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楊振寧化學怎麼樣

楊振寧化學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23 03:29:09

『壹』 楊振寧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二十世紀末,楊振寧作為我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物理學家是很受人尊敬的,他和李政道、王貽芳一起被稱為“華人三大偉人”。那他是如培碰何獲得這一榮譽呢?當時楊振寧取得了一系列配褲談科學成就,他主要是研究物質中能量,發現中微子並發現了李政道和王貽芳提出的量子力學基礎思想、為以後提出相對論奠定了理論基礎和貢獻出來而做出貢獻。可以說後來楊振寧還開創了一個新領域——量子場論。

1945年,楊振寧和其他學者提出了宇宙學的一個新領域,即宇宙學是在核物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研究宇宙學的新分支領域。宇宙學的提出標志著宇宙學開始從物理理論的研究階段過渡到物理實踐階段。宇宙學已經成為世界物理學科發展的重要領域。

『貳』 楊振寧現在怎麼樣了

楊振寧的身體現在不乎襲正是很好。

前不久,知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迎來了自己的百歲壽誕,他的親朋好友和他一起慶祝這高興地事情。百歲壽誕剛過去不久,有媒體突然曝出,楊振寧先生不幸摔倒住院的消息。消息曝出後,立刻引起不少網友的擔憂。

都知道,人一上年紀之後,身體各項狀況也會隨之下降。年輕人平地摔一跤可能並不會造成任何大礙,但是老人因為年紀大了,骨頭也會變得很脆弱,所以不小心摔跤的話可不是小事。這次楊振寧先生不小心摔倒,直接導致脊椎骨裂,只能緊急送醫治療。

楊振寧現在的情況:

但不得不佩服的是,即使骨裂住院但是楊振寧先生手裡的工作卻沒有停下。躺在病床上仍然,在眼前架了個平板禪鏈用來工作,實在是太敬業了,讓人心生敬畏之心。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堅持工作的科學家,才讓我們的祖國歲悔更加強大,人民生活過得更好。

在楊振寧先生受傷的這段時間,作為妻子的翁帆也是隨身悉心照顧著。即便是有護工在身邊,但是翁帆依舊親力親為陪伴在楊振寧先生的身邊,照顧這他的起居。夫妻兩人這般真摯的感情,著實讓人有些羨慕。

『叄』 華裔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的一生是怎樣的

1922年9月22日,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戶楊姓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楊武之當時在安慶市的一所中學(位於懷寧)教書,對懷寧深有感情,所以給孩子取名為「振寧」。

在小振寧出生的第二年,他的父親就去美國留學了。他的幼年,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的。那時軍閥混戰,常常打到合肥來,亂軍一到,母親就抱著兒子驚惶地「跑反」,奔鄉下,躲山洞。

楊家是個大家族,「振」字輩的就有33人,振寧是這個大家族裡的長房長孫,整個家族對他寄託著厚望。母親羅孟華是個善良、堅強且有理想的女性,在生命時常受威脅的時候,還堅持教子識字,一筆一畫地寫好,認認真真地教會。兒子是個極聰明的寶貝,一教即會,過目不忘,人稱「神童」。楊振寧為此很感激母親,終生不忘,曾這樣回憶說:「我四歲的時候,母親開始教我認方塊字,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現在,我所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兩倍。」

六歲那年,楊武之從美國學成回國,先在廈門大學執教,小振寧就跟母親高興地來到這個南方海濱城市,進入小學正式讀書。因有母親的家教墊底,他國文課學得特別輕松,不費勁就拿到高分。他把精力主要用在數學上,並漸漸產生了興趣,成績也是不錯的。最讓他頭疼的是手工課,因為他天生是個左撇子,拿筆、用筷子都不方便,母親費了好大一番精力才讓他把吃飯、寫字改成了用右手,可是他打乒乓球、彈彈子、扔瓦片,仍舊自然地用左手。有一次用泥巴捏公雞,他花了很大氣力做出來後,大家忍不住笑了起來,都說不是一隻雞,而是一節藕。父親告訴他,人的左腦控制右手,而右腦控制左手,而手對腦也有反作用,雙手靈,大腦聰。他明白這個道理後,下決心練習右手,終於右手靈活起來了。

楊振寧隨父母在廈門只住了一年多,因父親受聘到清華大學數學系當教授,又隨父母來到北平。當時,中國社會十分動盪,內憂外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可楊振寧因為有當過洋博士的父親的庇護,不缺衣食,生活在美麗安靜的清華大學校園中,很少與校園外的社會接觸,因而能夠幸運地度過一個平靜的童年。

