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壯族文化學校在哪裡

壯族文化學校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1-21 12:54:49

『壹』 壯族文化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一個民族之所以會被稱為民族,是因為它有獨特的文化特徵。而這些文化特徵就是區分民族的標志。我們都知道壯族是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文化特徵具有多元性。就拿方言而言,壯族有很多語言,有漢藏語,壯侗語等。除此之外壯族是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地域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凸顯壯族文化的個性以及地域性。

三、壯族文化的反思

壯族是繼漢族第二大人口民族,可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卻沒有出現叱詫風雲的人物,沒有建立過一個強有力的政權或者開放的思想文化,讓人不得不反思。當今社會應該針對壯族繼續可持續發展,致力於發展壯族的經濟文化,壯族拿出該有的風范。

『貳』 壯族的文化藝術是怎樣的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90%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部分居住在雲南、貴州、廣東等地。壯族曾用過一種「土俗字」,1955年創制了拼音字母,但主要還是使用漢文。壯族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壯族人主要從事農業。

壯族的文化藝術豐富悠久。花山崖壁畫,長達百餘米,高40餘米,有1300個人像,已有2000年的歷史。銅鼓,歷史也在2000年以上,現出土和收藏的共有500面以上。與蜀錦齊名的壯錦是壯族婦女獨創的著名工藝品。是用五光十色的絲絨為緯,厚色細紗為經,精工織製成的。織工細膩,質地厚重耐用。現在的壯錦遠銷美國、法國、日本和非洲東南亞各國,為祖國壯族人民贏得了聲譽。

壯族神話、故事、歌謠等作品很多,還有傳統的歌舞和壯戲。壯族人民古代有鑿齒和文身習俗,至今在一些地區的壯族人中依然保留。

壯族是個能歌善唱的民族,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到三月初三,四鄉的歌手們都來到魚峰山下對歌。形式多以猜謎、盤問為主。壯族愛好武術,且歷史悠久。壯族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樹、高山、蛇、鳥及祖先等。後又信道教。

壯族早在秦朝時就逐漸發展起來。在歷史上,壯族曾多次掀起反抗反動統治者的斗爭。

歌仙劉三姐據說是唐代壯族的名歌手,現在還有「如今廣西歌成海,都是三姐親口傳」的傳頌。

參加太平天國運動的壯族人民占總數的1/4到1/3左右。

『叄』 廣西壯族特殊特教學校在哪個具體位置

你是找南寧市的嗎?南寧市:6所
1、南寧市培智學校
2、南寧市盲聾啞學校
3、南寧市福利院特殊教育學校
4、橫縣特殊教育學校
5、馬山縣特殊教育學校
6、南寧市邕寧區特殊教育學校

『肆』 壯族的文化有什麼特點

一個民族之所以成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於她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質,就成為區別民族的主要標志。民族文化與民族同生共源。壯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壯族先民因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顯示出民族文化的個性和地域性文化的特徵。
(一)、自主發展時期壯族先民的文化形態及特點
1.形成了自成體系的話壯0[va6u:6](壯語)的民族語言文化。
語言既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載體,是維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紐帶,也是人們區分不同民族最明顯和最常用的標志之一,壯族是土著民族,壯語與壯族文化同源共生,壯族的文化特徵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當中。
2.形成以那[na2](水田,即稻作)文化為中心的民族文化體系。
壯族先民適應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把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是我國最早創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生產方式決定文明類型,壯族是稻作民族。
3.以咽[en3](銅鼓)為代表的青銅文化
壯族地區的青銅鑄造業發端於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鑄造的器物除了早期的鉞、斧、鏃、鐓外,還有刀、劍、矛、鍾、鼓、鼎、首柱形器、形器等,形制和裝飾的花紋圖案豐富,具有明顯的地方民族特色,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銅鼓。
4.以岜萊[phja1la:i2](花山崖壁畫)為代表的藝術文化
先秦時期西甌駱越先民的繪畫藝術成就主要表現為用色彩(即赭紅色礦物顏料)繪制的崖壁畫"在延綿二百多公里的廣西左江流域,有178處造型古樸、格粗獷的崖壁畫,形成規模宏大的崖壁畫長廊,其氣勢磅礴,堪稱世界奇觀,中又以左江支流明江畔耀達岜萊,phja1la:i2](壯語,意為繪有花紋圖像的山,譯稱花山,為壯觀,其人像之眾,物像之多,場面之大,在我國已發現的崖壁畫中首屈一指,國外亦為罕見。
5.以[洛陀]pau5lo4to6(智慧祖神)為代表的神話文化
古代神話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是原始人類的想像力將自然力人格化,用想像力去說明天地萬物的起源發展原因和後果,用想像力去戰勝自然!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展現他們的原始世界觀。乜淥甲,又稱麽淥甲,敘述了女性主神的生殖行為和人類的來源,乜淥甲,壯語的音義為:[me6](母)[lk8](孩子)[kjap7](合並),意為母子合體,或/母孕子,即孕育的祖母神"她是一位偉大生育女神,孕育創造了人類,為母系氏族部落時代的主神。布洛陀,敘述男主神改天造地安排山川的功績。布洛陀,壯語的音義為:[pau5](祖公)[lo4](通曉)[to6](足夠、全部),意為知道事理最多的祖公,即智慧祖神"他是一個無所不曉、無所不能的創世神,為父系氏族部落時代的主神。
6.以諾雞0,[:k7kai5](雞骨卜)和麽[mo1](麽教)為代表的原始宗教文化
在氏族社會里,人們生活在萬物有靈觀念的支配下,各種宗教行為,實際上是這種古老的信仰觀念的表現,占卜術,是最古老的宗教法術形式。
7.以宇宙、三蓋0[a:m1ka:i5](三界)說和萬物波乜,[po2me1](公母)觀為基礎的樸素哲學思想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過程中,觀察了解天地萬物產生和演變,逐漸產生了樸素的哲學思想觀念。從流傳下來的大量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到,壯族先民不僅對天地萬物和人類的起源產生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對自然萬物運動變化和人與自然關系進行了解釋,形成了壯族原始哲學的基本觀念。
8.以歡敢,[f:n1ka:m3](岩洞歌)和歡婭圭,[f:n1ja6kve3](蛙婆歌)為代表的歌謠文化
壯族及其先民以好歌善唱而著稱。春秋戰國時期,甌駱民族的歌謠就以獨特的形式、韻律與風格而享有盛譽。
9.以依託,[j1to3](土醫、土葯)為特徵的醫葯文化
壯族及其先民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斗爭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傳統性的醫葯體系。壯語稱為依託,[j1to3]依[j1]即醫葯,托,[to3]即本地。土著,之意,譯為土醫土葯,葯物取自自然界,其醫療方法尤以針療著稱。

