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化學怎麼學才能考滿分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是很多高中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感到困難,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化學的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怎麼學
一、抓主幹
研究下高中化學書的目錄就會發現,其實化學教材的內容說起來也很簡單:元素周期表中的5個縱行〔Ⅰ,Ⅳ,Ⅴ,Ⅵ,Ⅶ〕,反應類型,平衡,有機。還是我前面多次提過的那個思想,得對化學到底學了些什麼有個大體的概念,才能在現在已經算很較短的時間內有個更快更大的進步。還有前面在講數學時說的玩數學的方法,也可用在化學上的。
這樣的目的,是要抓住主幹。只有主幹知識過硬才不怕考題有多靈活,這同樣在數學和物理中也很重要,再羅嗦下,完全空中樓閣式靠大量練題而產生對各種題做法的認知,試圖藉以彌補或代替夯實基礎的作用,是很難有質的進步的,也很容易出問題。
但並不否定練題的必要和重要作用,練題也是提高應試能里的最重要途徑。用一個察老肢數學語言來解釋,基礎和練題都是提高成績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二、記零散
我當時是遇到一個零散的知識點就抄下來,有點記點,記憶也講方法把有顏色的沉澱溶液什麼的歸納到一起記,其實說起來真的大家都知道,但是卻只有真的在堅持的人才能看到效果。
三、針對應試
分析試卷考點安排,提煉常考考點。由於各地試卷考點安排和常考考點不同,我就拿四川卷為例,8個選擇題,一般考點分別為:化學在敗世前沿科學的應用,實驗,離子共存或反應,熱化學方程式,周期表與周期率,化學計算,平衡,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
每年的題都是如此安排的〔除地震那年特殊〕。發現了這個就可以在第二輪復習中找到重點了,後面的4個大題也一樣相當的有規律。
我推薦: 如何提高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效率
高考化學答題技巧化學用語是進行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富有特色的化學語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含弊,化學用語可以反映出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化學反應原理正確理解和使用化學用語非常重要,也是高考的必考點。
另外,考生還需要靈活運用化學圖形語言。化學圖形語言包括各種模型(如分子模型、原子模型)、關系圖、知識網路圖、工藝流程圖等,它們是化學形象思維的載體和中介,也是化學思維的重要材料和結果,而且還是進行抽象思維的一個重要工具。
化學反應過程體現了化學反應原理,反映了物質的性質,是化學反應先後順序的具體表現形式。化學反應過程是試題考查化學知識的重要載體。通過正確分析化學反應過程可以發現物質制備和轉化的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的性質及其轉化的物質關系和數量關系,從而解決有關問題。
⑵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過渡
一是做好知識上的銜接。
教師應熟悉初中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高考要作要求,例如:酸性鹼性氧化物的定義及分類、同素異形體;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完全解決,應在高中教學中拓寬和加深,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初中只是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斷,而高中是從化合價的升降角度來判斷。高中化學要對初中有關知識進行拓展、完善,開學初首先要復習並拓寬初中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化合價的概念及規律,原子結構中對電子的認識,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分類及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及應用,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及守恆法、差量法等常用的計算解題技巧,溶解度的概念等等。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能讓學生從更高層次上來准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銜接教學中同時還要把握好知識的深廣度,要選擇好教學切入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是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
很多同學學習初中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和簡單模仿,而學好高中化學,僅僅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高中化學學習要求學生學會分類、歸納、比較、推理、遷移等,要理解性地記憶知識,更加重視化學實驗,學會自己探究或小組合作,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獲取知識,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深刻的。從高一第一堂化學課起,教師要上好學法指導課,要指導學生要堅持課前預習,記預習筆記,答好預習思考題;專心聽課做好聽課筆記;課後及時復習並做好學習小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提高作業的正確率;學會單元的復習與整理,注意知識點的融會貫通。指導學生養成認真細致、字斟句酌閱讀教材的習慣,先課前預習,再課後細讀,既重視教材重點知識,也不忽視一些數據圖表及選學內容,如「拓展視野」、「資料卡」、「信息提示」等,因為這些有助於學生加深理解主要內容同時能拓寬知識面。
三是做好思維方式的銜接。
學生要把以前的「是什麼」的思維模式轉變為「為什麼」,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勇於解決問題;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課堅決不能「走神」,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這樣才能弄懂弄通每個知識點,從而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中化學有如下特點:①知識量明顯增大,且涉及多個模塊;②理論性明顯增強,高中學習對理解要求很高,不動一番腦子,就難以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③綜合性明顯加強,往往解決一個問題,還得應用其它學科的知識;④系統性明顯增強,高中教材的知識結構化升級;⑤能力要求明顯提高,要學會分析問題並能解決問題。如果上了高中,學生不注意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的創新,要將形象思維逐漸轉變為抽象思維,那就會使學習越學越困難。
⑶ 高考化學怎麼准備,我化學很差,特別是實驗一點都不知道,還有一個月,要怎麼准備呢
實驗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實驗題。實驗題的答題關鍵,就是要抓住實驗目的!實驗題的命題模式,是在課內經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裝置優化或衍生進一步的實驗。發生變化的部分,各種實驗操作的細節,一定是圍繞著設計這部分的目的來的。
無機的實驗題,有這樣一個特點,往往是氣體的反應,氣體才可以通過多個實驗裝置,考察到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同學們有意識地把整個裝置分為氣體發生、洗氣、氣體反應、尾氣處理或集氣四大部分。每個模塊按各自的目的來考慮。在氣體發生的部分,要注意到和反應方程式聯系,是固液反應物還是液體反應物,是否需要加熱,是否需要控制溫度等。洗氣的選擇,要從第三模塊,反應的需要來判斷;對後續反應無影響的雜質,是不需要除去的!
