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對初中數學學困生進行轉化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但我認為大部分學困生都是後天形成的。學困生在學習上的一般表現是缺乏獨立性、自信心、目的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而後放棄,為了應付考試,只得背著沉重的包袱,硬著頭皮去學習,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乾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正是由於缺乏學習上的主動性,嚴重地阻礙了學困生學習上的進步。因此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就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培養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熱情是做事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作為教師應善於結合課本內容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求知慾。
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是指教師給學生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教學即要注重「情感」,又要提倡「學以致用」。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寬闊的數學教學空間里,用心創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學效果可謂「百問不如一做」,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實踐操作,能讓學生發現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不僅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而且起到使學困生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的作用,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意志和學習的主動性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對其智能的發展是有強化和推動作用的。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克服困難的機會,通過教師積極啟發誘導和學生自己的努力,探索克服困難的方法和途徑。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由於學困生上課思想不穩定,興趣容易轉移和分心,在課堂上教師要不斷以目光、表情、手勢以及聲音的變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頓來警示他們,使其感到自己始終置身 於老師的關注之下,從而自覺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學困生依賴性強,不愛動腦筋,抄襲作業,教師要教育他們認識到做作業是自己學習過程的真實記錄,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獨立完成作業雖是長期的艱苦的事情,但對學習有利,讓他們明確要善於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在認真復習的基礎上,「強迫」自己去獨立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注意精心設計練習,及時掌握反饋信息,積極採取措施,彌補缺陷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學會嘗試練習,題目以基礎題為主,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講解,起到強化、調節作用,並且當堂就能補救。這對學困生特別有利,課內補強於課外補,大大減輕了學困生的學習負擔。
傳統教育的弊端告誡我們:教育應以學生為本。面對當今新時期充滿生氣、有真摯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青少年,教師決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識的講授替代主體的活動。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教學策略,改變陳舊的、不適應現代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貫徹啟發式教學,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充分利用學校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其實很多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實際問題,都發生在學生身邊,充滿了生活情趣,學生很愛參與。曾有人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活動有賴於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和啟發。因此,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應以啟導學生思維為立足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不論是設計提問、幽默,還是欣賞、競爭,都應考慮活動的啟發性,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如何使學生心理上有憤有悱,正是培養學生主動性所要達到的目的。
三、教師要關懷學困生,使自己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消除教師和學困生之間的心理障礙,是教師幫助學困生重新起飛的開始。學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們往往因數學成績不理想而愧於見老師,更不會主動地向教師提問,長此以往問題就越聚越多,思想負擔越來越重,學習就越感到困難。因此,教師要更關心和理解學困生,平時要常找他們交心,多給他們一點情感,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學困生傳遞親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教學中對學困生要做到"三優先",即提問優先、輔導優先、學習檢查優先。耐心細致地幫助學困生,直到弄懂弄通為止,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讓教學的雙邊活動在情感交融中進行。「用愛澆灌遲開的花蕾」,以真誠的愛去喚醒他們「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礙,只有這樣,學困生才能敞開心扉,接受教育,去爭取成功。
四、教師要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後,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樣學困生從數學學習獲得的成功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與此相反,如果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失敗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適當難度的提問、板演、討論和測試的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的思考中解決問題,使學困生體驗到戰勝困難後的愉悅,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增強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鍛煉學困生的意志,才能讓他們獲得經過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體驗。實踐表明: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河無以成大江」。學習也是一樣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他們這邊失一點數學概念,那邊丟一個定理、公式,從而越來越跟不上,越來越厭煩學習,也就越來越差。但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那麼我們的汗水定會得到回報的。
㈡ 也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學困生轉化
數學是初中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學好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非常有益。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一部分學困生,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不高。想要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必須加強對學困生的扶持,做好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非常重要。
1.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客觀分析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既有老師的問題,也有學生的問題,概況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由於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徵,對學生的基礎水平和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而每個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能力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同等化的教育模式,有些學生接受得快,有些學生接受得慢,逐漸拉開了差距。第二,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與小學階段相比發生了極大改變,難度和深度增加,個別學生的學習非常吃力。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多為考核學生的抽象思維,而初中生正處於從直觀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的階段,他們還沒有從小學時期的學習習慣中完全轉變,仍然依賴機械式的記憶方法,解決問題缺乏靈活性。第三,初中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不能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所講的知識點,課後也不能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效率低下。第四,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填鴨式教育模式為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足,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2.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1 引導學困生掌握適合的學習方法
