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鑒別化工泥還是紫砂壺
所謂「原礦紫砂」是近些年的流行提法,過去的紫砂,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有什麼真偽問題。有的只是從開始對泥料認識不夠帶有雜質的使用,到後來對泥料逐漸地掌握,對純度要求的提高。現在是因為有了「非原礦」(化工泥)了,才強調「原礦」。這應該是從流行中的「正宗」和「不正宗」那兒演變而來的。
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強調原礦泥料呢?宜興紫砂,除了泡茶的實用功能優越,獨特以外,其獨一無二,它處不可尋覓,不可再生,只會越來越少的珍貴稀有,是我們追捧和喜愛的主要原因。玩賞收藏的人都知道,玩玉只能和田翡翠,古瓷只玩宋元器物、明清官窯,傢具必須紫檀、酸枝、黃花梨。而當前,市面上充斥著大量被冠以紫砂之名的所謂紫砂壺,實際上都是高嶺土加化工著色劑調配出來的,或是用別的什麼地方弄來的類似宜興紫砂的泥料,經過模具製成充當宜興紫砂的壺,其材質和物理性能跟原礦紫砂是無法比擬的。這種只有紫砂之名,而無紫砂之實的玩意兒,就是做到天荒地老都做不完。珍稀何在?價值何存?
我們雖然推崇原礦紫砂,但沒有真正親手接觸紫砂泥料,又如何識得什麼是原礦泥料呢?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只可意會,卻很難言傳的,紫砂基本可以算作這一類。我們知道紫砂各異的天然材質和經人工調配的品種很多,但前提是其成份必須是純天然的,即原礦的。沒有多方面各種類的擁有地道原礦泥料製作的紫砂壺,是很難理解和識別什麼是真正的紫砂(即使有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認識清楚的)。為了便於理解和認識,在這里我們談一些直觀的辨認方法。
一、辨質感
所謂質感,是指泥料在壺體表面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感覺。原礦紫砂,精光內斂,溫潤似玉、色相沉穩、老氣十足。好的泥料使用起來,不出十天半個月便能看出效果。而低檔的化工泥壺,不管怎麼養都沒多大變化,照樣是乾巴巴的。雖然也能做出所謂的綠豆沙效果(也並不是所有的泥料都有綠豆砂的效果),但由於表面的玻璃相(加入刨花水的原故亦稱石英水)太重,茶水吃不進,把玩的油脂也滲不進去,故這樣的壺是養不出來的。現在有紫砂研究所已注意這個問題,已生產出表面不帶玻璃相的化工泥,這類泥被用來做高檔的仿名家壺,非常能欺騙人,沒有將原礦泥與化工泥對比認識的,極容易上當。具體的辨識有:1.由於原礦泥料中的砂粒與泥質在高溫燒制下的收縮不平衡,一些原礦泥的壺通體(趙庄朱泥、黃金朱泥、礱糠泥等)尤其是口沿的頸部等拐角地方,會出現細密的豎皺紋。這種豎皺紋的分布是均勻的,有的地方明顯集中,有的地方稀疏。2.原礦泥的砂粒是大小粗細不等的,這是因為過去的泥料都是經過自然風化後,再用石磨碾磨過竹篾篩子得來的。所以砂粒是不均勻的。而化工泥料是用高速的雷蒙粉碎機加工出來的,砂粒目數非常均勻。一眼看去就缺少天然質朴的感覺。3.原礦的泥料往往會帶有一些雜質,即一些顆粒不勻、分布不均的小點,尤以白點,灰白點居多。這是某一個泥種中參雜著極其少量的其他泥料的成份所致。而化工泥的異色砂粒是人為加進去的,通體都是,極為均勻,讓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
二、辨泥色
原礦泥料的顏色大多不會太艷,一是因為早期的紫砂很多是淺表層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風化。二是因為紫砂礦從地下被挖掘上來以後,要放置露天場地日曬雨淋一年半載,自然鬆散變成小顆料後,再碾磨成粉,最後再經過錘打陳腐才能使用。經風化陳腐的原礦泥中的金屬物質會發生氧化作用,泥色就會發暗、發沉、發舊,不會有新鮮亮麗的感覺。有些泥料會陳腐存放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使用,故現在還會有少量清代、民國保留下來的老泥,但已彌足珍貴稀少了。而化工泥是由高嶺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屬氧化物調制的,現調現用,加上金屬氧化物往往超標添加。所以,泥色鮮、泥色艷,做出來的壺鮮亮無比就不奇怪了。用這種超標色素的壺泡茶喝,對身體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為此,當我們看到一把壺泥色新、泥色艷,就要考慮這把壺是否有問題。如果有40倍以上的放大鏡,可以觀看壺體表面是否有與壺體同色,但又深於壺體總體顏色的細微顆粒,這種顆粒就是沒有完全被粉碎的致色氧化物,紫色的是氧化錳,綠色的是氧化鉻,黃色的是鉻錫黃,紅色的氧化鐵。有些顆粒粗的,不用藉助放大鏡,肉眼就能直接看得到,這樣的超標就是相當嚴重了。原礦泥料的紫砂壺,壺體發色都比較沉、比較暗,尤其是使用過的壺尤為明顯,有一種老氣橫秋,飽經歲月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講的色澤。而化工壺是絕對不會達到這種效果的。