有機實驗在高考中不會專門出題考察,但可能作為一個小題,被有機壓軸大題帶出。有機實驗的基本模型是從制備溴苯和制備乙酸乙酯兩大類衍生出來的。前者特點是,反應物和有機產物都處在反應容器中,而後者有機產物會進入尾氣處理的試管中。基本的考察點,就是圍繞這個區別,展開的現象差異、裝置的作用、產品的分離提純等的辨析。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例】CaCO3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氣體。下列裝置可用於CO2氣體的提純和乾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濃鹽酸配製1:1(體積比)的稀鹽酸(約6mol.L-1),應選用的儀器是。
a.燒杯b.玻璃棒c.量筒d.容量瓶
(2)上述裝置中,A是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裝置中,B物質是。用這個實驗得到的氣體測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質失效,測定結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響")。
(4)一次性飯盒中石蠟(高級烷烴)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評價飯盒質量的指標之一,測定溶出量的主要實驗步驟設計如下:剪碎、稱重→浸泡溶解→過濾→殘渣烘乾→冷卻、稱重→恆重,為了將石蠟和碳酸鈣溶出,應選用的試劑是。
a.氯化鈉溶液b.稀醋酸c.稀硫酸d.正已烷
(5)在溶出量測定實驗中,為了獲得石蠟和碳酸鈣的最大溶出量,應先溶出後溶出。
(6)上述測定實驗中,連續,說明樣品已經恆重。
此題考查了溶液的配製、氣體的除雜、實驗設計和評價、蒸發等化學實驗知識。(2)就要抓住題目描述的目的"用於CO2氣體的提純和乾燥"。根據實驗所用葯品,製得的氣體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氣;根據除雜的要求,除去H2S是可選用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碳酸氫鈉溶液用於吸收HCl氣體或吸收酸性氣體.
計算部分:
我們再來看看計算方面,計算題在考試說明中,已不再作為專門的題出現,但大題中的計算部分,依然是同學們的失分重點!主要問題集中在三點:計算前未分析化學過程,計算中不細致,計算後不注意有效數字和單位。高考在命題設置方面,重點就考察第一和第二點。同學們需要通過有意識地針對這三點來訓練!
化學成績發生飛躍告別「差生」的七大策略
來源:天利高考網 2010-11-11 14:24:55
[標簽:高考 化學]高考熱點資訊 免費訂閱
每個學生,就都想成為優秀學生,肯定不會甘願當一個「差生」。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就被定格在「差生」的行列而不能自拔。某一天,你突然感到:化學竟然這么難?我聽不懂!
