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初中化學教案怎麼寫模板

初中化學教案怎麼寫模板

發布時間:2023-07-11 16:38:50

Ⅰ 初中化學教案的內容和格式是怎麼樣的

對於剛剛參加工作寫教案要寫詳案
例如: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並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培養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二、教學重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補充講解、練習提高(還可以寫上輔助教具)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引言]
我們知道在物質世界裡,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例如,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炎熱的夏天食物易腐敗、燃料能燃燒、鋼鐵製品在潮濕的環境會慢慢生銹等。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特點,掌握其規律,對於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板書]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後物質的顏色、狀態,列表記錄。
演示[實驗1-1] 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著。
演示[實驗1-2] 首先展示膽礬晶體 藍色塊狀固體研碎後成為藍色粉末
[提問] 實驗1、2有什麼共同特徵?
變化過程中只是形狀或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像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板書] 一、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 1. 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2. 特徵: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形狀、狀態(氣態、液體、固體)的變化。
演示[實驗1—3] 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
兩支試管都形成藍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後立即生成藍色沉澱。這里的藍色沉澱是氫氧化銅。這個過程是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質氫氧化銅。
演示[實驗1—4]由學生描述並記錄實驗現象
加入鹽酸後立即有氣泡產生,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摸一下試管感覺到發熱。
[提問]實驗3、4有什麼共同特徵?
這兩個變化都有新的物質生成,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我們日常看到木材燃燒,鐵生銹等都是化學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外,還伴隨發生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等。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化學變化發生。
[板書] (二)化學變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2.特徵:①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
②常伴隨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
[討論] 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應依據什麼?
[練習]口答課本第10頁1、2。
[引入]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物質的性質。我們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板書] 二、 物質的性質
(一)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講解]
例如,我們剛剛做的實驗3、4中,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氫氧化銅藍色沉澱生成,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這里物質表現出的性質都是化學性質。
請同學們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例子。
蠟燭(紙張、木材等)能燃燒;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在乾燥的空氣里難生銹;
[小結] 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的聯系
在敘述物質的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能、會、可以、易、難等。
例如:(1) 木柴燃燒—化學變化 木柴能燃燒—化學性質
(2) 鐵生銹——化學變化 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化學性質
鐵(在乾燥的空氣里)難生銹——化學性質
(3) 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變化
膽礬溶液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性質
[過渡]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板書](二)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講解]
這里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有兩層含義:一是不需要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一是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於物質的物理性質。
下面我們就幾個重要的物理性質作一簡單介紹
[板書]1、熔點
我們知道,當溫度升高時,固態的冰會變成液態的水。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物質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
[板書]2、沸點
把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水就會沸騰。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物質的沸點隨著大氣壓強的增大而升高。
[板書]3、密度
兩塊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有經驗的人只要用手分別「掂量」一下,就可以鑒別出哪是鐵,哪是鋁。這是由於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它們的質量是不相等的。我們把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演示[實驗1—5]
[討論與交流]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們不僅要掌握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變化,哪是化學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兩者的本質區別,多做一些練習。
布置作業:習題1、2、3、4、5
對於每個單元前面最好寫下教材分析等:比如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使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走進化學實驗室」三個課題組成。其中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身體驗、廣泛交流,從一些生活或中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事實、現象和問題出發、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建立有關物質變化的基本概念,結合具體試驗,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初步學會一些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為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重點難點:
了解化學的學科特點和一些基本概念,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進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練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概念的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思路:
教材已開始就從具體的實驗中納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概念,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教材從生活中提煉出兩個探究活動,還安排了三項基本試驗操作,我們要主動參與探究活動和試驗操作練習,並通過探究活動和合作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初步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和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成功後的喜悅,從而產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可望了解化學的情感,樹立學好化學的信心,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於合作等優良品德。
通過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中和熄滅後三個階段的觀察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初步學會觀察、記錄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學會結論推理的方法,學會實驗原理步驟等的圖示方法。同過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儀器洗滌的基本操作練習,學會化學試驗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實驗設計,填寫實驗報告。