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校園內的小學讀書,學校的條件不錯,老師和校舍在當時的中國都是一流的。他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課余時間,他和同學們在校園中到處遊玩,在草地上打滾,比賽爬樹——他幾乎爬遍了校園內的每一棵樹。

小學畢業後,楊振寧進入北平崇德中學讀書,這也是一所不錯的中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了,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北平再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楊振寧家搬回了合肥老家。可合肥也不得安寧,經常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當日軍進逼南京,合肥也人心惶惶的時候,父親做出了決定,攜帶家人逃往昆明。一路上,楊振寧全家人歷盡辛苦,途經漢口、香港、越南等地,繞道來到了昆明。

到昆明後,父親受聘到西南聯大教書,楊振寧進入昆華中學二年級學習。當時四處流亡的中學生非常多,學籍各地不一,比較混亂,因此教育部在1938年夏天公布了一項措施:中學生不需要文憑,可以憑同等學歷報考大學。楊振寧在流亡途中一有時間就抓緊學習,功課不但沒落下,反而自學了高年級的課程。於是,他在少讀一年高中的情況下,以同等學歷參加了高考,並以優異成績考取了西南聯大。這一年他16歲。

西南聯大是在戰爭中成立的一所臨時性質的大學,校舍條件非常差,教室是鐵皮屋頂的房子,下雨的時候,丁丁當當響個不停。教室的窗戶上沒有玻璃,屋外刮風時,老師和學生都把自己的書本用重物壓住,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風吹得滿教室亂飛。每當日軍的飛機飛臨昆明的上空,防空警報突然尖厲地鳴響時,師生們還要匆匆躲避起來。

西南聯大也有非常優越的地方,這些優越的地方使學習條件差這一缺陷變得無足輕重了。西南聯大有著強大的教師陣容,這所學校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並在一起成立的,因此名教授、好教師非常多。楊振寧報考的是化學系,人學後卻分到物理系,這使楊振寧能夠幸運地在周培源、吳有訓等名師的指導下學習。

西南聯大的學習風氣很濃,教授們講起課來十分認真,學生求學的態度也都很好。

楊振寧認為,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他們指導楊振寧寫論文,向他推薦書看,將楊振寧引入物理學的大門,使他眼前洞開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兩位物理學家的研究風格影響了楊振寧,為他指引了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向。

1944年6月,楊振寧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1945年底,23歲的楊振寧躊躇滿志,考取了清華留美獎學金,在吳大猷教授的推薦下,不遠萬里,跨海越詳,踏著父親的求學路進入美國,他的目標是要投奔心儀已久的大科學家費米(原是義大利皇家科學院院士,被義大利物理學界戲稱為「教皇」)旗下求學,一到美國就直奔芝加哥大學拜訪費米。費米沒有讓楊振寧失望,他把這位抱負遠大的中國學生介紹給他的同仁泰勒博士。在泰勒博士的指導下,楊振寧通過3年的奮斗,順利拿到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楊振寧的才能和智慧,受到了校方的高度重視,聘任他留校任教。

一年之後,在費米教授和泰勒博士的聯名推薦下,楊振寧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久負盛名的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在這里,楊振寧開始向最高科學領域挺進,研究成果不斷問世,一舉震驚學界。32歲的他與米耳斯博士共同發表被稱為「楊一米規范場」的理論,這是個里程碑式的輝煌成果。。

後來,楊振寧跟李政道博士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理論,國際物理學界一片嘩然,眾說紛紜,形成一種極端激烈的爭論氣氛。為了支持來自祖國的同胞師弟,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組織隊伍開始就此理論進行實驗驗證活動,不少科學家對此大感吃驚。然而,科學畢竟是科學,真理畢竟是真理。吳健雄的實驗證明楊振寧、李政道的理論是科學的真理後,轟動了整個物理學界,因而於1957年他們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克萊恩博士在授獎儀式上高度評價他們的研究成果:「兩位物理學家由於對所謂宇稱守恆定律作了精湛的研究,從而導致次原子粒子方面的重大發現……這兩位獲獎者所進行的研究,實際上推翻了30多年來被普遍認為是自然基本定律的所謂宇稱守恆定律。」

楊振寧、李政道,還有吳健雄,這三位傑出的中國人,讓1957年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物理年,讓全球的華人大大揚眉吐氣了一回!

