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日軍留下了多少化學武器

日軍留下了多少化學武器

發布時間:2023-04-07 19:11:48

A. 日本人二戰使用生化武器的證據

61年前,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以傷亡35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的巨大代價,敲響了侵略者的喪鍾;但61年來,喪鍾並沒有終結侵略者在這片土地上的肆虐------61年中,不僅當年倖存的受害者未能索賠成功,就連戰爭後的中國人民也被捲入了無休止的日本侵華戰爭遺棄化武之害。 有關資料顯示,日本陸軍和海軍在二戰期間生產芥子氣,路易氏劑等毒劑共計7000多噸,其中,化學武器絕大多數運到了中國。日本戰敗後,為掩蓋其違反國際法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將數百萬件化學武器就地掩埋,或棄之於江河湖泊中,給中國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 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履約事務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自1950年我國發現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受害者以來,目前已有14個省(區)60個地點發現了當年侵華日軍遺棄的芥子氣,路易氏劑等7種化學毒劑。僅2003年至2005年,就發生了4起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傷人事件,造成49名中國居民中毒,其中一人死亡。 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主任劉毅仁說:「目前,所有已經發現並處理的化學武器沒有一枚被銷毀。」按相關國際公約規定,日本有義務在2007年4月前徹底銷毀所有遺棄在華化學武器,但日本處理這一問題的效果「很不理想」。 侵略者的喪鍾早已敲響,公理和正義卻並未如期而至

B. 日本使用過的生化武器有哪些

日軍研製的主要毒劑是:芥子氣(德式)、芥子氣(法式)、不凍芥子氣(德式)、路易氏氣、二苯氰胂、光氣、苯氯乙酮、氰溴甲苯和氫氰酸。昌缺這些毒劑往往隨火箭炮、迫擊炮、加農炮、手榴祥散彈等一起發射,以此造成更大、更多的傷亡。

生物武器耐宴辯有:肉毒桿菌、鼠疫、傷寒

C. 中國大地上是否真有20多萬枚日軍留下的化學武器

數字還要大。
上個世紀八謹山十年代,中國有關部門的專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情況進行調查取證,最終得出了一個初備悔步結論:日軍在中國遺祥滾中棄的化學武器大約有200 萬件,各類毒劑有100 多噸,遭受直接傷害的人員已有2000 多人,還有許多地區的人員和環境處於這些化學武器的嚴重威脅之中。

D. 日本侵華時分別用了多少次化學武器

日軍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731次,另外日軍使用毒氣傷害了36968人(其中2086人死亡),日軍毒氣戰在中國軍隊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8.5%,最高年份達到28.6%(1937)。

日軍進行毒氣戰的次數是1937年9次,1938年105次,1939年455次,1940年259次,1941年231次,1942年76次,1943年137次,1944年38次,1945年2次,總計1312次。

E.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在我國使用化學武器的省區多達幾個

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先後在我國14個省、市,77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131次,中毒死亡者3100多人。據美國生化武器防衛研究主任、化學戰研究領域的國際一流專家本傑明·C·加瑞特博士的統計,他認為侵華日軍在化學武器中使用了6種毒氣:碳醯氯、氫氰化物、溴氰化物和氯乙醯苯、二苯基氰胂和二苯氯胂、三氯化胂、芥子氣和糜爛性毒氣。日本在中國的化學戰導致中國的受害傷亡人數,遠遠高於中國方面的統計,他認為日軍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達2000多次,造成10萬多名中國軍人和平民的死亡。

F. 日軍遺留化學武器

日本遺棄在我國的化學武器

2003年8月4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發生一起侵華日軍遺棄化學毒劑泄漏事件,受害者達50多人。日本政府承認引發該事件的化學毒劑是侵華日軍遺棄的芥子氣,並表示將同中國方面合作處理此次事件。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遺棄化學武器銷毀的開始時間最遲不能晚於公約生效後兩年(1999年4月29日前),銷毀結束的時間最遲不能晚於公約生效後10年(2007年4月29日前)。遺棄國對化學武器的銷毀負主要責任。

