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中學化學基本概念包括哪些內容

中學化學基本概念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3-05-25 22:20:10

『壹』 初中化學必背基礎知識

15條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pdf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貳』 中國的高中化學學的什麼內容

高中化學第一冊主要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鹼金屬、物質的量、物質的量的濃度、鹵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

高中第二冊主要學習-氮族元素、化學平衡、溶液的電離平衡、pH、幾種重要的金屬(鋁、鎂)、鹽類的水解、有機物、糖、蛋白質。

高中第三冊主要學習-晶體的分類、膠體、化學反應的本質、熱化學能量變化、電解、化學實驗方案設計、化學計算。
課本越編越簡單,所以書本上學的很膚淺,先學了氧化還原反應,另外引入了摩爾的量概念,再者學了鹵族、鹼金、碳族、氧族、氮族、等主族元素,主要是講其中的一個元素以引申其他的元素。另外無機學完後要學有機,有醇類,醛類,酸類。另外還學了原電池和電解池。

『叄』 中學化學中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原子量、原子質量、平均原子質量;分子量、式量;單質核化合物等

『肆』 高中化學中出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所有高中會出現的就這些

強電解質:
1、強酸:HCl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Br氫溴酸 HI氫碘酸 HCLO4高氯酸
2、強鹼:NaOH KOH Ba(OH)2氫氧化鋇 Ca(OH)2氫氧化鈣
3、絕大多數鹽:高中山李基見到的鹽全部是強的電解質
金屬化合物:a、 氧化物:氧化鈣CaO 氧化鈉Na2O 氧化鎂MgO 氧化Al2O3 氧化鋅 ZnO 氧化鹽鐵FeO 氧化鐵Fe2O3 氧化銅CuO 氧化汞HgO 氧化銀Ag2O
b、過氧化合物:過氧化鈉Na2O2
c、 金屬碳化物:碳化鈣CaC2
d、 金屬硫化物:硫化鈣CaS2 二硫化亞鐵FeS2
弱電解質:
1、弱酸:碳酸H2CO3 亞硫酸逗謹H2SO3 醋酸CH3COOH 氫硫酸H2S 氫氟酸HF 硅酸H2SiO3 原硅酸H3SiO4 所有的有機酸
2、弱鹼:一水合氨NH3.H2O 所有擾豎的除強鹼的氫氧化金屬R(OH)
3、水H2O也是弱電解質

非電解質:
1、非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三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2、大多數有機物:甲烷 乙醇 蔗糖 (有機酸和有機鹽除外)
3、非金屬化合物:氨氣