三、辨工藝
由於現代製作工藝規范、效率極高,所做出來的壺周周正正、乖巧精道,讓許多初學者非常喜歡。而手工做的壺沒有統一的模具,只憑藝人心靈手巧,憑積累的經驗,胸有成竹的按自己的要求喜好而製作。故同一形制、同一規格的壺都會在身筒的形狀、壺口直徑以及壺嘴、壺把的安裝位置,粗細高低有所不同,不會有完全相同外觀、規格的壺出現。加之原礦紫砂本來就很少、很珍貴,根本不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泥料大規模的機械化、模具化批量生產。所以,分辨傳統工藝還是現代工藝,這也是判斷泥料是否地道的一個方面。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這樣,那就用手工方式做化工壺好了。話說得不錯,但由於機械化、模具化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大肆興起,原來會做手工的,現在沒幾個了,剩下的都是用模具教出來的,即使會的,因為手工製作效率極低且外形、處觀高低不等,大小不一,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做了。我們一些所謂的制壺大師請人做的模具壺(稱之為代工壺),都賣到幾萬塊,甚至更高的價,都是化工著色泥。他們引導人們注重的只是名氣,是什麼大師名家的,泥料好不好早已經被忽略掉了。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他們運作得相當成功。傳統手工壺和機械模具壺的做工區別在哪裡呢?1.手工壺由於是圍泥片打身筒成型的,所以,在壺把位置的內壁會有一條豎直的凸起的按縫,蓋內弧頂與子口牆結合處也往往有這樣的介面。一些套模具的壺(將泥片按在模具壺壁上成型,與灌漿壺不同)也會有這種接縫,但這種壺屬於半手工製作了。2.壺的口沿和蓋沿往往會有一圈或明或暗的泥邊痕跡。壺底內與壺身相接處。一般都會有接縫和刮抹痕。壺嘴和壺把與壺身相接處也往往會有未經修飾的刮痕。清中期嘉慶以前的壺底沒有放射狀的刮痕。3.壺嘴內孔多為獨孔,最多不超過九個眼(指大壺)。4.壺身和壺底的刻款在字畫的邊緣會有毛刺感或崩缺。這是因為泥料未完全乾透時用竹刀刻劃(鋼刀沒有毛刺感)和泥內含砂粒造成的。而模具壺是在第一次低溫燒過後,刻上字畫,再高溫復燒一次,故刻款字畫的表面是平滑的。5.壺口內沿和蓋的子口外沿不會有砂輪機打磨的痕跡。這種磨痕是模具壺經第一次低溫燒制後,對蓋合不好的口沿和蓋沿進行打磨修飾的結果。總之,一句話,傳統手工製作的壺,怎麼看多少都會留下手工的痕跡。那種中規中矩,周周正正、一模一樣的壺,絕對不是傳統手法的東西。
四、以書為鑒
如果以上方法讓你仍吃不準,沒把握的話,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照紫砂壺圖鑒中民國以前和當代國家級大師的作品,因為這之前的紫砂圖譜基本涵蓋了自明代以來所有的原礦紫砂泥料(當然那時也有少數化工泥,如民國綠、黑料土)。當你的壺經過對照,發現是書上沒有的泥色。或有類似的,但過於鮮艷亮麗,這樣的壺就不要玩,不要買了。也就是說,這樣的壺十分八九不看真了。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收藏紫砂壺都有考慮它的投資價值,升值空間。都希望自己買的壺突然有一天身價百倍,價值連城。但是,這種神話絕對不會發生在化工泥的模具壺上。想想吧,柴木的料做紅木的工,就能當紅木賣嗎?銅頂針做得再好,抵得過金戒子嗎?漢白玉雕得再精,能比得了和田仔料嗎?紫砂自古就有「質地如玉,價可比金」,「一兩黃金一兩砂」之贊譽,區區幾十塊、幾百塊你就能買到真紫砂嗎?世界之大,壺店之多,名家大師一生能做幾把壺?你卻輕易就能找到多把名家大師的作品,這不很搞笑嗎?道理很簡單:泥料,配之不盡,用之不完;製作:機械化、規模化。誇張地說,你有的,興許全世界人民都有,這就是前面那句話:嗚呼,珍稀何在?價值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