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高中化學哪些實驗適合說課

高中化學哪些實驗適合說課

發布時間:2023-05-28 09:01:24

① 高中化學實驗說課稿

高中化學實驗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是關於高中化學實驗說課稿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說教材

1.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介紹金屬化合物的主要性質。

本節課的知識是鐵的化學性質知識的延伸和發展。教材從鐵在地殼中含量僅次於氧、硅和鋁為引入,以及在介紹鐵的氧化物時,列舉了氧化鐵作為塗料在生活中的常見應用,說明了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意義與價值。在介紹鐵的氧化物、鐵鹽和亞鐵鹽性質時,以實驗探究為手段,重點介紹了Fe(OH)2的、Fe2+的還原性與Fe3+的氧化性。

2.教材內容編排注意與第一、二章知識的銜接。

本節課教材內容突出了課程標准中要求的鐵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質,並且注意與已學知識的聯系與銜接,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和解決新的問題,並逐步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網路:

(1)與「物質分類」知識的銜接。本節對鈉、鋁、鐵、銅四種重要金屬的化合物的性質按氧化物、氫氧化物和相應鹽的順序編寫。同類化合物的性質有許多相似性,這樣編排便於從一類化合物的性質中找出共性,形成規律性的知識,有利於對同類其他化合物的認識和推斷。例如:鹼性氧化物與酸反應,鹼與酸反應,這些通性在教材中都是直接一筆帶過,沒有安排相應實驗中告來介紹。

(2)與「離子反應」知識的銜接。離子反應代表了反應的實質,教材「學與問」欄目中要求學生根據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鹼,寫出它們與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與酸的反應、鐵鹽和亞鐵鹽性質均以離子方程式書寫,充分體現了與「離子反應」知識的銜接。

(3)與「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銜接。Fe3+與Fe2+相互轉化的實質就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這是本節課一個重點內容。教材以實驗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強還原劑、Fe2+遇到強氧化劑的變化,正是利用化合價變化來對反應類型進行判斷。

3.通過對實驗探究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

教材介紹Fe(OH)2的制備與性質、Fe3+離子檢驗、Fe2+與Fe3+相互轉化等知識的介紹,主要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現象背後所反映的物質性質。做好幾個教材安排的幾個賣友明實驗,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與分析能力。

二、說目標

1.知告橡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鐵的氧化物和鐵的氫氧化物的物理性質。

(2)初步掌握鐵的氧化物和鐵的氫氧化物的化學性質,通過對灰綠色沉澱成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2價鐵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質。

(3)知道溶液中Fe3+的檢驗方法。

(4)知道Fe3+與Fe2+之間能夠相互轉化,能從氧化還原的角度分析轉化發生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初步學會從物質分類和氧化還原的角度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

(2)通過對鐵的化合物氧化還原性的預測,初步學會用氧化還原反應理論研究物質氧化還原性。

(3)通過對鐵的化合物實驗演示與探究活動,初步學會通過實驗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思路和方法。

(4)通過對「氫氧化亞鐵」制備實驗條件的思考與交流,初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

(2)體驗學習過程中新舊知識的銜接和運用,逐步培養學生主動運用知識、遷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說方法

1.運用分類的方法,根據物質所屬類別(金屬氧化物、鹼、鹽)預測物質性質

2.整合實驗過程,設計問題情景進行引導、啟發式教學

本節課安排了3個實驗,氫氧化鐵與氫氧化亞鐵的制備、Fe3+離子的檢驗以及Fe3+與Fe2+的轉化。相對而言本節課實驗的內容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質或是Fe2+與Fe3+的轉化,均涉及到+2鐵元素的還原性這一特點,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為此,筆者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對把「Fe(OH)2的制備與性質實驗」、「Fe3+離子的檢驗」和「Fe2+與Fe3+的轉化」三個實驗進行整合,同時設計了幾個問題情景,以起到優化課堂效率,形成知識系統的作用。

同時,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與思考,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四、說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關於鐵的氧化物的介紹,利用分類法歸納FeO、Fe2O3、Fe3O4的性質,填寫以下表格:

【學生實驗1】氫氧化鐵、氫氧化亞鐵的制備與Fe3+離子檢驗(整合實驗)

實驗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2mLFeCl3溶液,另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燒杯加入鐵釘與稀硫酸反應得到,並保持Fe與H2OS4反應不斷進行,放在公共葯品台上,學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兩支FeSO4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和KSCN溶液(動作要迅速),觀察與記錄現象。再往兩支FeCl3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和KSCN溶液,觀察與記錄現象。

【問題情景1】閱讀課文,結合實驗現象,思考與討論: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據什麼現象檢驗溶液中Fe3+的存在?Fe2+離子遇到KSCN會產生相同的現象嗎?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時間後,再次觀察溶液的顏色,出現了什麼變化?該變化說明了什麼?由此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3.Fe(OH)2沉澱是什麼顏色?為什麼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後生成的沉澱會出現顏色變化?

【師生小結】

1.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變紅,Fe2+離子沒有此現象,利用這一反應可以檢驗Fe3+的存在。

2.含Fe2+離子的溶液放置一段時間後,與KSCN溶液會出現紅色,證明生成了Fe3+,由此說明Fe2+溶液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為Fe3+。

3.Fe(OH)2為白色絮狀沉澱,但在空氣中因被氧氣氧化會而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的Fe(OH)3沉澱。

【問題情景2】

1.從Fe2+被O2氧化為Fe3+,體現了Fe2+的什麼性質?除了O2,還有哪些物質可以氧化Fe2+?

2.若要實現從Fe3+轉為Fe2+的變化,需要加入什麼物質?

【學生實驗2】Fe2+與Fe3+的轉化,按照教材P61科學探究進行實驗,觀察與記錄實驗現象。

【問題情景3】結合實驗探究的現象,思考與討論:

1.Fe3+與鐵粉充分反應後的產物是什麼?如何證明?

2.回憶前面有關Fe2+的實驗,為什麼用Fe與稀硫酸制備FeSO4溶液,並保持鐵過量?

3.實驗中如何判斷Fe3+已充分反應?反應不充分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師生小結】

1.以鐵粉為還原劑,可以將Fe3+還原為Fe2+,此時溶液與KSCN不變紅,說明溶液中已無Fe3+離子。加入氯水後溶液重新變紅,說明前面反應的產物是Fe2+,遇到氯水後重新被氧化為Fe3+。

2.Fe與稀硫酸制備FeSO4溶液,並保持鐵過量,可以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氣中的O2氧化。

3.往FeCl3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振盪試管,一段時間後仍有鐵粉過量,說明溶液中已無Fe3+(已充分反應)。若反應不充分,滴加KSCN後溶液會出現紅色,不能證明Fe3+已被鐵粉還原。

【問題情景3】學生課後思考與討論

通過學習我們指導,Fe2+離子和Fe(OH)2中+2價的鐵均易被氧化。根據所學的知識,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時,如何通過實驗條件的控制,制備較純凈的Fe(OH)2白色沉澱?