『伍』 初中化學主要學什麼內容

一、水。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像天然水、河水、雨水、海水、凈化水、自來水等。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如蒸餾水(水、冰和水蒸氣)等。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的液體。在101.3千帕斯卡的壓強下,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沸點為100攝氏度,在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立方米。物質一般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氧氣、蔗糖等,是由水分子、氧氣分子和蔗糖分子,聚集而成,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是很小的,我們用肉眼,甚至用能把物體放大到幾十倍、幾百倍的光學顯微鏡、放大到幾萬倍、幾十萬倍的電子顯微鏡都看不到它。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斷地運動。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如把a毫升的水與a毫升的乙醇混合後,總體積小於2a毫升。固態物質,分子一個個有次序緊密排列,液態物質分子無序排列,在一定體積內較自由地運動,氣態物質分子間隙較大,充滿整個容器,自由地向空間擴散。水還會變成化學變化。1. 水通電後會分解,兩個電極上有氣泡產生,陰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而陽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燒起來:水=通電=氫氣+氧氣。分子由比它更小的微粒——原子構成。原子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有時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鎢、汞、銅等。原子也在不斷地運動。 2. 水和酸性氧化物反應:水+二氧化碳=碳酸。 3. 水和鹼性氧化物反應:水+氧化鈣=氫氧化鈣。由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這叫做化合反應。二、化學符號:原子由居於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周圍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構成,但氫原子核只由一個質子構成。質子帶一個正電荷,而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核內質子數等於核電荷數,即核外電子數。各個電子在原子核外分層運動,即分層排布,可以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原子核用小圈表示,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電子數。原子也是有質量的,如果用國際單位制的質量單位,就顯得太大了,所以我們用一種碳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作為標准,其它原子質量和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叫相對原子質量。如: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而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 相對原子質量是沒有單位的。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118種元素。元素符號: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如果幾種元素的第一個拉丁字母相同,就在它旁邊寫上一個小寫字母,如:碳——C,硫——S,氮——N,鈉——Na,氖——Ne。它也可以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氧氣、氫氣。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水、二氧化碳。化學式——用元素表示單質和化合物組成的式子,表示一種物質、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金屬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用元素符號表示,但一些單質是雙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則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註上阿拉伯數字。如:鎂粉——Mg,木炭——C,氫氣——H2、氧氣——O2、氮氣——N2,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時,要把正價的元素和原子團寫在左邊,負價的元素和原子團寫在右邊,然後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阿拉伯數字,如果原子團右下角寫阿拉伯數字時,則必須用括弧把原子團符號括起來。如:氯化銀——AgCl,二氧化硅——SiO2、氫氧化鎂——Mg(OH)2. 讀時,從左到右讀某化某或某酸某,有時還要讀出分子里的原子個數。化學式包括分子式、實驗式、結構式、示性式等。化學式前面加上系數,表示分子的個數。式量——化學式中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如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氧氣為32,碳酸為62等。化合價——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和別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化合價口訣如下:一價:氟氯溴碘鈉鉀銀;二價:氧鈣銅汞鎂鋇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正負變價要分清;莫忘單質都為零。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碳酸硫酸根;負三記住磷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離子化合物——由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鈉、氯化鎂等。共價化合物——以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氨氣、水等。在金屬和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化合物里,金屬元素是正價,非金屬元素為負價,在氧化物里,氧是負二價,另一種元素顯正價。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是負二價,氫元素通常是正一價;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而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三、溶液:溶液——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懸濁液——固態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乳濁液——小液滴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溶質——在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質。