Ⅱ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導語:認識化學反應,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認識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以下我為大家介紹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本節是常見的氣體氧氣的性質新授課,包括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化學反應三部分。以氧氣的化學性質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生的一些具體的化學反應,介紹了化學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過介紹氧氣的性質,使學生初步了解物質間的轉變從而為學習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等知識打下基礎,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氧氣的製法的迫切願望,因此本節課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這樣的編排設計是本書的一個特點,把化學中紀實內容和理論概念相互聯系起來,比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在以認識「物質」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更應注意突出實驗環節以豐富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動手實驗的能力。

學情分析

1.通過學案的抽查和批改,了解到學生對本節內預習情況基本可以,重點內容理解也可以2對本節內容存在的知識障礙點是對現象和結論描述難以區分,對火焰和光不好區分,對氧化反應中的氧和氧氣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讓學生形成性質決定用途這一重要化學思想。認識硫、碳、鐵與氧氣反應的現象、文字表達式;

(3)認識化學反應,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認識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知道化學反應的重要用途。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理解

難點: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區聯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掌握

教學過程:引入:大家知道對人和動植物呼吸非常重要的一種氣體是什麼?我們經常和氧氣接觸,知道氧氣有哪些性質和用途嗎?

導入演示:將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入裝有某種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燃燒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內盛放的是什麼氣體呢?這瓶氣體就是在空氣中體積分數占第二位的氧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氧氣。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展開課題

一.(1)請學生觀察並描述其物理性質。

(2)想一想:氧氣有味嗎

(3)氧氣溶於水嗎?魚在水中靠什麼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於哪裡?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如何?

二[提問〕 如何檢驗氧氣?

提問:氧氣能和哪些物質反應

1.察硫在空氣中燃燒和氧氣中燃燒現象(2)注意現象有何不同

2.碳在空氣中燃燒和氧氣中燃燒現象(2)在氧氣中產生的是光還是火焰(3)反應後倒入澄清石灰水有何現象

3.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思考]①什麼集氣瓶底要裝少量水或細沙?②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什麼?③絲末端系一根火柴根作用是什麼?

三結合上面文字表達式歸納它們有何共同特點

四.氧氣有哪些用途呢

[回答〕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復燃則為氧氣。

①學生觀察並描述現象並寫出文字表達式

①學生觀察並描述現象並寫出文字表達式

學生總結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描述

2.學會思考問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養學生由一般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激發學生探究欲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一.物理性質

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氣體,密度大於空氣,不易溶於水,有三態變化

二.化學性質

1.氧氣的檢驗: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復燃則為氧氣。

2.硫的燃燒

結論: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

硫+氧氣---→ 二氧化硫

3.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結論: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火焰更明亮。

碳+氧氣---→二氧化碳

4.鐵在氧氣中燃燒

〔結論〕鐵在空氣中不易燃燒,在氧氣中能燃燒。

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

〔總結〕1.可燃物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要劇烈。

三.化合反應:由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就叫做化合反應。

氧氣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氧氣化反應

四.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堅持燃燒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將學生分組,每組選取一名記分員,對每名學生回答給予打分,然後組內成員分數累加,小組之間再評比優勝組

教學反思

本節課突出了氧氣的化學性質這一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進行正確分析,能較好地把握教學重點,並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九年級化學優秀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2、能解決溶液稀釋過程中的有關計算

3、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稱取物質質量、能准確的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

4、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步驟、稀釋問題的計算方法

難點:稀釋過程中溶液變化的分析

三、教學過程

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2],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 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 40%

水 55%

雙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

教師:你們回答得很不錯!同學們,我們家住農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到過父母在種地時選種的過程?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

學生:好象是先要配什麼葯水,然後把種子放到葯水中,就把好種子先出來了。

教師:那麼,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麼葯水啊?