其實,不是化學太難,而是你的學習方法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只要方法得當,你完全可以很快告別「差生」,使你的化學成績發生質的飛躍。去體驗做學生的樂趣。
一、盡快去找你現在的化學老師,讓他告訴你以前學過的最關鍵的知識點是哪些,然後在短期內補上。目的是能夠大致跟上現在的教學進度,能聽懂老師講授的新知識點,擺脫「差生」的困繞。
要想進步,必須弄清楚導致這化學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常用的幾個公式、概念沒記住,還是很重要的幾個基本解題方法不能熟練應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沒有理解透徹等等。象摩爾、物質的量濃度、氧化還原反應,以及差量法、守恆法、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其相關計算等,是高中階段出題的核心內容,有一個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有幾個弄不清楚,就可能淪為「差生」的行列。找准之後,趕緊把關鍵的知識補上,補的時候要想辦法讓你現在的任課老師「一對一」地進行輔導,手把手地教會你「補」的方法。同時要特別注意處理好研究課本與做題的關系。研究課本與做題的精力分配可以是4:6甚至3:7。所謂「研究課本」是指一字一句地閱讀課本內容,畫出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經過短時間的思考後要馬上去問老師,認真聽老師的分析,糾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發現,甚至頓悟:「原來是這樣啊!」那些平時困繞你的許多問題,答案原來就在課本上!你甚至會為此而感到悔恨:「我怎麼連課本都沒有仔細地看過一遍!」至此,你才明白,原來你並不笨,只是當時沒有研究課本而已。
但是,一做題,你可能又沒有了信心:有不少的題你根本無從下手。
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做一定量的習題,「4:6」的意義就在於此。把化學歸為理科,原因大概也在於此。不過這時,你心裡一定要清楚:你沒有必要做對每一道題!能做對60%~70%就達到目的了。在從「差」到「優」的轉化過程中,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實際上,研究完課本後,會做50%的題就不錯了,有30%的題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題根本就不會,這是正常現象。但是,研究完課本不馬上去做題,過一段時間後再做,你不會的題目就會上升到 60%。因此,看書固然重要,做題更重要。看完書「馬上做題」是關鍵。只有通過做題,才能檢驗你對課本的理解是否正確。並且,只做課本上的題也是不夠的,每一節都要做一些任課老師推薦的課外習題(但是題量不宜太大,以時間不超過30分鍾為宜),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通過做題,你就逐漸的有一些問題產生,有一些奇思妙想出現,你就會發現你也可以象那些「優秀生」一樣,經常去問老師!經常與老師交流。然後你就會體會到:學好化學原來如此簡單。在此基礎上,你還會逐步體會到:只要方法得當,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每一個學科都能學好的。
二、爭取在課堂上多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說給老師聽。
現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這對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面對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師不可能針對每一個人的理解進行分析和解答。程度差的同學往往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往下講了。課堂上講的內容,有很多時候又是環環相扣的,前面的沒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導致下面的更加難以理解,最終導致聽課失敗,如果課後又沒有進行及時的補救(如:馬上追著問老師),逐漸就會淪為「差生」的行列。
那麼,身為「差生」的我,該怎麼聽課呢?策略是:「搶答。」
不要怕回答錯誤,不要怕出醜,不要計較別人的善意笑聲。只要你不是故意搗亂,沒有人會責怪你。在很多情況下,老師不一定知道學生哪裡不懂?下面該著重講解哪一部分?是否該「再講一遍」?這時,老師會進行提問、設問,要求學生舉手回答或集體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積極的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聲說出來,讓老師聽到,盡可能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是針對你的理解而進行的。
如果你時刻在准備著進行搶答,你的注意力,一定會很集中,聽課的效率也一定會很高,學習就會逐漸變得輕松、有趣了。
三、上課堅決不能「跑神」
統計結果顯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課跑神造成的。「跑神」的表現多種多樣,有苦思冥想其他問題的、有瞎想其他事情的、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學、觀察老師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課外書的、有與別人說閑話的……如此等等。特別是打瞌睡,簡直可以說是「嚴重的聽課事故」,是退步的導火線!是學習進入「惡性循環」的開始,是「不會學習」或「狂妄自大」的重要表現!只要你跑神,你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沒法搶答,沒法影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內容,只能成為被動的聽講者,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中主動的參與者。
因此,只有杜絕上課跑神,你才能進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陰影,做一個快樂而輕松的學生。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兩個最重要的睡眠時間。一個是晚上11點之後一定要開始睡覺,一個是中午要有10到 30分鍾的午休時間。這是你從「後進生」邁向「優等生」的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絕「打瞌睡」。有不少同學在尋找自己學習的失誤時都忽略了這一點,然而,這一點處理不當,對於中等以下程度的學習者的打擊往往是致命的。你可以回憶你的學習歷程,你肯定也有過輝煌的時候,是什麼時候開始「墮落」的? 是經常在中午時去操場打球,還是連續有一段時間總是中午有事?總是熬夜?導致白天瞌睡難耐?!特別是晚自習效率極低,完不成作業!逐步陷入了學習的「惡性循環」中! 其次,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與「三閑」做堅持不懈的斗爭。所謂「三閑」是指:閑話、閑事、閑思。這是做學生的最大敵人。能控制住「三閑」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