楊振寧1957年獲諾貝爾獎後,1980年獲得提姆福德獎,1986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他還有多項榮譽學位,又是中國許多大學的名譽教授。

『肆』 揚振寧的詳細資料

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鳳陽府。楊振寧的父親楊克純(字武之)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主任多年。楊振寧1938年至1944年在中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讀書,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楊振寧的學士論文的導師是吳大猷,碩士論文導師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8年至1979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和波蘭、美國等6所院校的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研究員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66年起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艾伯特·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該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

楊振寧於1956年與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因而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原理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對稱性的認識,為人們正確認識微觀粒子世界開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大大促進了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另外,楊振寧還是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諸多領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驅和奠基人。

1971年以來,他多次到中國探親、訪問和講學,同時努力幫助中國學者和留學生在美進行科研和學習,在促進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華大學授予楊振寧為清華大學名譽教授,1994年6月他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兒,她是楊振寧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教書時的學生。他們於1950年結婚,生有兩子一女:長子楊光諾、次子楊光宇和女兒楊又禮。

『伍』 「科學巨人」楊振宇,現在99歲,他3個在美國的子女如今怎樣了

楊振寧如今是99歲的高齡,他一直是在國內生活,他的子女在國外生活。楊振寧有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這三個孩子是他和杜致禮生的,杜致禮是楊振寧的第一位夫人。當時兩個人是在美國的一家餐廳吃飯的時候認識的,兩個人就這樣一見鍾情了,然後那個時候的楊振寧本來是要離開普林斯頓的,因為要去芝加哥大學,但是遇到了杜致禮之後,楊振寧就留在普林斯頓。

說到楊振寧,大家就會去討論私生活,可是說句實在話,私生活是人家自己的,所以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外人是沒有理由去干涉的,也更沒有必要去做過多的討論。也希望大家把焦點都放在學術的成就上面,在國家物理的發展道路上面,是很需要像楊振寧這樣的人,所以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能為國家效力。也希望楊振寧可以身體健康,好好的生活。

『陸』 楊振寧是目前在世的全球頭號物理學全才,他的子女在干什麼

楊振寧有三個孩子,大兒子成為了一名計算機工程師,次子也是一名科研人員,同時也是一名復合型人才,在業界的知名度和成就不亞於父親楊振寧,楊振寧的小女兒是一名醫護人員,楊振寧的三個孩子雖然成就不及父親,但是他們都各自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亮,楊振寧從來沒有想過讓孩子繼承自己的衣缽,而是尊重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他曾說過不要把天才的孩子視為天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三個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的熏陶下,都擁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楊振寧的次子楊光宇也算是繼空旁承了他的衣缽,他和父親一樣選擇了科研事業,並且通過自主學習成為了一名復合型人才,在業界也非常有名,楊振寧的小女兒從事的是醫護工作,他們都是楊振寧的驕傲。