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如水、乙醇、四氯化碳、苯等。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中的溶解度。根據溶解度,物質可以分為易溶、可溶、微溶和難溶。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濃度——可以由質量分數(溶質質量占溶液質量的分數)、物質的量濃度表示。四、空氣、氮氣、氧氣和氫氣。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很難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氮氣+鎂=點燃=氮化鎂。氮氣+氫氣=高溫,高壓,催化劑=氨氣。氮氣+氧氣=放電=一氧化氮。實驗室制氧氣——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製得,也可以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得:氯酸鉀=二氧化錳,加熱=氯化鉀+氧氣。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氧氣為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183攝氏度時,變為淺藍色液體,在218攝氏度時變成雪花狀氧氣和非金屬反應:碳+氧氣=點燃=二氧化碳。硫+氧氣=點燃=二氧化硫。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氫氣+氧氣=點燃=水。氧氣與金屬反應: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鎂+氧氣=點燃=氧化鎂。銅+氧氣=加熱=氧化銅。氧氣與化合物反應:乙炔+氧氣=點燃=二氧化碳+水。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個物質的質量等於生成物的質量的總和。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製取氫氣。Zn+H2SO4=ZnSO4+H2↑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在低溫下,能夠液化成無色的液體。氫氣的可燃性:2H2+O2=點燃=2H2O,如果點燃混有氧氣的氫氣就會發生爆炸。氫氣的還原性(即奪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的性質):CuO+H2=Δ=Cu+H2O,WO3+3H2=高溫=W+3H2O。五、碳。同素異形體——由同種元素形成的多種單質,如金剛石、石墨和富勒烯,氧氣和臭氧、紅磷和白磷等。在常溫時,碳的化學性質是不活潑的,在高溫時,碳的化學性質變得活潑起來,易和多種物質發生反應。可燃性:C+O2=點燃=CO2 2C+O2=點燃=2CO還原性:C+2CuO=高溫=2Cu+CO2↑ C+H2O=高溫=CO+H2 C+CO2=高溫=2CO碳酸鈣——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難溶於水的白色固體,遇到鹽酸會發生反應,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鈣還能和乙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碳酸鈣加強熱分解,生成氧化鈣:CaCO3=高溫=CaO+CO2↑二氧化碳——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標准狀況下為1.977千克/立方米,可溶於水,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在低溫下(-56.6℃)液化為無色液體,-78.5℃能凝固成雪狀固體,固態的二氧化碳叫做乾冰。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助燃,能滅火,但是鎂帶著火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滅:2Mg+CO2=點燃=2MgO+C。二氧化碳能和水、鹼反應: H2O+CO2=H2CO3,Ca(OH)2+CO2=CaCO3↓+H2O,Ca(OH)2+2CO2=Ca(HCO3)2。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稱為碳酸氣。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為1.25千克/立方米,難溶於水。實驗室用濃硫酸使甲酸脫水,製取一氧化碳:HCOOH=濃硫酸,Δ=H2O+CO↑ 一氧化碳可以燃燒,發出藍色火焰:2CO+O2=點燃=2CO2 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CuO+CO=Δ=Cu+CO2,Fe2O3+3CO=高溫=2Fe+3CO2.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與血紅蛋白牢固結合,造成組織缺氧。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原子團——由幾個原子構成的原子集團,在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相當於一個原子,如硫酸根、氫氧根、硝酸根、碳酸根、氯酸根、高錳酸根、銨根等。酸——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鹼——由金屬元素或銨根與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鹽——由金屬元素或銨根組成的化合物。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和碳元素以碳酸根形式存在的化合物之外都是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包括烴、烴的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等。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烯、二硫化碳、乙醇、乙酸等都是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無色無味氣體,密度為0.717千克/立方米,極難溶解於水。實驗室里用鹼石灰和無水乙酸鈉共熱製取甲烷,並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在集氣瓶中:CH3COONa+NaOH=CaO,Δ=Na2CO3+CH4↑ 甲烷燃燒時,火焰明亮呈淺藍色:CH4+2O2=點燃=CO2+2H2O。甲烷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不會被強氧化劑(如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濃硫酸、濃硝酸)所氧化,也不和強酸、強鹼發生化學反應。甲烷在高溫下分解,兩種元素都成零價:CH4=高溫=C+2H2,2CH4=電弧=3H2+C2H2。乙醇——俗稱酒精,為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沸點78.5℃,容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本身可以作溶劑,可以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還可以和一些活潑金屬起反應,生成乙醇鹽和氫氣: 2C2H5OH+2Na=2C2H5ONa+H2↑ 和鹵族元素的無氧酸發生反應,生成烴的鹵代物: C2H5OH+HBr=H2SO4(濃)=H2O+C2H5Br 有機化合物分子在脫水劑作用下,和濃硫酸共熱,在170攝氏度時,分子內脫去一個水分子生成乙烯,而在140攝氏度時,分子間脫水生成二乙醚。 