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一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一節備課.
第一節 元素周期表(第1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結構;2、初步掌握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周期表的結構;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化學史學習,培養勇於創新、不斷探索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點:1、周期表的結構;2、鹼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教學難點:鹼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教具准備:多媒體,三角架、酒精燈、石棉網、鑷子、小刀、濾紙、火柴、玻璃片、藍色鈷玻璃、小燒杯、酚酞試液、Na、K等.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多媒體播放:門捷列夫事跡介紹]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門捷列夫嗎?他是干什麼的?他的最偉大成就是什麼?
生(齊聲):知道!他是俄國偉大的化學家,他的偉大成就在於繪出了元素周期表,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師:非常正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元素周期表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
師:結合剛才我們觀看的門捷列夫事跡介紹,請同學們看書,並思考.
1、門捷列夫開始是按照什麼作為標准來排列元素的?
2、現在的周期表編排的依據是什麼?
3、哪種依據更科學呢?
生:看書、討論
師:巡視
生1:一開始,門捷列夫對元素排列的依據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生2:現在編排的依據是核電荷數.
生3:以核電荷數為依據更科學些—感覺是吧.
師:關於第3個問題,學習完本節內容之後,我們就會得出答案.
[多媒體播放:元素周期表]
師[多媒體播放, 11 Na 各數字的含義]
22.99
師:初中我們已知道原子的組成.
[播放:原子組成示意圖]
知道原子是不顯電性的,現在又出現了「原子序數」,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呢?關系怎樣?
師: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數一下Na、C、O三種原子中的質子數、電子數.
生:它們之間有關系: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師(指幻燈片—元素周期表):請同學們認真分析、研究這張表看看
(1)它有什麼排列規律?有什麼特點?
(2)有多少橫行,多少縱行?
(3)每橫行、縱行所含的元素種類是否相同?
生(討論):
師(巡視):傾聽同學們的意見
生1:表排列比較亂——長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顏色也不一樣.
生2:有7個橫行,18個縱行
生3:每橫行、縱行所含的元素種類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師(微笑):同學們觀察很仔細,現在請同學們看書:什麼叫周期?什麼叫族?表中A、B、O的含義是什麼?
[多媒體展示板書]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 周期 三個短周期
四個長周期
主族
族 副族
Ⅷ
O族
[知識拓展]
[多媒體播放: Ⅷ族、零族介紹]
[例題剖析]
[例1].國際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在1989年做出決定,把長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號取消:從左至右改為第1~18列,鹼金屬族為第1列,稀有氣體為第18列.按這個規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第15列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為R205
B.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沒有非金屬元素
C. 第17列元素的第一種元素無含氧酸
D.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
[教師精講] 據題中所給信息,對周期表族序號重新排列,但內容不變,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結構,在原表中分析各選項是否正確.
答案:D
[例題剖析]
[例2].(2002年上海)有人認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I A族的氫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質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 …( )
A.HF B.H30+ C.NaH D.H202
[教師精講] 本題屬較簡單的信息題,利用信息,綜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時對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徹,不妨試一試排除法,因為,選擇題的特點就是提供了四個選項.利用排除法可減化思考過程,提高正確率.因此,同學們在解題時,要注意訓練一題多解.
答案:C
師:在主題1,我們已經學習了Na的性質,現象是本質的反映,客觀是微觀的體現.現在讓我們從原子結構這一微觀角度來研究微觀結構與客觀性質的關系.
[板書]: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1、鹼金屬元素
師:請同學們看書P5,科學探究,並完成該表.由此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實驗:Na、K在空氣中燃燒]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結論.
[實驗二:Na、K與H2O反應]請兩名學生上台,在教師指導下,同時演示K、Na與水反應.
指導學生觀察現象,並寫出方程式
表(一)Na、K與O2反應
Na K
現象 易燃燒,火焰呈黃色 易燃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呈紫色
結論 Na、K都易與O2反應,K先燃燒
表(二)
Na K
現 象 熔化成銀白色小球,在水面四處游動,溶液呈紅色 相同,有較微爆炸聲
反應方程式 2Na +2H2O = 2NaOH+ H2↑ 2K + 2H2O = 2KOH + H2↑
結 論 Na、K都易與水反應,但K更容易更劇烈
請同學們看書P6—P7.(多媒體展示:結論①②)
師:鹼金屬不僅在化學性質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質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實驗及表1-1推導出鹼金屬特理性質及變化規律.