四、避免總是被老師「傷害」
任何一個老師都不願意傷害學生。但是如果你經常被老師「傷害」,那就離「差生」不遠了。老師怎麼會「傷害」學生呢?當然,這里的「傷害」不是人身傷害,而是老師無意間扼殺了你的思維。這種情況主要是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造成的。我們都知道,不論干什麼事情,關鍵在於「落實」。就學習而言,老師講的再好——「天花亂墜」,「生動有趣」,那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最終不落實在作業上,特別是數理化,只講不練,一切都如過眼煙雲、曇花一現,學生很難應付現在的各種考試。因此,及時完成作業,對於學好數理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統計結果表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99%與此有關。作業是考察你對課本知識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載體。每一次老師在評講作業時,你都沒有做或大部分沒有做,都是直接聽老師直接把答案講出來。那麼,你就一此又一此地喪失了培養和訓練你的思維的機會。
學生還沒有認真、細致地思考,就聽到了答案,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最大是傷害。教師是一種培養人的職業。教師都想把學生培養成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因此,負責任的教師總是想盡辦法不傷害學生的思維,把評講作業的時間一再後推,甚至寧願不講,而把答案以「告示」的形式公布出去。老師的這些良苦用心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理解的,因此,就有不少同學經常受到來自老師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淪落為「差生」。那麼,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差生」的行列而又想趕緊跳出來時,就必須注意這一點。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無論如何也完不成所有的作業,但是,你必須在老師講之前做一部分,比如:隔一題做一題。而事實上,每一節,只要你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整地做8至12道題,基本上就可以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針對優秀學生而布置的。因此,身出「差生」行列的你,根本沒有必要全部做完。具體做多少,你自己心中要有個目標, 「人貴有自知之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你沒有完全被老師「傷害」,就會進步。有時候,進步會在「名次」上體現出來,有時候,可能只有你自己和任課老師清楚,這也是 「有自知之明」。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上課時沒有緊跟老師的思路,沒有積極地思考老師提出的「設問性問題」,在老師把答案說出來之前你還沒有進行任何積極的思考,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如果經常受到這樣的傷害,你聽課時就會覺得「稀里糊塗」、「聽不懂」,這時,你要及時的解剖自己:「我是否跑神了?!」。
五、經常去找老師,把你對某些問題的理解,講給老師聽
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但是再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還是不很順手。這說明你對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這時,你可以不去找老師,因為經過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時只是差那麼一點點;但是,我建議你去找老師,把你的理解詳細的說出來,老師一聽,就會發現你知識上的缺陷或解題方法上的不當之處。老師的三言兩語,就會使你的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事實上,這才是教師職業價值的最大體現。
六、記住化學方程式,你會馬上感到化學容易多了
化學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試的重中之重。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經歷的所有考試,你會發現,在你不會做的題目中,有60%以上是因為化學方程式不會寫造成的。特別是化學的計算題,更是與化學方程式息息相關。因此,可以斷言:只會寫化學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不能准確書寫方程式,肯定不會及格。在某中意義上可以說:差生與優秀生的本質區別可能就是幾個化學方程式。
七、馬上准備一個「備忘本」,把問到的知識記下來
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幾率要遠遠小於「差生」。大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優秀學生之所以能在各種考試中保持較好的成績,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把不會的知識真正問清楚了,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這里為什麼要強調「真正」兩個字呢?因為我們的「差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有時也去問老師,也耐心地聽老師講,也聽懂了。但是僅僅滿足於聽懂了,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再寫出來,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幾天後考試時又遇到了這樣的題,下筆寫的時候,才發現寫不完整,有那麼一點還沒有理解,「卡殼了」,重蹈了「一錯再錯」的覆轍。若是當時問過之後,馬上把它完整的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馬上「打破沙鍋問到底」,就不會出現後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謂「行百步而半九十」。就差一個「寫下來」,卻道出了「優生」與「差生」的丁點區別,天壤之別!