學生:不知道!

教師:其實,他們配的葯水只不過是鹽水,但卻規定了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通常是16%的。那麼你想不想在配葯水時幫幫父母呢?

學生:當然想了!

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慣用兩種方法來配製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葯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製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製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並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製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 2、稱量; 3、配製; 4、裝瓶,貼簽。

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製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製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製50克16%的選取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所需溶質的質量為50g×16%=8g

所需溶液劑的質量為:50g-16%=42g

答:要配製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製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迴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師:好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實驗小組已經完成了溶液的配製,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後一操作:裝瓶,貼簽。注意:你認為在標簽上要註明什麼?

學生:應註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

教師:好!第一種方法用食鹽和水來配製溶液同學們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有時候,我們用到的葯品不是純凈的溶質,而可能是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濃溶液,那在配製時又該怎麼操作呢?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啊!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製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製;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製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麼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g×16%=16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並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師: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計算出20%溶液是溶液的質量,可是液體的量在生活更多的是用體積表示,那該怎麼辦呢?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g/L。

學生:(進行計算)

教師:我們的計算結果是:需要水的質量為( )g,液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為( ) mL。完成以上計算後,接下來應該怎樣操作呢?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隻干凈的燒杯中,然後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並用玻璃棒攪拌後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道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板書設計

二、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

1、實驗步驟

(1)計算 m溶質=? m溶劑=?