;

②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

化學實驗里充滿著無窮的趣味,對於高中生來說,做一些化學實驗也是提高成績的一個好 方法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可樂”變“雪碧”

可口可樂和雪碧都是夏令時節的理想飲料。可口可樂淡褐色的液體,而雪碧汽水則是清澈透明的液體。下面介紹一則將“可口可樂”變成“雪碧”的小實驗。

取可口可樂空瓶一隻,倒入四分之三體積的蒸餾水。取燒杯一隻加入50亳升酒精,並加入適量碘片,製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將配好的溶液倒入可樂瓶中,邊加邊振盪碘直到溶液的顏色和可樂相似為止。一瓶"可樂"制好了。在乾燥的瓶蓋內放入硫代硫酸鈉(大蘇打)粉末,然後取一張糯米紙蓋在內粉末上,再將瓶蓋輕輕地蓋在瓶口上,小心蓋緊,注意不要使大蘇打粉末散落在瓶內。

將可口可樂瓶用力一搖,很快一瓶“可樂”變成了無色透明的“雪碧”。

原來,硫代硫酸鈉和碘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褪去碘溶液的顏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自然,這種“可口可樂”不會可口,“雪碧”也不會令人清爽,它們絕對不能飲用。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用雞蛋做的趣味實驗

趣味實驗一:雞蛋入瓶

將雞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雞蛋殼變軟後,將蛋取出,找一個瓶口略比雞蛋小的廣口瓶,往廣口瓶中投入一燃著的酒精棉球,火焰熄滅後,迅速將雞蛋的小頭對准瓶口,雞蛋很快被吸入瓶中。這是因為瓶中壓強低於外界大氣壓的緣故。過一段時間蛋殼會稍變硬,似雞蛋原樣。這是為什麼呢?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

趣味實驗二:蛋殼刻畫

取一隻紅殼雞蛋(紅殼雞蛋的蛋殼稍硬),洗凈,用布輕輕擦乾。取10 g~20 g的蠟,加熱使之熔化,用毛筆蘸取蠟液,在蛋殼上繪圖或寫字,待白蠟冷凝後,把雞蛋慢慢浸入10%的醋酸中,用筷子撥動雞蛋,使它均勻地跟溶液接觸約20~30分鍾。當蛋殼表面產生較多的氣泡,蛋殼上有明顯的腐蝕現象即可。取出雞蛋,用清水漂洗,晾乾。用鐵釘在雞蛋的兩端各打一孔,用嘴吹出蛋清和蛋黃。待蛋清和蛋白全部滴出後,用小刀輕輕颳去塗在殼上的白蠟,最後將蛋殼放在熱水中浸一下,就能看到明顯的圖案花紋或字跡,被腐蝕的蛋殼表面很容易上色。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蛋白留痕

取一隻雞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乾。用毛筆蘸取醋酸,在蛋殼上寫字。等醋酸蒸發後,把雞蛋放在稀硫酸銅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卻後剝去蛋殼,雞蛋白上留下了藍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跡,而外殼卻不留任何痕跡。

這是因為醋酸溶解蛋殼後能少量溶入蛋白。雞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條件中發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質,這些物質中的肽鍵遇Cu2+發生絡合反應,呈現藍色或者紫色。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變形雞蛋

通常,雞蛋殼是比較硬的,如果沒有學過化學,人們大概會被下面這個小 魔術 迷惑:拿一個普通雞蛋,讓觀眾看一看,捏一捏,試試它的硬度,再拿出兩個花瓶(或燒杯),讓其中一個瓶口稍大於雞蛋,另一個稍小於雞蛋,演示一下雞蛋是無論如何也放不進小花瓶的,事先在大花瓶內裝入稀鹽酸,小花瓶內裝入清水,保持其外觀一致。

先將雞蛋放入大花瓶,稍待片刻,把雞蛋傾倒而出,放入小花瓶。

上面的魔術是什麼原理呢?你也許已經猜到,由於雞蛋殼主要是由CaCO3等物質組成,當浸入稀鹽酸時,發生反應2CaCO3+2HCl==Ca(HCO3)2+CaCl2,雞蛋殼溶解,所以雞蛋變軟,又由於雞蛋內膜由非碳酸鹽組成,不容於稀鹽酸,所以又不會破裂,而保持雞蛋原形。

如果你想表演這個魔術,那麼還要注意:

1.花瓶(或燒杯)最好是透明的,以顯示花瓶大小無變化。

2.對瓶中的溶液或水應做如下解釋:為保證雞蛋在放入瓶中不會摔碎,所以都加入水以緩沖沖力。

3.雞蛋放入稀鹽酸中的時間應在表演前試驗好,以保證雞蛋在所需的時間內變軟,但仍能保持原來外形,只是表皮變得有彈性啦,如所需時間太長,可加大鹽酸濃度。(用濃醋酸也可)

4.當雞蛋在大花瓶中時,應適當轉移觀眾注意力,以免被發現瓶中有小氣泡生成,如果離觀眾遠,則不存在此問題。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自製豆腐

【實驗步驟及現象】

(A)浸泡:加 300 mL水浸泡 24 小時(若氣溫較高時,中間可更換一次水),使黃豆充分膨脹,然後倒掉浸泡水。

(B)研磨:將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機內,加入200 mL水,進行粉碎。

(C)制漿:將研磨好的豆漿和豆渣一並倒入放有雙層紗布的過濾器中抽濾,另取100 mL水,分多次沖洗濾餅,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漿。濾液即為濃豆漿。

(D)凝固變性:將自製的濃豆漿(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裝濃豆漿)倒入一個潔凈的500 mL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至80 ℃左右,然後邊攪拌,邊向熱豆漿中加入飽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狀物產生。停止加熱,靜置片刻後,就會看到豆漿中有凝固的塊狀沉澱物析出。

(E)成型:將上述有塊狀沉澱物的豆漿靜置20分鍾後過濾,再將濾布上的沉澱物集中成一團,疊成長方形,放在潔凈的桌面上,用一個盛有冷水的小燒杯壓在包有豆腐團塊的濾布上,大約30分鍾後,即可製成一小塊豆腐。若用市售的濃豆漿為原料,製成的豆腐更為細嫩潔白。

(F)保存:為了使製成的豆腐保鮮而不變質,將新製成的豆腐浸於2%~5%的食鹽水中,放在陰涼處,可使豆腐數天內保鮮而不變質。

看了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的人還看:

1. 高中趣味物理實驗

2. 初中化學趣味小實驗

3. 初三化學趣味實驗

③ 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 #高三# 導語】高三學生很快就會面臨繼續學業或事業的選擇。面對重要的人生選擇,是否考慮清楚了?這對於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困難的想選擇。如何度過這重要又緊張的一年,我們可以從提高學習效率來著手! 無 高三頻道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基升蔽,希望你努力學習,圓金色六月夢!

1.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指導思想

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長期以來都陷入教師感覺難教,學生感覺難學的困境。既無生動有趣的實驗,又無形象具體的研究對象,如何讓概念學習的課堂也煥發出勃勃生機,對此我進行了大量探索,選取了「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概念教學作為嘗試。

在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指導下,我力求:「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第三章第三節《物質的量濃度》第一課時。本節教材是在介紹了「物質的量」的基礎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通過本節的探究既鞏固對「物質的量」的運用,又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擴充對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認識,提高化學計算的能力。

2.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改的精神、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a.理解並能初步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b.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區別與聯系。

c.了解物質的量濃度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

能力方法:

a.通過課前探究,學會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構建,學會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c.通過對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對比,提高運用比較、歸納、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

a.在相互交流與評價中,養成團結協作的品質。

b.關注與物質的量濃度有關的'生活、生產問題,體驗化學科學的發展對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c.通過溶液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間的關系,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及其成因

物質的量濃度在高中化學中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將理解並能初步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確定為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將在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構建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確定為教學難點。

三、學情、學法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初中接觸的「溶液體積」與「溶劑體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體實例運用概念、交流評價強化概念、歸納小結升華概念,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消除學生對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學程序

本搏州節課依據主體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設計。

按照主體探究式學習,我在教學中力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從而在掌握知識內容的同時,讓學生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的第一課時,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的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一、說教材

《物質的分類》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和分散系及其分類兩個內容。物質的分類是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的新內容之一,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更是伴隨新課笑鋒程而生的一個內容。新課標中要求根據物質的組成和結構進行分類。在整個高中化學必修1和必修2中,本節課起到很好的承先啟後、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對分類法的學習能夠對以往的化學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並且為今後將要學習的更為龐大的化學知識體系奠定重要的基礎。同時學生學習了這種分類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學中以「族」的概念來學習化學知識,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類別的視角去研究化學,從而使得化學知識更具有生活性。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處於初高中的過渡時期,對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有了一定的基礎,對物質的組成及分類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習了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有機物、無機物、氧化物、酸、鹼、鹽等物質分類方法的具體應用的相關知識。但在思維上,學生正從直覺型經驗思維向抽象型思維過渡,學生還沒有把分類形成一種方法,沒有形成化學學習的思想。而高中涉及到的化學物質很多,學生不會根據其性質進行分類學習,從而加大了學習負擔,增加了學習難度。本部分教學內容正好對學生學習過的化學物質及反應進行總結和歸納,並進行適當的拓展和提高,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物質,進而掌握分類方法,形成分類觀。使原本瑣碎的知識將會系統化,學習也會輕松很多。本節內容的學習對於學生深入了解化學的世界有著深遠的意義。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夠運用「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這兩種常用的方法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分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化學問題,學會評價和反思,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善於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自己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分類,感受到分類法對化學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性,能在以後學習生活中中進行實際應用。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常見的物質及變化的分類方法。