[知識拓展]
元素金屬性判斷依據:
1、根據金屬單質與水或者與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置換出氫越容易,則金屬性越強.
2、根據金屬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化水物鹼性強弱.鹼性越強,則原金屬單質的金屬性越強.
3、可以根據對應陽離子氧化性強弱判斷.金屬陽離子氧化性越弱,則單質金屬性越強.
[測題剖析]
【例題剖析】
【例3】 有某鹼金屬的單質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1.98g,加入適量的水使成為氫氧化物後,得到氫氧化物為2.76g.求原來混合物中的鹼金屬的種類,和其單質、氧化物的質量各多少克?
課堂小結
本節課是我們學習物質結構理論的開始,請同學熟記表的結構,通過Na、K性質比較,初步理解原子結構對性質的影響,形成利用實驗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能力.
布置作業:教材:P11、T11、T12.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元素周期表
(第1課時)
一.元素周期表 二.鹼金屬
1.原子序數=核電核數 2.結構 1.相似性
=質子數 (1)周期 2.變化規律
=核外電子數 (2)族
活動與探究
上網或查閱其它資料,了解門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
第一節 元素周期表(第2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掌握鹵族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2、了解核素、同位素、質量數等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1、歸納、比較法:歸納總結鹵族元素性質;2、自主探究:探究鹵素性質遞變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鹵族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教學難點:質量數、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試管、燒杯、膠頭滴管.新制飽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CCl4、苯、溴水.
[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元素周表的結構,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畫出一、二、三短周期表的示意圖.
[實物投影:2份同學的作業]請幾位同學點評存在的問題.
[推進新課]
師:在主題1中我們已經學過氯氣的性質,請同學們畫出Cl原子結構示意簡圖.並在周期表中找到氯元素所在的位置,鹵族元素包含哪幾種元素?
生:看書.翻閱周期表.
師:借鑒上節課推導鹼金屬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的方法,結合已學過的氯元素的性質,根據教材提供的鹵素的原子結構,請同學們推測氟、 溴、碘的可能性質,並比較與Cl2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生思考分析,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論推測是否正確呢?如何驗證?可以通過實驗驗證.
[知識拓展][多媒體播放:元素非金屬性強弱判斷依據]
1.非金屬元素單質與H2化合的難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屬性也越強.
2.形成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元素的非金屬性也越強.
3.最高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酸性越強,對應非金屬元素非金屬性也越強.
4.置換反應
師:請同學們看書P8,鹵素單質與H2反應,總結出變化規律.
師:請同學們完成下表[實物投影儀投出表格,內容先用紙蓋上]
表(一)鹵素單質與H2反應
F2 Cl2 Br2 I2
與F2反應條件 暗處 光照或點燃 加熱至一定溫度 不斷加熱
氫化物穩定性 很穩定 較穩定 不如HCl穩定 不穩定、易分解
結 論 從F2→I2與H2化合越來越困難,氫化物穩定性逐漸減弱
師:通過實驗,我們可以證明K、Na的金屬性較弱,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實驗證明Cl2、Br2、I2的非金屬性強弱.
實驗1-1:教師演示,請同學認真觀察,完成下表:
表(二)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實驗內容 現 象 化學方程式 結 論
新制飽和氯水 NaBr+CC14 Cl2→I2
單質氯化性逐漸減弱
KI+ CC14 振盪、靜置、分層,下層呈紫色
溴水+KI+ CC14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
同主族元素,從上→下,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元素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例題剖析】
【例1】(1998全國)氯化碘(ICl)m化學性質跟氯氣相似,預計它跟水反應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教師精講] 在Icl中I、Cl的化合價分別為+1、-1價,與H2O反應,與Cl2相似,但畢竟不同,要注意其不同的本質:元素價態不同.答案:B.
【例2】(1996年上海,4)隨著鹵素原子半徑的增大,下列遞變規律正確的是……( )
A.單質的溶、沸點逐漸降低 B.鹵素離子的還原性逐漸增強
C.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 D.單質氧化性逐漸增強
[教師精講] 本題考查的是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對遞變規律熟悉,即可順利作出正確判斷.