(2)稱溶質質量加入燒杯、 量溶劑體積加入燒杯

(3)攪拌混合均勻

2、溶液的稀釋

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後溶質的質量

稀釋後溶液的質量=稀釋前溶液的質量+加入水的質量

Ⅲ 初中化學學案

初中化學教案大全

初中化學教案大全第一章 空氣.氧第一節 空氣 教案(1)教學目標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初步了解有關氮氣和稀有氣體的一些主要用途。2.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強對空氣污染的防治。教學重點1.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組成。2.介紹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以增加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用品水槽、鍾罩、燃燒匙、酒精燈、紅磷。教學過程〔提問〕①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電燈發光(物理變化)爆炸(舉例說明,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②判斷下列例子哪個是描述性質?哪個是表述變化的?〔講解〕通常鎂燃燒,酒精燃燒都是在空氣中進行的。〔提問〕空氣是由什麼組成的?〔板書〕第一節 空氣一、空氣的組成和用途〔演示〕實驗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提問〕①實驗現象②為什麼紅磷燃燒時只消耗鍾罩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閱讀〕課本有關內容,並簡介人類對氧氣的認識過程。〔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和防治1.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①煤燃燒產生的煙霧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煙霧③汽車排氣形成的煙霧2.造成污染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①工業三廢的回收與處理②提高汽油、柴油質量〔講解〕1.由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撐率倚в�對自然界的影響。2.臭氧摽斬磾的形成——對自然界的影響等。[作業] 略第一節 空氣 教案(2)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氣體的化學特性和用途。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3.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重點和難點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方法談話、研討、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引言〕在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一種摽床壞接置�蛔艛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它就是我們在小學自然課上已經學到,今天將要進一步學習的空氣。〔板書〕空氣〔提問〕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你對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它不是一種單一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物質組成的。人們已經測知它的成分有:〔板書〕一、空氣的組成1.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大約): 〔講述〕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約占總體積的4/5,氧氣約佔1/5。〔提問〕你知道氮氣和氧氣在性質上主要的不同嗎?(氧氣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講解並提問〕實驗可以證明: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實質上只是紅磷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白色固體,且極易溶於水。根據上述知識,你能設計一套實驗裝置用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約1/5體積的氧氣嗎?(給學生一定時間的思考和議論)〔演示實驗〕①展示如圖裝置 ②介紹儀器名稱、裝置原理和紅磷燃燒的位置③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後,教師操作。〔提問〕①你看到了哪些現象?②為什麼紅磷燃燒會生成大量白煙?白煙是什麼物質?③為什麼打開止水夾後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或稱反應容器)中?又為什麼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只佔集氣瓶體積的約1/5?④剩餘的4/5體積的氣體主要是什麼?你如何加以證明?⑤你認為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小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講述〕人類對空氣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期間許多科學家都做過類似的實驗,但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成果。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他所以能獲得突出的成果,關鍵是他敢於破除當時傳統的錯誤理論(燃素說)的束縛,能夠尊重實驗事實,並做出了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在19世紀末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後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才陸續發現了稀有氣體等其它成分。〔引言〕下面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稀有氣體。〔板書〕2.稀有氣體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講述〕稀有氣體因在空氣中含量極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氣體,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它們不跟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的緣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能跟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其它物質,故改稱為稀有氣體。