到二戰結束時,日本共生產了大約518萬枚化學彈葯。1945年日本戰敗後,為了掩蓋其在中國領土上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行,將大量化學武器和化學戰劑或是掩埋或是傾倒於河流。這些被遺棄的化學武器分布於我國的安徽、河北、黑龍江、江蘇、吉林、遼寧、山西、 浙江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8個地點,另有6個可疑地點。關於被遺棄化學武器的數量,我國政府的估計為:已被發現和進行了初步處理的有30萬發彈葯和120噸化學戰劑,未進行處理的彈葯仍有200萬發。日本政府估計的數量為70—90萬發。被遺棄化學戰劑的種類有:芥子氣、芥子氣/路易斯劑、二苯基腫氰、氫氰酸和氯乙醯苯、光氣。

1990年,我國政府曾通過非官方渠道向·日本政府提出處理其遺棄在我國的化學武器的要求。1992年2月,我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日內瓦裁軍會議遞交了一份報告,陳述了我國政府的鮮明立場。1995年,日本政府首次承認在我國領土上遺棄了化學武器。1996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銷毀其遺棄在中國化學武器的計劃。1999年7月,中日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銷毀中國境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備忘錄》,日方在《備忘錄》中承認在中國遺棄了大量化學武器,並承諾要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銷毀義務。

2003年4月,中日兩國政府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第7次聯合工作組會議」上,中日雙方就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的主體銷毀技術方案、銷毀設施地點等問題達成一致。確定的主體銷毀化學武器技術由中日雙方專家討論解決。同時,中日雙方從減少運輸風險角度出發,經過反復論證和實地調查,確定在發現日本遺棄化學武器數量最多的吉林省軟化地區實施銷毀。(刁天喜)

(摘自《軍事醫學動態》)

G. 二戰時期日本的化學武器是怎麼回事

細菌是生物武器
以化學毒劑殺傷有生力量的各種武器、器材統稱為化學武器。如裝有毒劑的化學炮彈、化學航彈、化學火箭彈、化學導彈、化學地雷和飛機布灑器、毒煙施放器材等。化學武器與常規武器相比有以下特點:

第一,傷害途徑多。毒劑以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使人畜遭到傷害。吸入染毒空氣,皮膚接觸毒劑的液滴和氣霧,食入染毒的水和食物,都能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第二,作用時間長。常規武器的殺傷作用只限於爆炸或彈丸飛行的瞬間。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短則幾分鍾到幾十分鍾,長則幾天、十幾天。

第三,殺傷范圍廣。化學炮彈比同口徑普通炮彈的殺傷威力要大幾倍到幾十倍。毒劑蒸氣能到處擴散,無孔不入,滲入工事內部,殺傷隱蔽的有生力量。

第四,受氣象、地形、地物的影響較大。不是全天候武器。

由於化學武器具有突出的殺傷效能,俄、美軍都把它作為現代條件下作戰的一種重要手段。他們大量裝備、儲存、並不斷發展化學武器。俄軍正式裝備的具有彈葯型號的毒劑有沙林、梭曼、塔崩、芥子氣、路易氏氣、氫氰酸、光氣、苯氯乙酮、亞當氏氣。美軍裝備的有沙林、維埃克斯(VS)、芥子氣、氫氰酸、氯化氰、光氣、畢茲(BZ)、西埃斯(CS)、苯氯乙酮、亞當氏氣。據國外報導,俄軍還裝備有「V」類毒劑和「藍-X」失能劑以及「黃雨」等。美國還裝備有西阿爾(CR)毒劑。