除此之外,備忘本上還可以記其他知識,如規律性的知識、你自己認為重要的和你認為容易忘的知識、一些物質的特殊性質。如:碘的特性(升華、遇到濕潤的澱粉變藍);氟的特性(與氫氣在暗處爆炸、與水反應放氧氣、AgF易溶於水、HF能腐蝕玻璃);漂白粉的製取、使用、失效原理;鹵水的成分;具有漂泊性的物質等等。
高考化學復習6條建議 明確目標架構網路
來源:燕趙都市報 2010-09-13 09:23:30
[標簽:復習 高考 化學]高考熱點資訊 免費訂閱
在第一輪復習中,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別是高三選修教材)中實驗和習題的可變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實驗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實驗、一題多解和變式練習等),進行深入地理解、應用,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
明確目標,架構網路
各位考生應在通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梳理、歸納知識,按教材中每章小結的知識網路圖形成本章的知識結構;將教材章與章之間的知識網路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形成中學化學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網路,以便應用時能快速、准確地提取相關知識,解決化學問題。
同學們應熟練用「結構———位置———性質」、「原理———裝置———操作———現象———結論———分析———評價」、「類比、邏輯推理」、「實驗探究」、「建模思想(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等量關系,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等化學學習方法,復習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學科四大能力。
注重基礎,落實細節
第一輪復習注重基礎要突出教材。注重教材章、節之間知識內在聯系、規律的揭示,應盡快形成知識結構和網路。如無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學生往往死記硬背,不易掌握),復習時應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質遞變規律作為知識主線,以化學基本理論作為知識網路,理解、掌握,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網路。即根據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斷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強弱電解質理論推知一種鹽的水溶液是酸性還是鹼性;根據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或非金屬活潑性順序,推測某一反應是否發生;根據化學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進或抑制某一反應的進行等。
與此同時,還應適度重視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常識介紹,它們往往是高考(論壇)考查的盲點。
「章節+專題」,章節為主
進入高三化學復習階段,不少同學容易走進一個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海」。對此,師老師提醒同學,在高三化學復習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理好教材和復習資料的關系、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練習量和復習效率的關系。
在第一輪復習中,建議採取「章節+專題」,以章節為主的復習策略。在上完整個高中化學課的內容之後,按照高中課本必修內容,逐章進行復習,並將選修內容適當穿插進去,根據課本內容適當打亂章節順序集中專題復習,不能只單純照課本內容簡單地重復一遍,而是要抓住課本的知識點,牢牢緊扣課本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整理、分類、回憶、對比、聯想,搞清課本章與章、節與節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全面抓好知識點和考點。
具體做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高中課本的章次順序,根據大綱和考綱以及歷年的高考情況,將每一章的考點一一列出,並註明標記在那些重點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和考點以及高考的熱點,如此一來,只需花費較少的時間,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內容。
25條高考要求的化學主幹知識
(1)原子結構(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結構、晶體類型(4)化學反應與能量(熱化學方程式)(5)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6)電解質溶液(PH、-離子方程式、水解、電解等)(7)氧化還原原理的應用(8)典型的非金屬鹵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鹼金屬(13)鎂鋁鐵(14)同分異構(15)烴及其衍生物(16)糖類、蛋白質、油酯(17)有機合成材料(18)物質的量及計算(19)化學式和結構式計算(20)方程式計算(2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操作(23)實驗室製法(24)物質的檢驗、分離、推斷(25)化學實驗設計要注重規范、落實細節。
訓練思維,強化能力
思維能力是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本輪復習中同學們還要注重發展思維。比如通過老師精心設計的化學實驗、化學問題啟發積極思維;盡量按知識結構的框架自己獨立完成對知識的梳理、歸納、總結;對待例題上應不吝精力、充分思考,通過分析思路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在本輪復習中,同學們就應開始強化解題能力的培養。精心選擇近幾年的高考理綜化學試題作為典型題進行分析、訓練,加強審題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指導和總結,加大練習力度(精練、巧練,防止低層次的重復練習)。練習過程中要嚴格答題要求,及時反饋、矯正,使解題能力的培養、提高落實到位。
能力培養要循序漸進逐步到位。第一輪復習應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多穿插一些小專題,側重訓練、提高某種單項能力,如:離子方程式書寫、離子共存、離子濃度大小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無機元素化合物性質推導、化學計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學實驗中的實驗原理設計、儀器設計、操作方法設計、有機同分異構體推導(限制條件與不限制條件)、有機分子式確定、有機官能團推導等等。對於多種能力的綜合訓練,第一輪復習不必涉及過多,以免目標定太高一時達不到,挫傷學習積極性。
規范書寫,注意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學生書寫和表達的正確、規范,決定高考的成敗。為此,要注意加強化學用語的落實訓練,同學們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作業練習,強化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配平;強化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小分子不掉;強化有機結構式、結構簡式書寫中C-C鍵、C-H鍵、C=O鍵、苯環的到位;強化官能團位於左邊的正確書寫。曾有同學在高三化學復習中堅持每天拿出幾分鍾默寫10個教材上典型的化學方程式、電子式、有機反應式、官能團結構簡式等,這個小方法同學們可考慮嘗試一下。總之,在一輪復習結束之前,有些好的習慣必須要養成,例如用化學語言(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進行准確、完整、簡潔地表述;化學計算的步驟嚴格、運算準確,有效數表示規范等等。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建議:抓住熱點 強化訓練