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把稀有氣體稱為惰性氣體是不科學的。〔閱讀〕課本使學生了解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講述〕大家對空氣的組成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但是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若不重視工業廢氣,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回收和處理,任其進入空氣,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生長,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簡介〕英國倫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國洛杉磯等空氣污染事件,以說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板書〕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止1.污染空氣的物質(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等。(2)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1)礦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燒(2)化工廠的廢氣(3)水泥廠的粉塵(4)燃放煙花爆竹(5)焚燒枯枝野草樹葉等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1)工廠做到廢氣回收與處理(2)發展民用煤氣生產(3)嚴禁燃放煙花爆竹(4)禁止焚燒樹葉、野草(5)提高汽油、柴油質量〔小結〕防止空氣與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練習〕(投影出示練習題)在相同條件下:①分離100 L空氣,大約可得氧氣______L,可得氮氣______L。②分離______L空氣,可獲得42L氧氣。③分離空氣獲得氧氣63m3時,同時可獲得氮氣______m3。〔作業〕略第一節 空氣 教案(3)教學目的知識: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並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能力: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點難點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污染與防治。教學方法實驗探討法、課堂討論啟發式講解法。教學用具儀器:鍾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葯品:紅磷、水。其它:火柴。教學過程 附1:課堂練習一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2.在100升空氣里氮氣的體積大約是 [ ]A.78升 B.78% C.21升 D.21%3.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 ]A.4∶1 B.1∶4 C.1∶5 D.4∶5附2:課堂練習二4.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 [ ]A.一類 B.兩類 C.三類 D.四類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 ]A.氮氣、氧氣 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氣、二氧化碳6.下列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A.煤燃燒生成的煙 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產生的煙霧7.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_____的健康,影響_____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及建築物等的破壞。8.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附3:課堂練習答案1.B 2.A 3.B 4.B 5.C 6.C7.人體 作物 8.保護環境 污染源附4:隨堂檢測1.將下列數據(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序號填入有關物質後面的括弧內。A.78% B.21% C.0.94% D.0.03%(1)二氧化碳( ) (2)氧氣( ) (3)氮氣( ) (4)稀有氣體(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佔21%,氮氣佔78%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一定是空氣D.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它是由空氣一種成分組成3.桌子上放一個空燒杯,燒杯內 [ ]A.是氮氣 B.是氧氣 C.是空氣 D.沒有物質4.證明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 ]A.法國的拉瓦錫 B.瑞典的舍勒 C.英國的道爾頓 D.英國的普利斯特里5.下列排放到空氣中的物質,不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 ]A.煤燃燒產生的煙 B.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C.汽車排出的尾氣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第四節 燃燒與緩慢氧化 教案(1一.教學目的1.掌握滅火原理,了解滅火器原理及使用方法。2.認識有害燃燒對空氣的污染及危害。3.加強環保教育和環保意識。二.教學方法:1.實驗、電化結合;2.講、議結合,三.教學過程:[引言]:火,是大家熟悉的,火既能造福於人類、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給人類帶來災難。[設置情景]:燒水時隨意把燃著的火柴梗丟棄,造成失火,同學們驚叫,立即用簡易滅火器撲滅。[敘述]:幸虧同學們及時發現火情,否則會釀成大火,為了安全用火,今天學習燃燒與滅火這節課。[引出課題]:燃燒與滅火[復習]:請同學們根據已學過的燃燒及燃燒的條件,帶著以下幾個問題,觀察實驗,思考回答。[投影]:1.為什麼是放在金屬板上的白磷先燃燒?2.怎樣才能使熱水中的白磷燃燒起來?