答案:B
【例3】 (2003上海)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於測定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間結構,Kurt Wuthrich等人為此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下列有關13C,15N敘述正確的是 ( )
A、13C與15N有相同的中子數 B、13C與C60互為相素異形體
C、15N與14N互為同位素. D.15N的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相同
[教師精講]本題根據新科技成果命題,但考查內容簡單,屬基本概念判斷,解題時,不要被形式所迷惑. 答案:C
[多媒體展示課件:原子的構成]AZX
師:實驗證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取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近似為1.則把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相加,得到的整數值,就叫質量數,它是原子的一個重要性質.我們可以用「A」表示.好,同學們現在知道C中12的含義了吧?
[多媒休展示: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比較]1.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比較
微粒種類 質子 中子 電子
電性 帶正電 不帶電 帶負電
電量 1 0 l
相對質量 1.007 1.008 1/1836
數量關系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 a%+B×b%+C×c%…(a%、b%、c%為原子個數百分比,A、B、C為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三、核素
1、核素
2、同位素
[知識拓展]1、天然同位素無論是在單質還是化合物中原子所佔的百分比一般不變.
2、同位素原子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例如:12C+O2=12CO2; 211H2+02=211H2O;
3、據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所佔原子個數百分比,可求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周期表中我們常用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例如:C1:35.45,就是一個平均值.(計算公式:M = M1 ×n1%+ M2×n2%)
課堂小結
鹵族元素代表典型的非金屬元素族,掌握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可以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論假設、通過現代研究手段,證明它們的存在.我們可以藉助現代科學技術,使這些「看不見」的粒子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服務.同學們,展開你想像的翅膀,努力學習喲,讓這些粒子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布置作業
教材P11、T3、T5
㈡ 高中化學實驗儀器有哪些
能加熱岩仿慧的儀器:1、 試管。2、 燒大悉杯。3、燒瓶。4、蒸發皿。5、坩堝。
分離物質的儀器: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2. 洗氣瓶。 3. 乾燥管。
劑量儀器:1、托盤天平 。粗答2、量筒 。3、容量瓶 。4、滴定管。
㈢ 高中化學灼燒和過濾均需要什麼儀器
灼燒:坩堝, 坩堝鉗,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
過濾:鐵架台,燒杯,漏斗,濾紙,玻璃棒 ;
化學儀器,可以對材料進行計量或反應,主要分為計量儀器和反應儀器,將儀器以特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裝置,實現實驗目的。
(3)高中化學所需教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灼燒目的:除去試樣中的有機物和銨鹽。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坩堝中,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例如:AlCl3生成Al2O3,首先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可逆反應),加熱促使HCl揮發,促進水解進行到底,蒸幹得到Al(OH)3,灼燒後分解,生成Al2O3
類似的還有,MgCl2,BeCl2,FeCl3,Al(NO3)3等,都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HCl或HNO3都易揮發,而使水解過程到底,蒸幹得到氫氧化物,並灼燒分解成氧化物。
㈣ 通用高中高一化學教案設計精選5篇
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國家科技發展里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通用高中高一化學教案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一、教學目標
1.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知道並記住什麼是布朗運動,知道影響布朗運動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運動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反映。鋒模
(3)知道什麼是分子的熱運動,知道分子熱運動的激烈程度與溫度的關系。
2.通過對布朗運動的觀察,發現其特徵,分析概括出布朗運動的原因;培養學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
從對懸浮顆粒無規則運動的原因分析,使學生初步接觸到用概率統計的觀點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結果。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通過學生對布朗運動的觀察,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出布朗運動不是外界影響產生的,是液體分子撞擊微粒不平衡性產生的。布朗運動是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這一連串結論的得出是這堂課的教學重點。
2.學生觀察到的布朗運動不是分子運動,但它又間接反映液體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特點。這是課堂上的難點。這個難點要從開始分析顯微鏡下看不到分子運動這個問題逐漸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氣體和液體的擴散實驗:分別裝有H氧化氮和空氣的玻璃儲氣瓶拿斗、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內盛有凈水、紅墨水。
2.制備好的有藤黃懸浮顆粒的水、顯微鏡用載物片、顯微攝像頭、大屏幕投影電視。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兩個演示實驗: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與另一個玻璃瓶豎直方向對口相接觸,看到二氧化氮氣體從下面的瓶內逐漸擴展到上面瓶內。
2.在一燒杯的凈水中,滴入一二滴紅墨水後,紅墨水在水中逐漸擴展開來。
