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別化教學的三種方式
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友扮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個別化教學大致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傳統教學的一掘行個共同缺點是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自20世紀20年代起,心理學家就開始尋找能夠適應個別學生需要及其特點的教學方法,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個別化教學成為教學改革和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令人矚目的領域。
❷ 如何開展有效的個別化學習活動分享交流案例
近階段,我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覺得幼兒園個別化學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與環境、材料以及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有效互動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了解小班幼兒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特點,這樣教師在創設環境、提供材料時,才能吸引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小班幼兒的發展需求,讓他們自發、自主地進行個別化學習。通過本學期對小班個別化環境與材料創設的系列實踐活動,我對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情境創設的策略有了些感悟。 (一)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
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越是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幼兒越有興趣,學得越輕松。因此,教師應結合主題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和材料,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幫助幼兒盡快融入角色,投入活動。
案例:給小動物穿花花衣
在「動物的花花衣」的主題下,教師在娃娃家創設了給小動物送花花衣的情境,幼兒根據小動物的皮毛特徵,尋找相應花紋的衣褲、襪子,並折疊整齊後送給小動物。於是,我在個別化活動中投放了些動物,我在活動前說:「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小動物,現在有許多小動物沒有穿好自己的衣服,請小朋友幫忙給動物穿上適合自己的衣服。」在活動中,我觀察陳涵鈺小朋友根據動物的特徵在幫小動物找匹配的花紋。當陳涵鈺拿著白色底紋的衣服時,我問:「白色底紋的衣服會是什麼動物的花紋呢?」他說:「奶牛和斑馬。奶牛的花紋是大塊的黑色底紋,斑馬的底紋是一條一條的。」當陳涵鈺拿著黃色底紋的衣服時,我問:「黃色底紋的衣服會是什麼動物的花紋呢?」他說:「老虎、獵豹和長頸鹿。老虎的花紋是條紋,豹的花紋是圓點的、長頸鹿是一塊一塊的。」
分析反思:
孩子們對動物非常感興趣,老師應該善於捕捉教育契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幫助他們把已有的經驗進行梳理,整合和建構。圍繞著孩子的興趣點的基礎上開展的個別化活動是適合孩子的活動,通過他們的探索和老師的引導,幫助幼兒提升對各種不同動物皮毛花紋的經驗,孩子們會在活動中找到規律,積累和提升知識經驗,同時也會感到快樂。
調整策略:
1、在投放材料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難度,有的是可以通過探索找到規律的,有的是沒有規律的,比如孔雀的花紋、蛇的花紋等,可以供孩子選擇。
2、在活動結束時的講評應引起孩子的關注,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和發現規律,體驗快樂。
心得:
以上這些生活活動設計的具有情境性,將幼兒的學習、游戲與其生活緊密相連,既聯系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激發了幼兒的有效游戲行為,維持了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創設故事化的學習情境
故事化的學習情境以其生動性、情節性將幼兒帶入一種較真實的情境中,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孩子在學習的情景中進行學習。
案例:大森林
在「動物的花花衣」主題中,教師創設了「大森林」的故事情境,讓幼兒和森林裡的小動物玩捉迷藏的游戲。森林裡有許多小動物的影子,幼兒可以根據影子來拼圖,說說哪些小動物在森林裡,它們是怎樣捉迷藏的。可是這個個別化活動內容沒有投入幾天,孩子們就沒有了多大的興趣了。我觀察到能力強的孩子,比如:於夢涵、周梓浩、張嘉琳等三兩下就找到了動物的影子。
調整和分析:
這個個別化活動內容在設計上可能缺乏了趣味性和挑戰性。所以,我又做了一些調整,添畫了一下草叢,石頭,房屋等。以動物和影子捉迷藏的故事情節開展游戲:讓一些動物的影子躲在其中,只露出一些特徵,讓孩子們根據特徵來幫助小兔子尋找影子,比如:一個兔子的影子有長長的耳朵、大象露出長長的鼻子等等;其次根據圖形上的皮毛特徵,幼兒可以猜猜後面藏著什麼小動物,再用繩子拉一拉,看看究竟藏著誰,特別是當幼兒看到圖形里藏著的動物和自己的猜測完全一致時,幼兒非常的高興。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幼兒的認知、情感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我將這個游戲進行修改後,我再去觀察孩子們,發覺孩子們的興趣度明顯提高,來這個個別化玩的孩子也更加多了。
心得:
通過這個游戲,我覺得,雖然准備了情境物品,製作的也非常精緻,本以為孩子們會感興趣,可是恰恰相反。因此對於孩子是否對個別化內容有興趣,我覺得一定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通過這次個別化活動內容修改的經驗中,我覺得在確定是否有興趣之前,一定要根據制定的這個內容先在幼兒之間玩一玩,看看他們對哪種比較感興趣。只有當孩子感到有興趣了,那麼所創設的學習情景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三)創設多維的游戲情景
孩子在多維的游戲情景中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案例:誰的家
