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計量數如何計算
化學的計量數,實際上在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化學計量數就是化學方程式每個物質前面的系數,一般是根據物質的量來求的,因為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物質的量之比。
關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即化學計量數),不宜簡單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個數,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決不是幾個原子和分子間反應的結果,而是大量質點聚集所顯示的宏觀現象。
⑵ 什麼叫化學計量數
化學計量數: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參與反應的物質前的系數,稱化學計量數,用η表示。實際上在運用中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關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即化學計量數),不宜簡單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個數,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決不是幾個原子和分子間反應的結果,而是大量質點聚集所顯示的宏觀現象。化學方程式還具有「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彼此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
(2)如何判斷化學反應計量系數擴展閱讀:
化學計量數作用
以整數來揭示化學反應各組分之間的關系,計量數可以不僅是是原子反應個數之間的比,還可以擴展到宏觀的物質的量質量 還可以是體積之間的關系。再者計量數可以突出化合價電子轉移的數量關系。
化學計量數與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在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中,各反應物的濃度項的指數之和稱該反應的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與化學計量數的關系:對於基元反應反應物的分級數與該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的絕對值相等;對於非基元反應則不一定相等。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左反、右生),並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與數目相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配平後要加以檢查。
3、註:註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點燃、加熱等),標出生成物狀態(氣體,沉澱等),把短線改成等號。
4、查:檢查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
⑶ 怎樣根據圖像判斷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平衡計量數的大小關系
化學平衡圖像問題是高考化學試題中最常見的一種題型。該類題型的特點是:圖像是題目的主要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識寓於坐標曲線上,簡明、直觀、形象,易於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類比能力和推理能力。解答化學平衡圖像題必須抓住化學程式及圖像的特點。析圖的關鍵在於對「數」 「形」 「義」 「性」的綜合思考,其重點是弄清「四點」(起點、交點、轉折點、終點)及各條線段的化學含義,分析曲線的走向,發現圖像隱含的條件,找出解題的突破口。下面例析這類題型的一般解題思路,希望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先要明確圖像的橫、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意義,養成良好分析圖像問題的習慣
在習題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分析圖像問題時常在無意中忽略了圖像中橫坐標與縱坐標所表示的意義,導致做錯題或思維受阻。
例1 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得到如下變化規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
反應Ⅰ:2A(g)+B(g) 2C(g) 反應 Ⅱ:2A(g) C(g
反應Ⅲ:3A(g)+B(g) 2C(g) 反應Ⅳ:A(g)+B(g) 2C(g)
根據以上規律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反應Ⅰ:ΔH>0,P2>P1
B.反應Ⅱ:ΔH<0,T1>T2
C.反應Ⅲ:ΔH>0,T2>T1;或ΔH<0,T1>T2
D.反應Ⅳ:ΔH<0,T2>T1
錯解:漏選C
解析:在該題中正確的答案應選BC,但有部分學生漏選了C答案。他們認為在反應III的圖像中,T2曲線的斜率比T1的大,說明在T2的溫度下反應速率比在T1溫度下大,所以T2一定大於T1(根據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這些學生犯錯誤的原因是受了平常一些習題的影響,錯誤遷移知識,認為斜率就一定代錶速率。其實,該圖像的橫坐標表示加入B的物質的量,縱坐標表示C物質在平衡時的體積分數。這兩條曲線上任意一點表示在加入一定量的B時,反應達到平衡的平衡點。圖中的曲線表示的是在某一溫度下隨著B加入的物質的量不同(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達到平衡時C在平衡體系中的體積分數的變化情況,其斜率並不代表反應速率的大小。
糾錯反饋:先明確圖像的橫、縱坐標所表示的意義,再進一步深入分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否則,容易的題目也會變成難題。(容易做錯或做不出來)
二、對化學平衡圖像的分析要緊密聯系化學方程式的特點及題干中給出的恆定條件
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有的同學在分析化學平衡圖像問題時,常常孤立去分析圖像,忽略了了化學方程式中所隱含的條件,導致自己的思維受阻。