C2H5OH=濃硫酸,Δ=H2O+C2H4↑2C2H5OH=濃硫酸,Δ=H2O+C2H5OC2H5 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有甜味,是白色晶體,能和鎂反應,也可以受酒化酶作用變成酒精,還能被氧化銀、氫氧化銅、濃硫酸和硝酸等氧化成葡萄糖酸。 C6H12O6+Mg=點燃=6C+6MgO+6H2↑C6H12O6=酒化酶=2C2H5OH+2CO2↑C6H12O6+2Cu(OH)2=Δ=C5H11O5COOH+Cu2O↓+H2O C6H12O6+6O2=酶=6CO2+6H2O 七、金屬。金屬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重金屬和輕金屬等。鐵、錳、鉻是黑色金屬,其它的金屬(如鋰、鎢、汞、鋨、鋁、銀、鈣等)都是有色金屬。金屬能導電導熱。合金——把金屬和其它物質熔合在一起,冷凝後得到的混合物。如鋼、黃銅、硬鋁、焊錫、武德合金等。鐵——鋼鐵為含碳的鐵合金,分為生鐵、熟鐵和鋼。銅——具有紫紅色金屬光澤,熔點1083攝氏度,密度8900千克/立方米,導電導熱。在潮濕的空氣中,銅表面生成一層綠色的鹼式碳酸銅,但不能和鹽酸、稀硫酸反應,可以和氧氣、濃硫酸和硝酸反應。 2Cu+O2=Δ=2CuO 3Cu+8HNO3=Δ=3Cu(NO3)2+4H2O+2NO↑Cu+4HNO3(濃)=Δ=Cu(NO3)2+2H2O+2NO2↑Cu+2H2SO4(濃)=Δ=CuSO4+2H2O+SO2↑ 鋁——銀白色輕金屬,熔點660攝氏度,密度2700千克/立方米,在鋁的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薄膜,隔絕鋁和氧氣的接觸,防止鋁被氧化。 2Al+3O2=點燃=2Al2O3 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硫酸、鹽酸或乙酸等非氧化性酸中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 八、單質、氧化物、鹼、酸、鹽。鹼性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和鹼反應生成鹽、水的氧化物。兩性氧化物——能和酸、鹼反應生成鹽、水的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不能和酸、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容易潮解,並有強烈的腐蝕性,俗稱燒鹼、苛性鈉,能和多種物質發生反應。與指示劑反應,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紫色石蕊試液和綠色BTB試液變藍。與酸性氧化物反應:2NaOH+CO2=Na2CO3+H2O 與酸發生中和反應:2NaOH+H2SO4=Na2SO4+H2O 和鹽發生復分解反應:CuCl2+2NaOH=Cu(OH)2↓+2NaCl 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微溶於水,有腐蝕性。它能和酸性氧化物,酸和鹽反應。Ca(OH)2+CO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鹼類——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根據鹼類的組成,可以把鹼類叫做氫氧化某。鹼類能和酸性氧化物,酸和鹽反應,還能與指示劑反應,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紫色石蕊試液和綠色BTB試液變藍。鹽酸——無色液體,氯化氫的水溶液,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和腐蝕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BTB試液變黃,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能和活潑金屬,鹼類和鹽類反應。 Cu(OH)2+2HCl=CuCl2+2H2OAgNO3+HCl=AgCl↓+HNO3 鹽酸還能和鹼性氧化物反應:Fe2O3+6HCl=FeCl3+3H2O 硫酸——無色粘稠油狀液體,不容易揮發,密度1840千克/立方米,容易溶解於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稀釋濃硫酸是把濃硫酸沿著試管或燒杯壁慢慢倒入水中,不斷攪動,使得生成的熱量迅速擴散。濃硫酸能吸收水分,稱為吸水性,實驗室可以用它來做乾燥劑。硫酸的性質和鹽酸相似,但濃硫酸還有脫水性,即把有機化合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以二比一的比例脫出,使其碳化變黑。Zn+H2SO4=ZnSO4+H2↑CuO+H2SO4=CuSO4+H2OCu(OH)2+H2SO4=CuSO4+2H2OBaCl2+H2SO4=BaSO4↓+2HCl C12H22O11=H2SO4(濃)=12C+11H2O 酸類——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酸叫做含氧酸,命名為某酸,如硫酸、硝酸、乙酸、亞硫酸和亞硝酸等,不含氧元素的酸為無氧酸,命名為氫某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BTB試液變黃,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能和活潑金屬,鹼類和鹽類反應。但是濃硫酸、硝酸等氧化性酸與金屬反應時,不生成氫氣。根據酸的組成是否含碳元素,可以把酸分成無機酸和有機酸。鹽酸、硫酸、硝酸、硼酸、碳酸、亞硫酸屬於無機酸,其它含碳元素的酸為有機酸,如乙酸、羥基丁二酸、檸檬酸、十六酸、十八酸、水楊酸、抗壞血酸、己二酸、對苯二甲酸、氨基酸和核酸等。 pH值——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表示溶液的酸鹼度,25攝氏度時,pH為0到14之間,pH等於7時,溶液呈中性,pH大於7,溶液呈鹼性,pH小於7,溶液呈酸性。鹽——由金屬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鹽可以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等。正鹽——鹽的組成里只有金屬元素或銨根和酸根,含氧酸鹽的命名為在酸根的名稱後加上某元素的名稱,稱為某酸某,無氧酸鹽的命名為在非金屬名稱和金屬元素的名稱之間加上一個化字,叫做某化某。酸式鹽——鹽的組成里除了金屬元素或銨根和酸根外,還含有氫原子的鹽。其命名是在酸根名稱後面加一個氫字,如碳酸氫鈉、碳酸氫銨、硫氫化鈉。鹼式鹽——鹽的組成里除了金屬元素和酸根外,還含有氫氧根的鹽,命名是在酸根名稱前加鹼式兩字,如鹼式碳酸銅、鹼式氯化鎂等。氯化鈉——無色晶體,易溶於水,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正方體。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的氯化銀沉澱:NaCl+AgNO3=AgCl↓+NaNO3。碳酸鈉——無水碳酸鈉為易溶於水的白色粉末,水溶液呈現鹼性,稱為純鹼,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和BTB試液變藍,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鈉晶體為塊狀固體,在常溫時,逐漸失去結晶水,成為碳酸鈉粉末,這叫做風化。 Na2CO3·10H2O=Na2CO3+10H2O↑ 硫酸銅——晶體為藍色,俗稱膽礬,受熱後放出水蒸氣,失去結晶水,生成白色粉末,滴入幾滴水,無水硫酸銅跟水結合,生成藍色的水合硫酸銅。氫氧化鈣和硫酸銅反應,生成天藍色氫氧化銅和硫酸鈣的懸濁液,稱為波爾多液。 Ca(OH)2+CuSO4=CaSO4↓+Cu(OH)2↓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產生沉澱、氣體或水,復分解反應即可發生。化學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含有兩種營養元素的肥料叫做復合肥料。物質的分類和命名法。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陸』 高中化學基本概念的總結