來源:網路貼吧 2010-10-28 17:57:24
[標簽:復習 高考 化學]高考熱點資訊 免費訂閱
在高考沖刺階段,往屆同學經常反映化學學科知識太多太碎,抓不住重點。如果能對高中知識有一個整體認識,復習時能做到緊貼高考、脈絡清晰、重點突出,無疑對後面備考有很大幫助。建議復習時做到:
理清主幹知識,抓住熱點專題突破
高考注重的是對化學主幹知識的考查,歷年考試中的熱點知識就是對高中化學主幹知識的反映必須掌握。以下知識在歷年高考中均有比較頻繁的出現。
1.聯系生產生活的化學知識,尤其是社會熱點。
2.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等化學用語書寫。
3.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載體的化學綜合知識的考查,如:物質狀態、結構、鹽類水解、阿伏加德羅定律、氧化還原的計算等。
4.物質的量為核心計算。
5.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應用。位構性關系,重要分子的結構,分子是否滿足8電子的判定,18電子10電子微粒等。
6.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7.氧化還原反應。特殊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分析、電子得失守恆的計算。
8.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平衡狀態的判定,平衡的計算及圖像題。
9.鹽類水解,弱電解質電離。如:強酸或弱酸等濃度或等PH時和其他物質反應的分析,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排序,弱電解質的電離,PH計算。
10.電化學知識。可逆電池電極方程式正誤判斷,溶液中或電極附近離子濃度變化,金屬電化學腐蝕電極反應書寫。
11.元素化合物知識。H、O、S、N、P、C、Si單質及化合物的性質, Fe(Ⅱ)、Fe(Ⅲ)的相互轉化、Al的重要化合物及圖像題。
12.烴及烴的衍生物。官能團的典型性質,有機反應類型,有機反應方程式和結構簡式的書寫限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等。
13.無機推斷題,有機推斷題。
14.化學實驗。准確描述基本操作(氣密性檢驗、常見離子檢驗、儀器使用、沉澱洗滌等),氣體的制備、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化學綜合實驗題。
關注近年來各地高考題
歷年高考題能反映出最近高考命題趨勢,能為備考指明復習目標,深入研究能捕捉到最新的高考信息。考生要細做全國卷(1、2)、北京理綜(特點是對實驗題考查新穎)、天津理綜(對考綱中新增知識點考查到位),而且這兩套題和河北用的全國卷接近,廣東化學、江蘇化學、上海理綜(注重對能力的考查,題目靈活新穎)。這些題可起到以下作用:
1.熟悉題型,積累經驗
在復習階段要做足夠的題目鞏固知識,鍛煉思維,當然要做好題。確立復習目標,不搞偏難怪題,確立以基礎知識復習。
2.見識新題型增強應變能力
2008年全國一卷26試題:「軟錳礦制備KMnO4」是以一個科研項目為材料,比較新穎,反映了試題向新課程改革靠攏的想法。考生必須能夠從所給「生產流程」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完成不熟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因此反映出了考生對反應原理的理解水平。我們要意識到,根據規律判斷反應產物並配平的能力要過關。在高考試卷中,北京理綜、天津理綜考題新穎,江蘇、上海、廣東卷則在新題型、注重能力考查方面走在了最前面。大家可以細心體會。
3.注意答題規范性,對實驗操作的語言描述進行儲備
閱卷中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語言描述太隨意,造成大量失分。考生要對元素符號、化學式、結構式、方程式(條件、配平)、苯環、裝置名稱、基本操作的敘述准確等做強化練習。高考選擇題題干中的正確選項,其語言是經過反復推敲精練出來的,可以作為模板直接記住並在復習中不斷積累。
充分利用每次理綜測試
1.限時做題提高審題、解題能力。
高考中審題不到位、抓不住關鍵、挖不出隱含信息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題目,才能鍛煉自己的思維靈敏性、准確性。提高對題設情境進行轉化、重組的能力。
2.做題追求質量不追求數量,我們提倡做題思考相結合,精做題、做透題,從每道做過的題中得到收獲,不搞一知半解囫圇吞棗。
3.注意整理試卷,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4.回歸課本,重視基本概念、課本中出現的方程式、課本實驗。高考中很多考查能力的題都是源於課本高於課本的,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整合與拓展,對切實提高化學水平大有幫助。
⑷ 化學思維方法有哪些
實驗法。這是最普遍的方法。根據基本原理及你的總體設計路線,通過N多具體實驗驗證,得到測試數據,然後分析,歸納,總結……
2. 理論計演算法。利用現代電腦技術,再根據理論模型及其相關假設,編程、計算、預測,最好再配合實驗數據驗證、分析、總結。
3. 歸納法。從已有的N多實驗數據、已驗證數據等,歸納總結別人還沒有注意或發現的特殊規律。不過,這在現代,已經很難撿到這樣的漏了。前面的研究人員都是很聰明的。
4. 經驗法。根據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積累,總結一些特別的、專門的技術,常可以得到專利,也很能取得經濟效益。但要足具慧眼。
⑸ 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解讀
我認為培養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以下幾點:
挖掘教學內容,構建化學學科的核心觀念。基於深度教學的化學教學,應從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構成體系的視角,挖掘初中化學教材蘊含的 學科核心素養,確定每一章節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應將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分解、落實在化學知識的教學中。
抓住學科特徵,突出化學學科的思維方式。化學思維方式是解決化學問題能力的核心。啟蒙的化學思維要建立起「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 征以及模型思維、實證推理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化學思維方式的另一個核心特徵是模型思維。模型能將化學物質的結構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在 初中化學中用得最多的是微觀模擬圖。
注重教學過程,強化化學實驗探究。基於深度教學的化學教學,其本質就是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對教學中獲 得的信息真正理解,能重新解釋,重新建構,才能真正成為意義建構。化學學科的特色就是化學實驗。我 們不僅要憑著化學實驗本身的特點,去激發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要強調實驗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探索 新知的經歷,體驗認知加工的過程。使學生在實驗的設計、操作、觀察中不停地思考:該做什麼?怎麼做? 為什麼這么做?這樣,在過程中鍛煉思維,形成對化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優化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強化學科應用,體現化學學科價值與社會責任。有人說,體現學科本質的教學內容有三層,內層是價值和精神、中層是方法和思想、外層是問題與 概念。學科的價值和精神是學科的內核,也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動力系統。要將外層問題深入到內 層,就要調動學生的情意要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價值與化學對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通 過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強化學科應用,開展深度教學。
