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學教授

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學教授

發布時間:2023-05-06 16:33:22

⑴ 山東科技大學李垂文是哪裡人

山東科技大學李垂文是中國山東省濰坊市人,出生於1971年。他畢業於中國石明雹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專業,並在該校獲得了博士學位。自1994年以來,他一直在山東科技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他是山東省高等學校「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毀磨並擔任山東省石油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採油分會常務理事等職務。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油氣田開發、油藏改造和增儲增產技術等,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和著作,並曾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他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油氣領域專家進行過深入激余帆交流和合作。總之,山東科技大學李垂文教授是一位在油氣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者和專家。

⑵ 王功名科大團隊什麼水平

非常厲害。
王功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學士(2004-2008),美國加州大學分校化學博士(2008-2013),之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13-2016)做博士並源後研究。於2016年6月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當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發展新穎的納米結構材料的表界面修飾方法,並發展其在(光)電催化以及二悉蔽陪次電池方面的應用。相關研究發表。
嘗試用簡單的化學原理,嘗試合成出美妙的納米材料;通過我們的巧妙設計,探索美妙的微觀世界;用我們化學家的手,發現美睜蠢妙的化學,並將應用在有機催化、電催化、光催化等領域。

⑶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名單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有喬利傑(1999年),張濟山(1999年),曲選輝(1999年),謝建新(2001年),楊槐(2004年),姜 勇(2006年),呂昭平(2006年),王沿東(2008年),林均品(2009年),王 戈(2012年),廖慶亮(2020年)。

北京科技大學是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類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於1996年10月由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壓力加工系、表面科學與腐蝕工程系、冶金系的鑄造教研室合並組建而成。

材料學院即形成了現在的架構,下設材料學系、材料加工與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與化學系、無機非金屬材料系、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研究所。

面向新世紀,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學告粗科方向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國內前茅、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