你去買一本公式定理大全那上面都有不過才幾塊錢。

『柒』 初中化學基本概念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沖侍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乾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也並不是只有物茄櫻質散納吵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

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並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需要藉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生、導電性等。

『捌』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講解

1.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小卷答案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小卷答案 1.一些初中化學基礎題
1.遠古植物的遺體埋於地下,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千萬年才形成的2.遠古動植物……3.增大接觸面,加快反應速率4.溫度,溶劑的濃度,溶質的濃度,大氣壓強5.Fe3O4+2C=3Fe+2CO2↑(條件是高溫) Fe3O4+4CO==3Fe+4CO2 6.鋁 鋅7.含鐵的質量分數高,含有害元素少,開采量大 8.先撤酒精燈,後撤導管。

目的是要防止生成的炙熱鐵與空氣接觸,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鐵,紅褐色的固體逐漸變成黑色的固體,水槽有氣泡逸出Fe2O3+3CO=2Fe+3CO2(條件為加熱)。
2.初中化學基礎知識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鏈則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5、原子棚判棚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3.初中化學試題
選擇題 1.考查關於化學基本概念知識的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考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和運用情況.其中一類是考查學生對一些重要的化學基本概念的內涵是否掌握得准確、嚴格.所謂概念的「內涵」,就是在學習化學概念時,通常所說的「定義」. 例如:原子是 [ ] A.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 B.物理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C.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不能再分的微粒 本題的題干——「原子是(什麼)」,說明題目考查的是原子的定義.正確地回答本題,要求考生必須准確地掌握原子的概念,沖悶初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而且還應能夠正確地區分原子和分子這兩個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否則,就有可能錯選為D,或錯選為A和B. 另一類題目考查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適用范圍(即所謂概念的「外延」)掌握得是否正確. 例如:下列變化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 A.白磷在空氣中自燃 B.乾冰在室溫時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C.用鹽酸除去鐵銹 D.加熱藍色膽礬變成白色粉末 本題考查學生能否運用物理變化的概念正確認識選項中所給出的四個變化,判斷出哪個選項屬於物理變化.要求學生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物理變化(即物理變化的定義),其次要抓住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這是關鍵),最後要從選項中識別出「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B.當然,如果考生達到了熟練掌握以上三點要求,並且對於某些典型的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能夠迅速作出判斷(如「同一物質的三態變化肯定屬於物理變化」等),則能更快地得出本題答案. 有些選擇題考查了學生能否清楚地從不同角度掌握同一個概念. 例如:關於H2S、H2O、H2SO4、H2四種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都含有氫元素 B.氫元素都以化合態存在 C.氫元素的化合價都相同 D.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在題干所給的四種物質中,前三種為化合物,第四種為單質,所以學生能比較明確地否定選項B和C.但對A和D這兩個敘述,會有一部分學生識別不清楚.正確地回答本題,要求考生在考試時應認真、仔細審題;同時對於物質的組成的敘述,必須分清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角度進行的.本題的題干中說「四種物質顯然是從宏觀角度,所以對應的正確答案應選「元素」——A,也是從宏觀角度敘述物質組成的.對於答案D,若將題干加以修改,就是正確答案了:「四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又如,在CO2、SO2和NO2分子中含有一樣多的是 [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化子 D.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因為題干中說「在……分子中……」(微觀),所以應從微觀角度確定正確答案B. 有些選擇題在一個題中考查多個概念的知識點. 例如:下列物質中,具有還原性的單質是 [ ] A.一氧化碳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碳 這個題既考查對有還原性的物質的掌握情況,又考查能否區分單質和化合物.選項中有還原性的物質是A、D;其中屬於單質的是D.由於本題所屬的大題開頭,在提示性說明中指出「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選項的順序中又把「一氧化碳」放在A,如果考生審題不細心,將「單質」誤認為「物質」,或僅看到「具有還原性」就答題,很可能選A丟D,使本題不能得分. 又如,在t℃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x克,蒸干後得不含結晶水的晶體y克,則該物質在t℃時的溶解度和t℃時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應是哪組表達式 [ ]這個題同時考查學生對溶解度和質量分數兩個概念的掌握情況.正確回答本題,首先應掌握溶解度、質量分數的概念;其次要認真審題,搞清楚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和求解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將題中溶液、溶劑、溶質三者的質量關系弄清楚. 溶液質量:x克 溶劑質量:(xy)克 溶質質量:y克 設溶解度(t℃)為S, 溶質 溶劑 y xy S 100同選項A一致. 再求質量分數: 也同選項A一致.所以本題正確答案是A. 2.考查關於化學基本理論的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初中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和對有關規律的應用能力. 例如: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 ] 題目中讓指出表示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考生應了解構成物質的幾種基本微粒——分子、原子、陽離子、陰離子等;還要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徵——分子和原子是不帶電的,因而微粒中的質子數和電子數應相等;陽離子和陰離子是帶電微粒,其中的質子數大於電子數的是陽離子(如選項中的B),而電子數大於質子數的是陰離子,即本題正確答案是C. 這類選擇題中,有些考查學生對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最外層電子排布相同或有某種變化規律的微粒是否能夠識別. 例如:下列各組微粒中,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結構相同的是 [ ] A.F的Na B.Mg和S2 C.O2-和Na+ D.Cl和S 考生要對核電荷數為1~18的各元素原子結構及其簡單離子的結構有比較清楚的了解,才能正確地回答此題.氖的核電荷數是10,其原子核外電子分別排布在K層和L層,K層有2個電子,L層有8個電子.符合題干要求的微粒應是原子核外有兩層電子的非金屬元素(如F、O、N等)的陰離子,或原子核外有三層電子的金屬元素(如Na、Mg、Al等)的陽離子.因此,只有答案C符合題意. 從另一角度來考慮這個題目,可能會更快地得出正確答案:其他元素構成的微粒,由於核電荷數與氖不同,而核外電子排布又與氖原子。
4.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註: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註: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里, 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佔78%, 氧氣佔21%, 稀有氣體佔0.94%, 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與雜質佔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