例2.在容器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A(g)+3B(g)2C(g);DH<0
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並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下列關系圖:
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 ( )
A. 圖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乙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
B. 圖Ⅱ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壓強較高
C. 圖Ⅱ研究的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
D. 圖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甲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
解析:從題干可知:1、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2、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3、該反應是在恆容下討論。因為催化劑對平衡移動是沒有影響的,所以A項是錯誤的,D項正確。從圖II的兩條曲線的斜率對比可知,如果只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應該是甲的壓強大,但從題干可知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的轉化率應是增大,所以B項是錯誤的。如果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甲的斜率大,反應速率大,溫度高。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的轉化率降低,C項正確。
糾錯反饋:如果給出化學平衡方程式,在分析平衡圖像時,要聯系化學方程式。雖然看起來這是一個簡單問題,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不容易。
三、抓「四點」( 起點、交點、轉折點、終點),注意求同思維及求異思維的運用
例2、在某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可逆反應A(氣)+B(氣) XC(氣)符合下列圖像Ⅰ所示關系,由此推斷對圖Ⅱ的正確說是
A、P3>P4,Y軸表示A的轉化率 B、P3<P4,Y軸表示的B百分含量
C、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 D、P3>P4,Y軸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解析:從圖形I來看,(1)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C物質的百分含量,a、b、c 三條曲線的起點相同,轉折點不同;(2)比較a、b兩條曲線,不難發現他們是溫度相同,壓強不同的兩條曲線;(3)b曲線的斜率大於a曲線的斜率,說明b曲線條件中的反應速率大於a曲線條件下的反應速率,得出隱含條件:P2>P1 ;(4)從轉折點不難發現隨著壓強的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得化學方程式中的另一隱含條件:化學計量數X等於1;(5)再通過比較b、c兩曲線,不難發現另外的隱含條件:T1>T2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綜上所述得出結論:P2>P1 ,T1>T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化學計量數X等於1。運用圖形I所得的結論來解決圖形II的問題:為了便於分析,在圖像II中做一等溫線(虛線表示)。
如果Y軸表示A的轉化率,從圖形I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溫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動,兩條曲線都體現A的轉化率降低,合理;從圖形I可知X等於1,隨著壓強的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在恆溫條件下,如果P3>P4 A的轉化率增大,合理,所以A項是正確是。如果Y軸表示B的百分含量,兩條曲線分開來分析,每條曲線是合理的,但對比來分析B就不合理,因為隨著壓強的增大,B的百分含量是增大的。因為該反應的反應容器容積不變,所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都是氣體,所以反應的過程中密度保持不變,C項不正確。同溫下壓強越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物質的量越小,氣體的總質量不變,其平衡時平均摩爾質量越大,所以D項正確。
糾錯反饋:弄清圖像中「起點」 「交點」 「轉折點(拐點)」「終點」 及各條線段的化學含義,注意曲線的縱向(同一曲)、橫向(不同曲線)的變化比較。
如果熟練掌握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知識,注意分析圖像的一些方法,在解決平衡圖像問題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實,以上的一些解題策略對其他圖像問題也具有普遍的意義。 如果幫到你的話請採納
⑷ 寫化學方程式時怎樣判斷用哪種方法算出化學計量數
方法一:根據反應物與產物的各原子總數相等來配平.方法二:根據反應的轉移電子數相即得到電子的總數等於失去電子的總數,等來配平.方法一例子:C+O2--CO(不充分燃燒下),看到反應物有2個O原子,產物就一個,所以產物也因該2個O原子,C+O2--2CO,可以看出還沒配平,產物2個C原子,反應物應該也兩個C,所以:2C+CO=2CO,配平了.方法二例子:O2+H2--H2O(點燃),O2中O原子是0價變成水中後成-2價,H2是0價成水後為+1價,所以H2應該配2.,所以後面也配二.法二用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多.最後一句:多練習,熟能生巧,真的!,8,寫化學方程式時怎樣判陪岩斷用哪種方法算出化蘆型御學計量租者數?
比如說怎麼判斷什麼時候用最小公倍數法什麼時候用觀察法什麼時候用奇數變偶數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