另外,美、俄都在積極研製二元化學武器。其特點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能合成毒劑的物質分別裝填在隔開的容器內。化學彈發射後,在彈體飛行的短暫時間內,隔膜破裂,這些物質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毒劑,在到達目標的瞬間殺傷人員。二元化學武器的突出優點是製造、貯存和使用都比較安全。它是現代化學武器的發展方向。據估計俄軍的毒劑儲備量為35萬噸以上,其中神經性毒劑約佔705,其它毒劑佔30%。美國的毒劑儲備量約為十幾萬噸。
http://academy2003.cpst.net.cn/popul/guard/manys/artic/20819170703.html

化學武器種類

化學武器是利用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遲滯、困擾其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之總稱,它包括:

1.毒劑

又稱化學毒劑、化學戰劑、軍用毒劑,是軍事行動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它是化學武器的基礎,對化學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著決定作用。目前外軍裝備的毒劑主要有6類14種。

2.化學武器

狹義的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葯和毒劑布灑器。化學彈葯是指戰斗部內主要裝填毒劑(或二元化學武器前體)的彈葯。主要有化學炮彈、化學航彈、化學手榴彈、化學槍榴彈、化學地雷、化學火箭彈和導彈的化學彈頭等。由兩種以上可以生成毒劑的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質構成的武器稱為二元化學武器。化學物質分裝在彈體中由隔膜隔開的容器內,在投射過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質依靠旋轉或攪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劑。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爆炸分散型 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主要有化學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 借煙火劑、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

(3)布灑型 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未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使空氣、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布毒車、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化學武器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步兵化學武器,炮兵、導彈部隊化學武器和航空兵化學武器等三類。他們分別適用於小規模、近距離攻擊或設置化學障礙;快速實施突襲;集中的化學襲擊和化學縱深攻擊;以及靈活機動地實施遠距離、大縱深、大規模的化學襲擊。

二、防化器材

又稱防化裝備或「三防」裝備,是用於防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的偵檢、防護、洗消、急救的各種器材、裝備之總稱。

1.偵察器材

通常由報警、偵毒、化驗器材和毒劑偵察車等組成。

2.防護器材

分為個人和集體防護器材。前者指用於個人防止毒劑、放射性灰塵和生物戰劑氣溶膠傷害的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集體防護器材包括永備工事、特種車輛的集防裝置、野戰掩蔽部、過濾通風設備等。

3.洗消器材包括個人洗消設備、小(大)型洗消設備、核生化戰場上的供水設備等

4.急救器材包括解磷針、次氯酸鈣懸浮液、一氯胺的乙醇溶液、氧氣等。

三、化學毒劑的殺傷作用

毒劑按毒理作用分為六類。現分別介紹其主要殺傷作用機理。

(一)神經性毒劑

以神經系統受傷害為特點的毒劑,可通過呼吸道、皮膚、眼睛等途徑使人員中毒,破壞神經沖動傳導。中毒症狀主要有:瞳孔收縮、流口水、惡心、嘔吐、肌顫、痙攣和呼吸麻痹,很低的劑量或濃度即能致死。

神經性毒劑均含磷元素,屬有機膦酸酯類化合物。此類毒劑為速殺性毒劑,可作為暫時性或持久性毒劑使用,造成空氣、水源、地面或物體表面染毒,殺傷人畜,封鎖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地。

(二)糜爛性毒劑

以皮膚糜爛作用為主要傷害特點的毒劑,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其作用機理是破壞細胞中重要的酶和核酸,造成組織壞死。吸入後損傷呼吸道、肺組織及神經系統。接觸皮膚和粘膜,引起紅腫、起泡、潰瘍,對眼睛也會造成嚴重傷害。

此類毒劑可作持久性或暫時性毒劑使用,造成空氣、地面、物體大面染毒。糜爛性毒劑有三種,最重要的是芥子氣。

(三)全身中毒性毒劑

又稱血液性毒劑,主要抑制人體細胞和組織內的呼吸酶,造成全身性組織缺氧,例如吸入氫氰酸後立即出現昏迷、痙孿、呼吸困難,嚴重又未救治者將迅速死亡。

(四)窒息性毒劑

破壞組織引起肺水腫降低血液攝取氧的能力,造成機體缺氧以致窒息死亡的毒劑。對眼、鼻、喉也有一定刺激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使用過,但以後作為軍用毒劑的價值已日趨下降。

