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著名的化學家有哪些
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 俄羅斯化學家,發現並編寫了元素周期表。
居里夫人(塌橋Marie Curie)- 波蘭裔法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被認為是放射性研究沖鋒的先驅,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波義耳(Antoine Lavoisier)- 法國化學家,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提出了氧氣的概念,並首次使用氧氣對物質進行分析。
亨利·莫斯利(Henry Moseley)- 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發現了元素周期表的現代版本,並引入了原子序數的概念。
保羅·愛因斯坦(Paul Ehrlich)- 德國醫生和化學家,發明了梅毒治療的葯物「606號」,獲得了諾貝爾散衫晌獎。
瓦列里安·阿爾奇(Valerie Alazraki)- 以色列女化學家,是一位有關生物有機化學領域的權威,曾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奧古斯特·凱庫勒(August Kekulé)- 德國化學家,首次提出了分子中原子排列的概念,被視為有機化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B.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者其中有多少是女科學家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女科學家有5名,她們分別是:
1、瑪麗·居里(波蘭裔法國籍,1911)
2、伊雷娜·約里奧-居里(法國,1935)
3、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英國,1964)
4、阿達·約納特(以色列,2009)
5、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2018)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至2017年共頒發109次,其中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1942這8年未頒獎。
獲獎者中有3人獲兩次諾貝爾獎。分別是瑪麗·居里(1903年物理獎;1911年化學獎;首位獲兩次諾獎的獲獎者);萊納斯·鮑林(1954年化學獎;1962年和平獎;唯一一位兩次都是單人獲獎的獲獎者);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1980兩次獲化學獎)。
C. 「最美女院士」任詠華科研之路像開外掛,是化學界權威人物,現狀如何
任詠華,中國的科研"女明星",即年輕又有才華,有氣質還有相貌。人未老,命已至。她的科研之路如同長江破浪一般順風順水,她的才華氣質被譽為"最美女院士"。任詠華到底有著如何風馳電掣的人生,讓我們一起走進她。
用年輕之手觸科研之巔
三十八歲,是多少現代人還在路上努力奮斗的年齡,又是多少中年人人生的低谷和迷茫的年歲。三十八歲的任詠華,正站在科研的盡頭,身披"院士"的光輝在全世界的注視下熠熠發光。
2011年獲得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堪稱"女性諾貝爾獎"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一年後,年僅四十九歲的任詠華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之名。
翻開任詠華的履歷,裡面的內容如同鑲的金邊一般讓她整個人生都熠熠生輝,各種各樣的大的榮譽,繽紛多彩的成就,簡直就像開了外掛般精彩,她是化學界不可或缺的權威人物。
"腹有詩書氣自華"
1963年出生在香港的任詠華,她的父母都不是什麼著名的學者,相反,他的父母如同我們的父母一樣簡單樸素,她的父親是一位土木工程師,而母親則是無業的家庭主婦。她的童年如同我們的一樣,她不是天才,也沒有天賦,甚至在某些學習上還比不上一般的小孩,但是她勤奮能吃苦,別人背一遍能記住的東西,她得背很多遍才能記住,但她從不吝嗇自己的努力。
任詠華對科學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溫度計,她第一次看到破裂的溫度計里的液體變成了一個個跳躍的小銀球滑落在她的腳下。由此開始了她的科學之旅。
任詠華一直對名利看得極淡,但一直以來她的科研路上都是璀璨輝煌的:25歲,任詠華獲得香港大學的博士學位;27歲,她留校任教,從此便一路從講師一直升到教授、講座教授以至於後面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然而有著一生才華的任詠華在外貌上似乎也沒有低人一等。顏寧是"清華女神",無數的青年才俊為之傾倒,而任詠華在容貌氣質上也不輸明星。
任詠華被稱作"最美女院士",無論是在平時教授學生還是面對采訪視頻她都泰然自若,不施粉黛。一頭留有二十年的干練短發,簡單的米黃色襯衫搭配黑色西裝,就這樣任詠華簡單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腹有詩書氣自華,她的氣質和自信沒有因為個頭嬌小和素顏而減少絲毫,反而變得更加與眾不同,引人注目。
任詠華有著很多人一輩子都掙不來的榮譽,也有著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法保持的初心和朴實,她不施粉黛的臉上張揚著她的自信和氣質,她每天查閱圖書的背影展現著她追求突破的決心。
任詠華雖然有著一帆風順的科研之路,但是她不是天才也沒有傲人的背景,她身後是普通的家庭,也經歷過普通人的學業煩惱,不過是比一般人更加堅持和努力罷了。
D. 幾位女性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一共4位。具體是:1911年,波蘭科學家:瑪麗·居里1935年,法國科學家: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964年,英國科學家:多羅西·克勞福特·霍奇金,2009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
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
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