『柒』 楊振寧簡介 我要楊振寧的簡介 楊振寧是什麼家科學家

楊振寧是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7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滿周歲,父親楊武之考取公費留美生而出國了.4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方塊字,1年多的時間教了他3千個字.楊振寧在50歲時回憶說:'現在我所有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2倍.'
1928年楊振寧6歲的時候,父親從美國回來,一見面就問他念過書沒有?他說念過了.念過什麼書?念過《龍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來了.楊振寧回憶道:'父親接著問我書上講的是什麼意思培旅,我完全不能解釋.不過,我記得他還是獎了我一支鋼筆,那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楊振寧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旋即進入清華大學的研究院旅中耐.兩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推翻了宇稱守恆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楊振寧在1957年諾貝爾演講中這樣說道:'那時候,物理學家發現他們所處的情況就好像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裡摸索出路一樣.他知道在某個方向上,必定有一個能使他脫離困境的門.然而究竟在哪個方向呢?'原來,那個方向就是宇稱守恆定律不適用於弱相互作用.'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范圍很廣,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R.L.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范場',與巴克斯特(R.Baxter)創立了'楊-巴克斯方程'.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E.Segre)推崇楊振寧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戚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誼的橋梁.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系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人們贊揚在理論物理前沿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楊振寧是一位堅忍不拔、拆春具數學天才的科學家.他致力於揭示自然的對稱性,而這些對稱性常常是隱藏在雜亂的實驗物理結果的後面.
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秘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
物理學家戴森去年在石溪為楊振寧退休所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上說:「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麼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
楊振寧已有華發,可是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年輕得多.他仍穿梭於紐約和遠東之間.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學有密切的聯系,並且是設在南朝鮮漢城的一個理論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關於他的生活和時代的一次廣泛的談話中,楊振寧談到他的物理學生涯,談到他沒有能從事某些領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遺憾.楊振寧也談到他在中國童年和他長時間為溝通美國和自己的祖國在科學和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作的努力.楊振寧談到他擔心中美關系的裂痕會擴大,以及由於新近對台灣出生的物理學家李文和間諜活動嫌疑的調查,將為亞洲和亞裔美國科學家帶來的困難.·1971年中美關系開始解凍,楊振寧自1945年到美國來當研究生以後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他會見了已故的周恩來和中國的其他領導人,幫助開展了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他擔心這些合作將面臨危險.
那時候,當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後,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人員常常去找他.中央情報局的官員第一次去找楊振寧時楊要讓他的秘書記錄他們的談話,以免誤解.楊振寧繼續保持和中國的密切聯系,他說:「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近來沒有再來找我的麻煩.」
楊振寧最關心的是科學而不是政治.他談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個從中國偏僻地區一個落後的城市來的年輕學生,怎麼會有幸參與20世紀一個最主要的思想革命.這場革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法來了解自然的無窮多樣性,從混沌的星球爆炸到電子環繞原子核的顫動.
1956年楊振寧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這個工作,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
從長遠來看,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的開拓性的工作卻更為重要.那一年,兩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范場的理論結構.以後證明它是以統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關鍵.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馬奇努說:「當它在1954年寫成時,爭論極大.一些人認為它和物理世界無關.」當時,楊和米爾斯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可是以後證明,這個從微分幾何和纖維叢這樣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來的數學,正是為描述像磁、電、強核力,也許還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換所.戴森講道:「我要說,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范常已經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於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系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系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楊振寧紮根於數學,但是他指出,自己一生的工作不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形而上學的游戲.40年代後期他剛去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時曾打算成為實驗物理學家.可是他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差.實驗室的同事們開玩笑道:「哪裡出爆,那裡就有楊振寧.」
