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辨別建盞的好壞
注意五點:器型,斑紋,胎質,釉料,幻彩
1、器型
對於一件不錯的建盞來說,一定要滿足器型規整,無大的變形和凸起,不開裂,無氣泡,少針眼這些必要條件。
而判定器型是否圓潤可以從盞口用肉眼觀察,判定是否畸形的方法是,可以將建盞倒扣的表面平整的桌子上,看和桌面是否貼合的很好,如果左右晃動沒毛病,說明變形嚴重。針眼開裂也是可以用肉眼觀察出來的。
2、斑紋
建盞的美感完全取決於表面的斑紋,每一位匠人做出來的斑紋都有明顯差別,就算同一位大師,同一個窯口出來的建盞斑紋也可能有很大差別,所以哪種斑紋好看還是屬於個人主觀問題。
拿兔毫盞斑紋為例,它的底色應該是青黑色,即黑中帶青,紋理清晰,分布平均,且具有較強的三維立體效果,尤其是兔毫能夠從盞口延伸至盞底者為最佳。而如果要購買油滴盞的話,最好是那些斑點大小不一,盞內外斑點分布均勻的建盞。
3、胎質
建盞的胎土是鐵含量很高的鐵胎,這是能燒出各種不同斑紋的主要原因。建盞底胎特點是胎質厚重粗糙,顏色一般為深灰或者深褐色,輕輕敲打有類似金屬碰撞的聲音。
4、釉料
在看到斑紋粗大且顏色十分炫目的「建盞」,就要特別注意了,它可能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化學原料在裡面,很可能不是用建陽當地產的原礦土和原礦釉燒制的,這種最好就不要拿來喝茶。
由於每一位工藝師都不會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來,所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礦物原料也是件比較難的事情。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建盞,詳細了解所要購買的建盞是出自哪位工藝師之手,盞上有沒有工藝師的落款,有沒有提供證書。
5、幻彩
建盞的精品一定離不開幻彩效果,好的建盞會泛發出藍色,銀色,金色等效果,而且在陽光下燈光下或者裝進茶水後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1)如何辨別化學盞擴展閱讀:
建盞的分類:
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分大、中、小型;小圓碗歸入小型斂口碗類。
1、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圓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較淺,腹下內收。淺圈足。形如漏斗狀,俗稱「斗笠碗」。常見中、小型碗,偶見大型器。
2、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淺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類碗大型器比例相對其他類碗較高,但成品率低,尤顯名貴;中、小型器較常見。
3、斂口碗:口沿微向內收斂,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淺;造型較豐滿。常見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較高,有的為圓餅狀實足。
4、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內收,淺圈足,口沿以下約1—1.5厘米左右向內束成一圈淺顯的凹槽,作用在於鬥茶時既可掌握茶湯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湯外溢,該凹槽俗稱「注水線」。
此類碗腹較深,器型整體較飽滿,手感重;常見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較高,為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也是產量最大的建盞之一,出土或傳世品最多。
2. 如何識別宋代建盞的真偽
「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這是宋代的大書畫家黃庭堅對黑釉「兔毫盞」的贊譽之詞。這是由於宋代當時人們飲茶、鬥茶之風的盛行所致。而那黑如漆器般的「兔毫盞」釉面上所現出的絲絲黃褐色的自然紋理,給當時盛行此風的人們帶來了一種神奇、美妙的全新感覺,使人們在視覺上得到了一種極大的享受。正如宋代的大名士蔡襄在《茶釒錄》中所說的那樣:「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在宋時就享有很高聲譽的「兔毫盞」,對於現在的許多古陶瓷愛好者來說,對它的認識只不過是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那時候就知道一個黑釉土碗能值幾千塊錢。當然,那時也決對不必擔心有贗品出現,但是一種東西一旦有了價,有了市場的需求「利益驅動」就成了最好的潤滑劑,於是在九十年代起就有了仿宋「兔毫盞」的出現。近幾年來,隨著造假者在胎、釉、做舊處理等技術上的突飛猛進,可以說目前的仿宋「兔毫盞」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水平,甚至能讓一些專業藏家看走眼。所以收藏老窯器(包括建盞),業內人士認為,傳承有序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一、看外觀(造型)。宋代「兔毫盞」一般以斂口和敞口兩種為多見,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處向內凸起圓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處無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黃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處自然垂流成滴珠狀,型號有大、中、小三種,最常見的是中型,口徑10—12、高度5-6、圈足2-3厘米的為多。造型敦厚古樸,線條自然流暢,修坯隨意大方,一眼看去給人一種古意煥然的感覺。
仿製品的外觀過於規整,胎釉稍薄,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比宋代的「盞」尺寸略大一些,過份靈巧,古韻不足。