【難點】

常見的物質及變化的分類方法、應用。

【過渡】根基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部分教學內容少,也很簡單,如果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生沒什麼興趣,就是教師自己也覺得教之無味。而新課程理念下我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來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一個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學生處於主動地位,是學習的主角。所以本節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的「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在共享集體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所學知識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採用的活動探究式教學中每一個活動以問題作為情境,採取多種小組活動,通過學生組內的合作與交流,不同小組間的交流與共享,問題得以解決,學生得出相應的結論,並學會總結歸納。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准備採用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超市購物引入「分類」的話題。由於本節課的課題很簡單,也很生活化,只是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是化學知識也更具有系統化,便於以後的學習和教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採用「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出發點,結合問題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交叉分類法

教師通過問題,在初中化學中我將元素、物質如何分類,引出化學中「分類」的概念。提出學習任務,將Na2CO3、Na2SO4、K2SO4、、K2CO3進行分類,在任務的驅使下,學生自主學習到交叉分類法的相關知識。

由於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了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有機物、無機物、氧化物、酸、鹼、鹽等物質,對物質的組成及分類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復習舊知識的形式引入分類話題,再讓學生對已經學習的物質進行分類,分類的過程中,學生會用到新知識交叉分類法,學生也會自主地學會交叉分類法。此時的老師只需簡單的提點,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輕松化。

2.樹狀分類法

教師通過分配任務,大家分組閱讀P25頁第一段,小組交流合作討論完成圖2-3。然後選擇下列合適的物質填在物質類別上,HCl、H2SO4,CH3COOH,NH3H2O,Ba(OH)2,KNO3,NaHCO3,Cu2(OH)2CO3。學生通過分組合作,查閱資料,探究學習,師生通過共同交流,學會樹狀分類法,並可以對化學物質進行分類,完成化學分類圖。

本部分是整節課的亮點,是本節課的XX。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對學過的知識重新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分類的方法過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學會了把它作為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梳理,從低層次的無意識使用到高層次的有意義建構,實現了思維上的質的飛躍。

3.化學反應的分類

通過復習初中四種基本反應,找出它們是按照什麼標准進行分類的,引出化學反應又可以按照新的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因為本板塊教學內容簡單,學生有能力獨立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對剛學過的分類知識進行進一步強化應用。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在知識學完後為學生呈現幾道道物質分類的題,鞏固所學知識,並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先採取學生小結的方式,目的在於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再結合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結課。由於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中要求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努力將評價貫穿於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2.布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後作業預留了必做題、選做題的方式,以及學生自主實踐類題。主要是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讓學生學會學有所用。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物質的分類》說課稿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採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3.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高中化學新課程准指出,高中化學新課程應有助於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一步了解化學學科的特點,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利於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更深刻的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識結構:本節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二冊第三章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酸》,乙酸是羧酸類物質的代表物,本節共1課時完成,按教材的編排體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結構特點、乙酸的性質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製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從教材整體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烴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類物質的代表物,它和我們的生活生產實際密切相關,從知識內涵和乙酸的分子結構特點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識的鞏固、延續和發展,又是學好酯(油脂)類化合物的基礎。故本節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教學重點:根據教學大綱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結構和性質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特別是酯化反應的特點和過程分析即對酯化反應演示實驗的觀察和有關問題及數據分析、推理又是性質教學中的重點。

4、教材的處理:為了使教學具有更強的邏輯性,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充分說明物質的性質決定於物質的結構,對教材的內容在教學程序上進行了調整:

(1)將乙酸的結構特點放在乙酸的性質之後去認識。當學生對乙酸的性質有了感性認識後,再提出為什麼乙酸會有這些性質呢?必然使學生聯想到它的結構有何特點呢?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觀點的認識,又能反映出化學思維的主要特點:由具體到抽象,由宏觀到微觀。

(2)為了突出酯化反應的過程分析和加深對酯化反應的條件理解,將課本P、75的演示實驗做了適當的改進(詳見教學過程設計),增強了學生對實驗過程及實驗數據的分析推斷能力,達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效果。

5、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結構特點,主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應。

(2)能力培養——通過實驗設計、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加強基本操作訓練,培養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和求實、創新、合作的優良品質。

(3)方法訓練——介紹同位素原子示蹤法在化學研究中的應用,通過酯化反應過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的自然科學思維方法。

三、教學方法——「探究式」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其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為了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手,其基本過程如下:

反饋矯正評價

以上過程可概括為:情景激學,實驗促學,構建導學,遷移博學。

四、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從知識結構上看,學生已經學完烴的基礎知識和乙醇等內容,對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系有了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有機反應類型,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渴望自己獨立完成實驗。有較強的求知慾,師生間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溝通交流基礎。

2、學法指導: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在教學中:

(1)通過指導學生設計多種能證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強弱的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掌握如何通過化學實驗設計和實施化學實驗達到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過對酯化反應演示實驗的改進,突出了酯化反應過程、條件和實驗裝置特點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創設的演示實驗氛圍,潛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學方法XX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學的研究過程是以自然現象、科學實驗為基礎,用提出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遷移發展(再提出問題)的方法展開探索的過程。教會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五、教學手段

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學生設計實驗、實物感知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共同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4.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化學___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__________(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XX》是魯科版XX年級必修X(或選修X)第#單元的第#節第#課時,本節是化學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貫穿與高中化學的始終,本節是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介紹為今後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本節內容在整個高中化學的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節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掌握、了解。

2.能力目標:通過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的教學,形成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思想。養成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及不斷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准備採用的教法是導學法、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與導學法相結合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實驗探究法和導學法,讓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准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我設計的XX是()此XX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讓學生結合導學稿中(回顧與思考)環節進行自學釋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環節3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請學生先分組討論。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課堂矯正、拓展延伸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XX等等之類

環節5課堂小結、鞏固遷移

在學習本節教學內容後進行簡單的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系統的認識,並通過練習在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5.高三年級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新課程標准要求

⑴舉例說明烴類物質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認識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它們的轉化關系。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有機合成是有機化學服務於人類的橋,是有機化學研究的中心,是化學工作者改造世界、創造未來最重要的手段。

有機合成高三化學說課稿有機合成是有機物性質的應用,要求學生在前兩章及本章前三節的學習基礎之上熟練掌握好各類有機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相互衍生關系以及重要官能團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礎知識,同時對本節第一課時有機合成的過程要有初步掌握。本節課教學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逆合成分析法設計有機化合物合成路線的基本技能,旨在培養並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合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順利學習本模塊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時代及選修一《化學與生活》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合成的有機物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對學生滲透熱愛化學、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有的認知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學生學習心理的期待群體中的個體差異。

三、本節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掌握有機物的性質及轉化關系,學習逆合成基本原則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小組討論、歸納、整理知識,培養學生對有機物性質和官能團轉化方法的歸納能力。

②通過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有機物的合成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信息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會新物質的不斷合成是有機化學具有特殊的科學魅力,對學生滲透熱愛化學的教育。

②培養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

③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以化學主人翁的身份體會化學學科在生產、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設計流程與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論依據

布魯納認知結構理論、皮亞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

(二)教學策略與方法選擇標准

根據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內容與層次,化學教學內容的具體特徵,高二學生的年齡與思維發展情況,我班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特徵,化學學科的特徵(研究方法、基本思想、邏輯結構),教師的教學優勢能力及我校化學教學的技術條件。