[演示實驗]: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放入一小塊白磷,然後蓋上金屬板,再在金屬板上放一小塊白磷,請觀察燃燒的先後順序。[學生答]:略。[繼續實驗]:給熱水中的白磷通氧氣,觀察現象,說明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並請同學上講台完成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學生答]:略。[敘述]:燃燒的條件同學們學得很好,想一想滅火的原理呢?[板書]:一.滅火原理[學生答]:略。[歸納投影]:滅火原理椘蘋等忌仗跫�械娜我壞恪?BR> 1.將可燃物與空氣隔絕。2.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敘述]:滅火原理知道了,那滅火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請同學們回答幾個問題。[投影]:1.燒菜時,油鍋起火應怎樣撲滅?為什麼?2.實驗中不小心將酒精燈撞翻,應怎樣滅火?為什麼?3.電器著火怎樣撲滅?為什麼?[學生討論]:略。[敘述]: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請看錄像《滅火原理與方法》。[實踐操作]:通過觀看錄像,由同學上講台親自使用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板書]:1.酸鹼滅火器原理方程式(註:由學生寫)Na2CO3+2HCl→2NaCl+CO2↑+H2O[歸納投影]:2.滅火方法[敘述]:學習了滅火原理和滅火方法,了解了消防知識,但要明確,以防為主,以消為輔。要火燭小心,安全用火,因火災除給人們帶來巨大的人員及經濟損失外還會污染空氣,屬有害燃燒。[板書]:二.有害燃燒的危害及防治[敘述]: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條件,每天每人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1~2升,大氣污染嚴重將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影響動植物的生長;造成氣候反常,破壞生態環境。請看錄像。[錄像]:《大氣的污染和防治》[學生討論]:在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哪些原因造成大氣污染?應如何防治?[學生答]:略。[敘述]:同學們講得很好,煤等燃料的燃燒;焚燒拉圾;燃放煙花爆竹;抽煙等放出的大量煙塵、硫氮氧化物、尼古丁、一氧化碳還有致癌的苯並[a]芘等,危害極大,請看:[敘述]:從這些表格統計的數據中和同學們熱烈的發言中可知,有害燃燒對環境污染的現狀是觸目驚心的,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威脅了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國際上定?月5日為全球人民提高環境意識和保護生存環境的共同行動日敗N夜���尋鴉繁A腥胛夜��敬蠓�憲法,並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上海市府也相當重視環保,下決心要使上海在八五期間首先實現煤氣化,並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現請看小小一支煙燃著所放出的有害物質及危害性。[敘述]:從數據中可知,香煙中的有害物如此之多,因抽煙而得肺癌的得病率要大大高於不抽煙者。據英國調查報告說:撁?0秒鍾就有1個人死於吸煙引起的疾病,由於香煙是不完全燃燒,產生有毒CO氣體吸入人體會得動脈硬化、心臟病,造成人的智力下降,影響學習與工作,因此你們青少年不要染上吸煙的壞習氣,並要積極參與宣傳。大氣污染已造成嚴重公害,我們作為地球村的村民,在思想上要引起足夠重視,大家動手植樹造林,想方設法採取物理、化學方法減少有毒、有害氣體和煙塵的排放,把清潔、安全的空氣還給人類,讓祖國的天更藍。爭做優美環境的保護者。[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小結一下,掌握了哪些知識?提高了哪些認識?[學生小結]:略。作業:1.略 2.每人填寫一份對環保及抽煙的認識表。第四節 燃燒與緩慢氧化 教案(2)【教學目的】1.了解燃燒、燃燒的條件及滅火原理。2.了解爆炸、緩慢氧化和自燃以及它們與燃燒的區別和聯系。3.進一步樹立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的觀點。【教學重點】 燃燒條件【實驗准備】演示實驗:見課本〔實驗l—10〕(也可利用補充實驗)。補充實驗:1.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裝置圖: 說明:操作步驟(1)將A口封住,不通空氣(或氧氣)只加熱木炭。(2)將A口打開,只通空氣(或氧氣)不加熱木炭。(3)將A口打開,又通空氣(或氧氣)又加熱木炭。2.白磷由緩慢氧化而自燃示意圖: 說明:將少量(綠豆粒大小)白磷溶在少量二硫化碳里用濾紙吸凈。再用鑷子夾持濾紙,在空氣中二硫化碳很快揮發,白磷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緩慢氧化反應。由於緩慢氧化釋放出的熱量達到白磷的著火點(40 ℃)引起白磷自燃。【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復習提問(投影)下圖是某學生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口答(1)指出圖中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板演(2)寫出圖中編號①—⑤的儀器名稱: (小結)結合作業講評。解這類題要求敘述簡練、語言准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指出錯誤時,最好用不應……或沒有……。改正錯誤時最好用應……。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應略向下……。或試管口不應略向上傾斜,應略向下傾斜。引入新課(說明)有條件的可以自己做實驗錄制,也可以節選電影、電視、科教片中有關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片斷。也可以讓同學討論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發生條件和現象。做課本〔實驗1?0〕補充實驗1、2後,再進行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著火點等概念的講解並分析它們的區別與聯系進行小結。也可以按以下邊演示實驗邊進行總結的方法進行。講授新課一、燃燒〔實驗〕〔補充實驗1〕(觀察)不通空氣(或氧氣)只加熱,木炭不著火,石灰水不渾濁。只通空氣(或氧氣)不加熱,木炭不著火,石灰水不渾濁。又通空氣(或氧氣)又加熱,木炭著火,石灰水變渾濁。(討論)燃燒,燃燒的條件及滅火原理。二、爆炸(提問)什麼是爆炸?發生爆炸的條件並跟燃燒進行對比。(小結)介紹常見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和報警方法。三、緩慢氧化與自燃(實驗)〔補充實驗2〕(觀察)白磷自燃的過程和現象(板演)白磷 + 氧氣→五氧化二磷四、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區別與聯系:(討論)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區別與聯系。