑹→⑺」、「⑼→⑽⑾→⑿」也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理論來自於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的思想(即:實踐→理論→實踐)。

3、以整體的連貫性為基礎的設計思想

為了能使整堂課一氣呵成,成為一個統一的、完整的體系。首先,將教材中酸的涵義部分移至酸的通性之後,目的是使學習既符合學生的認識過程,又使教學內容順利落實。不把知識強加於學生,讓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有效學習中獲得知識,而不時接受知識;其次,特意在環節⑺中設計了不能發生的酸和金屬的反應,以此順理成章地將學生思維遷移至研究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上來。

初中化學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地位和作用

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初中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單元所學知識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其中「性質活潑的氧氣」就是我們要仔細學習的內容,本課程是典型的物質製取課,也是學生初次通過化學實驗來獲得新物質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氧氣的實驗室制備方法、收集方法和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2)、了解實驗室制氧氣的步驟及驗證氧氣的性質。

(3)、知道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

(4)、認識制氧氣所需儀器的名稱及知道這些儀器的連接和使用方法。

(5)、知道實驗室收集氧氣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的原理。

(三)教學難點與重點

1、重點: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制備方法、收集方法和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2、難點:製取氧氣的儀器連接和組裝,氧氣和驗滿和氧氣性質的實驗。

二學情分析

一>學生情況

九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化學,特別對於化學實驗有濃厚的興趣,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簡單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所以對於氧氣的製取會更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二>教法和學法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觀念,本節課採用了復習,歸納,閱讀,講解,討論及當堂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這些現代教學媒體和實驗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上課前,我會用PPT向學生展示幾張人類在特殊環境下的工作圖片,然後提問:在這類特殊環境下,人們是怎樣呼吸的?如果在實驗室,我們又會怎樣製取氧氣?層層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進行探討。然後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的水的.電解,給予學生一個正確的思考方向。

二>實驗探究,探究新知

我會向學生系統的說明實驗室製取氣體應該遵循的方法步驟。

實驗探究1:學生根據我給的資料卡,討論出最佳製取氧氣的葯品和方法: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就能分解出氧氣。但是速度很慢

實驗探究2:學生討論: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過氧化氫的反應速率加快,學生再根據實驗室提供的葯品,探究實驗,相互討論總結出最適合製取氧氣的方法是:在過氧化氫中加入二氧

化錳,並且根據對二氧化錳的後期處理,發現催化劑的存在,並且定義,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聯系生活,擴展新知(5分鍾)

讓學生根據催化劑的性質,舉出生活中常見的催化劑,我會適當引導,把生活和化學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化學,從而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強烈興趣。四>科學探究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15分鍾)

實驗步驟(多媒體課件演示),根據演示的實驗,學生能准確選擇實驗儀器。(對於一些實驗的注意事項,我會正確引導,讓學生從這些方面去考慮)

初中化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及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化學用語等。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因此,可以說對原子的學習更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理解原子的概念,運用分子、原子的觀點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使學生對宏觀物質的性質認識得更為深刻;了解原子的結構,使學生能深入了解宏觀物質的組成、結構。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及本節的特點,結合初三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日常學習態度等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分子之間的相似、相異和相互關系;

b、用原子和分子的觀點加深對化學反應實質的理解;

c、了解原子的組成,了解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d、認識物質的可分性。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分析推理、歸納總結及閱讀等能力。

(3)思想情感目標

進行化學史教育,激發學生愛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認識物質的可分性,逐步培養量變引起質變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原子概念;原子的結構

教學難點:原子概念的形成

4、對於教材的處理

要讓學生理解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粒子原子的概念及結構是本課時教學上最大的難點。故將此種微粒通過電腦製作成形象、生動的模擬動畫,讓學生更直觀的接受分子、原子的真實存在,理解分子、原子概念,初步形成原子結構模型。