(三)教學策略

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

(四)教學方法

1、問題解決法

2、情境激學法

(五)重、難點突破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課後反思

1、教師變「教學」為「導學」。

2、教育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過程。

3、教學注重務實、創新、高效、學思結合。

4、教師學會了等待就學會了尊重。

④ 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

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

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

1、認識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2、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一)知識框架

高中化學說課稿:《離子反應》說課稿模板

(二)新教材特點:新教材較舊教材相比,一其知識的衍變關系更具邏輯性,簡潔明了;二是新引入了離子反應實質的實驗探究分析過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三是在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教學過程安排上,較傳統教學有新的、本質上的突破。

(二)學情分析

1、知識儲備 2、學習特徵 3、預測困難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的確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並能准確書寫常見的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及相互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實質的探究,使學生學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研究方法。

2、在離子反應知識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並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3、通過“質疑”、“猜測”、“歸納”等活動,提高學生分析、聯想、類比、遷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以“聯想·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以“遷移·應用”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能通過“交流·研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能藉助“知識點擊”讓學習有餘力的同學感受化學學習的無窮魅力。

2、通過對電解質知識框架中各知識點有序的衍變分析、推導,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中的邏輯美。

3、通過“身邊的化學”,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其實離我們不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關注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二)、重點、難點

重點: 離子反應、常見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及簡單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對策:學生的分組實驗、分層次練習與小游戲相結合。

難點: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

對策:應用實驗探究和實際問題的解決類突破。

三、教學思路與教學過程

環節一: 呈現科學史話,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分鍾)

科學史話“啞泉致啞”、“安樂泉解毒”話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帶領蜀軍平定南方之時,蜀軍由於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之水、終於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麼靈丹妙葯?

[實驗探究]

步驟

現象

原因

加入H2SO4溶液

加入Ba(OH)2溶液

將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環節二: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和交流總結 (15分鍾)

【活動●探究】

實驗操作

現 象

結論

1、2mLNa2SO4 與2mLBaCl2 混合

2、2mLNa2CO3 ,滴加2mL鹽酸

3、2mLNaOH,滴入幾滴酚酞,再滴入稀鹽酸

4、2mL CuSO4 ,滴加溶液NaOH

【學生分析歸納】復分解類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有沉澱生成 有氣體生成 有水生成

2.離子方程式

環節三:設置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小游戲(5分鍾)

小游戲—— 比比誰的“反應”快

派到卡片的同學扮演卡片上的離子,沒有卡片的同學扮演水分子,全班同學組成一種“溶液”。

手中離子能與“雲朵”中的離子或物質發生反應的,請迅速舉起卡片,比比誰的反應速度快!

卡片上的離子:

K+、H+、 Ba2+ 、Na+、Ca2+、Cu2+、Mg2+、CO32-、NO3- 、Cl-、SO42- 、OH- 、

環節四:螺旋上升的'練習與應用,提升學習的空間。(10分鍾)

練習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2)向氯化銨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總結:生成弱電解質的離子反應

(3)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4)鐵與氯化鐵溶液反應

總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反應

練習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NaHCO3分別與少量、等量、過量的Ba(OH)2反應

關鍵:將少量的反應物系數定為1

(2)Ca(HCO3)2分別與少量、等量、過量的 NaOH反應

實踐◆應用

西江沿岸某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g+、Ba2+、Fe3+、NO3-,與它相鄰一家工廠的污水中含有Na+、Cl-、SO42-、OH-,若單獨排放都會對西江造成嚴重的污染。如果你是工廠的領導,為了保護西江清澈的河水不受污染,你有好的解決方案嗎?說說看!

參考方案:

將兩個工廠做橫向聯合,把兩個工廠的污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使會造成河水污染的Ag+、Ba2+、Fe3+、 OH- 分別生成AgCl、BaSO4、Fe(OH)3 沉澱,待檢測達標後再排放,以防污染。

“啞泉致啞”、“安樂泉解毒”

話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帶領蜀軍平定南方之時,蜀軍由於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智者,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之水、終於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麼靈丹妙葯?

原來啞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銅,人喝了含銅鹽較多的水就會中毒,致啞、嘔吐、腹瀉、最後虛脫、痙攣致死。而萬安溪安樂泉水中含有較多的鹼(一般味苦),在人體誤食硫酸銅後大量飲用此泉水,其中的鹼不僅中和胃酸,然後又會在腸胃中與硫酸銅發生

離子反應:Cu2+ + 2OH- = Cu(OH)2↓

致使原來會被人體吸收的可溶性銅鹽變成不溶性的Cu(OH)2沉澱

而被排出,因此有解毒作用。

四、教學反思

1、教學預案與對策:

(1)多媒體教學無法實施;

對策:利用課本圖片和實驗實施正常教學。

(2)學生層次有差別;

對策:低層次的學生多引導,高層次的學生加強提升空間。

(3)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

對策:自然的依據事件的大小逐級上報分級處理;人為的合理的肯定,不合理的重於引導。

2、學生主體的發揮和能力的培養;

3、教學效果的體現;

;

⑤ 求高中化學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分析

《氯氣》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氯氣的性質和用途、氯氣的實驗室製法、氯離子的檢驗等。前面已經學習了鹼金屬的有關知識,知道鹼金屬是幾種在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屬元素。這一章將要學習鹵素,是幾種在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屬元素,而這一節的內容則是這一章的導入,通過學習氯氣的一些性質,根據鹵素元族在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其他鹵素元素的性質。

二、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目標:知道氯氣的原子結構和物理性質,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氯氣的用途,掌握氯氣的實驗室製法並要求會獨立操作,能將氯氣的性質應用於氯離子的檢驗等操作。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教會學生一種研究化學的方法——實驗探索法,並根據結構決定性質決定用途的事例對學生進行辯證的唯物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

氯氣的化學性質

四、教學方法

通過師生互動來完成這堂課的內容

通過「小實驗」引入新課

對於氯氣的物性、用法等較簡單的內容採取學生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為「氯氣的化學性質」,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課堂上安排「演示實驗」,並可讓學生代表親手操作。

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課堂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印象。

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

五、教學程序

小實驗:氯氣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氯氣的物理性質:簡單介紹,主要由學生自學

演示實驗,聞氯氣的方法

氯氣的化學性質:介紹氯氣的原子結構

氯氣的化學性質:與金屬的反應, 與氫氣的反應, 與水的反應, 與鹼的反應

(演示實驗:銅在氯氣里燃燒、氯氣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不能使乾燥的有色布條褪色)

氯氣的實驗室製法

氯離子的檢驗:向分別盛有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的三支試管里加入幾滴硝酸銀溶液,觀察發生的現象,再滴入幾滴稀硝酸,有什麼變化?

板書設計:按照教學過程設計。

⑥ 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五篇

1.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離子反應》是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內容,本節課著重介紹「酸、鹼、鹽在水中的電離」。這在中學階段基礎理論知識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分類,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後面《氧化還原反應》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了解電離,電解質的概念;能用電離方程式表達常見、典型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並從電離理論的角度認識酸、鹼、鹽;通過酸、鹼、鹽的本質探究,感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純沒搜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更深的層面研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意義,培養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電解質的判斷、電離及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二、說學情

對於高一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化學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但程度參差不齊,差別較大,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強烈的好奇心,雖然處於抽象思維階段,但本節概念比較抽象,應適當增加實驗和電腦動畫以使微觀離子的活動變得直觀。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做歷教法為指導發現法、微觀演示法。

四、說學法

根據本節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為分組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將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探究。探究活動為:讓每組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物質(銅片、石墨、氯化鈉固體、氯化鈉溶液、無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餾水、自來水、硫酸溶液)進行思考並動手操作,怎樣才能使燈泡亮起來?通過小組內統一分工、互相協作,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探究、學會組內交流評價,參與評價。