提問:上述兩個實驗屬於什麼物理現象?這現象說明什麼問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上述實驗是氣體、液體的擴散現象,擴散現象是一種熱現象。它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而且擴散現象的快慢直接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擴散現象加快。這些內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經學習過了。
(二)新課教學過程
1.介紹布朗運動現象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發現花粉顆粒在水中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後來把顆粒的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布朗運動。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質加藤黃、墨汁中的炭粒,這些小微粒懸浮在水中都有布朗運動存在。
介紹顯微鏡下如何觀察布朗運動。在載物玻璃上的凹槽內用滴管滴入幾滴有藤黃的水滴,將蓋玻璃蓋上,放在顯微鏡載物台上,然後通過顯微鏡觀察,在視場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許多顆粒,仔細觀察其中某一個很小的顆粒,會發現在不停地活動,很像是水中的小魚蟲的運動。將一台顯微鏡放在講台上,然後讓用顯微攝像頭拍攝布朗運動,經過電腦在大屏幕上顯示投影成像,讓全體學生觀察,教師用教鞭指一個顆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點為點,讓學生看這顆微粒以後的一些時間內對點運動情況。
讓學生看教科書上圖,圖上畫的幾個布朗顆粒運動的路線,指出這不是布朗微粒運動的軌跡,它只是每隔30秒觀察到的位置的一些連線。實際上在這短短的30秒內微粒運動也極不規則,絕不是直線運動。
2.介紹布朗運動的幾個特點
(1)連續觀察布朗運動,發現在多天甚至幾個月時間內,只要液體不幹涸,就看不到這種運動停下來。這種布朗運動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懸浮液不冰凍),永遠在運動著。所以說,這種布朗運動是永不停息的。
(2)換不同種類懸浮顆粒,如花粉、藤黃、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運動,說明布朗運動不取決於顆粒本身。更換不同種類液體,都不存在布朗運動。
(3)懸浮的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顆粒大了,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運動。
(4)布朗運動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釋布朗運動的原因
(1)布朗運動不是由外界因素影響產生的,所謂外界因素的影響,是指存在溫度差、壓強差、液體振動等等。
分層次地提問學生:若液體兩端有溫度差,液體是怎樣傳銀敏緩遞熱量的?液體中的懸浮顆粒將做定向移動,還是無規則運動?溫度差這樣的外界因素能產生布朗運動嗎?
歸納學生回答,液體存在著溫度差時,液體依靠對流傳遞熱量,這樣是浮顆粒將隨液體有定向移動。但布朗運動對不同顆粒運動情況不相同,因此液體的溫度差不可能產生布朗運動。又如液體的壓強差或振動等都只能使液體具有走向運動,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的定向移動不是布朗運動。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響不是產生布朗運動的原因,只能是液體內部造成的。
(2)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受到液體各個方向液體分子撞擊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顯微鏡下看到的是固體的微小懸浮顆粒,液體分子是看不到的,因為液體分子太小。但液體中許許多多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不斷地撞擊微小懸浮顆粒,當微小顆粒足夠小時,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書上的插圖所示。
在某一瞬間,微小顆粒在某個方向受到撞擊作用強,它就沿著這個方向運動。在下一瞬間,微小顆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擊作用強,它又向著另一個方向運動。任一時刻微小顆粒所受的撞擊在某一方向上占優勢只能是偶然的,這樣就引起了微粒的無規則的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中的顆粒越小,在某一瞬間跟它相撞擊的分子數越小。布朗運動微粒大小在10-』m數量級,液體分子大小在10-「m數量級,撞擊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現得越明顯,因此,布朗運動越明顯。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間跟它相撞擊的分子越多,撞擊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現得越不明顯,以至可以認為撞擊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
氣體摩爾體積
一、教材分析
氣體摩爾體積是在學習物質的量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將氣體的體積和氣體的物質的量聯系起來,為以後學習氣體參加反應的計算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2、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3、掌握氣體體積與物質的量之間的轉換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從分析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入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通過設置問題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引導學生進行歸納,體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對結論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和氣體摩爾體積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感受科學的魅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氣體摩爾體積。
教學難點: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氣體摩爾體積。
四、教學過程
【引入】在科學研究和實際生產中,常常用到氣體,而測量氣體的體積往往比稱量質量更方便。那麼氣體體積與它的物質的量之間有什麼聯系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氣體體積與其物質的量之間的橋梁——氣體摩爾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
【教師活動】播放電解水的實驗視頻。
【學生活動】觀察、討論、思考並回答問題。
1、閱讀教材P13 —P14科學探究的內容,並填空。
(1)實驗中的現象:兩極均產生氣體,其中一極為 氫氣,另一極為氧氣,且二者體積比約為 。
(2)
質量(g)物質的量(mol)氫氣和氧氣的物質的量之比氫氣氧氣從中你會得出結論: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1molO2和H2的體積。
2、下表列出了0℃、101 kPa(標准狀況)時O2和H2的密度,請計算出1 mol O2、H2的體積。從中你又會得出什麼結論?