二、說教法

主線:激疑——探索——引導分析——歸納總結

1、對於原子概念的教學,我採用實驗—分析—歸納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首先從實驗入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直觀接受宏觀物質的可變性,並積極思維,逐步認識到分子雖小,在化學變化中卻可以再分的客觀事實;通過演示模擬動畫,分析水分解反應的實質得:在反應過程中,構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氫微粒並沒有改變。從而概括出原子的概念。

2、引導學生討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原子的基本性質。

3、列表比較分子、原子的相似、相異及相互關系,進行抽象思維訓練。

4、對於原子結構的教學,仍從觀察實驗現象入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結構;充分利用模擬動畫,進一步學習原子的組成。

三、說學法

主線:觀察實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得出結論

1、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從實驗入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積極思維,並藉助形象、直觀的模擬動畫,接受微觀粒子的客觀存在。

3、引導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並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引出新知識。

4、通過小結、課堂練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初中化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四單元課題三《水的組成》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繼空氣之後,學生學習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物質之一,對於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看待物質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從宏觀到微觀的跨越奠定基礎,單質化合物的學習不僅豐富了物質分類的內容,也是將物質進一步分類的依託。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掌握他們的情況有利於課堂的教學。九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大腦機能顯著發展並趨於成熟,首先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系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其次是知識基礎: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的對水的物理性質有所了解。最後是能力水平: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與人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好本節課的知識和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准,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水的組成;知道單質、化合物的區別以及氧化物的含義。

2、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和思維的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3、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增強科學探究的慾望,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難點】

准確區分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確定這樣的重難點,是我在對教材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並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尤為重要。在教法方面,我將採用啟發誘導的方式,通過創設情境、演示實驗與提問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新知,鞏固新知。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探究學習法、多種感官協同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來重點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創設情境法:上課伊始,首先我將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空氣一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並且是人體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物質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歷史上人們一直認為水是一種單一的物質,他們認為水不可以繼續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這樣設計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化學、發現化學,培養學科興趣。

環節二:新課講授

導入之後就是新課講授環節,這一環節我將重點講解電解水實驗與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關於電解水實驗,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知識內容,在講解時,我會首先演示電解水的實驗,讓學生注意觀察,電極上發生什麼現象?兩支玻璃管內的液面有什麼變化?接著讓學生通過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引導學生猜想電解水後會生成什麼物質,然後讓學生根據小組的猜想結果進行驗證實驗。實驗完成後,分別用火星的木條和點燃的火柴靠近兩極氣體進行檢驗。通過水的電解實驗鞏固氧氣的檢驗,練習氫氣的驗純,分析實驗現象,並在此基礎上推斷水的組成。即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最後讓學生書寫電解文字表達式鞏固新知識,完成電解水實驗的學習。

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元素、氧氣等知識,從它們組成上的區別歸納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在講解時,教師可展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圖,並提問學生「水電解生成氧氣和氫氣兩種氣體,能不能說明水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混合物」,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水、氫氣、氧氣雖然都是純凈物,但它們的組成卻各不相同。接著讓學生思考它們的區別,從而引出單質、化合物的概念。接著引導學生觀察CO2、P2O5、Fe3O4、MnO2、CO、SO2等物質的組成有什麼特點引出氧化物的概念。

經過以上過程便完成了電解水實驗以及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學習。之所以採用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教學,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灌輸,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環節三:鞏固提升

新課講授後就是鞏固提升環節,我會讓學總結物質的簡單分類及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概念中的注意點。即單質和化合物都必須是純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在鞏固新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所學的知識內容。

環節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由學生總結課堂內容。最後布置作業:課後收集歷史上科學家們對水的組成的研究都經歷了哪些過程,下節課來談談從這些探究歷程中自己有什麼啟發。

七、說板書設計

初中化學說課稿5

1、問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6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製取氧氣》。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2、總括語

為了處理好教育學的關系,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要做到精講精練,還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開拓學生思維。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由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的探索發現式學習,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六個環節加以設計和說明。

3、教材分析

教材是進行教學評判的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主要介紹了製取氧氣的方法,為後面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學習打下基礎。