(小結)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聯系與區別。它們都屬於氧化反應,都放出熱量。但由於反應的條件不同,放出的熱量、反應的劇烈程度、能否達到著火點、能否發光放熱是有所區別的。(閱讀)課本第18?0頁劃出概念和記憶要點。(練習)課本第21頁習題1、2、3板演4本節小結l. 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2.了解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區別與聯系。布置作業復習課本第1?1頁參考本章小結的知識脈絡。【板書設計】第四節 燃燒和緩慢氧化一、燃燒1.燃燒:課本第18頁2..著火點:課本第19頁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課本第19頁二、爆炸1.爆炸:課本第19頁2.爆炸的條件:課本第19頁三、緩慢氧化與自燃:1.緩慢氧化:課本第20頁2.自燃:課本第20頁 結論:白磷 + 氧氣→五氧化二磷四、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的區別與聯系都屬於氧化反應,都放出熱量。條件不同,放出的熱量、反應的劇烈程度、能否達到著火點,反應的現象不同。]原子 教案之一教學目標1.理解原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的相互關系,能用分子、原子觀點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2.了解原子的構成。記住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3.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明確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的區別,學會查閱相對原子質量表。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原子概念的形成。難點: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第一課時 原子的概念教學過程〔復習引入〕復習分子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質,並用分子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純凈物和混合物等概念。我們知道分子是很小的,那麼,分子還能再分嗎?〔講解〕我們曾學習了氫氣+氧氣 水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里就是氫分子與氧分子發生了化學變化生成了新的分子——水分子。由此說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它的構成要發生變化。〔設問〕分子的構成怎樣變化呢?〔講解〕以紅色的氧化汞粉未受熱分解生成銀白色的汞和氧氣為例。氧比汞是由許多氧化汞分子構成的。當它受熱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為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這些粒子重新組合,即每兩個氧粒子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氧分子,大量的氧粒子組合成了大量的氧分子,並聚積成氧氣;而大量的汞粒子則重新聚積在一起組合成金屬汞。氧化汞分子的摲謹與摵蠑的示意圖(見課本)。〔設問〕從上面的形象圖示來看,在上述化學變化中,氧粒子、汞粒子的種類和數目發生改變了嗎?若未變,是什麼發生了變化呢?〔講解〕顯然在上述化學變化中,這些粒子的種類、數目均未發生變化,反應前的氧粒子、汞粒子與反應後的氧粒子、汞粒子在種類、數目上都是一樣的。只是發生了這些粒子間的重新組合,組合的結果是使氧化汞變成了金屬汞和氧氣。〔結論〕我們將上述反應中的氧粒子、汞粒子叫做氧原子、汞原子。〔板書〕一、原子:1.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提問〕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質呢?〔閱讀〕閱讀本節教材的相關段落。〔板書〕2.原子的基本性質;(1)原子體積質量都很小(2)原子也在不停的運動。〔簡述〕教材中的圖說明原子的真實性。〔提問與小結〕原子與分子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在構成物質上有何異同。〔講解〕一些物質由分子構成,如氧氣、水等,這些分子則由原子構成的;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如汞和稀有氣體等。〔課堂練習〕略。〔評講〕指出錯誤,給出正確答案。〔作業〕1.回憶課堂內容,整理筆記 2.原子後的練習題教案說明本節課可對比分子的概念,採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學好構成物質的另一種粒子——原子。講解時,應重視氧化汞受熱分解的形象圖示。若條件許可,最好採用投影儀(或磁性黑板),用硬幣或小圓紙片代替原子,即可很好演示氧化汞受熱分解的情況。通過講解分子的摲謹和原子的摵蠑,得出原子的概念,並為今後學習打下基礎。如對質量守恆定律及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對有關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的學習(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等)能加深理解。第二課時 原子的構成與相對原子質量教學過程〔復習提問〕1.什麼是分子、原子?運用分子和原子觀點解釋水、酒精、氦的組成。2.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化學變化的實質。〔引入新課〕原子能不能再分呢?〔講解〕從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卻不可再分。如果用其他方法,原子能不能再分呢?事實證明,原子在其他條件下仍是可分的。〔設問〕原子可分成什麼粒子?即構成原子的粒子是什麼?〔板書〕二、構成原子的粒子〔講解〕原子構成發現的簡單過程。近代原子學說創立於19世紀初,直到19世紀末,近百年的時間里,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歷史發展到1897年,美國科學家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不帶電的原子中居然含有帶負電的更小粒子——電子時,原子不可分的神秘面紗開始揭去。原子呈電中性,而原子中的電子卻帶負電,原子中必然還有帶正電的粒子,而且電子所帶的負電量必等於那種帶正電粒子所帶的正電量,沿此思路,1911年,美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進一步提出了原子構成的核型學說(或撔行竅凳綌原子模型),認為原子的構成就象行星圍繞太陽運轉一樣,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等量負電荷的電子構成,且電子圍繞原子核作高速的圓周運動,盧瑟福還大膽預言了原子核仍是可分的。