探究結束之後,各組推薦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把本組的做法邊用實物投影展示,邊進行介紹。動員全班同學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對每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找出本組的優缺點,確定小組,並說出的理由。通過此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導學生利用上節課所學的分類方法,對導電材料進行分類。然後引導學生從純凈物和混和物、單質與化合物等分類標准對能導電的物質進行分類,從而引出電解質概念。在此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分類的標准,學會分類。

之後,讓每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理解電解質的定義,把自己的理解與其它組員交流,組內形成統一意見,舉手發言。我引導學生總結,並對學生的說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學生交流。同時為了加深對電解質定義的理解,讓學生說出開始呈現的物質哪些是電解質。結合學生回答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生開展評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電解質概念。(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等。)

提出梯度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課本相關內容。問題1:氯化鈉是電解質,為什麼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呢?利用flash課件展示氯化鈉固體不導電,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本質。從而引出電離的概念,像NaCl這樣溶解於水或受熱熔化時,離解成能夠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同時強調電離的條件有2個:察清溶於水或受熱熔化,酸、鹼、鹽在溶解於水或受熱熔化時都能發生電離。)

問題2:如何來表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生成了自由移動的離子呢?從而引出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後開展組內討論,提出預設。讓學生走上講台試著書寫電離方程式,教師對學生書寫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糾正。學生閱讀課本,學習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注意點(寫電離方程式,要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和電荷守恆定律)。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探究,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分析鹽酸、硫酸、XX的電離的特點,推導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寫出NaOH、KOH、Ba(OH)2的電離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學生通過分析上述電離的特點,總結出鹼的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著進行探究學習,請學生寫出Na2SO4、KNO3、NH4Cl的電離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導學生分析上述電離的特點,總結出鹽的定義,即,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包括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三)小結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發言,自主概括本節課內容(電解質、電離的概念,需要掌握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知道酸、鹼、鹽的定義)。通過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並調整教學策略。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1-4題

2.書寫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硫酸鈉溶液

(2)氯化鐵溶液

(3)硫酸鋁溶液

(4)氫氧化鋇溶液

2.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烴作為一切有機物的母體,而甲烷又是最簡單的有機物,學生對甲烷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希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有機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教材特點,結合高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確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儲量情況

②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刻認識甲烷的結構特點

③通過實驗探究理解並掌握甲烷的取代反應原理

④通過對甲烷結構和性質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探究實驗、模型、圖片、動畫等,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②通過講授、討論、自學、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和比較,類比等科學方法與邏輯方法,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③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觀察實驗,並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可能的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②通過甲烷的結構和性質的探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甲烷分子的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

二、說教法

本節課採用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和教法相呼應,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相互討論、及時對比、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3.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第一課時《鈉的重要化合物》。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鈉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本節知識是鈉單質性質的延伸和發展,鈉單質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轉變為鈉的化合物,所以鈉單質和鈉的化合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只有既了解了鈉單質的性質又了解了鈉的化合物性質,才會比較全面的了解鈉這種金屬。通過鈉單質及鈉的重要化合物的學習,既復習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又為學習其他幾種重要金屬化合物奠定基礎和提供理論模式。

2、教學目標

根據《化學課程標准》,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實驗,學生能了解兩者性質的差異、掌握二者的轉化關系及鑒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學習,學生應初步掌握對比、推理、歸納的能力。

2)、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實驗和探究。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的過程,學生更容易體會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動手合作的樂趣,在交流中養成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2)、通過學習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世界制鹼工業、我國化學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增加學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及學生特點和已有知識,我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過氧化鈉的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轉化。

教學難點:Na2O2的性質。

二、說學情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以及鈉單質的性質等知識,能夠對化學反應的得失電子情況及離子反應的本質做出正確的判斷。在能力上,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喜歡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可以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對比,歸納出實驗結論。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有助於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性質,結合以上的學情,我確定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設疑激趣、實驗探究、分析對比、理論聯系實際等教學方法。以趣味實驗→產生疑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

2、學法: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學習方法。

4.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為《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該內容屬於化學反應原理范疇。在初中已從燃料的角度初步學習了「化學與能源」的一些知識,在高中選修4中還將從科學概念的層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較系統深入地再學習。因此本節內容既是對初中化學相關內容的提升與拓展,又是為選修4奠定必要的基礎。從而使學生知識的形成和發展呈現一種螺旋式上升的形態。

2、教材的重點

重點: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實質。

難點:從本質上(微觀結構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化學實驗體驗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並學會基本實驗操作和如何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2、通過微觀分析能量變化的過程,學會如何判斷吸熱和放熱反應,並能准確的列舉一些常見的吸熱和放熱反應。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理解信息並能結合文字、圖片

2、學會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獲取有意義的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主動參與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思想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體驗知識改變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具准備

教學媒體、課件;有關實驗試劑和儀器

二、說教法

採用實驗探究法、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法等多種方法,以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不僅動耳聽,還要動手寫,動口說,動腦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學法

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教學生不僅學會,更需要教學生會學」要讓學生積極動手,觀看多媒體課件,分組討論,組間評價,主動思考,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四、教學程序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小塊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再讓學生用手觸摸試管外壁,然後要求學生回答觀察到了什麼現象?觸摸試管外壁時有何感覺?說明什麼問題?並要求學生寫出反應方程式。

這種情景引入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進入學習主題,避免思維的盲目性。

5.高二化學下冊說課稿


一、說理念

高中生,其心理特點是處於發展成熟期,思維特點是處於形象到抽象的過渡期,而這節課剛好是高二化學必修教材中的第三章鐵和鐵的化合物中的專題課,因此,設計這節課意在著重培養學生的各種席位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及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思考的習慣,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觀察和理解生活中的問題。在設計這節課是,通過大量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學生思考,並設計不同難度的練習,讓學生人人參與,正確分析各種現象,並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二、說教材

鐵,是已經發現的金屬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鐵的化合物也是我們生產生活中最普遍的物質,這一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教學大綱的重點,還是每年高考的重點,在這節課中,其難點在於對鐵及其鐵的化合物化學性質的應用,因此掌握這節課就是要掌握這些重點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掌握鐵及其鐵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他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充分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和經驗,如鈉、鎂、鋁等金屬的認識和應用,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人人參與,主動學習和思考,使他們將獲得的知識在問題中得到應用。

3、情感與創新,通過問題的討論、交流和探索,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對知識的遷移轉化能力,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

四、說教法

本節課採用「實例引導」的教學反復市,以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來導入新課,層層深入,不斷地讓學生的思想活躍起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鐵和鐵的化合物的物性和化性完整地被體現出來。同時,我採用「反饋教學」的方式,設計大量的練習,不斷反饋學生掌握所授知識情況,讓學生主動思考和理解,發揮其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樣也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在這種教學過程中,結合互動,調動氣氛,發揮學生主題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真正做到「兩個主體」的效果,體現現代教學的思想。

五、說學法

在設計這節課時,注重的是指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又表及里,又淺入深,使他們能更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識並得到應用,使他們聽得明白,思考透徹,說得清楚,寫得明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考題,測試其獲得知識的速率和效果,學生可以首先跟著我的腳步走,接受我的灌輸,然後在練習中體現出來。

六、說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系統得聯系前後知識,順著學生想知道新課題的內容的心理來引入。

2、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將本節課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劃分清楚,讓學生有個心理准備,將難點變簡單,掌握重點。

(1)鐵的化學性質,同不同的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產物都不同。

(2)鐵的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同鐵單質的比較,不同的化合物,化學性質也不同,且抓住鐵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變,採用課堂實驗的形式。

(3)不同家台的鐵離子的檢驗

這些情況應該明確地提出概念,分析性質變化的過程,在里的同時,要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通過討論可以更好地鞏固和應用。

3、設計課堂練習及課後練習,增加課堂互動性,反饋教學信息,真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掌握重點,理解難點,各種能力也得到發展。

總之,這節課我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實例引入和反饋教學及其他互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本著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創新性思維,綜合應用能力的宗旨,設計該教學方案,我想,通過本節課,100%的學生都能充分掌握所授知識。

⑦ 初中化學、高中化學試講時講哪些課好

高中化學怎麼輔導,高中化學輔導方法

高中化學知識和初中化學知識還是不一樣的,這兩者還有很大的差別,高中學習的難度明顯要大於初中的,高中化學該怎樣輔導?高中化學輔導的方法都有哪些?