物質物質的量(mol)質量(g)密度(g·L-1)體積(L)O211.429H210.0899結論:在標准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是。
【過渡】1mol任何氣體在同溫、同壓條件下體積幾乎相等,1mol固體或液體是否也類似的關系呢?【問題】下表列出了20℃時幾種固體和液體的密度,請計算出1 mol這幾種物質的體積。
密度/g·cm-3質量/g體積/cm3Fe7.86Al2.70H2O0.998H2SO41.83
結論:在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1.常見危險化學品
爆炸品:KClO3KMnO4KNO3易燃氣體:H2CH4CO易燃液體:酒精_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遇濕易燃物品:NaNa2O2氧化劑:KMnO4KClO3
劇毒品:KCN砷的化合物腐蝕品:濃H2SO4,濃NaOH,HNO3
2.物質的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大小<1nm1~100nm>100nm
3.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區分溶液與膠體:丁達爾效應(有一條光亮的通路)
分離濁液與膠體、溶液:濾紙(只有濁液不能透過濾紙)
分離膠體與溶液:半透膜(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
4.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KClHCl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全部電離的電解質強酸HClH2SO4HNO3
強鹼NaOHKOHBa(OH)2
大多數的鹽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弱酸HClOH2SO3
弱鹼NH3·H2O
5.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水
過濾法:適用於分離一種組分可溶,另一種不溶的固態混合物,如粗鹽的提純
蒸發結晶:混合物中各組分物質在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
過濾和蒸發(例如:粗鹽的提純)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加入試劑的先後順序:NaOH→BaCl2→Na2CO3→過濾→HCl可以;改為:BaCl2→Na2CO3→NaOH→過濾→HCl也可以.改為:BaCl2→NaOH→Na2CO3→過濾→HCl也可以.
但要注意,BaCl2溶液一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且鹽酸必須放在最後.
蒸餾: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適用於分離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態混合物。如:酒精與水的分離,自來水得到蒸餾水,汽油和煤油的分離等。
蒸餾需要的儀器:酒精燈,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溫度計
蒸餾操作的注意事項:1.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2.在蒸餾燒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3.冷凝管下口進水上口出水;4.蒸餾前先通水後加熱;蒸餾結束後,先撤燈後關水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下層液體自下面活塞放出,然後將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分液前為什麼要打開玻璃塞?
打開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內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等,有利於下層液體的流出.
萃取:利用某種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溶解性的不同,來分離液態混合物
儀器:分液漏斗,燒杯
分離出溴水中的溴,可以用苯或者四氯化碳,水/CCl4分層上層無色,下層橙紅色。不用酒精萃取(注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比水小)
分離碘水中的碘,可以用四氯化碳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紫紅色不能用酒精萃取
焰色反應操作要點鉑絲用鹽酸洗滌然後在酒精燈燃燒至無色再蘸取待測液
鈉的焰色:_;鉀的焰色: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
6.離子的檢驗
Cl-檢驗:加_銀產生的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_(Ag2CO3也是白色沉澱,但加稀_溶解)
SO42---檢驗:加入BaCl2溶液和HCl產生的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鹽酸Na2SO4+BaCl2=BaSO4↓+2NaCl
NH4+檢驗:加入NaOH加熱產生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Fe3+檢驗:加入KSCN出現血紅色溶液Fe3++3SCN-==Fe(SCN)3
Al3+檢驗:加入NaOH先出現白色沉澱後繼續滴加沉澱消失
7.關於容量瓶:瓶身標有溫度,容積,刻度線
(1)使用前檢查瓶塞處是否漏水。
(2)把准確稱量好的固體溶質放在燒杯中,用少量溶劑溶解。然後把溶液轉移到容量瓶里。為保證溶質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劑多次洗滌燒杯,並把洗滌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里。轉移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將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頸內壁上,並在刻度線下方注意不要讓玻璃棒其它部位觸及容量瓶口,防止液體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內加入的液體液面離標線1厘米左右時,應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後使液體的凹液面與刻度線正好相切。若加水超過刻度線,則需重新配製,不能吸掉多餘的溶液.