主要成員為光氣(Phosgene),代號為:CO(美)和PG(英),學名二氯化碳醯。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爛於草味,吸入中毒,潛伏期數小時,表現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乃至死亡。

(五)失能性毒劑

造成思維功能和軀體功能障礙,使人員暫時喪失戰鬥力的毒劑,簡稱失能劑。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傷害。中毒後主要症狀是口乾、瞳孔散大、眩暈、反應遲鈍、步態蹣跚、產生幻覺、癱軟、暫時失明、血壓降低等。主要成員為畢茲(BZ),是精神失能劑,白色或黃色結晶,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能溶於稀酸和有機溶劑。國外正研究軀體失能劑。

(六)刺激性毒劑

以對人眼、鼻、喉、皮膚的局部刺激為主要毒害作用的毒劑。中毒後有流淚、眼痛、噴嚏、咳嗽、惡心、嘔吐、胸痛、頭痛及皮膚的痛等症狀,使人員短時間失去戰鬥力,大量吸入也能造成肺部損傷甚至死亡。此類毒劑主要有四種:CS、CR、DM和CN。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Science/DL/DL-63833

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
http://www.fmcoprc.gov.hk/chn/tyyflsw/gjgy/t54945.htm

第二個問題,自己去查,731的惡行我不想多說,收起你的笑臉,我相信在你看過日本人拿中國人做化學武器試驗的場景後,你就笑不出來了。

H. 日本侵華戰爭在哪些戰役使用了化學武器

實在太多了 幾乎10次戰役就有7-8次使用了化學武器 這方面的資料很多都被日軍銷毀了 下面是幾個有詳細記載的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14年裡,侵華日軍先後在我國的敦化、海拉爾、太原、宜昌、濟南、南京、漢口、廣州等處,設立製造毒氣的工廠或化學武器的裝配廠;在上海、宜昌、太原等地駐扎有從事化學戰爭的部隊。吉林省敦化是日本在中國最大的化學武器生產中心,它生產化學武器的數量超過了日本大久野島化學武器工廠;規模次之的則是內蒙古海拉爾的化學毒氣廠,20世紀90年代,海拉爾地區已發現超過一萬人以上的中國人、朝鮮人和蘇聯人等死於日軍的化學毒氣戰。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先後在我國14個省、市,77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131次,中毒死亡者3100多人。據美國生化武器防衛研究主任、化學戰研究領域的國際一流專家本傑明·C·加瑞特博士的統計,他認為侵華日軍在化學武器中使用了6種毒氣:碳醯氯、氫氰化物、溴氰化物和氯乙醯苯、二苯基氰胂和二苯氯胂、三氯化胂、芥子氣和糜爛性毒氣。日本在中國的化學戰導致中國的受害傷亡人數,遠遠高於中國方面的統計,他認為日軍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達2000多次,造成10萬多名中國軍人和平民的死亡。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中國居民區及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頻繁使用化學武器,進行化學戰。據不完全統計:

1938年7月,日軍在山西夏縣一帶的村莊水井內投放毒葯,當地農民至死者2000餘人。

1939年4月,八路軍第120師等部在河北省河間縣齊會地區對「掃盪」日軍進行圍殲作戰,期間遭到日軍第27師團第3旅團發射毒氣彈攻擊,賀龍及第120師司令部20餘人中毒。

1940年5月,日軍獨立混成第10旅團迫擊炮大隊在山東泰安縣紅山戰斗中發射毒氣彈,致使我抗日官兵300餘人中毒身亡。

1940年8月,在八路軍進行的「百團大戰」中,日軍施放毒氣11次之多,致使八路軍10,000餘名官兵中毒。同月,在山東嶧縣朱溝戰斗中,日軍使用「窒息性」毒氣彈,使八路軍350餘名官兵及許多村民中毒身亡。