『玖』 2014年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知識點

高一化學(必修1)知識歸納
(一)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化學基本概念與理論是化學的最基本內容與最基礎的知識,是學習的重點。 在高一學習階段,我們要熟悉這些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其中基本概念有:(1)物質組成和分類;(2)物質的性質與變化;(3)化學用語;(4)分散系。基礎理論包括:(1)結構理論(化學鍵);(2)元素周期律;(3)電解質溶液;(4)化學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理論。
1. 物質的組成、分類、變化及其化學用語
(1)物質的組成
物質的組成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研究,宏觀和微觀的兩個角度。以水為例,比如水這種物質的組成,我們可以這樣描述,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也可以說,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前者是從宏觀的角度,後果是微觀的說法。當然,也有一些物質是由離子或原子構成的,比如,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金屬鐵又是由鐵原子組成的。至於哪些物質是原子,哪些物質又是由分子,哪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等到我們把物質的結構理論有子一定的認識後,才能回答。

(2)物質的分類
分類方法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常用思維方法,也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運用分類方法,能有效縮短我們的思維時間,加快問題解決的速度。所以我們要掌握物質分類的不同的角度或標准。應該說,這些分類的標准結果大家在初中時便已掌握,這里我們主要是回顧分類的一些標准,另外,對於一些常見的類別的代表物進行熟悉。

(3)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物質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導電性、揮發性、延展性等;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鹼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等。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時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這個特點。化學性質裡面涉及到通性、特性和氧化還原性。
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准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從形式上分,化學變化可以分為化合反應(A+B=AB)、分解反應(AB=A+B)、置換反應(A+BC=AC+B)、復分解反應(AB+CD=AD+CB)四種,這是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來劃分的。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可將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兩類。

(4)化學用語
化學用語作為一種化學專業的特殊符號系統,對化學專業知識的學習,正確而熟練地掌握是絕對必須的。化學用語分化合價、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用語和表示反應的化學用語。
化合價
化合價是指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和其他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
① 在離子化合物中,失去電子的為正價,失去n個電子即為正n價;得到電子為負價,得到n個電子為負n價。
② 在共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數值就是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的數目、正負則由共用電子對的偏移來決定,電子對偏向哪種原子,哪種原子就顯負價;偏離哪種原子,哪種原子就顯正價。
③ 單質分子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用語:
①簡單微粒符號
A.元素符號: 表示一種元素(宏觀上);表示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觀上);表示該元素的相對質子量。
B.核素組成符號
C.離子符號:如Mg2+、NH4+
D.原子結構示意圖
②單質、化合物符號
A.分子式
B.化學式
C.結構式
表示反應的化學用語:
①化學方程式:
A.表示什麼物質參加了反應,結果生成了什麼物質
B.表示在此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的分子數或物質的量之比
C.表示反應中的反應物、生成物各物之間的質量比
D.如有氣體時也表示了氣體的體積與其它物質的關系
②離子方程式
A.書寫的關鍵
B.判斷的策略

(二)兩類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
我們先來看兩類反應的知識網路:
(氧化還原反應)

(離子反應)