曾任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主任的實驗物理學家薩奧斯說:「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於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於優美的實驗極為欣賞.」
對於物理學家最大的挑戰,依然是提出一個統一的理論,它既適用於以重力為主的極大王國,又適用於由量子所主宰的極小王國.物理學家在70年代已經在這方面獲得進展.他們提出一個稱為標准模型的理論.可是標准模型並沒有將重力考慮在內.
目前,弦線理論可能可以克服這個缺點.這個理論經過修改後要求十或十一維時——空,而不是我們熟悉的四維時空,即時間這一維加上立體幾何的三維.弦線理論提出來已經20多年,它在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很流行.可是楊振寧在晚年時是不同意這個理論的.楊振寧懷疑弦線理論或其派生的理論是否能將所有客觀存在的現實都放進一個簡潔的包裝中.
楊振寧說:「弦線理論並沒有得到實驗證明.它太不定形,太模糊.」問題部分地在於,為探索弦線的影響,需要極高的能量,更強的粒子加速器.如何寫出一個可以工作的理論,並從事十維計算也是一個問題.
楊振寧提出物理學正經歷一個過渡期.不斷地尋找更快更小的計算機晶片等的應用研究,將會比基礎研究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他說:「很清楚,在未來的30到50年中,人們將更注意物理學的應用.其理由並不是因為所有的基本問題都已經解決了,而是因為更深入地探索物質的基本結構變得愈來愈貴.」他又說,2005年國會決定中止建造超導超級對撞機是一個信號,高能物理有充裕的經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超導超級對撞機是要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造的一個基本粒子加速器,它的直徑將達54哩.
楊振寧預言,計算機工業的實際需求將會推動界於微觀和宏觀之間的物理學的發展,他承認許多分析家們早已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就像剛剛過去的20世紀被稱為物理學的世紀一樣.是什麼環境使楊振寧能在占支配地位的物理學中起重要作用呢聽他自己說,在他的成功中,運氣和抱負同樣重要.
楊振寧早年處於一個更像是中世紀的而不是現代的社會.他得益於幸運的家庭環境以及和同事與學者們的聯系.這些為他進入更廣闊的知識和文化世界的旅程鋪平了道路.反過來,他正通過不斷努力在亞洲建立一流的研究中心為回報.
楊振寧生長在中國中部一個圍有城牆的城市——合肥.當時,這個城市的街道是沒有路面的,城門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車開來時無法通過.大部分居民是文盲.由於閉塞,楊振寧直到6歲才第一次看見香蕉.
楊振寧的祖父親是當地中學的數學教師.他通過了一次獎學金考試,得以出國,去芝加哥大學讀書,回國後在廈門大學教書,以後去了北京清華大學.
楊振寧本人追隨他父親走上了學術道路.他說:「我很幸運,上百萬和我同齡的人不是餓死就是面對軍閥混戰.」他住在北平一個學術性的社區內,沉浸在一個重視研究、重視知識的社區中.他的父親很快就發現兒子有數學天才,可是並沒有直接教他數學.楊振寧說:「父親的哲學是『不要著急』.」在談天時他偶爾會向兒子提出數學難題.可是父親也認識到教育需要均衡.在楊振寧念完中學初一時,父親請了一位同事來教他中國古文.經過兩個夏天的緊張學習,年輕的楊振寧能背誦孔子的門徒孟子的全部著作.
1937年日本入侵,楊振寧的祖父被迫離開北平,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楊振寧的父親繼續走好運.幾十年後年輕的楊振寧也進了這所大學,受教於一些當時中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他們之中有些以後去了美國,其中包括陳省身.陳省身現在已經從伯克萊加州大學退休,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現在活著的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
在昆明時,楊振寧開始提高他的英文.他決定不用字典來念英文小說.他選的第一本小說是斯蒂文森的《金銀島》.這部小說里有和大海有關的俚語,因而很難念.他花了一個星期,念完了這本書,接著念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在熟讀這兩本書以後,楊振寧說:「以後就容易了.」
楊振寧還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對美國初期的科學家兼政治家富蘭克林很崇敬,富蘭克林的自傳激勵了楊振寧.去美國後他取名為富蘭克,並將第一個孩子的英文名字取為富蘭克林.
1945年楊振寧的父親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接受了楊振寧的父親,可是他要拜才華橫溢的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為師,因此去了芝加哥大學並在以後被稱為氫彈之父的泰勒的指導下寫了博士論文.論文寫好後只有4頁.泰勒說服楊振寧,無論如何,一篇博士論文只有4頁總是太短了,要他加長.他照辦了,加到了23頁.在物理學有了卓越的成就以後,他又轉向遠東.楊振寧將把他的文稿與信件捐贈給香港中文大學而不是給石溪紐約州立大學.他是中文大學的訪問教授.楊振寧也沒有排除他搬回中國的可能性,因為回去後他和與他結縭已50年的妻子杜致禮會得到更好的照顧.新近,致禮在石溪州立大學的醫院動了三次腫瘤手術,結果良好. 楊振寧在長島還是感到很自在,也不像是要搬到遠離他的三位已經成年的孩子身邊.他們三位都已得到科學方面的學位.楊振寧說:「他們是美國人.他們接觸的中國文化很少.」長子光諾畢業於密西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現在是紐約州西徹斯特縣的一位財務顧問.次子光宇是一位化學博士,住在紐約城,為J.P.Marg財務公司分析化學工業.女兒又禮是蒙太拿州列文斯登縣的一位醫生.
楊振寧在1964年成為美國公民.他說:「我們在美國過得很不錯.在這里我們有許多朋友.我們在兩個社會中都很自在.」
在石溪為他的退休舉行的學術討論會結束時,楊振寧談到他在60歲時的一個「偉大和意義深遠的發現」:「生命是有限的」.他念了9世紀的一位中國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0世紀初,另一位作家,也是楊振寧父親的朋友譯者註:朱自清 ,把這兩行詩句改為: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在歷經一生對自然的神秘的思考以後,楊振寧認為這一改造更精確地描述了他晚年的想法.
摘自5月1日《光明日報》,范世藩 楊振玉 譯文

『捌』 有教授稱楊振寧先生的物理學地位是物理學史上前十的大師,真的這么厲害嗎

「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物理學家楊振寧獲得2019年度「求是終身成就獎」,獎金三百萬元人民幣。

楊振寧到底有多牛,楊先生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這是現代規范場論和粒子物理標准模型的基礎。很多人聽了這個會蒙圈。但是簡單的來說,這個貢獻的偉大程度可以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提並論。

楊振寧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現狀也是令人羨慕。長子楊光諾,是一名美國電腦工程師,事業上取得不錯成績;次子楊光宇,專門從事小行星等的搜尋工作,發現2000多個小行星,在全球業余小行星搜索者中排行第二,同時也是一名化學家,成就還是比較耀眼的。女兒楊又禮,從事的是喜愛的醫生工作。雖然子女們取得的成就遠沒有父親來的大,但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做著自己的貢獻。

1950年,楊振寧關於p0衰變的論文以及他和Tiomno 關於β衰變中相位因子的論文卜睜渣奠定了他在此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與楊振寧化學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