4、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制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知道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實驗,逐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感受到實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從而產生對化學學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5、學情分析

合理把握好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節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初三的學生正處於心理斷乳期,有較強的好勝心,因此我會通過小組PK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便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6、教學教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傳授到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夠快速提升學習效率。本節課我將採用的教法為講授法,實驗法等。引導學生使用自主學習法和合作探究法來進行學習。

7、教學過程

充分的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合理制定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而教學活動的精彩開展則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環節。本節課我將從以下4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導入

良好的導入就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目光,能夠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課堂中。本節課我將以試講的方式來進行導入:同學們好,上課。在上課之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多媒體上的這個視頻,我們看看視頻中講了什麼樣的內容呢?視頻播放結束了,哪位同學願意說一說他都看到了什麼呢?好,就請最後一排靠牆的男同學來回答一下吧。請坐,他告訴我們呢,看到了潛水運動員和登山愛好者都在使用氧氣罐來維持正常呼吸。觀察得很認真。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呼吸離不開氧氣,它非常重要,那同學們知道如何製取這么重要的氣體嗎?老師看到大家的臉上充滿了疑惑,沒關系,我們一起來走進化學實驗室,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通過這樣的方式導入,可以將生活和學習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新授

其次我會給學生三分鍾的時間,自主閱讀教材。並找出製取氧氣的方法,學生給出的答案是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和加熱氯酸鉀制氧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專注力。接下來,我會先進行實驗的演示,把少量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並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加熱試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並引導學生回答出放棉花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通過我的演示可以減少學生在後面親自動手實驗時出現不必要的錯誤,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觀察能力。接著我會將全班分為10個小組,前後桌4人為一小組,學生在組內進行親手操作。與此同時我會走下講台,及時的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提醒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安全,學生可以通過親手操作感受到化學的神奇和實驗成功的喜悅。緊接著我會進行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拿兩個試管,一個只有過氧化氫溶液,另一個在裡面加入了二氧化錳,分別用帶有的木條放到試管口,學生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木條在接觸到放有二氧化錳的試管處迅速熄滅,知道用這種方法可以檢驗氧氣是否集滿。我也會補充相關內容,如二氧化錳可以加這個化學反應,它叫做催化劑。學生通過實驗對比和記錄,從而歸納出實驗的步驟,並能夠深刻理解催化劑的作用。最後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工業中是否可以使用這種辦法來製取氧氣?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

小結

在課堂快要結束時,我會通過提問學生的方式,來總結本堂課的知識,起到鞏固的作用。

作業

作業環節,我會請學生查閱,是否所有的催化劑都能夠加快化學反應,下節課分享。

8、板書設計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可以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我的板書簡單明了,直觀易懂,是一節課內容的濃縮,我會在黑板中央的正上方寫上本節課的題目,黑板正中央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黑板右下方寫上本節課的作業,這樣的板書清晰地展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邏輯,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耐心傾聽。

;

㈡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

新一輪課改是從適應時代的需要出發,對化學教材大幅地進行改編,要求教師必須以一個全新的觀念去審視新教材,通過學習,加深了對新教材的認識和理解,現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對新教材的認識:

高中化學課程改革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就是課程結構的變化。因為課程結構的變化而帶來了課程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考試評價等諸多方面的變化。所有的學生都要學化學,而不同的學生可以學不同的化學。所有的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發展,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後,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長、潛質在科學素養發展方面獲得不同的發展。新課程的課程結構強調領域和模塊,層次性和選擇性。從觀念上說:新教材融進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對教師和學生來講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像: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設置了較多的討論和生活觀察題目,從中折射出新的知識、學習觀和教學觀。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切實承擔起引導、啟發、點拔、評價的責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樹立良好的學習觀。新課程必修共有兩個模塊,選修有六個模塊。必修的內容比較少,學生的心裡負擔較輕,對培養孩子的興趣有好處。除此之外,必修課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學完必修課以後對化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這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選擇。選修有六個模塊,內容非常豐富,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化學打下基礎,很有好處。