⑷ 我國在地球化學各分支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啊

1、李曙光(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大教授)
地球化學家。1941年生於陝西咸陽。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地球化學專業並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與行星科學系進修。先後多次赴德國馬普化學所、香港大學作訪問學者。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變質同位素年代學理論研究方面最早發現超高壓榴輝岩的白雲母含大量過剩氬;證明了超高壓變質與退變質礦物之間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較早發現在低級變質條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動,且Sm-Nd體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確測定了榴輝岩中金紅石的U-Pb年齡。最早通過測定大別山榴輝岩年齡獲得華北與華南陸塊在三疊紀碰撞的結論;系統測定了北、南秦嶺一系列蛇綠岩及岩漿岩的同位素年齡,為秦嶺造山帶多陸塊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首次測定出大別山超高壓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卻曲線,並通過同位素示蹤對其多階段快速折返機制提出較完整模型。
李曙光教授在以下領域做出了系統研究,並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1.他在超高壓變質作用中同位素體系及變質年代學理論做出許多開拓性工作:較早發現並證明造山帶榴輝岩中的白雲母含大量過剩氬;證明了超高壓變質礦物與退變質礦物之間存在Nd,Sr同位素不平衡;計算了綠片岩相及疊加蘭片岩相變質作用各自的Sr同位素均一化尺度;在世界上首次精確地測定了榴輝岩中金紅石的U-Pb年齡。這些工作為正確進行超高壓變質定年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2.他對華北和華南陸塊的碰撞過程及秦嶺-大別造山帶演化進行了長期系統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最早測定出大別山含柯石英榴輝岩的Sm-Nd年齡為三疊紀,並證明它們是陸殼俯沖成因,從而獲得華北與華南陸塊在三疊紀最終碰撞的結論;系統測定了北,南秦嶺一系列蛇綠岩及島弧岩漿岩的同位素年齡及地球化學特徵,為秦嶺造山帶兩條地縫合線的釐定及多陸塊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據;此外,還首次在大別山北側發現古生代岩漿弧和洋殼俯沖成因榴輝岩,系統測定了大別山其它榴輝岩岩,岩漿岩年齡,研究了碰撞後殼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拆離過程。
3.超高壓變質岩的折返機制是大陸深俯沖研究的著名科學問題。他首次測定出大別山超高壓岩石具有二次快速冷卻的曲線,對多階段快速抬升歷史給出重要制約。結合測定南秦嶺同碰撞花崗岩的年齡,查明俯沖陸殼不同構造單元的U-Pb同位素特徵,他提出了一較完整的超高壓變質岩多階段折返模型。
4.尋找富鐵礦曾是我國七十年代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他應用趨勢面分析成功預測出鞍本弓長嶺礦床深部富礦體,並鑽探驗證成功;應用C同位素證明弓長嶺富磁鐵礦石中的石墨為菱鐵礦變質分解成因,據此提出該富鐵礦床成因的新模型,為查明黑富礦成因及擴大富礦儲量做出了重要貢獻,並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二等獎。
上述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高度重視,第一作者論文的SCI總引用頻次477次,他人引用372次。
2、歐陽自遠(1935— )
世界著名的天體化學家和地球化學家。他積極參與並指導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具體設計國內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測的方案與科學目標,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
歐陽自遠原籍江西上饒,1935年10月9日生於江西吉安。1952年從永新中學(現為任弼時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北京地質學院,並於1956年本科畢業。196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畢業後留所從事科研。1966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1980—1981和1983—1984年在德國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員。1991—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貴州省科協主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7年7月,被貴州省遴選為貴州省首批核心專家。2008年6月13日,歐陽自遠出任奧運聖火在貴州省傳遞的第一棒火炬手。
歐陽自遠院士是我國天體化學學科的開創者。1960年在我國率先系統開展各類地外物質(隕石、宇宙塵、月岩)和比較行星學研究。提出了鐵隕石成因的假說,吉林隕石的形成演化模式與多階段宇宙射線照射歷史的理論。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地質體中消融型宇宙塵並提出判據系列,劃分了宇宙塵成因類型。對太陽星雲化學不均一性與化學演化過程,行星模式豐度,行星與地球大氣圈、水圈及內部圈層的起源與演化,地球的能源與演化階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與理論,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充實了玻璃隕石成因理論,論證了中國白堊系/第三系界面撞擊事件,提出地外撞擊誘發古氣候旋迴的假說,以及新生代6次巨大撞擊地球事件誘發氣候、環境災變與生物滅絕。近年來提出地球原始組成的非均一性與演化的非均變性理論框架。由於傑出的科研貢獻,他多次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地下核試驗地質效應綜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和貴州省科學大會獎,《吉林隕石綜合研究》(第一完成人)獲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天體化學》專著(作者:歐陽自遠)獲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至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百多篇,專著6部,合作主編專著11部。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項。