『伍』 壯族的文化內涵概括

語言文字

壯語是中國的大語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約2000萬以上(包括布依語、岱-儂語)。壯語屬於台-加岱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壯傣語支),與泰國語、寮國語、傣族語、撣族語等語言有著十分密切的親緣關系,國外有學者將壯語稱為「北泰」語。壯語北部方言和布依語均屬於台語支北部組,壯語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儂語都屬於台語支中部組。另外,泰語、老語、傣語、撣語等組成了台語支西南組。

壯語在壯族聚居的鄉村地區和部分城鎮仍普遍使用,但壯文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普及;現在散居於部分縣城和城市的部分壯族人改以漢語為日常語文,不過城鎮壯族在壯族總人口當中比例不大,總體上以壯語為母語的壯族人仍然占壯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學會了熟練使用漢語文,成為壯漢雙語人口。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字書寫的銀行名稱和面額。

編輯本段
壯醫葯

壯醫葯於先秦時期開始草創萌芽,經過漢魏六朝的發展,約略於唐宋之際,已大抵形成了草葯內服、外洗、薰蒸、敷貼、佩葯、骨刮、角療、灸法、挑針、金針等10多種內涵的壯醫多層次結構,並逐步具有理論的雛型。

編輯本段
壯錦

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於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粗而無拈的真絲作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反面形成對稱花紋,並將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織物厚度。其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多為菱形幾何圖案,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用於製做衣裙、巾被、背包、檯布等。主要產地分布於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近年來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
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壯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從宋代起,才改稱為僮,現在又改稱為壯。

壯錦

壯族有很古老的歷史,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國西南部的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南部分地區。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廣西通志》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炫麗,近視而粗,壯人貴之。」
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

編輯本段
壯拳

壯拳,廣西地方拳,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

套路共三十五套,其套路短小,內容精煉。結構嚴謹,動作朴實,拳剛勢烈,下盤穩健,多短打,擅標掌,跳躍腿法少,進退以四門為徑,常伴有壯語發聲,借聲助力,以氣催力。練功方法多採用站樁,打沙包,樹樁。「插芭蕉」,「抓石抹手」,「走梅花樁」,「七步鐵線基本樁功」等功法。

編輯本段
音樂藝術

壯族民歌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涌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壯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事,有時長達

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並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一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一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一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壯族民歌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從內容和形式來看,主要有古歌、敘事長歌、生活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童謠等。壯鄉民歌多,但傳唱之時都要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范,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麼場合唱是有規矩的。比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裡,在父母面前,在夜歌圩里就不能唱。儀式歌中,祭祀唱什麼,婚嫁唱什麼,喪禮唱什麼,都是絕對不能顛倒亂來的。連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

歌圩

壯族歌圩
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多在農閑或春節、中秋等節日於山林坡地舉行。屆時,男女老少盛裝赴會,少者數百人,多者上萬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對唱山歌為主。還舉行拋綉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娛活動。

歌圩是壯族古老的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悠久的歷史。據說,唐朝時已經有了歌圩。如《廣東新語》卷八中載:「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684~709)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嘗與白鶴鄉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瑤﹑僮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咸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及昭州平樂縣一帶風俗時載:「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歌圩一般在節日時舉行,如:春節﹑三月三﹑中元節﹑中秋節等,也有臨時形成的歌圩。歌圩的規模有大有小,大歌圩有上萬人,小歌圩也有數百人。一次大的歌圩往往延續兩三天,白天唱為日歌圩,一般在村外山坡上或田野間舉行;晚上唱為夜歌圩,在村中舉行。每當歌圩來臨,壯族男女青年便著盛裝,帶上禮物,從四面八方向歌場集中,物色歌友。中午時分或夜幕降臨之際便形成對歌高潮,主要是男女互相對歌。有集體對歌,也有二人對歌。對歌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產生活各個方面,有情歌﹑苦歌﹑古歌﹑農事歌﹑花歌﹑盤歌等等。

歌圩是壯族人民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說愛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語言的高度提煉,具有生動﹑純朴﹑深刻的特點,歌詞有韻,能唱,易記,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經常交替運用。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選擇心愛的伴侶,唱得情投意合的時候,便互相拋綉球(有些地區則互碰熟紅蛋)或贈禮物,從而建立愛情。

平果嘹歌

用「嘹嘹」襯詞來唱的「嘹歌類」山歌(也叫歡嘹),「流傳的地區較廣,以平果為中心,上到右江上游田東、田陽、百色等縣,下到武鳴縣,而紅水河流域的馬山、巴馬也有傳唱」(《壯族通史》語)。

「嘹歌是右江中游平果縣流行的一種歌體的名稱。包括三個內容:一為《日歌》,二為《夜歌》,三為《散歌》」(《壯族通史》語)。

七十二巫調音樂

凌雲壯族的七十二巫調音樂以單人獨立演唱為主,最初只有幾個音階,唱法簡單,

唱詞多以壯話敘述為主,寄託哀思和祈禱。在不斷的融合發展中,七十二巫調音樂變得越來越復雜、動聽,終於形成七十二調,並用凌雲七十二個人文和自然景點的名稱命名,各調有的優美柔和,有的激憤昂揚,有的悲切痛心;在內容上也越來越娛樂性和積極向上。