個別化游戲 「誰的家」,引來了許多小朋友的關注,今天來這兒玩的有四位寶寶,雖然游戲內容只有一個,但卻能讓四位寶寶都能得到游戲的滿足。
李國彬小朋友先是打開一扇門看小動物的影子,她一邊看一邊猜這是什麼小動物,她通過看小動物影子的輪廓,來猜小動物的名稱,並找到了相應的蛇,進行了配對。
張柏源小朋友在觀察門里的顏色,他一邊看一邊說:「黃色的,有黑色花紋的門里住的是老虎,黑白花紋的才是奶牛」……
熊心悅發現窗戶上有數字,他驚奇地發現有些小動物圖片的背面有小圓點,將小圓點的數量與門上的數字配上對後,小動物就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裘子冉把小動物的圖片拿在手裡,她在給小動物找鄰居,把小動物的圖片根據老師的提示,找到相應的位置擺放。
分析反思:
在「二期課改」中,老師設計的游戲材料只有一種或兩種玩法,或是只能一個小朋友玩,不能同時滿足多個小朋友游戲的願望。「誰的家」在設計游戲時充分考慮了一物多玩的游戲方法,讓幼兒能在多維的游戲情景中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如數方面的知識:配對、上下、數量;如生活經驗方面的內容:動物的外性特徵、花紋皮毛的認識等。
心得:
在新課程的理念中,首先熟悉孩子的發展目標和年齡目標,其次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後只有自己掌握全面的知識更多的技能,才能實現靈活多變的整合。只要我們老師多挖掘自己設計游戲的利用價值,讓它充分發揮游戲的功能,孩子們游戲的機會會更多的,他們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總之,情境創設猶如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助推器」,使幼兒的學習不僅是一種行為上的參與,更是一種心理上、智力上的積極互動。將個別化學習融入情境,可以讓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呈現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學習過程,這樣才會顯示學習的活力和魅力,學習才能被幼兒喜愛和接受,從而讓幼兒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
❸ 如何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園個別化教育
1、教師首先要通過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和反思,通過與幼兒及其家長的交談來全面地了解幼兒。在了解幼兒的強項和弱項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 2、在組織形式上,可以通過分組活動的方式來滿足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傾向。為了使個體的特殊才能得到展示,個性得到體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幼兒不同的優勢智能領域,允許幼兒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表現。例如,可以讓不善言辭的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當然,教育要關注是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揚長」之外,還要設法「補短」,即通過取優勢領域的「長」來彌補弱勢領域的「短」。 3、考慮到幼兒的不同學習風格,教師應適當採用其他呈現方式或通過多種信息呈現方式來滿足不同個體的需要。 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老師最好能運用圖文結合或多媒體技術等多種信息呈現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在較大程度上引起幼兒的興趣,而且還能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幼兒的需要。
❹ 個別化教學包括哪些教學模式
個別化教學包括教學模式如下:
1.程序教學。所謂程序教學是指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學習自我教學性材料(以特定的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程序教學的創始人是教學機器的發明者普萊西,但對於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卻是斯金納。
4.適應性教學。適應性教學首先對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技能,包括加工信息的技能、學會學習的技能、興趣、態度等進行最初診斷以及階段性診斷,然後對課堂教學做出靈活性調整,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與能力。
5.個別輔導。個別輔導包括同伴頌凱輔導、成人輔導和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的個別化教學程序,如前面的程序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形式。
❺ 簡述個別化教學策略
個別化教學是為了適合個別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學習進度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個別化教學並不意味著獨自學習。當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針對班級教學中學生的程度差異時,為顧及個別能力、興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難,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
它與「個別教學」不同,個別教學僅是一種「一對一」的教學實施形態,它可能是個別化教學,也可能不是個別化教學,關鍵在於其是否為符合該生能力需要而特別設計的教學方案。個別化教學包括三個要素,具有四個特點,其教學模式主要有程序教學、掌握學習、獨立學習、適應性教學和個別輔導。
個別化教育的作用
個別化教育有利於實現中學生地理素養的全面提升,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中學地理教師實現個別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教師可以藉助計算機、手機、網路等媒體實現對學生學習的全程監督和指導,並給予學生個別化的建議。在個別化教育環境中,學生學習將更加輕松愉快,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