1941年9月,日軍第137師團第375聯隊在河北省宛平縣杜家莊施放毒氣,傷害學生和居民400多人。

1941年10月,日軍在宜昌戰役中兼用毒氣炮彈和毒劑炸彈,造成國民黨軍1,600人中毒,其中600多人死亡。

1942年,日軍為了摧毀冀中軍民創造的地道戰術,於5月28日在河北定縣坦村的地道內施放大量的窒息性毒氣,致使躲藏在地道內的800多名老幼婦孺中毒身亡。戰後,日軍第59師團第53旅團少將旅團長上坂勝供認:是他親手製造了殺害800多名和平居民的大慘案。

1943年5月,日軍第222聯隊在山西遼縣的麻田至河北涉縣的河南店約25公里的公路上,向其一帶的村莊水井、水池投放毒劑20餘箱,使八路軍120多人中毒,中毒身亡的群眾達300餘人。

1943年11月初,日軍向常德進攻時,施放毒氣80餘次,中國軍隊中毒傷亡1,000餘人。

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廣泛使用化學武器的次數及傷亡人數,到目前為止,仍然難以確定。

I. 日本遺留中國化學武器危害

針對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大量化學武器尚未完全清除以及中國仍有約2000名化學毒劑中毒者受病痛折磨的情況,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全軍中毒救治中心教授黃韶清建議,應盡快建立專門的化學毒劑中毒救治中心。

據了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曾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了14年之久,是日軍化學武器部隊--「516」部隊和「526」部隊的大本營。侵華日軍在此遺棄了大量的炮、炸彈和毒氣彈。據統計,從2001年至今,這里發現了炮、炸彈775枚,毒氣彈28枚。而未被發現、妥善處理的遺棄化學武器將成為今後誘發中毒事枯鋒件的巨大隱患。

黃韶清教授介紹,在齊齊哈爾發現的這些化學武器共有4大類約10種,危害性都極大。其中的芥子氣毒劑8月4日在齊齊哈爾造成嚴重的中毒事件,致使一人死亡、數十人身受傷害。這種糜爛性毒劑具有揮發性,通過呼吸及接觸可對人體特別是呼吸道、消化道、生育系統沒好晌等造成損傷。只要沾染上,大部分患者將失去生育能力。感染創麵皮膚遇有天氣變化就會發癢、糜爛,且終生反復發病,很難治癒。包括「8·4」事件中已經出院的患者在內,大量化武中毒患者只能是「臨床治癒」,他們今後發病,還要入院接受治療。因此,建立一座具備相關救治經驗的專門醫院已是迫在眉睫。

黃韶清說,中國至今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治療化武中襪念毒,建立專門醫院既有利於對受害者的集中救治,也有利於相關科研工作的盡快開展和治療經驗的迅速積累,這對中國應對未來反恐和軍事戰爭具有重要意義。

J. 日本化學武器的研發經歷了哪些歷程

一戰中在歐洲戰場上廣泛使用的毒氣戰,雖然並未改變整個戰爭形勢,但其所產生的巨大殺傷力及對敵方士氣造成的恐慌,無疑使戰後各國軍方對這類新式武器產生了毫不掩飾的興趣,盡管戰後制定的國際法明令禁止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但各國仍未放棄對化學武器的研究。日本就是這其中埋棗鎮一個很典型的國家。

簡單來說,負責研究開發毒氣武器的是陸軍科學研究所的第3部,後來轉到了第2部,還有陸軍第6技術研究所,海軍的技術研究院毒氣部也是研究化學戰的重要機構,雖然日本海軍於1923年開始研究化學武器,1925年陸軍才步其後塵,但日本陸軍對化學戰始終抱有極大的熱情,不惜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化學戰。日本的各細菌戰研究機構,在進行細菌戰研究的同時,也肩負對化學戰的研究工作。