據專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壯族先民就在凌雲這片土地上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在大自然面前,壯族先民顯得渺小無力,男人們上山耕種和打獵往往一去不回,疾病和天災也經常奪去人們的生命。壯族婦女為寄託哀思、緩解悲痛、避免災難、抒發理想,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

七十二巫調音樂器具主要有兩大類,靜物器具有絨扇、麒麟、鳳凰、香包,響物器具有鈴鐺、銅珠、茭。演唱時以鈴聲和腳踏聲為主要配樂,左手拿一把銅鈴扇子,右手拿一張配有銅鈴的紅手帕,歌聲、鈴聲、腳踏聲同起同落。在轉調時不斷體現出不同風格和個性,柔、凶、散板鮮明,尤其是柔板像清流的溪水又像慢飄的雲霧,體現著大自然的美妙靈動。

七十二巫調音樂具有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色彩,例如壯族女巫燒香設壇、唱巫歌、做法事,能在一種恍惚的狀態下變化各種口音和語言,一問一答,與死者交談,讓生者了解到死者在陰間的情況。

編輯本段
舞蹈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系。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壯族舞蹈的花山壁畫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這種舞姿的形狀是兩臂張開彎肘上舉,兩腿蹲成弓步,動作粗獷有力,賦有特色,被稱為蛙形舞姿。魏晉時代,僚人祭鬼神時,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間有儺隊,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傳到1949年前,分為師公舞和巫覡舞,是迷信活動的一部分。師公舞戴鬼臉殼,每個神一個,多達30多個,且每個神有不同的動作和唱詞。巫覡舞是巫婆裝神弄鬼時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狀。與酬神有關的舞蹈還有其他,如銅鼓舞、春牛舞、賀新年舞等。

壯族民間其它舞蹈,多模仿勞動動作。據統計,表現勞動和愛情生活的舞蹈多達幾十種。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擔舞、蜂鼓舞、採茶舞、戽斗舞、綉球舞、撈蝦舞、桃葉舞、斑鳩舞等。

火貓舞

子收割後的顆粒歸倉、稻穀不發生霉爛和不被可惡的老鼠偷吃,是農家豐收後最擔心的事情。貓是老鼠的天敵,為了保證糧倉中的稻穀安然無恙,集聚在廣西梧州地區的壯家便要舉行獨特的祭祀儀式《火貓舞》,來求助貓神為人們消滅鼠類、扞衛豐收果實。

火貓舞
屆時,扮演眾「貓咪」的20來個青年男女,身著顏色鮮艷、飾有層層流蘇似花貓毛皮的衣裙,頭戴用稻草紮成的頭箍和延長下來、垂於身後,形如貓尾的長稻草辮子,並在「從頭到尾」的稻草辮子上,插上根根「燃香」,每人的前額上方再縛上一張事先繪制好的面具「大貓頭」。

在眾貓咪隊伍前方,由一位頭插銀釵、身披花團錦簇、下墜流蘇綉花披肩的女子率隊、後隨兩名手提書寫祈求吉祥語句六角宮燈的妙齡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組成祭祀行列前導,在一旁鑼鼓樂隊輕快、富有節奏感的敲擊和曲調悠揚的號角聲中,沉浸在香煙縹緲中的眾貓咪在仙女般的前導女子帶領下,款款步入表演場地


貓咪們開始表演了,它們在不斷變換著各種隊形的過程中,模擬貓咪行走跳躍、撲捉活食、伸腰聳背、舔毛搔癢、相互嬉戲等多種姿態
,真令人有猶如進入「貓王國」之感。
接下來,眾貓咪又模仿著人類祭祀神靈之態,在背後插滿燃香的點點豆光和煙霧繚繞下,雙手抱拳頻頻作揖祭拜,請求天界的大貓神下凡,為民根除鼠害。

在眾貓咪圍成圓圈翩躚起舞以娛樂貓神之際,一隻由兩人裝扮,前者雙手舉黑白花紋「貓頭」、後者扮「貓身」、「貓尾」身披純黑色「貓皮」的肥碩大貓登場了。它忽而閑庭信步地觀察著四方,忽而攀枝上樹爬上豎立在圓圈中的一根高稈,向遠方瞭望搜尋著大小鼠精們的隱藏地。隨後躍下樹來在一旁悄聲閉氣地等待著大小鼠精的出現。

這時,眾貓咪開始表演起模擬人們豐收後進行最後一道工序
-
收糧入倉的舞蹈。就在為獲得豐收而充滿歡欣進行舞蹈的同時,一隻頭頂尖嘴「鼠頭」身披灰色「鼠皮」的大老鼠精,以四處窺視、鬼頭鬼腦、悄手悄腳的誇張舞姿進入屯糧的場院後,看到座座糧倉放置於靜寂的場院內無人看管,便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地准備立即開始破倉盜糧。就在大鼠精得意忘形時,隱蔽在一旁的大貓神伴著一聲大吼躥了出來。本企圖負隅頑抗的大鼠精,一看來勢兇猛的碩大貓神,求饒不成便立刻倉皇逃竄,企圖能逃出天敵貓神的利爪,求得活命。

令人倍感親切和充滿美好希望的《火貓舞》,最後結束在人們的盡情歡呼,眾貓咪的跳躍旋舞,以感謝貓神為民消滅鼠精,慶賀豐收成果不再被掠奪的高潮中。

扁擔舞

扁擔舞

扁擔舞,其名又稱打扁擔,流行於廣西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場地是在村前的曬谷場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雙數,多是婦女。出場表演時,舞者手持扁擔,相向而立,圍著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於是上下左右相互打擊,邊打邊唱邊舞,模擬農事活動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穀、舂米等姿勢動作。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錯落有致,動作優美自然,整個舞蹈優美清新。1955年,此舞被選參加全國群眾業余歌舞觀摩大會表演,獲優秀獎。扁擔舞,至今仍為壯族人民喜愛,表演娛樂。