大多學困生由於沒有掌握適合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教師必須注重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例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時,教師應強化學困生的專門指導:首先,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初步了解什麼是相交線、什麼是平行線、什麼是同位角,然後記下自己不懂的內容,帶著質疑上課聽講,更易於調動積極性;其次,為了讓學生能集中注意力聽講,要求學困生必須做好課堂筆記並在課後檢查;再有,教師還要監督學困生按時完成課後作業,課後系統性復習課堂學習的內容,通過記表格、畫圖形、建知識樹等方法,掌握知識內在關聯;另外,由於學困生的數學基礎薄弱,為了逐一突破學習中的困難,教師要求每一個學困生都有自己的錯題本,每天記錄和整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課後請教老師或者同學。通過從課前到課後一系列的學習方法,可切實改善學困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的難度。
2.2 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由於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不高,他們往往會有自卑心理,對他人的評價非常敏感;在課堂學習時,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他們帶來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多關注學困生,多給他們一些肯定和激勵,那麼能有效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所以教師要多「偏愛」學困生,課堂上簡單的問題應由學困生回答,加強與學困生的互動和交流,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不能一味批評,而是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學困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與信任,從情感上加強對老師的依賴,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困生就能愛上數學課,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經過一段時間堅持之後,學困生會發現學好數學並不難,進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知識的挑戰。
2.3 課堂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學困生是教學工作中的特殊群體,教師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地運用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幫助學困生從學習困境中解脫出來;否則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將導致學困生永遠處於落後狀態。因此針對學困生,教師要變化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動手畫一個三角形,然後量一量每個角的度數,將內角度數相加計算總和,觀察並總結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這樣原本復雜的問題,以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與學困生的思路習慣相符。另外,教師要適當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不要求學困生一定與學優生競爭,而是要求學困生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都有進步,就能改善學習成績。在課堂做練習題或者布置課後作業時,教師都要採取分層教學方法,既要確保學優生保持學習的動力,也要確保學困生能有進步的空間,課後還要組織學優生與學困生形成幫扶小組,加強個別輔導,幫助學困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由上可見,初中數學加快學困生轉化工作非常迫切,教師要從教學方法上做出改變。一方面加強對學困生的鼓勵與支持,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讓學困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意義,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只要教師不放棄,堅持幫助學困生,一定能達到理想的轉化效果,學困生也能愛上學習,提高成績。
㈢ 怎樣有效高速地轉化數學學困生
關注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重視數學學困生的輔導是我們數學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本真追求。在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已成為我們教師普遍關注的緊迫課題。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加強對學困生的幫助和指導,使學困生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我們從興趣和動機、師生關系、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方面進行研究,讓數學學困生逐步走出困境。
一、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讓學困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關鍵在於教師要把數學教得有趣。在初一開始學習數學的第一節課,首先讓學生知道數學將學些什麼,學了數學有什麼用,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生動的講解,讓學生知道數學有趣、數學有用,然後進一步告訴學生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只要第一步開頭開得好,就會減輕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精神壓力,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數學的心理環境,消除了畏懼心理,樹立了要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讓學困生有多動手的機會,由對數學的好奇而產生要探索它的興趣。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困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習的基本心理因素。學困生普遍存在學習動機不強,動力不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將來要適應和推動社會的發展,必須自強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條件的,要使學困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以積極進取替代惰性心理。
二、運用情感原理,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涉及到生理學、心理學、教育管理、教學論等多方面的綜合科學。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比較脆弱,經受不住刺激,也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公平相交,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他們都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熱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融洽的師生感情是轉化學困生的思想基礎和前提。學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們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和期望。因此,教師要更加關愛他們,平時應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結合所教內容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熱情,幫助他們重塑學習的自信心。我班王玲玲、金泉、王瑤瑤、李聘、徐鵬等同學,他(她)們的數學學習成績比較差,大腦反應較慢,常常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內心還是想把數學學好。於是,我在課堂教學時特別的尊重、鼓勵、關注他們,常常用鼓勵的語言評價他們的發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發言,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成功的獎賞會使學困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課堂教學時我除了面向全體學生以外,特別關注他們,教學的重心向下移,特別關注他們的思考、發言,引導、幫助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傾聽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想回答又怕回答時,這時,我給他們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勵。
三、加強對學困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有些學困生,智商並不低,學習也認真了,但是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學習方法不當所造成。對學困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指導學困生掌握好預習、聽課的環節。首先讓學困生認識課前預習的意義,掌握課前預習的方法。學困生學會了課前預習,又可以進一步提高聽課效率。課堂聽課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聽課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和基礎。學困生往往課堂聽課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雖然影響聽課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許多,但是最關鍵的是學生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幫助他們學會自我剋制,自我約束,才能使聽課效率得以提高。
2、過多的依賴於別人是難以養成自信心的,培養學困生的自學能力有利於學困生自信心的樹立。獨立完成作業能逐漸提高自學能力,對獨立完成作業有一定困難的學困生,教他們先模仿課本上的例題做一些練習,然後學會老師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完一個單元後,不能單一的靠教師課堂講解復習,進行單元測驗的方法來進行小結、鞏固。可以布置學困生每人自己出一份測驗題,然後互相交換考試和批改。用這樣的方法不但培養了學困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復習效果較好,學困生在匯編測驗試題、互相做題和改卷的過程中,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更好的達到了鞏固記憶、加深理解和綜合應用的目的。
3、指導學困生聯系實際來學習數學。觀察和探究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本方法,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同學們熟悉的自然現象和事物都跟數學知識有關,鼓勵學困生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講授新課時,聯系同學們親身體會到的、熟悉的事例進行講解。象這樣聯系實際來學習數學,就能較快、較牢固的掌握好數學知識。
總之,教師要注意不斷培養學困生的主體意識,促進他們愛數學,會學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進而使班上的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通過教師的不斷幫助、引導,學困生的成績才會提高,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