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周化學感受器主要包括
受器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是調節呼吸和循環的重要外周化學感受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在動脈血PO2降低、PCO2或H+濃度升高時受到刺激,沖動經寞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環的變化。其中,頸動脈體主要調節呼吸,而主動脈體在循環調節方面較為重要。
Ⅱ 切除外周化學感受器,低氧對呼吸運動有何影響
缺O2對呼吸的興奮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產生的反射性活動實現的,缺O2對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輕度低氧時,來自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傳入沖動能對抗低氧對中樞的抑製作用,使呼吸中樞興奮,呼吸加強。
切除外周化學感受器,上述作用消失,缺O2就不再引起呼吸加強。
Ⅲ 中樞化學感受器可感受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什麼濃度的變化外周化學感受器可感受動脈血中什麼的變化
中樞化學感受器可感受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H離子)濃度的變化,外周化學感受器可感受動脈血中(PO2 、PCO2 和pH值)的變化
中樞化學感受器:位於延髓腹外側表淺部位, 能感受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H濃度的變化, 並通過神經聯系影響延髓呼吸中樞的活動
Ⅳ 外周化學感受器!!!!
一般來說,血氧分壓降低可以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導致的結果是使呼吸加深加快,但是低氧條件下,對呼吸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製作用,在一定程度的時候,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刺激不足以補償呼吸中樞的抑製作用
Ⅳ 中樞化學感受器與外周化學感受器各有何特點和作用
中樞化學感受器:
特點:
1、位於延髓腹外側淺表部位,Ⅸ、Ⅹ腦神經根附近。
2、能感受腦脊液中H+的刺激,並通過神經聯系,影響呼吸中樞的活動。
3、適宜刺激物為H+、CO2。
4、對PaCO2突然增高的調節反應慢。
作用:
1、調劑腦脊液的H+濃度。
2、使中樞神經系統有一點文檔的pH環境。
外周化學感受器:
特點:
1、指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
2、沖動分別沿竇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呼吸中樞。
3、對PaCO2突然增高的調節反應快。
作用:
在集體低氧時,維持對呼吸的驅動。
(5)外周化學感受器位於哪裡擴展閱讀
化學感受器的分布: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結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內臟壁、血管周圍以及神經系統某些部位。
化學感受器的功能:在動物行為中,化學感受器具有導向作用,動物的攝食、避害、選擇棲境、尋找寄主以及「社會」交往、求偶等活動,一般都藉助化學感受器接受的信息。
嗅覺對人和動物都是識別環境的重要感覺,特別是群居動物常可用於識別敵我,尋找巢穴,記憶歸途,追逐捕獵物,逃避危害以及尋找配偶等。在辨別食物,探索毒害物質中嗅感受器與味感受器多協同活動。
Ⅵ 調節呼吸運動的外周中樞化學感受器是什麼
化學感覺器是拂曉春適宜刺激化學物質的感受器。參與呼吸調節的化學感受器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為外周化學感受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 1.外周化學感受器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是調節呼吸和循環的重要外周化學感受器。在動脈血PO2降低、PCO2或H+濃度([H+])升主時受到刺激,沖動經竇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環的變化。雖然頸、主動脈體兩者都參與呼吸和循環的調節,但是頸動脈體主要調節呼吸,而主動脈體在循環調節方面較為重要。由於頸動脈體的有利的解剖位置,所以,對外周化學感受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頸動脈體。頸動脈體含Ⅰ型細胞(球細胞)和Ⅱ型細胞(鞘細胞),它們周圍包繞以毛細血管竇。血液供應十分豐富。Ⅰ型細胞呈球形,有大量囊泡,內含遞質,如乙醯膽鹼、兒茶酚胺、某些神經活性肽等。Ⅱ型細胞數量較少,沒有囊泡。Ⅱ型細胞包繞著Ⅰ型細胞、神經纖維和神經末梢,功能上類似神經膠質細胞,與頸動脈體其它成分之間沒有特化的接觸。竇神經的傳入纖維末梢分支穿插於Ⅰ、Ⅱ型細胞之間,與Ⅰ型細胞形成特化接觸,包括單向突觸、交互突觸、縫隙邊接等,傳入神經末梢可以是突觸前和(或)突觸後成分。交互突觸構成Ⅰ型細胞與傳入神經之間的一種反饋環路,借釋放遞質調節化學感受器的敏感性。此外,頸動脈體還有傳出神經支配,借調節血流和化學感受器以改變化學感受器的活動。