撈蝦舞

其舞流行於廣西德保縣一帶。它形象地描繪了壯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撈蝦,遇上幾個男青年在河邊釣魚的情景。表演的動作是撈、扒;演出的方式是:兩個男青年手拿釣魚竿,背著魚簍,在河邊釣魚。不多時,來了四個女青年,她們手拿撈絞,腰系魚籃,下河撈魚蝦。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問一答的嘹亮的歌聲中,男女雙方翩翩起舞,隊形變化三次,對唱三次,場面悠然熱烈。唱的歌,其詞多是談情說愛,喜獲魚蝦豐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紙馬舞

紙馬舞又名跳紙馬,是流傳於文山、馬關、硯山等地的壯族祭招性喪葬舞蹈。在文山縣,又主要流行於攀枝花下寨、水車寨、新平壩、高末一帶的壯族土支系居住區。

紙馬舞

紙馬是用竹篾紮成馬的形狀,再以紙裱糊繪制而成。紙馬有頭有眼有耳有嘴有身有尾卻無腳。舞前,舞者從紙馬的腹部空心處鑽入,把紙馬套在腰間,雙手提著紙馬的腰作舞。參加舞蹈者,多為8名成年婦女。其中,舞紙馬者兩人,舞大刀者兩人,舞小刀、舞鬼面具、舞手巾、舞獅子者各一人。舞時,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為基本動作。每當左腳起跳時,右腳向左前方側跨步,右腳起跳時,左腳向右前方側跨步。跳到第三拍子時,跨步的掌還要在地上點兩下。在繞場跳動時,戴鬼面具的舞者應與前後的舞者互相照應,起跳的左右腳和步伐都必須一致。舞蹈中,馬對馬,獅子對手巾,鬼面對小刀、大刀對大刀,作互相拚鬥動作。舞紙馬者,還要依從步法、節奏、有節拍地左右搖動馬頭,讓兩「馬」作互相咬、踢、廝斗。舞場上馬鈴叮當響,灰塵四處揚,真如在戰場上打鬥一樣。

銅鼓舞

銅鼓舞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彝族民眾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分布於廣南、麻栗坡、富寧、西疇、馬關、邱北等縣的壯、彝村寨,而以廣南縣壯族、彝族和麻栗坡縣新寨鄉和富寧縣木央鄉幾個彝族白倮支系的銅鼓舞最具代表性。銅鼓舞屬族群性的集體舞蹈。舞者圍成圓圈,踏著鼓聲節奏沿逆時針方向起舞,跳完一組舞蹈動作再跳另一組,內容都是壯族、彝族農耕生產生活的反映。廣南那灑鎮馬貴村壯族的銅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動作,反映著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不同的生產內容。麻栗坡、富寧等幾個村寨中的銅鼓舞,主要用於祈雨、求豐收和老人喪葬等民俗活動。壯族、彝族的銅鼓舞流傳普遍,動作古樸,舞蹈語匯非常豐富。壯族銅鼓舞表演時,一人敲銅鼓,另一人以木盒輔助形成共鳴滑音,這在其他音樂演奏中是找不到的。彝族的銅鼓演奏則是一種專門技巧,一人用公、母兩面銅鼓可演奏十二種音調組合,簡稱十二調。據稱公鼓代表太陽,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調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因此彝族的銅鼓舞還包含著本地民族的歷法文化內容,積淀著壯、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維系民族生存發展等多方面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翡翠舞

壯族的翡翠舞是用竹片或鐵絲結成翡翠鳥骨架,再用綠色毛線裝飾形似翡翠鳥,表演該鳥平時的生活活動的舞蹈。據老藝人說,200多年前,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發生內訌,造成兵戰連年,加上旱澇災害接踵而來,致使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一種祈求安寧、自由生活的願望成了壯族人民的強烈願望。但是,壯族人民是一個具有驚人聰明才智的民族,他們明知這一願望在封建統治下,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追求心靈上的自慰與精神上的自娛,並通過其他形式反映出來是可行的。於是民間藝人在勞動生產與生活中,發覺了一種禽鳥動物一翡翠鳥。不但羽毛色彩鮮艷,美麗無比;且性格溫馴、善良、不欺異性、勤勞自食,恰與本民族的屬性相合;便摸擬翡翠鳥活潑、靈巧的動作特徵:它的美麗形態,它的勤勞自食,嚮往自由、美好的信念。藉以體現壯族人民的勤勞、正直、善良的民族特徵,激發壯族人民追求美滿幸福生活的強烈慾望。

師公戲

壯族「師公舞」是流傳於廣西武鳴、邕寧、都安、欽州等縣的一種屬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歷史悠久舞蹈語匯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是壯族民間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
樂器

蜂器

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因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橫置胸前演奏而有「橫鼓」之稱。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

蜂鼓在古代不僅叫作「仗鼓」,還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時,因而又有「魏鼓」之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馬骨胡

馬骨胡
馬骨胡在壯語中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製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冉列」、「冉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傳說中一對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組成。形制與奚琴類型的樂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悅耳動聽,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曲、說唱音樂、壯劇和布依戲等戲劇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凌雲等桂西百色地區,貴州省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等地。

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拼粘製成,長10-12、直徑5厘米,呈橢圓形,前口蒙蛇皮、魚皮或蛙皮,後敞口。琴桿紅木或紅椿木製,上粗下細,長46-60厘米,頂端雕馬頭為飾。置二軸,原黃(一種鹿)角制,現用紅木製。張二條鋼絲弦。定弦d1、a1,音域d1-e3,兩個多八度。

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琤尼

琤尼是壯族拉弦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鳳山、巴馬等地。「琤」為壯語「七」的語音,「尼」是壯族民間對樂器的統稱。也稱「壯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廣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歷史。

琤尼形制古樸,由共鳴箱、岳山、弦軸、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成(圖)。共鳴箱即為琴身,呈卧式半圓形中空體,它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面板為半圓的拱形,用桐木製作,多使用當地所產的泡桐木,將一整段原木從中破為兩半,以半邊原木掏空內腔,雕鑿成半管狀的圓槽,凸面刨光成為半圓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製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開有一個圓形小孔和一個彎月形大孔,兩孔相對。面板和底板膠合後,兩端通透,不設音窗。琴箱長60厘米~70厘米、底寬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