(4)蓋緊瓶塞,用倒轉和搖動的方法使瓶內的液體混合均勻。靜置後如果發現液面低於刻度線,這是因為容量瓶內極少量溶液在瓶頸處潤濕所損耗,所以並不影響所配製溶液的濃度。
實驗儀器:天平,葯匙,容量瓶,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步驟: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若配的是濃硫酸,在溶解後還要靜置冷卻。
常見誤差分析:
濃度偏低(1)溶液攪拌溶解時有少量液體濺出。(2)轉移時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3)向容量瓶轉移溶液時有少量液體流出。(4)定容時,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5)定容後,經振盪、搖勻、靜置、液面下降再加水。(6)定容時,仰視讀刻度數。
濃度偏高(1)未冷卻到室溫就注入容量瓶定容。(2)定容時,俯視讀刻度數。
無影響(1)定容後,經振盪、搖勻、靜置、液面下降。(2)容量瓶中原來就有少量蒸餾水。
8.金屬鈉的性質:質軟,銀白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著火用干沙撲滅。
金屬鈉在空氣中點燃實驗現象:熔化成小球,劇烈燃燒,產生_火焰,生成淡_固體。
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及解釋:①浮:說明鈉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說明鈉的熔點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③游:說明有氣體產生④響:說明有氣體產生⑤紅: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生成的溶液顯鹼性。(3)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
Na的用途①製取鈉的重要化合物②作為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③冶煉Ti.鈮鋯釩等金屬④鈉光源
過氧化鈉是強氧化劑,可以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2Na2O2+2H2O==4NaOH+O2↑(加入酚酞,先變紅,後褪色)
還可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潛水艇里作為氧氣的來源。2Na2O2+2CO2==2Na2CO3+O2
碳酸鈉(Na2CO3)俗名純鹼或蘇打,是白色粉末。碳酸鈉晶體化學式是Na2CO3·10H2O。碳酸鈉是廣泛地用於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等工業中,也可以用來製造其他鈉的化合物。
碳酸氫鈉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葯劑。
除雜:Na2CO3固體(NaHCO3)加熱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溶液(NaHCO3)加NaOHNaHCO3+NaOH==Na2CO3+H2O
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方法。加熱出現氣體是碳酸氫鈉,或者加酸先出現氣體的是碳酸氫鈉,先沒氣體後出現氣體的是碳酸鈉。
比較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溶解度(碳酸鈉溶解的多),鹼性(碳酸鈉鹼性強),穩定性(碳酸鈉穩定)
鋁是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態存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
9.鋁的性質:銀白色金屬固體,良好延展性導熱導電鋁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與氧氣反應: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堅固的氧化膜(加熱發紅,但不滴落),4Al+3O2====2Al2O3
與非氧化性酸反應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溫下鋁與濃硫酸濃_鈍化
與強鹼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O3_氧化物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離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Al(OH)3_氫氧化物
(1)Al(OH)3+3HCl==3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受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2)將NaOH滴加入AlCl3溶液中至過量現象:先有白色沉澱後沉澱消失。
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
實驗室常用鋁鹽與足量氨水製取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離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明礬:十二水合硫酸鋁鉀[KAl(SO4)2·12H2O]易溶於水,溶於水生成絮狀氫氧化鋁,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懸浮物而下沉,因此明礬常用作凈水劑。
10.Fe3+和Fe2+之間的相互轉化
Fe2+Fe3+Fe3+Fe2+
氧化劑還原劑
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
鐵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Fe+H2O(g)=Fe3O4+H2
氫氧化鐵制備:FeCl3+3NaOH==Fe(OH)3↓+3NaCl受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4Fe(OH)2+2H2O+O2==4Fe(OH)3現象:常溫下,灰白色沉澱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紅褐色。
氧化鐵:紅棕色固體
合金: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製得具有金屬特徵的金屬材料。(鋼是用量,用途最廣的合金。根據組成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
合金與純金屬相比:優點在合金熔點低,硬度大。
11.硅: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大,有脆性,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鹽的形式存在。晶體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用來製造太陽能電池、硅集成電路、晶體管、硅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SiO2