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後50多人,有的已成為我國地學研究、教學和生產的骨幹力量,有的已成長為地球化學各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歐陽自遠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高級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環境科學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岩石圈中國委員會,國際地圈生物圈對比計劃中國委員會及國際空間研究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地質所,蘭州地質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及長春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環境科學》、《黃金科技》、《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及《地質地球化學》雜志主編,《空間科學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南極研究》及《Chinese J. of Geochemistry》雜志副主編;《中國科學》等8種科技雜志編委。
歐陽自遠曾經在一次訪談中說過:「《科學家傳略》給我的影響較大,特別敬重居里夫人;武俠人物里,我最欣賞喬峰的坦盪大氣和家國情懷。」
3、傅家謨,
我國有機地球化學學科的奠基者,原籍湖南,1933年5月生於上海。195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上海大學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學位委員會主任,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科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56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1961年取得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碩士學位,1956年—1957年任西南煤田地勘局技術員;1962年升為助理,1966年晉升副研究員,1988年晉升研究員。1966年領導建立中國第一個有機地球化學實驗室,並任實驗室主任。1985年領導組建中國科學院有機地球化學開放實驗室(1990年晉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石油地球化學和分子有機地球化學研究。1993年依託國家實驗室組建成立「廣東省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曾負責和參加完成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中國科學院重大等三十餘項科研任務。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獎7項、部委級獎20項。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國際SCI論文100多篇,專著5本、譯著1部。代表作有《有機地球化學》、《碳酸鹽岩地球化學》、《乾酪根地球化學》和《地球化學進展》等,培養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40多名。
4、張本仁
地球化學學家。1929年5月28日生於安徽懷遠。195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1956年北京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中國地質大學教授。80年代前期他將成礦帶地球化學研究與區域基岩地球化學測量相結合,突破了當時勘查地球化學單一找礦目標和就異常評價異常的局限,並開發出基岩測量數據在解決地質和成礦問題上的多種應用。80年代後期至1991年,他提出了以區域岩石圈為基礎的區域地球化學新理論和新方法,用於秦巴地區的區域地球化學研究,將區域岩石圈研究與區域構造、岩石、礦產研究有機結合,深化了對區域岩石圈演化、構造發展、成岩成礦規律的認識。1992年以來,通過殼幔演化和相互作用研究,探討了秦嶺-大別山造山帶構造分區與演化,揭示了造山運動的深部過程及其動力學因素。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於崇文
地球化學家。1924年2月生,寧波鎮海人。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長期從事地球化學基礎理論、理論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和數學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從事的專業方面,理論上頗多建樹,如在區域地球化學方面,為發展中國的區域地球化學作出了開拓性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1]。
6、塗光熾
1937年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1944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9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1949—1950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ResearchAssociate,1950—1951年在清華大學任副教授,並首先在中國開設地球化學課程,1951—1954年在蘇聯莫斯科大學進修,1955年任北京地質學院副教授,195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自1960年起任副所長。同期仍兼任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196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七屆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國家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兼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中、英文《地球化學》、《礦物學報》主編。自1987年起為美國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曾任《》雜志國外編委。
塗光熾20世紀50年代在祁連山及西北乾旱地帶作綜合地質考察。60年代從事華南花崗岩類有關礦床及鈾礦地質研究,70年代除繼續此項研究工作外,著重從事富鐵礦床研究。80年代主要研究層控礦床,後期側重新疆北部及黃金地質並持續至今。90年代開始超大型礦床、低溫地球化學及分散元素成礦研究。1982年,「華南花崗岩類地球化學」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5年,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1987年「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3年,「中國金礦主要類型、成礦模式及找礦方向」獲國家黃金管理局一等獎(以上著作中為第一作者);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地球科學);1996年,《中國礦床》專著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擔任鉛鋅礦床部分)。