.5厘米。在距琴面兩端5.5厘米~8厘米處,分別設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製作,呈半圓形條狀,底部與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寬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與岳山之間,等距豎向排列七個弦軸,弦軸使用柚木等質地較硬、紋理細密的木材製成,當地多用壯語稱作「肥外」的木料製作,軸體為圓錐形,軸柄多呈球狀。琴尾的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圓形弦孔,供琴弦穿過而用。琴柱也稱琴馬,用壯語稱作「卜柚」的木料製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製作,外形呈秦漢古幣狀或人字形,柱的上端開有小孔,琴弦穿過其孔並支弦於琴面上,七個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張七條琴弦,最早使用棕絲或馬尾搓成,後用羊的腸衣弦,現在使用絲弦或鋼絲弦。琴弦一端纏於弦軸上,另一端穿過弦孔,縛弦於弦孔內側的小木棍上,或弦頭在孔內側打結,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鑽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細竹作弓桿,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桿長50厘米。

壯族三弦

壯族三弦,是壯族彈撥弦鳴樂器。形制與漢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於壯族八音合奏或為壯劇及說唱伴奏,深受壯族人民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樂業、凌雲、百色、田陽、田東、德保、靖西等桂西和桂南各地。

天琴

天琴,是壯族支系偏人的彈撥弦鳴樂器。偏語稱鼎叮。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寧明和龍州等地。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

二百年前已在壯族支系偏人中流傳。原為天婆(巫婆)為人禳災治病時所用,後來,這種巫術性質的彈琴歌舞演變為群眾性的娛樂活動,但仍稱唱天、彈天、跳天。所用樂器便稱天琴。傳統天琴長約120厘米。琴桿木製,雕龍紋。琴頭雕成鳳形、帥印、太陽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製弦軸。琴筒用葫蘆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狀,厚10厘米,前11膠麻竹殼或薄桐木板,面徑11厘米,後端鏤刻花紋為音窗。竹製琴碼,張絲弦。琴體各部可拆裝組合,便於攜帶。現代天琴,琴桿長90厘米、呈半圓柱狀,桿身無飾。琴頭平頂,琴筒天麻竹或鐵制,圓形,直徑10厘米,蒙蛇蟒皮,張絲弦或尼龍弦。定弦c1、g或d1、g.裡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編輯本段
壯劇

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為「昌托」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

壯劇

由於地域環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分支。其中廣西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等;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行腔時採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壯族師公戲脫胎於壯族民間師公教的祭祀娛神歌舞,流傳於廣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時著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為化裝著戲服,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伴奏,劇目有《莫一大王》、《白馬姑娘》等;流行於雲南的富寧壯劇及廣南壯劇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較大,另有特點。

壯劇植根於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壯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劇種,是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梁。

『陸』 壯族習俗的文化藝術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准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其內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類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著各種圖案花紋。在歷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於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致,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產,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掛、檯布、坐墊、沙發布、窗簾等。現在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產的壯錦,暢銷國內外。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土司提倡群眾習武,群眾也崇尚武術,每年冬閑時節,壯鄉的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柒』 壯族的文化傳統

1、三月三歌節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壯族民歌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腳韻。有盤歌、哭嫁歌、賀新居歌、生活歌、農事歌、時政歌、歷史歌,等等。壯歌的特點是善於觸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謎、盤問的形式,唱出有聲有色、動人心弦的歌詞。

壯族有定期聚會唱歌的傳統,唱歌的地點也比較固定,這種集體唱歌的特定場所叫「歌圩」。其源於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游樂節日。

每到圩日,遠近幾十里內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匯集於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2、牛魂節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說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

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將牛梳洗一番,並修整牛欄,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邊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分給每頭耕牛吃。

3、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後,入夜還要到山角河邊,進行野祭,燃香點燭,焚燒紙衣,祈求野鬼別來作祟。

4、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歷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

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製作陀螺一定要選用質地優良的堅木。它的「頭」要圓滑。

「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一圈一圈往上纏,一直纏到自己認為適當的地方,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挾住麻繩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轉動起來。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5、吃立節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壯族人民素有歡度春節的傳統。

但在1894年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侵略我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青壯年奔赴疆場,英勇殺敵,保衛了家園。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歡慶勝利,補過春節。

從此以後逐漸形成吃立節。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捌』 南寧的壯族文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要說壯族文化南寧各方面都有體現,最具特色的壯鄉風情那個地方南寧萬達樂園。
結合壯族文化,讓人在感受快樂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熱情的民族文化。

『玖』 壯族的文化主要有哪些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

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綉球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綉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這也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綉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准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拾』 關於文化學校

中學生反學校文化在我國已初見端倪。多數研究者將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納入到中學生「偏差行為」中加以研究,未能從文化學的角度加以揭示。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是對學校主流文化價值觀的異化,其產生與社會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學生個體因素、教育本身因素有密切關系。應對這一中學生反文化現象,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或同時採取同化、滲透和包容的策略。

反學校文化 中學生 內涵 成因 對策

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大眾傳媒的普及和各種娛樂方式的出現,現代學校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教育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師生沖突、校園暴力、逃課厭學、拉幫結派、破壞公物、自私冷漠、酗酒追星等現象在校園中隨處可見,尤其是處於「叛逆階段」的中學生表現得更加突出。從大量教育事實來看,學校在對中學生的教育上既有和諧一致的一面,也存在著分歧、沖突的一面。