SiO2是難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化學性質不活潑,耐高溫耐腐蝕
①不與水、酸(除HF)反應SiO2+4HF==SiF4↑+2H2OHF酸不用玻璃瓶裝,用塑料瓶。
②與鹼性氧化物反應SiO2+CaO==CaSiO3
③與鹼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實驗室裝NaOH的試劑瓶用橡皮塞
硅酸鹽:硅酸鈉Na2SiO3(NaO·SiO2)(用途:黏合劑,耐火材料)
高嶺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製造水泥以粘土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製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純鹼、石灰石和石英。其中的主要反應是: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人工製造的分子篩是一種具有均勻微孔結構的鋁硅酸鹽,主要用作吸附劑和催化劑;
12.氯氣的實驗室製法:
反應原理:MnO2+4HCl(濃)===MnCl2+Cl2↑+2H2O;發生裝置:圓底燒瓶、分液漏斗等;
除雜:用飽和食鹽水吸收HCl氣體;用濃H2SO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濃鹽酸
檢驗:使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尾氣處理: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
MnO2
乾燥布條
潮濕布條
NaOH溶液
濃硫酸
收集
飽和食鹽水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的第三節常見的兩種有機物.學好這一節,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既鞏固了烷、烯、炔、芳香烴的性質,又為後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學會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帶動了學生學習素質的提高。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掌握乙醇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
②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和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同時也是本節的難點。
(2)重點、難點的突破,可設計兩個突破點:
①乙醇結構的特點可通過問題探究、化學計算和分子模型來推導,電腦展示來確定,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掌握乙醇結構的同時,也學會邏輯推理的嚴密性;
②通過實驗探究和電腦多媒體動畫演示的辦法認識和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二、教法活用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採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情境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2.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3.計算機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象宏觀化,瞬間變化定格化,有助於學生掌握乙醇化學反應的本質。
4.歸納法:通過學生的歸納和邏輯推導,最終確定乙醇的分子結構。
三、教學輔助手段
1、說實驗:
①乙醇與鈉反應,可作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對比實驗,且取用的金屬鈉盡量大小一致,表面積相差不大。
②乙醇氧化,銅絲一端捲成螺旋狀,以增大催化劑的表面積,使反應速度加快。
2、說現代化教學手段:乙醇主要化學性質可用以下兩個方程式作代表: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二個反應的過程可用電腦動畫模擬,以便讓學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應的本質及斷鍵的部位,讓微觀反應宏觀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氮氣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了解氮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學會思考,從原子結構特徵來分析其相應結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重點、難點】
重點:氮氣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
難點:氮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過程設計
講:這節課來學習氮氣的這個知識點。我們知道游離態的氮主要存在於空氣中,那麼,氮氣具有怎樣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呢?我們先來看下它的結構。
(老師叫學生上台板書氮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老師:我們看到氮原子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那麼要是氮分子中的兩個氮原子最外層均達到穩定的8電子結構,它們需要共用幾對電子對。
學生:3對。
老師:是的,接下來我們看到它的電子結構以及結構式。
那麼氮氣有哪些物理性質?
學生:純凈的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小。 老師:我們知道了氮氣的物理性質,那麼它又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叫同學上黑板板書氮氣和氫氣,氮氣和氧氣,氮氣與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人們常說雷雨發莊稼,那麼就你所學知識,解釋一下這種現象?
(學生思考一段時間)講:我們知道空氣中的氮氣,在閃電,即放電條件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進而被植物吸收。這就是雷雨發莊稼的原因。
講:我們前面已講游離態的氮只要存在於空氣中,我們可以用液化空氣的方法制氮。我們看到這是氮氣液化的圖。那麼氮氣又有哪些用途呢?