⑸ 中國科技大學出了哪些知名科學家

1.著名超導物理學家趙忠賢院士、
2.國家863計劃航天前搏賀領域的首席科學家龔惠興院士
3.863計劃智能計算機首席科學家李國傑院士
4.化學家朱清時院士
5.庄小威美國科學院華人院士、
6.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
7.鄧中翰中銀舉國工程院院士
。。。。。。慧派。。

⑹ 香港科技大學師資力量一覽表

香港位於亞洲南部,氣候優越風景優美,是許多留學生的備選之地。香港科技大學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那麼它的師資力量怎麼樣呢?的我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香港科技大學師資力量一覽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港科技大學擁有強盛的優秀師資隊伍、國際一流的先進實驗設施設備以及網路全球化的學術圖書數據查詢系統。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430名教授,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其中75%的博士學位來自世界一流研究型學府,包括:哈佛、加州柏克利、普林斯頓、麻省理工、耶魯、斯坦福、康奈爾、哥倫比亞、劍橋、牛津、多倫多、英屬哥倫比亞、西安大略大學等。

物理學系王寧教授獲華人物理學會頒授2006亞洲傑出成就獎。王教授於2000年在科大成功觀察到全球最細、直徑只有0.4納米的單壁納米碳管,為納米碳管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這項研究成果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推舉為當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其後他與同僚湯子康教授共同發現納米碳管具超導性。

化學系韓利強教授(Prof. Richard Haynes)與德國著名的拜耳公司成功研製出高療效、低成本的抗瘧疾新葯青蒿碸,這項研究獲全球化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應用化學》選為2006年3月20日的封面專題。

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教授,於2004年3月榮獲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的「L`OREA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香港女科學家和第二位中國女科學家。

生物學系張東才教授發明了分數滲橘子生物感受器,並用於監測細胞凋亡過程。

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主任李忠義教授,其參與合撰的論文獲《工業工程師學會專刊》選為2005年度最佳論文。李教授在2006年更被工業工程師學會選為亞洲區副主席,足見其在工業工程學的領導地位。

領導香港室內空氣品質研薯團究的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趙汝恆博士,獲美國供熱、製冷及空氣調節工程師學會頒授「Ralph G Nevins生理及人類環境獎」。較早前,該系系主任余同希教授及李世瑋教授獲美國機械喊顫工程師學會頒授院士資格,而余教授更同時榮膺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