⑹ 化學很差怎麼辦
找好方法對學好化學很重要。
化學課的學習主要概括八個字:四先四後,錯題檔案。
一.「四先四後」有以下幾個階段:(1)先預習後聽課;(2)先復習後作業(3)先思考後發問(4)先聽課後筆記等幾個階段。
預習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
(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
(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
(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並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於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范,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復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
(1)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採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
(2)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後復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後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並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後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後面的復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復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周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復習。通過復習及學期考試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暑假作業彌補,為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復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為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於學生掌握。
(3)學年總復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後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復習一般可分為系統復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復習的基本步驟:
(1)在每次復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復習准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後相連復習,應間隔復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復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復習效果。
(2)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復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復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復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
(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復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復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復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復習的操作方法: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系的。因此,在復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系它的存在。同樣,復慣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復習銨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系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為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復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復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范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系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復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復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復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系實際法:要反復通過實例,聯系實際,究竟聯系什麼和如何聯系,逐步學會聯系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系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復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系。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復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系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錯題檔案
每次考試結束或學習中對出錯的題要建立錯題檔案,包括錯的題,錯因,更正,舉一反三。
⑺ 化學學科素養各維度教學策略(一)
本文的內容摘抄於《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一書,作者:王鋒
素養緯度一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該素養反映了化學學科的思維本質,要求從宏觀視角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並從微觀層面揭示物質及其變化本質。