用游離的頸動脈體,記錄其傳入神經單纖維的動作,觀察改變灌流液成分時動作頻率的變化,可以了解頸動脈體所感受的刺激的性質以及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當灌流液PO2下降,PCO2或[H+]升高時,傳入沖動增加。如果保持灌流血液的PO2正常的13.3kPa(100mlHg),僅減少血流量,傳入沖動也增加。困為血流量下降時,頸動脈體從單位血液中攝取的O2量相對增加,細胞外液 PO2因供O2少於耗 O2而下降。但在貧血或CO中毒時,血 O2含量雖然下降,但PO2正常,只需血流量充分,化學感受器傳入沖動並不增加,所以化學感受器所感受的刺激是PO2,而不是動脈血O2含量,而且是感受器所處環境的PO2。從實驗中還可看出上述三種刺激對化學感受器有相互增強的作用。兩種刺激同進作用時比單一刺激的效應強。這種協同作用有重要意義,因為機體發生循環或呼吸衰竭時,總是PCO2升高和PO2降低同進存在,它們的協同作用加強了對化學感受器的刺激,從而促進了代償性呼吸增強的反應。目前認為,Ⅰ型細胞起著化學感受器的作用。當它們受到刺激時,細胞漿內[Ca2+]升高。觸發遞質釋放,引起傳入神經纖維興奮。PO2降低與 PCO2或[H+]升高引起細胞內[Ca2+]升高機制不同。PO2降低可抑制細胞 K+通道的開放,K+外流減少,細胞膜去極化,從而促使電壓依從性Ca2+通道開放,Ca2+進入細胞。而PCO2或[H+]升高時,進入細胞內的H+增多,激活了細胞的Na+-H+交換機制,Na+進入細胞,使細胞內[Na+]長高,繼而使細胞的Na+-Ca2+交換機制活動嗇,Na+出細胞,Ca2+進細胞內,引起細胞漿內[Ca2+]升高。還有資料表明,少部分胞漿內Ca2+可能來自細胞內的Ca2+貯器。2.中樞化學感受器 摘除動物外周化學感受器或切斷其傳入神經後,吸入CO2仍能加強通氣。改變腦脊液CO2和H+濃度也能刺激呼吸。過去認為這是CO2直接刺激呼吸中樞所致年代以來,用改變腦表面灌流液成分和pH、局部冷阻斷、電凝固損傷、電刺激、記錄神經元電活動、離體腦組織塊的電生理研究等方法在多種動物做了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在延髓有一個不同於呼吸中樞,但可影響呼吸的化學感受器,稱為中樞化學感受器,以另於外周化學感受器。中樞化學感受器 位於延髓腹外側淺表部位,左右對稱,可以分為頭、中、尾三個區。頭端和尾端區都有化學感受性,中間區不具有化學感受性,不過,局部阻滯或損傷中間區後,可以使動物通氣量降低,並使頭端、尾端區 受刺激時的通氣反應消失,提示中間區可能是端區和尾 端區傳入沖動向腦干呼吸中樞投射的中繼站。應用膽鹼能激動劑和拮抗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中樞化學感受器傳遞環節中可能有膽鹼能機制參與。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生理刺激是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的H+。因為如果保持人工腦脊液的pH不變,用含高濃度CO2的人工腦脊液灌流腦室時所引起的通氣增強反應消失,可見有效刺激不是CO2本身,而是CO2所引起的[H+]的增加。在體內,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使化學感受器周圍液體中的[H+]升高,從而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再引起呼吸中樞的興奮。可是,腦脊液中碳酸酶含量很少,CO2與水的水合反應很慢,所以對CO2的反應有一定的時間延遲。血液中的H+不易以通過血液屏障,故血液pH的變化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直接作用不大,也較緩慢。中樞化學感受器與外周化學感受器不同,它不感受缺O2的刺激,但對CO2的敏感性比外周的主,反應潛伏期較長。中樞化學感受器的作用可能是調節腦脊液的[H+],使中樞神經系統有一穩定的pH環境,而外周化學感受器的作用主要是在機體低O2時,維持對呼吸的驅動。
Ⅶ 調節呼吸運動的外周化學感受器是哪量項
這個應該算是個生物學的問題吧?這個應該是肺裡面的一種叫「肺泡」的物質,它能感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當血液中二氧化濃度過高時,就能刺激呼吸。這種調節類似於「反饋調節」,但又有所不同。「反饋調節」在生理學里有重要意義,需了解。
Ⅷ 調節呼吸運動的外周化學感受器是什麼和什麼
調節呼吸活動的化學感受器,依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為外周化學感受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前者是指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沖動分別沿竇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呼吸中樞;後者位於延髓腹外側淺表部位,ⅸ、ⅹ腦神經根附近,能感受腦脊液中h+的刺激,並通過神經聯系,影響呼吸中樞的活動。
(1)co2對呼吸的調節:co2是調節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體液因素,動脈血中一定水平的pco2是維持呼吸和呼吸中樞興奮性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2)低o2對呼吸的調節:低o2對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而興奮呼吸中樞實現的。
(3)h+對呼吸的調節:動脈血中h+濃度升高,興奮呼吸;h+濃度降低,使呼吸抑制。h+對呼吸的調節作用主要通過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