此預言,於1932年被他的學生,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用實驗證明,原子核中還有更小的粒子——不帶電的中子(此發現被稱為核物理及其應用歷史上的一塊閃光的里程碑。可簡單介紹一下中子的特性及應用)。正是由於中子的發現,圍繞核物理學中的原子核的組成問題很快得以解決: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板書〕〔設問〕由於原子呈電中性,那麼,核電荷數(即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三者的關系是什麼?〔板書〕原子核所帶的正電量= 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量核電荷數= 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講解〕同種原子所帶的核電荷數相等,不同的原子的核電荷數不等。讓同學看課本表幾種原子的構成,老師對照此表講解,同時在表中增加摵說綰墒龜一欄。〔閱讀〕請看課本摫砑鋼衷�擁鬧柿繑及下面一段課文至完。閱讀時注意思考:為什麼要引入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是什麼?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是同一個概念嗎?二者有何異?〔板書〕相對原子質量1.以一種碳原子(質子數、中子數均為6)質量的1/12(約1.66?0-27 kg)作為標准,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數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是個比值,是個相對質量。〔講解〕引導學生分析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突出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並以實例計算,學生便易於接受,進而說明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課堂練習〕1.根據教材表中,氫、碳、氧、鐵四種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列式分別算其相應的相對原子質量,並將計算結果與書後的國際相對原子質量表進行對比。2.本節部分習題。〔評講〕指正學生做題的錯誤,強化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以代小結。〔作業〕1.本節習題2.小結原子構成中的三粒子及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記憶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教案說明本節課內容屬了解內容,但要上好它很不易,因為本節內容不僅枯燥且有許多詞句的表述是學生從未接觸過,是陌生的。故此教案中,加入了有關認識原子構成的化學史實。講解時可按照發現電子、原子核、中子與質子的時間順序講,並以粒子是否帶電這條線索去啟發學生的思路。同時,還可適當地穿插一些有關科學家生平的介紹。分子 教案之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分子的真實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質,理解分子的概念。2.使學生學會應用分子的觀點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3.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教學過程師:前面已經學過氧氣的性質,知道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為什麼物質能夠發生這些化學變化呢?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就要學習有關物質結構的知識(初中只講初步)。物質的內部結構如何?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呢?例如,滔滔不絕的流水是可以無限分割的,還是由分到最後不能再分的水的粒子構成的?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證明,物質都是由許許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中有一種叫分子。水、氧氣、二氧化碳、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什麼樣的粒子呢?【板書】一、分子的基本性質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1)體積小師:以水為例,水是由許許多多水分子構成的,一滴水(按20滴水的體積是1mL計算)里大約有1.67?021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裡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鍾數100個,日日夜夜不停地數下去,要3萬年才能數完。如果用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樣。【板書】(2)質量小師:仍然以水分子為例,1個水分子的質量大約是3?0-26 kg。分子雖然小且輕,卻是真實存在的。課本上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的苯分子的照片就有力地證明這一點。(組織引導學生看課本上的圖。)【板書】2.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學生實驗】在一隻小燒杯里放入半燒杯水,然後用葯匙取一小粒品紅,放入水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品紅向水中擴散的現象,並告訴學生品紅是由品紅分子構成的。)師:實驗現象是什麼?生:品紅慢慢擴散,水逐漸變紅。師:水變紅,因為構成品紅的分子運動到水分子中去了。同學們遇到分子運動的例子很多。濕衣服經過晾曬會干;很遠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塊放到水裡,糖不見了,水卻變甜了,這些都是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溫度高,分子運動快,溫度低,分子運動慢。(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分子運動的實例。)【板書】3.分子間有間隔師:在1體積大豆中加入1體積小米,會不會得到兩體積的兩者混合物?生:不會,因為小米可以進入豆和豆之間的空隙內,所得體積小於兩體積。師:分子間也有空隙(即間隔)嗎?【演示】把1體積(100 mL)水和1體積(100 mL)酒精充分混合(引導學生觀察兩種液體混合後的體積變化)。師:體積有沒有變化?生:兩種液體混合後,體積不等於200 mL,而少於200 mL,說明分子和分子間是有空隙的。

閱讀全文

與初中化學教案怎麼寫模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