日本於1928年開始實驗性生產芥子氣。6年後日本人每周生產一噸路易氏氣,1937年產量上升到每天兩噸。大量地製造毒氣是在瀨戶內海的大久野島,稱為陸軍造兵廠火工廠-忠海兵器製造所,該廠主要生產合成毒劑和各種化學炮彈。

日本海軍則在神奈川縣寒川「相模兵工廠」製造類似產品。在福岡縣企救郡的曾根兵工廠專門將大久野島的毒氣工廠生產的毒氣和製造的彈體裝填成毒氣槍彈。

日本人獻身於化學戰的研究工作精神,有時到了狂熱的地步。對於1933年在東京東21英里的千葉縣的習志野成立的佔地40英畝由陸軍教育總監管轄的陸軍化學兵學校則是研究毒氣戰和培養訓練實戰人員的教育機關。

該校專門培養化學戰軍官、士官,戰爭中增開學期1~2個月的短期培訓班,設立教導聯隊(團)。一萬多名在此接受化學戰訓練的軍官和軍士成為化學戰的急先鋒。在以後的12年裡共培養了3350名化學戰專家,志野學校的畢業生被分配到陸軍第六技術研究所,從事毒氣的研究和發明。

1939年8月,在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火車站以東一公里的郊外成立的關東軍第五一六部隊,正式名稱是關東軍化學部第五一六部隊即以恐怖名聲威震滿洲的毒瓦斯部隊,其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駐齊齊哈爾市隸屬關東軍技術部的化學兵器部,五一六部隊對外又稱齊齊哈爾研究所(是陸軍軍械部第6技術研究所派駐我國東北的分支機構),下設4個課,分別負責毒劑的偵檢,毒物的合成,化學制劑的研究,防護和治療,編制為250人。

第五一六部隊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使用毒氣武器的實彎粗驗和訓練,並曾和第七三一部隊合作共同進行過多達50餘次的毒瓦斯人體實驗,2003年8月4日齊齊哈爾的日軍遺棄化武傷人事件也與這支惡魔部隊有著重大幹系。

關東軍五一六毒瓦斯部隊等於第六技術研究所駐滿洲的常駐機關,第六技術研究所發明的毒瓦斯使用方法經過習志野練習隊的特岩納別訓練,由設置在滿洲齊齊哈爾的五一六部隊實施。

日軍廣泛的化學武器試驗包括1930年在台灣熱帶條件下的試驗,促使研究出一系列可怕的毒氣武器,能夠把十升戰劑投射到二英里外的布毒器,發射「毒霧」的裝置,把經改裝後噴射氫氰酸的火焰噴射器吊在降落傘下,在慢慢飄行的過程中釋放出毒氣流的芥子氣噴灑炸彈,能用芥子氣鋪染七米寬的地段的遙控染毒拖車;還有一種能裝置一公斤的氫氰酸的手擲反坦克武器。

防護方面的研究也並駕齊驅,並極力尋找適合馬,駱駝佩帶的防毒面具(有兩英尺長,八英寸寬)以及狗佩帶的防毒面具,綁腿和鞋。

1936年,西安事變。日本退出國聯裁軍會議。日本陸軍計劃采購防毒面具、防毒斗篷300萬套,輕便防毒具120萬件。1937年,日軍正式裝備氯氰酸。日軍的化學武器已達到了很強的攻擊作戰能力。「讓實驗室的成果走向戰場」已成為狂熱的軍國主義份子叫囂的口號,災難正逐漸迫近。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在戰場上長期地,有組織地,大規模地進行違反國際法的化學戰的國家只有日本。而從1937年起,日本人在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就廣泛使用了毒氣,換句話說,日軍早在二戰正式爆發前即有系統,有針對性的對中國進行了化學戰。

日本化學武器

閱讀全文

與日軍留下了多少化學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