二.對新理念的認識。

正確樹立高中化學新理念建立有共同基礎而又能適應不同學生發展需要的適應時代需要的可選擇的化學課程體系;強調化學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能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參與社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建立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掘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現狀,幫助學生改變被動接受、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進行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學習主動探求,能互相交流討論、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教師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學習需要和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組織學習活動;提供學習工具,參與學習過程給予幫助、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教學生活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工作中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新課程改革後教師不再是教書的匠人,而應肩負起了解人。培養人的工作。教師不是學生的主宰,學生也不再教師的工作成績與效果的表徵。新課程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教師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講解。傳授者,是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指導。調整者。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提供學習工具;組織學習活動。參與學習過程;傾聽學生發言。發問;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幫助和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創造力的教學生活通過新課程的學習,我覺得作為教師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專業知識。對社會的認識水平提高,同時擴大知識面。提高信息的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

總之,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化學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化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化學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化學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化學外延。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2

通過這一段的緊張的培訓,使我對新課程標准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准。通過學習《新課程標准准》,下面談一談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通過學習《化學課程標准》可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二、努力提高學習化學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像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1、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化學學科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像,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2、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三、努力使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 追求教學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3

通過《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准20xx版》的學習,我認為其最主要的變化有以下六點:

1、新的課程標准更加註重化學課程的基本價值,更加註重化學科和社會的聯系,更加註重社會對化學學科的需求,更加註重化學學科重要性的'宣傳。新的課程標準的修訂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更加註重對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對學生未來化學知識的發展和拓展更加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2、調整科學探究的內容:將科學探究的實驗和要求更加具體化,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實驗的機會,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強調學生在實驗中的實驗安全和實驗中的環保教育,更加體現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更加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

3、新課標適當降低了部分微觀知識的難度:作為比較抽象的微觀知識,特別是分子、原子和離子的知識,特別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離子符號的推法,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每年教學進度一到這里,便有大批的學生就此對化學失去興趣,這也是老師非常頭疼的。新的課程標准適當降低了此部分內容的難度,將復雜知識簡單化,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

4、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標准(20xx年版)》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作了更為准確、具體的描述:有的將綜合的內容分條目具體闡述,有的對學習內容作了一定的限制(見表3),使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5、及時更新了和生活聯系緊密的部分學習情境:本次修訂從四個視角考慮學習情景素材的更新,即化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元素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情景。每個單元增加的學習情景素材不僅與時俱進地體現了化學的發展和應用,而且更貼近了實際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使學生更好的看到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更加激勵學生學好化學,熱愛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化學情感。

6、對課程實施過程的指導更加具體: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和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建議都重新確定新的框架,根據歷年來一線教師的建議,適當進行修改和更新,並附有典型的實例,使得教學建議更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得評價過程更加具有實踐操作性,使得化學知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建議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准20xx版》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第一、要轉變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初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了解化學製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系。「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第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第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准20xx版》中指出:「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獲?」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4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改變過去單純傳授既有知識的填鴨式教育模式,轉而進行傳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創造力的新型教育模式。這句話也給我們每位「准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新教師而言,由於在教師的道路上的摸索時間不長,那麼怎麼才能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化學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呢?

第一步,在進行新授課之前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學生的原有知識儲備以及對於新知識的接受程度決定了在新授課中教師講解知識的深度以及語言。比如,學生對於抽象的化學能的變化接受程度比較低,則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難度要循序漸進,不能講解過程中直接「一步到位」得到答案。並且,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使用形象的「水往低處流」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能的相關轉化。

第二步,在新授課的過程中課堂引入後要進行設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設問時我們應該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依據,提出的問題要有層次(即難度要分明)、問題要清楚。很多時候,教師在預設問題時過於理想化,導致課上學生聽不明白問題。

第三步,提出問題之後,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與學生之間對於問題的看法以及疑難點比較一致,通過及時的討論,學生可以充分地進行思考,集思廣益,從而使教學的重難點得到突破。同時,及時有效地小組討論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其探索知識的興趣。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學生也會有一種喜悅和自豪感,從而進行更有效的學習。討論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要求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