化學實驗器材

在一個人嘗試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是說出了全過程,要是他已經明白了,那最好.高中化學輔導方法也有很多,我也不能全部都給你們說出來.

⑧ 高二化學離子反應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二化學離子反應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化學必修一、專題二、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第三節離子反應,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談一談我對這節課的認識和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離子反應是高中化學重要基礎內容之一,在中學化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中學化學學習的許多化學反應都是離子反應。理解離子反應實質和規律,對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的研究具有實際意義。從整個中學化學教學內容來看,要學習許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應的一般都是離子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離子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對這些反應實質的理解;同時離子反應理論,還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題材,通過認真引導使學生逐步理解離子反應規律在物質世界中的體現,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本節課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離子反應不僅是學生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完善和鞏固,也對學生後續的學習(特別是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打下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方案實施對象:實施本教學方案的高一學生來自漳州的一所民辦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質較強,介於一級達標校與二級達標校之間。

知識基礎:在初中已經初步理解了復分解反應,在本節課前已經知道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會書寫電離方程式,會區分常見的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同時,在學習「常見離子的檢驗」時已開始試著從離子角度去看待復分解反應,但未上升到認識的高度,專題二對鹵素、鈉等元素化合物的學習又接觸了不少離子反應,這些都為離子反應的學習做了鋪墊,本節課就是在這些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離子反應。

能力基礎: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能力和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

心理認知特點: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仍較薄弱,能接受並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辨證關系。

學生認知的困惑:學習本節課前,學生已經初步接觸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應,並已經能夠用離子觀點去分析,但是思維分析過程中仍然障礙重重,比如在某些反應中不同的反應物卻有相同的現象,產物也相同或相似,這些反應是否有實質性的聯系呢?等等。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確定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能區分強弱電解質,並能書寫電離方程式;知道離子反應的本質,學會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2、過程與方法:通過經歷實驗探究和問題討論的過程,了解實驗研究化學物質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初步培養學生解釋生活常見現象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離子反應的學習,學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認識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關系。形成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檢驗真知的學習觀以及反思評價的學習方式。通過理解離子反應的原理,初步認識化學知識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並通過情景的設定使學生達到愛國愛家的思想升華。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實質就是離子反應;

2.認識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3.學會書寫常見的.離子方程式。

教學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五、教法與學法:

學法:實驗探究、對比分析、歸納總結。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分析、歸納及抽象思維,動手實驗、探索驗證,進行推理和綜合分析,掌握基本知識,學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

教法:本節課採用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即把學生的知識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主線,思維為中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知規律融為一體,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理解離子反應原理。

六、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情境導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驗改進、鞏固新知→總結歸納、實踐新知。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演示實驗)

一、強弱電解質及電離方程式

【情境1】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cl、NaoH、Nacl、氨水進行導電性實驗。

[講述]

燈泡亮度:1、溶液中存在著自由移動的離子;

2、不同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一樣。

一、強弱電解質及電離方程式

強調: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講述]強酸、強鹼及絕大多數鹽溶於水後能全部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弱酸、弱鹼等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

強調強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書寫的不同

(1)學生認真觀察思考並討論以下問題:

燈泡的亮度為什麼會不同?

電離方程式的書寫訓練

在了解電解質概念的前提下,開場直接通過實驗創設情景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學生順利的認識電解質的強弱。

引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使學生清楚認識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二、離子反應的特徵。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過渡]

既然,大多數的酸鹼鹽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酸鹼鹽在水溶液中反應的實質是什麼?如何證明你的觀點?(ppt)

[演示實驗1](ppt)

1.向燒杯中加入約40mL0.1mol/L的Ba(oH)2溶液,加幾滴酚酞接通電源。

2.向燒杯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接通電源。請同學們大膽推測實驗現象。

3.往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紅色恰好完全褪去,觀察實驗現象。

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是離子參與的反應

二.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追問]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所有離子間是否都能相互結合?

[演示實驗2]1.向燒杯中加入約40mL0.1mol/L的NaoH溶液,滴入2~3滴酚酞試液,接通電源,觀察實驗現象。

2.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紅色褪去。

[引導探究、歸納總結]

電解質在水溶液電離出的離子不一定全部參加反應。

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

[學生活動,分組實驗]

現有Na2co3、cH3cooH、K2co3

三種溶液,如果兩兩混和,請你分析一下它們之間能否相互反應?然後通過實驗觀察,證實你的判斷。

1.Na2co3+cH3cooH

2.Na2co3+K2co3

3.cH3cooH+K2co3

[學生活動,典例分析]表示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書寫離子方程式

Na2co3+cH3cooH---

[教師引導]cH3cooH的水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實際微粒是什麼?

補充實驗:利用情景1中的實驗裝置,補做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的水溶液的導電情況,並往其中加入情景1中的氨水。

引導學生注意,像cH3cooH這樣的難電離物質、像Baco3的難溶物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不是離子!

這類物質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用化學式表示。

引導學生正確書寫cH3cooH+K2co3離子方程式,並與Na2co3+cH3cooH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這兩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什麼特點?

離子方程式的意義:離子方程式表示同一類的化學反應,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反應。

交流與思考:哪些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以用H++oH-==H2o表示。(任寫兩個)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54頁「信息提示」,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書寫要點。並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重新認識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整理與歸納]

1.明確反應物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確定哪些微粒能夠發生相互作用

3.實際參加反應或生成的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難溶、難電離物質用化學式表示

(1)學生交流討論,利用教師的提示,設計合理實驗方案。

學生感受實驗現象

描述現象,解釋原因

Ba(oH)2===Ba2++2oH-

H2so4===2H++so42-

Ba2++2oH-+2H++so42-===

Baso4↓+2H2o

像這樣的,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稱為離子方程式。

分組討論,利用已知葯品和已有器材進行演示實驗

觀察實驗,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NaoH===Na++oH-

H2so4===2H++so42-

2Na++2oH-+2H++so42-

===2H2o+2Na++so42-

H++oH-===H2o

未參加反應的離子在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時候做刪去處理。

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能與醋酸反應,現象一樣。

[投影儀](1)co32-+2H+===co2↑+H2o

(2)2cH3cooH+co32-===co2↑+H2o+2cH3coo-

[提出問題]兩種的書寫結果,孰是孰非?

學生猜測,設計實驗

觀察現象,通過醋酸溶液中添加氨水前後的燈泡亮度變化情況,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醋酸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醋酸分子形式存在

2cH3cooH+co32-===co2↑+H2o+2cH3coo-

學生活動

教師適時引導,設計恰當的實驗。

引導學生深入問題的核心,觸及物質研究的中心內容「實際存在的是什麼」,學會理論猜想的一般順序和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建立離子反應的概念,同時引出馬上離子方程式的定義,開始進行難點的突破與分解。

培養學生對比、遷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以及由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對本節課的難點進行分解處理,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從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不斷抓住課堂的生成問題,推動課堂前進,促使學生前進。讓枯燥的概念以自主探究,交流討論,學生匯報,歸納總結的形式呈現。並逐步的突出重點,分解難點,自然的逐步引出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難點,逐步解決學生先前學習上的困惑。

創設情景,

糾正在摸索、探究的過程中的錯誤,是獲取成功的重要方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讓學生投入實驗探究,在對實驗結果交流討論、分析推理中逐步得出結論,學生體驗了探究的過程,學習了方法,發展了能力,解決了先前的困惑,突破了難點。

物質是實際存在的

物質是聯系的

物質是相互轉化的

方法指導,歸納總結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授人以漁而非魚;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鞏固新知

溫故而知新

[交流活動]

你的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探究,你對物質分類、化學反應的類型有什麼新的認識?

你通過哪些方法獲得了新知?