土木工程學系主任張慕聖教授獲加拿大工程院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選為院士,以嘉許他在工木工程學的成就。而同系的鄧漢忠教授則獲美國離岸能源中心選為「殿堂級技術拓荒者」 及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為最高榮譽的「榮譽會員」。該系的勞敏慈教授成功開發的廢物限制屏障技術,為控制地表下污染的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贏得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2004年度「J James Croes獎章」,為15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翌年,勞教授獲國際環境土工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頒發「2005年方曉陽研究獎」,令她在科研上的超卓成就再一次得到肯定。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曹希仁教授獲委任為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控制系統分會院士評審委員會主席。該系至今已有11位教授成為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而該系系主任Khaled Ben Letaief 教授則獲邀加入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通訊分會董事會,協助處理該分會事務。

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張黔教授是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通訊分會「2005年亞太最佳青年研究員獎」得主,也是100位獲《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頒授「2004年世界青年創新獎」(TR 100)的得獎者之一,她所獲得的獎項足以證明她在計算機科學界的成就。同系的林方真教授則獲頒「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以表揚他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卓越研究成就。

⑺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20餘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及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3人,博士42人,碩士生導師46人,博士生導師(兼)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湖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留學回國人員6人。 化學化工學院副高以上職稱及博士學位人員 序號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學位 畢業學校 職稱職務 從事專業 1 曹晨忠 男 1957.07 博士 湘潭大學 教授 / 博導 有機化學 2 易平貴 男 1961.05 博士 浙江大學 教授 / 博導 物理化學 3 易清風 男 1963.05 博士 中南大學 教授 / 博導 應用化學 4 劉勝利 男 1958.05 博士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 教授 / 碩導 材料化學 5 戴財勝 男 1964.12 博士 中國礦業大學 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6 鄧 謙 女 1956.10 碩士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 教授 / 碩導 物理化學 7 曾雲龍 男 1955.08 博士 湖南大學 教授 / 碩導 分析化學 8 劉俊峰 男 1957.01 碩士 華東理工大學 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9 石順存 男 1964.12 碩士 華南理工大學 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10 劉漢文 男 1957.10 學士 湖南師范學院 教授 / 碩導 有機化學 11 李大塘 男 1956.10 學士 湖南師范學院 教授 / 碩導 無機化學 12 蔡鐵軍 男 1953.02 學士 吉首大學 教授 / 碩導 無機化學 13 仇明華 男 1958.09 學士 吉首大學 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14 申少華 男 1964.10 博士 中南大學 教授 / 碩導 無機材料 15 許中堅 男 1967.10 博士 浙江大學 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16 龍雲飛 男 1969.09 博士 西南大學 教授 / 碩導 無機化學 17 曾榮今 男 1963.08 碩士 湖南師大 教授 / 碩導 有機化學 18 劉文華 男 1957.02 學士 重慶大學 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19 謝文林 男 1967.10 博士 中山大學 教授 / 碩導 有機化學 20 朱 莉 女 1969.04 博士 湘潭大學 教授 / 碩導 無機化學 21 劉鳳萍 女 1969.07 博士 中南大學 教授 / 碩導 分析化學 22 羅道成 男 1967.01 學士 大連理工大學 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23 馬淞江 男 1962.06 學士 湖南大學 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24 彭 斌 男 1959.08 博士 中山大學 教授 / 碩導 物理化學 25 劉 芬 女 1959.04 學士 西南農學院 教授 環境工程 26 禹良才 男 1964.08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材料化學 27 羅 娟 女 1967.05 碩士 湖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28 唐子龍 男 1967.08 博士 比利時魯汶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有機化學 29 肖秋國 男 1966.07 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材料化學 30 李方文 男 1970.09 博士 武漢理工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環境工程 31 張 欣 男 1963.07 碩士 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 碩導 無機材料 32 曾堅賢 男 1970.10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33 劉立華 男 1969.02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應用化學 34 黃昊文 男 1969.02 博士 中科院化學所 副教授 / 碩導 分析化學 35 於賢勇 男 1975.08 博士 廈門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物理化學 36 彭美勛 男 1966.08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材料化學 37 唐安平 男 1969.07 博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能源與礦山化工 38 陳東初 男 1968.11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催化與化工分 39 周智華 男 1973.03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化工工藝 40 李筱芳 男 1972.12 博士 天津大學 副教授 / 碩導 應用化學 41 劉清泉 男 1974.10 博士 浙江大學 副教授/碩導 化學 42 歐寶立 男 1976.01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碩導 材料學 43 周再春 男 1974.01 博士 南開大學 副教授/碩導 有機化學 44 傅勇堅 男 1968.02 學士 華東理工大學 副教授 化工工藝 45 劉小平 男 1957.07 碩士 華南師范大學 副教授 應用化學 46 祝金樓 男 1956.11 碩士 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無機材料 47 蘇界殊 男 1967.11 碩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分析化學 48 史紅文 女 1967.06 碩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環境工程 49 周秀林 女 1970.01 碩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分析化學 50 吳湘江 男 1959.12 學士 湖南大學 副教授 分析化學 51 黃念東 男 1968.10 學士 淮南礦業學院 副教授 化工工藝 52 彭榮華 女 1966.02 學士 青島化工學院 副教授 應用化學 53 楊明平 男 1966.10 學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化工工藝 54 李曉湘 女 1963.08 學士 雲南大學 副教授 無機化學 55 趙立剛 男 1958.05 學士 華南工學院 副教授 無機材料 56 彭振山 男 1967.02 學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化工工藝 57 陳安國 男 1957.08 學士 湖南師范大學 副教授 化工工藝 58 李 霞 女 1974.06 博士 武漢大學 副教授 物理化學 59 田 俐 女 1973.05 博士 中山大學 副教授 無機化學 60 徐國榮 男 1970.08 博士 中南大學 副教授 應用化學 61 袁 華 女 1976.09 博士 浙江大學 副教授 葯物分析學 62 李 麗 女 1970.08 碩士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化工工藝 63 劉 狄 男 1966.05 學士 湖南師范大學 副教授 化學 64 袁春桃 女 1974.07 碩士 廣西師范大學 副教授 有機化學 65 胡忠於 男 1969.12 本科 湘潭大學 副教授 催化與化工分 66 宋和付 男 1952.01 學士 中南礦冶學院 高級工程師 化工工藝 67 李國斌 男 1968.02 碩士 湖南科技大學 高級實驗師 化工工藝 68 唐春然 女 1959.03 邵陽師專 高級實驗師 物理化學 69 魏莉莎 女 1956.11 湘潭師專 高級實驗師 物理化學 70 鄧彤彤 女 1967.09 學士 湘潭大學 高級實驗師 化工工藝 71 陳 建 男 1980.07 博士 華南理工大學 講師/碩導 材料學 72 周 虎 男 1981.03 博士 四川大學 講師/碩導 催化與化工分 73 趙艷敏 女 1977.11 博士 中科院成都有機所 講師 應用化學 74 陳冠凡 男 1978.08 博士 中南大學 講師 應用化學 75 陳麗娟 女 1974.04 博士 華中科技大學 講師 材料科學與工程 76 陳 述 男 1982.05 博士 湖南師范大學 講師 分析化學 77 廖 博 男 1975.05 博士 中科院化學所 講師 化學 78 陶洪文 男 1972.07 博士 中國海洋大學 講師 應用化學 79 汪朝旭 男 1977.07 博士 北京化工大學 講師 應用化學 80 易守軍 男 1973.07 博士 湖南大學 講師 應用化學 81 湯建庭 男 1979.12 博士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講師 物理化學 82 鄧克勤 男 1978.08 博士 湖南大學 講師 分析化學 83 劉國清 男 1982.01 博士 湘潭大學 講師 化學工程

⑻ 王升厚教授畢業於哪所學校

您好,王升厚教授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於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理學碩士學位。隨後,他前往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於1967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康奈爾大學期間,王升厚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凝聚態物理學和固體物理學領域。他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了「自旋電荷分離」理論,這一理論對於解釋高溫超導現象具有重要意義。畢業後,王升厚教授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扮橡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工作緩猜,並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曾獲得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廳哪旁國科學促進會會員、歐洲物理學會會員等多個榮譽稱號。此外,王升厚教授還曾擔任過美國物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物理學部主任等職務。