眾所周知,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無以倫比的巨大作用,同樣,學校文化對學生及學校本身的發展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首先,學校是傳播主流文化的主要場所;其次,學校中一切文化因子都可以作用於人的心靈,並使其自由地陶冶、教化、豐富和升華。教育的最終目的並非僅僅是傳授已有的知識,更應該是將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喚醒其生命感、正義感、道德感並逐漸建立其價值觀和信仰,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文化就充當著這樣一種「喚醒」的職責。然而,對有些學生而言,學校並不是一個「樂園」。學校越想促使他們順應主流文化方向發展,能有良好的表現和反應,卻越會激起這些學生的不滿與反抗。面對這種反抗學校行為的現象,一般的研究者大多將這些學生的行為視為一種「行為偏差」(deviant),然後極力的從心理輔導、心理咨詢方面入手,甚至予以生理方面診斷治療。

學生的內心世界宛如一個大黑箱,若未能適當的開啟,細心地察覺,即使教育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難以實現教育目標。如果對於學生反學校文化處理僅僅用行政手段給予處罰:警告、記過、甚或開除,而未能窺視到他們產生反學校文化的真正原因,其效果有可能適得其反。因此以中學里那些經常被學校視為「偏差行為」的學生為重點研究對象,探討中學生反文化的成因,探詢整合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的對策,不僅能提供一個新的角度來了解學校與學生沖突的原因,而且對學校存在的不當文化體制與教育價值觀念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反學校文化的內涵及表徵

談到反學校文化,首先便涉及一個如何界定「反文化」的問題。提起「反文化」(counter-culture)一詞,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起美國60年代的搖滾樂、吸毒、性反常、墮胎、裸奔等迷戀怪癖和追求荒誕的嬉皮文化,以及嬉皮士們在紐約中央公園、舊金山金門公園和紐約郊外伍德斯托克(Woodstock)的晝夜狂歡,及至以後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多元文化(muti-culture)及其對主流文化的挑戰;如果嚴格從字面上理解,「反文化」運動是指美國60年代在青年人當中流行的以反戰和反主流文化為特徵的一種價值觀、文化和生活方式[1]。對於學生反學校文化,我國學者鄭金洲認為:「反學校文化是與學校主流文化相對立的一種文化,它所倡導的價值標准與行為規范是與學校的主導價值規范相悖的」 ① 。國內多數學者研究認為「反學校文化」是「偏差行為」中的一種類型,他們大多是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的,對此進行解釋。例如對待「師生沖突」,持教育學觀點的人認為:師生關系本質上是一種教與學的關系,只要教師教學方法得當,講究教育教學藝術,師生沖突就可以避免了;持心理學觀點的則認為:與學生關系融洽的教師總是具有人格上的某種魅力———富有愛心、和藹可親、公正、知識淵博;相反,冷漠、偏心、不負責任、才疏學淺的教師很容易同學生發生沖突[2]。

余秋雨先生認為:「文化思考最明顯的優勢在於它更善於進行時空上整體把握」[3] 。當我們打破觀察教育現象的眼界,用文化的觀念理解學校教育就會在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上揭示出真實。綜觀國內對學生「偏差行為」的相關研究能真正放在文化層面去思考的少之又少,能從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的觀點出發,從學生對學校反對行為的解釋中,去探究學生反文化的內在價值觀及行為特徵的研究更為罕見,可以說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國還是一個盲點。

西方反文化的創始人羅扎克認為,反文化是同現有的文化徹底決裂[4]。而從我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表徵來看,「反學校文化在本質上是校園文化中根本價值觀之異化」,以此觀點來分析當前我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較為恰當[5]。在與正統學校文化的對抗中,我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體現在侮辱師長、挑戰權威、違反校規、考試作弊、網路成癮、酗酒賭博、穿奇裝異服、留怪異發型、甚至打架斗毆等。按外部表徵,學生反學校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五種類型。

偏激反抗型:這類學生對於學校的管理、教育,通常採取直接而明確的對抗方式,如在課堂上直接與老師沖突,不接受老師訓導,甚至要求罷免教師、上訪、破壞公物、與學校打官司等。他們對其它同學表示出一種輕蔑的態度,稱這些學生為「應聲蟲」;他們有一定的號召力,在非正式群體中的有較強的影響力,破壞性較大。

陽奉陰違型:這類學生表面上看認同學校文化,並遵守學校的規范,實際上心裡並不真正認可學校的教育目標。陽奉陰違,時而附和著學校的主流文化,時而又站在反對學校的一方,在特定的場合還會表現得非常激烈。

疏離逃避型:學校里出現的 「逃課族」就屬於此類,他們對於自己不喜歡的科目或不喜歡的老師所上的課採取逃課躲避。對他們而言,逃課已不再是一種太大的過錯,而是一種很時髦、很刺激的舉動。他們整日不願與老師見面,處處躲避老師或躲避勞動、集體活動等。

冷漠消極型:這類學生並不十分討厭學校生活,但學習無目標,到學校來唯一目的就是在學校環境的庇護下,逃避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對任何事情都無興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們缺乏愛心、缺乏熱情,認為所有人的善舉都是「矯揉造作」,或另有目的。

自傲玩樂型: 這類學生從心裡看不起老師,自傲自大,到學校來就是為了玩得快活。酗酒賭博,捧歌星追女孩,就象《流星花園》中的F4。他們過度沉溺於網路游戲,在虛擬世界中尋找體驗。

上述五種類型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對學校主流文化價值的懷疑、批判、叛離、拒斥,是對學校核心價值觀的異化,但還沒有出現西方研究者所提出的「反文化的主要目標不是獲得經濟上的權利,而是在文化上提出強烈挑戰②」,用自己的一套價值觀來取代學校的核心價值。不過從收集到的信息上來看,我國學生反學校文化正呈現出:顯性化、多樣化、強烈化、長期化、低齡化的發展趨勢。[6]

二、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的問題歸因

我們通過訪談調查(為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了解學生反抗學校文化的深層意義,研究者利用本地三所中學為研究基地,一方面了解學生反抗學校的態度、類型、表徵;另一方面,也從學生對反抗學校的解釋中,探究影響學生反抗學校文化的真正原因。)、參與型觀察(我們和被觀察者一起生活、學習,在密切的相互接觸和直接體驗中傾聽和觀察他們的言行。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都以相同的身份參與、觀察教育現場,在親歷中探索和建構我們研究課題。)發現,反學校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既有社會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學生個體因素、也有教育本身因素。