思維拓展

在本節課的學習、探究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惑未解?你認為離子反應是不是一定發生在酸鹼鹽之間?是不是一定在水溶液中進行?你能舉出例子證明你的觀點嗎?你以前學過的反應中有哪些是屬於離了反應的,能寫出它們的離子方程式嗎?

[學以致用]本專題學習的是海水中的化學,我們知道海水中存在著大量的可以為人類所利用的物質,它們中許多都以離子形式存在,比如說鎂(mg),請同學們在課後查閱資料,鎂有哪些重要用途;並通過相互交流,運用今天所學的離子反應的知識進行理論指導,設計一套從海水中獲取鎂的方案。為海西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福建有著廣闊的海岸線,海水提鎂,大有可為!)

學生查閱資料,預習海水提鎂,得出結論,鞏固新知,實踐新知。

學以致用,感受成功的喜悅,培養預習的習慣,培養學生查閱收集資料的本領,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懷,完成思想升華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綱目式)

第三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

(1)強弱電介質及其電離

(2)離子反應及其離子方程式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3.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八、教學設計反思

本教學設計預計,大部分學生都能投入到實驗探究中,學生體驗了過程,學習了方法,發展了能力。但還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在書寫技能上會不夠扎實,少部分能力較差的同學可能不會書寫離子方程式。這些將在後續的學習中逐漸充實、鞏固、強化。對於少部分理解仍不到位的同學,擬在課後給予特別的關注與輔導。

或許「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但是,新課程背景下如果能夠根據教育教學規律,恰當引導,加強師生互動,用我們的智慧,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我相信「魚和熊掌也可以得兼」!

⑨ 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五篇

【 #高三# 導高舉語】高三化學是一個新的起點,新高三一輪復習從零開始,完整涵蓋高中所有的知識點,第一輪復習是高考復習的關鍵,是基礎復習階段。開學後我們要復習元素化合物相關知識,高考中四道大題中的工業流程和實驗探究均立足於這部分內容進行考查。 高三頻道。

1.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說教材

《實驗化學》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模塊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亞XX鈉和食鹽的鑒別」選自蘇教版《實驗化學》專題3課題2。本節課的主題是物質的鑒別,鑒別的對象是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鹽(亞XX鈉)和食鹽,鑒別方法主要涉及被鑒物質的化學性質,且給學生從物理性質、組成與結構等角度探討鑒別方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教材要求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根據物質的特性多角度設計物質鑒別的實驗方案,並開展實驗探究,感悟化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與歸宿,對本課時教學我們設置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NaNo2和Nacl結構、組成與性質的差異,學會物質鑒別的基本技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NaNo2和Nacl的鑒別過程,培養學生設計、評價、操作、處理等實驗綜合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誤食並賀亞XX鈉中毒為載體,建立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述目標的設置,我們在充分體現性質差異決定鑒別方法差異的同時,很好地注意了預設與生成、主體與主導、獨立與合作、收斂與發散、理論與實際等關系的處理。

三、說過程

按照情境引課,情理結合,分合相輔,師生互動,學用一致,不斷升華的總原則,從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組成與性質、不同組成與性質決定不同鑒別方法、不同鑒別方法呈現不同現象、不同鑒別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選擇為出發點,整節課的教學架構設置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呈現先行,尋找啟迪」、「激發思維,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設計方案,實驗論證」、「創新優化,不斷升華」等六個實施階段。其主要教學內容與設計意圖簡述如下。

【教學過程】引入:通過工業鹽(亞XX鈉)中毒事件的視頻報道,提出「為何會出現這類嚴重的中毒事件?」的問題;通過NaNo2樣品呈現和NaNo2用途說明,進一步提出「如何通過鑒別法來避免這類中毒現象發生?」的問題。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學習背景,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所應關注的學習方向,使課堂迅速進入一種有序、高效的教學狀態。把學習與研究放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背景之中,這種「告知」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預設,能有效激發學習者為快速獲得學習結果而規劃系列的預期行為,並逐步將預期行為轉化為實踐行為,使實踐行為與正確的學習結果相匹配。

【教學過程】問題1:怎樣用實驗方法鑒別Nacl與NH4cl兩種固體?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得出「焰色反應法、氣體法(與NaoH固體反應)、顯色法(與石蕊試液反應)、顯色法(與pH試紙接觸)」等四種方案。戚蔽碧

【設計意圖】奧蘇伯爾認為,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可通過先給學習者呈現一個先行組織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為新呈現材料的學習提供一個觀念的框架,這樣有助於智慧技能的保持與遷移。

【教學過程】通過對Nacl與NH4cl兩種固體鑒別方法的研究,我們可以思考與整理出物質鑒別所應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差異等三方面。

【設計意圖】在分析固體Nacl與NH4cl鑒別方法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物質鑒別的常用原理,完成學生認知結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為鑒別NaNo2與Nacl固體

提供了上位概念與規則的支撐,同時也為學生如何選擇所需信息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作好輔墊。

【教學過程】問題2:要合理鑒別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識儲備?(呈現已經完成的預習作業:搜索歸納NaNo2的性質、用途,展示所寫的科普小論文),投影呈現NaNo2和Nacl的性質對照表。

【設計意圖】通過查找資料、撰寫科普小論文方式使學生了解NaNo2的性質,它既提高了學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性質搜索結果與性質比較最終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現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時凸現了NaNo2與Nacl在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的差別。

【教學過程】問題3:怎樣用實驗方法鑒別NaNo2和Nacl兩種固體?(學生分組討論,初步形成簡要實驗方案)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出要完成物質鑒別的實驗操作,必需綜合考慮方案設計、方案評價、方案實踐、方案反思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發現信息、評價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優化其思維的遷移、發散、收斂品質,最終形成有序的多個從理論角度得出的實驗鑒別方案。

【教學過程】對學生設計的典型理論鑒別方案,師生共同進行從實踐視角的可行性評價,並分組進入方案實踐(四人一組,進行有明確任務的分組實驗,並匯報實驗步驟、現象與結論)。

【設計意圖】體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中檢驗理論設計的合理性、簡約性、安全性、可行性,凸顯實驗的「動」的功能,也彰顯實驗的「靜」的功能(實踐對理論的評價功能)。

【教學過程】師生共同歸納與整理進行物質鑒別,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必需掌握一般的鑒別流程。在此基礎上,思考物質鑒別在理論與實踐中是否存在一定區別?

問題4:建築工人怎樣用簡單的方法區分食鹽和工業鹽?

【設計意圖】知識的達成,能力的獲得需要不斷的總結、不斷的訓練、不斷的思索,並反璞歸真,讓理論知識、理論方法回歸生活,再次調動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激情和才智,讓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成功與喜悅,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堂目標。

【教學過程】總結:驗證與探究是物質鑒別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傳統、現代方法;局部、整體方法;基礎、綜合方法是溝通具體鑒別方法與物質組成、性質的橋梁,這些方法雖然在運用時一定存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現象,但其獨立知識、能力的構建應及時融入化學學科的完整體系之中。

【設計意圖】及時的歸納、總結與提升,能凸現對完整、系統知識的有序構建,也能強化對創新、綜合能力的優化培養。

2.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鹼金屬編排在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之後,可以把前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知識在此更好地應用,並得到鞏固,也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豐富的典型金屬元素的感性認識,本章實質上起到了承前起後的作用。鈉是鹼金屬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金屬,學好鈉的性質可為後面學習其它鹼金屬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本節教材是本章的重點。

1.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從鈉的原子結構特徵認識鈉的化學性質。

難點是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2、目標分析

2.1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階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導學生去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為以後學習其它族元素作一個鋪墊。

2.2在能力方面,通過鈉的有關性質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改進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實驗創造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鈉為什麼要保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氣中會變成什麼呢?把鈉投入水中有什麼現象?會不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帶著這些問題去觀察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二)演示實驗,觀察現象