第四步,討論後,用化學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並接受新知識。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整個高中化學的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以原電池的講解為例,授課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為什麼將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後會有電流通過?學生經過討論後得到理論上的答案:是因為電子的移動。但是學生心中會有疑問:事實真是如此嗎?這時,教師通過演示銅鋅硫酸電池的實驗,可以從直觀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原電池的原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五步,新知識講授完畢後,要及時進行課堂小結。當然,小結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依據自身的情況酌情而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結過程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即學生總結,教師輔助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梳理。讓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查漏補缺,做到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新舊知識的合理構建」。

最後,要配以典型的例題或者實際的生活情境來幫助學生運用知識。比如,學習完氯氣的性質後,教師可以給出同學們一個實例:某地發生了氯氣泄漏事故,如果你是消防員會如何疏散當地群眾呢?通過一個實際的生活應用,即讓學生復習了氯氣的相關知識,又讓學生體會道路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掌握了一項技能,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實際問題的設定,來呼應化學要與實際的生產生活相聯系的思想。

完整的化學新授課流程應依據教師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變通,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每位「准老師」都要記住新課標下的核心思想——以學生為主體。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也」。

高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新課標》,掌握新課程標准修訂的總體原則是: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能力為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1、《新課標》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材從講述一些化學初步理論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環境問題、人類健康、醫葯生產與化學等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旨,不但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在推進社會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國資源現狀和利用前景,初步認識化學應用帶來的兩重性,形成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意識。

3、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校內與校外之間的相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復雜而系統的學習活動。

4、實驗部分有增加也有刪減,更注重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和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

5、《新課標》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化學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新課標》要求應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化學」,用觀察、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資料,獲得體驗,獲得真知。

學習後,我們今後教學應該怎麼做?

(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一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構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便是這個道理。化學教學不應該過多求同,盡量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感受體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准四條基本理念中的一條,它作為一種精神貫穿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准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准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閱讀教學中文本的內容意義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學會觀察、試驗、分類、比較等基本方法。

(三)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化學課程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學教學評價正經歷從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實際應用取向向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

總之, 我認為首先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也體現出了教學內容、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和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力爭與時代進步。

㈢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2022解讀

2022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解讀

一、課程性質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課程。

具有基礎性和實踐性,有利於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物質及其變化等基本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

三、課程目標

化學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與責任。

四、課程內容

化學課程設置5個學習主題,即: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

每個學習主題由5個維度的內容構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識、基本思路與方法、重要態度、必做實驗及實踐活動,圍繞大概念構建學習主題的內容結構,將課程目標具體化為各學習主題的內容要求。

五、課程實施

學校可在7至9年級確定化學課程的具體開課年級。

教師應緊緊圍繞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宗旨,積極開展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充分發揮化學課程的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㈣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2022解讀

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頒布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22年版)》系統凝練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新理念,形成了全面育人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設計思路。

㈤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2022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獲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2022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

去年暑假就聽說新課標要出來,千呼萬喚,終於見到了。足足有80面,粗略翻了一下,找到了我心裡最想知道的兩個問題的答案。

1、化學課程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新課標里第一次明確指出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

2、新課標後的教學方式有無變化?

變了!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將行為主體從教師轉向了學生,圍繞核心素養來制定,徹底摒棄了以前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其次是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三種教學方式:

(1)主題式教學:要基於主題去整合教學內容,如將「元素」「原子」「分子」整合成「物質組成」這一主題,打破傳統的根據教學材先講「分子、原子」後講「元素」的順序,引導學生建構宏、微觀視角,體會探索物質成分的學科思維方式。

(2)大概念教學:注重基於學科理解抽提大概念及其認識視角,學科理解的教學學價值在於凝練本原性問題,建構概念的層級結構。如」物質組成「的本原性問題是」化學物質到底由哪些基本成分組成」,大概念是:「物質的組成」,核心概念是「元素」「分子」「原子」,基本概念是「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該認識視角是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