(一)社會文化因素

1、社會轉型導致價值觀念重估。當前,中國正處於世界大變動、社會大轉型、教育大變革的時代。社會轉型期所產生的種種矛盾、對立以及自身特有的不確定性,滋生著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文化既面臨發展問題,又面臨轉型問題,這兩類問題互相交織在一起,使得問題更為復雜,矛盾也更為突出。社會轉型期所特有的模糊性和彌散性,使得人們對未來發展的預見能力降低。處於世界觀形成關鍵期的中學生,原有相對恆定的主流價值觀陷入迷茫,發生重估,價值趨向陷入混沌之中。

2、社會分層導致利益分配不均。中國現有社會階層已呈現分化明顯、貧富懸殊、教育失衡、利益分配不均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態勢。同樣的學生卻享受者差異較大的教育資源;有錢人可享受到特殊的教育;階層常常影響著學生能否進入學校以及進入學校所享有的不同的價值觀念。部分學生在利益分配不均中,「自我」得不到保障,失去自身尊嚴的感覺。學生的反學校文化的情緒也就隨之出現。

3、文化多元導致精神向度混亂。在現代社會中,多元文化雖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說的充滿了各種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對抗和沖突,但也確實體現和滲透於社會的各個方面。文化的「堅冰」已被打破,社會結構急劇變動,文化多元的狀況也已基本形成,如何在多元中保持相對一致的價值規范成了學校教育的一個難題:道德理想主義色彩已經淡化,世俗化的傾向日趨加強。從而使學生在各種各樣的社會變化和社會問題面前,精神向度變得混亂,形成了道德觀念的真空感。

4、大眾傳媒導致傳統理想斷裂。大眾傳媒的發展,一方面使大眾文化與藝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貼近,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一個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它的繁榮又猛烈地沖擊著以人文精神為價值目標的精英文化和體現官方意識的主流文化。大眾媒體經常以事件「真實」的面目,原原本本的呈現出來,甚至加以渲染誇大,忽略事實背後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心智未臻成熟的中學生,對於事件只看到表面,不能深入了解事理,價值觀與人生觀容易受到混淆,誤導他們的判斷,致使當代青少年的發展失去方向。特別是大眾傳媒中蘊涵的日益突出的暴力幫派、色情賭博等,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使中學生的傳統理想斷裂,心靈受到污染。美國學者派克(Paik)和卡姆斯托克(Comstock)通過對大量的事實和數據分析,說明大眾多媒體所提供的暴力、色情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生不良行為的罪魁禍首。[7]

5、「英雄主義」導致盲目冒險。我們經常在鬧市區的宣傳牌上看到:「崇尚拼搏、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標語,這些標語本來是鼓勵人們自主創業。然而,現今社會上存在著不管所沖所拼的目的是對還是錯,只要敢冒險就被封為「英雄」,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甚至成為大眾崇拜的偶像。思想簡單、熱情有餘、敢拼敢沖的中學生,無不受其影響,形成了不服管束、自由散漫、盲目冒險的性格特徵。

(二)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不和或父母離異,使孩子缺乏歸屬感,易結成幫派。隨著社會開放程度和文明教化的提升,越來越高的離婚率使越來越多孩子缺乏歸屬感。家庭不和,缺乏親情,使孩子更嚮往在同輩團體中找到樂趣。而缺乏正確引領的非正式團體極易形成幫派,個體極易形成暴虐、多疑的性格,成為反抗學校主流文化的成員。

2、家教不當導致「代溝」,形成叛逆性格。在學生家庭教育中存在著過於嚴格、專制的教育,也存在著放任、溺愛的教育。兩種教育產生的結果使孩子要麼孤僻、任性、報復性強;要麼驕橫、抵觸、逆反挑戰以致目無法紀。另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貧困學生和富裕學生,也為反學校文化的學生群體增加了一定數量的成員,也就是說,貧富學生成為反學校文化的比例遠遠高於一般家庭的學生。

3、家長對學校的消極態度助長了中學生對學校文化的反抗。對於學生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或懲罰,家長們態度迥異:有的能積極站在學校一邊責怪學生過錯,有的站在孩子一邊責怪學校失職。這兩類家長對學生的影響特別大,消極對待學校態度的家長,其孩子更容易與學校的主流文化唱反調。

(三)學生個體因素

1、身心發展不平衡。中學生正處於身體急速成長的階段,心理的成熟跟不上身體成長的腳步,以至於身心無法平衡適應。心理學研究認為,當中學生頭腦已經形成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礙他對社會行為規則的理解,從而不能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自己需要,叫著意義障礙[8]。出現意義障礙就會影響到行為表現,尤其在情緒上表現出強烈、不穩定,具有暴性,常常會意氣用事,忽略事後的不良後果,從而形成與主流文化不相容的性格特徵。

2、遷移作用。根據調查,反學校文化的學生大都是學業成績較差的一群,正當求學時期無法在功課上有滿意的收獲,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與掌聲,只好轉移其他方面來發展,以尋求失落後的滿足感。青少年意志力較為薄弱,當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方向時,很難掌握自己,容易隨波逐流,盲目從眾。他們組成「拜把兄弟」,相互慫恿,違反校規。另外,到了中學階段,由於自我意識增強,活動范圍擴大,各種成人特徵出現,他們希望和教師、父母和其它成人一樣獲得平等的獨立生活權。他們開始對教師、父母的權威懷疑,甚至出現反抗行為。

3、缺乏法律意識。據調查統計,學校里的法制教育往往流於形式,許多學生竟是法盲。因為法制課不是「主課」,所以不受學校重視,自然也就不受學生重視。另外,法制課是作為「思想政治課」的一部分而進入中學課堂的,缺乏專業教師,學生覺得這門課枯燥乏味,其作用也就大大降低。很多學生特別是那些不服學校管教,試圖與學校抗衡的學生不知法而犯法的情形屢屢發生。「激情犯罪」、「游戲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居高不下。