1. 核心知識(氧化還原反應)
(1)概念系統圖

(2)中學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 常見的氧化劑:
①金屬性較強的單質:F2、Cl2、Br2、I2、O2、O3;
②變價元素中高價態化合物:KClO3、KMnO4、Fe3+、K2Cr2O7、濃硫酸、硝酸、固體硝酸鹽;
③電離出H+的物質:稀硫酸、稀鹽酸;
④其他:HClO、漂白粉、MnO2、Na2O2、NO2、H2O2、NaHSO4、銀氨溶液、新制Cu(OH)2等。
 常見的還原劑:
①金屬性較強的單質:K、Na、Mg、Al、Fe、Zn;
②某些非金屬單質:H2、C、Si等;
③變價元素中某些低價態化合物:CO、H2S及S2-、Fe(OH)2及Fe2+、HBr、HI及Br-、I-、SO2和SO32-;④其他:單質S、NH3等。

2.核心知識(離子反應)
(1)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①只有在溶液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才能寫離子方程式;
②離子方程式必須滿足原子守恆、電荷守恆,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還必須滿足電子得失守恆;
③單質、氧化物、難溶物、氣體、弱酸、弱鹼和水都必須用分子式表示;只有可溶性強電解質才能拆寫成離子形式;
④微溶物如果在生成物中出現,一般寫成沉澱形式;如果在反應物中出現,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澄清溶液,則作為可溶物處理,如果是以濁液形式出現,則作為難溶物處理;

(2)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①看是否符合反應事實
②看「=」、「 ↑」、「↓」等是否正確
③看描述物質的符號是否正確(即「拆」得是否正確)
④看電荷是否守恆

(3)離子方程式常見錯誤
①不能正確使用分子式與離子方程式
②反應前後電荷不守恆
③得失電子不相等
④反應原理不正確
⑤不能正確使用可逆號
⑥忽略反應物用量的影響等

(三)化學計算
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是高中化學計算中的重點和難點。現在先來弄清楚兩個問題:
1.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

(1)理清概念體系,重在理解記憶
 摩爾: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簡稱摩,用符號mol表示,每摩爾物質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粒子。
 阿伏加德羅常數:0.012kg(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符號為N A,近似值為6.02×1023mol-1。
 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用M表示,單位:g•molˉ1或kg•molˉ1
1mol物質的質量=相對分子/原子質量。
 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物質的量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用Vm表示,Vm=V÷n,常用單位L•molˉ1。標准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 L•molˉ1。

在弄清這些物理量的關系後,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概念的核心內涵。

(2)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建立各物理量間的關系

例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常溫常壓下,1摩爾He含有的原子為2NA
B. 2.3gNa變成Na+時失去0.1NA個電子
C. 1摩爾H2O的質量與NA個H2O的質量相等
D. 標准狀況下,22.4LCH4和H2=混合物所含的分子
數為NA

例2. 在標准狀況下,含n個氯原子的Cl2體積為V L,則阿伏加德羅常數可表示為( )

2.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計量數γ之比 1 : 1 : 2
微粒個數之比 1 : 1 : 2
擴大倍數 1×6.02×1023 : 1×6.02×1023 : 2×6.02×1023
物質的量之比 1mol : 1mol : 2mol
相同條件下
氣體體積比 1體積 : 1體積 : 2體積

通過一個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知曉參加反應的物質與生成物的粒子數量的關系,物質的量的關系,對於氣體物質而言,還知道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關系,這個關系是固定的,是潛藏的。我們要深刻理解。

例1: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要硫酸的物質的量是多少?所需硫酸的質量是多少?
解:2NaOH +H2SO4 =Na2SO4 + 2H2O
2mol 1mol
0.10mol n(H2SO4)

硫酸的質量:

 關鍵:

(1)確立物質之間的關系(質量間、質量與物質量之間等)
(2)列一個比例式,等號左右是相同的關系,其中一個是由化學方程式本身確立的,另一個是實際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

(四) 化學實驗
1. 類型
(1)物質性質的驗證性實驗
物理性質:金屬氧化物的水溶性、二氧化硫的水溶性等
(2) 化學性質:氫氧化鋁的兩性、濃硫酸與銅的反應等
2. 物質的制備實驗
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氫氧化物的制備等
3.基本操作性實驗
混合物的分離技術、溶液的配製、離子或物質的檢驗等
4.探究實驗性實驗
物質的水溶性、特殊物質的反應

化學實驗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專業的化學語言,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關注實驗過程,注意實驗中的量的要求,這樣才能使自己獲得精準的實驗技能和較高的實驗綜合能力。下面給同學們溫習一下必修一課本上的一些有關化學實驗的例題。