(3)項目式學習:教學過程中呈現的不再是一個個的知識點,而是一個個的學習任務,從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的實施到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重視科學探究,通過引導,讓學生通過探索過程,發展核心素養。

暑假就聽老師就說,新課標馬上出來,現在一看,主題式、大概念、項目式全在裡面。這種變化,心裡輕松不起來,雙減之下,看似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但國家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上沒有半點手軟,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講到底真的不行了,靠死記硬背取勝的年代也將一去不復返。

教師在教學這條路,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2

一、明確提出初中化學課程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化學課程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化學課程中的具體化。《2022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化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化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化學觀念」反映了化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學科特質。「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體現了作為科學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課程,即核心素養的領域特質。「科學態度與責任」,彰顯了化學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作用,即核心素養的跨領域特質。因此,化學課程核心素養是從學科、領域和跨領域的三個層次,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系統刻畫,是化學課程全面育人功能和價值的高度凝練。

二、大概念統攝化學課程內容體系,核心概念支撐主題內容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設計了五個一級學習主題,分別是:「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和「化學與社會發展·跨學科實踐」這五個學習主題對大概念進行了顯性化的呈現。「組成與結構」、「性質」和「變化」反映了化學學科本體論意義上的大概念。「探究實踐」,體現了化學學科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上的大概念,「化學與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凝練了化學學科價值意義上的大概念。例如:「組成與結構」大概念下的核心概念有「元素」、「原子」「分子」等。

三、課時教學目標設置要落實化學課程核心素養

課時教學目標設置不僅要落實課程核心素養,還要具化課程核心素養,不能「貼標簽」,切忌生硬地照搬化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避免教學目標的表面化和形式化。要進階化,系統化。教學目標設計要在大概念引領下,設置單元整體目標。例如:「質量守恆定律」單元的素養功能在於基於質量關系和比例關系引導學生建構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的定量關系」這一大概念。使學生逐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比例視角。因此,該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反應前後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內涵及其微觀本質,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守恆意識。

2.通過化學方程式意義的探究,知道化學方程式表徵了化學反應中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和比例關系,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比例視角。

3.能基於化學反應中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和定量關系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並進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4.收集和梳理拉瓦錫與質量守恆定律的化學史事,體會定量實驗研究和基於實驗事實的科學推理對於化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3

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使提升初中課堂教學成效成為教育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初中化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新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於新課程標准下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突出學生課堂主體性

化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面對多樣化的化學知識需要充分調動自身思維,分析與解決化學問題,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消化。但就初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深刻,在課堂教學中過於重視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與講解,忽視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培育,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客體位置,無法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與慾望,導致初中化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中,新課程改革標准對初中化學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與學習的意識。以學習「物質的溶解性」一課為例,由於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探索,我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物品作為實驗物質,並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內涵。首先,我為學生准備食鹽、白糖、澱粉等物質,然後組織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內容,理解和探究實驗步驟。其次,在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操作流程後,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並思考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最後,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發現物質不同的溶解性,同時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能夠感受到化學教學內容的樂趣,又能夠體會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更具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化學教學效率的保障,傳統灌輸式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枯燥感,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並突出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並在參與中獲得學習收獲,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有關燃燒與滅火知識時,為了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於火災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燃燒火焰的危險性,同時對火災的發生情況有更為清楚的認知。然後為讓學生掌握有關燃燒和滅火的知識,我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讓學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採用不同的滅火方式,除了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技能外,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好地保障化學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三、優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課後作業是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鞏固的重要途徑,部分教師為更好地發揮出作業的知識鞏固作用,為學生設置大量的作業內容,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無法保障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影響學生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效果。針對這種問題,我對學生課後作業進行系統化的設計,並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是較強的針對性,學生通過作業內容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習重點;二是作業內容分層,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課後學習內容;三是加強與生活的聯系,保障學生學習的知識能有效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以「酸鹼反應」為例,我為學生設置課後思考問題:「酸鹼反應的主要原理是什麼?生活中常見的酸性與鹼性物質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鹼反應的實例?」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並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更好地發揮出課後作業的促進作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作為新課程改革的落實者,應積極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並不斷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大膽嘗試與創新,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完成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4