(四)教育本身的因素

1、學校評價體系的相互矛盾。目前,追求升學率在學校里仍佔有很大的市場,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有增無減,學校追求的價值規范常常背離形式上的價值規范和目標,致使學生無所適從。教師作為學生學業負擔的「執行者」和「製造者」,很容易成為學生的對立面。學校的文化形式與實質的相背離,教育評價 「一元化」,導致學生對自己的滿意與否、優點和缺點的認定都以成績為定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學業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常常成為學校中的邊緣群體,長期缺乏關愛,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走上與學校主流文化相異之路。

2、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脫離。教材與社會現實脫離是目前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的又一因素。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中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們所學知識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因而容易產生挫折感,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並由此導致他們的各種違規行為,特別是在課堂上與老師直接發生沖突,反學校文化的傾向隨之出現。

3、師生關系欠佳易導致沖突與對立。《中國教育報》1999年9月1日發表的「今天,學校的師生關系怎麼樣?——新時期中小學師生關系大調查」得出如下結論:學生在回答「你覺得自己有心裡話時最想找誰說」時,回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個教師的僅佔4.8%,最想找父親或母親的佔12.2%,最想找要好的同學或朋友的67%,找不到要說的人的佔15.9%。而教師在回答「在與學生交知心朋友問題」時,61.3%的教師表示很願意和所有學生交朋友,5.3%的教師表示只能與少數學生交朋友,8.6%的教師表示不存在與學生交朋友的問題,4%的教師表示說不清楚。學生在回答「你在學習、生活中發生了困難,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你首先想到是找誰?」時,12.3%的學生回答找班主任或找某個教師,2.8%的學生回答找父母,52.5%的學生回答找同學,7.25%的學生回答找其他人。這項調查中,61.3%表示很願意和所有的學生交朋友,而只有4.85%的學生最想把心裡話告訴教師,12.3%的學生在有困難的時候首先想找教師。這樣,教師和學生能進行經常地深入地交流,幾乎是不可能的。[9]學生對老師印象不好,自然就不會尊重教師,就不會服從教師的教導,學校的主流文化就很難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向學生傳遞。

4、學校管理缺乏人文性,使學生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形成中學生反學校文化。過分嚴格的學校管理,特別是對班級這種比較特殊的社會群體所進行的過分組織化的管理模式,也常常是導致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的重要原因。「學校不是兵營,不是軍隊,但是,現在好多名牌學校混淆了學校與軍隊組織的區別。他們在電視報紙上做廣告時竟然宣稱他們是實行全封閉、半軍事化管理。……這種所謂的廣告語『半軍事化』是胡言亂語,是違反當代起碼的教育科學常識的,居然炒得火熱,實際上這是反教育、反發展的一種舉措 [10]」。在這種模式管理下,中學生喪失了許多其他的發展樂趣和機會,充沛的精力得不到發泄,從而導致對主流學校文化的反叛。

5、部分教師素質偏低,缺乏對學生文化引領的能力。部分教師缺乏專業技能,缺乏組織能力、授課缺乏藝術性,從而導致學生對學校、老師的不滿。中國教育組織機構基本屬於科層權威體制,教師對學校或對領導不滿時,往往會出現教師不是運用法律去據理力爭,而是在領導背後發牢騷,課堂里的學生成為他們傾訴的對象,有些偏激的話也向學生灌輸。不明究理的中學生很容易被這些教師的情緒所感染,成為與學校抗衡的力量。

三、引導和調適學生反學校文化的策略思路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要應對反學校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我們在對「學生反學校文化成因的探討」的闡述中,其實也包括了對學生反學校文化應對方法的思考。例如有人認為:就教師這方面來說,需要教師反省自身的價值觀念,充分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和思想道德水平;傾聽學生,注意發現學生存在的不同文化現象;形成文化視野,運用文化的觀點分析、診斷學生反學校文化行為;關注邊緣群體,提高他們在學校中的地位;注重課程間、學科間、教師間的統合,形成對反學校文化的共同的干擾手段;把握學生文化發展的動向等。作為教育者,在引導和調適學生反學校文化的策略時,我們嘗試提出以下三種模式。

(一)強制性同化

中學生反學校文化是與學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種文化,是對學校主流文化的異化。從文化性質說,他具有反文化的性質,從文化的類型上說它是一種亞文化。因此相對於學校主流文化來說,它具有消極的破壞作用。它可能會使部分學生形成狹隘、自私、暴虐、貪婪、懶散、放任、目空一切,不負責任等性格特徵和文化心理。對此,教育工作者、教育機構和社會團體要通力合作,要像《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指出的那樣:「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全黨全社會都要十分關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③強制同化一切對中學生有重大危害的文化思潮,凈化校園,高揚主旋律、倡導崇高理想,克服反文化的消極影響。

(二)滲透性融化

對於文化的整合僅僅依靠強制性同化是遠遠不夠的。在學生的反學校文化的價值觀中,我們還需要主流文化的滲透,潤物而無聲。例如中學生的早戀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學校當然不能任其發展,否則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會有較大影響。但如果強制性取締,勢必會由公開轉入「地下」,教師再進行教育更為困難。我們要把握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水平、心理需求、發展願望,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其價值觀的善惡趨向、優劣真偽進行辨別,滲透主流文化意識,培養健康向上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行為。

(三)民主多元化

現代教育的目標並不只是培養默默遵守規則的好公民,更要培養有批判精神、有解放意識,有創新能力的「新生代」。對於學生的有些呼聲或做法,例如面對「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還是我」;「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不如加入黑社會,有的吃,有的穿,還有美女陪著睡」等校園灰色歌謠,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從中反思我們的教育內部是否有不當機制?我們的教育價值趨向是否錯位?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反學校文化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因此,對於學生當中的一些反文化現象(例如反權威),如果暫時尚未發現其對學生身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妨靜心觀察,說不定它將是我們教育改革的一種趨勢。寬容、多元也不失為一種引領之法。

與壯族文化學校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