⑼ 中科大江海龍教授Angew:MOF基單原子催化劑助力低濃度CO2電還原

第一作者:焦龍博士 ;通訊作者:江海龍教授
通訊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悶此喊

論文DOI:10.1002/anie.202008787

在該工作中,我們構築了一系列同構的卟啉基MOF材料,通過調變卟啉中心的金屬物種,從而衍生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金屬物種(Fe, Co, Ni, Cu)的單原子催化劑材料,這些催化劑除了金屬物種不同,金屬負載量、配位環境、比表面積、孔尺寸等特性均保持一致,從而實現了有效的變數控制。在該模型體系構築的基礎上,我們研究了不同單原子材料電催化CO2還原性能, 其中單原子Ni催化劑(Ni1-N-C)表現出了最高的CO選擇性,並且在CO2濃度降低至15%的含量時,最優的CO選擇性依然可以超過80%,展示了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CO2催化轉化中巨大的應用前景。

單原子催化劑(SACs)在諸多反應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並且已經成為了多相催化的前沿領域。通常情況下,SACs的催化性能不僅依賴於金屬活性位點的本徵活性,同時也會受到活性位周圍的微環境以及載體的物理化學特性的調控。然而,由於不同金屬物種的單原子催化劑合成方法的不同,得到的單原子催化劑除了金屬物種外,許多理化特性例如單原子金屬的負載量、孔結構等等都不盡相同。由於變數的復雜性,給對比不同單原子活性位的本徵活性帶來很大的挑戰。單原子金屬修飾N摻雜碳(M1-N-C)材料,作為重要的一類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表現出的優異的性能。然而,文獻報道的M1-N-C材料的碳載體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孔隙結構、表面扒清積、形貌等),使得即使相同的金屬中心,M1-N-C的活性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有鑒於此,我們希望發展一種通用的單原子合成策略同時可以實現微環境和載體性質的嚴格控制,從而來判別單原子不同金屬物種的活性位點的內在活性。

我們在調研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文獻的過程中發現,例如在CO2電催化還原反應中,即使相同金屬中心,不同文獻中報道的催化活性有時候差異會非常大。我們發現這些催化劑的載體性質、金屬載量、活性位微環境等通常差異較大,很難去對活性位的本徵活性做出客觀的評價。我們基於一種卟啉基的多變數MOF,MOF的卟啉配體中心金屬種類可以任意調變而不影響MOF的拓撲結構和形貌,進一步藉助MOF和它的衍生材料結構上的繼承關系,可以嚴格控制MOF衍生不同單原子材料的理化性質,從而為對比不同金屬中心的催化活性提供了良好的模型體系。


除了活性位點的識別,CO2利用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高能耗的CO2捕獲和凈化過程。具體來說,為了達到高選擇性,目前報道的CO2RR通常在純CO2中進行。然而,實際工業過程中可用的CO2原料的實際濃度相對較低,例如燃煤電廠和鋼鐵/石化行業排放的CO2氣體濃度分別在5-15%和14-33%左右。考慮到CO2 中C=O鍵鍵能大約在 806 kJ/mol,熱力學比較穩定性,活化較為困難。另外其在水溶液中有限的溶解度,低的CO2濃度會顯著影響其催化轉化的活性,為CO2的直接利用設置了很大的障礙。因此,開發高效的低壓下二氧化碳直接轉化電催化劑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少能實現。

Scheme 1.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general fabrication of single-atom M1-N-C catalysts based on MTV-MOF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ction.


我們基於混合配體策略,通過改變金屬卟啉配體中心金屬的種類,構築了一系列同構的卟啉MOF,通過衍生之後獲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金屬中心(Fe, Co, Ni, Cu)的碳基單原子催化劑材料 (Scheme 1)。卟啉中心金屬的改變並未影響MOF的結構和形貌,藉助於MOF前驅體和它的衍生材料結構上的繼承性,獲得的一系列單原子催化劑材料。除單原子金屬種類之外,其他理化性質(形貌,成分,孔結構等)同樣螞野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從而實現了變數的控制。

Figure 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in pure CO2. a) LSV curves of Ni1-N-C in pure Ar- and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b) FEs and c) TOFs of M1-N-C for CO in pure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d) Tafel plots of M1-N-C for CO2RR. e) Durability test of Ni1-N-C at a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vs RHE in pure CO2.