例1:必修第60頁
【實驗3-9】在兩支試管里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然後滴入NaOH溶液。觀察並描述發生的現象。
現象: 生成的灰白色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
解釋: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例2:必修第49頁
【實驗3-7】往試管里加入10mL0.5mol/L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生成白色膠狀物質。繼續滴加氨水,直到不再產生沉 淀為止。
【實驗3-8】取一些上面實驗中製得的Al(OH)3沉澱,分裝在2支試管里,往一支試管里滴加2mol/L的鹽酸,往另一支試管里滴加2mol/L的NaOH溶液。邊加邊振盪,觀察現象。
解釋: 實驗表明,在酸或強鹼溶液里都能溶解。這說明它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鹼溶液反應,它是兩性氫氧化物。

對學生在初三階段和高一階段要嫻熟掌握的實驗技能進行說明:
 初三化學中的實驗技能 高一化學中的實驗技能
葯品的取用 蒸餾
量筒、酒精燈等儀器的使用 分餾
玻璃儀器的連接與洗滌 萃取
物質的加熱 分液
溶解與稀釋
過濾
蒸發
由上可以看出,高一化學實驗中涉及的實驗操作主要有蒸餾、分餾、萃取、分液這幾種,有些是初中已經學習過的,有些是高一新近學習的。在做這些實驗的時候,要注意實驗的場景、注意事項、適用對象。

 蒸發
1.適應范圍
 通過加熱蒸發掉溶劑而得到固體
2.主要儀器
 蒸發皿、三角架、酒精燈、玻璃棒
3.注意事項:
 倒入蒸發皿中的液體的量?
 為什麼要使用玻璃棒來攪拌?
 停止加熱的時機?
4.實例:
 從NaCl溶液中得到NaCl固體

蒸餾
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將液態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能否用蒸餾分離?先蒸餾出來的是什麼?
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五)元素化合物知識
1. 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1)金屬的通性(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
Cu(紅色) Au(金黃色) Cs(金黃色) Hg(液態)
熔點——硬度
熔點最低汞(Hg) 最高鎢(W) 硬度最大鉻(Cr)
延展性
延展性最好金(Au)
電和熱的良導體
導電順序 Ag Cu Al

金屬的通性主要是指金屬的熔點、顏色等,我們主要是記憶清楚一些特殊的性質 。

(2)金屬的通性(化學性質)
最外層電子數較少,一般少於4,
在反應中失去電子,通常作還原劑。

特別要注意的是,金屬無負價。此外,還要注意金屬的四種反應類型:
 1.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如:鈉、鎂、鋁、鐵與氧氣的反應
 2. 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如:鈉、鐵、銅與氯氣、硫的反應
 3. 金屬與水(或酸)的反應
如:鈉、鎂、鋁、鐵與水的反應
 特例:鋁與強鹼的反應(本質?)
鎂與CO2的反應
 4. 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自發發生的反應遵循氧化還原反應的強弱律

化學反應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Na

Al

Fe

 鈉及其化合物相互轉化關系(2)

 鎂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 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知識網路圖

 鐵及其化合物間的知識網路圖

 常見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轉化關系

2. 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

(1)常見非金屬單質的性質
 常見存在同素異形體的元素
氧:O2和O3磷:紅磷和白磷
碳:金剛石、石墨、C60等
硅:晶體硅和無定形硅
 常溫下狀態
氣態:H2、N2、O2、F2、Cl2(稀有氣體);
液態:Br2;其餘為固態。

 重要非金屬單質的性質比較表

(2)非金屬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氫化物

氧化物
分類:

通性: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重點掌握
SO2、CO2、SiO2的性質,注意SiO2的特性。

注意:高價氧化物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是強氧化性
低價氧化物具有還原性,但是有的也具有氧化性

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
1. 非氧化性酸:H2CO3、H2SiO3、H3PO4、稀H2SO4、H2SO3
2. 氧化性酸:HNO3、濃H2SO4、HClO
 酸的通性:
 ⑴遇指示劑變色
 ⑵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 ⑶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 ⑷與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
 ⑸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H2
 注意某些酸的特性(如濃硫酸、硝酸)

3.非金屬元素重要化合物知識網路

物質分類觀點、價態變化觀點、類別通性觀點
關於氯氣的學習:氯氣是一種單質,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元素化合價為0;它作為一種單質能參與的反應:金屬、非金屬、化合物、有機物、無機物等。除此之後,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制定它,它又能制備什麼?這些都需要同學們思考一下。

 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轉化關系(2)

『拾』 中學化學教科書基本內容包括什麼

1、化學教學的內容的構成與研究
2、化學新教材教材的功能即特點
3、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觀

閱讀全文

與中學化學基本概念包括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