講:氮氣比較穩定,可以用來做保護氣,氮氣與氫氣反應可以用來工業制氨、制硝酸 、制氮肥。在科技領域的應用,氮氣為超導體提供低溫環境。液態氣化吸熱,所有液態氮可以作致冷劑,我們還講到氮氣可以用來雷雨發莊稼。
結束:好的,今天講到這里,謝謝。
㈤ 高中化學實驗操作分液所用的儀器都有哪些
高中化學實驗室分液使用的儀器是主要是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有球形、梨形(或錐形)、筒形3種。梨形及筒形分液漏斗用於分液操作使用。球形分液漏斗既作加液使用,常用於分液時使用。
分液漏斗規格以容積大小表示,常用為60 mL、125 mL多種刻度。
除此之外分液還需要燒杯與鐵架台進行輔助。
(5)高中化學所需教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分液要注意的事項:
1、用前玻璃活塞應檢漏,如果存在漏水則需要塗層凡士林,但是不能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操作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用拇指和食指轉動活塞來控制加液。這時候玻璃塞小槽要和漏鬥口側面的小孔對齊達到相通的效果,這樣才能加液順利進行。
2、製作加液器時,漏斗下端不能浸入液面以下。
3、振盪搖晃時,塞子小槽應該與漏鬥口側面的小孔錯位並且封閉塞緊。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頸流出(緊靠燒杯壁),上層液體必須要從漏鬥口傾出,要及時關閉活塞,防止上層液體流入燒杯中。
4、長期不用分液漏斗時,要在活塞面夾一紙條防止產生粘連。並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
㈥ 我急需新課標高中化學實驗儀器和葯品的清單 你有嗎
試管 多隻
燒杯 5
鐵架台 1
石棉網 2
玻璃棒 2
膠頭滴管 多個
潔凈工作台 1
電子天平 1
酒精燈2
蒸餾燒瓶1
塑料盆(排水發拿胡悔收集氣體用,出意外如著火時可以充當快速取水源)
火柴
量筒2
試管夾2
抹布...
漏斗、做輪濾紙、坩堝(箝)、石棉網(致癌,建議少用)
學生電源(這個比較貴)
葯品:屈臣氏蒸餾水、酒精、NaCl、酚酞,還有自己想做的消正實驗葯品
㈦ 高中所有的化學實驗儀器 及作用
①燒瓶:主要用於溶液之間或液、固之間的反應,可加熱,但需墊石棉網,還可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②燒杯:主要用於液體之間的反應,溶解固體,配製溶液組裝過濾器,可以加熱,但需要墊石棉網。
③錐形瓶:可用於反應容器,例如中和滴定;蒸餾實驗中承接各種餾分,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可以
加熱,但需墊石網。
④蒸發皿:用於濃縮溶液或去掉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可以直接加熱。
⑤試管:少量物質間的反應容器,組裝簡易氣體發生裝置,收集少量氣體,可直接加熱。
⑥集氣瓶:用於氣體與其它物質的反應,收集氣體。
⑦廣口瓶:用於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⑧量筒: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用於反應容器,讀取液體體積時應注意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
⑨容量瓶:用於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不能用做溶解的容器。
⑩滴定管:中和滴定的主要儀器,也可用於准確量取液體。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和氧化性試劑。
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用,不能倒置,滴加時尖嘴不能伸入容器內部(個別例外),應在接受容器上口邊緣0.5cm處垂直滴加。
托盤天平:粗略稱量質量用,使用前應先調好零點,使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兩邊托盤放大小相同的紙,若稱取有腐蝕性的葯品時,應放在玻璃容器中稱量,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
酒精燈:需加熱的實驗中做熱源。酒精燈中酒精的容量在
1/4~2/3
之間。用外焰加熱,用完後用燈蓋蓋滅
漏斗:向小口容器內傾倒液體,制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極易溶於水的氣體時用於組裝尾氣吸收裝置,組裝過濾裝置。
分液漏斗:滴加液體時需控制滴加速率時用到,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分液、萃取。
長頸漏斗:添加液體,組裝氣體發生裝置(用於形成液封)。
溫度計:在需要控制溫度的實驗中用於測量溫度,不能代替玻璃棒。
玻璃棒:攪拌,引流
應該就這些了!
㈧ 做化學實驗常用的必備工具,儀器,設備有哪些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㈨ 高中化學實驗操作分液所用的實驗儀器都有哪些
常用化學儀器
1、容器和反應器碧差瞎:可直接加熱的有:;需隔石棉網加熱的有:悔空不能加熱的有:
2、量器:量筒(精度 )、容量瓶、滴定管(精度)、天平(精度)、溫度計。
3、漏斗:普通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4、其它:乾燥管、洗氣慶侍瓶等
㈩ 高中化學中 配製溶液時所需的玻璃儀器有哪些(全部)
①容量瓶(250mL) ②玻璃棒 ③托盤天平(配砝碼和鑷子) ④葯匙 ⑤膠頭滴管 ⑥燒杯 ⑦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