一、關於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各項工作安排得很到位,學習內容豐富,主要有:王吉如老師:新舊教材的對比。符思思老師:新舊課標的對比。

各位發言導師為本次講座做了精心准備,報告內容實在,言之有物,耐人尋味。其中很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有:

1、專家修訂教材的工作態度認真和謙虛。

2、導師以自己的實際教學例子形象地說明了「STS」即科學.技術.社會與化學課教學的重要關系,所列舉的實例讓大夥聽了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想來這樣上課學生聽了自然會非常感興趣,對化學的認識也會更廣。

3、導師把「用心」落實到平時的教學中,寫出的教學設計榮獲「全國一等獎」,令人敬佩!她毫不憐惜地大方分享了她的成功經驗,為大家詳細分析了她是怎麼組織教學及書寫教學設計的。她的教案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每個教學環節的安排後面都有詳實的「教學意圖」「設計目的」說明,顯得很嚴謹、具體。

4、導師老師口齒流利語言生動,能很快發現新舊教材中的多處區別,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提出獨特的見解,在教學中很有自己的方法和特色。他特別以自己的成功經驗向大家展示了重視第一節化學課,並上好第一節化學課的重要性,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極大地提升學生今後學習化學的興趣,解決低分率這一難題。

5、在小組討論中大家熱烈討論,讓我再次體認到:教師對教材對教法要持續保持積極思考和分析的常態,「不以善小而不為」。

6、本次培訓加深我對認識了化學老師的重要性,及在教學中還原化學面目,突出正面教育,讓學生知道即使是污染等諸多問題最終還是要依賴化學來解決,正是因為化學的功遠遠大於過,才使得我們的人類社會得以如此快速地不斷向前發展。同時教學中要向學生傳達「資源危機意識和能源危機意識」,從化學角度培養學生愛國情感。注重實驗探究的層次性,了解探究實驗教學的困惑和問題,初中階段要做就做「有探有究」的實驗。

二、關於教材的粗淺看法

本次培訓讓參會的一線化學教師有機會同時聽到人教版和滬教版兩個版本教材中負責教材修訂工作的專家現場詳細解說有關新舊教材的不同,特別是新教材具體改動的地方及其改動原因、過程等。讓我們領略到了專家們細究問題、虛心聽取一線教師意見和建議的認真態度,也感受到了教材修訂和編排工作的復雜與艱辛及美好期望。同時對教材也有了更深些的認識:「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材是可以有多版本的,各有所長,關鍵是使用的人要靈活!」

對比了人教和滬教兩新版本的教材,我還是覺得人教版的更好用些(難免有因為我沒教過滬教版的教材,所以對它的了解不深的因素在吧)。其中新人教課本中明顯的優化點有:多增加了化學史、方法導引、化學.技術.社會、實驗提示、資料卡片等信息;強調化學實驗安全意識,正確看待環境問題;把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和燃燒條件的探究這三個重點實驗放在單元末單列為「實驗活動」,顯得更突出詳細;調整了部分探究實驗的步驟,修訂了分子運動現象等實驗;更換了更好看的更具有中國特色的單元圖片如第六、七單元;新增加了生活用水水費單、污泥處理,家庭燃氣燃燒、可燃冰等照片。特別是全書在留用了舊版課本中的部分圖片外,對更多的實驗等圖片進行了更換,新換的圖片更為清晰、美觀、真實。

當然滬教版教材也有不少亮點如他們的附錄內容更多、更形象些。關於新舊兩版教材的不同點,我的看法有:

1、兩版教材在對內容的編排順序上有不同的安排思路。

如人教版上冊是保持為七個單元,而滬教版上冊是五個單元。其中人教版上冊將「自然界的水」作為一個單元,內容涉及面較齊全,圖片較充分、合理有效。但相比不足是沒涉及「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這塊可以開拓學生思維的教學點。而滬教版只將其安排為一節,內容偏少,沒能介紹到「人類擁有的水資源」,以開拓學生的世界觀;對水的凈化也僅提到「過濾」這一種方法而已,顯得太拘謹,不夠聯系生活,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提出更多的常用的凈水方法。

人教版上冊將「碳和碳的氧化物」設為一個單元,把跟碳有關的單質、化合物的相關內容都有詳細介紹,其中二氧化碳的性質和製取及溫室效應等內容都在其中,內容上有很好的關聯性,便於學生的學習。而滬教版只是在氧氣之後將「奇妙的二氧化碳」設為一節的內容而已。另外滬教版上冊出現了「金屬的冶煉和應用」,這在人教是安排在下冊的內容。

2、在某些教學點上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關於「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這個內容,滬教版只將其安排為「拓展視野」。而人教版是將其列為正文大字的內容。可見對它的要求程度不同。我個人支持人教版的安排,因為雖說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過深的去學習這方面內容,但是這個內容畢竟對學生理解離子的形成和化合價有重要幫助(元素的化合價在數值與其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得或失電子的數目有關系),特別是對今後高中進一步深入學習電子排布軌道等內容有較大影響。所以我覺得這部分內容是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初步掌握的。而且教活了,學生還覺得有趣,能有助於提升學習興趣的。

三、今後我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和加強的方面:

1、重視化學學科的「正面」教育。注意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如正確看待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在弊之外還有其利的一面。

2、重視化學史的教育意義在對學生科學思維及精神上的積極影響。

3、重視化學在社會、生活、科學三方面的聯系,讓學生真正能夠學以致用。

4、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特別是八個必做實驗。強調化學實驗安全意識。

5、重視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以此指導實際教學。吃透課標、教材,靈活實施教學。

6、用心上好每一節化學課,勤寫教學反思、心得,大膽寫教學論文。

7、「讓思緒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多參與各項教學活動,多聽、多接觸,才有可能使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從無序到有序。

8、拓寬視野,用好資源,防止自己知識的矮化和老化,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9、重視精選習題,力爭做題高效。在試題講解時也要挖掘題目本身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10、發現並總結自己教學中的成功經驗,記錄、研究、處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綜上,本次培訓,我認真聽講並做好筆記,感觸良多,思緒得以從暑假的平緩狀態中進行了一回較高幅度的跳躍運動,運動過後真的是身心舒爽啊!我將用心把本次的培訓收獲好好向縣里其他化學教師傳達、交流,相信共振的效果會是很大的。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腳踏實地,更加勤懇、用心,多向優秀教師學習,不斷地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新課標》,掌握新課程標准修訂的總體原則是: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能力為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1、《新課標》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材從講述一些化學初步理論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環境問題、人類健康、醫葯生產與化學等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旨,不但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在推進社會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國資源現狀和利用前景,初步認識化學應用帶來的兩重性,形成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意識。

3、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校內與校外之間的相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復雜而系統的學習活動。

4、實驗部分有增加也有刪減,更注重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和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

5、《新課標》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化學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新課標》要求應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化學」,用觀察、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資料,獲得體驗,獲得真知。

學習後,我們今後教學應該怎麼做?

(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一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構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便是這個道理。化學教學不應該過多求同,盡量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感受體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准四條基本理念中的一條,它作為一種精神貫穿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准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准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閱讀教學中文本的內容意義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學會觀察、試驗、分類、比較等基本方法。

(三)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化學課程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學教學評價正經歷從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實際應用取向向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

總之, 我認為首先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也體現出了教學內容、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和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力爭與時代進步。

㈥ 2022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

2022初中化學新課標即《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22年版)》,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了新理念,形成了全面育人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設計思路。

  1.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新理念

閱讀全文

與化學課標解讀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