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中的「鹽」怎麼理解
雪上撒鹽其實是在雪地上撒上氯鹽,比如說 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鉀等,這些鹽通稱作「化冰鹽」。作用原理是利用鹽水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的特點,實際上雪是在不斷融化和凝固的,只不過二者速度相等,處於一種平衡狀態,撒上鹽以後,雪周圍的水就便成鹽水,但又未能凝固,這樣雪就會不斷融化,並會越來越少了
由氯離子與鈉、鈣、鎂、鉀及其他金屬形成的化合物,統稱氯鹽,對建築工程都有腐蝕性,稱之為「鹽害」。因為氯鹽最主要的破壞作用是對鋼筋的腐蝕。當氯離子到達鋼筋表面並超過一定量(臨界值)時,原處於鈍化狀態的鋼筋,就會活化、腐蝕。銹蝕產物的發展與體積膨脹(2~6倍),使混凝土保護層發生順鋼筋開裂、脫落,工程處於危險狀態 我們最好不要大量使用氯鹽,還是機械除冰比較好,雖說有點累
2. 鹽化學名是什麼
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
鹽有很多種類,我們通常所說的「食鹽」的化學名叫氯化鈉(化學式:NaCl)。但事實上並非只有氯化鈉才能食用,氯化鉀(化學式:KCl)也可食用。
相關信息: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絡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復雜離子的合鹽-絡合物。
通常在標准狀況下,不可溶的鹽會是固態,但也有例外,例如熔鹽(英語:molten salt)及離子液體。可溶鹽的溶液及熔鹽有導電性,因此可作為電解質。包括細胞的細胞質、血液、尿液及礦泉水中都含有許多不同的鹽類。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鹽
3. 什麼是鹽化學概念
鹽的化學概念:
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鈣,氯化鈉(食鹽),氯化銨等。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
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可能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
含有氫離子的鹽叫酸式鹽,如:碳酸氫銨(NH4HCO3);硫酸氫鈉(NaHSO4);磷酸二氫鉀(KH2PO4)
含有氫氧根離子的鹽叫鹼式鹽,如: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不含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鹽叫正鹽,如:氯化鈉(NaCl);碳酸鈉(Na2CO3).此外還有復鹽(如明礬)等
4. 鹽的化學物質是什麼
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
5. 在化學中,什麼叫鹽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簡單地說就是在化合物中除了酸,鹼,金屬氧化物一般的就是鹽了。
6. 食鹽化學式
食鹽化學式NaCl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
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我們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
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6)鹽怎麼化學擴展閱讀:
一、物理性質
定義
NaCl, 食鹽的主要成分,離子型化合物。純凈的氯化鈉晶體是無色透明的立方晶體,由於雜質的存在使一般情況下的氯化鈉為白色立方晶體或細小的晶體粉末。
比重為2.165(25/4℃),熔點801℃,沸點1442℃,相對密度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雜質時易潮解;溶於水或甘油,難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水溶液中性並且導電。
固態的氯化鈉不導電,但熔融態的氯化鈉導電。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當溫度低於0.15 ℃時可獲得二水合物NaCl·2H2O。
氯化鈉大量存在於海水和天然鹽湖中,可用來製取氯氣、氫氣、鹽酸、氫氧化鈉、氯酸鹽、次氯酸鹽、漂白粉及金屬鈉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於食品調味和腌魚肉蔬菜,以及供鹽析肥皂和鞣製皮革等;經高度精製的氯化鈉可用來制生理食鹽水,用於臨床治療和生理實驗,如失鈉、失水、失血等情況。可通過濃縮結晶海水或天然的鹽湖或鹽井水來製取氯化鈉。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結構,每個晶胞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
二、用途
食鹽的作用很廣: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療,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三、化學性質
1.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沉澱;
2.固體食鹽可以與濃硫酸共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電解氯化鈉溶液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電解熔融氯化鈉可得到單質鈉和氯氣。
四、生理作用
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 80%存在於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氯離子也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佔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佔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
這樣強的鹽酸在胃裡為什麼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l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
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症。
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於生活習慣和口味不同,實際食鹽的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
7. 化學里 鹽的定義是什麼
鹽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一般來說鹽是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也有其他的反應可生成鹽,例如置換反應等。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鹼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
復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絡鹽溶於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復雜離子的合鹽-絡合物。
通常在標准狀況下,不可溶的鹽會是固態,但也有例外,例如熔鹽(英語:Molten salt)及離子液體。可溶鹽的溶液及熔鹽有導電性,因此可作為電解質。包括細胞的細胞質、血液、尿液及礦泉水中都含有許多不同的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