通過實物鈉歸納出鈉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導熱性等物理性質。演示鈉在空氣中點燃觀察其產物;再演示鈉和水的反應,讓學生總結,最後我歸納其反應現象:「浮」、「球」、「游」、「消」、「紅」。(課本上對生成氣體的檢驗方法效果不好,我對此進行了改進:用一裝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黃豆大的鈉的大頭針,瓶倒置使鈉和水充分反應,取下塞子、點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銳的爆鳴聲,效果得到大大改進。)

(三)分析現象,深入探究

鈉是銀白色的,其表面顏色是灰暗的,而鈉在空氣中燃燒後又呈現淡黃色,這些說明了鈉在常溫下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氧化鈉、點燃則與氧氣反應生成了過氧化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鈉與水反應的實質是鈉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反應,當氫離子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會發生爆炸原因就在於此。

(四)總結性質,得出結論

通過鈉的性質得到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具有很強的還原性。結合鈉的性質去解釋鈉的用途,利用多媒體演示鈉的用途。

4、學法分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教給學生對金屬鈉的認識,掌握金屬鈉的性質,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歸納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利用多媒體演示鈉的化學性質。從鈉的性質可以類推其他鹼金屬的性質,這樣,由點及面、由表及裡,對鈉的性質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3.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把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安排在《鹵素》這章里講述,是由於這章介紹的氧化還原反應較多,客觀上有從本質上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需要,並能加深對鹵素和其他元素化合物性質的理解。

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有斗爭性,又有統一性,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中的對立統一現象到處可見。通過認真引導,就可以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在自然現象里的體現。反過來,這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2教學目的要求與編排特點

本節要求學生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加深對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的理解並學會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並能用箭頭正確表示電子的轉移。本節教材從復習初中學過的狹義氧化還原反應入手,也即從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入手,繼而從化合價升降角度(或觀點)分析,最後上升到用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電子對轉移)的觀點來揭示氧化、還原的實質,從而形成廣義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這種由狹義至廣義、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由宏觀到微觀的安排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符合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3教材的重、難點分析

本節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題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與本質。重點及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用相關知識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觀點認識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從而歸納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與本質;至於難點還有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還原劑、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氧化劑,以及如何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情況及其該兩種方法的區別之處。

4.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教材分析

通過以前章節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能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和化學反應的自發性、以及原電池的原理等理論知識,為本節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理論知識准備。化學電池是依據原電池原理開發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闊的應用范圍的技術產品。小到手錶、單放機、兒童玩具,大到航空航天、衛星通訊,幾乎無處不在。因此本節的教學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延伸和拓展,將抽象的理論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感性體驗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深入認識化學電池。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電池工業的進步,各種新型的電池層出不窮。教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類電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電池(鹼性鋅錳電池)、二次電池(鉛蓄電池)、和在未來有著美好應用前景的燃料電池。簡介了電池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適用范圍。同時向學生滲透綠色環保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常見電池的組成與應用;

理解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的反應原理;

了解常見電池與人類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

【過程與方法】學會用多種手段獲得信息的方法與途徑,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學習常見化學電池的組成、應用與原理,通過探究,學習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電池工作原理的探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新型電池的介紹,提高學生創造欲X與學習興趣,學會利用能源與創造能源的方法,提高環保意識與節能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次電池、二次電池與燃料電池的反應原理、性能及應用

【難點】化學電池的反應原理及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四、學情分析

在化學必修2中學生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初步知識,前一節又已經學過原電池的基本內容,知道原電池的定義,形成條件,簡單的電極反應等,所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化學電源的知識。學生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有關數據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與日常生活、生產實際聯系得比較緊密,所以設計本節教學時,堅持以課堂為主,向課前和課後延伸,課堂教學時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學電源入手,以化學電源的發展史為線索,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鹼性鋅錳電池、鉛蓄電池、氫氧燃料電池等,引導學生對電池的優劣,找尋出這些電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共同探究化學電池的研究和發展方向,課前通過商店調查、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化學電源的有關信息,課後通過小組研究性學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和科學思維的培養,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培養邏輯推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的能力。

六、教學方式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採用「預習學習」為先導,通過學生自主預習、調查研究、查閱資料,初步了解常見電池的分類、電池的優劣的判斷、電極方程式的書寫,課堂上採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即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小組探究合作、解決問題、小組歸納、提出新問題……的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去體驗和感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去體驗合作探究所帶來的成功喜悅。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求真務實的探究精神。課後,通過研究性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立足於社會大背景之下,以更開闊的視野從管理、技術、環境和消費等不同角度來分析實際問題。

七、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介紹化學電池的種類

展示並演示三類化學電池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的Flash課件。

製作氫氧燃料電池

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課堂練習

5.高三化學說課稿範例


一、教材分析

(1)《氨》是人教版《化學1》(必修)的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第四節內容。是繼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之後的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識,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

(2)氨是非金屬元素氮的化合物,是沿著非金屬元素學習思路(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含氧酸→鹽)學習的第一種物質,在生活中比教常見,重要的化工產品。

二、學情分析

1、氨氣在生活中常見,對部分物理性質已經比較熟悉。

2、經過第三章元素化合物學習,已經具備了繼續學習元素化合物的能力

3、思維活躍,喜歡動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觀察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氨的物理性質、用途,銨鹽的共性。掌握氨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觀察、分析、推理、及判斷的能力。

通過對氨氣的認識,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物質認識方法的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有趣實驗現象原因探索,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科學態度。

通過氮肥能提高糧食產量解決飢餓問題,讓學生感悟化學和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

通過諾貝爾獎獲得者哈伯的故事,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重難點

教學重點:氨、銨鹽的性質

依據本節課內容,課標要求確定本節重點。

教學難點:噴泉形成原理

利用課堂實驗,結合學生生活接觸(如我校噴泉)的例子,可分析得到噴泉工作原理,再結合典例的練習,可突破難點。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

設計問題,啟發思考;實驗探究,突破難點;適時點撥,釋疑解惑。

2、學法

自主預習、合作展示、探究討論。

六、教學模式(化學組教學模式-----三步達標)

自主預習→自主檢測→探究討論→探究練習→課堂小結→課堂檢測

⑩ 高中化學《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說課稿

高中化學《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說課稿

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是,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長期以來都陷入教師感覺難教,學生感覺難學的困境。因為概念理論課,既無生動有趣的實驗,又無形象具體的研究對象,如何讓概念學習的課堂也煥發出勃勃生機?對此我挑戰理論性、概念性最強的一個課題「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准》指出:「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能用於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可見,《課程標准》淡化了對概念本身的理解,而著重強調了對這些概念的`應用。

2、本課時內容排高中教材如此靠在前的位置,人教版排在化學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第一標題,足以可現其重要地位。它的作用不是簡單的承上啟下,它貫穿於高中化學的始終,它屬於「工具性」概念,學生在今後幾乎每一節課的學習都會不斷頻繁使用,在化學計算中處於核心地位。所以是本章、本冊乃至整個高中化學的重點內容。

3、本課時主要介紹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些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懂,具有很高的知識陌生性,而且非常容易將物質的質量混淆起來。

二、學生情況

1、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可以用質量、體積等物理量計量;也很清楚微觀粒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

2、高一的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比較高,主觀上有學好的願望,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還很不成熟,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需要老師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其理解與記憶。

三、基於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了本課時的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含義;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②通過練習掌握物質的量與物質微粒數目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概念的形成過程,學會運用類比推理、歸納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建構,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熱愛科學的情感,感受到宏觀和微觀的完美結合。

【教學重點】

1、學生掌握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及使用注意事項。

2、學生掌握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微粒數之間的運算關系。

【教學難點】

如何深入簡出的引出這些抽象的概念,學生能夠從本質上理解、接受和構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概念的同時,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接下來,說說我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穿插了我對重難點的處理和所使用的教學方法。

1、引入課題:本節課概念多,理解難度大,學生認知水平又比較低,所以教師應採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強直觀性教學。所以,創設情景,非常重要。

情景1:一句古詩和一個童話故事。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眼球。

;
閱讀全文

與高中化學哪些實驗適合說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