二、看胎體。宋代「兔毫盞」的胎土是用當地富含鐵質的瓷土,盞壁的厚度約0.2—0.8厘米左右,最厚處在底部超過一公分,因此上手較沉,有很明顯的壓手感。由於當時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較現代落後,因此胎土中多含沒能完全粉碎的較大顆粒,顯得略為粗糙。在燒制過程中由於受到窯內一氧化碳的影響、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堅硬、重如鐵渣。宋代「盞」多修胎較草率,經上釉燒成後還能見到修胎時留下的稜角痕跡。底足淺挖近似實足,圈足內常見留有少許淺黃色的墊餅殘跡。這些殘跡有的由於和胎土燒結在一起,所以很難將之去除。
仿製品的胎土由於配料和加工手法與宋代有別,胎土加工過細,胎也修得過於整齊,胎壁稍薄,外觀修得弧度過圓,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於燒成條件與古法大為不同(仿製品不可能用龍窯和用松木等木料來燒制),因此仿製品的胎呈色較淡、細,沒有宋代的那種粗、紫、黑、堅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我們目前所能夠見到和接觸到的宋代「兔毫盞」無一不是出土之物。這些在地下沉睡了幾百年的寶貝,身上都會不同程度地帶著時間給它們留下的印記(受土壤中各種物質侵蝕的痕跡)。這就成了我們辨別真偽的又一重要依據。在「兔毫盞」1310±20℃的燒成溫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動,口沿處的釉較薄,並且多呈黃褐色,它的主要成份為三氧化二鐵,因此所受到的侵蝕也比較嚴重。當我們用手撫摸口沿時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覺;在5—10倍放大鏡的觀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見高低不平的坑坑窪窪的麻子底和條狀的侵蝕痕跡,嚴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見時隱時現的露胎處。
有的仿製品為了達到這種效果,特地用金剛砂輪、砂布之類的東西將口沿的釉打磨一些,但這種人為的方法與自然的侵蝕所造成的剝釉有著很大的差別(只要我們細心一點觀察,就能很容易地辨別出來)。
宋代「兔毫盞」上的褐色「兔毫絲」是鐵晶體的聚集物,它們與黑色釉的區別就是在於同樣的條件下,這些「兔毫絲」所受到的侵蝕要比那些黑色的釉要嚴重得多,因此當我們將一件宋代「兔毫盞」置於手中撫摸它的釉面時就有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在對著光源以45度角觀察時,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絲」都是凹陷於黑色的釉面之下的。這就是幾百年的歷史給它們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為之的。
仿製品的釉面平滑、光亮,黑釉與褐色的「兔毫絲」都是同在一個平面上。近幾年來,雖然也有許多造假者用強酸等化學物質來進行釉面的做舊處理,但這種做法的後果是使整個釉面都受到損壞變得木木的、死死的,而失去了古瓷那種含蓄的溫潤的特有質感。宋代「兔毫盞」外壁下的垂流釉如燭淚般,厚而不規則的凝結在圈足兩厘米左右處,參差不齊顯得非常自然生動,很有一種古樸的原始味。而仿製品的垂流釉則過於薄,過於整齊,距圈足較近,顯得非常人工、做作、不自然。
對於古陶瓷的鑒別,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我們耐心地多看、多問、多上手,通過對造型、胎、釉、紋飾和老化(舊)程度的細心觀察,就可以漸漸地積累起經驗,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做到去偽存真,這樣就能夠在古玩收藏、投資這個領域里自由地遨遊。
3. 建盞真假如何分辨
1、價格鑒別法
建盞的燒制不易,它的成品率極低,有可能一個月都燒不出精品建盞,所以,價格太低的建盞千萬不要入手,起碼入手一百以上的建盞。
2、品質鑒別法
輕輕叩宋代建盞,聲音是較深沉的,而仿品建盞的聲音往往比較清脆。
真品建盞摸起來很細膩,拿著很深沉,仿品建盞的胎體一般較薄,手感較輕飄。
3、做工鑒別法
仿品建盞一般都沒有冰裂紋,如果是造價的冰裂紋,往往比較粗。
現代仿品建盞相比起真品建盞釉面比較浮亮且亮光扎眼,還會粘有一些特意用來混淆視線的土銹。
仿品建盞一般都是輪制壓模或是注漿成型而成的,所以仿品建盞的修工往往是很刻意工整,沒有隨意的美感。
4、外觀鑒別法
真的建盞很明顯口沿處有高低不平的坑坑窪窪的麻子底和條狀的侵蝕痕跡,嚴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見時隱時現的露胎處,假貨則沒有。
5、化學鑒別法
假建盞的釉面大多光亮刺眼,如果用酸性物質去浸泡的話,會發現釉面呆板、晦澀,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
4. 如何辨別建盞現代仿品
現代仿建產品由於採用瓷土、釉料及燒成溫度與古代相近,故胎、釉的化學成分基本一致,紋理也幾可亂真。但即使是這樣,也會留下給多破綻,下面猜一猜你已經掌握幾層了!
1.建盞仿品的釉面有哪些特質?
建盞釉面上自然形成的一種不完全開裂的現象。
釉面大多較浮亮且亮光渣眼,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
建盞釉面密度高,不會存在氣孔
仿品的釉面大多較浮亮且亮光渣眼,用酸性物質浸泡者釉面呆板、晦澀,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有的粘「土綉」,但不自然。
2.建盞仿品的胎土有哪些特質?
淘洗大多較細膩,手感較輕飄。
胎土中會加入粗顆粒石英。
胎土中沒有氧化鐵含量。
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較細膩,胎體表面較平整光滑且較薄,手感較輕飄。
3.建盞仿品的開片是如何形成?
提高窯內溫度,讓胎體的承受點達到極限。
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而產生冰裂紋。
出窯後,用化學葯水進行泡製。
仿品大多不見冰裂紋,少數放置爐火焙烤而後置水中,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而產生冰裂紋,但裂紋較粗。
4.建盞新仿品用手指敲擊時會出來什麼聲音?
發出的聲音比較深沉。
發出的聲音比較洪亮。
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新仿品若用手指輕輕彈擊,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而宋代建盞發出的聲音比較深沉。
5.宋代老盞刻制的「供御」銘是用什麼字體?
篆書
楷體
隸書
供御」款盞底的落款字體一般為楷體,刀法果斷且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