在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思維模式,並貫穿於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不僅學科素養的整體提升。
初中化學課程素養目標解讀:
1、通過觀察能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宏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
2、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
表徵,是指信息在人腦中呈現和記載的方式。
用化學學科特有的語言來表達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變化等的過程即為化學表徵過程。
3、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初步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能從微觀視角解釋宏觀現象。
教學策略:
一、 基於直觀形象策略突破微觀概念教學
微觀概念是達成該素養的載體。
現階段的學生對化學的認識是感性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化抽象為直觀,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轉變到抽象思維。
1、藉助形象性教學語言,善用類比。
在《費曼講物理》一書中,關於分子在不斷的做無規則運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根據文字在腦海中可以呈現出逼真的畫面,十足的畫面感,有助於加深印象和理解。
2、應用實驗感受微觀世界的性質。
如苯分子和硅原子圖片,氨水擴散,對空氣進行壓縮等。
在實驗前,用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描述實驗過程,認真觀察並記錄現象,實驗後引導學生由宏觀現象逐步深入,分析其微觀實質,而非簡單對號入座。應讓學生感受證據推理的過程。
3、利用微觀模型是微觀問題具體化。
微觀模型是對微觀世界特徵的具體化表徵,能夠很好的反應宏觀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
利用模型、圖片、動畫,先讓學生對微觀世界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逐步抽象出感性背後的本質規律;然後自己建立相應的分子、原子概念模型,進而建立分子圖示、原子圖示、原子結構圖;最後理解 解離,微觀反應過程。
二、結合思維導圖思想,讓學生逐步樹立分類思想
不僅讓學生學會判斷物質的類別,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逐步樹立分類思想。在思考和解決相關問題時,能從分類的方法入手,進而利用 同類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開展研究,提升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效率。
1、突破物質分類概念的難點,明確各類物質的本質特徵。
如在學生易混淆的「混合物與化合物」、「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與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等,通過尋找概念的關鍵字、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對比,更換個別必須製造偽命題等方式,突破概念難點,達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2、明確分類標准,逐步構建分類樹形示意圖,不斷完善分類知識結構。
明確: 同一層次,不同的分類標准則有不同結果
教學中,涉及到相應內容的分類時,都要聯系原有分類知識,一定要從最頂層自上而下展開,從「樹干」到「次樹干」,再到「樹枝」,找到新分類知識的邏輯位置,幫助學生將新知建構到已有經驗的框架中,讓學生形成清楚的知識結構網路。
3、在其他內容的學習及應用中逐步形成分類的思維方法。
如碳單質、金屬、酸鹼鹽等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分類的思維方法,即從物質的分類入手,把 個別物質上升為類別代表物,從類別代表物深入研究某類物質相關的性質及變化,把特殊的內容上升為一般規律,再用一般規律去指導、預測並驗證新物質。 從而提升學生的認識深度和廣度,也提升了認識物質的效果。
三、循序漸進地開展化學用語教學,讓學生熟練規范地應用化學用語表達相關信息
化學用語是聯系宏觀物質與微觀世界的橋梁,是學生達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的重要手段。
整體規劃、循序漸進
二、三單元是化學用語教學的預備期,需要分散記憶部分元素名稱及符號,還需要了解分子、原子、元素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它們與物質之間的關系,為後續的化學用語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五單元是化學用語教學的重點期。
一定要讓學生理解符號背後的化學事實及理論依據;明確哪些需要記憶,哪些是按照規則書寫;再此基礎上通過必要的適當練習,使學生不斷鞏固和靈活運用化學用語。
在整個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規范書寫和使用化學用語。
第五單元後的內容,是化學用語的應用鞏固期,還需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不斷強化和鞏固。
四、重視培養表徵能力,形成「宏觀—符號——微觀」的表徵思維能力。
學生需要 從現實情境入手,觀察、分析相關現象和事實,抽象出化學本質並用化學需要進行表徵,再進行推理、歸納、建立相關的化學概念或化學模型,最後應用這些化學概念或化學模型解決更多的與化學有關的問題。
自我感悟:
學科素養的落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逐漸滲透的過程。我們要通過整體教學規劃,將核心素養分散到相應的單元,具體細化到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中。
教師的站位要高,一覽全局,做到眼裡有人,心中有數。通過一系列的課程下來去逐步滲透,最終達成相應的學科素養。要把心放寬放大,不要焦慮於每一課時達成了什麼素養。
⑻ 化學必修二第3章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如下:
必修模塊的有機化學內容是以典型有機物的學習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初中有機物常識的基礎上,能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加深對有機物和有機化學的整體認識。
(8)化學思維模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1、選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質等,這些物質都與生活聯系密切,是學生每天都能看到、聽到的、用到的,使學生感到熟悉、親切,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2、內容結構 本章的內容結構可以看成是基礎有機化學的縮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蛋白質油脂糖類、乙酸乙醇、烴的衍物物、苯乙烯、甲烷烴、有機化合物,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典型物質的有關反應、結構、性質與用途等知識。
3、教材採用了從科學探究或生活實際經驗入手,充分利用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與反應,再從結構角度深化認識。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結構的研究,糖和蛋白質的鑒定等,都採用了較為靈活的引入方式。
同時注意動手做模型,指導學生根據分子結構模型中原子間的連接順序及方式,正確書寫烷烴的同系列及同分異構體的結構式、結構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