基於得到的一系列單原子催化劑材料,我們首先研究了他們在純的CO2氛圍下的電催化性能。通過實驗可以發現,Ni1-N-C材料在眾多單原子催化劑材料中,表現出了最高的CO選擇性、TOF值以及Tafel斜率,並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穩定性(Figure 1)。

Figure 2. DFT calculations. a) Reaction paths and b)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O2 rection to CO and c) The values of UL(CO2)-UL(H2) for all M1-N-C catalysts.


理論計算表明,在CO2電催化還原生成CO的多步基元反應中,Ni1-N-C相較於其他單原子催化劑,具有最為優化的COOH*形成和CO脫附的能壘,有效的促進了CO2的轉化和產物的脫附,預示著其具有最高的CO2電催化還原的活性。另外,通過對比不同材料CO2還原和析氫反應的決速步電勢差(UL(CO2)-UL(H2)),可以看出Ni1-N-C可以更有效的抑制析氫競爭反應,從而表現出最優的CO2還原的選擇性 (Figure 2)。

Figure 3.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CO2 at low pressures. a) LSV curves and b) CO FE of Ni1-N-C in 0.5 M KHCO3 saturated with 30% and 15% CO2. c) Durability tests of Ni1-N-C at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under 30% CO2 concentration and -0.75 V under 15% CO2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鑒於在純CO2中的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的結論,我們進一步 探索 了Ni1-N-C在低濃度的CO2還原反應的測試中的性能。可以看到,Ni1-N-C在30%和15%的CO2濃度下依然有明顯的電流響應,進一步通過不同電位下的選擇性測試可以看出,在15%的CO2濃度下其最優選擇性依然可以超過80%,並表現出了良好的催化穩定性 (Figure 3)。

該工作基於同構的卟啉基MTV-MOFs,構建了一系列單原子催化劑 (M1-N-C, M = Fe, Co, Ni和Cu),除單原子金屬的種類不同之外,其孔結構和化學成分以及活性位微環境都保持一致,因而可以作為研究不同單原子金屬物種本徵活性差異的理想模型。在純CO2條件下, Ni1-N-C表現出了最優的CO選擇性。進一步,Ni1-N-C在更具有挑戰性的低濃度CO2還原中,甚至可以在30%和15%的CO2濃度下保持其高的CO選擇性,表明了Ni1-N-C在電催化CO2RR的獨特優勢。這項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SACs的普適性合成方案,同時本文的結果展示了單原子催化劑在低濃度二氧化碳直接電催化轉化方面的巨大潛力。

江海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等。長期從事配位化學、材料化學和催化化學的交叉性研究工作,特別在基於金屬有機框架(MOFs)的晶態多孔功能材料的設計、合成與催化功能 探索 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結果。已在國際重要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J. Am. Chem. Soc.(13篇),Angew. Chem.(12篇),Chem(3篇),Nat. Commun.(2篇),Adv. Mater.(6篇),Natl. Sci. Rev.(2篇),Acc. Chem. Res.(1篇),Chem. Soc. Rev.(2篇),Coord. Chem. Rev.(4篇), Mater. Today(1篇)等高水平論文。論文被引用20,000次以上(H指數:71),有50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s, Top 1%)。在《Nanoporous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中撰寫書章一章。擔任中國化學會晶體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擔任EnergyChem(Elsevier)、Materials(MDPI)、中國化學快報、化學學報、Scientific Reports(NPG)、無機化學學報、Sci(MDPI)等期刊編委和顧問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基金委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
本課題組以配位化學為基礎,致力於多孔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及其納米復合材料與衍生材料的設計合成與功能應用研究。本課題組的研究屬於交叉學科,內容涉及無機配位化學、晶體工程學、材料化學、納米 科技 以及催化化學等多個領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催化功能導向的穩定MOFs:設計、合成、修飾及催化性能研究; (2) MOFs基納米復合材料:理性構築及其催化功能 探索 ,特別是在有機反應多相催化及光、電催化中的應用研究; (3) CO2的選擇性捕集與轉化。

課題組主頁:http://staff.ustc.e.cn/~jianglab/index.html

⑽ 陝西科技大學最牛教授

馬建中。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州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

閱讀全文

與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學教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